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方案《我要上小学》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小学生活的基本情况,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2.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二、主题活动内容1. 主题探讨: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活2. 自我管理:学习整理书包,排队、守时等3. 团队合作:开展合作游戏,培养团队意识4. 交往能力:学习礼貌用语,提高与人沟通能力5. 思维能力:开展益智游戏,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主题活动安排1. 第一周: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活2. 第二周:学习整理书包,排队、守时等自我管理能力3. 第三周:开展合作游戏,培养团队意识4. 第四周:学习礼貌用语,提高与人沟通能力5. 第五周:开展益智游戏,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活动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小学生活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3.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自我管理、团队合作、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进行综合评价。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4. 通过定期举行的主题活动总结会,分享幼儿的成长故事和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主题活动六:参观校园,探索环境1. 目的:让幼儿对小学的环境有更直观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兴趣。
2. 内容:参观小学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方,了解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用途。
3. 准备:联系小学,安排参观时间;准备参观指南,介绍参观流程和注意事项。
4. 过程:a.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介绍不同场所的功能。
大班我要上小学教案.doc

大班我要上小学教案【篇一:我要上小学(个别化活动)】一、名称:快乐的一天材料:1、时钟钟面(上面有1-12 的时间数字)2、相对应的时间和图片。
玩法:玩法1:根据操作提示卡上的内容在钟面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玩法2:说一说每天不同的时间在做什么事情。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按照时间卡片和图片上的内容在钟面上拨出正确的时间。
2、幼儿是否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操作提示: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时针和分针的正确概念。
2、引导幼儿多留意观察身边事与时间的关系。
二、名称:书包里有什么材料:1、整理箱四个(上面贴有课程表)。
2、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和不同学科的书本图片。
玩法:玩法1:了解和认识课程表,知道其功能。
玩法2:按照课表显示排放书本。
观察重点:1、幼儿是否理解课程表的功用。
2、幼儿能否按照课表提示正确摆放书本。
操作提示:1、操作前,提示幼儿仔细观察课程表。
2、操作完成后,鼓励幼儿说一说是如何整理的,理由在哪里。
二、名称:离园倒计时三、材料:1、离园倒计时的数字卡片。
2、五、六月份月历两张、记号笔玩法:玩法1:用记号笔将过去的日期划去。
玩法2:根据日历显示,计算出距离园还剩多少时间。
观察重点:1、幼儿是否能用正确的方法将过去的日期划去。
2、幼儿是否能计算出正确的离园时间。
操作提示: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日历。
2、提醒幼儿区分已经过去的日期和还没到来的日期。
四、名称:麦兜上小学材料:1、自制“麦兜上小学”棋盘。
2、棋子和骰子。
玩法:玩法1:根据骰子上显示的数字走棋。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根据画面提示做出进和退的动作。
2、幼儿能否主动遵守下棋规则。
操作提示:1、游戏前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故事。
2、游戏时提醒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五、名称:破译电话号码材料:1、数点卡、操作板2、数字卡片3、记录纸、笔玩法:玩法1:按照点数来放数字卡片。
玩法2:将“破译”好的数字放在展板上连成电话号码。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能否按点数来放相应的数字卡,并记录在纸上。
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2. 学会自我介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小学校园图片、小学生活视频、自我介绍卡、小学生文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参观过小学,对小学有初步的认识。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出示小学校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对小学的看法。
2. 观看小学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上小学需要准备什么,以及如何适应小学生活。
4. 自我介绍:让幼儿制作自我介绍卡,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5. 情景模拟:设置小学课堂情景,让幼儿扮演小学生,体验小学生活。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书包,准备文具,体验即将成为小学生的感觉。
