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表征
氧化石墨烯常用表征制样方法

氧化石墨烯基本表征制样方法
1SEM
制样方法:将超声分散好的分散液取一滴,滴在干净的硅片上,室温干燥后去测样;如要测量氧化石墨的SEM,可将浓缩的胶体股份干燥得片状的样品,直接粘于导电胶上即可,由于GO本身导电能力比较差,测试过程电压3KV左右即可;
2AFM
制样方法:将超声分散好的分散液通过微孔注射器滴在新的云母片中央位置,将云母片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中,室温干燥2h后放入烘箱干燥12h;
3TEM
制样方法:将超声分散好的分散液滴在有碳支持膜的铜网上,放在干燥的滤纸上自然干燥;
4FT-IR
制样方法:将干燥的GO通过研磨,与KBr混合(质量比GO:KBr=1:100),研磨后压片测量,测之前扫描基底;如需测量液体,可通过压制NaCl薄片,将液滴滴在两个NaCl薄片之间,放入光路测量;液体也可以通过毛细管将液体滴在KBr片上直接测量;或通过液池测量;
5Raman
制样方法:片状直接放于载玻片上,调焦测量即可;测试注意激光不要太强,否则会烧损样品;如果是测量分散液,需要提前制样,干燥
后去测量;
6XRD
制样方法:现在的XRD测量均有模具,如果是粉末状的,需要将其放入模具小凹槽,然后通过载玻片压平;制样过程需要注意样品的平整性;
7TGA
制样方法:取3-5mg左右的样品,放入氧化铝坩埚中,使其表面平整,均匀覆盖在坩埚底部,保护气氛为氮气,升温速率2℃/min,最高温度550℃。
2014年8月16日。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研究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是一种由石墨结构经氧化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表面化学反应活性。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氧化石墨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一、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氧化剂法氧化剂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将氧化剂如KMnO4或HNO3等与石墨材料反应,使石墨材料表面生成氧化层,然后利用酸性洗涤等方法去除过量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最终得到氧化石墨烯材料。
该方法因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2. 热氧化法热氧化法是一种将石墨材料置于氧化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的方法。
通过在高温下将石墨材料置于氧气或空气中进行氧化处理,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程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材料。
相比于氧化剂法,热氧化法具有制备时间短、氧化程度可调节等优点。
3. 气相氧化法气相氧化法是一种将石墨材料置于气体中进行氧化处理的方法。
通过将石墨材料置于高温还原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可制备出高质量的氧化石墨烯材料。
该方法具有氧化程度可控、无需添加氧化剂等优点。
二、氧化石墨烯的材料性能研究1. 电学性质研究氧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质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传输性能。
其导电性可通过控制氧化程度进行调控,传输性能受其形态和材料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氧化石墨烯还具有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电子器件。
2. 光学性质研究氧化石墨烯的光学性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光学吸收和散射性能,其光电响应能力优于一般的碳材料。
此外,氧化石墨烯还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可用于生物成像等领域。
3. 气敏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的气敏性质研究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可通过对气体的敏感性反应,实现对气体的快速检测和监测。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文献综述材料0802班李琳200822046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李琳摘要:石墨烯(又称单层石墨或二维石墨)是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原子晶体,被认为是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1]。
