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动宾关系与相关句式

合集下载

特殊的动宾关系

特殊的动宾关系
特点
动词和宾语之间没有直接的动作和受 动作关系,而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 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通常需要借助 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
形成原因
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是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动宾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比喻和隐喻
特殊的动宾关系有时是通过比喻或隐喻的方式形成的,通 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或联想,从而建立起 一种特殊的关系。
特殊的动宾关系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特殊的动宾关系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义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句法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用分析 • 与特点
定义
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 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 于常规的动宾关系。
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
特殊动宾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 语义结构。
通过研究特殊动宾关系,可以深入探讨语言的演变过程、语法规则和语义 特征,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特殊动宾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有益的 启示和应用价值,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语义蕴含
语义蕴含指的是在句子中,某个词语的含义包含了其他词语的含义。在特殊动宾关系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蕴含往往不是简 单的包含关系,而是存在某种特殊的蕴含关系。
例如,“看”这个动词,在“看电影”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电影”,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电影” 的一种行为。而在“看风景”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风景”,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风景”的一种行 为。
语境和背景知识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 理解,这些语境或背景知识可以是历史事件、文化传说、 个人经历等。

几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几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是使動用法)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2.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1)不食三日矣。食之。 (2)晉侯飲趙盾酒。 (3)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4)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P347(課文多用
例): (1)今媪尊長安君之位。 (2)是以君子逺庖厨也。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辨別
就動詞來說,祗有使動用法,沒有意動 用法。不及物動詞帶賓語是使動用法。及物 動詞帶賓語是否活用于使動,要根據語境來 辨別。
就名詞、形容詞來說,在活用為動詞的 前提 下,再作進一步分析。如果作一般動詞 解釋不通,就要攷慮是否用為使動或意動。 用為使動的是表示客觀的結果,其意義是使 “賓語動”,用為意動,表示的是主觀看法, 其意義是“認為賓語怎樣”。如:
(5)富而使(讓)人分之。(莊子天地)(兼語句式) 使動用法和兼語句式比較起來,兼語句
式對意義表達得更为明确完善。因此漢代以后, 使動用法逐渐被兼語句式所取代。
二、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 物怎么樣,或把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當作 什么。
(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左右以君賤之也。 (2)以賢勇智。《禮記大同》 (3)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4)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莊子秋水》
四.為動用法
為動用法:主語為賓語實施某種動作行為, 叫做為動用法。
(1)夫人將啓之。 (2)陃夏馭齊侯。 (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
乎? (4)而世又不能死節者比。 (5)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1)今媪尊長安君之位。 (2)是以君子逺庖厨也。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动+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

“动+结果宾语”及相关句式
一 结果宾语
关于结果宾语,它的内容比较庞杂。其中有的是不是结果宾语,各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他认了一
个干娘”,《动词用法词典》认为“干娘”是结果宾语(1),马庆株先生认为是表称宾语(2)。再比如“吓了一身冷汗”,《现代汉语教程》认为“一身冷汗”是结果宾语(3),而《动词用法词典》认为不是结果宾语(4
子)、拼(图案)、洗(相片)、卷(烟卷)、糊(风筝)、捣(蒜泥)、烧(砖)、炸(油饼)、刨、挖
、掘”等。
单纯制作义动词跟综合制作义动词在句法上的不同是:单纯制作义动词只能带结果宾语,不能带受事宾
语;综合制作义动词可以带结果宾语,还可以带相应的受事宾语(广义的)(7)。这是因为不同的语义特征在
)。
2.2 带Ob类结果宾语的动词(记Vb)。
Vb在语义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含有破损义,如“破、裂、炸、剐、拉、摔”。这一点也可从词典的释
义中看出来,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些词的释义。
破: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
裂:破而分开。
炸:(物体)突然破裂。
如果单说“摔过全国第一、扔了个第一”,不大好理解,但在上述的语境中还是能够被接受的。
三 带结果宾语的动词构成的句式
带结果宾语的动词能构成的句式有很多种,我们只讨论动词带上结果宾语后构成的主要句式。
3.1 Va构成的句式。
3.1.1 S(,1):N(,施)+Va+Oa。例如:
、作、订、制定、创造、生产、伪造”等。“揉、捏、钻”不仅含有制作义,还含有一个具体动作义。也就
是说可以把它们的词义分解成制作义和具体动作义两部分,即:词义=制作义+具体动作义。制作正是通过
那个具体动作来实现的,比如“揉馒头”就是通过用手掌搓(面),使(面)成为馒头的。这类制作义可以

