小议副词修饰名词

合集下载

也谈副名结构与副词修饰名词

也谈副名结构与副词修饰名词

也谈副名结构与副词修饰名词孙雯【摘要】"副名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者主要将精力投入到"副词修饰名词"这一争议问题中。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副词不能够修饰名词这一语法规则,但是四十年来学术界仍争议不。

本文将就"副名结构"的研究价值展开讨论,并就各种"副名结构"格式中是否存在修饰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副词;名词;副名结构;修饰【作者】孙雯【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一种观点认为在“副名结构”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说副词修饰名词在语法层面违反了语法规则,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里指出:副词“能限制或修饰动词,形容词,但是不能限制或修饰名词”。

在持“副名结构”中副词不能够修饰名词的观点中,有两种主要意见:A.词性转化说。

有两种情况,一是“副名结构”中副词并非副词,如方华认为,像“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会”、“恐怕全体党员、团员,全体社员都反对吧”、“或许他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呢”这几个句子中的“自然”“恐怕”“或许”,虽然我们在通常情况下认为他们是副词,但在以上的三个句子中无论是意义上还是语法上都具备了语气词的特征。

①二是认为“副名结构”中名词并非名词而是形容词或数量结等谓词性语言单位,例如朱德熙先生在《说“的”》中指出,“副名结构”中有一种是副词修饰“数量名”结构的形式,在这种结构中,只能说副词能修饰数量结构和数量名结构,而不能说副词可以修饰名词。

这两种说法之间并不矛盾,因为数量结构与数量名结构相似,都具有谓词的性质,而这两种结构的功能与名词都是有区别的。

B.省略说。

吕叔湘先生谈到副词“只”可以“直接放在名词前面,限制事物的数量可以看成是中间隐含一个动词(‘有、是、要’等)”。

英语副词的用法:副词修饰形容词、数词、名词等

英语副词的用法:副词修饰形容词、数词、名词等

英语副词的用法:副词修饰形容词、数词、名词等副词是描绘动作快慢、频率、方式、程度等内容的一类词。

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就像形容词给名词增添许多性质、特征、类别等丰富内容一样,副词给动词和形容词增添十分丰富的关于速度、频率、程度、方式、时间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语言有了形容词和副词,描述和描绘功能就大大增强了。

副词也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其构成和用法与形容词基本相同,这就可以省些力气重新学习。

2.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通常放在形容词前修饰该形容词,只有像enough这样极个别的副词必须放在被修饰形容词后。

副词+形容词very good很好rather tall相当高quite right非常对extremely beautiful极美还有:副词+过去分词 beautifully dressed穿着漂亮的副词+动名词 very exciting很激动人的个别例外:形容词+副词good enough够好的big enough够大的3.副词修饰数词around 1,000 students大约一千学生nearly 100 years将近一百年about 3 days大约三天roughly two centuries约两个世纪4.副词修饰名词(较少)the flowers there那里的花the then president当时的总统the companies upstairs楼上的公司the above movies上述电影5.副词修饰副词(构成副词词组)very smoothly很顺利地so slowly这样慢quite comfortably非常舒服地6.副词修饰介词词组well into night深夜(深深地进入夜晚) always on duty总是值班completely off duty完全休息7.副词修饰整个句子这种副词往往是评论性的副词:Fortunately, John passed the test.庆幸的是,约翰通过考试了。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第一篇: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Adverb modifying a noun phenomenon there are reasons for exploration学院:人文学院班级: 2011级中文系学号:姓名:完成日期:2012/4/15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摘要: 绝大部分副词不能放在名词前。

但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随着现代语言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这种语言现象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主要有语法的原因、语用的原因和语义的原因。

Abstr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adverbs can not be placed before the noun.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adverb modifying a nou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widely been accepted,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has been able to for long, syntax reasons, reasons of pragmatic and semantic reasons.关键词: 副词修饰名词;存在原因;探索。

Keywords: adverb modifying a noun;existence of reason;explore.当今社会,普遍出现新词新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现象。

例如,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渐渐多起来,并且已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成为一种合理的语言现象。

