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路面抗折4.0配合比设计

路面抗折4.0配合比设计

路面弯拉强度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昌都农村公路整体总承包项目施工第一标段2018年4月10日路面用抗弯拉强度4.0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 F30-2014)二、设计资料设计弯拉强度fr=4.0Mpa,三辊轴机组摊铺时,要求拌合物坍落度为:20~40mm。

1、水泥:云南华润水泥P.O42.528d抗折强度为6.5Mpa、28d抗压强度为42.5Mpa2、细集料:郭庆乡料场中砂细度模数MX=2.90含泥量2.6%3、粗集料:郭庆乡砂石场4.75-9.5mm,比率18%,9.5-16mm,比率27%,16-26.5mm, 比率55%。

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计算配置28天弯拉强度值:据规范JTG/T F30-2014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规程,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偏差s取0.5Mpa,保证率系数t取值0.24,变异系数Cv取0.13。

fc=fr/(1-1.04Cv)+ts=4.0/(1-1.04*0.135)+0.24*0.5=4.7Mpafc—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差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4.7+1.0097-0.3595*6.5)=0.46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选定水灰比为0.4fs为水泥实测抗折强度,fc为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3、根据集料种类和适宜坍落度,计算单位用水量:Wo=104.97+0.309SL+11.27C/W+0.61SP=104.97+0.309*40+11.27/0.40+0.61*0.34≈146选用坍落度SL为40mm;选用砂率SP为34%4、计算水泥用量:Co=(C/W)*Wo≈365 取370 保证水灰比不变,水用量取148Co—单位水泥用量 C/W—灰水比5、计算每立方米砼集料用量:[采用密度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450kg/m3]Co+Wo+Mg+Ms=2450Mg+Ms=2450-370-148=1932Ms=1932*34%=657Mg1=(1932-657)*18%=230Mg2=(1932-657)*27%=344Mg3=(1932-657)*55%=701Co—单位水泥用量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s—单位砂用量Mg1—单位4.75-9.5mm石子用量Mg2—单位9.5-16mm石子用量Mg3—单位16-31.5mm石子用量6、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370:657:1275:1487、检验强度,确定试验配合比(1)、检查强度在用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水灰比为W/C=0.35、W/C=0.40、W/C=0.45,配置三组混凝土拌和物,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制成150×150×550mm试件三组,经标准养护28天后,按GB/T50081-2002测得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如下:(2)、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当水灰比为W/C=0.39时,混凝土28天弯拉强度达到配置强度的108.5% 以上,工作性、经济性均满足要求。

