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roTik无线配置手册

MikroTik无线配置手册
MikroTik无线配置手册

MikroTik Wireless无线应用手册

成都网大科技有限公司

Chengdu NetAll Technongy co.Ltd

版本W3.0

在建设Wlan无线下,需要做哪些准备和工作:

1、构建Wlan我们需要什么?

设备组成包括MikroTik无线路由器,根据适当的环境选择天线,如天线的发射频段,天线的增益大小(通过覆盖使用全向或扇形天线,长距离传输使用抛物面高增益天线)与设备连接的馈线,以及用于固定MikroTik设备和天线的支架,并且做好相应的防雷工作。MikroTik路由器连接有线和无线网络,路由器配置为桥接模式或者路由模式,用于连接无线和有线网络。通过安装好的天线将信号发送到周边的客户。

2、我应该把中心基站(Base Station)放在那里?

我们需要通过Wlan对一片区域做无线覆盖,中心基站(Base station)应该被放在一个地区的制高点,使得周围的用户都在视距范围内,例如高层建筑的屋顶,铁塔等

3、一个中心基站AP能连接多少个客户端?

支持2007个客户端,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能和承载能力。实际环境中终端PC的数量,带宽情况和信号连接状态都会影响,一个基站保持在50个左右客户比较合适,如果你通过流量控制和数据过滤就能更好的对他们进行管理。

4、我需要连接一个客户端的网络,应该怎么做?

你需要一个客户端设备(CPE),例如一个MikroTik无线路由设备、以太网接口、定向天线、低损耗馈线。MikroTik 无线路由器可以为本地客户端的网络提供需多功能,如防火墙、NAT、流量控制、DHCP服务等。定向天线应该安装在可以看见中心基站的位置。

5、每个系统的传输速度如何?

2.4GHz 在802.11b模式下,数据传输是11Mbps。然而实际吞吐量在5-6Mbps。5GHz 在802.11a模式和2.4GHz 的802.11g模式下,数据传输为54Mbps。

5GHz的802.11a 模式下,为得到理想的带宽,在中心基站和客户端最好使用800MHz的CPU。同样RouterBOARD系列建议使用400系列和600系列。所有用户都可以分配到相同的带宽。

6、能否限制每个用户的带宽?

是的,可以限制每一个用户的带宽速度,通过RouterOS的queue选项。

7、中心基站与客户端之间无线传输最大距离能达到多少?

最大距离和天线、馈线、传输功率和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周围环境和天线安放的位置等有关系。

在2.4GHz, 中心基站和客户端通常不会超过10-12km.

在5GHz,我们已测试中心基站使用13dBi全向天线,客户端使用30dBi圆盘抛物面天线连接距离在25公里,实际传输速率10Mbps

8、我能否从设备使用更长的馈线连接到天线?

可以,但距离和信号会受到影响。

9、我是否使用功率放大器增加距离?

可以,功率放大器有增强功率的作用,增加传输距离。同样他也可以连接馈线,增加馈线的传输距离。

10、无线连接是否要求在视线范围内?

是的,视距范围内总是被需要的,直接能看到对方,即两个连接点中间不能存在障碍物。

11、什么是Fresnel区?

Fresnel区是一个视线区域的无线电波分布范围,这个区域必须无障碍,否则信号强度会被削减。例如在一个16公里使用5.8G连接的无线,60%的fresnel 区是一个8.7米的圆球区,在2.4GHz同样的距离是13.6米。

12、我是否可以将两个无线网络桥接?

是的,你能使用MikroTik无线路由器建立透明桥接在两个间,可用查看RouterOS技术文档。

13、安装一个Wlan无线系统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基本的无线系统,如包含3-5个客户端的系统,需哟阿大概2-3天时间

14、Wlan运行在Station模式下是否能做桥接?

不能,station模式不支持桥接功能。

MikroTik 无线功能介绍

MikroTik RouterOS当前所支持的协议:

2.4ghz-b - IEEE 802.11b

2.4ghz-b/g - IEEE 802.11b 与 IEEE 802.11g

2.4ghz-g-turbo - IEEE 802.11g 支持108 Mbit

2.4ghz-only-g - IEEE 802.11g支持54 Mbit

5ghz - IEEE 802.11a支持54 Mbit

5ghz-turbo - IEEE 802.11a支持108 Mbit

MikroTik提供了强大的无线设置功能,同样产品包括针对Wlan开发的RouterBOARD硬件,型号从RB100、RB500、RB400、RB600等,能应用在较低的成本实现一个方便而灵活的无线网络连接,MikroTik提供了多无线连接方式:点对点连接、点对多点连、无线接力、无线漫游等、独有的Nstreme、Nstreme2协议和当前流行的802.11s Mesh网状网络。

点对点连接方案

图1

当两个局域网之间采用光纤或双绞线等有线方式难以连接时,可采用点对点的无线连接方式。只需在每个网段中都安装一个AP,即可实现网段之间点到点连接,也可以实现有线主干的扩展(如图1所示)。在点对点连接方式中,一个AP设置为AP-Brigde或者使用Bridge,一个AP设置为Station。在点对点连接方式中,天线最好全部采用定向天线,已得到更好的信号和带宽。

点对点方式有两种一中是我们常见的的桥接模式,我们可以采用ap-bridge或者birdge方式,在这里我们推荐使用ap-bridge与station-wds的桥接方式:

点对多点连接方案

图2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局域网之间采用光纤或双绞线等有线方式难以连接时,可采用点对多点的无线连接方式。只需在每个网段中都安装一个AP,即可实现网段之间点到点连接,也可以实现有线主干的扩展(如图2所示)。在点对多点连接方式中,一个AP设置为中心的ap-bridge,其他接收机站则全部设置为station-wds。在点对多点连接方式中,中心点一般采用全向天线或者扇形面的天线,客户端则最好采用定向天线。

