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常见方法
初中数学导入式教案

初中数学导入式教案教案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 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学习难度。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导入活动:通过生活实例、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回顾: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新知识。
4.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1. 生活实例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导入: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3. 故事导入:讲述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知识回顾(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旧知识。
2. 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新知识。
2. 讲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设计课堂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2.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 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注意事项:1. 导入活动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3. 知识讲解要清晰易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4. 练习巩固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5. 总结拓展要富有启发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数学中导入新课几种方法

初中数学中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摘要新课导入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
关键词新课导入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新课导入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有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什么是问题情境策略呢?就是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和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清“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
本文谈一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导人新课的一些做法:一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几种常用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常用方法[摘要]自然、巧妙、精彩的新课导入往往能及时吸引住学生,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达到教与学的理想状态。
下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总结,浅谈一下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常用方法。
兴趣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顺利爬上获取新知识的阶梯。
质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联系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自行归纳得出,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做、会画,却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为此一上课我就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为其用数学语言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奠定基础。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大家能否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的玻璃。
师生共同分析并达到共识:此法可行,但比较麻烦,且不安全。
有无其它简便、安全的方法?b:测出好的这块三角形玻璃的三条边、三个角,把这些数据告诉玻璃店的工人师傅即可。
师生共同分析其可行性(三条边、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肯定其简洁性、安全性。
6个量,能否少测几个量呢?罗列后显得有点凌乱,启示学生按所测量的个数分分类,这样既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为后面的按条件个数讨论做好准备。
是用耳朵听科学。
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
内角剪下拼在一起,立即可从实践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并且对这一结论印象深刻。
很自然地自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初中数学课几种导入方法

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沿着教师预先设想的方向前进。
总之,导入对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起着总领作用。
导入的总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和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
笔者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教师可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
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正数与负数时,我先讲201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在哈尔滨的一个村落里,小王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然后,我问: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学生在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导入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导入一、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就是在课堂开始时,直接把教学重点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同学,引起同学的注意。
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法可以应用到一些比较简单的,与之前的知识毫无联系的基础知识教学中。
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引导同学的思维方向。
同学始终能够有正确的思路,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最终同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性质'时,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同学:"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性质。
'同学在小学时曾接触过正方形,在初中教学中,要求同学对正方形有更深入的熟悉。
当我告诉同学讲解的是正方形时,同学能够目标明确地听课。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设疑导入法初中同学都有好玩的天性,在课间的活动时间,大部分同学都会活跃地打闹。
在这种状况下,假设想在课堂教学上尽快让同学把注意力从课间的游戏中转移到课堂上来,就必须要我们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了。
在这种状况下,设疑导入法就可以有效地把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设疑导入,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同学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使同学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索。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要依据教学内容做深入的研究,尽量地与实际生活相关,这样才干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垂径定理'时,我看到同学都还处在课间的兴奋状态,就聊天式地问:"大家知道我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吗?谁能有方法计算出它的主桥拱半径呢?'通过这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同学就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急切地想要解答问题。
课堂学习气氛被这样一个简单的提问调动了起来。
然后,我再开展垂径定理的讲解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教学效率显然得到了提升。
三、设置悬念导入初中生除了好动外还有很强的好奇心。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假设能设置恰当的悬念,就会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引导同学开展学习。
巧妙地设置悬念是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手段。
初中数学教案的导入模板

一、导入目的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导入内容1.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以生活实例引入:例如,通过购物、旅游等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游戏、竞赛等形式引入: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或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导入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与新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1)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形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新课内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导入案例以“平行四边形”为例:1.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如窗户、黑板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复习旧知识:提问学生关于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等。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置悬念,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物体都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 导入新课: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新课导入手法

