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一节:宗教改革的背景(共17张PPT)

第五章第一节:宗教改革的背景(共17张PPT)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 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结论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新旧文明的冲突,改革的必然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思考: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
端”的形式?
1、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事件:
失败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失败
②14C-15C,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切寄人托于是来神世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组织“十字军东征”,垄断军事; 兜售赎罪券,掠夺财富; 导致封建王权衰落。
十字军东征
兜售赎罪卷
二、宗教改革前的西欧
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严格控制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 外衣。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而罗马帝国内忧外患——312年,君士坦丁受洗皈依,次年6月 发布《米兰敕令》(das Tolerantedikt von Mailand)成为基 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对基督教的长期迫害,恢 复了信仰自由与和平。 ❖ 5.公元329年,狄奥多西一世诏令全国,正式承认基督教为罗马 帝国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 也蒙上浓厚的宗教愚色人彩船 布罗尼穆斯·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分裂:公元11世纪分裂,教皇成为天 主教的领袖,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实 力空前强大—”中世纪”
基督教的分裂 东正教---东欧 天主教---西欧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
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
。 时代。这一名词主要适用宗教于改革欧的历洲史背景
基督教(诞生于AD1C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意大利比萨教堂
梵帝冈圣彼得大教堂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思考: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公元6世纪)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基督教(公元1世纪)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课程标准】: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 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摘自《西方宗教史》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 盾,引发了反对天主宗教改教革的的历史宗背景教改革运动。 19

天主教黑暗统治的表现 1)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 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 2)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3)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 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4)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奢侈腐化
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2)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4)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
据了支配地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 二
兜 售 赎




图片反映了天主教在哪个领域控制权? 这个领域控制权的具体表现还有什么?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资料:基督教
• 1、产生: • 公元1世纪左右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 • 创始人传说是: 耶稣 • 2、4世纪初 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 3、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 基督教会托庇与日耳曼王权 • 打开城门迎接日耳曼军队 • 日耳曼国王赏赐教会1/3土地
4、基本教义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 “原罪”和“救赎”。据基 的教义,原罪是人类始祖亚 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 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 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 和灾祸的源。人类永远无法 自救。上帝(天主)差遣他 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 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 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 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 7.宗教“异端”运动是 ( ) • A.废除天主教会的斗争 • B.推翻封建王权的运动 • C.用与天主教会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 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 D.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
• 8.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②商品生产 与交换的繁荣③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④新航路 的开辟 • A.①②③④ B.①② • C.③④ D.②③④ • ( )
3、14、15世纪“异端”思想的共同 点?
• • • •
①抨击教会的腐败。 ②主张《圣经》为最高权威。(翻译《圣经》)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④主张教会权力服从世俗权力。
4、宗教“异端”运动的意义?
•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 商业的要求,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 了有力挑战。 • 市民阶层?
• •
结论: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 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从天主教会统治确立的时候起,他的对立 面也出现了。
思考2:宗教“异端”运动出现的原 因、表现及意义?

5.1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5.1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要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来 反封建?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新兴 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小,缺乏系统的、有 力的反封建的理论武器; (2)天主教会在当时西欧势力强大,为 减少斗争的阻力,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 的认可与支持
被示众的“异端”
中世纪欧洲出现 的“异端”运动 主要有些?其主张是什么?
愚人船 布罗尼穆斯· 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教 皇 出 巡
华 丽 的 祭 坛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 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 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 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____ 天主 教(罗马为中心) _____
东正 ____教(君士坦丁堡中心)
16 世纪第二次分裂 ____
天主 教 _____
新 教 ____
东正 教 _____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3.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 会有自己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绝对的统 治地位,垄断了教育、文化艺术等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被告人如不承认 ‘罪行’,就反复用 刑拷问。一切有利于 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 能成立。被告可以不 经审判便予处死。被 告认罪之后,如又否 认,即不再审讯,予 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 讯条例》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三)政治上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可能性 (一)思想上:宗教异端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二)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和发展 (三)政治上: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挑战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结束分裂割据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加强中央集权 实现 富国强兵
(4)确立——13世纪初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 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根本原因):
——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基督教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a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11
天主 _____教(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 ___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
16 ___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新 ____教 东正 _____教
①______教(宗)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 路德 加尔文 英国国
b.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
c.欧洲封建王权衰落 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2)表现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天主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1)主要原因: (2)表现 A、经济: B、政治: 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西欧最大封建主 占据土地 1/3 什一税 赎罪券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拿破仑加冕”
1804年12月2日,教皇庇护七世被迫为法兰西 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但登 基大典时皇冠被拿破仑夺走,拿破仑自行为自己以 及皇后加冕,以此表达自己对教皇的不屑。庇护七 世视之为奇耻大辱,于1809年,宣布将拿破仑革除 教籍。拿破仑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于1809年7月6 日派兵逮捕了梵蒂冈中的教皇庇护七世并将其押解 回萨沃纳囚禁 。
任何宗教典籍都 是神奇的或者是超自 然的,任一宗教典籍 对该宗教的信徒都是 神圣的,都是圣经, 任一宗教教徒都希望 非该教教徒称其宗教 经典为圣经,但任一 宗教的圣经对于异教 徒而言都不是圣经。
4.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他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响,提出了 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他反对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 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要求取 消教会地产;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认为主礼 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他们在弥撒仪式中应同领象征 圣体的面饼和象征圣血的葡萄酒,废除烦琐的宗教仪 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 统治的权力;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还将《圣 经》从拉丁文译为捷克文。
第九幅图
问题探究 探究2:宗教“异端”的主要主张和影响?-教改先声。 1、时间? 12-15世纪 2、代表? 3、主张? 法国;英国威克里夫;捷克胡司运动。 *经济上*思想上*政治上*仪式上*没收教产; *独尊圣经;翻译圣经。 *限制教权。 *简化仪式。
4、结果? 5、影响?
火刑处死。 挑战神权;反映愿望;推动教改。
为什么要发生宗教改革呢?
1、“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 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第 五 六 幅 图
华丽的祭坛 愚人船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 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 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 悬在空中的糕点。 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倍。