无线接力方案

图3

当两个局域网络间的距离已经超过无线网络产品所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时,或者,虽然两个网络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在两个网络之间有较高的阻挡物时,可以在两个网络之间或在阻挡物上架设一个户外无线AP,实现传输信号的接力,如图3所示。

无线接力工作方式与点对多点非常类是,但无线接力是指在一个设备上添加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网卡,做中继传输,他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AP上有多个wlan网卡接口,需要将它们做成桥接或者路由方式,多无线网络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转发量。

无线漫游方案(WDS)

多个中心基站设备可以为在网络范围内各个位置之间漫游的移动式无线客户机工作站设备服务。多基站配置中的漫游无线工作站具有以下功能:

一、在需要时自动在基站设备之间切换,从而保持与网络的无线连接。

二、只要在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的无线范围内,就可以与基础架构进行通信。

在城市某区域或者在网络跨度很大的大型企业中,人们可能需要完全的移动上网需求,此时,可以在网络中设置多个AP,使装备有无线网卡的移动终端实现如手机般的漫游功能(如图4)。使用无线漫游方案,随时随地访问他们所需要的网络资源。

这就是所谓的无缝漫游,在移动的同时保持连接。原因很简单,AP除具有网桥功能外,还具有传递功能。这种传递功能可以将移动的工作站从一个AP“传递”给下一个AP,以保证在移动工作站和有线主干之间总能保持稳定的连接,从而实现漫游功能。

Nstreme和Nstreme2

这功能属于 MikroTik专有的无线协议,在长距离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nstreme协议可以使用在三种模式中:

?Point-to-Point mode – 点对点模式通过在每一个点架设一个无线设备实现

?Dual radio Point-to-Point mode (nstreme2) – 这个协议是通过在每一个点架设两套无线设备,同时分别一对做接收和一对做发送,实现双向的通信。能做到高速连接。

?Point-to-Multipoint – 点对多点模式的客户论旬(类似AP控制的令牌环)

Nstreme协议是专用于长距离无线传输,正常的无线连接在长距离传输时,会产生高传输延迟。使用Nstreme 协议后这个问题被消除。

当我们要求高速数据传输的时候,需要保证足够的上下行带宽时,我们可以选择Nstreme2的模式,一对网卡做上行,一对做下行数据传输。

HWMP+无线网状网络

HWMP+是MikroTik为无线网状网络Mesh定义的2层路由协议。基于来至IEEE802.11s草案 Hybrid Wireless Mesh Protocol (HWMP),能用于替代STP生成树协议确保环路的最优路径。 HWMP+ 协议并不能兼容HWMP的IEEE 802.11s草案。

这种分布式系统不仅能应用到无线分布系统(WDS)。HWMP+网状网络同样也支持以太网接口的网状网络,因此你可以用于简单的以太网分布系统,或者同时连接WDS和以太网。构建一个大型的无线网络,如城市Wlan 网络。

MikroTik应用事例配置

点对点无线配置

现在随着无线Wlan技术的发展,带宽和距离已经得到成功解决,点对点的无线wlan传输已经非常成熟。通过wlan传输可以达到上百公里,最高带宽能到100M。点对点的无线传输能为偏远的用户上网或者需要低成本解决网络问题的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接入。

通过无线点对点的传输如图

无线点对点传输优点:

1、长距离传输成本低,如果一个5公里的网络接入,通过光纤布线施工加材料费用成本在5万以上,如果是采用wlan的无线接入一套点对点设备不会超过1万元。

2、安装时间短,如果是光线接入5公里,施工安装时间也要好几天,而wlan接入,只需要两点间无阻挡,安装点确定好后,双方架好设备,直接安装,并调整信号也只需要1小时左右。

3、可持续性使用,由于无线安装方便,当这个点无需无线连接后,我们将设备换到其他需要无线网络的地方继续使用,而线缆在预埋好后,则很难在取出,即使取出也需要投入施工费用,几乎没有可持续使用的条件。

更宽的发射频率范围:

在发射频率方面,通过软件升级还可以得到更宽的频率,范围为:802.11b/g:2.312 – 2.497 (5MHz step),802.11a:4.920 – 6.100 (5MHz step),更宽的频率能获得更稳定的传输频率。

无线设备传输带宽情况:

型号性能点对点无线转发,最大

TCP传输

RB411/A Atheros 300Mhz CPU, 64M内存,1个百兆LAN口,1个MiniPCI 35Mbps-40Mbps

RB433 Atheros 300Mhz CPU, 64M内存,3个百兆LAN口,3个MiniPCI 40Mbps-50Mbps

RB433AH Atheros 680Mhz CPU, 128M内存,3个百兆LAN口,3个MiniPCI 60Mbps-80Mbps

RB600A PowerPC 533MHz处理器,128M内存,3个千兆LAN口,4个MiniPCI 60Mbps-80Mbps

配置:

注意点对点的WDS桥接模式配置是MikroTik最基础的,其他的点对多点、中继传输和WDS漫游模式,都在此基础上变化。

点对点方式有两种一中是我们常见的的桥接模式,我们可以采用ap-bridge或者birdge方式,在这里我们推荐使用ap-bridge与station-wds的桥接方式:首先我们需要在AP1和AP2设置桥模式:

在bridge中添加桥birdge1

根据需要是否设置STP或RSTP,通常情况下我会开启RSTP协议:

添加需要做桥接的网卡接口:

这里在interface中分别添加ether1和wlan1进入bridge1中。这样ether1和wlan1就实现了桥接功能,能实现数据二层的透明传输。

注意:在RouterOS3.0的bridge中增加了一个设置选项,是否选择ip firewall过滤,如果不使用ip firewall 过滤路由器的桥接转发速度将提升性能,但如果你要求对无线传输过程中的IP数据进行过滤处理,那就需要开启use-ip-firewall功能:

