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药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doc资料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摘要通过查阅与赤芍研究相关的国内文献资料, 对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1. 赤芍的来源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 春、秋两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须根, 晒干。
性味苦、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1]。
2. 赤芍的化学成分[2,3]赤芍中已鉴定的化合物大都是单萜成分,这些成分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酸芍药苷、芍药吉酮、芍药新苷、(2)-(IS,5R)-β-蒎稀-10-基-β-巢莱糖苷。
川赤药中含有β-谷甾醇,β-谷甾醇-α-葡萄糖苷、蔗糖等。
赤芍中还分离出苯甲醛,并含有没食酸鞣质,邻苯三酚,二氢芹菜素、4-乙基-芍药苷等。
2.1单萜类芍药苷(3.1%-7.98%)、芍药醇、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0.01%)、芍药内酯苷(0.1%)、羟基芍药苷(0.12%-0.21%)、4-乙基-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芍药苷元酮、芍药新苷、9-乙基芍药新苷A、苯甲酰羟基芍药苷和(1S,2S,4R)-反式-2-羟基-1,8-桉叶素等。
2.2三萜类24,30位降常春藤皂苷三萜衍生物(Peaonenolide F、Peaonenolide H)、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30-降常春藤皂甙元(30-norhederagenin)、牡丹皮酸A等。
2.3 儿茶素类儿茶素、没食子酰芍药苷(8-O-galloyldesbenzoylpaeoniflorin、6′-O-galloyl desbenzoylpaeoniflorin、3′, 6′-di-O-galloylpaeoniflorin和6′-O-galloyldesbenzoylalbiflorin )等。
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董国菊
【摘要】【摘要】赤芍总苷是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具体作用机制包括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耐药蛋白和基因表达、抗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稳定心肌细胞膜、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细胞,减轻肝损害、保护肝细胞、抗抑郁和稳定斑块等。
本文就近10年来赤芍总苷的药理作用进展做一总结。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7(010)009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赤芍总苷;药理作用; 多效性
·综述·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1],是常用的活血中药。
赤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paeoniflorin,PAE)、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花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总称赤芍总苷(total paeony glycoside,TPG)[2]。
近10年来,TPG多靶点、多效性的药理作用机制不断得到阐释和呈现,兹将近10年来TPG的药理研究进展综述于下。
1 抗肿瘤作用
TPG的抗肿瘤作用已经在临床得以应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到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减少耐药蛋白和基因表达等多种作用途径。
中药“清热凉血药”——赤芍

中药“清热凉血药”——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四川。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本品气微香,味微苦、微涩。
以切面粉白色者为佳。
切厚片,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三、临床应用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
治热热营血,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斑疹紫暗者,常与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同用,如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治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者,常配伍紫草、蝉蜕、甘草等药,如紫草快斑汤(《张氏医通》);若治血热吐衄,可配伍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约。
2.目赤肿痛,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若配伍荆齐,可用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取本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热毒盛,拥肿抢场,可配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药,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或配连翘、子、么参等药,如连翘败毒散(《伤寒全生集》)。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伍柴胡、牡丹皮、郁金等药;治血滞经闭痛经,癥痕腹痛,常配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如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虎杖、苏木、刘寄奴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及没食子酸葡萄糖、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芍药苷对不同佐剂诱发的关节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IgE复合体诱导的过敏炎症反应;芍药苷有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赤芍防治肝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赤芍防治肝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张永艳 赵文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50000)河南中医学院肝病研究所 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草芍药及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入肝经。
