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分析方法--国标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命名方案一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成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制订了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勘查中的火成岩岩石鉴定,也适用于地质教学和科学究。
2 术语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岩浆magma岩浆是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物质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炽热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具有一定的粘度,并熔有挥发分。
2.2 火成岩igneous rock火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固结而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magma rock)。
2.3 火成岩volcanic rock火山岩是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岩石,既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又包括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潜火山岩。
2.4 侵入岩石intrusive rock是岩浆侵入地壳内冷凝而成的火成岩。
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常为结晶岩石。
侵入岩依其侵入地壳中的部位深浅,分为深成岩(>3km),浅成岩(1.5~3Km),和超浅成岩(0.5~1.5km)。
2.5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火成岩的一个大类。
指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小于45%,同时(MgO),氧化铁到(FeO)等基性组分含量高的火成岩。
2.6 超镁铁质岩ultramafic rock指镁铁质矿物(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含量达90%以上的一类火成岩。
因此大多数超镁铁质岩就是超基性岩,反之亦然。
但也有例外,如辉石类单矿物岩,镁铁矿物在90%以上,但(SiO2)含量高于45%。
所以,它是超镁铁质岩,而不是超基性岩;又如单矿物斜长岩,是由钙的硅铝酸盐矿物组成,二氧化硅(SiO2)含量低于45%,属超基性岩,但不是超镁铁质岩。
2.7 基性岩basic rock基性岩是火成岩的一大类。
二氧化硅(SiO2)含量为45%~52%。
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基性斜长石,不含石英或石英含量极少。
色深,比重较大。
与超基性岩的主要区别除二氧化硅(SiO2)含量外,在矿物成分上含有相当数量的斜长石,而超基性岩则没有或有很少的斜长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08/7/31/17:13 来源:慧聪农化网标准类别:GB-国家标准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号:GB15618-1995 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分类:农业土壤化肥标准颁布部门:颁布日期:1995-1-1 实施日期:1995-12-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1 主题内容与适用于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谁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菜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I 岩石图式

I 岩石图式18石灰岩燧石结核灰岩0,0,019石灰岩硅质灰岩0,0,0 20石灰岩鲕状灰岩0,0,0 21石灰岩假鲕状灰岩0,0,0 22石灰岩砂质灰岩0,0,0 23石灰岩石膏质灰岩0,0,024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0,0,025石灰岩碳质灰岩0,0,0 26石灰岩结晶灰岩0,0,0 27石灰岩沥青质灰岩0,0,0 28石灰岩瘤状灰岩0,0,0 29石灰岩含白垩灰岩0,0,0 30石灰岩藻灰岩0,0,0 31石灰岩团块灰岩0,0,0 32石灰岩砂屑石灰岩0,0,0 33石灰岩泥质灰岩0,0,034石灰岩葡萄状灰岩0,0,0 35白云岩白云岩0,0,0 36白云岩灰质白云岩0,0,0 37白云岩含灰白云岩0,0,0 38白云岩含泥白云岩0,0,0 