传统的语法书和教科书上都指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事实上,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口语意味较浓的书面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时有所见。

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原因

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原因

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原因摘要: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随着现代语言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并成为一种合理的语言现象。

本文将从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和修辞的副词修饰名词入手,来分析副词修饰名词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副词修饰名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描述性语义特征(1)只两尺布才两元钱仅仅三个学生(2)都大人了,还这么不正经已经少先队员,还哭鼻子后天又中秋了(3)书架上光书,没有别的园子里净杂草炕上净人(4)他长着一张很西藏的脸他做事挺老黄牛的(5)他这人特雷锋以上例句中划横线的短语都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形式。

这类短语在近些年的使用中越来越频繁,正逐渐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呢?翻阅《现代汉语》教材多个版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名词前面一般加表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一些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 本章将分两大部分阐释这一问题,并将其存在的合理性一一呈现。

参看上述五个例子,可分为两类: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和修辞的程度副词修饰名词。

一、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例(1):只两尺布才两元钱仅仅三个学生来了先看名词部分,名词都带数量词,要是去掉数量词,如“只布,才钱”就不能说。

可见,受副词修饰的是事物及其数量,不单单是事物。

在事物及其数量已很明确时,可以这么说:就老李一家,只张三自己会开车。

再看副词部分,例子中的副词起的作用多是限制事物及其数量的范围。

如: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单单这一点就够了。

由此可说,名词带上数量词或者在事物及其数量已很明确时,能够受表范围的副词修饰。

而且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

例(2):书架上光书,没有别的园子里净杂草炕上净人这一类例子由处所名词+副词+名词构成,当主语是处所名词或表处所时,宾语的事物名词只能用净或光来修饰,如果换成“炕上总\都人”,则不合习惯。

副词修饰名词的例子

副词修饰名词的例子

副词修饰名词的例子
副词是一类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而副词修饰名词的作用
在英语中并不常见。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副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

下面是一些副词修饰名词的例子:
1. 完全正确的解答:在这个例子中,副词“完全”修饰了名词“正确的解答”,强
调了解答的绝对准确,没有任何错误。

2. 非常漂亮的花园:在这个例子中,副词“非常”修饰了名词“花园”,表示花园
非常美丽、迷人。

3. 非常忙碌的一天:副词“非常”在这个例子中修饰了名词短语“一天”,强调了
那一天的非常繁忙和充实。

4. 非常友善的人:这里,副词“非常”修饰了名词“人”,用来强调人的友好程度
非常高。

5. 极其重要的决定:在此例中,副词“极其”修饰了名词“决定”,表达了决定的
重要性达到了极致。

需要注意的是,副词修饰名词的情况相对较少,且在正式书面表达中并不常见。

然而,在口语中,有时可以用副词修饰名词来加强表达的力度或强调某一特定方面。

这些例子只是副词修饰名词的一些示例,具体的应用也会受到语境和个人表达风格的影响。

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分析

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分析

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分析副词作为英语中一种虚词,常常被用于修饰名词来强调、描述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因而造成一种语言现象。

本文就以《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分析》为题,分析该语言现象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原因,并且探讨它对英语学习者的意义。

首先,看一下副词修饰名词在语言中的作用。

副词修饰名词实际上是一种修饰方式,它可以清楚地表达某种信息,例如使用“darkly blue”来表示蓝色,表达出蓝色的一种深沉的感觉。

由此可见,副词修饰名词不仅能更准确地描述一个词,而且也能更充分地表达特定的意义与认知。

其次,副词修饰名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英语的句法结构灵活,它可以不同的方式来组合词汇,而使用副词修饰名词,有助于更明确表达所想表达的信息。

此外,不同的副词也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例如“abruptly”和“gradually”,这让表达者更加灵活,可以使用最合适自己的副词来修饰名词。

此外,副词修饰名词也可以增强句子的感情色彩,一些形容词带有含糊的贬义和正面的色彩,而通过使用副词,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情感上的看法,例如“abruptly”表达出一种突然和暴躁的感觉,而“gently”表达出一种温柔和缓和的感觉。

