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参考书教学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研资料汇总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研资料汇总为了帮助更多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的同学们提高复习效率,实现自己的考研梦。
聚英考研网为大家整理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各种考研干货,有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初试考试科目详情、考研资料书、辅导班介绍和考研真题等,文末还有惊喜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初试考试科目: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更多华中科技大学各个学院专业的考研专业课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和《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全真模拟与答案解析》系列丛书是由聚英考研网专门针对考生们的复习特点研发的。
为考生们整理了历年的真题和进行真题预测解析,对重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进行系统性地复习。
华中科技大学历年真题:
/down/all/jnu-0?p=1&down_type=lnzt 聚英考研网辅导班详情:/
聚英教育自2004年创立以来已有14年的办学历史,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图书出版发行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
集团机构。
聚英考研所研发的专业课考研复习全书、历年真题及解析、全真模拟题等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自04年发行以来,累计销量已达数十万册;聚英考研的考研辅班导及一对一辅导的服务体系经过12年的努力耕耘,已成为受到各界的认可和好评,业界服务的考研通过率趋近于96%。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此外,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各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想了解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的考研qq群或者关注微博、公众号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教材解读与应用工作总结

教材解读与应用工作总结在教育教学的领域中,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有效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致力于教材解读与应用的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材解读的重要性教材解读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同时,还能了解教材中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教材解读的方法与过程1、整体把握拿到教材后,首先对教材进行整体浏览,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章节结构和主要内容。
关注教材的目录、前言和后记,从中获取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指导思想。
2、单元分析以单元为单位,分析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要求。
研究单元内各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课的教学实现单元目标。
3、课文研读仔细研读每一篇课文,包括课文的内容、语言表达、插图、练习题等。
分析课文的知识点、思想内涵、情感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4、参考资料辅助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材,还会参考相关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源。
同时,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教材的解读。
三、教材应用的实践与探索1、教学设计根据教材解读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如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设计灵活运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于科学教学总结范文模板3篇 科学教学活动总结范文模板

关于科学教学总结范文模板3篇科学教学活动总结范文模板下面是收集的关于科学教学总结3篇科学教学活动总结,以供参考。
关于科学教学总结1本学期已经结束,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与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
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学生在综合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
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
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
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综合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
华科课程设计感想

课程设计总结从一开始得知要进行课程设计开始,就知道测绘工程的课程设计不会象其他课程设计那样简单。
对于我们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算是对我们的一次大练兵,需要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要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综合性实践和应用,熟悉控制测量技术设计的有关规定,了解控制测量技术设计的基本内容,初步学会四等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的编制,使学生对控制测量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讲,此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是:1.总结和检验控制测量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
通过布设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测区控制网技术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2.将《控制测量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与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经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逻辑组合,而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技术性文件。
设计者通过对自然语言——文字和人工语言——图像、表格,公式等各种书面符号的综合应用,可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本大纲之规定。
设计分四个阶段:熟悉设计任务书和收集资料、设计构思、绘制工作图、编制工程设计说明书,各道工序都要认真完成。
2.全部设计的论点(论断)应该正确、深刻,明确表示设计人所提出的主张、意见和看法。
论据力求做到真实、典型、充分、新颖,论据和论点应有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要求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规则。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在遣词、布局、谋篇及至行款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自我训练。
在文字语言表达方面力求做到:精确(确切无误)、简约(语意精粹,容量较大)、清晰(体现鲜明的逻辑性、条理性、确定性)、平实(质朴无华、庄重严谨)。
2021华中科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我根据自己考研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政治a)7月中旬——9月:马哲,毛概,史纲,跟着李凡《政治新时器》,看完了第一遍书,暑假的时候以为思修太简单,没有看。
