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电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肠息肉围术期的护理

电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肠息肉围术期的护理
志 ,0 9 2 ( 7 : 6 6 6 7 2 0 ,4 1 ) 1 2 —1 2 . 收 稿 日期 :0 0一O 21 4—1 ; 订 日期 :0 0 5 0 5修 2 1 —0 —1
21 0 0年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4期
3 n吸人 , 择 多 孔 透 明 外 径 是 气 管 插 管 内 13 12的 硅 胶 mi 选 . k a 吸 痰 时 间 不 宜 超 过 1 s 00 P , 0 。吸 痰 过 程中应密切注意 生命体 征 的变化 , 出现 心率增 快或 S( 若 p: h下 降 等 情 况 应 立 即停 止 吸 痰 。 25 拔气管插管 的护理 病情稳定 后 , 及时拔 除气管插 管 , . 应 避 免 带 管 时 间 过 长 而 增 加 肺 部 感 染 的 机 会 。 拔 管前 2 h停 用 镇 静 剂 , 管 前 3 mi 遵 医 嘱 给 予 地 塞 米 松 2 mg静 脉 注 射 , 拔 0 n ~5 充 分 吸 净 气 道 内 分 泌 物 , 患 儿 不 配 合 , 除 气 管 插 管 时 动 作 要 因 拔 快 , 好 2人 配 合 , 按 住 患 儿 头 部 , 1 将 气 囊 放 气 , 开 最 1人 另 人 松 固定插管的胶布 、 带 , 速将插 管拔 出, 除气 管插管后 立 即 寸 迅 拔 给 予 鼻 导 管 给 氧 或 面 罩 给 氧 , 管 后 3 mi 查 血 气 。拔 管 后 拔 0 n复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呼 吸 、p 2 况 , 心 率 加 快 、 压 升 高 、 氧 情 S0 情 若 血 缺 况 及 时处 理 , 要 时 再 次 行 气 管 插 管 。 拔 管 后 加 强 体 疗 , 助 必 协 排 痰 , 强 雾 化 , 要 时 经 鼻 腔 气 管 内吸 引 。 加 必 2 6 气 管 插 管 常 见 并 发症 的 护 理 . 2 6 1 气 管 插 管 滞 留期 间并 发 症 ① 导 管 阻 塞 。 表 现 为 呼 吸 ..

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多采用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凝切除术,但是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出血的并发症,对其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根据笔者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内镜下结肠息肉切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防治术后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出血;护理结肠息肉是造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腺瘤性息肉属于结肠癌(colon cancer)的癌前病变,因此临床工作中早发现、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患者治疗多采用经电子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有10.98%~24%的患者会出现出血的并发症,对其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要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1]。

1.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诱因结肠息肉使用电凝切除术治疗后残端会有焦痂形成,焦痂过早脱落后会形成溃疡,引起患者出血,此外术后快步行走,使用自行车、摩托车等不当的交通工具会增加负压,改变腹腔内的血流动力学,容易造成焦痂脱落;其次患者过早进食生硬、粗糙食物会进一步损伤创面造成出血;患者大便干结,用力排便因粪便摩擦创面促使焦痂脱落造成出血;再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血管的弹性减弱,脆性增加,高血压等疾病造成血流穿透受损血管造成出血[2]。

2.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2.1健康宣教在手术前要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和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教育,使患者在术后尽可能的避免诱发因素的影响,告知患者内镜下电凝切除息肉后焦痂自然脱落的时间为1~2周,这段时间之前是患者重点防范的时间,同时要告知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以减少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3]。

2.2病情观察在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注意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便血,是否有腹痛、腹泻等刺激症状,如果患者有便血、腹痛的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肠出血、肠穿孔,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相应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可帮助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遵医嘱补液、止血、输血等处理,如果患者仍然便血,可急诊内镜下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止血处理,如果患者再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患者血压恢复正常一周后出院[4]。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结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一种肠道疾病,因为其极易引起癌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一旦发现就应及时切除。

息肉大小、病理类型与其癌变有一定相关性。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多数的胃肠道息肉都可以通过内镜治疗而治愈。

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PSD术)创伤小、痛苦小、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内镜下息肉PSD术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通过对内镜下息肉PSD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和观察,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保证内镜手术的安全、有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33-02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内镜室运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95例,其中,男56例,女39例,男女比例1.44:1,年龄25~90岁,平均55.26岁。

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腹泻、血便、大便习惯改变为主。

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其中,直肠64枚,乙状结肠34枚,降结肠23枚,横结肠36 枚,升结肠25枚,回盲部12枚;单发息肉58例,多发息肉37例;息肉大小0.3~4.5 cm大小不等。