清汪昂《本草纲目》中说:“赤芍尤能泻肝火,散恶血。
治腹痛,坚积,血痹瘕疝,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故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赤芍的化学成分多为单萜化合物,主要有芍药甙、芍药内酯甙、羟基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等,还含有多种鞣质及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等[1、2]。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扩展,赤芍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尤为突出的是赤芍在肝病的治疗中,不仅有利胆退黄,保肝解毒之功效,还有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
现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赤芍应用于肝病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消退黄疸作用 历代医家对黄疸多有论述。
《张氏医通》指出:“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陆渊雷说:“黄疸之成因必因胆汁混入血液循环所致,若因病原体之传染,瘀字又暗含郁滞之义,谓之瘀热以行。
”故众医家在治疗肝病黄疸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凉血活血之赤芍,可取得良效。
关幼波教授总结数十年治疗肝病的经验提出,治黄疸必活血化瘀,可见瘀血是肝病黄疸重要的病机,尤其对黄染较深者,治疗不但要清热利湿,健脾助运,更重要的是还要活血化瘀。
赤芍归肝经,善走血分,有清热散瘀,清肝泻火之功。
任秀兰在治疗严重的肝病黄疸13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赤芍,取得了明显的退黄效果[3]。
刘宇采用中药复方重用赤芍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3例,亦获良效[4]。
汪七痴提出重剂赤芍治疗重症肝炎须辨证配伍,因黄疸分阴黄、阳黄两大类,二者在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两者病因病机也有“寒与热”不同,故治疗方药迥然有别。
若囿于“阳黄”证治,单从湿热论治,为免失之一隅[5]。
贺江平等报道采用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方药治疗350例重症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赤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分子机制

硬化性胆管炎、妊娠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等[3]。CH 发病隐匿且无有效诊断手段,发病率很难精
确统计,可能占总人口的 10%~20%[4]。药物治疗及肝
移植是治疗 CH 的主要方法。DCA)作为首选药物被 FDA 批准治疗
CH,但疗效欠佳[5]。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 OCA)
川赤芍(
Lynch)或芍药(Paeonia lacti-
flora Pall.)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微寒,有清热凉血等功
效[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赤芍具有保肝、抗炎及抑
制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胆
汁淤积尤其是重度黄疸,有明显疗效[8]。
然而,对于 PRR 治疗 CH 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及中药药
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揭示中药及复方治疗疾病
的作用机制[9],因此,本研究使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
接探讨中药赤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分子机制,为
赤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相关症状的临床研究提供
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PRR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的筛选
从 TCMSP[10]数据库获得 PRR 的化学成分,根据
Network Pharmacology
WANG Wenxiang1, TANG Xiaocui1,2, LI Ning1, YANG Ce1, CHEN Yuntong1, CHEN Chunyu1※
(1. School of Pharmac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4120, China; 2.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赤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综述 ·赤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石凯1,曹永兵2(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82)[摘要]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赤芍及其有效成分在保肝、抗肿瘤、保护神经与心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
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赤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方面。
