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古代汉语 副词

5
2、表示程度轻微
除了“颇”,还有“少、略、小、差”等,而“稍” 是时间副词,直到唐代都有“逐渐”意。例如: 今予病少痊。
(庄子·徐无鬼)
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 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 往来差近。 (汉书·西域传下)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籍略知其意,又不 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
(左传·僖公四年)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
35
“宁、庸、独”表示反问词气,相当于“岂”, 义同“难道”。例如: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陆贾列传)
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
(管子·在匡)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
36
七、否定副词
古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
(三国志·魏书·阮 传)
俱死无益于国,适所以快敌耳。
(《三国志·吴书·孙峻传》注) 17
“曾”、“尝”在古代汉语中都可当“曾经” 讲,表示事实发生在过去。例如: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剌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
(梦溪笔谈·辩证一)
18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子皙信美矣。
(左传·昭公元年)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
(吕氏春秋·爱类)
28
“固”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本来”“当然” 或 “坚决”、“肯定”,与现代汉语“固然”意 思完全不同。例如: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禹拜稽首固辞。 (李)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 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

“程度副词+名词”组合的语法现象分析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茅盾笔下的“很感情”、曲波笔下的“很军阀”,以及港台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作品、报刊中出现的“很淑女”、“很绅士”等,都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言语事实。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来,在大陆作家的笔下和广告媒体中,“很西藏”、“非常现代”、“很女性”这样的副名组合也频频出现,似有流行开来的趋势。
为此针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组合,我将做如下分析并分类:一、名形兼类词(1)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气派。
(现代汉语词典)→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有气派。
(2)从前我也跟过一个人,人倒是很规矩,又不赌不嫖,就是一肚皮恶水……(范小青《大家闺秀》1992年第6期155页)→从前我也跟过一个人,人倒是很有规矩,又不赌不嫖,就是一肚皮恶水,……解析:“气派、规矩”受“很”修饰是形容词,它们还能受其它副词修饰,如:非常/比较/不气派(规矩);在“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中作名词。
常见的这类词还有:权威、礼貌、理智、气魄、可能、精神、必要、规律、系统、耐心、矛盾、光彩、讲究、热情等。
二、活用词(3)刘喜好福气。
(芮灿庭《芦林街》,《花城》1995年第6期156页)→刘喜好有福气。
(4)痛的原因,一是张力比较出息,三十二岁就副团了、再就是……(段平<<林木乡长>>,<<中篇小说选刊>>1997年6期41页)→痛的原因,一是张力比较有出息,三十二岁就副团了、再就是……(5)姜碧柳十分把握:不可能。
(何继青《从夏天到冬天》,《中篇小说选刊》1998年第4期134页)→姜碧柳十分有把握:不可能。
(6)我今天请几个很名望的教授吃饭,可这个跑堂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么长时间了,连饮料都没拿。
(白帆《那方方的博士帽》)→我今天请几个很有名望的教授吃饭,可这个跑堂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么长时间了,连饮料都没拿。
“福气、出息、把握”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它们不能受副词“不”的修饰,与一般形容词不同,所以,不是典型的形容词。
_程度副词_名词_结构的语法化分析

2009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16,2009(总第118期) J OU RNAL OF MUDANJ IAN G COLL EGE OF EDUCA TION Serial No 1118[收稿日期]2009-04-24[作者简介]雷雪梅(1984-),女,河北三河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董晗旭(1984-),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与修辞学。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分析雷雪梅 董晗旭(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正处在一个语法化的过程之中,表现为:这一结构中的程度副词和名词,其句法功能得到扩展,其语义逐渐虚化。
从新语法结构出现的四个典型特征亦可以判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趋势。
