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毕业设计(论文)-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毕业设计(论文)-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

摘要:本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以12V蓄电池作为输入,输出为36V、50Hz的标准正弦波交流电。该电源采用推挽升压和全桥逆变两级变换,在控制电路上,前级推挽升压电路采用SG3525芯片控制,闭环反馈;逆变部分采用驱动芯片IR2110进行全桥逆变,采用U3990F6完成SPWM的调制,后级输出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采样反馈,形成双重反馈环节,增加了电源的稳定性;在保护上,具有输出过载、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空载保护等多重保护功能电路,增强了该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输出交流电压通过AD637的真有效值转换后,再由STC89C52单片机的控制进行模数转换,最终将电压值显示到液晶12864上,形成了良好的人机界面。该电源很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输入功率为46.9W,输出功率为43.6W,效率达到了93%,输出标准的50Hz正弦波。

关键词:单相正弦波逆变DC-DC DC-AC SPWM

1

Abstract: The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 design, battery as a 12V input and output for the 36V, 50Hz standard AC sine wave. The use of push-pull power booster and two full-bridge inverter transform,in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pre-boost push-pull circuit using SG3525 chip control,closed-loop feedback;inverter driver IC IR2110 in part to the use of full-bridge inverter using SPWM modulation U3990F6 completed,level after the use of current transformer output sampling feedback. The feedback link in the formation of a double an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power. In protection, with output overloa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of multiple no-load protection circuit, which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safety.AC voltage output of the AD637 True RMS through conversion, and then from the control of single-chip STC89C52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the final value of the voltage to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12864 on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man-machine interfa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power good indicators, input power to 46.9W, output power of 43.6W, the efficiency reached 93%, 50Hz sine wave output standards.

Key words: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DC-DC DC-AC SPWM

2

目录

1.系统设计 (4)

1.1设计要求 (4)

1.2总体设计方案 (4)

1.2.1设计思路 (4)

1.2.2方案论证与比较 (5)

1.2.3系统组成 (8)

2.主要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9)

2.1DC-DC变换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9)

2.2DC-AC电路的设计 (10)

2.3 SPWM波的实现 (10)

2.4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的设计 (11)

2.5 保护电路的设计 (12)

2.5.1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12)

2.5.2 空载保护电路的设计 (13)

2.5.3 浪涌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 (14)

2.5.4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15)

2.6 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的设计 (15)

2.7 辅助电源一的设计 (15)

2.8 辅助电源二的设计 (15)

2.9 高频变压器的绕制 (17)

2.10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8)

3.软件设计 (18)

3.1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18)

3.2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 (19)

4.系统测试 (20)

4.1测试使用的仪器 (20)

4.2指标测试和测试结果 (21)

4.3结果分析 (24)

3

5.结论 (25)

附录1 使用说明 (25)

附录2 主要元器件清单 (25)

附录3 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图 (28)

附录4 程序清单 (39)

4

1.系统设计

1.1设计要求

制作车载通信设备用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输入单路12V直流,输出220V/50Hz。满载时输出功率大于100W,效率不小于80%,具备过流保护和负载短路保护等功能。

1.2总体设计方案

1.2.1设计思路

题目要求设计一个车载通信设备用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为正弦波。设计中主电路采用电气隔离、DC-DC-AC的技术,控制部分采用SPWM(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利用对逆变原件电力MOSFET的驱动脉冲控制,使输出获得交流正弦波的稳压电源。

1.2.2方案论证与比较

⑴ DC-DC变换器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推挽式DC-DC变换器。推挽电路是两不同极性晶体管输出电路无输出变压器(有OTL、OCL等)。是两个参数相同的功率BJT 管或MOSFET管,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推挽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挽式拓扑结构原理图如图1.2.1所示。

CC

ND

图1.2.1 推挽式拓扑结构图

方案二:Boost升压式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如图1.2.2 所示。开关的开通和关断

C

受外部PWM信号控制,电感L将交替地存储和释放能量,电感储能后使电压泵升,而电容

out 可将输出电压保持平稳,通过改变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可以相应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化。