水泥砼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泥砼路面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述 (5)第一节编制说明及总体思路5一、编制依据 (5)二、编制原则 (5)三、总体目标 (5)四、总体思路 (6)第二节工程概况6第三节场地情况7第二章施工准备 (8)第一节组织管理机构的准备8第二节施工技术准备8一、方案编制 (8)二、技术交底 (9)三、计划控制 (9)第三节工程资源准备11一、投入机械设备计划及设备状态 (11)二、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 (11)三、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11)四、主要材料的供应及运到场保障措施 (12)第四节现场准备12一、临时设施准备 (12)第五节本工程项目管理制度12一、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12)二、各专业队组管理制度 (13)第六节其它相关准备工作14一、施工机具准备 (14)二、防雨、防汛和消防设施准备 (14)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5)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原则15第二节施工管理组织网络16一、工程管理组织网络 (16)第三节项目部管理职能18第四节项目管理内部协调18第五节项目技术质量管理职责19一、项目经理 (19)二、技术负责 (20)三、施工员(含测量员) (21)四、专职质量检查员(含材料送检员) (21)五、技术资料管理员 (22)六、材料员 (23)七、劳资员 (23)八、班组长 (23)九、操作工人 (24)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5)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25一、工程形象进度图 (25)第二节工期保证方案及措施25一、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25)二、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保证 (25)三、设备投入计划保证 (26)第五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7)第一节定位测量放线与工程测量27一、施工测量的任务和特点 (27)二、施工测量的 (27)第二节旧路面的凿除、开挖及清运27第三节浇筑水泥砼路面 29第六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5)第一节工程质量总目标及目标分解35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35一、管理职责的管理 (36)二、资料管理 (36)三、采购管理 (36)四、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 (37)五、工序控制管理 (37)六、检验与试验管理 (37)七、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7)八、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 (37)九、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 (38)十、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 (38)十一、搬运、储存、防护和交付管理 (38)十二、质量记录的控制管理 (38)十三、内部质量审核管理 (38)十四、培训管理 (39)十五、回访保修管理 (39)十六、工程影像资料的管理 (39)第三节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39第四节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40第七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6)第一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6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7一、编制现场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48)二、建立健全工地文明卫生管理制度 (48)三、做好文明教育及施工材料管理 (49)四、处理好工地污水排放与垃圾管理 (49)五、解决粉尘与道路污染 (50)六、职工生活区文明卫生管理 (50)第八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51)第一节防雨防台风施工措施51一、组织机构 (51)二、主要技术措施 (51)第二节夏季施工措施52第九章环境保证措施 (53)第十章降低成本及成品保护措施 (54)第一节降低工程成本措施54第二节成品保护措施54第十一章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55)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编制说明及总体思路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G324线惠州段水泥砼路面维修工程招标文件,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模板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模板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模板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水泥道路修建工程1.2 工程地点:某某市某某区1.3 工程范围:修建长度为X公里的水泥道路1.4 工程目的:改善交通条件,提高道路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工程设计2.1 道路线路设计根据现场勘测数据和地形地貌情况,设计出符合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当地实际需求的道路线路,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和稳定。

2.2 道路截面设计根据道路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参数,包括路面结构、边沟设计、排水系统、路肩等,以满足道路通行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2.3 设计参数根据道路规划设计要求,确定道路宽度、坡度、弯道半径、纵坡、道路标线等设计参数,以提高道路的车辆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性。

三、工程施工3.1 建设标准按照国家相关道路建设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设计参数开展施工,确保道路质量和使用功能与设计要求相符。

3.2 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装备及工艺流程,确保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3 施工设备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如水泥搅拌车、压路机、平地机等,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4 施工周期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周期,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四、工程质量管理4.1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4.3 质量评定在工程完成验收后,组织专业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

五、安全与环保5.1 安全管理加强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2 环保治理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和废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5.3 绿化建设根据工程要求,开展路旁绿化和绿地建设工作,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景观。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之⼀,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库⾄屯⾥路相交⼝,总⾥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厚度为20cm,⽆路⾯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等,现状如下:露⾻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结构为:20cm⽔泥混凝⼟⾯层+16cm 5%⽔泥稳定碎⽯基层+16cm 5%⽔泥稳定⼟底基层,增加排⽔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宽6.5m,将旧⽔泥路⾯⾯层挖除,再新建路⾯结构,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可⾏性研究报告》;2、建设⽅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员进⾏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侧重于沿线填⼟调查;料场⽅⾯,积极与保定市徐⽔区交通局以及地⽅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调查范围,满⾜道路施⼯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政府进⾏协调,并与环保、⼟地、⽔务等部门先⾏进⾏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程施⼯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建筑电⽓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抗弯拉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抗弯拉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抗弯拉5.0Mpa 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材料的选用1、水泥:P.O42.5R 硅酸盐水泥2、细骨料:河砂、中砂3、粗骨料:4.75~31.5mm 碎石4、水:饮用水5、外加剂:木钙减水剂,(网上查掺量为水泥的0.25%,减水率12.0%)。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依据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要求,按弯拉强度≥5.0MPa 进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 计算28天弯拉配制强度 fc ::取值:(1)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fr=5.0MPa (2)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s=0.5MPa(3)保证率系数:t=1.36(n 取3组) (4)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v=0.07 fc=[fr/(1-1.04cv)]+ts=[5.0/(1-1.04╳0.07]+1.36╳0.5) =6.07MPa.2、 确定水灰比:sc f f C W 3595.00097.15684.1-+= W/C =1.5684/(6.07+1.0097-0.3595╳8.5)=0.39灰水比为:c/w=1/0.37=2.563、 确定砂率:查桥涵用砂细度模数在2.3~2.5之间,故选定砂率为34%。