中感受小学氛围。
3. 区域活动:设置小学主题区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2. 评估幼儿在自我介绍环节的表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
六、活动内容:1. 课程内容:参观小学,观察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小学的课程设置。
2. 教学方法:实地参观、观察、讨论、分享。
七、活动步骤:1. 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让幼儿参加小学的课堂教学,体验小学生活。
3.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参观小学的感想和体验。
4.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准备。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小学生活准备计划,包括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
中感受小学氛围。
3. 区域活动:设置小学主题区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
九、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入学做准备。
3.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与同学相处。
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学生活的介绍:课堂纪律、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等。
2.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
3. 社交技能的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主动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等。
4. 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小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了解并产生向往。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活,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3. 情景教学法:设置各种情景,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有关小学生活的图片,如课堂、课外活动、同学相处等。
2. 教学道具:书包、作业本、纪律册等。
3. 教学场地:教室、活动室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激发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 讲解小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规律和课程设置。
3. 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活,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如:整理书包、完成作业、与同学友好相处等。
4. 设置情景,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小学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2. 通过情景教学法和小组讨论,评估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小学生活的认识和期待。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教案内容和教学目标,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

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主题:《我要上小学》名称:卷卷铅笔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卷笔刀、铅笔、步骤图。
玩法:幼儿根据步骤图学习卷铅笔。
名称:整理书包活动区域:益智区材料:各种学习用品和课本、课程表以及小书包玩法:根据课程表上的课程安排每天放不同的书名称:交友网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各种色纸、记号笔玩法:幼儿之间相互了解,学会赢得好朋友,比一比谁的好朋友最多名称:毕业纪念册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色纸、水彩笔、橡皮泥玩法:使用多种材料装饰纪念册、用水彩笔写或画出对朋友的祝福。
名称:我的小书包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各类纸袋、扭扭棒、线绳、等玩法:先设计好书包的样式,再用笔在纸袋上画出样子,用剪刀胶棒等工具变出书包的样子。
探索区:包书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包书纸、各类杂志玩法:尝试按照步骤图包书名称:徐泾小学活动区域:建构区材料:各类建构材料、参观小学、小学平面图、建构计划书玩法:根据建构计划书有目的的建构学校。
名称:幼儿园与小学有啥不一样活动区域:美工区材料:黄色,绿色两种颜色的手工纸,记号笔玩法:•黄色手工纸代表幼儿园,绿色手工纸代表小学•从教室,学习方式,操场,午餐,课桌,老师等方面将幼儿园与小学不一样的地方画出来,最后把作品贴在相应的地方。
名称:我们的毕业照活动区域:益智区材料:毕业照、剪刀、记号笔、固体胶、彩色绘画纸、幼儿头像照玩法:根据人物特征,给头像照画上身体,并按轮廓剪下,鼓励幼儿根据毕业照中人物前后重叠关系进行位置排列,也可以鼓励幼儿自主摆放,并在摆放过程中关注、记忆好朋友的位置。