设置完桥接后我们进入IP address 给AP1和AP2的bridge配置一个IP地址192.168.10.1/24和

192.168.10.2/24,用于管理设备和监测用。这样wlan1口和ether1都能分配到这个地址。命令如下:

/ip address add address=192.168.10.1/24 interface=bridge1

桥接设置好后,设置无线网卡参数,这里AP1配置为ap-bridge,AP2配置为station-wds。

设置AP1的无线配置,我们将AP1设置为ap-bridge,使用5G-turbo模式,频率5210,SSID:MikroTik

配置AP1的WDS模式,配置参数WDS Mode为dynamic(动态方式),WDS Default Bridge为bridge1:

配置AP2 :在AP2的设置只需要将Mode设置为station-wds就可以了,其他参数不用变:

配置完成后,两设备都可以在Registration中查看信号强度(signal):

这里信号为-47dBi,信号越接近0,表明越好。

无线的AP1和AP2设置完成,WDS模式采用dynamic(动态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在bridge的port 中看到一个动态添加的wds1:

点对多点连接与中继:

在区域和城区的无线网络构建会更多的应用到中继,点对多点等方式的无线传输,在Wlan无线中继和点对多点的无线传输我们提出如下的Wlan网络解决方案:

所有的Wlan无线设备采用5G频段做为骨干传输,5G频段干扰小,传输效率稳定。设备间都采用无线网桥模式,采用二层链路。

终端点CPE:全部采用MOB-411型号,配置5G定向抛物面天线,用于远距离的接收。最高能提供45Mbps 的TCP带宽。

中心信号点:为数据接入的中心节点,这个点为了得到更好的数据和传输,我们采用MOB-433-2(300MHz 处理器)或MOB-433AH-2(680MHz处理器)型号的无线设备。因为该点需要和中继点和两外两个终端接入点连接,所以采用双网卡发射信号,同时支持2个5G信号输出,分别通过一个定向天线与中继点连接,一个用

90度的平板天连接两个终端点MOB-411。

中继点:采用MOB-433AH-3型号设备,安装3张无线网卡,配置一个连接信号点的MOB-433AH的设备。另外两张连接2个90度平板天线,对下面的6个点分别做点对多点的连接。

注:一个无线网卡可以支持2007个无线客户端,但实际环境中可以连接的实际用户在20-40个,因为当客户端多后会形成相互的无线信号干扰。而这里我们采用一个平板连接3个客户端,原因是保证每个客户端的带宽,因为每个客户端都会平分带宽,在每个客户端的信号强度和环境适宜,中心点能提供最大60Mbps的带宽情况下,3个客户端每个可以获取20Mbps的带宽。

注:在点对多点的方式下同样采用桥接的方式,中心AP的设置和点对点的AP1 设置是完全一样的,至于远端的多个station客户的配置也是和点对点的AP2一样设置为station-wds。

中继传输配置

无线接力是指在一个设备上添加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网卡,做中继传输,他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AP上有多个wlan网卡接口,需要将它们做成桥接或者路由方式,这里我们重点讲的是桥接

这里我们用两张网卡做事例,我们在原有的设备上增加了一张wlan2的网卡,与wlan1做桥接实现中继:

我们设置wlan2 的参数为 Mode为ap-bridge,Band为5G-turbo,频率为5800,SSID为MikroTik1

在bridge1中添加wlan2的接口,同样在WDS选项我们把WDS Mode为dynamic(动态方式),WDS Default Bridge为bridge1,这样wlan1与wlan2被系统自动添加到bridge1中,中继的桥接设置就实现了。

WDS无线漫游

无线漫游都采用桥接方式,每个设备的bridge都需要启用STP或者RSTP协议,避免环路的出现,同时实现设备间的冗余。所以设备间的配置都需要将Mode设置为ap-bridge,Band、频率、SSID需要相同的设置就可以了,这样就完成了无线漫游的设置。

在RouterOS3.0中WDS选项增加了一组mesh(无线网状网络)的设置,该参数能让WDS无线漫游更好的工作和选择最佳路径。推进使用dynamic mesh。

Nstreme2协议

当我们要求高速数据传输的时候,需要保证足够的上下行带宽时,我们可以选择Nstreme2的模式。配置Nstreme2模式如下:

首先我们进入wireless的Nstreme Dual目录项中,添加nstreme接口,需要注意以下参数:

?Tx Radio:传输网卡

?Rx Radio:接收网卡

?Remote MAC:远程nstreme接口MAC地址(非物理网卡MAC地址)

?Tx band:传输频段

?Tx frequency:传输频率

?Rx band:接收频段

?Rx frequency:接收频率

注意:两边设备的传输和接收频段和频率必须相同,双方的传输和接收频率应当对应。

假设我们有两个站点:站点1和站点2,都采用Dual radio Point-to-Point mode (nstreme2)的方式连接

站点1的Nstreme1配置如下:

这里我们需要记录下站点1的nstreme的MAC地址,注意不是无线网卡的MAC地址:

接下来配置站点1的两张无线网卡参数,两张无线网卡的Mode设置为nstreme dual slave,其他参数默认即可。

这里当无线网卡模式选择为nstreme dual slave,网卡的频率和其他参数将从属于之前添加好的nstreme1网卡接口。

站点2的配置与站点1的配置相同,但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Tx Radio和Rx Radio需要设置对应。如下图:

站点2的Tx 频率要和对面站点2的Rx频率相同,同样站点2的Rx频率需要和站点1的Tx频率对应

当Nstreme连接上后,汇总status中显示connected,并能看到其信号强度和速率:

连接完成后,同样将无线建立桥接,进入bridge中,将ether1与nstreme归入bridge1中

MikroTik WDS与Mesh网络配置

在MikroTik Wireless选项中我们通过配置多个MikroTik无线设备构建一个大型的WDS无线网络

配置这样的网络时,我们需要将同一个区域的MikroTik AP设备Mode配置为ap-bridge,然后设置相同频段,相同频率,配置为WDS模式。然后配置桥模式,将无线网卡将如下图:

这里我们配置参数:: Mode::ap-bridge

Band:2.4GHz-B/G

Frequency:2412

SSID:MikroTik

WDS参数,我们配置WDS Mode为dynamic mesh,并添加到默认bridge为bridge1。采用dynamic mesh 在3.0版本中要比在dynamic模式下运行的更稳定快速。

以上是无线网卡的配置参数,在同一区域内的MikroTik AP设备无线参数几乎都是相同的。但为了更好的让区域内的多个AP在转发数据时,达到最优路径我们需要通过bridge的rstp来完成。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配置bridge中的rstp:

首先我们在Bridge选项中添加一个bridge1:

这里我们需要对bridge1的的MAC地址配置,因为在建立bridge后,桥接接口会自动产生MAC地址,可能在运行时候,MAC地址会自动变换,为了保证网络质量的稳定我在这里配置一个静态MAC地址给bridge1。

接下来我们要配置Bridge中的STP参数,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STP的工作原理:

Aruba无线网络基本配置指导手册

Aruba无线网络基本配置指导手册 2009-09

一、无线方案设计 (3) 1.1.无线网络拓扑图及组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工程实施网络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无线网络设计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无线网络设备的部署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无线控制器的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无线接入点AP的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网络VLAN 和IP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无线控制器VLAN 和IP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无线接入点AP的IP地址及VLAN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无线用户VLAN及IP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SSID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用户认证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用户角色策略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WLAN方案实施 (5) 2.1无线网络系统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无线网络系统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无线功能测试 (6) 3.1笔记本接入Internet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juniper无线中文配置手册

Trapeze 无线网络交换机配置手册 (Version 1.0) 羿飞

目录 第1章登陆无线网络交换机 (4) 1.1登录无线网络交换机方法简介 (4) 1.2 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登陆 (4) 1.3 通过SSH2或Telnet进行登陆 (5) 1.4 通过web方式登录 (6) 第2章系统基本配置 (6) 2.1配置系统名 (6) 2.2配置系统时间 (7) 2.3配置系统IP地址 (7) 2.4配置缺省路由 (7) 2.5系统初始化配置 (8) 2.6无线网络交换机密码恢复 (8) 第3章系统升级 (9) 3.1 通过WEB方式升级 (10) 3.2 通过网管软件RingMaster升级 (10) 3.3 通过CLI命令行升级 (10) 第4章 Trapeze配置实例 (11) 4.1 最简单的公共区域接入—用户不需要口令 (11) 4.2 访客使用Web-Portal接入 (12) 4.3 基于MAC地址进行认证 (14) 4.4 不同的认证加密方式 (16) 4.4.1 无需密码和用户名口令 (16) 4.4.2 wep加密,无需用户名口令认证 (17) 4.4.3 WPA-tkip加密 (17) 4.4.4 WPA2-TKIP加密 (18) 4.4.5 Wpa+WPA2-tkip (18) 4.4.6 WPA-AES (18) 4.4.7 WPA2-AES (18)

4.4.8 无加密,web-portal认证 (19) 4.4.9 wpa-tkip,web-portal认证 (19) 4.4.10 802.1X认证,WPA-tkip (19) 4.4.11 MAC-local认证,无加密 (20) 4.4.12 MAC-LOCAL认证,wpa-tkip (20) 4.5对802.1x的支持 (20) 4.6非法AP检测/分类/防护 (24) 4.7 Intra-Switch 漫游 (25) 4.8 跨交换机漫游 (26) 4.9 有线用户认证 (30) 4.10本地交换 (32) 4.11 MESH和网桥 (33) 4.12自动黑洞覆盖 (35) 4.13控制器冗余支持 (36) 4.14负载均衡 (38) 4.15 同一台MX上跨vlan漫游 (39)

EPSON ME OFFICE 80W 无线WiFi打印配置手册

注释: 在使用此产品时,请确保阅读此产品使用说明,再按照其中的要求安装或使用此产品。

目录 - 目录 - 1.无线网络基础知识 (2) 2.手动设置 (3) 2.1 EPSON net easy install设置方法 (3) 2.1.1 EPSON net easy install无线设置方法的特点 (3) 2.1.2 无线设置方法(适用办公环境用户) (3) 2.1.3 无线设置方法(适用家庭用户) (14) 2.1.4 无线打印方法 (19) 2.2 AD Hoc模式设置方法 (20) 2.2.1 AD Hoc模式设置方式的特点 (20) 2.2.2 无线设置方法 (20) 2.2.3 无线打印方法 (25) 3. WPS模式设置方法 (26) 3.1 WPS模式设置方法的特点 (26) 3.2 WPS模式设置方法 (26) 3.3 无线打印方法 (34)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 1.无线网络基础知识 无线网络的类型: 无线网络不用电缆连接,而是用无线电波连接和传递信号。具有移动自由、不受线路限制、安装快速简便、容易扩展的优点。 无线基础架构模式: 网络中的无线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使用用路由器或接入点处理所有的数据传输和网络流量。 简易模式: 配备无线适配器的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不用路由器或接入点就可以直接通信。这种模式也称为点对点网络或Ad hoc网络。 简易模式不用用户另外使用无线路由设备,但是其不具备上面提到的无限基础网络具有的那些优点。 在简易模式下使用EPSON ME Office 80W,建议使用“AD hoc”无线设置方法。 无线基础架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网络信号的可靠性高;具有更好的网络安全性能;具有灵活的网络扩展性; 在无线基础架构模式下使用EPSON ME Office 80W,建议使用“EPSON net easy install”或“WPS”、“SES”、“WCN”无线设置方法。

motorola 无线基本配置文档

Motorola无线配置文档 一、准备电脑与motorola无线用console线连接, 二、用超级终端ipop软件如下设置 三、确定进入如下画面登录。

四、输入登录用户和密码(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进入如下: 五、配置无线SSID和密码