4、 单位用水量确定:W o =104.97+0.309S L +11.27WC +0.61S P W o =104.97+0.309╳40+11.27╳2.70+0.61╳34=168kg计算掺外加剂的砼单位用水量:W ow =W o ⎪⎭⎫⎝⎛-1001β =168╳(1-12.0%)=148kg 5、 单位水泥用量确定:C o =⎪⎭⎫ ⎝⎛W C W o Co=2.56╳148 Co=3796、减水剂用量确定:减水剂=379╳0.25%=0.95Kg/m3三、通过上述的计算,以上计算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增减水灰比,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是否能满足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件,标准养护,并进行7d 和28d 的抗折、抗压强度检验验证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一、概况12345678工程位于12县内县境内,本项目是12345生产、生活以及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道路,也是沿线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二、任务依据1、《12345678工程》合同书。

三、测设主要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66、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7、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77省地方行业标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JTD/T B01-2009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11、其他相关规范、手册;四、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农村公路基本级;2、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5米;4、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0米;5、最大纵坡:12%;6、最小坡长:60米;7、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8、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15;10、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五、测设经过根据《12345678工程》对该路的勘测设计深度和工期要求,以及在听取业主方对全线路况介绍和设计方对全线实地考察基础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4年1月上旬正式开始外业勘测。

在12县交通运输局和其他各有关部门、沿线居(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半个月的外业测量完成外业资料收集,进而转入内业设计,于2014年1月中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六、路线走向及工程概况12345678工程,路线总长2226.52公里,起点位于123456公路捌邓岔路口处,止于123456村K2+046.93。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范本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范本

水泥道路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水泥道路作为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耐久性强、抗压性好、减少车辆损耗、减少交通事故等优势,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因此,本项目拟建设水泥道路工程,以改善和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水泥道路工程建设2. 建设地点:XX市XX区3. 建设内容:新建水泥道路4. 建设范围:XX公里5. 建设投资:XX万元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 建设内容:(1)新建XX公里水泥道路;(2)对已有的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3)修建符合标准的路灯和交通标志。

2. 规模:本项目拟新建XX公里的水泥道路,并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同时修建符合标准的路灯和交通标志,以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四、项目建设技术方案1. 建设标准:按照国家道路建设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水泥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材料选用:(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2)骨料:选用经过筛选、洗涤、质量合格的骨料;(3)其他材料: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路面材料等。

3. 施工工艺:(1)路基处理:进行路基的平整和加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2)路面铺设:进行水泥路面的铺设和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和光滑;(3)路灯和交通标志:按照规划进行路灯和交通标志的设置,提高道路的亮度和安全性。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地勘、设计、方案论证等工作,预计用时XX个月;2. 中期施工阶段:新建水泥道路和改造道路、路灯、交通标志等工程施工,预计用时XX个月;3. 后期验收阶段:对施工完工的水泥道路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预计用时XX个月。

六、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1. 总投资:XX万元2. 资金来源:(1)国家财政:XX万元;(2)地方财政:XX万元;(3)社会资金:XX万元。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四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总说明一、概述本项目位于闽侯县**乡,经业主委托对**现有道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路面改造,以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增强行车安全性。

本工程为旧路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交通组织,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施工。

(一)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四级(福建省)2、设计速度:20km/h3、道路横断面:路基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3.5米。

4、高程、坐标系统:项目独立系统,详见平面图。

二、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等三、道路设计概述(k0+000~k0+580.617)(1)技术标准(a)四级,设计车速20Km/h;(b)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采用砼路面。

(c)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平面设计以现有路面线形为基础进行平面设计。

(3)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主要考虑与前后原有道路的衔接,并尽量减少工程量,纵断面设计标高采用路基中线设计标高。