名称:离园倒计时活动区域:语言区材料:1——30的数字卡玩法:根据离园的日子悬挂相应的数字名称:破译电话号码活动区域:益智区材料:算式题、电话机答案卡玩法:根据算式算出相应的电话号码,可根据答案自己进行验证。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优秀9篇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优秀9篇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小学生的书包里应带的学习用品。
2、能根据课程表,尝试整理自己的书包。
活动准备:1、铅笔、橡皮、尺、铅笔盒、垫板、蜡笔、语文和数学课本、练习薄、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水杯、饭盒、绳子、棋类、毽子、图画书、餐巾纸等的实物,以及以上物品的图片。
2、实物书包4个、小学一年级课程表4张。
3、一年级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像(见操作材料包“整理书包”)。
活动过程:一、书包里有哪些朋友1、观察教师逐一从书包里取出的物品,说说它们的名称,分辨它们不同的用途。
2、重点讨论:练习薄和课本有什么不同的用途?什么时候需要用垫板?什么时候需要用橡皮?3、将以上所有物品按照它们的用途进行分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用品等)。
4、思考:哪些是小学生书包里必须带的物品。
5、对有分歧的部分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二、整理小书包l、观看一年级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像,谈论:小学生整理书包时在看什么?2、观看小学生的课程表,了解小学生每天都上哪些课。
3、对照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思考:明天是星期几,并按照课程表加以证实。
4、幼儿分成4组,分别按星期二到星期五的课程表,将物品图片放进小书包,并整理小书包。
5、检查各组书包里的物品放得是否合适,看看哪一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将区域活动的一角布置成小课堂,放置一些小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品、小书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再次尝试整理书包。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要上小学》篇二活动目标:1、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学习用品。
2、逐步养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故事《找不到眼镜》(见P293)及相应故事图片(鞋子、肉汤、衣袋、火箭)。
2、松鼠、孤狸和流熊3位朋友给熊的留言。
活动过程:一、故事《找不到眼镜》前半部分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2、回忆松鼠、狐狸和浣熊是怎样回答熊的问题的。
3、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熊的眼镜吗?它的眼镜可能会在哪里?二、故事《找不到眼镜》后半部分1、从画面上找出熊的眼镜,思考:3个朋友有没有看到熊的眼镜。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环境和特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
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为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二、活动主题《我要上小学》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四、活动时间25分钟五、活动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小学教室、操场、课间活动等场景。
2. 小学生活用品:如书包、文具盒、课本等。
3.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4. 计时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展示的小学场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谈论对小学的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小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小学的生活是怎样的?二、探索小学生活(5分钟)1. 向幼儿展示小学生活用品,如书包、文具盒、课本等,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用品的用途。
2. 邀请幼儿尝试整理书包,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三、手工制作(5分钟)1. 引导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小学。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装饰自己的作品。
四、体验小学课堂(5分钟)1. 设置一个简单的课堂场景,让幼儿扮演小学生,体验小学课堂。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邀请幼儿谈谈对小学生活的看法,引导幼儿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2. 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强调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关注。
3.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信心和期待。
七、活动主题《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八、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九、活动时间25分钟十、活动准备1. 小学课程介绍资料: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内容。