六、配置时区和国家如下: 七、设备radio 八、设置vlan

九、查看ip信息: 十、查看配置文件: ap6521-FCBB2E#show running-config ! ! Configuration of AP6521 version 5.4.0.0-047R ! ! version 2.1 ! ! firewall-policy default noip dos tcp-sequence-past-window ! ! mint-policy global-default ! wlan-qos-policy default qos trust dscp qos trust wmm ! radio-qos-policy default ! wlanwan ssidmotorola vlan 1 bridging-mode local encryption-typetkip-ccmp authentication-type none

wpa-wpa2psk 0 admin123456 ! ! management-policy default telnet no http server https server ssh user admin password 1 4d877466b492f78b3c256d7e2c21bb89a2f61b1757c7a894d3a08d6b7 1c72b7c role superuser access all nosnmp-server manager v2 snmp-server community 0 public ro snmp-server user snmptrap v3 encrypted des auth md5 0 motorola snmp-server user snmpmanager v3 encrypted des auth md5 0 motorola ! profile ap6521 default-ap6521 autoinstall configuration autoinstall firmware interface radio1 power 30 wlan test bss 1 primary wireless-clienttx-power 20 no dynamic-chain-selection interface ge1 ipdhcp trust qos trust dscp qos trust 802.1p interface vlan1 ip address dhcp ip address zeroconf secondary ipdhcp client request options all interface pppoe1 use firewall-policy default logging on service pm sys-restart memory-profile adopted ! rf-domain default timezone Asia/Shanghai country-codecn ! ap6521 5C-0E-8B-FC-BB-2E use profile default-ap6521 userf-domain default

精选-无线WiFi-WAP2100-C22放装式智能无线AP配置手册

1. 产品介绍1.1 产品概述 WAP2100-C22是针对室内公共区域等无线场景设计的室内放装式双频AP,采用高通MIMO2×2芯片方案,可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WAP2100-C22采用PoE标准供电和48V DC供电方式,安装使用简洁方便。 1.2 产品外观 编号描述功能 1 Reset按键(针孔型)-按1~3秒,设备重启 2 Default按钮(针孔型) -按1~3秒,设备重启 -按超过5秒,设备重启并恢复出厂配置 3 PWR指示灯设备电源的指示灯:-灯亮,设备上电运行-灯灭,设备未上电 4 RUN指示灯设备运行的指示灯: -长亮,设备初始化中 -闪烁(亮100ms灭3s),瘦AP设备未上线 -闪烁(亮1s灭1s),瘦AP设备上线或者胖AP设备正常工作 5 WLAN指示灯无线模块的指示灯:

1.3产品参数 具体参见产品规格书。 1.4主要功能特点 网络吞吐量 WAP2100-C22无线放装式AP采用802.11n MIMO 2×2技术,物理层传输速率可达300Mbps。遵循IEEE 802.11a/b/g/n标准,可以同时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间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配置灵活 WAP2100-C22无线放装式AP在不同的网络规模下,可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灵活部署。在小型网络中,可采用胖模式独立部署,应用灵活。在大型网络下,可与无线网络控制器配合使用,实现集中管理控制,大大提升运维的可靠性。 无线安全 WAP2100-C22无线放装式AP支持包括WEP, WPA,WPA2,WPA-PSK,WPA2-PSK,802.11i

在内的多种数据认证加密标准。并提供MAC, WEB, 802.1x认证,钓鱼AP检测,无线用户隔离和无线用户黑白名单等安全特性,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 特性 企业级应用 ?802.11n MIMO 2×2双频600Mbps ?胖/瘦模式切换 ?多SSID(单频支持16个SSID) ?自动信道调整 ?自动终端类型识别 ?自动功率调整 ?动态接收灵敏度 ?流量控制/QoS 供电/安装 ?PoE供电(802.3af/802.3at ) ?48V DC供电 ?桌面放置 ?挂墙式安装 安全网络 ?Wi-Fi安全接入(WPA/WPA2) ?MAC地址过滤 ?用户隔离机制 管理维护 ?Web/Telnet/CLI/SNMP v2

CiscoWLC无线配置

CISCO无线配置手册 WLC配置手册 基本配置 1.初始设置 连接到WLC的console口,启动超级终端或其它终端软件,把com口属性设置还原为默认值(如下图),点确定应用配置 回车进入命令行管理界面

选择5,清除原有设置,并进行初始设置 Welcome to the Cisco Wizard Configuration Tool Use the '-' character to backup System Name [Cisco_40:4a:03]: C1-CONTROLLER-01 Enter Administrative User Name (24 characters max): admin Enter Administrative Password (24 characters max): minshenma Service Interface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 [none][DHCP]: 192.168.1.1 Management Interface IP Address: 10.1.128.101 Management Interface Netmask: 255.255.255.0 Management Interface Default Router: 10.1.128.254 Management Interface VLAN Identifier (0 = untagged): 128 Management Interface DHCP Server IP Address:10.1.32.1 AP Manager Interface IP Address: 10.1.128.103 AP Manager Interface DHCP Server : 10.1.32.1 AP Transport Mode [Layer2] [Layer3]: Layer3 Virtual Gateway IP Address: 10.254.100.101 Mobility/RF Group Name: wukuang Network Name (SSID): management Allow Static IP Addresses [YES][no]: yes Configure a RADIUS Server now? [YES][no]: no