这一结构至少符合认同、隐喻、类推三种语法化机制。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将在人们的心理和语言中进一步凝固化、合法化,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的句法格式。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法化;语法化机制[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6-0028-02 多年来,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近一二十年来,作为一种独特的句法结构形式,“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以其独特的表义功能和语用特点在口语色彩较浓的实际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交际中被广泛使用,取得了特殊的效果。
这一新兴的语法现象有违传统语法,因此,对其进行细致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
有关这一问题,语言学家们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相关研究涉及的方面包括:语言学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心理,修辞学(涉及到偏离搭配,语言的陌生化,语言的潜显转化)等。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浅析

2008 年第
12 期
安徽文学
307
说 文 解 字
人们关注利用的一般是概念意义, 具体名词涉及的与众不同 的特征往往会被过滤剪辑掉, 只潜藏在性质意义中。程度副 词正好充当了引导开发的角色, 具体名词的性质意义在其干 预下被强化和显性化, 从而满足表达的需要。例如, (1) 我们的交往很男人。 (体现豪爽直率, 胸怀坦荡, 不斤 斤计较) (2) 这篇文章写的相当垃圾。 (说明文章没有实际价值和 意义) (3) 现在的房地产经济很泡沫。 (显现表面繁华内里空虚 的性质) (二) 程度副词+专有名词。 主要包括人名和地名, 一般是 知名度较高, 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名词。这类名 词的性质意义最弱。例如, (1) 遇到这样的事情你都不生气, 你真阿 Q。 (精神胜利 法的代言) (2) 你太陈世美了, 认真的女孩子都不敢接近你。 (喜新 厌旧的典型) (3) 网络这东西, 其实很西藏。 (神秘且虚无缥缈的感觉) 事实上, 其中蕴含的各种民族、 底蕴、 风格、 历史等内在性 质在人们频繁的接触中逐渐被抽象概括出来并加以定型, 而 程度副词正好加速了这种性质意义的显性化, 也使其找到了 最佳的表现方式参与到日常交际中来。 (三) 程度副词+抽象名词。最多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抽象名词性质意义最强, 程度副词的修饰强化使抽象的概念 性状化、 具体化, 从而产生非常奇妙的表达效果。如, (1) 在海南的那段日子过的很青春, 很诗意。 (展现朝气 蓬勃, 美妙有情调之感) (2) 曾经觉得你是个特别傲气的人。 (表达高傲不容易亲 近之意) (3) 这真是最唯物主义的教育。 (物质第一, 客观实在) (4) 我家祖上的女人包括我的母亲都是很传统的。 (保守 规矩) (5) 可惜你那时太农民意识了。 (思想落后狭隘) 需要强调的是, 在各种副名结构中, 很” “ +名词的形式最 多, “很” 而用 修饰的名词通常是受特定语义条件限制的。比 如用于指人的名词, 是要能够从气质、 作风、 样式、 姿态等方面 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定感受, 并能给人生动形象之感。如 说“淑女”是人们对这一特定概念有共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认 同, 就可说 “某某很淑女” 其他的 。 “很香港” 很东北” 、 “ 等从语 义上看, 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已经不仅是本义了, 加上了一 层临时赋予的 “异感” 意义。比如 “东北” 本义指的是中国的 , 一个省份, 然而, “很东北” 在说 的时候却指和东北人的一种气 质有关, 或者是指与东北人的长相, 身材等有关, 都临时带上 了一些与形容词意义相通的意义, 所以说这类结构中的名词 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了。 三、程度副词+名词” “ 结构的特点 (一)新颖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新奇求异的心 理。这和人们往往视新为时髦而乐于追求、 模仿的社会心理 有关。它以突破常规的创新模式, 从个人的临时性交际走进 大众生活, 以其新奇活泼的形象, 含蓄的内涵吸引了大众的注 意力, 赢得了理解和认可, 也为年轻一代追求时髦新奇的语言 表达创造了一个舞台。 (二) 经济性。符合人们交际中的经济有效原则, 满足人 们的求简心理。 副名结构本身具有语义的模糊性、 多样性, 人 们可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 知识结构、 所处时空等因素去感悟 和补充, 极大增加了信息存量, 言简意赅, 经济有效。在某些 情况下最明捷精练,且意蕴最为丰富, 如果换用别的表达方式, 则往往要多费口舌。 (三) 生动形象性。 当人们使用现有的形容词难以形象地 表达意念时,使用这种结构有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 她说 话特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形容词能综合表达说话没有力 度、 太放松、 太随意等等意思, 水” “ 的一些隐含词义在这里似 乎可以起到生动形象的表达作用。 四、程度副词+名词” “ 结构的语法功能 前面我们提到, 在句法结构中 “程度副词+名词” 结构的功 用相当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它们可以承担多种句子成 分, 通常用作定语、 谓语、 状语或补语。这正是形容词或形容 短语惯常分布的状况。例如, (1) 现在经济、 外贸专业特热门。 (2) 别问他借钱了, 他很葛朗台。 (3) 这个人也太混蛋了, 怎么能打自己的老子呢? (作谓 语) (4) 这些都是很 “感情” 的话, 她平日搬运得非常熟练, 竟 不必现查 “大全” (茅盾 了。 《夏夜一点钟》 ) (5) 舞厅营业达到最高潮的时候, 乐声震耳欲聋。 (梁晴 《索坦》 ) (6) 每个人都想找一份很理想的职业。 (作定语) (7)她叹息了。轻柔地、 很母性地把姚茫揽入自己的怀 里。 (施叔青 《香港故事》 ) (8) 四婶也像别的村妇一样, 很女人地挨男人的打然后委 屈得哭一场。 (李肇正 《小女子》 ) (作状语) (9) 他的话说得很专业。 (10) 妈妈把客厅布置得非常现代。 (作补语) 从根本上说, 人们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遵守某 种既成规范而使用语言的, 所以副名结构的应运而生必然有 其不可替代的语用价值。它不仅起到了意义补偿作用, 填补 了无法言传的空白, 同时激活了名词所包含的形容词性典型 特征, 给人们以表达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汉语表达组合方 式的灵活性和特殊性, 显示了汉语表达方式的经济性和多样 性。 虽然显得不合常规, 但又合情合理。 可以这样认为, 在句 子语用的平面可以成立, 在词组平面副词能否修饰名词仍然 存在争议。 这种结构能否经过 “约定俗成” 而最终进入语言的 范畴,进而给旧的语法规则带来新的突破,还要经历一段长时 间的考察, 但从目前流行的趋势及它具有一定的积极的表达 效果来看,是很值得语言工作者给予关注的。
