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特殊动宾关系练习
汉语动宾关系练习题

汉语动宾关系练习题汉语动宾关系练习题汉语是一门非常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其中动宾关系是汉语句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动宾关系指的是一个动作的执行者(主语)和承受者(宾语)之间的关系。
在汉语中,动宾关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动词+宾语、动词+介词短语+宾语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动宾关系,下面将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大家练习。
练习题一:选择正确的动词+宾语组合1. 她______一本书。
a) 吃 b) 看 c) 唱2. 我们______一顿丰盛的晚餐。
a) 吃 b) 看 c) 唱3. 他______一首歌。
a) 吃 b) 看 c) 唱4. 她______一封信。
a) 吃 b) 看 c) 唱练习题二:填入适当的介词短语1. 她______一本书______桌子上。
2. 我们______一顿丰盛的晚餐______一起。
3. 他______一首歌______他的朋友。
4. 她______一封信______邮局里。
练习题三:改写句子,使用不同的动词+宾语组合1. 他吃了一块蛋糕。
2. 她看了一部电影。
3. 我们唱了一首歌。
4. 他写了一封信。
练习题四:连词成句1. 书桌上一本书有。
2. 丰盛的晚餐一起我们吃。
3. 他的朋友一首歌唱给了。
4. 邮局里一封信寄了她。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动宾关系。
在选择动词+宾语组合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和动作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动词。
填入适当的介词短语可以进一步明确动宾关系的表达方式。
改写句子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动词+宾语组合,丰富语言表达。
最后,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
汉语动宾关系是汉语句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动宾关系对于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的练习题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动宾关系。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掌握好汉语的动宾关系,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023年中考语文动宾短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动宾短语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属于人物传记,邓稼先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作者杨振宁,曾为美籍华人,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书房的名字,“志异”指记述奇异的故事。
C.《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神话,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D.“伟大的人民”是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歌唱祖国”是动词和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世界之人,渴望名利、富贵.....,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有的人为了所谓的名利与富责不择手段,结果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富贵,甚至身陷囚笼!结合曾国藩的家书所言,真正的富贵之根还在于一个人的“德”。
修炼勤、俭、信、义等德行,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A.文中加点的“名利”“富贵”都是名词,“成就精彩人生”是补充短语。
B.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选择关系复句。
C.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在于”是谓语。
D.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修炼”改为“锻造”。
3.对下列各项的判断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重视朗读”“美好情感”“道德修养”“履职尽责”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有”。
C.“他一直不很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类型的电视节目,从内心深处。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充当状语。
D.“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大雁归来”“安塞腰鼓”“驿路梨花”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特殊的动宾关系

动词和宾语之间没有直接的动作和受 动作关系,而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 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通常需要借助 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
形成原因
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是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动宾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比喻和隐喻
特殊的动宾关系有时是通过比喻或隐喻的方式形成的,通 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或联想,从而建立起 一种特殊的关系。
特殊的动宾关系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特殊的动宾关系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义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句法分析 • 特殊动宾关系的语用分析 • 与特点
定义
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 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 于常规的动宾关系。
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
特殊动宾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和 语义结构。
通过研究特殊动宾关系,可以深入探讨语言的演变过程、语法规则和语义 特征,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特殊动宾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有益的 启示和应用价值,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语义蕴含
语义蕴含指的是在句子中,某个词语的含义包含了其他词语的含义。在特殊动宾关系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蕴含往往不是简 单的包含关系,而是存在某种特殊的蕴含关系。
例如,“看”这个动词,在“看电影”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电影”,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电影” 的一种行为。而在“看风景”这个句子中,“看”这个动词的语义蕴含了“风景”,表示“看”这个行为是对“风景”的一种行 为。
语境和背景知识
特殊的动宾关系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或背景知识才能 理解,这些语境或背景知识可以是历史事件、文化传说、 个人经历等。
第三节 特殊的动宾关系

B、从动词特点上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一般为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般为处动用法。
四、为动用法
为(wèi)动是指主语为(对、向、为、替) 宾语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词行为。
(1)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2)夫人将启之。 (3)提弥明死之。 (4)贪夫殉财(贪财奴为钱财送了命)
(18)(秦穆公)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 东门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 不见其入也。”
练习一
一、下列划线部分分别属哪类特殊句式?说明 理由。
1、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 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 桓公伐楚)
2、彼不我恩。(童区寄传)
3、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 言于侧,故撞之。”(韩非子·难一)
第三节 特殊的动宾关系
主+谓+宾
(1)小明打球。
(2)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3)臣活之
(4)刺史颜证奇之
(5)提弥明死之
一、使动用法
(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具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或“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4、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 公伐楚)
5、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劝学)
6、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 见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 屈原列传)
8、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
以独郁悒而谁与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事君者。
动宾练习 文档 (2)