39白云岩泥质白云岩0,0,040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0,0,041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0,0,042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0,0,043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0,0,044白云岩硅质白云岩0,0,0 45白云岩鲕状白云岩0,0,046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0,0,047白云岩砂质白云岩0,0,048白云岩石膏质白云岩0,0,049白云岩泥质条带白云岩0,0,050白云岩藻云岩0,0,051白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化凝灰岩)0,0,052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0,0,053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0,0,054白云岩硅、钙、硼石(绿豆岩)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硅质岩硅质岩0,0,02硅质岩燧石岩(燧石层)0,0,03蒸发岩石膏岩0,0,04蒸发岩钾盐岩0,0,05蒸发岩含镁盐岩0,0,06蒸发岩含膏盐岩0,0,07蒸发岩膏盐岩0,0,08蒸发岩盐岩0,0,09蒸发岩钙芒硝岩0,0,0图元名称图标样式备注I .1.6 其它岩石序号图层名称10蒸发岩杂卤石岩0,0,011其他岩层铝质岩(铝土岩)0,0,012其他岩层铁质岩(铁矿岩)0,0,013其他岩层黄铁矿层0,0,014其他岩层菱铁矿层0,0,015其他岩层赤铁矿层0,0,016其他岩层锰质岩(锰矿层)0,0,017其他岩层磷质岩(磷块岩)0,0,018其他岩层煤层或煤夹层0,0,019其他岩层硼砂0,0,020其他岩层重晶石0,0,021其他岩层白垩土0,0,022其他岩层膨润土、坩子土0,0,023其他岩层介形虫层0,0,024其他岩层断层泥岩0,0,025其他岩层断层角砾岩0,0,026其他岩层砂质介形虫层0,0,027其他岩层泥质介形虫层0,0,028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0,0,029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和砾岩0,0,030火山碎屑岩凝灰岩0,0,031其他含物含灰0,0,032其他含物含灰砾0,0,033其他含物含泥砾0,0,034其他含物含介形虫0,0,035其他含物含铁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矿物黄铁矿0,0,02矿物方解石0,0,03矿物白云石0,0,04矿物铁锰结核0,0,0序号备注图标样式图层名称图元名称I .1.7 矿物5矿物自生石英0,0,06矿物方解石脉0,0,07矿物石英脉0,0,08矿物石膏脉0,0,09矿物白云岩脉0,0,010矿物沥青脉0,0,011矿物沥青包裹体0,0,012矿物磷灰石0,0,013矿物石膏0,0,014矿物菱铁矿0,0,015矿物盐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化石放射虫0,0,02化石有孔虫0,0,03化石蜓0,0,0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图标样式备注序号I .1.8 化石4化石海绵骨针0,0,0 6化石海绵0,0,0 7化石古杯动物0,0,0 8化石层孔虫0,0,09化石单体四射珊瑚0,0,010化石复体四射珊瑚0,0,011化石横板珊瑚0,0,0 12化石苔藓动物0,0,0 13化石腕足动物0,0,0 14化石腹足类0,0,0 15化石掘足类0,0,016化石双壳类(瓣鳃类)0,0,017化石直壳鹦鹉螺(角石)类0,0,020化石软舌螺0,0,0 18化石菊石类0,0,0 19化石竹节石0,0,021化石三叶虫0,0,0 22化石叶肢介0,0,0 23化石介形类0,0,0 24化石昆虫0,0,0 25化石海林檎0,0,0 26化石海蕾0,0,0 27化石海百合0,0,0 28化石海百合茎0,0,0 29化石海胆0,0,0 30化石海星0,0,0 31化石笔石0,0,0 32化石鱼类化石0,0,0 33化石脊椎动物0,0,0 34化石藻类0,0,0 35化石蓝藻0,0,0 36化石绿藻0,0,037化石红藻0,0,0 38化石硅藻0,0,0 39化石轮藻0,0,0 40化石柱状叠层石0,0,0 41化石锥状叠层石0,0,0 42化石层状叠层石0,0,0 43化石古植物化石0,0,0 47化石孢子花粉0,0,048化石牙形刺(石)0,0,044化石植物枝干化石0,0,045化石植物碎片0,0,0 46化石碳屑0,0,0 49化石遗迹化石0,0,0 50化石化石碎片0,0,051化石完好生物化石0,0,052化石生物碎屑0,0,053化石生长生态0,0,054化石自由生长生态0,0,055化石原地堆积生态0,0,056化石浮游沉降生态0,0,057化石搬运生态0,0,0黑白图标 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0,0,02层理、构造波状层理0,0,03层理、构造斜层理0,0,04层理、构造交错层理0,0,05层理、构造季节性层理0,0,06层理、构造叠层石0,0,07层理、构造搅混构造0,0,08层理、构造柔皱构造0,0,09层理、构造缝合线0,0,0图标样式备注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I.1.9 