Aruba 无线控制器配置手册

路雨信息为您提供最佳的无线体验Aruba 无线控制器快速配置手册 目录 一、Aruba 无线控制器配置结构介绍 (2) 二、系统初始化 (3) 三、配置新的Policy (4) 四、配置新的Roles (5) 五、建立AAA Profiles (6) 六、配置Virtual AP (8) 七、配置SSID和加密方式 (8) 八、定义VLAN到SSID (9) 九、注册AP到无线控制器上 (10) 十、修改AP名称和所在组 (11)

路雨信息为您提供最佳的无线体验 一、Aruba 无线控制器配置结构介绍 Aruba无线控制器采用树状结构管理功能模块的方式,对无线信号和策略进行控制配置。我们在进行无线配置的时候主要使用层级调用的方式,首先按照需求配置相应的SSID 和认证方式,其次根据AP的安放位置对不同的AP进行分组规划。下图是一张Aruba 无线控制器内部结构树,

路雨信息为您提供最佳的无线体验二、系统初始化 一台新的无线控制器在开机后是没有任何地址配置在上面,只能通过串口线连接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台进行配置。 Enter System name [Aruba7005]: Enter VLAN 1 interface IP address [172.16.0.254]: 192.168.0.123 (输入内网没用的 IP,这里为假设) Enter VLAN 1 interface subnet mask [255.255.255.0]: Enter IP Default gateway [none]: Enter Switch Role, (master|local) [master]: (在只有一台控制器的情况下一般我们把主控制器设为主) Enter Country code (ISO-3166), for supported list: cn (cn 代表中国) You have chosen Country code CN for China (yes|no)?: y Enter Time Zone [PST-8:0]: Enter Time in GMT [02:31:57]: Enter Date (MM/DD/YYYY) [4/11/2010]: Enter Password for admin login (up to 32 chars): ***** (设置 admin 的密码) Re-type Password for admin login: ***** Enter Password for enable mode (up to 15 chars): ***** (设置 enable 模式下的密码) Re-type Password for enable mode: *****

无线配置手册(CT5508+AP1142N)

无线基本配置手册(CT5508+AP1142N) 1、初始化控制器 初始化准备:控制器的console口与电脑的串口连接好,打开超级终端(默认),给控制器通电,按住电脑的《esc》键进入配置向导,配置实例为CISCO WLC4402的配置,CT5508配置同WLC4402; System will now restart! Bootloader 4.0.217.0 (Apr 12 2007 - 17:46:14) Motorola PowerPC ProcessorID=00000000 Rev. PVR=80200020 CPU: 833 MHz CCB: 333 MHz DDR: 166 MHz LBC: 41 MHz L1 D-cache 32KB, L1 I-cache 32KB enabled. I2C: ready DTT: 1 is 33 C DRAM: DDR module detected, total size:512MB. 512 MB 8540 in PCI Host Mode. 8540 is the PCI Arbiter. Memory Test PASS FLASH: Flash Bank 0: portsize = 2, size = 8 MB in 142 Sectors 8 MB L2 cache enabled: 256KB Card Id: 1540 Card Revision Id: 1 Card CPU Id: 1287 Number of MAC Addresses: 32 Number of Slots Supported: 4 Serial Number: FOC1127F04H Unknown command Id: 0xa5 Unknown command Id: 0xa4 Unknown command Id: 0xa3 Manufacturers ID: 30464 Board Maintenance Level: 00 Number of supported APs: 50 In: serial Out: serial Err: serial

MikroTik无线配置手册

MikroTik Wireless无线应用手册 成都网大科技有限公司 Chengdu NetAll Technongy co.Ltd

版本W3.0 在建设Wlan无线下,需要做哪些准备和工作: 1、构建Wlan我们需要什么? 设备组成包括MikroTik无线路由器,根据适当的环境选择天线,如天线的发射频段,天线的增益大小(通过覆盖使用全向或扇形天线,长距离传输使用抛物面高增益天线)与设备连接的馈线,以及用于固定MikroTik设备和天线的支架,并且做好相应的防雷工作。MikroTik路由器连接有线和无线网络,路由器配置为桥接模式或者路由模式,用于连接无线和有线网络。通过安装好的天线将信号发送到周边的客户。 2、我应该把中心基站(Base Station)放在那里? 我们需要通过Wlan对一片区域做无线覆盖,中心基站(Base station)应该被放在一个地区的制高点,使得周围的用户都在视距范围内,例如高层建筑的屋顶,铁塔等 3、一个中心基站AP能连接多少个客户端? 支持2007个客户端,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能和承载能力。实际环境中终端PC的数量,带宽情况和信号连接状态都会影响,一个基站保持在50个左右客户比较合适,如果你通过流量控制和数据过滤就能更好的对他们进行管理。 4、我需要连接一个客户端的网络,应该怎么做? 你需要一个客户端设备(CPE),例如一个MikroTik无线路由设备、以太网接口、定向天线、低损耗馈线。MikroTik 无线路由器可以为本地客户端的网络提供需多功能,如防火墙、NAT、流量控制、DHCP服务等。定向天线应该安装在可以看见中心基站的位置。 5、每个系统的传输速度如何? 2.4GHz 在802.11b模式下,数据传输是11Mbps。然而实际吞吐量在5-6Mbps。5GHz 在802.11a模式和2.4GHz 的802.11g模式下,数据传输为54Mbps。 5GHz的802.11a 模式下,为得到理想的带宽,在中心基站和客户端最好使用800MHz的CPU。同样RouterBOARD系列建议使用400系列和600系列。所有用户都可以分配到相同的带宽。 6、能否限制每个用户的带宽? 是的,可以限制每一个用户的带宽速度,通过RouterOS的queue选项。 7、中心基站与客户端之间无线传输最大距离能达到多少? 最大距离和天线、馈线、传输功率和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周围环境和天线安放的位置等有关系。 在2.4GHz, 中心基站和客户端通常不会超过10-12km. 在5GHz,我们已测试中心基站使用13dBi全向天线,客户端使用30dBi圆盘抛物面天线连接距离在25公里,实际传输速率10Mbps 8、我能否从设备使用更长的馈线连接到天线? 可以,但距离和信号会受到影响。 9、我是否使用功率放大器增加距离? 可以,功率放大器有增强功率的作用,增加传输距离。同样他也可以连接馈线,增加馈线的传输距离。 10、无线连接是否要求在视线范围内? 是的,视距范围内总是被需要的,直接能看到对方,即两个连接点中间不能存在障碍物。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征求意见稿)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 前言 (3) 2上行资源分配 (7) 3上行ICIC (7) 4下行资源分配 (8) 5下行MIMO (9) 6移动性管理 (10) 7LC(过载控制) (11) 8功控算法 (12) 9信道配置&链路控制 (13) 10数传算法 (13) 11传输TRM算法 (14) 12 SON (14) 13附件:华为ERAN3.0参数列表 (14) 14《LTE无线网优参数集》 (14) 15《TD-LTE无线参数指导优化手册》 (15)