端正(态度)纠正(作业)改正(错误)追究(责任)追求(理想)追捕(歹徒)打扫(房间)打听(消息)打动(人心)并列短语:工作学习、冬虫夏草、千难万险偏正短语:我的太阳、火热夏天、经常出差动宾短语:打击犯罪、减少压力、排除异己形补短语:高兴过度、热得难受、红得发紫动补短语:做得很好、打得火热、跑得很快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1、风俗习惯()2、变化规律()3、历史悠久()4、整修一新()5、交头接耳()6、思维敏捷()7、废寝忘食()8、前程远大()9、全神贯注()10、襟怀坦白()11、挥手之间()12、愚公移山()13、竞选州长()14、销售计划()15、色彩缤纷()16、交通规则()17、风和日丽()18、激动不已()19、禁止吸烟()20、辛勤耕耘()21、巍峨挺立()22、不断发生()23、气氛热烈()24、继往开来()二、下列各组短语分别以哪组类型短语为主,其中不同的短语各是哪个,属于什么类型短语。
1、A、祖国万岁B、品质优良C、天气晴和D、思想品质E、成绩好2、A、看了两眼B、打扫教室C、洗得干净D、热了起来E、扔出去3、A、十分伟大B、我的书包C、小声地说D、追歼敌人E、很热闹4、A、讲解语法B、讲述清楚C、种植玉米D、制造火箭E、听故事5、A、用圆珠笔(写)B、对于我们C、按照习惯D、必然产生E、被大雨(淋)6、A、报纸杂志B、调查研究C、身体健康D、严肃认真E、读和写三、比较判断短语类型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描写景物()市场繁荣()发展经济()悠久历史()景物描写()市场的繁荣()表达见解()我的弟弟()我国文学()小说散文()表达的见解()我和弟弟()我国的文学()小说和散文()一、1、(并列)2、(偏正)3、(主谓)4、整(动补)5、(并列)6、(主谓)7、(并列)8、(主谓)9、(主谓)10、(主谓)11、(偏正)12、(主谓)13、(动宾)14、(偏正)15、(主谓)16、(偏正)17、(并列)18、(动补)19、(动宾)20、(偏正)21、(偏正)22、(偏正)23、(主谓)24、(并列)二、1、主谓D、思想品质(偏正)2、动补B、打扫教室(动宾)3、偏正D、追歼敌人(动宾)4、动宾B、讲述清楚(动补)5、介宾D、必然产生(偏正)6、并列C、身体健康(主谓)三、经济发展(主谓)历史悠久(主谓)描写景物(动宾)市场繁荣(主谓)发展经济(动宾)悠久历史(偏正)景物描写(偏正)市场的繁荣(偏正)表达见解(动宾)我的弟弟(偏正)我国文学(偏正)小说散文(并列)表达的见解(偏正)我和弟弟(并列)我国的文学(偏正)小说和散文(并列)1.一律向上(偏正短语)2.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偏正短语)3.高声赞美白杨树(动宾短语)4.争妍斗艳(并列短语)5.是一种奇迹(动宾短语)6.古味盎然(主谓短语)7.透明光嫩(并列短语)8.禁不住(动补短语)9.精巧地插上了花(动宾短语)10.像一条瀑布(动宾短语)1.并列短语:1.无忧无虑 4.天灾人祸 6.心旷神怡17.头晕目眩39.天塌地陷40.坚强而勇敢48.勤俭节约50.德高望重2.主谓短语:2.举世无双5.心痛如割7.回味无穷10.险象还生13.群莺乱飞25.很红43.情节曲折44.硕果累累3.偏正短语:3.得失之患11.一只苍蝇12.秦淮河15 湛蓝的天空18.勤奋地工作20.好风景21.山泉姐姐27 更加坚强30.小心地翻阅31.认真学习34.伟大的祖国42.一次历险45.大科学家4.动宾短语:8.各具风韵14.交换眼神16.献身科学19.热爱科学22.访问朋友23.安排工作26.修铁路29.坚持原则41.战胜自我46.朗诵诗歌47.学习游泳49.付出代价5.后补短语:9.问心无愧28.好极了32.抱起来35.写得好38.吓跑了6.介宾短语:24.在山中33.从北京36.向沙漠37.对大家老师和学生(并列短语)阳光灿烂(主谓短语)怀念夸父(主谓短语)冷面扑光(主谓短语)晶亮的银线(偏正短语)休息一会(动补短语)1. 判断下列短语的类型我们的学校英勇地战斗谁在那儿打得落花流水倒在那儿北山愚公给我一把枪太阳出来了笑得合不拢嘴七嘴八舌一次旅游很科学未来是美好的去了一趟难过得哭了下雪的时候非常小心科学领域花好月圆亭台轩榭爷爷、孙子和种籽祖国万岁告诉你一件事科学研究民主和科学将军和他的儿子龟兔赛跑锋利得很咳嗽得很厉害你的儿子回来了三零四国道许多科学知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2.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是何种短语(1)我们的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很快。
动宾关系详解及运用技巧