层理、构造10层理、构造冲刷面0,0,011层理、构造干裂0,0,012层理、构造角砾状构造0,0,013层理、构造气孔状构造0,0,014层理、构造均匀状构造0,0,015层理、构造虫孔构造0,0,016层理、构造虫迹0,0,017层理、构造透镜体0,0,018层理、构造鸟眼构造0,0,019层理、构造波痕0,0,020层理、构造泥质团块0,0,021层理、构造灰质结核0,0,022层理、构造硅质结核0,0,023层理、构造泥质条带0,0,024层理、构造砂质条带0,0,025层理、构造介形虫条带0,0,026层理、构造灰质条带0,0,027层理、构造裂缝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1侵入岩酸性侵入岩0,0,0 2侵入岩花岗岩0,0,0 3侵入岩中性侵入岩0,0,0 4侵入岩闪长岩0,0,0 5侵入岩正长岩0,0,0 6侵入岩闪长玢岩0,0,0 7侵入岩基性侵入岩0,0,0 8侵入岩辉长岩0,0,0 9侵入岩苏长岩0,0,0 10侵入岩斜长岩0,0,0 11侵入岩辉绿岩0,0,012侵入岩超基性侵入岩0,0,0图标样式I.2 岩浆岩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备注13侵入岩橄榄岩0,0,0 14侵入岩辉石岩0,0,0 15侵入岩角闪石岩0,0,0 16侵入岩煌斑岩0,0,0 17侵入岩云煌岩0,0,0 18侵入岩伟晶岩0,0,0 19喷发岩酸性喷发岩0,0,0 20喷发岩流纹岩0,0,0 21喷发岩流纹斑岩0,0,0 22喷发岩中性喷发岩0,0,0 23喷发岩安山岩0,0,0 24喷发岩安山玢岩0,0,0 25喷发岩英安岩0,0,0 26喷发岩粗面岩0,0,0 27喷发岩安山玄武岩0,0,0 28喷发岩基性喷发岩0,0,029喷发岩玄武岩0,0,030喷发岩英安斑岩0,0,0 黑白图标 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变质岩变质岩0,0,02变质岩板岩0,0,03变质岩千枚岩0,0,04变质岩绿泥石板岩0,0,05变质岩变质砂岩或粉砂岩0,0,06变质岩石英岩0,0,07变质岩蛇纹岩0,0,08变质岩大理岩0,0,09变质岩片岩0,0,010变质岩石英片岩0,0,011变质岩绿泥片岩0,0,012变质岩片麻岩0,0,0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图标样式I .3 变质岩备注13变质岩花岗片麻岩0,0,0 14变质岩变质砾岩0,0,0 15变质岩碎裂岩0,0,0 16变质岩构造角砾岩0,0,0 17变质岩麋棱岩0,0,0 18变质岩硅质板岩0,0,0 19变质岩碳质板岩0,0,0 20变质岩绢云千枚岩0,0,0 21变质岩绿泥千枚岩0,0,0 22变质岩黑云片岩0,0,0。
岩石“非标准试件”的单轴抗压试验强度换算关系的研究

岩石“非标准试件”的单轴抗压试验强度换算关系的研究摘要:砂岩和灰岩颗粒较均匀、各项异性指标相比较而言更接近于1,故采用砂岩和灰岩加工成高径比为等差数列、等差值基本为0.1、比值从0.986--2.150的、直径为4.99cm的试件试验,数目大约九百块,经抽气饱和后在原液中、空气中静置4h再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从大量的单轴抗压试验的数据结果中分析得出换算公式。
关键词:高径比非标准件抗压强度值换算公式1、前言在岩石国标《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中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这一单项试验试件的加工尺寸所作的要求是:D=(48~54)mm、H/D=2.0~2.5,由此我们可以把能满足此加工尺寸要求的试件称为“标准试件”,不能满足该要求的试件称为“非标准件”。
为什么要有“非标准件”的说法呢?“非标准件”也很有存在的现实价值,“非标准件”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由岩石这一大自然客体本身的结构性质及我们室内实验室的加工设备及方式决定的。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生产过程中,一般碰到的岩样主要是直径为6.50~10.00cm的岩芯样。
岩芯样经过被切割的第一道工序后再被内直径为5.0cm 的钻头对其取芯,某些中~强风化的硬质岩如花岗岩、千枚岩等等内部含有风化、结构裂隙或是含层理、节理结构的软质岩石如泥岩、泥页岩等等,它们经过钻芯后很容易从结构裂隙等薄弱处断裂从而使岩样变成高径比为 1.0~1.9的“非标准试件”或是完全破碎作废。
对于那些经过钻芯取样会完全破碎的岩样为了不让其作废我们就对其不进行钻芯取样这一环节,而采用在尽量最大限度的保证高径比的前提下直接切、磨或手工切磨的加工方法来减少加工环节对软弱岩石本身的伤害。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类岩性的、风化程度差不多的岩石,如果它们的直径相同的话,单轴抗压强度值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1】。
在高径比和强度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能通过对大量的同一岩性、同一风化程度、不同高径比的试件所作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值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得到换算公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将“非标准件”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此公式进行合理换算,使之更接近岩样本身在物理力学试验中的“真值”。