(4)横断面设计全段一般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道路外侧采用土路肩,保护路面,路拱横坡为1.5%,土路肩为2%。

具体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5)路基设计(a)路堤边坡为1:1.5;路堑边坡1:0.75。

旧路路基已基本形成,只需少量开挖。

(b)路基设计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木标准》和有关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c)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基压实度0—80cm深度范围按重型击实法最大干容量密度达94%,80--150cm以下深度密度应达93%,150 cm以下深度密度应达90%以上。

(d)路基底面设计回弹模量值应大于30MPa。

路基填方方案掌握在易排水、干燥为原则。

路基顶面与路面设计横坡度相同。

(e)路基路面排水依靠路面纵坡及横向坡度汇集水流,排入自然山体。

(6)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层:18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垫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1 路面设计的原则
路面结构是直接为行车服务的结构,不仅受各类汽车荷载的作用,且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

路面工程的工程造价占公路造价的很大部分,最大时可达50%以上。

因此,做好路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路面设计内容应包括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路面建筑材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经济评价。

1.1 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
路面类型选择应在充分调查与勘察道路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使用要求、材料供应、施工和养护工艺等,并在路面类型选择的基础上考虑路基支承条件确定结构方案。

由于路面工程量大,基垫层材料应尽可能采用当地材料,并注意使用各类废弃物。

必要时,应考虑采用新型路面结构形式、新材料、新施工工艺。

同时,应注意路面的功能和结构承载力等是通过设计、施工、养护等共同保证的,可采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技术合理确定路面类型和结构。

1.2 路面建筑材料设计
路面建筑材料设计往往是路面设计中不受重视的一块内容,原因在于设计仅仅依据设计规范或当地经验确定路面结构层次,指定各层次材料的标准规范名称。

本次设计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的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知识,合理考虑了道路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材料所在路面结构层次的功能等,论证合理地选择了材料类型和建议配比。

1.3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就是对拟订的路面结构方案和选定建筑材料,运用规范建议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结构进行力学验算。

现阶段公路路面使用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降水、材料、交通量等各方面因素后选定路面的类型,然后进行设计。

2 路面设计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标准
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主要以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验算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面层能否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2.2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Ne=[(1+r)t-1]×365N1η/r
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次)t—设计年限
N1—路面竣工后第一年的平均日当量轴次(次/d)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η—横向分布系数,取0.36
2.3 各层材料计算参数的确定
2.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主要需要确定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拉强度和弯拉弹性模量,土基、基层、垫层的回弹模量,对基层,应注意其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计算回弹模量的确定。

2.3.2 基层材料类别与计算参数确定
基层材料的类别,我国路面工程中最常用的当属半刚性基层,主要材料类别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规范定义有水泥稳定类(水泥土、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砂砾)、水泥石灰土、二灰土、水泥粉煤灰等综合稳定类。

主要力学参数确定,设计中主要需要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压模量。

同样,材料力学参数可通过配比试验确定,也可参照规范建议值确定。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参数依据规范建议确定时应注意规定的龄期,材料配比,特别是结合料的含量;同时应考虑基层将来可能处于的潮湿状态。

2.3.3 垫层材料类别与计算参数
垫层材料类别。

垫层材料主要有石灰稳定类(石灰土、石灰稳定集料等)、级配碎石、砂砾等。

垫层材料的力学参数,设计中一般只须确定垫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由于用于垫层材料的粒料很难进行试验测定,一般参照规范建议值确定即可。

2.3.4 土基回弹摸量的确定
经验法新建道路设计时,尚无法实测土基顶面的回弹模量,应对路基填土类型、地下水位、预测的路基潮湿状态综合分析,根据经验数据或通过室内试验确定。

根据土类和气候区以及拟定的路基土的平均稠度,可参考《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预测土基回弹模量值。

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时,土基回弹模量值可较表列数值提高15%~30%。

现场实测法。

在已建成的路基上,在不利季节按照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规定,用大型承载板测定土基0~0.5mm(路基软弱时测至lmm)的变形压力曲线,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回弹模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