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腺瘤性息肉59例,增生性息肉25例,炎性息肉11例。

1.2治疗方法在肠镜检查下发现息肉后,选择适当的圈套器,圈套息肉后,慢慢地收紧圈套,采取高频电凝切除法将息肉整体切除,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如术中有少量出血可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或钛夹止血。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准备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尤其注意近期用药史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血小板凝集药物、肝素血液透析等)。

如有上述药物的用药史应停服7d方可行息肉切除术;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等;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

结肠息肉患者行圈套器切除肠息肉术并发症的护理

结肠息肉患者行圈套器切除肠息肉术并发症的护理

结肠息肉患者行圈套器切除肠息肉术并发症的护理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肠息肉具有简便安全、快速、创伤小、病人遭受痛苦少、费用低,且能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年老体弱者等特点,使病人容易接受而在临床广泛开展。

本科室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圈套器切除189例结肠息肉,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9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37例,女52例。

年龄4~86岁。

结肠单发息肉141例,结肠多发息肉48例,其中最多为50枚。

最小息肉为0.4cm×0.4cm×0.5cm,最大息肉为3.5cm×4.0cm×2.0cm。

病理报告示:增生性息肉133例,管状腺瘤38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8例。

1.2 方法:189例患者均使用内镜下圈套器切除肠息肉。

1.3 结果:本组189例肠息肉病人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息肉术,其中186例手术成功,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均为出血, 1例为术中出血,另2例分别为术后第2d和第3d出血,经处理后治愈。

无穿孔病例。

2术前准备2.1心理护理:为患者进行细心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2.2 完善相关检查,凝血机制异常者,纠正后施行。

了解病人既往史并询问近期是否服用阿斯匹林、抗血小板等药物,如果服用则停用7~10d。

2.3 肠道准备:患者术前1~2d进半流质,术前晚20:00服用33%硫酸镁100ml,半小时后饮水500ml,之后禁食。

手术当日晨空腹服3000ml温开水加入清肠散27g,1小时内服完,服药过程中需多活动。

禁用甘露醇作肠道准备[1],因甘露醇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可产生甲烷等易燃气体。

2.4 器械准备:OlympusCF240电子结肠镜,高频电流发生器,圈套器,必要时备内镜专用注射针,金属钛夹等。

3术中配合3.1助手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更换必要体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1122018 年第 5 卷第 49 期2018 Vol.5 No.49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临床护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孙 慧(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泰州 225321)【摘要】报道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默契配合、熟练的技巧,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以及饮食、运动等的指导是保证EMR 手术治疗扁平或亚蒂息肉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肠息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9.112.0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扁平或亚蒂息肉等,是在息肉电切术、粘膜下注射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效果好、易操作、安全性高,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

EMR 的顺利进行,疗效满意与否,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收集我院2017年3月~7月行肠息肉EMR 的患者25人,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

其中男18例,女7例;多发性息肉13例,单个息肉12例。

现将肠息肉EMR 的护理配合报告 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EMR 治疗的经过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告知病情,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检查积极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各项辅助 检查。

1.3 器械及药物的准备电子肠镜(OLYMPUS CF-H260AL ),透明帽(OLYMPUS D-201-10704),注射针(OLYMPUS N M -200U -0423)电圈套器(O LY M P U S S D -240U-25),钛夹释放器(OLYMPUS HX-110UR ),钛夹(OLYMPUS HX-610-135L ),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液等。

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作 者单 位 :1 1 6 0 2 1 大连 市第 五人 民 医院 胃镜 室
治 疗 过 中 患者 会 出现 不适 感 ,甚 至 会 出现 难 以
2 93 2
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5年 第 2 l 卷第 1 9期
I MHG N,O c t o b e r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1 9
忍受 的牵 拉 痛 。 多数 患 者 对 电 子肠 镜 肠 息 肉摘 除 消化物饮食 ,可适 当加些清淡菜汤 ,禁食辛辣及 手术存有恐 瞑感 , 会产生紧张 、 焦虑等不 良情绪 , 粗 糙食 物 。定期 随访 ,3~6个 月 复查肠 镜 同 。 因此 ,要 与 患者 进 行 很 好 的沟 通 ,给 予 患 者鼓 励
学 杂志 ,2 o 1 2 ,3 1( 1 2):2 3 8 9 — 2 3 9 0 . [ 7 】 王 玉 ,许彩 红 ,王 勇 . 常 规更 换 外周 静 脉 留置针 对 于导 管 堵塞 及
( 收稿 日 期: 2 0 1 5 — 0 7 — 1 0 )
( 责任校对 :吴琴娟 )
肠镜下肠息 肉切除术 的护理体会
肠镜肠息 肉摘除术毕竟是项微创 的手术 ,因此对 1 . 3 方法
患者 进行 必要 的宣 教 , 进 行全 面 的护 理至 关重 要 ,
如下。
患 者 采 取 左 侧 卧 位 ,采 用 O l y m p u s
G F Q 2 6 0 A I 电子肠镜进行常规电子肠镜检查 ,观察
现将 1 5 6 例 电子肠镜肠 息肉摘 除术护理体会 总结 息 肉大小、部位 、有无 蒂。根据大小形态来选择
1 . 4 护理 干预
D O I :1 0 . 3 7 6 0 / c m 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5 . 1 9 . 0 4 5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