石墨烯可通过膨胀石墨经过超声剥离或球磨处理来制备[2,3],其片层厚度一般只能达到30~100 nm,难以得到单层石墨烯(约0.34 nm),并且不容易重复操作。
所以寻求一种新的、容易和可以重复操作的实验方法是目前石墨烯研究的热点。
而将石墨氧化变成氧化石墨,再在超声条件下容易得到单层的氧化石墨溶液,再通过化学还原获得,已成为石墨烯制备的有效途径[4]。
通过述评氧化石墨及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结构、改性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展望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氧化石墨,制备,表征Oxidation of graphite surface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LI LinAbstrat:Graphite surfaces (also called single graphite or 2 d graphite )is the single atoms thickness of the 2 d carbon atoms crystal, is considered fullerenes,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ite basic structure unit [1].Graphite surfaces can through the expanded graphite after ultrasonic stripping or ball mill treatment topreparation [2,3], a piece of layer thickness normally only up to 30 to 100 nm, hard to get the single graphite surfaces (about 0.34 nm), and not easy to repeated operation. So to search a new,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repeated the experiment method of the graphite surfaces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will graphite oxidization into oxidation graphite, again in ultrasonic conditions to get the oxidation of the single graphite solution, again through chemical reduction ge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of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ite surfaces [4]. Through the review of graphite oxide and oxidation graphite surfaces of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and thecompound, and prospects the graphite surfaces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composite materials.Key words:Oxidation graphite surfaces, graphite surfaces, oxidation graphite,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采用Hummers 方法[5]制备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讲义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讲义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实验十、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了解氧化石墨烯结构与性能表征。
二、实验原理1、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其颜色为棕黄色,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粉末状、片状以及溶液状的。
氧化石墨烯薄片是石墨粉末经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氧化石墨烯是单一的原子层,可以随时在横向尺寸上扩展到数十微米,因此,其结构跨越了一般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典型尺度。
氧化石墨烯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
氧化石墨烯长久以来被视为亲水性物质,因为其在水中具有优越的分散性,但是,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实际上具有两亲性,从石墨烯薄片边缘到中央呈现亲水至疏水的性质分布。