本文综述赤芍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对赤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赤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11(2021)02-0097-05[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006087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aeoniae Radix RubraZHANG Shikai1,CAO Yongbing2(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2. Institute of Vascular Diseases, Shanghai TCM-Integrated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Paeoniae Radix Rubra has the effects of clearing heat, cooling blood,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and pain relieving (in terms of Chinese medicine). Paeoniae Radix Rubra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have signific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anti-tumor,protecting liver, nerve and heart.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we found that the studies on Paeoniae Radix Rubra are mainly focused i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drug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aeoniae Radix Rubra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eoniae Radix Rubra.[Key words] Paeoniae Radix Rubra;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 action赤芍(Paeoniae Radix Rubra)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应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赤芍的作用与功效可清热镇痛保肝脏

赤芍的作用与功效可清热镇痛保肝脏赤芍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且十分著名的野生中药材,在临床上,赤芍是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的,其不仅可以消肿止痛,还可以起到消炎镇静的效果,因此,下面本文就对赤芍的作用与功效进行详细的介绍。
所谓赤芍,是一种中药名,它能够行瘀、止痛、消肿。
它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赤芍或传赤芍的干燥的根。
与芍药是同属植物。
赤芍的主要成分包括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芍药吉酮、芍药新甙、胡萝卜甙,此外,还含有赤芍精即d-儿茶精以及没食子鞣质、苯甲酸等。
研究还发现,赤芍还含有脂肪油、树脂、糖、淀粉、粘液质和蛋白质等。
研究表明,赤芍精对高黏滞血冠心病患者有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可使全血黏度比及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
此外,赤芍能通过影响钙代谢,调节TXA2/PGI2平衡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作用强于钙通道阻滞剂。
而且,变叶芍药根的水-醇提取物,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及某些止痛效果,还能轻度提高胃液的酸度;可用于改进食欲、消化机能及某些神经疾患。
赤芍的功效作用主要有:1、赤芍具有清热、镇痛、镇静、解痉挛以及抗惊厥的作用;2、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所以,赤芍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赤芍甙有抗炎作用;3、赤芍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形成;4、赤芍有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5、赤芍有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且,赤芍对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能显著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肺、血液氧合功能,因此,赤芍有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6、赤芍对血糖、肝脏具有作用,能够降低血糖,保护肝脏;7、赤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及抗缺氧作用。
以上便是对赤芍这一中药材的作用与功效所做的介绍,通过文中叙述可知,赤芍在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糖、抵抗肿瘤、消炎、清热和镇静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疗效的,而大家在有上述症状出现时,也可选择赤芍这种中药来治疗。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第 1476 期作者 / 1王新苗1邸莎1,2王青1,2吴浩然1仝小林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北京中医药大学编辑 / 许红红⊙ 校对 / 张睿智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主要含芍药总苷、鞣质类、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
仝小林教授曾在《重剂起沉疴》中说:“随证施量形而上,量效对应治疗窗,证方药定量增减,疗效之秘如探囊”,临床上取得疗效的秘诀除了辨证精准外,还与组方配伍、使用剂量关系密切。