识 不断提高。内镜下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 、 方法 简单 、 安全有
效、 成功率高 、 费用低等优 点 , 患者 更易接 受 。在手术 前护 士有效的心理护理、 术前 准备 , 术中、 术 后 的紧密 配合及 严密
因胶浆 l O m l ( 过敏体质者慎用 ) , 对 高度 紧张者肌 肉注射 安定
护理配合在 高频 电凝 电切
我院 自2 0 0 8年 3月 至2 0 1 3年 3月内镜下高 频电凝 电切 治疗 消化道息 肉 1 6 2例 ( 1 7 9枚 ) 手术前后及 术 中的配合护理 。结 果 治疗成功率达 1 0 0 %, 无一例并发症, 具有刨伤小、 安全 性高、 效果好、 费用低等优点 。结论 治疗消化道 息肉手术 中的重要意义。
增加 师焦 痂过早脱 落而引起 出血 , 必要时给予保护 胃黏膜 、 抑
酸剂 、 止血剂 。护士要严密观 察病情 , 重 视患 者 的主诉 , 发现 异常及时处理 , 并做好详细记录 。
2 .结 果
1 . 2 . 1 . 2 心理准备 : 耐心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的 目的 、
方法 、 优 点及可能出现 的不 良反应 , 消 除患者及家属 的顾 虑和 恐惧心理 , 以取得配 , 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 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1 . 2 . 1 . 3 仪 器准备 : 选择性能良好 的电子 胃镜 、 肠镜 、 电 凝电切器 、 各种规格 的套 圈器及 负极板 , 并提前 调试好 , 发 现
起出血 , 整个操作过程 , 动作要轻柔 、 缓慢。
1 . 2 . 2 . 4 术 中观察及 心理疏 导 : 整个 手术 过程 , 护 士 除 紧密 的配合 医师手术外 , 疏导患者紧张的心理 , 指导 患者做深 呼吸 , 嘱其放松 , 同时要密切 观察患 者 的神情 、 面色 、 呼吸、 询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

方法对高频电凝电切术89例肠息肉的护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高频电凝切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前、术后护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标签:肠镜;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护理肠息肉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疾病,指肠道表面长出并向腔内突起的病变,临床上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大多在行肠镜或者钡剂灌肠检查时才被发现。

虽然肠息肉被认为是良性的,但因其存在肠道出血以及恶变倾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息肉是一种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中因人而异实施针对性护理.我院2014年1月~12月,为89例肠息肉患者实施了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由于术前术后采取了周密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中,男63例,女26例,年龄19~87岁,平均58岁,其中息肉直径0.5~4.5 cm,单发息肉36例,占40%,多发息肉53例,占60%。

1.2方法按常规方法使用异丙酚开展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术前准备和结肠镜检查相同,禁用甘露醇做肠道准备。

在结肠镜下找到息肉,将息肉调整到6点钟的位置,将高频电圈套器自活检孔道伸出,对小的息肉予以电凝,对大的、有蒂的息肉予以电切。

1.3结果89例中患者均耐受手术,术后恢复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住院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通过采取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的接受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强调与正常行肠镜检查过程大致相同;提供更多的关爱,解除其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向患者讲解电凝圈套灼除术的目的、适应症及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说明电凝圈套灼除术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举例说明该术可以有效治疗结肠息肉,消除其恐惧及紧張感,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摘除结肠息肉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方法对15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治疗,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并给予指导。

结果15例均无出血及并发症发生,成功率达100%。

结论高频电摘除结肠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而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予正确的指导及术中的密切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标签:结肠息肉;护理;内镜;高频电切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1~75岁。

息肉部位:直肠4例,直-乙交界2例,乙状结肠2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3例,升结肠2例,息肉直径0.7cm者2例,息肉直径0.8cm者4例,息肉直径1.0cm者6例,直径1.2cm者3例。

病理报告:息肉8例,腺瘤3例,管状腺瘤1例、管状绒毛膜腺瘤3例。

1.2 结果15例患者术中顺利,无出血、穿孔及其他并发症。

共切除息肉84枚,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良性息肉。

1.3方法常规肠道清洁准备,采用高频电发生器产生的电凝、电切或电凝电切混合电流,配合圈套器切除直径>0.5cm的息肉,息肉回收送病理检查。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目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让患者详细了解操作的步骤、诊断意义,及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介绍检查医生及科室环境,讲解手术的方法、体位,需要如何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1.2 肠道准备术前肠道清洁要求较高,必须达到完全清洁。