学案10: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学案10: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天主教进行神权统治是开展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2.宗教“异端”思想运动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

3.西欧的近代化为宗教改革准备了社会条件。

【自主学习】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大约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和一带产生。

(2)发展①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②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的庇护下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分裂为以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通过整顿教会,与争夺权力。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势力不断扩展。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等方式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鼓吹高于王权,如“卡诺莎之辱”。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掌握了《圣经》解释权,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二、宗教“异端”1.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斗争。

2.表现(1)兴起:12世纪后期,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高涨①英国人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和残暴,将《圣经》从拉丁文译成。

3.影响(1)对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开始出现和发展。

2.政治上(1) 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3)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实现富国强兵。

3.思想上: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网络构建]【合作探究】探究一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宗教“异端”形式的原因史料一封建制度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

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
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1)历史渊源: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 教会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组织“十字军东征”,发展势力空前 强大,占据支配地位。天主教罗马教皇最终确立了对西欧的大 一统神权统治,在社会上的影响无处不在。
(2)现实动力:14~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 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 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 主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地促进 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 迫切需要政治统一。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 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D
卡诺莎晋见
5.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C
材料一 “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需 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 ——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的萌芽和逐步发展,以及市民阶 级的逐步形成,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制度的要求日趋强 烈。在这样的条件下,已经长期被虚置的君主们乘机巩固和加强了 自己的权力,最终“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 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是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 都一样—— 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 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 消云散。 ──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 宗教外衣。 ③由“异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思想符合早期资产 阶级反封建斗争需要。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
4.影响:
①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 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 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背景)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 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 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 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⑤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 宗教改革运动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3世纪初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 权统治
问题一(结合课本思考):中世纪天主教神 权统治地位确立的原因与表现有哪些?
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主要原因:
①内部改革: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 权势
②以征服“异教徒”为 名,组织了“十字军 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③欧洲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 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
神父
信徒
思考: 从以上材料, 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天主教奢侈腐化、 荒淫无度、贪婪敲诈、教阶森严
结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 矛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二.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问西题欧二资:本1主4~义16的世产纪的生西和欧发生展产(方经式济有哪)些
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 思想文→化形方成面新出的现阶了级什:么资新产思阶想级?和有新何贵影族响?
意大利比萨教堂
梵帝冈圣彼得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教堂
基督教(诞生于AD1C的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AD4C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C第一 次分裂
_天__主__教(以罗马为中心) _东__正_ 教(中心:君士坦丁堡)
16C第二 次分裂
天___主__教
_新___教
_东__正__教
①_路__德___教(宗)②_加___尔__文__教③_英___国__国__教
材 料:16世 纪 初罗 马 教廷每年从 德 意志搜刮的财 富要高出当时 德 意 志名义 上的中央政权 “神圣罗 马 帝 国”年财 政收人的20倍 左右。这 种 搜刮,既不利于资 本主义 早期 的 原始积 累,也极大地恶 化了广 大 劳 动 人民的生活。
上帝 罗马教皇华 丽 的祭 红衣主坛教
大主教 主教
3.事件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②14-15C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 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问题三: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 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①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 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 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 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 的宗教外衣。
2.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 斗争(政治)
→民族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会受挑战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
→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天主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三.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1.原因
市民阶层(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 专断,开始反封建斗争
2.形式
宗教“异端”
(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宗教思想)
有麻性
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确立的表现:
经济: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文化:垄断文化教育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
离不开教会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 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 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 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 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愚 人船
布 罗 尼穆斯 博斯 油 画 荷兰 1470年
这 幅画描绘 了在荒宴 中 纵 情声色的修女和 修 士们 ,他们 正试 图 咬 下悬 在空中的糕点。 中 世纪 教会中所谓 圣 者 的愚蠢与自负 加上 他 们 生活中的堕落、 益 发 使他们 成为 了人 们 嘲弄的对 象。
教 皇出巡 红 衣主教 大主教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原罪
救赎
人原类罪因--有--(原O罪rig和in本al罪si而n)无一法词自来救自,基督教 要靠的上传帝说派,遣它其是独指生人子类耶生稣而基俱督来降的世、为洗脱 人做不牺掉牲的,“成罪为行「”。赎圣价经」中,讲作:了人有类两偿种罪还上-帝原的罪债与项本,罪从,而原拯罪救是了始全祖人犯类罪。所遗留的
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探究主题: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必然性)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 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 治和经济的必然反映。”
方法:
1.从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角度去探究 2.从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角度去探究改革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