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contents•环渤海地区概述•经济发展现状目录•经济发展优势与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结论与建议环渤海地区涵盖了渤海、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1.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范围范围地理位置水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非常重要。

自然环境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

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渔业资源尤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矿产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经济概况总体经济状况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

近年来,该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外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增长速度: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产业结构与特点0102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和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合作框架和协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环渤海地区应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投资优惠该地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政府提供了投资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同一个梦——环渤海城市圈的发展研究

同一个梦——环渤海城市圈的发展研究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10 0 ) 0 1 1
摘要 :依托首都铁路 、航空枢纽 的优势 ,天津又是 全 国最 大人 工海 港 ,滨海新 区 ,曹 妃甸 相继建 成 。秦 皇岛 、 黄骅成为晋煤海运 专运海港 。营 口、烟台 、东 营等港 口各 具特 色 ,优势互补 。大连 、青岛分 别辐射 东北亚 ,大 西北 ,与京 、津互为崎角之势 ,形成 向产业集群发展 与区域大都市 圈的优 势组 合。
北 京 一天 津 联 手 ,正在 走 向产 业 集 群 的发 展 道 路 。在 资 源 环境 条 件 约 束 和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保
建设的新港区 ,规划面积 为 3 k 其 中 1k 0i , n 0 i 将 n 辟建 为 中国规 模最大 、开放度最 高 的保税港 区 。 天 津港 对 内辐 射 力 强 ,直 接 经 济 腹 地 包 括 京

7 % 左右 的货 物 吞 吐量 和 5 % 以上 的 口岸 进 出 口 0 0 货值 来 自天 津 以外 的 各 省 区 市 ;对 外 联 系 广 泛 ,
目前 已同世界 上 的 1 0多 个 国家 和地 区 的 4 0多个 8 0
港 口有 贸易往 来 ,每月 集装 箱航 班 4 0余 班 。 0
维普资讯
第1 0卷 第 4期
20 0 8年 8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O.NFORM ATI I ON SCI ENCE
Vo . 0, No 4 11 . Au .,20 8 g 0
同 一 个 梦
环 渤 海城 市 圈 的发展 研 究
石 坚
“ 所 得 ,有 所 失 ” 与 “ 眼 于 长 远 的 根 本 利 有 着
天津 港 现有 水 陆域 面积 近 20 i ,陆域 面积 0k n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出口贸易中的单证问题论《2000年通则》中FCA术语的运用及注意问题进出口业务中佣金和折扣的作用和运用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贸易纠纷三种常用的出口收汇风险防范措施的运用及利弊分析福费廷在外贸结算中的应用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对我国出口商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中国纺织品出口中的品牌战略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当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频遭退货问题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纺织品贸易摩擦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国外反倾销的新特点及对策我国出口商品包装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国际贸易中争议的处理电子商务对信用证业务的影响中国如何运用WTO规则应对外国的反补贴指控CIF合同的特点和内容及应用日韩贸易自由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印度经济和中印贸易中俄边境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贸易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汉堡规则和海牙规则的比较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为我国(省、市)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绿色壁垒对我国(省、市)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省(**市)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省(**市)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国际物流运输合理化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网络贸易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对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1.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2.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3.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4.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5.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6.特种货物物流技术7.货损事故处理与风险防范8.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9.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10.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11.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12.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13.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14.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15.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16.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17.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18.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19.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20.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21.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2.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23.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24.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25.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26.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27.论NVOCC的法律地位及其提单性质28.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29.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认定与性质30.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31.铁路如何参与集装箱多式联运32.公路如何参加集装箱多式联运33. **************************************联运34.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35.试从国际航运角度谈谈第三方物流的发展36.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37.试分析大小洋山深水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38.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39.请谈谈“凭保函无单放货”与“电放”的异同40.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41.试谈谈无单放货对承运人的风险及防范42.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43.浅论国际航运企业如何开展现代物流业务44.试分析M/R与D/R的异同45.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46.请分析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与国际快递的异同47.你是如何看待DHL等国际快递公司获得国内快递经营权的?48.浅谈《海商法》有关托运人的规定带给船公司签发提单的影响49.传统海运业如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50.谈谈海运货物收货人的提货义务51.浅析提单的首要条款52.浅谈提单的法律适用53.试分析HBL, SBL ,OBL的异同54.如何理解有关提单的初步证据,最终证据的作用55.谈谈承运人责任期间的发展56.试分析承运人责任形式的发展57.浅论海运提单的运输合同的属性58.请分析托运人对托运危险货物的义务和责任59.试根据《海商法》谈谈FOB卖方作为托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60.试谈目前我国国际快递合同的法律适用61.试论HBL,SBL,TPLO-B/L的异同1、中小货代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浅析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管理3、浅析货代行业的专业化发展问题4、货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可行性分析5、某某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6、浅析货代行业的规范管理问题7、浅析国内货代企业如何应对外资货代企业的挑战8、港口货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探析9、货代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10、货代行业风险分析及保险现状11、货代业务中如何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12、货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研究。

