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指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正是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无数可敬的爱国民族英雄,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始终不曾被任何一个侵略者所灭亡,虽然历进艰难却仍然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向他们致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被马克思称为“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当代世界科技史权威也公认“中国在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国一直独占鳌头,长时间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
学习历史,使我们对自己的祖先肃然起敬!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联想到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的升空,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更放飞了我们崭新的希望!我们要向航天英雄学习,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珍惜祖国的今天,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像民族英雄那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自强不息,学好各种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农耕文明及其特点2004年11月1日为什么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形不成主流文化?为什么工业革命不能首先在东方出现?宋时已初具规模的手工业不能形成大产业?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总是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能长达2000多年?能不能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烙印中寻找一些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必然线索?农耕文明的潜意识或者烙印?最近几年,中国的电视台一色长辫子的电视剧充斥各个频道,一色反映清宫皇帝公主的闹剧。
高中生民族精神议论文

【导语】每⼀个国家和民族⾃古以来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每⼀种民族精神都将代代传承。
中国⾃古以来就是⼀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也是⼀个拥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国家。
为⼤家提供《⾼中⽣民族精神议论⽂》,欢迎阅读。
【篇⼀】⾼中⽣民族精神议论⽂ 《中庸》有⾔:“参天尽物”。
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便可⽤这四个字得到合理解释,那便是:尽物之性,尽⼈之性。
奔流不息的汩罗江底,沉睡着屈⼦的灵魂。
他也曾有过“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潇洒;也曾有过“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尽暮”的担忧;也会长抒“路漫漫⽽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壮志;也会悲悯“长汰兮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的疾苦;也会流露“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真情。
纵使宏图不可⼤展,纵使壮志不能得酬,纵使被⼩⼈所诬,纵使被君王所疑。
三闾⼤夫⾼洁的灵魂不能玷染,报国的热忱⽆法掩埋。
当楚国被灭的消息传来,我想,那⼀刻的他纵使不⽢,但更多的是释然吧。
于是抱⽯⾃沉于汩罗江底。
真正做到了“举世混浊⽽我独清,世⼈皆醉⽽我独醒”,⽤⾼洁傲岸的情操筑就了民族精神的⼤坝。
这便是“参天尽物”吧,不留遗憾,不去后悔,坚守信念,执著追求,总有⼈在做着不被别⼈理解的事,但只要路选对了,晚⼀些抵达⼜有什么关系呢? 硝烟弥漫的宋⾦战场,饱含着岳飞的深情。
⾦朝的铁骑扬起风尘⾃远⽽来,张⽛舞⽖地踏⼊中原。
求和协议被迫签下,巨额的银两换来⽚刻的安宁。
民族的耻辱,流离失所的百姓,⽗母双亡的孩童,孤苦⽆依的⽼妪,这⼀切的⼀切都令岳飞⼼中充满悲愤。
悲的是百姓疾苦,愤的是朝廷软弱。
于是披甲上阵,在战争的前线浴⾎奋战,誓为赶⾛这些侵占其家园的外来者。
奈何命运弄⼈,⽣不逢时当真⽐做⿁还惨。
连发的⼗⼆道诏令刻不容缓,“莫须有”的罪名也当真沉重。
枷锁在⾝,不负往⽇雄姿,锁住了报国热忱,锁住了奋战⾝躯,锁住了民族兴亡。
英雄有泪,却⽆处可发啊。
只余下那⼀句“⼗年⾟苦,毁于⼀旦”在空旷的刑场久久回响,那是历史的悲鸣,⼀个是朝代的哭泣。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内涵: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意义: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特征:
1、传承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精神特征或思想意识,是在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
2、开放性:民族精神虽主要是以本民族成员的实践为主要源泉,但也l吸收外国民族精神中适合本民族所处时代、所处社会物质环境,有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观念、原则、思想、理论。
民族精神论文有关民族精神的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有关民族精神的论文加强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摘要: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上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1]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推动青年学生实现理想、追求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是促进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在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发扬和光大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强化国防观念,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这就注定了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
高中弘扬民族精神的议论文(3篇)