经过氧化处理后,氧化石墨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但在每一层的石墨烯单片上引入了许多氧基功能团。
这些氧基功能团的引入使得单一的石墨烯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鉴于氧化石墨烯在石墨烯材料领域中的地位,许多科学家试图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以便有利于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研究,虽然已经利用了计算机模拟、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制备方法,实验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石墨来源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氧化石墨烯的精确结构还无法得到确定。
大家普遍接受的结构模型是在氧化石墨烯单片上随机分布着羟基和环氧基,而在单片的边缘则引入了羧基和羰基。
图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一般有三种方法:brodie法、Staudenmaier法、hummers法。
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其表征

i mp r o v e d H u mme r s me t h o d w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 T h e i mp r o v e d me t h o d wi t h e a s i e r p r o c e d u r e p r o d u c e d a g r e a t e r a mo u n t o f
W a n g Lu
( S c h o o l o f P a c k a g i n g a n dMa t e i r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u z h o uH u n n4 a 1 2 0 0 7 , C h i n a)
第7 卷第2 期
2 0 1 5 年4 月
包 装
学
报
Vo 1 . 7 No . 2 Ap r i l 2 0 1 5
Pa c k a g i n gJ o u r n a l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1 0 0 . 2 0 1 5 . l a c e d b y c o n c e n r t a t e d H2 S O 4 ) : H3 P O 4 ) =9 : 1 . T h e s u r f a c e o f t h e G O p r e p a r e d b yt r a d i t i o n a l H u mme r s m e t h o d a n d
石墨烯的氧化还原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实验目的:(1)了解石墨烯的结构和用途。
(2)了解氧化后的石墨烯比纯石墨烯的性能有何提升(3)了解Hummers法的原理一、实验原理:天然石墨需要进行先氧化,得到氧化石墨,再经过水合肼的作用下还原,才能得到在水相条件下稳定分散的石墨烯。
石墨的氧化过程采用浓硫酸和高锰酸钾这两种强氧化剂,氧化过程中先加浓硫酸,搅拌均匀后再加高锰酸钾,氧化过程从石墨的边沿进行,然后再到中间,氧化程度与持续时间有关。
氧化过程中要增加石墨的亲水性,以便于分散,分散一般使用超声分散法。
氧化后的氧化石墨烯需要进行离心处理,使得pH值在6到7之间,目的是洗去氧化石墨烯的酸性,根本原因是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有多种方法,化学还原和热还原等,化学还原采用水合肼,热还原采用作TGA后,加热到200℃,一般大部分的含氧官能团都能除去。
二、实验内容:1、利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2、对制得的石墨烯进行结构表征三、实验过程:实验利用Hummers法进行实验:1、在三颈瓶外覆盖冰块,制造冰浴环境,并在三颈瓶内放入搅拌磁石;2、将冰状天然石墨4g和硝酸钠2g倒入三颈瓶中;3、将92ml浓硫酸倒入三颈瓶中;4、开启磁力搅拌器,把溶液搅拌均匀后再缓慢加入高锰酸钾12g,在冰浴环境下搅拌3h;5、升温至35℃,保持搅拌0.5h或1h,此时是对石墨片层中间进行氧化作用,氧化程度与持续时间有关;6、加入去离子水184ml,缓慢滴加,保持温度低于100℃,升温至90℃,保温3h,溶液变红;7、加300ml去离子水和30%的双氧水溶液10ml,使得高锰酸钾反应掉,静置一晚,倒掉上层清液;8、对溶液进行离心操作7-8次,使得pH值在6-7;9、减压蒸馏,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石墨烯;10、对得到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A)氧化后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B) 还原过程加热温度对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对比记录(C)石墨烯的XRD(D)石墨烯的SEM图有(B)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氧化石墨烯反应得越多,占比越低。