检查前一日进食清淡少渣的食物,不吃蔬菜、水果、菌菇类等。

禁吃豆制品等产气的食物,当日早餐禁食,可饮水。

检查当日将2盒恒康正清(复方聚乙醇电解质)配置成2000ml溶液,第一次服用1000ML,以后每隔15min服用250ML,2h内服完,直至排便成清水为止,如果便秘者检查前日再次服用一盒恒康正清,术前禁用20%甘露醇做肠道准备,因为其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会产生易燃气体,如果达到可燃浓度,进行高频电切除时,可引起爆炸。

2.1.3患者准备操作应签写检查治疗同意书,作好术前一般检查,如肝功能、
出凝血时间等,肠镜治疗前后1w停服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

嘱患者戒烟,保暖,防止感冒,以防操作时咳嗽而影响治疗效果。

做好服药后的排便评估,询问患者服用泻药排便的颜色,次数,性质。

2.1.4 术前用药进镜前0.5h,给予654-2 10mg肌肉注射,以减少肠道蠕动。

2.2器械准备准备OlympusCF-260电子结肠镜,并连接在内镜图像显示仪上;圈套器在每次电切前应常规检查其性能、有无损坏,注意开闭圈套时把手滑动和圈套开闭是否通畅,如圈套张开大小失常、钢丝变形扭曲、开闭不畅应及时换高频发生器应常规检查其性能,看电路是否形成;检查电极板位置是否固定好,导电湿纱布是否垫上,根据息肉大小调整电流强度指数,检查各导电连接是否正常;脚踏开关应放在醒目处,以便及时开通电源。

2.3术中护理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的最常见并发症是出血、穿孔及灼伤,因此护士应严格按照医生指示进行操作。

嘱患者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取出,左侧屈膝卧位,全身放松,将电极板粘贴在患者小腿上。

向患者交待,治疗过程中不要接触金属物品,以免漏电;请家属不要接触患者,以免触电。

插入肠镜到达息肉部位,调整肠镜角度或患者体位,使视野清晰,然后根据息肉蒂的粗细或广基息肉底的直径设定伸出、回缩、张开、收紧圈套器等步骤套住息肉,息肉套住后应注意将息肉提起悬于肠腔内,否则易伤及邻近肠壁。

如大息肉不能悬空于肠腔内时,可将息肉头部紧密地、大面积地(大于圈套与所截面积l倍以上)接触周围肠壁再通电,使单位面积中通电量减少,则接触面的温度降低[1],避免灼伤接触部肠壁,护士在术中应逐渐加大收紧力度,使息肉中央的小动脉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电切技术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漏电伤及正常的黏膜组织,防止肠穿孔。

术后应抽尽肠腔内积气。

总之,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可达到快速安全的效果。

2.4術后护理
2.4.1 卧床休息术后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嘱患者如不注意饮食、休息等易引起术后迟发性出血[2]。

2.4.2 饮食指导术后禁食2h,如果无异常3d可进食无渣半流质,忌食粗纤维及肉类,进食不宜过快。

1个月内禁止饮酒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2.4.3 术后用药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以防术后出血,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1w,使用抗炎及止血治疗,如康复新液口服,奥美拉唑针静推。

2.4.4 病情观察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血便、腹胀、腹痛、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术后综合征,及早发现异常,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4.5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

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了解患者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以及有无腹痛、腹
胀、腹膜刺激征等情况。

术后绝对卧床24h,予止血、抑酸、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2w内要控制饮食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大便干结和增加腹压的因素。

必要时应用缓泻剂,防止因大便硬结而导致焦痂脱落过早引起出血[3]。

便秘者用缓泻剂,以防干硬的粪便摩擦创面,导致大出血,观察病情变化。

有无出血、穿孔、灼伤等并发症。

重视患者主诉,有无腹痛、腹胀、便血等现象。

2.4.6出院指导患者住院1w左右无异常,考虑出院,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继续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由于本病有明显的家族史。

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因此.患者直系家属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严密随访[4]。

3 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手术损伤小,痛苦少,花费少,简便快捷,术后恢复快,目前已成为消化道息肉首选的治疗方法[5]。

目前已被作为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3]。

但也可以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术者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以及术者与助手相互间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因此,护士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切实掌握电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相关知识,正确实施围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尤其是肠道准备,仪器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操作动作要轻稳,准确无误,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及健康指导。

从而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运祥,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62 63.
[2]陈敏芳.肠息肉高频电切后迟发性出血[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3): 209.
[3]竹琪琪.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护理与配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51-52.
[4]孙彦玲,李瑁芹.高吉莲.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26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5,11(10):1494.
[5]黄小荣,陈敏芳,俞霞琴.大肠息肉高频电摘除术并发症的防治策略[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5):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