★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方案《我要上小学》

★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方案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一、主题目标(1)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爱护和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并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
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
(2)情感与态度:毕业——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向往当个小学生。
二、主题下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11%三、主题下每个个别化学习内容点的思考与设计【名称】测量路线【材料】自制地图一张、上有标记小学和幼儿的家、不同长度的绸带、尺、雪花片。
【玩法】玩法一:量距离●根据教师所绘的路线图用绸带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计算出使用了几段绸带并记录。
●用尺来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计算出准确的长度并记录。
玩法二:找方法●幼儿使用工具测量家到学校不同的路线,找出距离学校最近的路线。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从起点开始量距离。
2.观察幼儿的绸带是否沿着路线走,跟着路线转弯。
【名称】转动的莲花【材料】垫板、半个乒乓球剪成的莲花、小水瓶(装有水)。
【玩法】玩法一:莲花转起来●请幼儿想办法让垫板上的莲花转动起来。
玩法二:走迷宫●请幼儿在垫板上根据路线转动莲花,走出迷宫。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开动脑筋让莲花转动起来。
2.观察幼儿在有路线的垫板上转动莲花,防止莲花掉下来。
【名称】破译电话号码【材料】几种不同的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写有口算题、电话号码、空表格)、记号笔、抹布。
【玩法】玩法一:算出电话号码●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算式题,写出答案,完成电话号码。
玩法二:找出电话号码●幼儿从老师提供的算式中选择题目组成同伴的电话号码。
●幼儿自己写出算式,做出答案,完成电话号码。
●在通讯录中找出所属电话号码的幼儿,找出其名字卡片。
【观察重点】1.幼儿能够正确地根据算式计算出答案。
2.幼儿能够写出正确的算式题,找到幼儿名字。
【名称】学古诗【材料】古诗(单个字、诗句)、底板、自制古诗小书【玩法】玩法一:找诗句●幼儿根据所选古诗名,对应寻找该古诗的四句诗。
●对应小书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方案大班主题《我要上小学》一、主题目标(1)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爱护和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并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
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
(2)情感与态度:毕业——体会我们已经长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向往当个小学生。
二、主题下个别化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11%三、主题下每个个别化学习内容点的思考与设计【名称】测量路线【材料】自制地图一张、上有标记小学和幼儿的家、不同长度的绸带、尺、雪花片。
【玩法】玩法一:量距离●根据教师所绘的路线图用绸带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计算出使用了几段绸带并记录。
●用尺来测量家到学校的距离,计算出准确的长度并记录。
玩法二:找方法●幼儿使用工具测量家到学校不同的路线,找出距离学校最近的路线。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从起点开始量距离。
2.观察幼儿的绸带是否沿着路线走,跟着路线转弯。
【名称】转动的莲花【材料】垫板、半个乒乓球剪成的莲花、小水瓶(装有水)。
【玩法】玩法一:莲花转起来●请幼儿想办法让垫板上的莲花转动起来。
玩法二:走迷宫●请幼儿在垫板上根据路线转动莲花,走出迷宫。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开动脑筋让莲花转动起来。
2.观察幼儿在有路线的垫板上转动莲花,防止莲花掉下来。
【名称】破译电话号码【材料】几种不同的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写有口算题、电话号码、空表格)、记号笔、抹布。
【玩法】玩法一:算出电话号码●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算式题,写出答案,完成电话号码。
玩法二:找出电话号码●幼儿从老师提供的算式中选择题目组成同伴的电话号码。
●幼儿自己写出算式,做出答案,完成电话号码。
●在通讯录中找出所属电话号码的幼儿,找出其名字卡片。
【观察重点】1.幼儿能够正确地根据算式计算出答案。
2.幼儿能够写出正确的算式题,找到幼儿名字。
【名称】学古诗【材料】古诗(单个字、诗句)、底板、自制古诗小书【玩法】玩法一:找诗句●幼儿根据所选古诗名,对应寻找该古诗的四句诗。
●对应小书进行验证。
玩法二:缺了什么字●根据地板上提供的诗句,看看诗句中缺了什么字,从纸盒中找出所需的汉字插进去。
●对应小书进行验证。
【观察重点】1.能正确寻找诗句与汉字。
2.能正确朗读古诗。
【名称】课程表【材料】课本小图、课程表一张、周一到周五的分栏盒子、计时器【玩法】玩法一:整理课本●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把周一到周五的书本整理到相应的纸盒中。
●用计时器比一比谁整理地快。
【观察重点】1.能认识各科书本图片。
2.学会看课程表。
【名称】系红绿领巾【材料】绿领巾4条、红领巾6巾、能站立的小学生头像6个、计时器【玩法】玩法一:系绿领巾●幼儿为头像系上绿领巾。