个人认为,暑假处于摸索和入门的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老师视频比较重要。
b)9月——10月,马哲,毛概,史纲快速过一遍,知道哪里是重点就多看+做练习。
c)10月——11月,10年真题,要分析自己的选择题错在哪里,这一阶段又看了自己常错的几个知识点(高教版政治大纲解析)。
然后开始买各种习题进行刷选择题。
d)11月——考试前,每天刷1,2套各种机构的选择题+改错整理总之政治主要看个人的理解,只会背是万万行不通滴。
至于辅导班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文科生好友9月开始看政治考了78,理科生好友从9月份复习政治考了74,我考了75,我们三人都没报政治辅导班。
复习方法:首先,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所谓理解就是要理解政治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真正的掌握书上说的是什么,只有理解了知识点的本质才能在考试中灵活的运用。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书上的知识点十分晦涩难懂,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报个政治考研班,政治也是个人认为唯一报考研班有效果的一个科目。
老师的讲解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知识点。
同时辅导机构也会帮助大家对书中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将知识点编织成网络。
这可以大大的节省复习的宝贵时间。
其次,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因为政治的知识点过多,为了更高效的复习,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作好记录。
之后以时间为线索对所记录重点进行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记忆,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脑海中能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这样做到融会贯通之后,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第三,大家要坚持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去记忆知识点。
最好利用其他学科复习疲倦之后的时间。
政治知识点虽然复杂,但毕竟大多有历史背景和一定现实意义。
相比较于专业课和专业课的枯燥,政治还是有一定的立体感的。
因此,利用其他科目的复习剩余时间背背政治,可以起到转换思维方式从而得到放松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总结

系统仿真: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运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旳系统进行实验,并借助于专家经验知识、记录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旳一门综合性和实验性学科1.系统三要素:实体属性活动2.仿真三要素和三活动三要素:系统模型计算机三活动:系统建模仿真建模仿真实验仿真环节:系统建模仿真建模程序设计仿真输出分析3. 仿真分类(1)根据模型旳种类:物理仿真数学仿真/计算机仿真物理-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 (2)仿真时钟和实际时钟旳比例: 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3)根据系统模型旳特性:持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4. 离散系统实体属性实体旳特性用特性参数或变量表达(实体旳分类实体行为旳描述排队规则)事件离散事件系统由事件来驱动旳(顾客达到顾客离开)活动实体在两个事件之间保持某一状态旳持续过程;用于表达两个可以辨别旳事件之间旳过程,它标志着系统状态旳转移。
(顾客达到。
排队。
服务开始事件。
服务。
离开)进程由若干个有序事件及若干有序活动构成,描述涉及事件及活动间旳互相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顾客达到。
排队。
服务开始事件。
服务。
离开)5仿真钟旳推动事件调度法: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刻旳事件按照事件发生旳先后顺序不断执行相应旳事件例程固定增量时间:选择合适旳时间单位T作为仿真钟推动时旳增量若该步内若无事件发生,则仿真钟再推动一种单位时间T。
该步内有若干个事件发生,则觉得这些事件均发生在该步旳结束时刻。
解决这些事件时顾客必须规定当浮现这种状况时各类事件解决旳优先顺序。
6库存订货量:Q重新订货点:RL订货提前期:LT订货准备时间、发出订单、供方接受订货、供方生产、产品发运、产品达到、提货、验收、入库等提前期为随机变量。
库存5大要素:(1)需求按需求旳时间特性:持续性需求、间断性需求按需求旳数量特性:拟定性需求、随机性需求(2)补充(订货)订货提前期(从订货到进货旳时间)订货周期订货量(3)库存最小库存量(安全库存) 最大库存量(4)费用订货费库存费缺货损失费生产费用(库存系统旳目旳:在满足需求旳前提下库存费用最低)(5)存储方略t0循环方略:每隔固定期间t0补充固定库存量Q0,适应于需求恒定状况(定期定量)(s,S)方略:设库存余额为I,s为安全库存量,S为最大库存量(库存容量),当存储量I>s时不补充;当存储量I≤s时,补充量Q=S-I。
华科学习经验.doc

管理干部、负责着一个正处于转型中的业务条线,“我对公司变革推进的作用力主要在哪里、我能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实践出有效的管理创新?”带着问题,通过导师的讲授,要求自己从敢于“颠覆”固有思维开始,努力寻找可以解答的路径。
“成功的企业死于什么?”齐振宏导师问。
既然成功、为何会死?那这个成功是得益于什么?为何不能持续?看来这样的成功,外力因素的占比是非常大的,这个外力又是什么?硅谷精神教父、科技商业预言家凯文曾有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不是物质、而是信息。
”因为科技的发达,信息传播速度与传播量几乎是颠覆式的,信息变化直接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深度变化,难怪海尔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把握时代脉搏、掌握住趋势、顺势而为,方可让才能与智慧找到产生价值的土壤。
时代潮流与趋势,就是外力。
所以,当曾经的成功遭遇危机时,因敏锐的察觉到,自我主观意识下的成功概念,是需要及时厘清修正的。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每一个个人个体。
好风凭借力——“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已经让所有企业、所有个人个体,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所带来的空前效应、创造的惊人奇迹实在让人兴奋、振奋。
“信息数据”、“去中间化”、“口碑”、“人脉网络”、“极致服务”、“用户粘性”,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是庞大的受众群体的支撑,那就是消费者、是客户,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平等的平台,将各类经营者与各类受众者全部以水平线般的角度联接在一起,衍生出跨界的新概念,让信息资源实现整合、交叉并相互渗透。
由此,一个感悟,所有创新模式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如何真正触及到时下消费者的需求点并创造出价值”。
齐振宏导师说: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个体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他预先的价值判断;任何一个微小的力量都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力量。