本文通过搜集古籍和现代医家运用赤芍的临床经验,归纳了赤芍的临床常用剂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规律,以供临床科研同道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古医籍记载赤芍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高热神昏、血证、月经不调、热毒痈疽疮疡、跌打损伤等疾病(古现代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如东汉1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1两约37 g、清1两约37.3 g)。
如在犀角地黄汤(明·《普济方》)中赤芍(三分约1.11 g)配伍牡丹皮以泄热散瘀、凉血散血,治疗热扰心神,身热谵语,或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症;(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芍药清肝散(明·《原机启微》)中赤芍(二分半约0.925 g)配伍黄芩、山栀以清肝泻火,治疗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眵之症;血府逐瘀汤(清·《医林改错》)中赤芍(二钱约7.5 g)配伍柴胡以活血行气,治疗胸中血瘀证;少腹逐瘀汤(清·《医林改错》)中赤芍(二钱约7.5 g)配伍当归、川芎散滞调经,治疗瘀血结于下焦少腹,少腹作痛,月经不调;仙方活命饮(宋·《女科万金方》)中赤芍与金银花相伍以散热解毒,治疗一切热毒痈疽疮疡;虎杖散(宋·《圣济总录》;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中赤芍(一两约41.4 g)与虎杖相配以散瘀止痛,可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 维化 的发 生 ,其作 用机 制可 能与其 抗 氧化作 用 及减
少L N的产 生有关 [ 。 临床实 践 中发现 肝康 Ⅱ号对 不 同 类 型 的肝纤 维化 ( 特别 是慢 性 乙型肝 炎 ) 具 有较 好 的抗
纤 维化 、 逆 转肝 硬 化作 用 [ 8 - 1 4 ] 。肝 星状 细胞 ( H S C ) 是肝 纤 维化形 成 的细胞 学 基础 。赤 芍水提 物 可能是 通 过影
高致 使皮 肤 、 黏膜 和巩膜 发 黄 的症 状 和体征 。 是 肝胆 疾 病 常见 的症状 和体 征 ,降低 胆红 素水 平是 治疗 黄疸 关 键。 现代 医学研究 表 明 , 赤 芍 总苷具有 一 定 的退 黄 降酶
作用 , 其 作用机 制 可能 与增加 胆 汁分 泌量 , 增 强 肝微 粒 体氧 化酶 的活 力 , 增 加肝 脏解 毒 的能力 , 增 强尿 苷二 磷
2 赤 芍及 其组 方 防治肝 病研 究
酸葡 萄糖 酸转 移酶 的活性 , 促 进胆 红素 代谢 等有 关 [ 1 。
赤芍 总 苷对 小 鼠胆 汁 淤积 型 肝损 伤 具 有保 护 作 用 _ 1 引 。 朱功 华等 _ 】 ] 应用 大 剂量赤 芍 治疗 急性病 毒性 肝 炎并 高 胆红 素 血症 , 取 得 显 著疗 效 , 并 认 为 与赤 芍 利 胆解 痉 、 扩张血 管 的机理 有关 。 多项 研究 表 明 , 以赤 芍为 主组 方 治疗慢 性 乙型肝 炎 、慢性 重症 肝炎 均取 得 良好 的 降低 胆红 素作用 [ ] 。 2 _ 3 保 护肝 细 胞作 用 肝 细胞 是肝 脏 的功 能 细胞 , 保 护肝 细胞在 肝病 治疗 中的意义 不言 而喻 。赤 芍 总苷对 D一 氨基半乳 糖胺 ( D — G a I N) 诱 导 的小 鼠肝 损 伤 有 保 护 作用 , 其 作用 机制 可能 与抗 脂质 过氧 化有关 E 。 另有 研 究表 明 。赤 芍甘 草 冲剂 对 D — G a l N致 小 鼠急性 化学 性 肝损 伤具 有保 护作 用 ,其机 制与 其抗 氧化 活性 等有 关 ] 。黄芪 、 赤芍 注射 液对 B C G和 L P S所 致 免疫 性肝
苦, 微寒 , 归肝 经 , 具有 清 热 凉血 , 祛瘀 止 痛 , 清肝 泻 火 之功 。 主要 用于 温毒 发斑 、 目赤肿 痛 、 肝郁胁 痛 、 痈肿 疮 疡、 跌 打损 伤 等症 …。 自汪承 柏等 [ 以凉 血 活血 法重 用 赤 芍 治疗 重度 黄疸 肝炎 以来 ,应 用 赤芍 及其 组 方治 疗 各 种 类 型肝病 取得 了较 大进 步 。近 几年 , 从 细胞 水平 、
用。 现 综述 如 下 。
亡 相关 疾 病如酒 精 性肝纤 维 化 的发 生有 关 _ 1 引 。赤 芍总
苷 具有 较 强 的抗 氧 化 活性 . 对H S C的增 殖有 一 定抑 制 作用 [ 引 。 2 . 2 降低 胆 红 素 作 用 黄 疸 是 由于血 清 中胆 红 素 升
1 赤芍化 学成 分及 药 理作 用 赤 芍 中含 芍药 苷 、 芍 药 内酯 苷 、 氧 化 芍 药苷 、 苯甲 酰 芍药 苷 、 芍药 吉酮 、 芍 药新 苷 、 胡萝 b 苷; 亦 含有 赤 芍 精 及 没食 子 鞣 质 , 并 分离 出苯 甲酸 ; 尚含 挥 发油 、 脂 肪 油、 树脂 、 糖、 淀粉、 黏液 质 、 蛋 白质等 。 赤 芍 的主要 成 分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7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3 ) 1 0 — 1 7 4 9 — 0 3
【 关键词 】 赤芍
清热凉血
抗肝纤维 化
胆红 素 肝衰竭 肝硬化
赤芍 为 毛茛科 植 物芍 药或 川芍 药 的干 燥根 ,性 味
中 国 中 医急 症
Hale Waihona Puke 2 0 1 3年 1 O月 第 2 2卷 第 l 0期 J E T C M. O c t . 2 0 1 3。 V o 1 . 2 2. N o . 1 0
・
综
述 ・
清热 凉 血药 赤 芍及 其 组 方 防治肝病 的实 验 和 临床研究进 展 术
贺 琴 李金科 李 芳 谭华 炳 ( 湖北 医药学 院 附属 人 民 医院 , 湖 北 十堰 4 4 2 0 0 0 )
响b a x 、 b c l 一 2 、 c a s p a s e 一 3等 基 因 异 常 表 达 来 实 现 对 H S C — T 6的抑 制 增 殖 及 促 凋 亡 作 用 . 这 可 能 与一 些 凋
基 因水平 、 整 体水平 对 赤芍 及其 复方 进行 了深入 研究 。
赤 芍 及其组 方 在肝 病 的治疗 中 , 不仅 有利 胆 退黄 、 保 肝 解 毒 之功效 ,还有 抗肝 纤维 化 ,促进 肝 细胞 再 生等 作
分泌 和 降解失 衡 的结 果 ,是不 同原 因导 致 的肝 脏病 变
向肝 硬化 发展 的共 同通路 。赤 芍能 抑制 四氯化 碳致 肝 纤 维 化大 鼠的透 明质 酸 ( H A) 、 I V型胶 原 、 Ⅲ型前 胶 原 、 层 粘 连蛋 白( L N) , 减轻 肝 组织纤 维 化及 假 小 叶形 成 。 占国清 等 [ 6 通 过动 物 实验 发 现 , 以赤 芍 、 丹 参 为 主组 方
2 . 1 抗 肝 纤 维化 作 用 肝纤 维 化 是 肝 组 织 对 慢 性 损
伤 的修 复 反应 , 是 多种 类 型 细胞 、 氧 化 应激 、 细胞 因子
和 生长 因子 等一 系列 复杂 作用 的结 果 ,以细胞 外基 质 ( E C M) 成分 的过 度 增 生 与异 常 沉 积 为 主要 特 征 , 肝 组 织纤 维 连接 素 是 E C M 的 一种 成 分 。肝 纤 维化 是 E C M
为 芍 药苷 ,含量 3 %一 7 . 0 2 %,芍 药苷 为 一 种蒎 烷 单 萜
苷。 赤 芍是 常 用 的活血 化瘀 药 , 主要 成分 芍药 苷具 有 中 枢 抑制 、 血管 扩 张 、 抗炎 、 抗过 敏 等药理 活 性 。 川赤 芍 主 要 成分 与赤 芍相 似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