汉语 动宾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 动宾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动宾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是一篇长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对于主题的背景和整体的认识。

本文的主题是汉语动宾结构,而概述部分将对动宾结构进行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动宾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它由动词和宾语两个成分组成。

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宾语则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动作的影响对象。

动宾结构在汉语中广泛应用,是构建汉语句子和表达意思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动宾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我们会详细解释动宾结构的定义,以及宾语的概念。

其次,我们会探讨动宾结构的一些常见特点,比如动词和宾语的搭配关系、宾语的位置等。

接下来,我们会对动宾结构进行分类,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动宾结构在被动语态中的应用等。

通过对动宾结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句子的构造和表达方式,进一步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同时,动宾结构在汉语表达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动宾结构的应用能力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动宾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宾结构。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讨论动宾结构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汉语动宾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语言表达中。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和构成。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动宾结构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由于动宾结构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谓语与宾语的作用,其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次,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最后,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对动宾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的探讨,进一步加深对动宾结构在汉语中的理解。

12、动宾关系与相关句式

12、动宾关系与相关句式

3.反身宾语:
挺了挺胸脯
4.与事宾语:
告诉他、送给张三、问老师

5.工具宾语:

烧水壶 抽烟斗 洗温水 洗热水 扇子 打枪
吃大碗 喝小杯 写毛笔 洗冷水 听收音机 看望远镜 捆绳填混凝土、盖油毡、刷油漆、铺石子 (1)处所:回老家、去北京、打四平、吃馆子、吃食 堂、上岳麓山 (2)时间:起五更、睡半夜、迎新春、进入二十世纪
几点补充:
有时候一个结构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语义类型 的意义。如“吃食堂”,可以是处所宾语,也 可能是来源宾语。“铺石子、捆绳子”兼有工 具和材料的意义。 有人(如王占华、任鹰)认为其他非受事宾 语是一种受事宾语的转喻用法。



不同类型的宾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不 同的论元角色充任宾语的出现几率、所受的句法 制约等有较大的差异。
三 宾语类型之间的关系
1.及物动词的常规宾语和代体宾语。(邢
福义)
常规宾语,主要是对象宾语和目标宾语。 代体宾语,可以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其他宾 语类型。

如:
吃饭——吃食堂
打球——打二传
构成规律:
1、有对比选择性:打队长 2、直接三角关系:打教练
:听耳朵? 4、不误解:看眼镜? 听耳机
(2)对宾语的语义类型及其鉴定格式
的研究对中文信息处理尤为重要。

计算机对海量的语言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主 要有两种方式: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 方法,我们必须把两个方面都兼顾起来:尽可 能从超大规模的语料库中找出各种各样的动宾 语义关系,并予以科学分类;再为所分的类型 找出形式上的规则,这是归类的需要。“动词 +名词”的关系可以是偏正,也可以是动宾, 宾语语义类型的充分描写为计算机提供一切可 能的解释予以选择,相关鉴定格式的建立为语 言信息处理中的语义排歧提供了形式上的手段。

初中语文 短语类型

初中语文 短语类型

并列短语
一、定义: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 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合而成的。
二、关系:词和词之间是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平 等的联合关系。
三、结构:
例如:名+名 报纸杂志 今天或明天 动+动 调查研究 讨论并通过 形+形 雄伟壮丽 乖巧又懂事 代+代 这样那样 我和你 短语+短语 山青水秀 花红柳绿 数量词+数量词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三心二意
注意: 以形容词为中心词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
容词不能带宾语。
四、判断标志: 1、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跑得快 走得急 2、结尾常有“了”。 如:好极了 快多了
练习
判断标志: 1、“得”“了”是标志 2、可加上“得”或“了” 3、动词+< > 形容词+< >
指出下列短语哪些是后补短语? 1、大雁归来 机灵得很 好极了 2、打量一番 敬畏自然 我和你 3、千秋万代 启迪心灵 密不透气 4、放在地方 亮得刺眼 吃饱
指出下列短语哪个是动宾短语? 1、消灭敌人 红的发紫 改革开放 2、生性活泼 竞选州长 报纸杂志 3、祖国大地 思想解放 禁止吸烟 4、下定决心 不断发生 有幽默感
后补短语
一、定义:
由中心词和在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
中心词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补充说明程度、状态
、趋向、时间、处所等,来回答“怎么样”,“ 多久”“在什么地方”等。书面上用< > 表示补 语。
动宾短语
• 一、定义:
• 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宾语组成。
• 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表示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是回 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 (1)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 (1)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古汉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过,只要掌握了活用的规律,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