1 前言 1.1 关于本书 1.1.1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eRAN3.0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 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eRAN3.0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 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一章数传算法:介绍影响AQM算法、TCP Agent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无线基站配置说明书

无线基站配置说明书 第一步:配置电脑与基站网络连接 打开电脑左下角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图1-1),点击本地连接。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图1-2),点击“使用下面的IP地址”,设置IP地址:192.168.1.XX。子网掩码:255.255.255.0。“XX”代表:2至254任意数字。(图-3) (图1-1) (图1-2)(图1-3)

接下来,我们测试一下电脑是否与无线基站连通。 点击开始----运行(图1-4),输入:ping 192.168.1.1 –t(-t为小写)。(图1-5)然后确定,当看到如(图1-6)中显示,代表电脑与无线基站已经连通。 (图1-4)(图1-5) (图1-6)

第二步:配置无线基站 打开浏览器,在网址外输入:192.168.1.1(图2-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都为“admin”,确定。 (图2-1) 登入无线基站界面后:点击右上角的“NEXT”(图2-2) (图2-2)

下一步,滚动浏览器右边滚动条到下方,点击左下角“Skip Wizard”跳过。(图2-3) (图2-3) 接下来页面,打开左边的Network------Wireless(图2-4) (图2-4)

打开右边第三栏“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图2-4) 下拉页面,点击“Scan”,弹出的对话框,点击确定。无线基站会自动扫描附近周边无线网络,自动挑选无 线基站频道。(图2-5) (图2-5)

稍等片刻,看到中间会显示网络信噪比,然后右边会显示无线基站挑选的频道。点击下方的“Select”。等大概三十秒左右,无线基站会自动设定为该频道。(图2-6) (图2-6) 这时再回过来点击左边菜单栏Wrietess-------SSID-VLAN。点击右边列表内,“NAME”下方,配置无线基站的SSID。点击第一栏,NAME下方的配置文件名。(图2-7)(备注:无线基站支持多网段广播,但前提必须交换机支持多网段。) (图2-7)

无线交换机配置手册

Motorola 无线交换机 RFS7000/WS5100v3.x (以下配置以RFS7000为例)快速配置

快速配置指南 1 特别注意 关机必须要先用halt命令停止系统。 2 AC配置前准备工作 Hardware需求: AC及安装附件一套 标准220V交流电源线一根 Console cable一条 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一台,配有以太网端口(100Mbps/1000Mbps以太网网卡)RJ45交叉网线1条(568B and 568A) Software需求: 超级终端软件 标准WEB浏览器,IE and etc,. Java Environment,Version 1.5 or later Motorola AC的参数配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LAN和CONSOLE)进行配置。 在配置前,请确认设备已经加电并正常启动。 如果使用Console方式登录,请参照以下连接方式并确认参数。 Console方式超级终端使用: 1.点击开始—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2.新建一个连接,取名为“Motorola” 3.点击确定 4.设置通讯参数: 波特率:192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控:无

3 AC基础配置 1.1初次登录 RFS7000有专供配置使用的Management Port(带外管理口),将该接口与PC用交叉网线连接,PC的IP地址需要与Management Port的默认IP(10.1.1.100)在同一个网段里。PC设置如下图: 用ping命令来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命令:ping 10.1.1.100

PC需要事先装入JA V A。注意:JAVA版本必须为1.5或者以上。 Web方式 打开IE浏览器,输入http://10.1.1.100,Java Environment会自动启动。如果JA V A界面进不去,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清空IE,JA V A缓存,关闭终端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相关安全软件。 第一次登录使用缺省用户名和密码: User ID: admin Password: superuser 点击Login按钮登录 (如果使用该IP地址无法登录,请试着使用Console连接;如果忘记密码,请参看“密码恢复”章

无线控制器简易配置手册

无线控制器简易配置手册 1.登陆 a)由于控制器登陆界面与IE9存在兼容性问题,建议使用火狐(Firefox)登陆进行配置。 b)登陆需使用[https://]作前缀。 c)出厂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motorola。首次登陆时需修改密码。 2.修改国家代码和时区 依次选择:Configuration->Devices->All->RF Domain->Default->自己的设备(这里为 rfs4000-DCC922)->RF Domain Ocerrides->RF Domain Time Zone为时区,Country Code为国家代码 设置完毕后,按Commit,Save。生效,保存。

注意: a)国家代码必须选择,并按Commit生效。为选择国家,控制器上做的一切配置都不 会生效! 3.添加/修改WLAN设置 a)添加WLAN 依次选择:Configuration->Wireless->Wireless LANs 按右下角的’Add’可添加新的WLAN

输入WLAN号、SSID后,按OK才可以进行进一步操作。

b)修改密码/加密模式 单击’Security’,在’Select Encryption’项目中勾选需要的加密模式,在’Key Settings’中按要求 填入密码(注:不同加密模式的密码填入框会有区别),按’OK’保存配置. 按’Commit’,’Save’,生效,保存。