5

该电路采取直接直流升压,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损耗较小,效率较高。

V in + -

+

-图1.2.2 Boost电路

方案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都适用于升压电路,推挽式DC-DC变换器可由高频变压器将电压升至任何值。Boost升压式DC-DC变换器不使用高频变压器,由12V升压至312V,PWM 信号的占空比较低,会使得Boost升压式DC-DC变化器的损耗比较大。所以采用方案一。(2)DC-AC变换器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半桥式DC-AC变换器。在驱动电压的轮流开关作用下,半桥电路两只晶体管交替导通和截止,它们在变压器T原边产生高压开关脉冲,从而在副边感应出交变的方波脉冲,实现功率转换。半桥电路输入电压只有一半加在变压器一次侧,这导致电流峰值增加,因此半桥电路只在500W或更低输出功率场合下使用,同时它具有抗不平衡能力,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半桥式拓扑结构原理图如图1.2.3所示。

图1.2.3 半桥式拓扑结构图

6

7

方案二:全桥DC-AC 变换器。全桥电路中互为对角的两个开关同时导通,而同一侧半桥上下两开关交替导通,将直流电压成幅值为in V 的交流电压,加在变压器一次侧。改变开关的占空比,也就改变了输出电压out V 。全桥式电路如图1.2.4所示。

Lo

V t

图1.2.4 全桥式电路

方案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都可以作为DC-AC 变换器的逆变桥,由两者的工作原理可知,半桥需要两个开关管,全桥需要四个开关管。半桥和全桥的开关管的耐压都为DC V ,而半桥输出的电压峰值是DC V 2

1

,全桥输出电压的峰值是DC V ,所以在获得同样的输出电压的时候,全桥的供电电压可以比半桥的供电电压低一半。出于这点的考虑,决定采用方案二。

(3)辅助电源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线性稳压器7805。

方案二:采用Buck 降压式DC-DC 变换器。

方案比较:方案一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很少的元器件构成辅助电源一,但是效率较低。方案二的优点在于效率高达90%,缺点是需要的元器件多,且成本较高。由于辅助电源一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所以采用方案二。

图1.2.5 直接数据处理框图

方案二:使用电流传感器加真有效值转化器以及ADC 对电流进行采样读数。利用电流传感器和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输出,经AD637进行真有效值转换后,由ADC0832进行读数,

1.2.3 系统组成

系统方框图如图1.2.7所示,先采用DC-DC变换器把12V蓄电池的电压升至312V,保证输出真有效值为36V的正弦波不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输出电压反馈采用调节SPWM 信号脉宽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两组相互隔离的辅助电源供电,一组供给SPWM信号控制器使用,另外一组供给输出电压、电流测量电路使用,这样避免了交流输出的浮地和蓄电池的地不能共地问题。因为SPWM控制器输出的SPWM信号不含死区时间,所以增加了死区时间控制电路和逆变桥驱动电路。空载检测电路使得当没有负载接入时,让系统进入待机模式,当有负载接入时,才进行逆变工作模式。同时,空载检测电路也作为过流保护的采样点。输出电流检测使用电流互感器和真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实现。输出电压也使用AD637进行RMS-DC 转换后,由ADC采样后分析,在液晶屏幕上显示。

图1.2.7 系统组成图

2. 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8

9

2.1 DC-DC 变换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DC-DC 变换器控制电路如图2.1.1所示。SG3525是电流控制型PWM 控制器,所谓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是按照接反馈电流来调节脉宽的。

可以补充一些SG3525芯片资料(内部结构、封装、引脚端功能)

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的信号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和电流环双环系统,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新型控制器。6R 和7C 设定了PWM 芯片的工作频率,计算公式为

7

621C R f π=

。7R 为死区时间编程电阻。1p R ,8R 构成了电压反馈回路。4R ,5R ,6C 构

成了频率补偿网络。7C 为软启动时间设定电容。

图2.1.1 DC-DC变换器控制电路图

2.2 DC-AC电路的设计

全桥逆变电路图如2.2.1所示。电路采用两个半桥驱动芯片IR2110分别驱动全桥的两边场效应管IRF540按驱动信号SPWM波交替导通,输出功率放大的SPWM波。

可以补充一些IR2110芯片和IRF540资料(内部结构、封装、引脚端功能)