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原因

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原因摘要: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随着现代语言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并成为一种合理的语言现象。
本文将从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和修辞的副词修饰名词入手,来分析副词修饰名词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副词修饰名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描述性语义特征(1)只两尺布才两元钱仅仅三个学生(2)都大人了,还这么不正经已经少先队员,还哭鼻子后天又中秋了(3)书架上光书,没有别的园子里净杂草炕上净人(4)他长着一张很西藏的脸他做事挺老黄牛的(5)他这人特雷锋以上例句中划横线的短语都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形式。
这类短语在近些年的使用中越来越频繁,正逐渐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呢?翻阅《现代汉语》教材多个版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名词前面一般加表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有一些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 本章将分两大部分阐释这一问题,并将其存在的合理性一一呈现。
参看上述五个例子,可分为两类: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和修辞的程度副词修饰名词。
一、语法的副词修饰名词例(1):只两尺布才两元钱仅仅三个学生来了先看名词部分,名词都带数量词,要是去掉数量词,如“只布,才钱”就不能说。
可见,受副词修饰的是事物及其数量,不单单是事物。
在事物及其数量已很明确时,可以这么说:就老李一家,只张三自己会开车。
再看副词部分,例子中的副词起的作用多是限制事物及其数量的范围。
如: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单单这一点就够了。
由此可说,名词带上数量词或者在事物及其数量已很明确时,能够受表范围的副词修饰。
而且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
例(2):书架上光书,没有别的园子里净杂草炕上净人这一类例子由处所名词+副词+名词构成,当主语是处所名词或表处所时,宾语的事物名词只能用净或光来修饰,如果换成“炕上总\都人”,则不合习惯。
古今程度副词的区别

古今程度副词使用区别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多位于谓语前充当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这一点古今是一致的。
在古代汉语里,副词常常可以在判断句里修饰名词谓语,而现代汉语里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这是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不仅在用法上不一样,在词义上,一些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为例,可以了解一下古今副词使用的区别。
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在古代汉语里,表示程度高的,有“深”、“极”、“绝”、“良”、“甚”等,表示程度低的有“微”、“少”、“颇”等,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的有“愈”“益”“更”等。
对比现代汉语里这些词的用法,有些词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有些则变化很大。
“少”的本义是“不多也”,古代汉语里,虚化为副词,表示程度很小,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里“太后之色少解”,意思是“太后的脸色稍微缓解了点。
”而在现代汉语里,“少”通常用作形容词,《现代汉语》里解释为“数量少,与多相对”,指数量上的多少,作为副词解释为“暂时”,“稍微”,例如“稍侯”,“稍待”,这一点与副词相同。
而现代汉语里,表示“稍微”,“略微”的“稍”字,本义是禾末,在古代汉语里却有“逐渐”的意思。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里,“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意思是“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了他的权力。
”这里的“稍”字显然不能作“稍微”解释。
“颇”的本义是“头偏也”。
虚化为副词,在古代汉语里有两种意思,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的意思,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书”,现代汉语里还保留这种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颇”解释为“很,相当地”,如“颇为费解”、“颇佳”等。
但在古代,它还有另一个“稍”“略”的意思,这是与现代汉语里完全相反的意思。
如柳宗元《愚溪诗序》里“余虽不合於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英语程度副词