氧化石墨烯(GO)聚苯乙烯(PS)的制备与表征

氧化石墨烯(GO)/聚苯乙烯(PS)的制备与表征2.1 引言氧化石墨是石墨经过深度氧化后得到的一种层间距远大于石墨的层状化合物。
氧化石墨具有典型的准二维的片层结构,其层间距为6-11A o之间,层面间含有羟基、羰基等,片层边缘处有羧基。
经过适当的超声波震荡处理极易在水溶液或者有机溶剂中发生剥离分散成均匀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
2.2实验操作2.2.1 所用试剂本实验所用到的主要试剂与药品均为分析纯。
水溶液均为去离子水。
测试所需仪器:X射线衍射仪(XRD, D/Max-2400X, Rigaku Co.,Japan, Cu K αradiation(λ=1.54056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Hitachi S-48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HitachiH-600)、Raman衍射仪(Horiba Jobin Yvon LABRAM-HR800型,λ=325nm)、电池测试系统(武汉蓝电的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上海辰华CHI660E)2.2.2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与表征将0.75g石墨、90ml浓硫酸、10ml浓磷酸与4.5g高锰酸钾冷水浴搅拌混合,后在50°水浴中搅拌24h,冷却至室温,小心注入200ml冷水,再加入5ml 30%的过氧化氢,观察溶液由砖红色变为褐色,最终变成亮黄色。
我们所制得的GO溶液浓度为10mg/ml。
样品的相组成与相纯度由XRD进行了表征。
由图像(2.1)可以得出,GO的衍射峰位在2θ=11.565°。
根据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可得氧化石墨烯片层间距为0.7646nm,相比于石墨片层间距(0.34nm)有增加,表明层间引入了基团。
图2.2为GO的Raman图像。
纯GO的Raman图谱,有两个特征峰,分别是位于1355cm-1的D峰和位于1606cm-1的G峰D峰对应于六方晶格里的缺陷和无序震动,是氧化石墨烯的缺陷无序的度量。
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表征

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与表征无支撑的纸状或者箔状材料是当今社会技术的一个主要的部分。
其用途包括保护层,化学过滤器,电气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组件,粘接层,电子或光电元件和分子的存储。
基于纳米级元件的无机纸状材料,如膨化的蛭石或者云母片等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经商业化用作保护层、高温粘合剂、介质阻挡和气防渗膜。
由膨化石墨堆层组成的碳基柔性石墨箔已得长期的应用于包装和衬垫材料,其原因是与大多数介质相比它们的化学抵抗性强、大的温度变化也表现出优越的密封性以及液体的抗渗性。
碳纳米管的发现产生了bucky paper。
Bucky paper 具有优良的机械和电化学特性,这使其结可能适用于燃料电池和结构复合材料。
本文报道的是石墨纸的制备和表征。
这种新材料的刚度和强度优于许多其他的纸状材料。
该材料将宏观柔韧性和刚度结合到一起,其原因是纳米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呈环环相扣的排列状态。
氧化石墨烯是有亲水性含氧石墨薄片组成的层状材料,在其基底的平面和边缘存在着含氧官能团。
用溶液浇铸法已经做出氧化石墨烯基薄膜,但是并不清楚所使用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剂是否已经完全膨化成单层。
而且也没有详细的解释所得的薄膜材料的形态和机械特性。
最近我们已经报道了在合适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在水中能够实现完全膨化,生成几乎完全是单个氧化石墨烯层的胶体悬浮液,其平均横向尺寸接近1µm。
这样的石墨烯层能够化学官能团化、分散到聚合物基质中并且脱氧产生新的复合材料。
因此,开发了一种能将这些氧化石墨烯层组装成有序宏观结构的方法。
研究发现在(directional flow)定向流速下氧化石墨烯层能够组装成纸状的材料,这点与碳纳米管类似。
用Anodisc膜对氧化石墨烯层的胶体分散液进行真空过滤,干燥后即可得到无支撑的氧化石墨烯纸,其厚度为1-30µm。
该材料在传输的白光下是均一的呈现深棕色,当厚度大于5µm时几乎为黑色(图1 a-c)。
SEM扫描氧化石墨烯纸断裂边缘发现几乎整个样品的横截面都有良好的包覆层,夹在密度较低“波浪”状得包覆层之间,其厚度是100-200nm(图1 e-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与表征无支撑的纸状或者箔状材料是当今社会技术的一个主要的部分。
其用途包括保护层,化学过滤器,电气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组件,粘接层,电子或光电元件和分子的存储。
基于纳米级元件的无机纸状材料,如膨化的蛭石或者云母片等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经商业化用作保护层、高温粘合剂、介质阻挡和气防渗膜.由膨化石墨堆层组成的碳基柔性石墨箔已得长期的应用于包装和衬垫材料,其原因是与大多数介质相比它们的化学抵抗性强、大的温度变化也表现出优越的密封性以及液体的抗渗性。