高中弘扬民族精神的议论文(3篇)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诗《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钱山只是在坐等什么……”第一次看的时候,深深体会到毛主席当时的心情。
他以巨大的气势描述了长征中克服的困难和障碍,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和不怕任何困难赢得革命的信心,热烈赞扬了红军不畏困难、战无不胜的英雄精神。
说到长征精神,红军同甘共苦,意志坚定,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和障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团结群众,生死相依。
这些精神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这些伟大的精神呢?艰苦卓绝的长征,从1934年10月持续到1936年10月,历时两年才取得胜利。
它锻炼和严峻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和平,留下了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
我想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家;给我良好的学习和学习条件;过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用士兵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我要衷心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人逐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尤其是在我们的年轻一代。
但在这里我会严肃批评那些懒惰、奢侈、浪费的人,以及那些不努力学习、四处游荡的学生。
他们做的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过几十年就后悔了。
最可恨的是生产大量毒品的:白粉、冰毒、海洛因等。
,蔓延到人类,到处骗取大量钱财,严重危害群众,破坏原本幸福的家庭,破坏人民生活,让家人无法回归,做一些让家人和祖国难堪的事情。
更严重的是危害祖国利益。
和红军战士矛盾不是很大吗?他们将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
你在伤害人民,破坏祖国的利益,但最终你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这时候有的人后悔了,反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悔改,还想着做发大财的白日梦,却以为你的家人会因为你而抬不起头,被别人鄙视而不是被别人重视。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丰衣足食的日子,想想丰富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弘扬雄壮的长征精神,让家人以你为荣,祖国以你的荣耀为荣。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是“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体现在群星闪耀的诸子百家,体现在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体现在风雅颂、诗词曲,体现在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存。
2、伟大奋斗精神
来的生产生活。
3、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体现在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相融,体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4、伟大梦想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是“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体现在小康的理念、大同的情怀,体现在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扩展资料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
在抚今追昔之中,在继往开来之时,习近平主席以激昂的语调、饱满的情感,讲述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更让人触摸到其中深沉的意蕴、丰厚的内涵。
让我们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角度,思考习主席“提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数十载长河浩荡,九万里风鹏正举。
有着民族精神的托举,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一定能够扶摇而上,展翅飞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啥

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啥
大家好,小乐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基本理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为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正确指南。
其实是对民族精神的统一归纳。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
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团结统一
无论是在国家顺利发展繁荣的时期,还是在祖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都发挥了巨大的生成力量。
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保持团结互助合作精神。
3、爱好和平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勤劳勇敢
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立业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在长期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5、自强不息
本文到此结束。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时间:2017-12-21 10:35:03 | 作者:学霸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种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困难。
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得到磨练,正是因为这伟大的民族精神,才使我们新中国成立。
才使我们中国有今天的成就,才使我们有今天得好生活,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好的生活就把民族的精神忘得一干二净,我们要传承下去,我们要把中华精神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的精神像小草一样,虽然在大风大雨中摇摆不定,但仍然不肯屈服,而是在风雨中屹立着,像一位不肯屈服的战士。
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茁壮生长。
即使再多的磨难,它也不臣服。
它用它顽强的生命力勇往直前,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胜利,迎来了光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中华名族的精神像一颗在悬崖峭壁上茁壮生长的树苗,从坚硬的石头的缝隙中钻出来,向着太阳生长,越长越高,越长越绿,树枝由一分为二,又由二分为三,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枝散叶。
在风雨中左倾右斜,但仍旧生长着,并且长得十分茂盛,尤其在大雨的沐浴后,太阳的照耀下,绿得生辉,绿得耀眼,成为整个崖的焦点,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才会使它冲破重重障碍,用顽强的生命力与之抗争。
生长起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阳光和雨水。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你是多么的伟大,因为你的精神,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现在的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多么美好,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辆辆名牌汽车在世界各地,一件件高科技产品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如今,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人民的文化素质在提高,成就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你——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革命时的战士们,把中华民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英勇无敌的战士们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用沸腾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用无敌的嘶吼唱响了我们的国歌,战士们就是用这种坚贞不屈、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迈过了一道道坎,越过一座座山成就了我们的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秀品格,在长期奋斗发展中积淀而成,是其兴旺发达的精神力量。
从古代经典《易经》所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伟大的“中国品格”更加放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凝聚成伟大民族的伟大精神。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
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
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
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
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
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举世公认。
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殭化和由此导致的国势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束缚和压抑。
新中国的建立为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天地﹐但是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民得以充份发挥智能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
二十二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如同熔岩喷发﹐不可遏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
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
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各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更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新中国60年来,无论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的国家都展现出了无往不胜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无论是九八洪水、非典肆虐,还是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顽强坚毅的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愈挫愈勇,越战越强,显示出无畏品格和必胜决心。
从引入外资、设立经济特区到提出并实行“一国两制”、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哪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飞跃不是中国人民以勇于探索、敢于成功的气概,创造性地破解前人从未遇到的难题?
因为有了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当我们面对各种灾害时牢记生命至上,绝不放弃;谋划现代化建设大局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促进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种关爱生命与崇尚理性的高度统一,是当代中国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凝聚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中国品格”,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未来。
有着伟大品格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是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
深入分析当代民族精神,其每一部分内容都可以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找到它的思想根源。
我们要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不竭动力。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以富强、民主、文明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