下面我就集中谈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

这十二条规律中,大部分与前辈和同仁们的研究成果相同,其余的都是自己学习的心得。

因此,相同的略简,其余的就较为详细了。

第一条副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鸿门宴》:“项增数目.项王”……(“目”活用为“用眼看”。

)《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少年”活用为“是青壮年”。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活用为“并列排着”,引申为“瞧得起”。

)第二条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宜业.其家……”(“业”活用为动词“继承家业”。

)《种树郭橐驼传》:“甚善,名.我故当。

”(“名”活用为“取名”。

)《冉氏烹狗记》(2007年辽宁卷):“烛.之则狗也……”(“烛”活用为“照”)。

第三条“而”前或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宴”活用为动词“吃饭”。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视之。

”(“衣冠”活用为“穿着衣戴着帽”。

)《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活用为“做伴侣”,“友”活用为“当朋友”;其实在句子中都是活用为动词后的意动用法。

)第四条介词结构前或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于其址”前的“舍”活用为“筑庐定居”。

)《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前的“樵”活用为“砍柴”。

)《聊斋志异·郭生》(2007年广东卷):“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德”在介结“以是”后,活用为动词“感激”。

)《晋书·周访传》(2008年广东卷):“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妻”在介结“以女”后,活用为动词“嫁给。

文言文句式结构分析与运用

文言文句式结构分析与运用

文言文句式结构分析与运用一、文言文句式结构的基本概念1.文言文:指古代汉语书面语,以《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为代表。

2.句式结构: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言文句式结构的分类1.主谓结构:主语 + 谓语2.动宾结构:动词 + 宾语3.偏正结构:修饰语 + 中心语4.并列结构:并列成分5.转折结构:转折词 + 并列成分6.因果结构:因果词 + 并列成分7.条件结构:条件词 + 并列成分8.疑问结构:疑问词 + 并列成分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结构1.判断句:用“者”、“也”等词表示判断。

2.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3.倒装句:谓语动词、宾语、状语等成分提前或放在句末。

4.被动句:用“被”、“受”等词表示被动。

5.反问句:用反问语气词表示疑问。

6.比喻句:用比喻手法表达意思。

四、文言文句式结构的分析方法1.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中各成分的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

2.句型分析法:分析句子的基本句型和变化。

3.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文言文句式结构的运用1.翻译: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句式结构不变。

2.仿写:根据句式结构,创作具有古文风格的句子。

3.解读:理解句式结构,把握句子的意思。

4.对比:分析不同句式结构在表达上的特点和差异。

六、文言文句式结构的学习建议1.积累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为分析句式结构打下基础。

2.阅读经典: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对文言文句式结构的敏感度。

3.分析练习:多做文言文句式结构分析的练习,加深对句式结构的理解。

4.请教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主动请教老师,获取解答。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句式结构,提高阅读和创作古文的能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分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结构。

句子:《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该句子为主谓结构,主语为“关关雎鸠”,谓语为“在河之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沿用了马氏的称法,并 指出一个句子的基本格局可以是:起词—动词—止词。进 一步论述了省略“起词”和“止词”以及隐含“起词”和 “止词”的情况。并指出了在基本格局基础上的变次格局, 即“起—止—动”和“止—起—动”以及基本格局。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 及物动词了,他将宾语称为“目的位者”。 (3)吕叔湘(1979)认为对于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 不能简单的根据句法位置来判定主语和宾语,即动词前的 成分一定是主语,动词后的成分一定是宾语。
几点补充:
有时候一个结构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语义类型 的意义。如“吃食堂”,可以是处所宾语,也 可能是来源宾语。“铺石子、捆绳子”兼有工 具和材料的意义。 有人(如王占华、任鹰)认为其他非受事宾 语是一种受事宾语的转喻用法。



不同类型的宾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不 同的论元角色充任宾语的出现几率、所受的句法 制约等有较大的差异。

概括一下
对宾语的认识进展和争议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 面:

层次 位置 语义角色
2.研究取向。
朱德熙说: “确定一个语言结构(ab)里组成成分(a)
的性质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成分本身的性 质(a的性质)以及跟它发生关系的其它成 分的性质(b的性质),还要考虑整个结构 的性质(ab的性质)” 因此,我们研究动宾结构,“动不离宾、 宾不离动”,已有的研究就是从上述三个 方面展开的。
(二)从宾语出发的研究。
1. 2.
3. 4.
宾语的类型:句法性质和语义角色。 宾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称:有定和无定。无定 “开一 个饭馆”;有定语“逛颐和园”;无指 “睡行军床”。 宾语类型与相关句式:转换能力。 宾语类型理解因素:认知和文化的。
(三)从整个动宾结构出发。
1动名结构的歧义性:动宾和偏正: 研究问题 研究资料 研究条件 考察贫困地区 考察队伍 考察对象 出租汽车 复员战士 歌唱祖国 歌唱演员 印刷报纸 印刷工人
2动宾结构与意义的整合。 打秋风 揩油 敲边鼓 走后面 吃食堂 飞上 海 3典型受事宾语和非典型宾语的句法表现。受 事宾语、对象宾语等在句法上的形式更灵 活一些。
——在沙发旁睡? 吃食堂——吃吃食堂?——吃一个食堂?—— 吃了吃食堂?
睡沙发——在沙发上睡
二 宾语语义类型
1.研究成果简述: 学者们对宾语的类型的认识和讨论比较早。



如: 陈平(1994)提出两条语义角色优先序列,用 以表现汉语句子中主题、主语和宾语与各种语义成分 的配位原则。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 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 受事是优先充当动词宾语的,这一点具有语言的共 性。因此有学者认为宾语虽然有很多种类型,受事和 对象是典型的宾语,其他的宾语都是非典型的宾语。
李临定(1983)从语义和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
宾语,从语义方面将宾语分为受事,结果,工 具,对象,目的,处所,施事等等几类典型的 宾语以及类别,原因,角色,依靠,方面等等 几类非典型的宾语。 孟琮等(1987)对宾语的类型分得更细,达14 类。后来的很多学者对类型和类型的区别以及 类型内部的差异等研究得比较多。
4.
王一平(1994)研究了“遭受”类动词带宾的情况。

很多学者研究了“不极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两名无业男子涉嫌收藏和转手移交16万元贼赃 回笼30多亿元人民币 嗽口的作用是消毒口腔及消除口臭 陈丽珍加盟新广三年,拍了七部电视剧 能够入围康城影展,已经相当不错了 艺术家应借鉴外来作品/深圳在服务业方面可 借鉴新加坡经验 《大红灯笼高高挂》落选最佳外语片奖 投资一些价格偏低的私人产业
三 宾语类型之间的关系
1.及物动词的常规宾语和代体宾语。(邢
福义)
常规宾语,主要是对象宾语和目标宾语。 代体宾语,可以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其他宾 语类型。

如:
吃饭——吃食堂
打球——打二传
构成规律:
1、有对比选择性:打队长 2、直接三角关系:打教练
:听耳朵? 4、不误解:看眼镜? 听耳机
3.宾语类型研究的意义
(1)宾语语义类型研究能反映汉语共性和类型。

对宾语语义类型的分析为汉语个性的考察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观测点。就拿汉藏语系来说,藏缅语的宾语类 别较少,主要是受事宾语。汉语的工具宾语、方式宾 语、处所宾语等在藏缅语中几乎全是状语,与动词构 成状谓结构。材料宾语则在藏缅语中极个别语言可以 是动宾结构。可见,受事宾语的存在具有共性,而汉 语的某些宾语却是特有的,我们可以从宾语类型的情 况考察人类语言特别是亲属语言的类型分化。
本身就是一体的,没有动作也就没有宾语所表示 的事物。如

洗一个澡
唱歌
摔了一跤
讲话
讲课

还有一些难以归类。如:

吃心情 吃对角线
吃稀罕
跑关系
走过场
汉语的宾语类型是非常复杂,我们甚
至不会对一些特殊的动宾组合产生丝 毫的不适应,如: 本食堂原则上专吃老师,每餐先卖老 师,吃完老师再卖学生。 再比如公检法,吃了原告吃被告,吃 了嫖客吃鸡婆,吃了赌棍吃茶馆,你 们去看看公安干警和政法干部家里的 装修和家具,国家领导人有没有这个 水平?(肖仁福《空转》,《青年文学》 2001:1,44页)