一、程度副词的特点程度副词用于表示程度,常见的有fairly, pretty, rather, quite, very, much, too, greatly, almost, nearly, half, highly, awfully, deeply, partly, perfectly, really 等。
二、程度副词的用法注意点(1)exactly程度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形容词和副词,有的还可修饰比较级(如much, rather 等)和最高级(如quite, much, almost 等)。
如:This is quite [much] the most expensive radio here. 这是这里最贵的收音机。
【说明】quite 有时也修饰比较级,但只用于quite better(身体康复)这一表达。
(2) 有的程度副词(如quite, rather, almost等)可修饰动词,但有的(如fairly, pretty, very等fairly, pretty, 则不能修饰动词。
如:I quite agree with you.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不用fairly, pretty, very)We rather like the film. 我们很喜欢这部电影。
(不用fairly, pretty, very)(3) 个别的程度副词(主要是quite和rather)还可修饰名词(注意词序)。
如:It’s quite [rather] a good idea. / It’s a quite [rather] good idea. 那可真是个好主意。
若此结构中没有形容词,则quite 和rather 则只能放在冠词之前。
如:It was quite [rather] a success. 那事相当成功。
所有的英语程度副词:much, little, very, rather, so, too, quite, perfectly, enough, extremely, entirely, almost, slightly, fairly, a lot/bit/little, far, by far, even, nearly, pretty, as, this/that(=so), fully, absolutely ,barely, completely, hardly, just, only, really, scarcely中学英语中的“非常”程度副词系列1.very修饰原级形容词和副词以及完全形容词性化的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如:tired, ashamed, exciting等【注意】1) 非形容词性化的分词不能用very修饰, 可用much修饰.例:She is very pleased by his words. (×)She is much pleased by his words. (√)2) 一些不分等级的形容词不能用very修饰, 可用quite (completely) 修饰.例:You are very wrong. (×)You are quite wrong. (√)3) 部分以a 开头的形容词不能用very修饰, 可用 much修饰.例:She was very afraid of dogs. (×)She was much afraid of dogs. (√)2. much1) 修饰动词;2) 修饰介词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例:a) The girl is much like her mother. 这女孩非常像她妈妈。
《现代汉语》Ⅱ练习(2)答案精编版

《现代汉语》Ⅱ练习(二)[词类和短语]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词的语法形式;第二,词的组合能力;第三,词的造句功用。
2.充足性语法特征:所谓充足性语法特征,指的是可以成为充足条件的语法特征。
判定词性时,作为判定词性时的充足性语法特征要有明确的限定。
限定的形式是:“主体条件+附加条件”。
3.同形异类: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甲类,在乙语法环境中是乙类。
同形异类现象也叫兼类现象。
4.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而成的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叫作短语。
短语有固定短语和自有短语的区别。
固定短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5.兼语短语:组成部分之间有连环套合的兼语关系,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这样的短语就是兼语短语。
6.多层次复杂短语: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组合而成、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短语,叫作多层次短语。
多层次复杂短语是简单短语通过延伸、加合、交互、连环四种延展方法扩充而成。
二、简述题1.什么是词的语法特征?举例说明词的语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
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简称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词的语法形式。
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
有的语言可以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
例如英语:A 名词[单数、复数] B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C 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horse(马)→horses high(高)→higher\highest deny(否认)→denied\denyinghat(帽子)→hats big(大)→bigger\biggest collect(收集)→collected\collectingtree(树)→trees old(老,旧)→older\oldest remember(记得)→remembered\remembering 第二,词的组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茅盾笔下的“很感情”、曲波笔下的“很军阀”,以及港台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作品、报刊中出现的“很淑女”、“很绅士”等,都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言语事实。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来,在大陆作家的笔下和广告媒体中,“很西藏”、“非常现代”、“很女性”这样的副名组合也频频出现,似有流行开来的趋势。