玩法二:系红领巾●幼儿参考图示,学系红领巾●比一比,看谁红领巾系的快。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根据图示系红领巾。
2.系红领巾的熟练程度。
【名称】一天生活【材料】平面钟、玩具泡沫钟(可转动时针和分针)、(小学和幼儿园)一天活动的内容图。
【玩法】玩法一:幼儿园的一天●幼儿根据幼儿园一天的活动时间,在泡沫钟上拨一拨时间。
●幼儿根据提示内容画出或插入相应图片。
玩法二:小学生的一天●幼儿根据小学一天的活动时间,在钟面上画出响应时间。
●幼儿把小学一天的活动内容图片,插进相应时间。
【观察重点】1.正确认识整点与半点。
2.了解小学生各个时间段该做的事情,并与钟表时间进行配对。
3.观察幼儿能否进行时间与活动内容的配对。
【名称】小工程师画图纸【材料】布有不同密度点的A4纸、尺、铅笔、橡皮。
【玩法】1.点的密度小的A4纸,用尺来画出图形。
2.点的密度大的A4纸,用尺来画图形。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会用尺2.观察幼儿是否根据点来画线条,线条是否平整。
【名称】寄信【材料】用纸盒做的邮筒2个、各种颜色封面纸、记号笔、蜡笔及铅画纸若干浆糊。
【玩法】1.根据教师出示的信封,尝试制作简易信封、设计邮票。
2.尝试给好朋友写信,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3.在封面上写上,要寄的好朋友的姓名及邮政编码。
【观察重点】1.观察制作信封的步骤。
2.指导幼儿选择大小相应的封面纸。
3.幼儿能否大胆表现画面,并观察能将细节表现出来。
【名称】黑板报【材料】黑板报样板、铅画纸、记号笔、蜡笔、尺、黑板、黑板擦、粉笔【玩法】玩法一:纸上黑板报●模仿黑板报样板的画面设计黑板报。
●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黑板报。
玩法二:黑板报●自由结伴讨论黑板报的内容及版面分割。
●合理分工尝试出黑板报。
【观察重点】二、幼儿是否能根据黑板报的主题来进行画面的装饰。
三、幼儿是否有合作分工的意识。
【名称】一分钟可以干什么【材料】绳子、铅画纸、记号笔、手工纸、图书、1分钟沙漏、记录表、笔等【玩法】玩法一:●尝试一下记录本中的事情,记录哪些一分钟内可以做好,哪些不可以。
●找找一分钟还可以做些什么,并做好记录。
【观察重点】1.幼儿能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2.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名称】纪念册【材料】自制空白纪念册、记号笔、蜡笔【玩法】玩法一:●在老师提供的空白纪念册上,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设计成封面。
●邀请同伴在纪念册内页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等。
【观察重点】1.幼儿能独立设计纪念册。
2.幼儿能大胆邀请同伴在纪念册上留念,感受同伴情。
【名称】我的小学【材料】建构积木、辅助材料【玩法】玩法一:●幼儿设计图纸进行小学的建造。
●建造不同的教学楼等。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看懂图纸进行建造。
2.幼儿能否进行合作搭建。
【名称】毕业诗【材料】背景音乐【玩法】玩法一:●幼儿有感情地跟着音乐进行诗朗诵。
●幼儿能边朗诵诗边进行情景表演。
【观察重点】3.幼儿能完整的朗诵诗。
4.幼儿能大胆发挥想象进行诗表演。
【名称】盒子里有什么【材料】盛放着各种物品的盒子(肥皂、尺、抹布、球、透明胶等)、放着物品的密闭盒子。
【玩法】玩法一:●幼儿用各种方法判断猜测密闭盒子里的物品。
●幼儿把自己猜测的方法、结论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观察重点】1.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猜测物品。
2.幼儿能正确的使用记录表。
【名称】制作时钟【材料】铅画纸、扭扭棒、卡纸、记号笔、半成品等【玩法】玩法:制作时钟●在现有的钟面上,画上时刻,利用扭扭棒来完成时针与分针的安装,完成作品。
●用记号笔在铅画纸或者卡纸上画下钟面,利用扭扭棒来完成时针与分针的安装,完成作品。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模仿时钟的绘画能力。
2.观察幼儿能否利用螺丝等材料完成制作时钟。
【名称】小学生拼图【材料】成品图、底板、自制拼图【玩法】玩法一:拼图●按照拼图的形状,进行对应的拼图。
玩法二:找算式●按照拼图上的算式题与底板上的答案进行对应拼图。
【观察重点】1. 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形状的特征进行拼图。
2.观察幼儿口算的速度及准确率。
【名称】读书郎【材料】书包、《读书郎》音乐【玩法】●玩法:表演《读书郎》根据所提供的音乐进行角色表演,激发对上小学的愿望。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等。
2.观察幼儿能否有表现自己的愿望。
上一主题内容:【名称】抓螃蟹【材料】“抓螃蟹”螃蟹(背上写有算式题或者空白纸条);背篓(上面贴有数字)。
【玩法】玩法一:抓螃蟹●算出螃蟹上的算式,将螃蟹抓入相应的背篓里。
玩法二:编算式抓螃蟹●自己设计算式题,再算出答案,将螃蟹抓入相应的背篓里。
【观察重点】1.幼儿能否通过算式找到对应的答案,完成游戏。
2.幼儿是否能自己设计算式并找到对应答案。
【名称】五只鸭子【材料】鸭子头饰、音乐、五个空饼干桶、五付鼓槌【玩法】玩法一:唱歌●跟着音乐演唱五只鸭子。
●根据歌词进行相应动作的表演。
玩法二:打击●根据歌曲节奏敲打饼干桶,大胆表现歌曲旋律。
【观察重点】幼儿能否掌握歌曲的节奏,演唱歌曲。
【名称】影子戏【材料】3.自制影子戏的戏台;4.各种动物图片,下面贴上筷子,便于操作;5.手电筒若干;【玩法】玩法一:猜一猜●一幼儿站在影子戏台内,其余幼儿猜猜他是谁,是男孩还是女孩。
●一幼儿站在影子戏台内,做一个动作,其余幼儿猜猜他在干什么。
●一幼儿站在影子戏台内,用身体或者身体一个部位学一种物体,其余幼儿猜猜影子像什么。
玩法一:有趣的影子戏●幼儿尝试用各种动物图片在戏台后面进行光影表演,并进行故事的讲述。
【观察重点】1.幼儿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进行猜测。
2.能否根据动物或者物体的典型特征进行表达。
3.幼儿能否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感知光影的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