利用渤海开发促进潍坊经济发展的研究

利用渤海开发促进潍坊经济发展的研究

链” 的重 要节点 , 是环 渤海 地 区和 山 东半岛的连接 点。 渤海开发战略与环
首先, 渤海开发进—步改变了潍坊
市产业结构的内容。 渤海开发使海洋产
渤海地 区 的发展战 略的 启动为潍 坊
经济 的又好 又快发展 提供 了重大 历 史机遇。

供其发展所需的原料。潍坊北部濒临
的莱州 湾底部 蕴藏 着大量 的 卤水 资 源, 据统计地下卤水总储量为 6 亿立 O 方米 , 占全 国的 6 % 充足 的卤水资源 0, 促进 了潍坊市盐化工产业和相关产业
海油田的开发 ,为潍坊重化工业为主

位于 渤海莱 州湾 南岸 供 了充足 的油气资源。 此外 , 渤海开发不 仅 为潍 坊经 济发展提 供 了充足 的能
源 ,而且还为潍坊众多产业和企业提
1 3公 里 , 环 渤海 “ ” 型 “ 项 4 是 C字 金
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大拓展潍坊 的发
展空间 , 培植新 的经济增长点, 增强整 体竞争 力,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促进 潍坊 产业 结构 的升 级 .
堡油 田 , 这表 明了渤海 的勘探开发潜
力巨大 , 由此引起 了新一轮 的渤海开 发热潮 。潍坊 是 1 座 环渤海城市 之 3

口。渤海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资源及渤
4促进 劳动 力就 业 .
展提出了更严厉 的要求和挑战。
3 . 潍坊市内外竞争激烈 . 资源配置
效 率堪忧
三 、利 用渤 海 开 发促 进 潍 坊 经济
发展 的 对 策
利 用渤海开发的历史机遇 ,潍坊 市委、 市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潍 坊市必须站在环渤海区域发展 的大背 景下 , 明确潍坊的功能和地位 , 找准与

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

新形势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研究
Ab t a t sr c :Mo e a d mo e p o l a t n in t o a sr ta n f t re b g Ec n mi i ls o h n o .r I e r n r e p e p y at t o B h iDit c s o e o h e i o o c C r e f C ia n w I e k y e o i c 1 i u s s rl e Dit c o o c n e r t n h 8 e a y e e p s n d ft r e eo me t o o a s e i u ey t sr t Ec n mi I tg a o .T e p p r a l s s t r e t a u u e d v l p n f B h i Dmmc d s h i i n h e n ta n e h sz sh w t d a c e it g ai n mp a ie o a v e t e r t . o n h n o
王 树 理 Wa gS ui n h l
( 山东 经济 学 院 , 南 20 1 ) 济 5 0 4
( h n o gIs tt c n m c ,ia 5 0 4 C ia S a d n tueo E o o i J n 2 0 1 , h ) n i f s n n 摘要 : 目前 。 渤 海 区域 作 为 全 国三 大 经济 圈之 一 , 来越 引起 人 们 的 注 意 , 渤 海 经济 圈 的发 展 关键 是 区域 一 体 化 问题 。 环 越 环 本 文 试 着 对环 渤 海 区域 的 发展 . 点 就 如 何 推进 该地 区 的一 体 化进 行 了探 讨 并对 该 地 区一 体 化 的 未 来作 了展 望 。 重
占全 国 13 技 术 人 员 密 度 居 全 国之 首 。 全 国 最 大 的 /。 有 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基地 。集 中了信 息技术

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呼唤立法保护——访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疏震娅

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呼唤立法保护——访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疏震娅

近 岸 海 域 生 态 环 境 的 问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是 近 岸 海 域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围 也 在 不 一 范
生态 系统 的结 构 和功能 即受 到一 定程 度 的破 坏 , 鱼类群 落进 入 由高 营养层 次 向低 营养层 次 的演变 过 程 , 业 资源逐 渐朝 渔
护的立 法现状 仍 然不尽人 意 。 ” 谈 到 环 渤海 环 境保 护的 立法现 状 , 震 娅 认 为 : 渤 海 环 境 保 护 立 法 疏 环
海 洋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所 疏 震 娅 在 接 受 记 者 采 访 时 称 : 年来 , 渤 海经 济 圈的发 展 建设 很快 , 近 环 所
火 灾 及井 喷 所 引起 的 溢 油事 故 概 率约 为 每年 02 。石油 富 .次
含 的有机 成分 降 解后会 造成 局 部海 域 水体富 营养化 , 导赤 诱
潮爆 发 。2 1 年, 00 渤海 共发 生7 次赤 潮 , 积达 3 5 0 m2 尤 面 ,6k 。 其 ̄:0 0 l月 1 日和 1 日两天 , 2 1年 0 1 2 渤海 海 域首 次 发现 有 毒赤
潮 。二 是 渤 海 湾 生 态 系 统 处 于 亚 健 康 状 态 。水 体 呈 严 重 富 营
2 0 年 , 北 地 区 超 采 地 下 水 1 0 多 亿 m3 地 下水 开 采 漏 斗 03 华 00 ,
排 海污 水总 量的4 %。< O O 中国海洋 环 境状 0 < l年 2 况 公报 》显 示 , 海 入 海 排 污 口达 标 排 放 次 数 渤
仅 占全 年 监 测 总 次 数 的 4 %。 海 现 有 输 油 管 6 渤
动 范 围 , 卵 和 仔 鱼 的 种 类 少 , 度 低 。三 是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鱼 密 恶 化 , 洋 生物 种 类 明显 减 少。 2 世 纪 7 年代 初起 , 海 海 从 0 0 渤