的方法. 供 同 行 切 磋
和技能 , 而且便于保持获取的知识 , 并 能 迁 移 到 新 的问 题 情 境 中 。所 以 , 教 师 应 尽 量创 设 好 的教 学 情 境 。
三、 常见 的几 种 新 课 导入 法 1 . 采 用 开 门见 山 法 导 入 新 课 所 谓 的开 门见 山 就 是 老 师 在 上 课 伊 始 就 直 接 揭 示 课 题 . 将 有 关 内容 直接 呈 现 给学 生 ,用 三 言 两 语 直 接 阐 明对 学 生 的 目的要 求 , 简 洁 明快 地 讲 述 或 设 问 , 引起学生 的有意注意 . 使 学 生 心 中有 数 , 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 把 学 生 分 散 的注 意 力
■匪
初 中 数
.
学 课 堂 新 课 导 入
黄 杰 成
( 永 春县 第 二 中学 , 福建 永 春 3 6 2 6 0 0 )
手 法
摘 要 :俗 话 说 , 良好 的 开 端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同 样 , 理 想 的新 课 导 入 , 能 为 学 生 营造 愉 悦 的 学 习氛 围 , 增 强 学 生 的课 题 意识 , 激发 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 让 他 们 产 生 强 烈 的参 与 欲 望 , 从 而使 课 堂教 学顺 利 地 进 入 最 佳 状 态 。 作 者根 据 自 己 多年 的 教 学 实践 及 初 中数 学课 堂的 实际 需 要 ,总 结 出一 些 课 堂
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点做法

位 线 定 理 ” 通 过 这 样 的 引入 , 生 在 定 理 证 明 时 , 要 添 加 , 学 对 的辅 助 线 这 一 难 点 的理 解 也 就 不 攻 自破 ,从 而 取 得 良好 的 教 学效果 。 四 、 验式 导入 法 实 实 验 式 导 人 法 是 引导 学 生 观 察 与 新 课 主 题 密 切 相 关 的 教
■匪
初 中 数 学 导 入 新 课 的 几 点 做 法
于 永 苹
( 化县 东宝 中学 , 林 通 化 14 0 ) 通 吉 3 10
新 课 的 导 人 , 课 堂 教 学 中是 导 言 、 开 端 , 教 学 乐 章 在 是 是 的 前 奏 , 是 师 生 情 感 共 鸣 的第 一 音 符 , 是 师 生 心 灵 沟 通 的 也 更 第 一 座 桥 梁 。每 节 课 之 前 , 都 精 心设 计 2 3 钟 的导 言 。导 我 — 分 言可 以是 师 生 对 话 ,可 以 是 教 师 对 学 生 作 业 和 学 习 态 度 的 总 结 . 以 是 对 下 一 步 教 学 工 作 的 布置 . 可 以是 对 学 生 的 祝 福 可 也 ( : 生 获奖 , 生 生 日 ) 导 言 的 内 容 都 是 和 学生 生 活 、 习 如 学 学 。 学 息 息 相 关 的 。所 以 , 短 的导 言 , 立 刻 引 起 学 生学 习 数 学 的 简 能 兴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鲁河乡中心学校曲长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
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复习导入法
一些与学过的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课题,应尽量采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使与新课题有联系的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重现,尔后,对就知识的形式或者成立的条件作适当的改变,引出新课题。
例如,讲解分式方程时,可先复习分解因式,然后提出,解方程的步骤,由此导入新课。
再如,讲解二次根式时,可先复习算术平方根,然后由此导入新课。
二、开门见山导入法
直接点明要学习的内容,即开门见题。
当一些课题与学过的知识联系不大、或者比较简单时,可采用这种方法、以便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常见的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形式。
例如,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这样导入新课:小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今天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这样可达到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三、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四、引趣导入法
新课开始,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产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
例如,在讲圆的概念时,一开头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同学们一下
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因为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始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不行!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
”教师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忽高忽低呢?”同学们一时议论开来,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边缘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
”由此引出圆的定义。
五、音乐导入法
由于初中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音乐,音乐可以使心情舒畅。
比如在讲解“你能肯定吗”这节时,可以在课前放一首歌“雾里看花”来引入,问学生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什么? 可能有学生回答“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么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双慧眼来学习本节课知识。
再如,在讲三角形外角定理时,可以用一首歌“红旗飘飘”来进行引入,然后提出问题“五角星的五个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通过对一类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这是数学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会占去板面大部分空间且不能移动。
但利用多媒体,会省时,省力,增加容量。
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
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1)(x+1)(x-1)=?(2)(x+2)(x-2)=?
(3)(a+1)(a-1)=? (4)(2a+b)(2a-b)=?(5)(4+a)(4-a)=?
七、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4/3,所以X2=—4/3÷(—1)=4/3,请同学们验算。
”当学生确信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
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
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
”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八、生活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教者可通过在实际需要中的应用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看得见,摸得着”,如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
教师短短几名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爱的火花。
总之,数学新课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