10

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等级: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课题名称 SG3525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 月16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题智能密码锁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 年12 月16 日 设计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27 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1.电路功能: 1)逆变就是将直流变为交流。由波形发生器产生50Hz、幅度可变的正弦波,与锯齿波比较后,再通过PWM电路,输出SPWM波,经 过驱动电路驱动逆变电路进行逆变,再经过高频变压器与滤波电 路输出-50Hz的正弦波。 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高频逆变电路、滤波环节。控制电路主要环节: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脉宽调制PWM、 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3)功率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器件采用IGBT或MOSFET。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 2.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3. 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1)确定主电路方案 2)主电路元器件的计算及选型 3)主电路保护环节设计 4. 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 1)检测电路设计 2)功能单元电路设计 3)触发电路设计 4)控制电路参数确定 二.设计要求: 1.要求输出正弦波的幅度可调。 2.用SG3525产生脉冲。 3.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 4.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 5.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析。 6.绘制总电路图 7.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 1.设计依据主要参数 1)输入输出电压:输入(DC)+15V、10V(AC) 2)输出电流:1A 3)电压调整率:≤1% 4)负载调整率:≤1% 5)效率:≥0.8 2. 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总电路图); 5.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 6.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实验及仿真等。 7.总结与体会; 8.附录(完整的总电路图); 9.参考文献; 11、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 进度安排 第一周星期一:课题内容介绍和查找资料; 星期二:总体电路方案确定 星期三:主电路设计 星期四:控制电路设计 星期五:控制电路设计; 第二周星期一: 控制电路设计 星期二:电路原理及波形分析、实验调试及仿真等 星期四~五:写设计报告,打印相关图纸; 星期五下午:答辩及资料整理

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的优点

OFweek电源网–中国电源行业门户 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的优点 电力控制系统的可靠程度是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保证,而电力控制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电源。电力系统中为保证变电所的诸如后台机、分站RTU、通讯设备等能在交流电源停电后不间断工作,工程做法一般采用UPS电源作为主要解决方案,但UPS电源存在容量小、价格贵、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等不足,因此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可采用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来代替常规不间断UPS电源,其优点如下: 1 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现运行的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一般设后台监控微机,通讯设备大多为微波及光纤机等,此类监控和通讯设备工作 电源为交流电源,要做到不间断供电,以满足"四遥"要求,不同的设备须单独装设不间断电源(UPS)和蓄电池组。而变电所中装设逆变电源可直接利用所用直流电源系统的大容量蓄电池提供交流电源,比UPS供电方案节约了投资费用,避免了蓄电池组的重复投资,减少了维护工作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2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变电所中装设的直流电源系统,可靠性高、寿命长,因此采用"直流动力+逆变电源"方案,利用所用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功能和逆变电源的通讯功能可远方实时监视逆变电源的运行状态,解决了常规UPS电源的蓄电池容量小、无监控,容易出现蓄电池损坏又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由于变电所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的大容量,电网断电后不间断供电时间大大延长,真正起到了保安电源的作用,提高了其供电可靠性。 3 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 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是新一代的DC/AC电源产品,输入为220V直流电,输出为220V、50Hz正弦波交流电,输入输出端完全与市电隔离,避免了市电波动对负载的影响,完全满足变电所分站RTU、通讯设备和微机等设备对工作电源的要求,而完全与市电隔离,还可避免雷电等过电压造成的电源板烧毁事故,提高了负载的安全性。 由于新一代DC/AC电力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超隔离输出,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强大的通讯功能,在农村综合自动化变电所中采用"直流动力+逆变电源"方案,具有较好的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对设备工作电源的监控要求。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

正弦波逆变器逆变主电路介绍 主电路及其仿真波形 图1主电路的仿真原理图 图1.1是输出电压的波形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上部分为输出电压波形,下面为电感电流波形。 图1.1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 图1.2为通过三角载波与正弦基波比较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上到下分别为S1、S3、S2、S4的驱动信号,从图中可以看出和理论分析的HPWM调制方式的开关管的工作波形向一致。

图1.2 开关管波形 从图1.3的放大的图形可以看出,四个开关管工作在正半周期,S1和S3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4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2截止;在负半周期,S2和S4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3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1截止。 图1.3放大的开关管波形 图1.4为主电路工作模态的仿真波形,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C3的电压波形、C1的电压波形、S3开关管的驱动波形,S1的驱动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在S1关断的瞬间,辅助电容的电压开始上升,完成充电过程,同时S3上的辅助电容完成放电过程,S3开通。 图1.4工作模态仿真波形 图1.5为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图,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电