对于副词能否与名词组合,语法学界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早期的语法著作一致认为副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不是汉语句法的一般规律,而是特殊的修辞现象。
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说:“副词是就事物的动作、形态、性质等再加以区别或限制的。
所以必附加于‘动词’、形容词或旁的‘副词’等。
”[1]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副词“能限制或修饰动词(如‘不去’)、形容词(如‘很好’),但是不能限制或修饰名词(不能说‘不人’、‘很人’)”。
[2]当时的初中《汉语》课本也认为副词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用在名词前面的词。
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开始在副词能否修饰名词的观点上产生了分歧。
张静先生的《论汉语副词的范围》指出:“修饰动词、形容词,不是副词最本质的特点,只是它的主要用途。
”“副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区别与其他词类的最本质的特点应该是不能做主语或者谓语,只能作附加语———经常附加于名词、代词、数量词、介词或其他副词,也可以附加于全句或又不独立的主谓结构。
”[3]而邢福义先生在《关于副词修饰名词》一文中仍对“很模范、非常兴趣”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语言的变异现象。
[4]20世纪90年代,随着副名组合在言语运用中的增多,语法学者开始从语言发展的内因入手,阐释副名组合的可能性,分析这种组合的理据。
于根元先生在《副+名》一文中指出:“副+名的情况不是单一的”,有的是名词前面的“动词不露面”,如“很有气派”可以说“很气派”;有的是“临时的修辞用法”,如“最感情”“太瘪三”,“临时的修辞用法用多了,就容易固定,人们会以为是普通的用法”;有些是方言的说法,“方言的用法肯定会影响普通话的用法”。
[5]张谊生在《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一文中强调,本身具有“量度义”是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语义基础。
因为“现代汉语中的相当一部分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语义中也包含着或蕴涵着一定幅度的量度义,而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部分名词还可以临时获得量度义。
所以,这些具有量度义的名词同样也可以受到程度副词的修饰”。
[6]邢福义先生《“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一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副名组合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很X”结构槽是形成“很+名词”的语言背景,“一个名词,如果偶尔进入这个结构槽,便只是名词的活用现象;如果经常进入这个结构槽,跟‘异感’意义发生经常性联系,就会出现词性裂变现象,即在名词的基础上裂变出形容词”。
而“具有特定的文化修养的人,以及对事物属性的特异感受,是形成‘很淑女’之类说法的文化背景”。
[7]桂诗春《从“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一文从“使用语言的策略性行为”的角度对“副+名”现象做了解释,因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既受规则的支配,又可能按照交际的需要灵活地使用规则,甚至突破规则,人们凭着自己的语言知识可以理解一些语法不完全正确但有意义的句子,因此“很郊区”之类的言语现象的出现是语言动态发展的表现。
[8]词类是一个历史范畴,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词类,同时,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每一种词类本身也在演变。
因此,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看的词类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作为一般的规律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又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有流行的趋势,而且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的表达效果。
因此,从语言事实出发,认真考察这种既非普遍又非个别的现象形成的规律,有着现实意义。
二(六)具有“特质”义的专有名词所谓“特质”义是指名词的内涵义极具个性、富有特色,而且比较普及,足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这类“特质”的语义特征,很容易与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程度”组合,构成“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这时,专有名词不再被理解成它所代表的物象,而是用具体的人和事物来指称它所代表的物象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突出性质。
1·专有人名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专有名词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如现实生活中的雷锋、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王朔,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的阿Q、阿巴公、林黛玉、高仓健等;而且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雷锋的助人为乐,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的身残志不残、王朔的诙谐幽默、阿Q的自欺欺人、阿巴公的吝啬、林黛玉的若不禁风、多愁善感。
这类名词进入副名组合后,不再指称那个特定的人,而是表示某类人所具有的性质特征。