“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 好比一个委员会里几个委员各有职务,开会的时候可以轮流当主 席,不过当主席的次数有人多有人少,有人老轮不上罢了”。
(3)朱德熙(1982)认为主语是对谓语说
的,宾语是对述语说的,主语和宾语没有 直接的联系,指出了主宾语和施受之间的 关系,即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 受事与事等等是语义概念。并且进一步提 出了粘合式述宾结构(如吃饭)和组合式 述宾结构(如吃完饭)的概念。
特殊动词带宾语的分析。如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动宾式 动词带宾语、破损义动词带宾语等等类的研究。 如:王国璋(1984)分析了“克服”、“缺乏”这类动词所 带宾语的语法特点认为“克服”带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一 般说对于主动者来讲都具有消极的,不利的性质,像 “缺点”、“盲目性”、“自由主义”等都可以作它的 宾语,宾语也可以是中性词,如“现象”、“因素”、 “条件”等,但是必须带上消极意义的定语为媒介才能 跟“克服”相搭配。但是“缺乏”所带的宾语,对主动 者来说,一般具有积极的性质,或虽为中性词但却临时 被赋予中性词的意义,如“能力”、“组织性”、“认 识”等。
动宾关系与相关句式
1. 2. 3.
4.
了解现代汉语宾语丰富的类型。 明白宾语类型在结构和语义上的特点。 了解宾语类型和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引 出宾语类型的鉴定方式。 了解影响宾语类型理解的认知和功能原因。
一 动宾问题概述
认识的历史: (1)《马氏文通》,马建忠将动词分为“内动” 和“外动”两类,将主语称为“起词”,将宾语 称为“止词”,而马氏关于动词的分类就是根据 其能否带“止词”作为标准的。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继续沿用马氏 的“内动词”和“外动词”说法,但是在这里已 经提出了“宾语”的概念。 马,黎二位先生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汉语动宾结 构的基本框架,并已经开始利用宾语给动词划分 次类了。



情境 表达方式 把粮食里的沙子筛掉 ——筛粮食 筛沙子 把骨头上的肉剔下来——剔骨头 剔肉 把树上的枣儿摇下来——摇树 摇枣儿 把毛巾里的水拧掉——拧毛巾 拧水 把田里的草锄掉——锄田 锄草 把眼睛里的沙子揉出来——揉眼睛 揉沙子

7.于事宾语:

8.方式宾语:
吃快餐、唱高调、打上旋球、跳迪斯科
9.原因宾语:
哭嫁、愁生计
庆祝解放 吃公款 吃老刘 吃房租、吃
10.来源宾语:
吃老爸用老爸
瓦片

11.断事宾语

(1)认同:姓王 (2)判断:是李四 (3)说明:等于零
12.同源宾语,有的叫虚体宾语。即动作和宾语
一屁股坐个学校,一屁股坐条水沟,
那才丢脸,丢共产党的脸。 夏天敏 《牌坊村》《中篇小说选刊》2003:2 第204页

——金陵城外乡村有位教书先生,迷恋上斗蟋蟀。听 说城里三牌楼有人捉了只大蟋蟀,高头长脚,勇猛有 力,别的蟋蟀都败在它手里,就日夜盼望得到它。于 是,他骑了黑驴进城找蟋蟀的主人,不惜用驴子换回 大蟋蟀。一回家,他就逗蟋蟀玩。突然,蟋蟀跳出盆 外,正巧,被一只鸡啄吃了。教书先生急得跳脚,大 吼一声道:“呔!瘟鸡!我一匹黑驴被你吃掉啦!”
3.反身宾语:
挺了挺胸脯
4.与事宾语:
告诉他、送给张三、问老师

5.工具宾语:

烧水壶 抽烟斗 洗温水 洗热水 扇子 打枪
吃大碗 喝小杯 写毛笔 洗冷水 听收音机 看望远镜 捆绳子 扇
6.材料宾语:

糊窗纸、浇水、填混凝土、盖油毡、刷油漆、铺石子 (1)处所:回老家、去北京、打四平、吃馆子、吃食 堂、上岳麓山 (2)时间:起五更、睡半夜、迎新春、进入二十世纪
(1)对象宾语:

挖土、挖古墓、挖山;看书、开汽车、找工作、想 问题、打人、卖书
(2)目标宾语:
A.结果:
写文章、造机器、生孩子、想办法、刨坑
B.目的:
挖金子、挖红薯、挖蚯蚓、挖古董、洽谈业务
2.施事宾语:
来人、走汽车、过兵、晒太阳、流眼泪、飘雪、
下雨、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唱着梆子戏 张大了嘴巴 耸耸肩膀
(一)从动词出发的研究。
1.
2.
3.
动词的带宾能力:能不能带宾语。如:王纯清 (2000)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2117个常用动 词中,不能带宾语的共47个,主要是一些表自 然现象的动词。 能带的宾语类型:带什么样的宾语。如:王纯清 (2000)发现只能带一种宾语的有649个,其中 又以只能带受事宾语的为最多,有509个 动词和宾语的语义选择性:适配性 杀桌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