感电流波形、S3驱动波形、S1驱动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当S1关断瞬间到S3开通的瞬间,电感电流为一恒值,S3开通后,电感电流不断下降到S3关断时的最小值,然后到S1开通之前仍然为一恒值,直到S1开通,重复以上过程。根据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仿真分析状态和前面的理论分析完全符合。 图1.5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 2 滤波环节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2.1 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的选取 对逆变电源而言,由于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谐波含量较高,为获得良好的正弦波形,必须设计良好的LC 滤波器来消除开关频率附近的高次谐波。 滤波电容C f 是滤除高次谐波,保证输出电压的THD 满足要求。C f 越大,则THD 小,但是C f 不断的增大,意味着无功电流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逆变电源的 电容容量,同时会导致逆变电源系统体积重量增加,同时电容太大,充放电时间也延长,对输出波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逆变桥输出调制波形中的高次谐波主要降在滤波电感的两端,所以L 的大小关系到输出波形的质量。要保证输出的谐波含量较低,滤波电感的感值不能太小。增加滤波器电感量可以更好地抑制低次谐波,但是电感量的增加带来体积重量的加大。不仅如此,滤波电感的大小还影响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滤波电感越大,电感电流变化越慢,动态时间越长,波形畸变越严重。而减小滤波电感,可以改善电路的动态性能,则使得输出电流的开关纹波加大,必然增大磁滞损耗,波形也会变差。综合以上的分析,在LC 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本文设计的LC 滤波器如图 3.12中所示,电感的电抗2L X L fL ωπ==,L X 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电容的电抗为 112C X C fC ωπ==,C X 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1L C ωω=所对应

正弦波逆变器的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2) 1.1 正余弦波逆变器的概念 (2) 1.2 正余弦波逆变器的发展历史 (2) 1.2.1 概述 (2) 1.2.2 正余弦波逆变器器件概述 (3) 第二章正弦波逆变器中的开关器件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4) 2.1 可关断晶体管(GTO) (4) 2.2 电力晶体管(GTR) (5) 2.3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 (6) 2.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7) 2.5 小结 (8) 第三章正弦波逆变器设计总体思路.... (9) 3.1 总体框架图 (9) 3.2 局部电路 (9) 3.21 电压型逆变器 (9) 3.22 电流型逆变器 (10) 3.3 正弦脉宽调制逆变器 (11) 3.31 PWM逆变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11) 3.32 总控制电路 (13) 3.33控制局部电路 (15) 第四章SPWM逆变器的应用 (16) 4.1 SPWM逆变器的概况 (16) 4.2 SPWM逆变器的应用场合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1.1正弦波逆变器的概念 所谓逆变器,是指整流器的逆向变换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例如GTO,GTR,功率MOSFET 和IGBT等)的开通和关断作用,把直流电能换成交流电能,它是一种电能变换装置逆变器。 特别是弦波逆变器,其主要用途是用于交流传动,静止变频和UPS电源。逆变器的负载多半是感性负载。为了提高逆变效率,存储在负载电感中的无功能量应能反馈回电源。因此要求逆变器最好是一个功率可以双向流动的变换器,即它既可以把直流电能传输到交流负载侧,也可以把交流负载中的无功电能反馈回直流电源。 1.2弦波逆变器的发展历史 1.21 概述 逆变器的原理早在1931年就在文献中提到过。194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用汞弧整流器制成了3000HZ 的感应加热用逆变器。 1947年,第一只晶体管诞生,固态电力电子学随之诞生。1956年,第一只晶体管问世,这标志着电力电子学的诞生,并开始进入传统发展时代。在这个时代,逆变器继整流器之后开始发展。首先出现的是SCR电压型逆变器。1961年,B.D.Bedford提出了改进型SCR强迫换向逆变器,为SCR逆变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0年以后,人们注意到改善逆变器波形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研究。1962年,A.Kernick提出了“谐波中和消除法”,即后来常用的“多重叠加法”,这标志着正弦波逆变器的诞生。1963年,F.G.Turnbull提出了“消除特定谐波法”,为后来的优化PWM法奠定了基础,以实现特定的优化目标,如谐波最小,效率最优,转矩脉动最小等。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及其模块相继实用化。80年代以来,电力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各种高频化的全控器件,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绝缘门极晶体管IGT或IGB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场控晶闸管