河北环渤海港口发展战略研究

河北环渤海港口发展战略研究

维普资讯
河 北 环 渤 海 港 口发 展 战 略 研 究
口文 /张 娜 高旭辉
也将成为环渤海地区港口 远不能满足我国加大战略性资源 推动港口功能升级, 提 要 本文以对河北环渤海港口 发展影 头明显不足, 集装箱码头建设滞后, 特别是能 软件竞争的重要内容。 响因素分析为基础, 提出河北环渤海港口群发 进 口的需要: 接纳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的码头能力严重不 二、 河北环渤海地 区港 口群发展的合理定 展的合理定位与战略, 对河北港口发展提出相 应建议。
切实做好物业管理和售后服务, 积极参与社区 市场定位不准、 经营不善是主要原因, 而解决 使房地产跨区域、 跨行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对
文化建设 。 有条件 的房地产 企业应设立客户俱 这些问题的有力措施就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 于 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而言 , 企业在 发展
乐部, 系统、 持续地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 把企 内部推行整合营销战略。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领 过程中的长期的资源积累为整合营销的导入 业的一切工作置于客户正常监督之下, 促使企 域,整合营销战略的优势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整合营销战略将会增强房 业不断超越 自 创造性地开发出满足客户需 整合 营销战略 与价值创造和 传递程序 是密切 地产开发企业抵御外来竞争的能力, 我, 实施品牌

足, 且未形成大、 小码头相互配套衔接, 中、 干 位
线港、 支线港和喂给港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结合上述分析, 河北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的

河北环渤海港 口发展 的影响 因素
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码 发展应准确把握集装箱运输发展船舶大型化、 1世界港口发展特点和趋向。 、 在全球贸易 集装箱运输系统; 头短缺 : 长江 、 江出海航道 以及沿海主枢 纽 航线联盟化以及集装箱全球和区域性枢纽港、 珠 快速发展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改革 合理选择港口发 的推动下, 现代世界港口发展呈现如下特点和 港 进 出港航道 条件不适 应海运船 舶大型 化的 支线港布局逐步形成的趋势, 展战略定位。具体定位应为:1 ()依托腹地经 趋向:1 ()新一轮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集装 需要。我国港口业的未来必将是一个以大型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维普资讯
第5 第2 卷 期 20 0 6年 6月
北京交通大学学 报(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eigJ oo gUnvri (oi c ne dt n ora o in atn i s y S c l i cs io ) Bj i e t aS e E i
vo. No 2 15 .
J n2 0 u .O 6
环渤海 经济 圈城市群 能级梯 度分布结构 与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研 究
赵全超, 汪 波, 王举颖
( 天津大 学 管理 学院, 天津 307 ) 002
摘 要 : 据增 长极理论 、 根 梯度转移理论 和城 市功能理论 , 建 了城 市能级综 合评 价指标 体 系, 构 并运 用主 成分分析 软件 对环渤海地 区内的各城 市进行 了城 市能级的 综合 了
cu tra ay i a d S S.I h n lse n lss n PS n t ee d,t i ril r g o t o in f a ta vcsa d sr tge hsa t eb i sfrhs me s i c n d ie n tae i c n g i s
Sta e i s a c n Gr d srb to fEne g r d r t g c Re e r h o a e Dit i u i n o r yG a e
Stu t r o a ha e o o i g o t u t r r c u e f rHu n Bo iS a Ec n m c Re i n Ciy Cl se
sa c e ,t ea il r g o h t ely rg a edsrb t n sr cu eo u d Bo a e h o g e rh s h r ceb i sfr h a e rd i iu i tu t r fRo n h i t n t t o r A atru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

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

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

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

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

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

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

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

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
绿色通道。

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

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

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

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

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
器等生产基地。

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

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

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

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
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

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

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6.9%。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

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

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

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

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