碳纳米管的发现产生了buckypaper.Buckypaper具有优良的机械和电化学特性,这使其结可能适用于燃料电池和结构复合材料。
本文报道的是石墨纸的制备和表征。
这种新材料的刚度和强度优于许多其他的纸状材料。
该材料将宏观柔韧性和刚度结合到一起,其原因是纳米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呈环环相扣的排列状态。
氧化石墨烯是有亲水性含氧石墨薄片组成的层状材料,在其基底的平面和边缘存在着含氧官能团。
用溶液浇铸法已经做出氧化石墨烯基薄膜,但是并不清楚所使用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剂是否已经完全膨化成单层.而且也没有详细的解释所得的薄膜材料的形态和机械特性。
最近我们已经报道了在合适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在水中能够实现完全膨化,生成几乎完全是单个氧化石墨烯层的胶体悬浮液,其平均横向尺寸接近1µm。
这样的石墨烯层能够化学官能团化、分散到聚合物基质中并且脱氧产生新的复合材料。
因此,开发了一种能将这些氧化石墨烯层组装成有序宏观结构的方法.研究发现在(directionalflow)定向流速下氧化石墨烯层能够组装成纸状的材料,这点与碳纳米管类似。
用Anodisc膜对氧化石墨烯层的胶体分散液进行真空过滤,干燥后即可得到无支撑的氧化石墨烯纸,其厚度为1—30µm。
该材料在传输的白光下是均一的呈现深棕色,当厚度大于5µm时几乎为黑色(图1a-c).SEM扫描氧化石墨烯纸断裂边缘发现几乎整个样品的横截面都有良好的包覆层,夹在密度较低“波浪”状得包覆层之间,其厚度是100—200nm(图1e—g).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纸的分层状态由其XRD证明(图1h).典型的氧化石墨烯纸样品的XRD谱图中的峰对应的是层间距(d-间距)为0。
83nm。
在氧化石墨烯的d-间距跟水含量的依赖性关系的研究中,测得的间距可以归结为约一分子厚的水层,其原因大概是水分子与氧化石墨烯层之间的氢键作用。
当氧化石墨烯纸样品垂直朝向衍射平面时,根据XRD衍射峰的宽度使用Debye-Scherrer公式就能计算出有序的氧化石墨烯层堆的平均尺寸,其尺寸为5.2±0.2nm。
该尺寸对应的是6—7层得氧化石墨烯层。
图1氧化石墨烯纸的形态和结构。
a-d,氧化石墨烯纸的数码照片:a—1µm厚;b—重叠的5µm厚的半透明膜;c-重叠的25µm厚的条带;d—拉伸载荷后断裂的条带;e-g—10µm厚样品的低、中和高分辨率的侧边SEM图.h—两种不同仪器获得的两种氧化石墨烯纸的X射线衍射模型。
在一个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观察到氧化石墨烯纸样品的三种形变方式:拉直、线性(“弹性")和塑胶(图2a)。
其行为也大多数的纸状或者箔状材料的行为类似,然而,氧化石墨烯纸比较硬。
尽管不同尺度的氧化石墨烯纸有不同程度的褶皱和波浪状起伏,但是在拉伸载荷过程中其初始拉直量是相当小的。
载荷超过弹性形变氧化石墨烯纸发生断裂,但是并不伴随着拉出任何片状,产生几乎笔直和平坦的断裂面(图1e-g)。
这与buckypaper的断裂相反,表明其良好的物质均匀性和强大的夹层约束力。
氧化石墨烯纸极限拉伸应变(如下,样品不表现出粘滑行为的最高纪录是0。
6%)可以与柔性石墨箔(沿轧制方向是0.5%)相媲美,比用类似的过滤方法制备的蛭石(2.5%)和buckypaper(3-5.6%)低得多。
但是,氧化石墨烯纸的断裂延展所需的能量高达350KJm-3(约190Jkg—1,材料密度为1。
8gcm—3)。
其值是柔性石墨箔对应值的10倍,与“新制”的buckypaper的对应值相似。
图2几种代表性的氧化石墨烯纸样品的拉伸性能(参见补充材料2)a—5.2µm 厚样品(5—1,红色)和重载片段样本(5—1-R,蓝色)的应力—应变曲线.三种形变方式:拉直、弹性和塑胶;b—5.5µm厚样品(6—3,红色)和重载片段样本(6-3-R,蓝色)的应力-应变曲线;c—11µm厚样品(12—3,红色)的循环载荷应力—应变曲线。
实线表示循环的载荷部分,虚线表示减压部分。
蓝线和红线分别是27和32GPa弹性模量下的线性应力-应变的关系图;d—四个不同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导数,表明在拉伸载荷的行为的“搓板"模式;e—5。
5µm厚样品(6-4)的应力—应变曲线,和重载片段(6—4—R)的粘滑特性;f-h—40、90和120℃下,11µm厚样品(12—4)的应力-应变循环测量;i—拉伸实验中,同一11µm厚样品的线性热收缩性能(线性负热膨胀系数,约—50×10—6K-1)。
h中的红色曲线表示拉断之前的最终样品。
该氧化石墨烯纸的拉伸试验测试表明其拉伸模量和断裂强度具有较高的值(图2)。
氧化石墨烯纸的拉伸模量确定为32GPa(31个实验样品取平均),最高为42±2GPa。
其值要比buckypaper、蛭石基的纸状材料和柔性石墨箔的值要高得多.该氧化石墨烯纸的拉伸强度也比柔性石墨箔和buckypaper的值高得多,仅比蛭石基的纸状材料低一点。
循环荷载实验表明当载荷超过弹性形变的极限时,样品会发生永久性变形(图2c)。
每个周期的有载荷和无载荷部分其弹性模量均增加,五个周期后共增加了约20%。
这种自我强化性能是众所周知的对齐聚合物链和其他纤维材料所具有的。
拉伸载荷可能导致大分子/纤维沿载荷方向对齐并且产生机械强度变硬的样本。