单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电源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许多用户的用电设备并非直接使用通用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能源,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变换,从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供给负载的DC-AC逆变器,特别是正弦波逆变器,其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优越性明显。因此,高性能的逆变器成为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正弦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作为逆变器的一种,可输出谐波含量小的正弦波形。正弦波逆变电源已广泛用于基础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各种工业电源、计算机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医疗和照明电源、雷达高压电源、音响和视频电源等。随着数字化控制技术的发展,SPWM脉冲波的生成和逆变器的全数字化控制渐趋方便,并可使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的稳态精度、暂稳态响应、可靠性等得到进一步提高。 论文设计的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属于交流电源(AC-DC-AC逆变)。该电源系统的设计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论文首先介绍了逆变电源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对PWM技术和IGBT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正弦脉宽调制的原理及其几种主要的调制方式;还研究了逆变电源主电路的参数,包括整流滤波电路,IGBT的选择,输出滤波参数的确定;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的具体过程,并给出了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和中断流程图,程序清单。 关键词:逆变电源;正弦脉宽调制;IGB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suppl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work and life. But many users' devices can't work with AC directly provided by public electricity, which should be converted by power electronics technique to the forms needed. DC-AC inverters, especially sinusoidal inverters, which convert alternating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 are various, widely used and excellent. Therefore, High performance inverters have been one of points of power electronics. As one of inverters,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PWM) inverters can achieve lo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output wave.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 inverter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idely. They are DC power supply, AC power supply, industry power supply, computer power supply, UPS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lighting,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of radar, power supply of sound and video frequency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ntrol techniques, the production of SPWM and digital control of inverters become convenient, which makes the output wave's steady-state precision,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response, reliability improved. Single-phase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 Power Supply in this thesis belongs to AC power supply (AC-DC-AC convert).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includes the main circuit design and control circuits.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inverters, discusses the inverter system's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 model; gives an outline of PWM technology and IGBT device; analys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sine width modulate and major modulate methods; describes the major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to identify, including the rectifier filter circuit, IGBT choice, the output filter parameters of. Finally, it introduces specific achieved process of software design in the last chapter, providing the system flow chart of main program and interrupt program, and program list. Key words: Inverter; SPWM;IGBT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作者:老寿 这个机器,输入电压是直流是12V,也可以是24V,12V时我的目标是800W,力争1000W,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机器.具体电路图请参考:1000W正弦波逆变器(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 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宽140MM。升压部分的4个功率管,H桥的4个功率管及4个TO220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以前因为PCB设计得不好,打了很多样,花了很多冤枉钱,常常是PCB打样回来了,装了一片就发现了问题,其它的板子就这样废弃了。所以这次画PCB 时,我充分考虑到板子的灵活性,尽可能一板多用,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哈哈。

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的电感。 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K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驱动板的接口,4个圆孔下面是装H桥的4 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1R电流取样电阻。二个 直径40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的线每个绕90圈,电感量约1MH,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这次 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H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IRFP460,还有一种是IGBT管40N60,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也是张工

【精品合集】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1. TL494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1) 1. TL494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10)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输出逆变电源的设计 (25) 1. TL494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1.1 概述: TL494本身就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室、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次课程设计我所设计的是TL494正弦波逆变电路,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 1)逆变就是将直流变为交流。由波形发生器产生50Hz、幅度可变的正弦波,与锯齿波比较后,再通过PWM电路,输出SPWM波,经过驱动电路逆变电路,再经过高频变压器与滤波电路输出50Hz的正弦波。 2)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主要环节:高频逆变电路、滤波环节。控制电路主要环节:正弦信号发生电路、脉宽调制PWM、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3)功率变换电路中的高频开关器件采用IGBT或MOSFET。 4)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 这是本次课程设计中要设计的电路的概况,其实总的来说用TL494为主要元件实现的正弦波逆变电路控制器具有构思新颖、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控制过程稳定等特点,在很多工业控制场合可获得广泛的应用。 1.2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通过对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的具体分析,我把电路分别设计成两部分:一是主电路,即是采用高频逆变电路和高频变压器的组合来实现,其中的滤波电路则是采用的线路滤波的方式,高频逆变电路由于其要求的特殊性我采用了电压型半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开关IGBT相连接的方法,并且和高频变压器的组合可以高效的实现直流电向交流电的逆变过程。 第二部分控制电路,当然是采用集成芯片TL494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主电路的电流逆变过程中控制电路各单元的复杂性,而TL494本身包含了开关电路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和全部脉宽调制电路,同时片内置有线性误差放大器和其他驱动电路等,因此便可以同时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单元、脉宽调制PWM单元、电压电流检测单元和驱动电路单元。 这样就完全确定了系统总体电路的方案。 如图1.2.1框图:

大学毕设论文__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第1章概述 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传统的晶体管串联调整正弦波逆变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正弦波逆变电源。这种传统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有大量集成化的线性正弦波逆变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优点、但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不得和很大的滤波器。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电压差,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另外,由于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节器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正弦波逆变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的应用,正弦波逆变电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 正弦波逆变电源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调整输出电压。它的功耗小,效率高,正弦波逆变电源直接对电网电压进行整流、滤波、调整,然后由开关调整管进行稳压,不需要电源变压器,此外,开关工作频率为几十千赫,滤波电容器、电感器数值较小。因此正弦波逆变电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另外,于功耗小,机内温升低,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其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一般串联稳压电源允许电网波动范围为220V±10%,而正弦波逆变电源在电网电压在110~260V范围变化时,都可获得稳定的输出阻抗电压。正弦波逆变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扒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正弦波逆变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

单相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matlab仿真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电牵4班 姓名:江流 在班编号:26 指导老师:叶满园 实验日期:2014年5月15日

一、实验名称: 单相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MATLAB仿真 二、目的及要求 了解并掌握单相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进一步熟悉MA TLAB中对Simulink 的使用及构建模块; 3.进一步熟悉掌握用MA TLAB绘图的技巧。 三、实验原理 1.单相单极性SPWM逆变的电路原理图 2、单相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工作方式 单极性PWM控制方式(单相桥逆变):在Ur和U c的交点时刻控制IGBT的通断,Ur正半周,V1保持通,V2保持断,当Ur>cu时使V4通,V3断,U0=Ud,当UrUc时使V3断,V4通,U0=0。

输出电压波形 四、实验步骤及电路图 1、建立MATLAB仿真模型。以下分别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触发电路)模型:

2、参数设置 本实验设置三角载波的周期为t,通过改变t的值改变输出SPWM矩形波的稠密,从而调节负载获取电压的质量。设置正弦波周期为0.02s,幅值为1。直流电源幅值为97V,三角载波幅值为1.2V,三角载波必须正弦波正半周期输出正三角载波,而在正弦波负半周期输出负三角载波,这可以通过让三角载波与周期与正弦波相同、幅值为1和-1的矩形波相乘实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设置三角脉冲波形的周期t=0.02/9s时的仿真结果:

基于SG3525设计单相正弦波SPWM逆变电源

摘要 本论文所需单相正弦波SPWM逆变电源的设计采用了运算放大器、二极管、功率场效应管、电容和电阻等器件来组成电路。 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换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入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的方案。输出频率由电压控制,波形幅值由电阻确定。 本论文以SG3525驱动芯片为核心,完成了单相正弦波SPWM逆变电源的参数设计,并利用所得结果,完成了实际电路的连接,通过调试与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 SPWM,SG3525 I

II

Title: Design of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 By SG3525 Applicant: Cao Lei Specialit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ABSTRACT Design of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 by SG3525 was designed using operational amplifier,diodes,transistors,zener diodes,the capacitor and resistor voltage devices such as to constitute circuit. Inverter power supply is one kind of power electronics process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device.It alternating voltage or volts d.c input to acquire voltage stabilization constant amplitude the alternating voltage output.Get through the circuit analytical.To ensure the parameter to chose one kind of best fit program.The output frequence is confirmed by voltage and resistance ect. The thesis use SG3525 as a core to achieve design of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supply.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result to achieve circuit ligature.Get through the debug to check the validity. KEY WORDS:SPWM,SG3525 III

单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单相正弦波变频电源 摘要:本设计是通过模拟和数字的方法来产生SPWM信号。采用89C51单片机产生正弦波基波,采用NE555芯片产生高度线性等腰三角波载波。基波和载波通过高速电压比较器LM311比较产生与之对应的SPWM驱动信号。SPWM驱动信号经整形电路、死区电路、驱动功放隔离电路完成对全桥场效应管的开通和关断,从而完成将直流电压逆变成所需频率的正弦交流电。而调压电路采用前级DC-DC独立调压来实现,实现直流稳压。改变单片机正弦波输出频率来实现逆变输出SPWM 交流调频的功能。采用芯片AD637对输出电压、电流进行真有效值变换,经A/DTLC549变换后送单片机处理,实时对逆变输出进行监控,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输出电压波形为正弦波,输出频率可变,能够测量和显示电源输出电压、电流、具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电路、空载报警电路等。同时基于UC3845多路隔离反击式开关电源为系统供电。 在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上制作了样机,完成了大部分的调试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升压;场效应管;检测电路;逆变