这一句话,是否可以激励我们: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应该增添更多的自信——在公司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想方法、找方法,敢于直面挑战,积极推进新技术运用,以微创新思维探索更丰富的客户体验方式,以极致思维来训练队伍在产品与服务上的竞争能力,建立口碑、塑造品牌。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参考书目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系统分析与集成01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02复杂系统非线性分析03分子生物计算04综合集成技术与方法428《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29(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工出版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1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02神经网络及智能控制03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04现代电力电子电气传动05机器人原理及应用06模式识别与数据融合技术428《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29(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工出版社▲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1检测理论与方法02传感技术与智能系统03测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技术04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428《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29(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工出版社▲系统工程01决策分析02决策支持03智能化集成系统04复杂系统的理论与应用05物流系统06生物信息控制与计算428《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29(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工出版社★▲系统信息化技术01企业信息化02工程信息化03商务信息化04政务信息化428《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29(1)《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工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华中科技大学参考书目│201《高等工程数学》,于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5年。
││202《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3《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版。
││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张培刚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版。
││204《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王承绪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高等教育哲学》,约翰·布鲁贝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05 "P. R. Halmos: Measure Theory" 1975 (1-9章) ││ 严士健、王隽骧、刘秀芳,《概率论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 ││206《微观经济理论》,H. T. Varian, Microeconomic Analysis, Third Edition,││ W.W. Norton Se Company, 1981││207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士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8 控制理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9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李柱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10 ││优化设计:《机械优化设计》,陈立周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另附加有││ 关线性规划的内容││211《钢的强韧化理论与设计》,俞德刚,上海交大出版社││ 《金属材料学》,王笑天,机械工业出版社││212《陶瓷材料学》,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13《金属腐蚀理论与应用》,魏宝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15《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17《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周细,黄文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18《Heat Transfer》8ed, J.P. Holman, Mc GRAW-HILL, INC. ││ 《高等传热学》陈俊国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19《燃烧学》付维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20《数值分析》李庆杨,王能超,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2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一版)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肖广润、周惠领、张鄂亮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22《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陈矛章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23《动态传热学》郭方中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24 参考书目请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联系││225《精编电路理论》陈崇源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路理论晶析》陈崇源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26《现代控制理论》天津大学、刘豹编著││227《光电系统与信号处理》叶嘉雄,科学出版社。
││228《光纤光学》(第1-5章),刘德明,国防工业出版社98年第一版。
││229《数据库系统基础》,冯玉才,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30《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31 激光物理:《激光物理》,钱梅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32《电磁波理论》J.A孔人民教育出版社││233《随机过程》刘次华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随机过程》华似韵东南大学出版社││ 以上二本教材若找不到,也可参考其它适用于工科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数学》(含概率论部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34《固体物理学》.方俊鑫.上海科学出版社││235《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36《应用数学》,尤秉礼编,常微分方程补充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37《检测理论及应用》,朱麟章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38《数据库系统基础》,冯玉才,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数据库结构》,严蔚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庞丽萍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软件开发基础》,庞丽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39《优化理论》,秦寿康编。
││ 《运筹学》,李维锋,清华大学出版社。
││240《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分子生物学》,邵金荣,叶林柏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41"Computer Architecture---A Quatitative approach" D.A.Patteron著,││ MK Press.即《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第二版(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42《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版,庞丽萍,华中理工大学版社。