第三章岩石全分析

测 SiO2 方 法
(一)重量法
1.硅酸性质和硅酸胶体结构 硅酸有: 正硅酸(H4SiO4),偏硅酸(H2SiO3)、二硅酸(H2Si2O5), 酸性很弱。 性质: pH1~3或pH>13,硅酸以单分子存在; pH<1或pH>3,硅酸胶体化,易聚合。
样品分解,经酸提取后,硅酸呈三种状态存在: 片状水凝胶,水溶胶,单分子溶解态。
过 程 简 述
样品
N a 2C O 3
浓 HCl
熔融
处理
H 2 S iO 3
凝 胶 溶 胶
N H 4C l 蒸发干涸
凝聚沉
1 S iO 2
o
2
H 2O
1
3 : 9 7 H C l溶 可 溶 盐 3 : 9 7 H C l洗 涤
S iO 2
2
H 2O 沉 淀
(纯净)
9 5 0 -1 0 0 0 C
S iO 2
硅酸钾容量法
1、基本原理 含硅的样品,经与苛性碱、碳酸钠等共融时生成可溶性硅 酸盐,可溶性硅酸盐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定量生成氟硅酸 钾(K2SiF6)沉淀。氟硅酸钾在沸水中分解析出氢氟酸 (HF),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间接计算出二氧化硅的 含量。
强 H (3 mol L 浓HNO3) KOH NaOH HCl 过量K 、F
H+
H+
2 SiO 3
吸附层 胶核 扩散层
H+ H
+
H+
2 3 -
H+
H+
H+
胶团
胶团电中性
H+ H+
要使硅酸胶体聚沉: 破坏水化外壳 加入强电解质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重量法测定以此为基础。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是指在工程岩体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取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和岩体工程性质,以及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岩体勘察。
在进行工程岩体试验前,首先需要进行岩体的勘察工作。
岩体的勘察内容包括岩石的种类、岩体的结构、岩体的变形特征、岩体的强度参数等。
常用的岩体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观测、岩芯取样、地质雷达探测等。
通过岩体勘察,可以为后续的试验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二、岩石力学参数试验。
岩石的力学参数是评价岩体工程性质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剪切强度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岩石试样的实验数据,来确定岩石的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岩体的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岩体变形特性试验。
岩体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岩体稳定性和变形特征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岩体变形特性试验包括岩石压缩试验、岩石拉伸试验、岩石弯曲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参数,从而对岩体的变形特性有所了解。
四、岩体稳定性评价。
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岩体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岩体的力学参数、变形特性等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在评价岩体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岩体的地质构造、岩层倾角、岩体裂隙等因素,综合分析岩体的稳定性。
五、岩体承载能力试验。
岩体的承载能力是评价岩体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岩体承载能力试验包括岩石轴向抗压试验、岩石轴向抗拉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取岩体的承载能力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岩体的勘察、力学参数试验、变形特性试验、稳定性评价和承载能力试验等工作的实施,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保证工程岩体的安全可靠性。
关于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

关于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是衡量岩石抗压能力和破碎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岩石工程、建筑材料工业和岩石破碎机械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下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的定义、测试方法和应用。