Abstract:The SPWM signal is produced by the way of analog and digita in the design.The fundamental wave is produced by 89C51 chip,and the sine t riangle carrier wave is produced by NE555 chip.SPWM drive signal is generated by the high-speed voltage comparator LM311. The turn-on and turn-off of mosfet are controlled by SPWM drive signal from the shaping circuit, the dead zone circuit, the power am plifier circuit to bring out the required frequency of the sinusoidal alternating current in DC/AC convertion.The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uses DC-DC independent voltage regulating to realize, Change the frequence of the sine wave that is the output of the MCU will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nverse output SPWM AC frequency modulation .Use AD637 to complete voltage and current true effective value transform and then send the result to A/DTLC549. Through AD exchange the output will be send to the MCU to be process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o monitor the inverse output an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output voltage. The waveform of the output voltage is sine-wave,its frequence can be changed.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Power source can be e over-current an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 o-load alarm circuit and smeasured and the result can be displayed on the LCD.The power source include tho on. At the same time use multi-channel isolate Counter type switch power as system power supp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nd design,a prototype of principle is produced.the most of debugging of the whole system is completed. Keyword:boost;mosfet;detection circuit;inverter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献给象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 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 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 驱动板”;“DC -DC 驱动板”;

“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 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PCB图的。该板布板时,曾得到钟工的提示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2. SPWM驱动板 和我的1KW机器一样,SPWM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张工的TDS2285单片机芯片。关于该芯片的详细介绍,可以看我以前的贴子:https://www.360docs.net/doc/717081769.html,/topic/563779,这里不详说了。U3,U4组成时序和死区电路,末级输出用了4 个250光藕,H桥的二个上管用了自举式供电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电路,可以不用隔离电源。 因为BT电压会在10-15V之间变化,为了可靠驱动H桥,光藕250的图腾输出级工作电压一定要在12-15之间,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 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 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作者:老寿 这个机器,输入电压是直流是12V, 也可以是24V ,12V 时我的目标是800W ,力争1000W ,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 机器.具体电路图请参考:1000W 正弦波逆变器(直流12V 转交流220V)电路图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 ,宽 140MM 。升压部分的4 个功率管,H 桥的4 个功率管及4 个TO220 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 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 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 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以前因为PCB 设计得不好,打了很多样,花了很多冤枉钱,常常是PCB 打样回来了,装了一片就发现了问题,其它的板子就这样废弃了。所以这次画PCB 时,我充分考虑到板子的灵活性,尽可能一板多用,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哈哈。 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

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 的电感。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 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K 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 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 驱动板的接口,4 个圆孔下面是装H 桥的4 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1R 电流取样电阻。二个直径40 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 的线每个绕90 圈,电感量约1MH ,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 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 。这次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 ,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 ,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H 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 IRFP460 ,还有一种是IGBT 管40N60 ,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 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 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 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 ,也是张工 提供的,价格不贵。我觉得它安装在散热板上,散热效果肯定比普通塑封管要强。 这次的变压器用的是二个EC49 磁芯绕制的,每个功率

纯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主控芯片 U3988剖析

U3988是数字化的、功能完善的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 / UPS 主控 芯片,它不仅可以输出高精度的SPWM正弦波脉冲序列,还可以实现稳压、保护、市电/逆变自动切换、充电控制等功能,并且具备LED指示灯驱动、蜂鸣器控制、逆变桥控制引脚,从而可以利用该芯片组成一个完整的逆变电源/UPS系统,用该芯片控制的逆变桥输出,既可以是传统的工频变压器结构,也可以是高频升压后的直接逆变结构。为方便生产过程中的调试,该芯片还具备测试模式,在该模式下,所有的保护功能、市电切换、充电控制均不起作用,仅工作在可以稳压的逆变状态,为最基本的调试和测试提供了方便。 U3988 的内部构成主要有:正弦波发生器、双极性调制脉冲产生逻辑、50Hz(或 60Hz)时基、电压反馈/短路检测、正弦波峰值调压稳压单元、外部扩展的保护响应逻辑、市电过零脉冲过滤、市电电压测量、电池电压测量、逆变控制、充电控制、指示灯控制、蜂鸣器控制、抗干扰自恢复单元构成。整个电路封装成一个18引脚IC(DIP18),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二是U3988的引脚图。 VDD是芯片的电源引脚,接单一+5V;GND是地; OSC1、OSC2是时钟引脚,接20MHz晶振; OUTA、OUTB是正弦波SPWM脉冲序列的输出引脚,这两个引脚输出的信号一般要通过死