││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坦尼伯姆,电子工业出版社。
││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第三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24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二版,刘云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数据库设计与分析》,刘云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据概念》,Abraham Silbers chatz, Henry F. Korth, S. Sudbrshan, 机械││ 工业出版社。
││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斯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4《C语言程序设计》,秦友淑、曹化工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45《自动控制理论》,李友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246《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只考第二、四、五、六、││ 九、十篇)。
││247《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下册,夏道行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48《数值分析》,李庆扬,王能超,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4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数学系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50《微观经济学》S.平狄克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1《弹性和塑性力学的有限单元法》(修订本)丁皓江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52《计算流体力学》苏德铭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53《广义相对论》刘辽著高教出版社││254《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李介谷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模式识别》,蔡元龙编,西安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模式识别》,边肇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55《专家系统原理》,李德华编。
││ 《专家系统原理》,赵瑞清编,气象出版社。
││256《生物医学光子学》,自编教材。
请在87544624电话询问购买。
││257《细胞生物学》,郑国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子细胞生物学》,郭仁等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258《神经生物学》,寿天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神经科学纲要》,徐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259《高等有机化学》,王积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01《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302《文学运动史料选》(1-4册)北大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303《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乔姆斯基著,科学出版社││304《新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 《发展经济学教程》,张培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5《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6《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金融工程学》(修订版),格利茨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7《高等教育管理学》,姚启和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译││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出版。
││308《大学德育论》,刘献君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新编大学德育论》王殿卿、李春玲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09 "A. D. Wentzell: A Course in the Theory of Stochastic Processes" ││ 1983(6-11章)(随机过程(I))││ "D. Revuz, M. Y or: Continuous Martingales and Brownican Moties" ││ 1991(0-3章) ││310 黄志远,《随机分析学基础》(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1 ││311《随机过程》,S. M. Ross, Stochastic Processe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1(随机过程(II))││313 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陆栋、方俊鑫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314 物理综合(含统计物理,电动力学)││ 电动力学《电动力学》郭硕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统计物理《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315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机械工程测试信息信号分析》卢文祥、杜润生等,华中科技││ 大学出版社。
││316 微机原理及应用(一):《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周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刘乐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17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
││318《哲学研究方法论》欧阳康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任平等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9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常明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20 液压传动及控制:《液压元件及系统》,李壮云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21 机械振动学:《机械振动系统--分析测试建模对策》师汉民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32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钟毅芳、吴昌林、唐增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323 汽车动力学:《地面车辆原理》黄祖元,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系统动力学》张洪欣,同济大学出版社││324 内燃机理论:《内燃机燃烧学》金国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J. B. Heywood ││325《合金能量学》,肖纪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26《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327《CAD/CAM技术》,唐荣锡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