最后,分析英语学习者应该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善加利用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在阅读或写作过程中,应多注意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选择,以便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通过收集常用的副词,以及它们与名词之间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表达的技巧,从而达到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总的来说,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信息,而且也能表达更为丰富的认知。

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加强注意,了解更多的副词,多加利用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以便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向,并且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副词修饰名词语言现象

副词修饰名词语言现象

浅谈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摘要:近年以来在日常用语甚至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而且这种特殊用法在目前尤其是口语运用中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本文对这种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出现的条件以及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副词;修饰;名词中图分类号:h0;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07-01 从意义上看,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示人和事物,例如:朋友、人民、道德、阳光等。

二是表示时间,例如:秋天、早晨、明年等。

三是表示处所,例如:河岸、东郊、里屋等。

四是表示方位,例如:前、后、之上、以西等。

从意义上看,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如很、最、非常;表示范围如都,总、仅仅;表示时间、频率如已经、曾经、就要;表示肯定、否定如必须、不、没有;表示处所如四处、随处;表示情态、方式如肆意、忽然、悄悄;表示语气如难道、究竟、果然。

黄伯荣先生和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在名词和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提到,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例如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副词都能作状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

例如:“只这几家商店开始营业;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单单这一点就够了”。

另外,“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例如“用了恰好500元;一下子进来了好几个;将近30户住在山头上;工作已经三年了”。

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一般来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近年来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演变及其积极意义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演变及其积极意义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演变及其积极意义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这已成为一种常识性的语法规则。

然而,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并不少见。

特别是近年来,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日渐其多。

因此,应该从历时的角度对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变化发展、产生发展的原因进行论述,并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加以分析,以便更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标签:副词名词副名结构语义语用语义补偿信息量一些语法事实证明,副词修饰名词现象至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已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结构才受到语法界的普遍关注。

其实,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产生、存在及发展是有一个过程并有其积极意义的。

一、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发展演变作为一种客观的语法现象,副词修饰名词结构(以下简称副名结构)不是现代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一)古代汉语中的副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虽然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其中判断副词最多,其次就是否定副词,另外还有一些范围副词和极少数状态副词也能够修饰名词,相关的语法实例很多,例如:1.蓼者莪,匪莪伊蒿。

(《诗经·小雅·蓼莪》)2.诚齐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3.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其姊者,亦烈女也。

(《战国策·韩策》)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6.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7.地大矣,生而弗子。

(《吕氏春秋·贵公》)8.实不天,子无咎焉。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9.啻大云、岳之观。

(王夫之《小云山记》)10.得领了三口儿去洛阳探亲。

图他救济。

偏生这等时运,不遇而回。

(《元曲选·看钱奴二折》)以上10个例子中例1至例4中的“伊、诚、素、亦”是判断副词;例5至例8中的“匪、非、弗、不”是否定副词;例9中的“啻”是范围副词,表示“仅仅,只有”的意思;例10中的“偏生”是状态副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前的一篇词类研究的学期论文,看了之后才觉得刚上研时自己是多么的稚嫩,不过巧合的是,今年本院考研居然有它。

但是仔细审视自己所写之后,却发现此文远不足以应对考研。

小议副词修饰名词(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4硕)摘要:汉语中的副词到底能否修饰名词历来是语法学界较有争论的一个问题,直到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争论还在继续。

本文希望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述以及通过对该结构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的考察来对该结构的是否“合法”以及该结构的前途作一个论述。

本文认为,该结构是汉语中不断发展的一个结构,至少目前看来有着广阔的前途,应该加以肯定;但是,目前对于该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该结构的研究应该引起语法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副名”结构研究状况原因功能走向一引言本文对名词的分类采取郭锐老师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一书中的观点“(〈主〉│〈宾〉│〈定〉~│~(里│以南))∧*(〈谓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量词〉))[1]”,因此,本文的名词不包括方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