区控制电路才能送到逆变桥; OUTG是逆变桥使能控制输出,该引脚输出低电平时允许逆变桥工作,输出高电平时则禁止逆变桥工作; AV_CK是逆变输出电压反馈引脚,该引脚接受的是模拟量输入,逆变桥最终输出的正弦波交流电压通过反馈电路送到该引脚,由芯片对逆变输出电压实现稳压、调压和短路检测; BT_CK是电池电压测量引脚,是模拟量输入引脚,电池电压经过电阻降压送到该引脚,由芯片对电池实现欠压保护、充电检测,若不需要使用该引脚,可以直接接+5V; AC_CK是市电电压测量引脚,这也是模拟量输入引脚,市电电压经过降压、整流、滤波、电阻分压后,送到该引脚,芯片会根据该引脚电压的变化,判断市电是否异常,并决定是否进行市电/逆变切换;若不需要使用该引脚,也可以直接接+5V; ACPLUS引脚是市电检测输入,芯片由此引脚的高低电平判断市电的有无;有市电时要将该引脚拉成低电平,对于检测市电的电路,如果为了提高响应速度而不采用滤波电容,也是允许的,虽然在该引脚的低电平信号中含有过零脉冲,但并不会使U3988频繁地进入逆变状态,因为在芯片的内部有过零脉过滤逻辑; AC/DC引脚是市电/逆变控制输出,输出高电平时为市电,输出低电平时为逆变; CHARG引脚是充电控制输出,高电平有效; LED_L引脚是逆变/欠压指示输出,低电平时表示逆变状态,闪烁时表示欠压; LED_P引脚是保护指示输出,当检测到短路或者外部的扩展保护时,芯片停止逆变,进入保护状态,此时指示灯闪烁; PROT引脚是扩展保护输入引脚,高电平有效,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的或门逻辑实现过流、过温等保护输入,该引脚在逆变和市电状态都可以响应外部的保护请求; BEEP/TEST是双向引脚,正常工作时是蜂鸣器控制输出引脚,通过三极管驱动电磁式蜂鸣器,当在芯片加电的瞬间,该引脚是输入引脚,用来检测外部TEST跳线的状态;关于该引脚的详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摘要 此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用10-14.5V的直流电作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36V,频率为50HZ,额定满载输出功率为50W的正弦波交流电。该正弦波逆变电源以TMS320芯片为控制核心,由Boost升压电路和全桥逆变电路构成系统主电路,逆变部分采用SPWM调节方式,利用闭环反馈调节控制输出电压。在控制电路上,以TMS320控制驱动电路,驱动DC/DC变换电路以及DC/AC 变换电路,TMS320还控制SPWM的计算和实时电压、电流采样运算;在保护上,电路具有欠压、过压、过流保护、输出短路自恢复和频率可调,以及输出电压可调等功能。其系统效率高,性能稳定,该电源很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输出功率达到49.6HZ,THD为1.6%,逆变效率达到93%,欠压保护点8.9V,过压保护点16.2V;当欠压时,输出关闭。 关键词:正弦波; SPWM;升压;逆变器

Research on the single-phase sine wave inverter power Abstract This design of sine wave inverter, with 10 to 14.5V DC as the input voltage .The sine wave AC output voltage is 36V,the frequency is 50HZ, and its rated full load output power is 50W. The sine wave inverter is using TMS320 chip as the control core. Its system main circuit is consist of the Boost circuit and full-bridge inverter circuit,The inverter part adopts SPWM adjustment method, and use closed-loop feedback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At the control circuit, with TMS320 to control drive circuit, driving DC / DC converter circuit and DC / AC converter circuit, TMS320 also controls SPWM computing and real-time voltage and current sampling operation. In the protection, the circuit has undervoltage, overvoltag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utput short circuit self-recovery and frequency is adjustable, and the output voltage is adjustable functions. Its system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performance. the power finishes every indicators very well, the output power reaches 49.6HZ, THD reaches 1.6%, inverter efficiency reaches 93%, the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point reaches 8.9V, overvoltage point reaches 16.2V; when it is overvoltage, the output is off. Keywords:sine wave;SPWM;boost;inver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