例如:24)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
(鲁迅《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25)真够雷锋的哎!(电视剧《渴望》第一集)26)你这个人可太阿巴公了!27)你呀,怎么这么林黛玉啊?(邢福义用例[7])上例中的程度副词“十分、太、很”不仅对名词的性质特征在量度方面进行了主观的评价,更主要的是起到了凸现其性质特征的作用。
如“雷锋”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含异常丰富的内容,列举描写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都不足以代表全部,但“很雷锋”的组合却可以充分显示其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丰富内涵。
2.地域名词一些表示地域的名词如“中国、美国、德国、西藏、山东、香港、国际、城市、乡村、郊区、山区”等,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而且人所共知。
如“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美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西藏的高原特色,山东的老区民风等等,这些地域名词所富有的鲜明特征,是它们与程度副词组合的语义基础。
例如:28)又看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小伙。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脸。
(余纯顺《走出阿里》)29)君安只会低着头“哈依,哈依”的,样子很日本。
(袁一强《爱路门》,《北京文学》1996、5)30)克力策啤酒,很德国,很德国。
(啤酒广告词)31)她太洋气了,太城市了,她简直就是电影里的空姐。
(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1、1)28)的“很西藏”中的西藏不再是指一个地域,而是指跟西藏有关的某种气质、某种相貌特征;因为德国在啤酒制造业上独具特色,所以30)用“很德国”来表示啤酒的口味纯正;例29)、31)“很日本”“很城市”前面都有表示“日本”“城市”特征的解释性词语,从而使副名的组合在理解上没有障碍。
通过对程度副词直接修饰名词现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可以看成是语义之间的组合,语义之间的组合是词语得以组合的客观基础。
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来说,名词的语义成分包括“关涉性语义成分”和“描写性语义成分”两部分,[11]关涉性语义成分是对名词的内涵起到说明、介绍作用的客观性内容,如类属、构造、原料、用途等;描写性语义成分是对名词的内涵起到描写、形容作用的评价性内容,如属性、特征、关系、特定表现等。
有的名词的语义成分主要是关涉性的,没有明显的描写性语义特征,就不容易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如“人、单位、家具、水果、楼房”等;有的名词的语义成分中具有显著的、典型的描写性语义特征,即性质、特征义(如上文所列举的大量实例),这种性质、特征义使它们可以像形容词一样,很容易与程度副词组合。
而且,“程度副词+名词”这种语法格式只适用于那些性质特征为人们所普遍共知的名词,在程度副词的修饰下,名词指称实体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变为主要表示这种普遍共知的性质特征。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凸现名词所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一方面是对名词的性质、特征在量度上进行主观的评价。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作为一种言语现象逐渐为人们所认同、所接受,也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
“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
……促使语言演变的是言语:听别人说话所获得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语言习惯。
由此可见,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12](P41)对程度副词直接修饰名词这种新的言语现象,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关注其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其规律。
参考文献:五)具有“类别”义的名词“类别”义名词是表示社会阶层或角色的名词,它们是根据某种属性给人群的命名。
这类名词共同的语义特征都包括类属和性质两个方面,因此它们与程度副词的组合比较自由。
但是因为副名组合“具有夸饰的意味”,所以出现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大多是社会阶层或角色系列两极的名词”。
[10]如从人的社会阶层的角度来说,有“小市民、市侩、农民、商人———学者、教授、权威”等;从人的社会角色来说,有带贬义的“军阀、官僚、流氓、瘪三、泼妇”等,也有带褒义色彩的“英雄、好汉、绅士、淑女”等;从人的性别角色来说,有“男人、汉子”及与之对应的“女人、女性”;从人的天资的角度来说,有“傻瓜、笨蛋———天才”等等。
例如:19)这位信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金燕静———这名字很女性,轻盈、文雅。
(陆星儿《超级妇女》,《十月》1988年第4期)20)小上海急了,他还是挺汉子的,属于那种宁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的人。
(阿成《空中的老费》,《十月》1996年第1期)21)不久之后,我也有了那么一条红裙子,但是穿了以后我就变得很白痴。
(荞麦《不如嫁给你吧》)22)我要是把想的什么都说出来,那可太流氓啦。
(陈建功《鬈毛》,《十月》1986年第3期)23)阿胡很骑士地让美芳在他背后坐好。
(李肇正《石库门之恋》,《十月》1999年第2期)“类别”义名词与程度副词组合以后,所表示的不再是词的外延,而是表示其内在的属性特征。
副名组合不仅突出了名词所特有的属性特征,如上例中“女性”的轻盈、文雅,“汉子”的讲义气、知恩必报,“流氓”的无耻下流等,而且赋予语言组合更大的内涵。
如“骑士”有“勇敢、强壮、有风度、有教养”等具体的性质特征,而“很骑士”涵盖了“骑士”的所有特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