郭老师在划分名词的标准这一章节还提到,名词一般不受状语修饰,但在下面四种情况中可受状语修饰:A.时间副词+非初始项顺序义的名词+了。

如“都大学生了、已经大人了”。

B.“也”+体态特征名词。

如“(他)也双眼皮、(他)也高个儿”。

C.“也”+表身份名词。

如“(他)也大学生、(我)也团长”。

D.表限制的范围副词+名词。

如“就苹果好吃、光飞机就有一百架。

”这种情况中的“状语+名词”用在主语位置上。

其中,A、B、C三种情况的名词占1.6%。

[2]考察一下郭老师的用例,发现上述四种情况中作状语的成分实际上都是副词,其实郭老师这里谈论的也是副词修饰名词(下文简称“副名”结构)的问题。

郭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副词修饰名词的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也是目前语法学界一般都承认和接受的。

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副词修饰名词的情况已经超出这四种,并有一种泛滥的趋势,比如我们常听到“很女人”、“很阿Q”、“很中国”、“很小儿科”、“很现代”,等等,虽然这种格式目前并不能令所有的语法学家接受,但其却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因此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副名”结构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儿看法,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种现象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对当前研究状况的简单评述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学术界关于“副名”结构研究的状况。

刘景秀在《80年来“副+名”的研究方法综述》(2005)一文中回顾了从1924年到2003年的“副+名”的研究状况,本文在这里不作详述,这里仅参考该文对“副名”结构的研究略作介绍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有以下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一)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许多语法学家都认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而且一般的语法教科书都把名词不受副词修饰看做是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之一,也把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当作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因此,认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的学者,对于实际语言中的“副名”组合都作了另外的分析和解释,这里简要介绍几种解释,并略作评价。

1.动词省略说。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一书中认为,严格的副词都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像“光北京就有两千人参加”、“就厂长没走”等,应当看做是省略了“是”的紧缩形式。

后来的很多学者如方华(1986)、张国安(1995)、林君峰(2003)也采用了此说法。

这种说法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山上净树”和“山上净是树”(方华,1986)可以发现,无论“是”出现与否,“就”都只与“树”的数量、范围有关,使用来修饰限定“树”的,为什么非要解释成省略,说“净”是修饰的“是”的呢?其次,省略是一种变式,变式是对常式而言的,而有些“副名”结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所谓不省略的形式,也就是说从来不存在常式,变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而且,汉语中名词谓语句是大量存在的,我们是不是也可说这类句子都是省略了动词造成的,也就说汉语中根本没有名词谓语句;这种说法在目前看来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其不仅与现行的语法体系不相符,也违背了语言事实。

不过这种说法在“副名”结构研究早期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实际价值,是不能简单的否定的。

2.名词活用说。

胡裕树先生(1981)认为,“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名词”。

他把“确是十分堂吉诃德了”中的“堂吉诃德”看做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所以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黄伯荣、廖序东,他们(1991)把“比阿Q还阿Q”中的后一个“阿Q”也看做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邵敬敏(2001)把“别太近视眼了”中的“近视眼”看做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又把“比女人还女人”中的第二个“女人”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我们知道,词类活用一般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偶尔把甲类词当作乙类词用一下,以产生较好的修辞效果。

但是,副词修饰名词,包括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当前已经再不是“偶尔”的了,而是屡见不鲜的语言现象了。

对于这一现象,如果还用词类活用去解释,恐怕是行不通了。

3.修辞说。

于根元(1991)认为:一部分“副+名”是“临时的修辞用法”,如“最感情”、“太瘪三”,“临时的修辞用法用多了,就容易固定,人们会以为是普通的用法”。

山述兰(2003)认为这个结构是“一种突破语法规范的修辞现象”,属于转类的修辞方法。

林君峰(2003)也认为,诸如“挺阴阳”的说法可以认为是修辞语境造成的。

文学修辞固然会造成“副名”运用的产生,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和运用可能与文学语言修辞的影响有关,但是当其大规模的运用,成为一种语言突出的语言现象时,单靠修辞说是不能清楚地解释的,其已经牵涉到新的语法形式的产生,后文对点还会有所论述。

其他解释还有变换分析说、修饰主谓短语说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二)副词能修饰名词。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副词能够修饰名词的观点。