国标岩石强度指标的定义是指岩石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抵抗外部作用而发生破坏的能力。
强度是指岩石抗压、抗拉、抗弯等不同加载方式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国际上常用的岩石强度测试方法有压缩试验、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等。
压缩强度是指岩石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最大荷载。
国标规定了压缩试验的具体测试方法和规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国标岩石压碎值指标是衡量岩石破碎性能的指标。
它是指在固定加载条件下,岩石在破碎试验中被击碎的能力。
常用的岩石压碎性能指标有单轴抗压强度、点载荷指数和抗裂性能。
单轴抗压强度是衡量岩石抗压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岩石在竖直加载方向上的最大抗压力。
点载荷指数是指岩石在点载荷作用下的破碎性能。
抗裂性能是指岩石在受到剪切作用时的抗裂断能力。
这些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规范也在国标中有详细的规定。
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的应用广泛。
在岩石工程领域,岩石的强度及压碎值指标是评价岩石稳定性和可开采性的重要依据。
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岩石的可利用价值和开采难度。
在建筑材料工业中,岩石的强度及压碎值指标是评价石料质量和适应性的重要标准。
不同工程项目对岩石材料的强度和压碎值要求也不同。
在岩石破碎机械设计中,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是设计和选型的重要参考依据。
合理选择和配置岩石破碎机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总而言之,国标岩石强度及压碎值指标是衡量岩石抗压能力和破碎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们在工程领域和岩石破碎机械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岩石工程、建筑材料工业和岩石破碎机械设计者来说,了解这些指标的定义、测试方法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地测试和评价岩石的强度和压碎值,才能保证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67460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岩石级别巩固程度代表性岩石Ⅰ最巩固最巩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巩固的岩石。
(f=20)Ⅱ很巩固很巩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巩固的石英岩,最巩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巩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巩固的砾岩,很巩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巩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巩固的花岗岩。
(f=8)Ⅳ比拟巩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Ⅳa 比拟巩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f=5)Ⅴ中等巩固巩固的泥质页岩,不巩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
(f=4)Ⅴa 中等巩固各种不巩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Ⅵ比拟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Ⅵa 比拟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巩固的煤,硬化的粘土。
(f=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巩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f=1)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
(f=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
(f=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f= A表示矿岩的巩固性的量化指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那么难于破碎。