4.AP设置 在Configuration->Profiles的左下角,Configuration->Devices->Device Configuration中均可看到所有已上线的设备,可双击进行单个AP配置,或在Profile中选择拥有AP型号的default-apxxxx进行统一配置(注:AP300的配置在Configuration->Devices->AP300 Devices 中)。 注:请注意AP的Country Code是否已选择,不选择AP设置无法生效。 a)基本设置 双击AP或default-apxxxx配置文件,或按’Edit’进行编辑。 依次选择Interface->Radios,双击右边的Radio。

机顶盒无线连接配置手册

机顶盒无线连接配置手册 一、线路连接 二、配置步骤 1、配置无线Modem 以无线modem HG522为例,进行配置说明: 1)设置电脑与Modem HG522同一个网段,可以设置为192.168.1.2; 2)使用计算机浏览器登陆modem进行配置:在IE中输入http://192.168.1.1(出厂默认), 用户名为:telecomadmin,密码为:nE7jA%5m 3)选择网络---宽带设置

说明: A.该操作适合于ADSL用户,用于PPPoe连接; B.VPI/VCI值需要电信确认,深圳为8/35,广州为8/32,其他需要电信提供,该值必须正确,如果不正确宽带盒将不能成功拨号。 模式为:Bridged 桥类型为:建议统一选择PPPoe_Brigded。选择PPPoe_Brigded和IP_Brigded方式,通过验证均可以。 C.其他选项默认即可。 4)选择网络---WLAN设置,安全设置WEP配置 、 说明: A.“使能无线”选项画勾选择,机顶盒可以通过自动搜索功能,搜索到无线modem,可以 避免手工输入的繁琐。

B.SSID索引是无线modem的唯一标识,机顶盒通过SSID索引与无线modem进行通信。 SSID索引自由手工输入,宽带盒可以手工输入或者自动搜索匹配到无线modem。 C.“SSID使能”选项画勾选择。 D.“广播取消”不选,如果选择,无线modem将不会将无线信号广播,机顶盒搜索不 到无线modem。 E.安全设置中包括选项很多,包括WEP、WPA-PSK、WPA2-PSK、None四种,机顶盒对 四种加密方式都支持,但是无线modem和STB的配置需要一致。建议广东电信统一选择配置如下,便于今后维护: 安全设置:WEP WEP 认证:open 加密长度:64-bit 当前密钥索引:1 密钥1:88888 2、配置华为机顶盒无线连接 1)机顶盒按“设置”键,登陆本地配置页面的密码为:10000。 2)进入网络设置选择无线连接模式

精选-无线WiFi-BDCOM WAP2100-D12配置手册(对内)

1.2修订记录 版本修订内容修订者时间 V1.0 初稿 二、硬件连接 ●商业AP/网关:将商业AP/网关的LAN通过POE模块或交换机与计算机的 网口相连。 三、WEB登录/注销 3.1概述 设备提供了WEB网管功能,便于用户通过WEB接口直观地管理和维护设备。如图3.1所示。 图3-1 WEB网管运行环境 3.2浏览器支持 目前浏览器支持:IE7.0及以上 Mozilla Firefox 22.0及以上 Google Chrome 27.0及以上 3.3 WEB登录 默认WEB网管地址为<192.168.1.1/24>,默认用户名:,默认密码:,登录方法如下: ●管理PC与商业AP/网关的以太网络端口通过网络线相连。 ●PC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 ●启动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后按,登录界面如图 3-2所示,输入用户名/密码:root/bdinside,点选[登录]后即可登录AP WEB。

图3-2 WEB网管登录界面 attention 必须保证管理PC与商业AP/网关的网络可以相通,才能登录商业AP/网关的WEB页面。 3.4 操作页面说明 登录成功后进入WEB首页页面,如图3-3所示。

图3-3 WEB首页 3.5退出WEB网管 点选WEB网管页面功能列【退出】,即可退出WEB网管。 四、快速配置步骤 4.1 步骤一:打开浏览器 在PC中打开浏览器。 4.2 步骤二:登录商业AP/网关 商业AP/网关登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192.168.1.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为/,如下图所示: 4.3 步骤三:进入配置向导 点击“登录”后,查看到配置向导;

Cisco WLC无线配置手册

无线配置手册

WLC配置手册 基本配置 1.初始设置 连接到WLC的console口,启动超级终端或其它终端软件,把com口属性设置还原为默认值(如下图),点确定应用配置 回车进入命令行管理界面 选择5,清除原有设置,并进行初始设置 Welcome to the Cisco Wizard Configuration Tool

System Name[Cisco_40:4a:03]:C1-CONTROLLER-01 Enter Administrative User Name(24characters max):admin Enter Administrative Password(24characters max):minshenma Service Interface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none][DHCP]:192.168.1.1 Management Interface IP Address:10.1.128.101 Management Interface Netmask:255.255.255.0 Management Interface Default Router:10.1.128.254 Management Interface VLAN Identifier(0=untagged):128 Management Interface DHCP Server IP Address:10.1.32.1 AP Manager Interface IP Address:10.1.128.103 AP Manager Interface DHCP Server:10.1.32.1 AP Transport Mode[Layer2][Layer3]:Layer3 Virtual Gateway IP Address:10.254.100.101 Mobility/RF Group Name:wukuang Network Name(SSID):management Allow Static IP Addresses[YES][no]:yes Configure a RADIUS Server now?[YES][no]:no Enable802.11b Network[YES][no]:yes Enable802.11a Network[YES][no]:yes Enable802.11g Network[YES][no]:yes Enable Auto-RF[YES][no]:yes Configuration saved! Resetting system with new configuration... 至此,WLC初始设置完成。 2.增加AP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 ,回车后出现安全警报提示(如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