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的动宾关系52页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总结PPT课件

第7页/共54页
• 2.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是以→以是)
第8页/共54页
• 3.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东向坐→向东坐;南向坐→向南坐)
第33页/共54页
• 3.省略宾语 • 省略宾语有如下两种类型: •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所省多是代词“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
以事。(《鸿门宴》) • 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游褒禅山记》) •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
战》) •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介词
第24页/共54页
• 3.用“为所”表示被动。 • 格式:主语+为所+动词。可以理解为是省略了宾语。 •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第25页/共54页
• 4.用“于”表示被动。 •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 格式:主语+动词+于+名词。 •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29页/共54页
• 8.用“受……于”表示被动。 • 格式:主语+受+动词+于+名词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第30页/共54页
• 9.意念上的被动。
• 没有表示被动的语言标志,但从文意上看,主语是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
• 2.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是以→以是)
第8页/共54页
• 3.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东向坐→向东坐;南向坐→向南坐)
第33页/共54页
• 3.省略宾语 • 省略宾语有如下两种类型: •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所省多是代词“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
以事。(《鸿门宴》) • 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游褒禅山记》) •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
战》) •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介词
第24页/共54页
• 3.用“为所”表示被动。 • 格式:主语+为所+动词。可以理解为是省略了宾语。 •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第25页/共54页
• 4.用“于”表示被动。 •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 格式:主语+动词+于+名词。 •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29页/共54页
• 8.用“受……于”表示被动。 • 格式:主语+受+动词+于+名词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第30页/共54页
• 9.意念上的被动。
• 没有表示被动的语言标志,但从文意上看,主语是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D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
❖ 1 内立法度 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 2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夜间——在夜间
❖ 3 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记
旁边——在旁边
❖ 4 使不上漏 项脊轩志 上面——从上面
❖ 5 前辟四窗 项脊轩志 前面——从前面
❖ 6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旁边——从旁边
E 表示动作 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镜子——以……为镜子
4 名词作状语
❖ 状语是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面;起修饰 限制作用的 现 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 有 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 状 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 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1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 侣鱼虾而友麋鹿
边邑——把……当作边邑
❖ 2 吾从而师之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 3 耻学于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 4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 5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羞耻——以……为羞耻 ❖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救;表示救兵
❖ 1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
用作名词;恩惠 ❖ 2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 作名词:逃跑的军队 败北的军队
❖ 4 此亡秦之续耳
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 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
❖ 5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 6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缺少 :缺少的东西 困窘 : 困乏的东西 ❖ 3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 勾践灭吴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PPT课件

第37页/共63页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弱:使……弱,削弱 •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 高:使……高,抬高 •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 昂:使……高昂 •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弱:使……弱,削弱 •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愚:使……愚笨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第28页/共63页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1、形容词活用如及物动词,其后带有宾语。 • 2、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 • 为动词。 • 3、形容词用在名词或副词后面,活用如不及 • 物动词。
第29页/共63页
示例
1、尔安敢轻吾射? (轻视)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第17页/共63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第18页/共63页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第24页/共63页
10、不可理喻
11、未雨绸缪 12、先礼后兵 13、春华秋实 14、风雨同舟 15、耳闻目睹 16、乌合之众 17、蜂拥而至 18、衣冠禽兽 19、道听途说
名作状 用道理 名作动 下雨 名作动 以礼相待、动用武力 名作动 开花、结果 名作动 乘船 名作状 用眼睛、用耳朵 名作状 像乌鸦一样 名作状 像蜜蜂一样 名作动 穿衣戴帽 名作状 在道路上,在途中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弱:使……弱,削弱 •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 高:使……高,抬高 •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 昂:使……高昂 •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弱:使……弱,削弱 •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愚:使……愚笨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第28页/共63页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1、形容词活用如及物动词,其后带有宾语。 • 2、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 • 为动词。 • 3、形容词用在名词或副词后面,活用如不及 • 物动词。
第29页/共63页
示例
1、尔安敢轻吾射? (轻视)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第17页/共63页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第18页/共63页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第24页/共63页
10、不可理喻
11、未雨绸缪 12、先礼后兵 13、春华秋实 14、风雨同舟 15、耳闻目睹 16、乌合之众 17、蜂拥而至 18、衣冠禽兽 19、道听途说
名作状 用道理 名作动 下雨 名作动 以礼相待、动用武力 名作动 开花、结果 名作动 乘船 名作状 用眼睛、用耳朵 名作状 像乌鸦一样 名作状 像蜜蜂一样 名作动 穿衣戴帽 名作状 在道路上,在途中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数词“一”用作动词:统一)
再 见
今天我们来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 名 词 的 活 用
三 形 容 词 的 活 用 .
•1.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1. 名词。 •2. 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
二 动 词 的 活 用
.
.
•1. 名词。 •2. 使动用法。语的位 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 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 所见知所不见 1、“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表示“长处”,“短”表示“短处”。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
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 示“发芽” 1.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2.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
2.名词活用为使动
2.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 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 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 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2.南取汉中。(《过秦论》)
(南——向南)
3.西举巴蜀。(《过秦论》) (西——向西) 4.东割膏腴之地。(《六国论》)
(东——向东)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共40张PPT)

练习:
•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 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 词。 1.吾师道也( ) 2.吾从而师之( )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 5.而耻学于师( )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 )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 得到上等奖赏。]
7.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完成礼节后把他送 回赵国。]
规律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 状语。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
语的两项是( )。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成为 某种人或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使……复活,使……长肉 舍相如广成传舍。
译:使……住在,或意译为安排……住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译:使……称王,或意译为称王天下 齐威王欲将孙膑。
译:使……为将,或意译为任命……为将领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 种性质或状态。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二、(2)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
时间名词、 方 位名词作状语,普通 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
时间名词、方位 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为动 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堂PPT)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
35
答案:A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
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 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从之。
10
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项伯 素善 留侯张良。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待)
例二:王 怒而疏
屈平。
主语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
11
D,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 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 主语使宾语动。
主语
谓语
使
宾语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12
2、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 3、能愿动词 +名词
名词处在了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4、名词+状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君之”的“君”和“兄之”的“兄”均为名词活用为动 词。
当时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
领群臣遥拜洲圣。廖刚说:“礼节有厚薄,兄长
①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文言文词类活用资料课件

有较大差异。
03
举例说明
例如,“食之”在文言文中意为“给他吃的”,其中“食”为名词用作
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食之”则通常理解为“吃掉它”,其中“食
”为动词本身。
形成原因分析
语言发展演变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随 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形态、语法、词汇等方面都发生了 变化。
语言使用者的需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中的“穷 ”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看尽”。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原为名词 ,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登记”。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指形容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 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征。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中 的“深”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意为“深入” 。
中的“亡”和“陪”都用作使动,意思分别 是“使……灭亡”、“使……增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中的“汗”用作使动,译为“使……出汗” 。
数词的意动用法
吾射不亦精乎
中的“精”用作意动,译为“认为……精”。
父异焉பைடு நூலகம்借旁近与之
中的“异”用作意动,译为“对……感到惊异”。
06
特殊词类活用现象
一词多类活用
例子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中的“水”表示“游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01 02 03 04
使动:即形容词用作使动词,表示使某一事物具有某种特征或属性。
例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晋人欲与之一楚。”中的“一”表示“ 使……统一”。
《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中的“夭阏”表 示“使……夭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关系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关系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