动宾关系详解及运用技巧动宾关系是语法上的一种关系,它指的是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
在句子中,动宾关系是非常常见的,它起着连接主语和宾语的作用,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本文将详解动宾关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动宾关系的概念及特点动宾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主语执行的动作作用于宾语。
它在句子中的形式常见于“主语+ 动词+ 宾语”的结构。
例如:“我喜欢读书。
”中,“我”是主语,“喜欢”是动词,“读书”是宾语。
动宾关系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功能明确:动宾关系能够清晰地表达主语对宾语的动作或感受。
2. 语序稳定:在中文中,一般采用“主语 + 动词 + 宾语”的语序来表达动宾关系。
3. 句子结构灵活:动宾关系可以出现在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各种句型中。
4. 动词多样:动宾关系中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系动词等。
动宾关系是语言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关系,它在表达思想意义和处理语言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运用动宾关系的技巧。
二、运用动宾关系的技巧1. 使用具体的动宾词语:在句子中,使用具体的动宾词语可以使描述更加具体,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
”中,“苹果”就是一个具体的宾语。
2. 注意动宾词语的搭配:动宾关系中的动词与宾语之间应该是搭配合理的,避免使用不搭配的动宾词语。
例如:“我喜欢看音乐会。
”中,“看音乐会”就是一个合理的搭配。
3. 合理使用动宾关系的语态:在句子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来表达动宾关系。
例如:“我喜欢听音乐。
”和“音乐被我喜欢听。
”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可以的。
4. 句式转换增加表达准确度:在表达时,可以通过运用句式转换的技巧,将动宾关系转换为其他句式,以增加句子表达的准确度和多样性。
例如:“我喜欢读书。
”可以转换为“读书是我喜欢的。
”或“我以读书为乐。
”5. 利用动宾关系进行修辞:动宾关系在修辞手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特殊的动宾关系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
心理动词:诗经》 2.心理动词:诗经》 ”、“幸”、“宠”、“恐”《广韵》 、“恶”、 、广韵Hale Waihona Puke “ 惧” 上古音 《 指“爱 中古音
“憎”、“恨”、“度”、“思”、“以为”等表意志或心理活动的词。 以为”等表意志或心理活动的词。 中原音韵》 近古音 《中原音韵》 现代音 普通话 等表示存在、有无的动词。 3.存现动词:指“有”、“无”、“在”等表示存在、有无的动词。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回狂澜于既倒。(堵塞泛滥的百川使之往东流, 。(堵塞泛滥的百川使之往东流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堵塞泛滥的百川使之往东流,力挽已经泛 滥的狂涛。) 韩愈《进学解》 滥的狂涛。) 韩愈《进学解》
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有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汗牛充栋:形容 汗牛充栋 形容 书多,搬运时使牛出汗,收藏时高及栋梁;粉身碎骨:使身躯成 书多,搬运时使牛出汗,收藏时高及栋梁;粉身碎骨 使身躯成 为粉末,使骨碎裂。汗马功劳, 为粉末,使骨碎裂。汗马功劳,利国利民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1、什么是意动用法: 、什么是意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 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 的意思。其实它也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 系。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 身没有意动用法。 身没有意动用法。我们也将意动用法归到词类活用 部分来讲。 部分来讲。
语 法
特殊的动宾关系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动词 : 表示动作行为 、 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 动词按 性质可分为五类: 性质可分为五类:
中考语文短语之动宾短语专题练习(含解析)

短语之动宾短语一、单选题1.下列各选项中,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巨浪翻滚花色微红B. 爱国情怀克服困难C. 曲折漫长心潮澎湃D. 关得很紧分外美观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哎呀”二字是叹词,表示对美的感叹。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人境”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3.下面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盲孩子藤野先生完全相信历史悠久B. 谈生命热情鼓励再塑生命坚持真理C. 大家说女娲造人露珠晶莹杞人忧天D. 跑得快打量一番冻得通红万紫千红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 木本采沐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 繁花嫩叶流水潺潺爱好文学赞叹不已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5.下列语法判断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针对”“通常”“停泊”“似乎”“渺小”五个词的词性各不相同。
B. “这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中的两外“钉”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和名词。
C. “山重水复”“市场经济”“众说纷纭”“跑得好快”的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和补充短语。
D. “感情因素”“教学设计”“报告材料”“军队规模”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6.下列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雄伟壮丽改革开发热烈欢迎 B. 中国飞船一泓泉水生日礼物C. 老师讲课大家唱歌安排任务 D. 漂亮极了热爱祖国报纸杂志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 “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履职尽责”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教师备课专用纸
1 课后练习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和其宾语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1、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
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隆中对》)
2、时人伤.
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 3、魏王怒.
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史记·魏公子列传》) 4、屈平疾.
王听之不聪也。
(《史记·屈原列传》) 5、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
(《孟子·亲上死长》) 6、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
宾客。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7、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
之。
(《史记·留侯世家》) 8、(灌夫)非有大恶,争.
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9、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
人乎?(《史记·魏世家》) 10、吾非悲.刖也,悲.
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韩非子·和氏》) 11、夫子矢.
(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12、佗脉.
之。
(《三国志·华佗传》) 13、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
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