这种观点可以分为三类(这里分类采取与上文不同的方法,主要是因为本文是赞同副词修饰名词的,具体的解释说明会在后文中论述):1.一般现象说。

张静(1960)认为,副词修饰名词,这绝不是特殊现象,也和修饰动词、形容词一样是一般的现象。

她还举了26个例子来作证,以说明副词修饰名词的普遍性。

但是,在这26个例子中的“也许老王去”,“突然事件”,“太娇气”,“很理智”等,根本不是副词修饰名词。

这可能与当时的词类划分还不清楚有关,其例子有问题,结论也就会打折扣,一般现象说是有一定问题的,而且“副名”结构在当时确实还不是一种一般现象。

2.特殊现象说。

邢福义先生(1962)与张静先生的看法截然不同。

他认为“虽然副词可以修饰名词,但是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比较起来,无论如何,也只能算是特殊现象。

”邢先生虽然肯定了副词能够修饰名词,但他又不承认程度副词能修饰一般名词,像“最营养”,“很模范”,“很情绪”,“非常兴趣”等,他认为这都是“有毛病,站不住的说法。

”这种观点在当时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因为当时的“副名”语言现象毕竟还很少见,不像今天这么泛滥,即使在今天,副词修饰名词也不是一种普遍现象,该结构是受着各种条件限制的,这在后文中会有介绍。

3.不断发展说。

这应该说是当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

祁淑玲、劳丽蕊(2004)认为“程度副词十名词”结构的出现是语言运动的一种表现;他们认为,目前副词修饰名词正在逐步显性化,正在经历一个由潜性语言到显性化语言的过程。

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问题的,副词修饰名词虽然已经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说是这时一种语言现象的逐步显性化过程,因为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无法定论,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不过,根据目前的趋势,这种现象已经决不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另外,我们如果查看不同年代的词典也会发现这种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是不断发展的,这点留在后文再叙。

三“副名”结构产生的原因既然副词修饰名词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一种语言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副词修饰名词产生的原因。

首先,这种结构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代汉语中,“副名”结构就已经时有出现,比如: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名词放在副词后面多数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实所谓活用只是后人为了便于解释而已,从在当时的人的角度来看是无所谓活用的。

现代汉语中,也有几个副词经常在名词前面出现并修饰名词的,但多数不能单用,例如,“园子里净杂草”,在句子中只能作谓语。

“不人”、“不山”也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

可见,“副名”结构的存在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我们从词典释义中也会对这种“副名”结构的发展脉络有所发现。

我通过翻阅手头的两部词典《现代汉语词典》(1983)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发现了以下两词的释义的变动。

《现代汉语词典》(198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关键1门闩或功能类似门闩的东西。

2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门闩;比喻紧要的部分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气派指人态度作风或某些事物显示出来的气势。

1人的言行举止所表现显示的作风、风度。

2某些事物显示出来的气势。

3神气;派头大。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两词在前者均只有名词释义,而在后者却多出一个形容词的意思(这里和下文所说的新词性义项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指该词成了兼类词)。

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里只提出自己关于这种变化的一点设想。

我认为,以上各词的形容词词义的产生是由于“副名”结构的使用造成的。

名词一旦进入“副名”结构受副词修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其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

李康澄(2003)将名词的语义分为两个部分:概念意义和性质意义。

名词在形成概念意义的时候很多细节性的特征给概括掉了;性质意义又可以分为附加性质意义和内在性质意义两类,名词的性质意义是副词修饰名词的产生的基础。

在“副名”结构中,副词修饰的名词的性质意义,凸现了原来在概括中失去的这种细节性的意义,但是当名词的这种性质意义经常出现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个名词产生出了新的形容词性的意义,于是给这个词在字典中立了一个形容词的义项。

比如,“气派”最初就是一个名词,但是由于在语言的使用中,人们把它用在“副名”结构中(很~,非常~,十分~,太~了,……),而且这种使用越来越频繁,以至于人们会认为“气派”是一个形容词,于是在编修词典的时候,就给其立了一个形容词的义项。

我们依照同样的理由可以在若干年后也给“淑女”也立一个形容词的义项。

其次,“副名”结构有着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