与之相似的是,拉伸氧化石墨烯纸能够使二维片层更好的对齐,并且单个氧化石墨烯层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增加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材料的强度变大。
氧化石墨烯纸的这种性能与柔性石墨箔的性能完全相反,柔性石墨箔的弹性模量在应力循环中是降低的.有趣的是,氧化石墨烯纸的应力-应变曲线经常显示出“搓板”模式并且甚至有时急剧好转,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的倒数(/δσδε)的一系列的峰的变化(图2d)。
单晶石墨和蒙脱石粘土片与聚电解质层层组装所产生的材料受剪切也会表现出相同的局部强化性能。
然而,如果样品的载荷达到塑胶方式(图2b)并且失败,那么低应变下重新载荷的片段的刚度与失败前原始样品的刚度相似。
这些结果表明材料刚度的降低并不是局部效应,而是以该方式载荷后氧化石墨烯纸的均匀软化。
在特殊的情况下,应力-应变有几个连续的过程,每个过程伸长量都有很大的变化。
这表明借助于单个“纳米片”的滑动锁机理,也就是解释宏观样品在逐步加压时发生滑动然后“咔哒”到位。
假定在氧化石墨烯层之间存在着水分子(从上边可以看出),人们会认为氧化石墨烯纸的机械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含水量。
实际上,当氧化石墨烯纸水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时(见热分析曲线,补充资料6),其模量增加(图2f-h,相同样品从17到25GPa)。
这如预期的那样,水分的丧失伴随着氧化石墨烯纸的收缩(图2g,h)。
这种与水有关的性能与纤维素基纸相似:湿纸层比干纸层的延展性和刚度都要低一些。
除了拉伸试验,还做了不同厚度t 氧化石墨烯纸样品的弯曲实验(见补充材料5).将条状的氧化石墨烯纸进行弯曲实验获得一个简单的曲线(图4b ),然后压缩两条平行氧化石墨烯纸直到形成一个(或多个)折裂(图4b ,c )。
我们测量了再结构失稳(也就是折裂出现)之前该条状氧化石墨烯纸的曲率半径。
用来做纯均匀弯曲的氧化石墨烯纸条的溶液是由各向同性均质材料组成的,氧化石墨烯纸条外(或者内)表面的正(或者负)法向应变x ε的值为0.5/x t R ε=。
实验数据(图4a 中的红线)的线性拟合给出法向应变的平均值 1.10.1%x ε≈±。
由于氧化石墨烯纸的极限拉伸应变是只有0。
6%(见上文),与单轴拉伸相比,弯曲过程中它可以维持更大的形变。
拉伸和弯曲的形变的机制如图4e 所示.单轴拉伸会(在整个样品)产生平等的应力分布,应力传导是通过层间粘合物(氢键结合的水分子)的剪切变形产生的。
而材料的弯曲只在“纸张”表面引入局部应力。
通过结合吸附水的剪切和拉出,实现外表面的压力在层与层之间的传递并导致分层,尤其是沿着堆叠结构中的缺陷方向(图4e 和d)。
在内表面,压力是压缩状态的,以致于在层间产生局部剪切和弯折(图4c 和d )。
对比临界单轴拉伸应力实验,该实验中断裂几乎是直着穿过样品无明显拉伸(图1e )。
弯曲负载下分层现象主要是沿着微缺陷(相邻层之间的空隙)(图1f)。
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纸是一种宏观的柔韧的材料,是由面内硬但面外柔软的氧化石墨烯层构成的,这些氧化石墨烯层之间相对紧密地交互锁定。
总之,我们采用定向流动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纸状材料,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此结构中单层柔软的氧化石墨烯层以近平行的方式交互锁定/拼贴在一起。
其层与层之间大的相互作用面、原子尺度的波纹和亚微米尺度的皱形态都使负载高效地分布在整个宏观样品中,这使得该材料比传统的碳基和粘土基纸更有弹性。
廉价的起始材料如氧化石墨便于制造大面积的纸状层,用来制作具有可控的渗透性膜,各向异性离子导体,超级电容器,以及分子存储材料,其中包括许多其他用途.氧化石墨烯纸也可注入或充当载体物质制备含有聚合物、陶瓷和金属的混成材料.另外,分层状态的氧化石墨烯层表面有很多的化学官能团应该很容易使其自身进一步的化学功能化。
后一种方法可以用来交联相邻的氧化石墨烯层,提高单层间的机械相互作用以及预制该材料的物理特性。
结合了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可调性,氧化石墨烯纸将成为一种令人兴奋的材料。
图3拉伸强度σ与模量Е的比较。
使用类似的过滤方法制备的蛭石和Buckypaper的数据来自文献22和文献2。
柔性石墨箔使用膨胀石墨轧制成的。
请注意,高值和低值两种颜色显示。
亦可参考补充材料4图4不同厚度的氧化石墨烯纸的弯曲实验结果.a-实验中,条带机械稳定性失稳的曲率半径,图中红线是实验数据点的线性拟合.显示每个数据点的误差线(标准偏差);b-从膜5(5。
2µm厚)切割的条带当被挤压成两条平行带时的两张低分辨率SEM图;c—1µm厚的弧形氧化石墨烯纸条带的SEM照片,其曲率半径为20µm,白虚线表示弯曲产生的两个主要折痕;d—11µm厚弯曲条带的高分辨率SEM照片;e—平面内单轴加载到断裂和弯曲屈曲试验的原理图.附加的原理图是为了表示将相邻氧化石墨烯层结合到一起的层间水分子(蓝色).当堆层弯曲或者拉伸时这些相互作用被破坏,导致断裂而不是拉伸方法采用Hummers法用纯化的天然石墨(SP—1,BayCarbon)合成氧化石墨.在20毫升的批次实验中使用超声波(FisherScientificFS60超声清洗仪)制备浓度为3mg/ml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层的胶体分散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