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那么它们的硬度也比拟大,概括的说就是比拟坚固。
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巩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巩固性的大小用巩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 f 值〕。
巩固性系数f=R/100 (R 单位kg/cm2)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巩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①极巩固岩石f=15 ~20〔巩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②坚硬岩石f=8 ~10〔如不巩固的花岗岩,巩固的砂岩等〕③中等巩固岩石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④不巩固岩石f= ~3 〔如黄土、仅为〕矿岩的巩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心目的
搜集资料 常规取心系统
目的
取心方法
特殊取心系统 井壁取心系统
岩心筒衬 保压取心 海 管 筒 次 性 取 心取 筒 一 绵 衬岩 心 密闭取心系统 心 筒 筒液 橡胶套筒取心筒 电缆回收取心筒 射孔井壁取心、 钻井井壁取心
取心钻头
取心设备
用途
应用、适 用范围和 注意事项
SY/T 5336-2006
代替SY/T 5336-1996
岩心分析方法
Practices for core analysis (API RP 40:1998,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core analysis, IDT)
宣贯
李桂梅
宣贯人 张 泉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度偏低; b) 如果岩样中含有在高温下裂解的固态烃
类(比如页岩),那么分析得到的油饱 和度(和孔隙度)可能会偏高。同样, 会导致含水饱和度偏低; c) 需要油体积校准曲线; d) 需另一块岩样用来确定岩心的总体积、 岩石密度以及气体体积。这块岩心在岩 性上必须和粉碎的岩心(用来测油、水 饱和度)一致; e) 蒸馏出来的液体可能会乳化。
SY/T 6385-1999 SY/T 6437-2000 SY/T 6439-2000
岩心常规 分析标准 油气田开发专 国内外现 标委研究决定 状对比及 对策研究
等同采用 API RP 40: 1998
并代替SY/T 5336-1996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负责采标
2005年3月
原标准中的保存方法:容器密 封法、冷冻法、蜡封法。
①机械固定法
②环境控制法
③热密封塑料薄膜 包装法 ④塑料袋包装法 ⑤浸液涂层法
运输方式
路途长短
⑥一次性内筒、衬
筒及钢管密封法 ⑦厌氧容器法
3、岩心筛选及制备
钻切 包封
描述
清洗
烘干
3、岩心筛选及制备
岩性、颜色、 层理、结构、 沉积特征、组 成、孔隙类 型、成岩及构 造特征、深 度、含油性等
推荐的测定方法
a,b,c,d,e,f
裂缝性岩石
含粘土的岩石 蒸发岩 低渗透岩石 煤 页岩 油页岩 硅藻土
a,b,d
a,c(*),e g,e a,b,c,d,e,f h a,b,c a(*) c,e
图例: a ——常压干馏法;b ——蒸馏抽提法(全直径岩样);c —— 蒸馏抽提法(柱塞岩样);d —— 保压岩心分析法;e —— 溶剂冲洗法 /Karl Fisher;f ——海绵取心法;g ——含石膏的岩心分析方法;h —— 煤样分析法; (*)——修改的方法。
岩心爪
岩心筒
2、井场岩心处理规程及保存
‹ 井场岩心处理
常规 取心 系统 立即 从岩 心筒 取出 处理 方法 不同
报告
尽可能减少 取心液的侵入
取心 目的 岩石 类型
处理失误 意外故障
产生原因
影响结果
特殊 取心 系统
针对不同 取心方法
2、井场岩心处理规程及保存
‹ 井场岩心保存
岩石组成 胶结程度 结构特征 分析要求 选取合适的方法 最大程度保持岩 心的原始状态
修改 (MOD)
非等效 (NEQ)
即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 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 进行清楚的标适。
一、标准说明
‹ 编辑修改的内容
1、将标准名称改为:《岩心分析方法》; 2、删除了API RP 40:1998的封面、前言和政策性声明; 3、删除了美国石油学会的环境、健康、安全使命及其指导原则; 4、按照GB/T 20000.2-2001编写了本标准的前言; 5、将API标准的“范围”转化为本标准的引言; 6、对英制的数据按国际单位进行了转换,并在括号内标注了原英制单位 ; 7、删除了API RP 40:1998中图、表的编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进行了 编排,删除了每章中的目次; 8、删除了API RP 40:1998表8-9和表8-10岩性描述的标准缩写; 9、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对章节及原文中出现的编辑性错误进行了修 改。
一、标准说明
‹ 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等同 (IDT)
即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 构上完全相同,或者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 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 即允许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 差异,并对技术差异进行清楚地标识和解 释。国家标准在结构上与相应国际标准相 同,但不影响对两个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 允许改变文本结构,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
氧杂环戊烷
甲苯
65.0
110.6
油,水,盐。
油。
三氯乙烯
二甲苯
87.0
138.0 ~ 144.4
油,少量水。
油。
3、岩心筛选及制备
‹ 烘 干
与原标准推荐的恒温烘箱和恒温恒湿 烘干法,基本方法一致。
砂岩(粘土含量低) 砂岩(粘土含量高) 碳酸盐岩 含石膏岩石 页岩或者其它高含粘土岩石
常规烘箱 真空烘箱 可控干湿度烘箱, 相对湿度40%。 常规烘箱 真空烘箱 可控干湿度烘箱, 相对湿度40% 。 可控干湿度烘箱, 相对湿度40% 。 常规、真空烘箱
气驱溶剂抽提法
在一定的压力 下,使含有溶解 气的溶剂包围岩 心,再次降压, 重复进行,用溶 解气驱除掉岩样 中的油。
蒸馏抽提法
用索氏抽提 器及合适的 溶剂来溶解 和抽提油和 盐水。
液化气抽提法
是一个用加压 溶剂在低温状 况来清洗岩心 的蒸馏抽提过 程,该方法适 用于热敏感岩 心,如含石膏 岩心。
3、岩心筛选及制备
热电偶
恒温箱
加热组 件
样品杯 筛网
冷凝管 水浴
水入口
捕集器
控温器
常压干馏不锈钢干馏仪和水浴
4、流体饱和度测定
„
常压干馏法:
a) 如果岩样中含有大量蒙脱石或石膏,在 高温下析出水,那么含水饱和度(与孔 隙度)就会偏高。同样会导致含油饱和
a)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增加了 测定的精度; b) 分析过程迅速,在几个小时 内就可提供所需的数据。如 果有足够多的样品杯,以及 恒温箱内有足够的空间,在 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分析 多块样品; C) 与其它靠质量差而获得流体 体积的分析方法相比,干馏 法是直接测定流体的体积。
× 水的质量百分含量(质量分析法)= (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 ×100 岩心样品的原始质量
固体的质量百分含量(质量分析法)=
干岩心样品的质量 ×10 0 岩心样品的原始质量
× 油的质量百分含量(质量分析法)( 岩心样品的原始质量 − 干岩心样品的质量 − 水的质量) = 100 岩心样品的原始质量
3、岩心筛选及制备
清洗方法
原标准只有两种清洗方 法:蒸馏抽提和热解除 油,蒸馏抽提法两标准 规定的基本一致,新标 准中无热解除油法。
压力驱替法
通过在室温下 加压将一种或 几种溶剂注入 岩样来清洗岩 样中的油和 盐。
离心驱替法
利用带有特殊转 头的离心机向岩 样喷射清洁热溶 剂(从蒸馏容 器),离心力使 溶剂流过岩样, 驱替并洗去油、 水。
4、流体饱和度测定
„ 蒸馏抽提法:
10) 如果岩样中含有大量的石膏或蒙脱石,测得的含水饱和度就会过 高.如果油藏中存在水化水,在蒸馏和烘干的过程中被除掉了,那 么渗透率、孔隙度数据就会发生改变(在烘干样品时可以使用湿度 烘箱); 11) 如果不知道油的密度,那么在计算中会导致误差,因为在计算中假 定了一个油密度值; 12) 岩心颗粒损失; 13) 岩心油清洗得不彻底; 14) 烘干时的温度高于蒸馏时的温度,这样有可能会把结晶水除掉,从 而增大了油体积; 15) 岩石润湿性可能会改变; 16) 粘土的结构可能会改变,从而使渗透率的测定不准确; 17) 对分析的准确性没有检测。
测定水体积的Dean Stark 装置
测定水质量的Dean Stark 抽提装置
4、流体饱和度测定
柱塞岩样 全直径岩心 蒸馏抽提法
保压取心分析
海绵取心分析 产油页岩分析
焦油砂分析
滤液侵入分析
4、流体饱和度测定
„ 蒸馏抽提法的计算公式:
水的质量百分含量(质量分析法)=
(水的质量) × 100 岩心样品的原始质量
伽马测量 岩心成像 核磁共振
X-射线技术 荧光检测技术 CT技术
描述
钻切
新标准与原标准基本一致,新标准中无立方 体岩样的取样标准。
3、岩心筛选及制备
‹ 疏松岩样的包封
原标准中只推荐了铅锡合 金套筒、聚四氟乙烯带。
铅套筒 聚四氟乙烯带
具可延展性,与岩样贴和 的比较紧密 不起化学反应
与汞及某些盐水有反应 难施加作用力
溶剂选择及应用
丙酮 氯仿/甲醇 苯与醇的混合 物(65/35) 环己烷 氯化乙烯 己烷 甲醇 二氯甲烷 石脑油 四氯乙烯 56.5 53.5 81.4 83.5 49.7 ~ 68.7 64.7 40.1 160.0 121.0 油,水,盐。 油,水,盐。 油。 油,少量水。 油。 水,盐。 油,少量水。 油。 油。
4、流体饱和度测定
‹ 蒸馏抽提法
测试原理 将称量后的岩样放入 岩心室中,加热溶剂使岩 样中的水蒸发,将水蒸汽 冷凝下来收集在一个校准 的集液管里,利用溶剂把 油抽提出来。然后将岩心 放在烘箱里烘干,称重, 通过质量差来确定油的含 量。
冷凝器
两标准基本一致
水分捕集 器 接头
支撑篮
砂芯滤杯
长颈瓶 加热罩
116 90 63 116 90 60 60
注:每块岩样应该烘干至恒重为止,烘干的时间会变化很大, 但是一般应超过4h。
4、流体饱和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