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自然地理概况

东南亚自然地理概况
东南亚自然地理概况

东南亚各国文化特色

東南亞各國文化特色 嚴智宏 東南亞現在有十一個國家,整體而言這十一個國家的文化複雜多元。他們深受世界四大文化體系–中國、印度、伊斯蘭、西洋–的影響;但他們對那些外來文化並未照單全收。實際上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目前東南亞各國的文化,是外來文化與各國在地文化交織、融合而成的。本文介紹東南亞七個國家的文化特色;這七國是我國「東南亞籍配偶」的主要來源國。 壹,過去的說法 近一百年來,西方學界經常認為,東南亞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本身卻沒有什麼文化可言: 一,在這四大文化體系中,印度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大規模影響。長期以來,西方學界盛行一種看法,即認為東南亞是「印度化」(Indianized)的區域。因為印度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藝術、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在過去兩千年裡對東南亞產生既深且廣的影響。其中,印度教可分為濕婆派、毗濕奴派等。佛教則可分為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Theravada Buddhism)、大乘、密宗等。 二,有人認為中國文化的影響最大。較早時,主要是影響越南。因為西元前3世紀,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之後各個朝代也陸續對越南用兵。長期下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頗深,尤其是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倫理、風俗習慣等。近代中國也影響東南亞許多國家;影響的方式之一是政治或武力,之二是經濟文化交流,之三是移民。 三,也有人說伊斯蘭(Islam)文化影響最大。島嶼東南亞(Island Southeast Asia)受伊斯蘭影響的範圍主要是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伊斯蘭影響了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的生活(包括食、衣、住、用等等),尤其是「五功」、1不碰豬肉、不拿香拜拜等。 四,更有人主張西洋文化的影響最大。除了泰國之外,整個東南亞自16、17世紀起漸漸淪為西洋列強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菲律賓;葡萄牙殖民東帝汶(East Timor);荷蘭殖民印尼;法國殖民越南、柬埔寨/高棉、寮國;英國殖民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近代,西洋藉由政治力、跨國資本、各式傳播科技等,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西洋的價值觀動搖了東南亞的傳統思維。 1五功,指伊斯蘭信徒的五種功課,就是念(真主阿拉)、拜(每日於五個時段禮拜)、齋(齋戒)、課(課捐濟貧等)、朝(朝聖)。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 外国学者一般把“东南亚分成两个主要文化区域:一是法国学者所称的‘外印度’,印度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占了优势;另一个区域包括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随着15世纪‘印度化’的占婆王国的覆亡,中国的影响便在这区内居于支配的地位。” 然而,东南亚各方面的固有文化“并非仅是印度或中国的文化附属物,而各自具有极为显明的个性,在吴哥、蒲甘、中爪哇和占婆古国曾开放灿烂奇葩的艺术和建筑,与印度教的和佛教的印度的艺术和建筑相比,都有显著的区别。” 不可否认,“也正是在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滋养下,东南亚自身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 东南亚建筑文化 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是一个超越原有政治及地理区划的概念,它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即东南亚大陆部分,包括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直到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南端,东起中国南海沿岸、西至缅甸伊落瓦底江这一广阔区域;另一部分则是东南亚岛屿部分,包括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及苏门答腊,甚至还可延伸至琉球群岛及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共享的文化特质,将它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各个局部地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东南亚的特殊文化构成也反映在建筑上,从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但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几个区域性建筑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同时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而其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赋予它以明显的个性。不过,在它的身上,仍然残存着一些中国早期建筑的影响痕迹。 东南亚饮食文化 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 东南亚菜可以说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合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 常言道:无鸡不成宴。各酒楼、宾馆烹制出的各种鸡肴就有百余种。其中某“东南亚风味餐厅”的“咖喱鸡”就颇有名气。现在标榜着专营咖喱风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数家,供应着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以咖喱为代表的东南亚饮食对我国饮食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据资料考证:“咖喱”一词源出泰米尔语,意为用辣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咖喱起源于印度。原来印度人视牛为神,自然不敢吃。于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据说,释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叶、果皮之类,捣成佐料,与羊肉同煮以驱除膻味。这就是咖喱的开始。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及其自然风光概况 本篇文章主要绍贵州的自然地理及自然风光,让人们知道贵州是 一个有着极其强大的发展空间。贵州应该是世界瞩目的省,因为贵州在以下几点是得天独厚的:一是贵州天然的地貌环境可以使贵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喀斯特王国。二是贵州有着宜人的环境,它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可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三是贵州的地貌、环境、气候造就了贵州这个原生态的王国,其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原始性都有着无以估算的价值,其中不乏有还未发现的珍惜物种,还有就是它保持的原始性也是贵州的绝色之处。五是贵州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为贵州旅游发展提供的很好的发展平台,让贵州更具有魅力。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 °36 ' 109 °5 '、北纬24 °7'乞9 °3 '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 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1、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 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2、气候 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 C? 16 C,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 C,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 C以下。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10 C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C。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

欧洲自然地理概述

第五章欧洲西部 第一节欧洲西部自然地理概述 一、欧洲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面积1 016×104km2,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以欧洲大陆而言,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6°~71°08′N, 66°10′E~9°34′W之间。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寒带的面积也不大,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欧洲的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欧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环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 (三)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其主要特征。 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区包括; (1)极地冰原气候区。 (2)极地长寒气候区。 (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4)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5)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亚热带夏干气候区。 (7)高山气候区。 (四)河流与湖泊 1、河流 欧洲河流众多、水量比较充分,多国际性大河。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等特征。长度在1 000km 以上的河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伯朝拉河、莱茵河、北德维纳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维斯瓦河等。其中,经济意义最大的是莱茵河、多瑙河和伏尔加河。 2、湖泊 欧洲大小湖泊广布,但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由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第四大陆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的北欧地区和山地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区。 二、区域性人地关系基本问题

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宗教结构简介(精)

東南亞基本歷史文化、宗教結構簡介 東南亞地區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西洋的影響。首先,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可能在西元前就已經傳到東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許多地區都有印度教、佛教影響之下所產生的文物,如高棉吳哥(Angkor的寺廟建築;印度對東南亞的語文影響甚大,早期東南亞多數地區(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緬甸的驃文(Pyu。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劄、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西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範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尼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第四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國家從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找香料而航向東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相繼進入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法國、英國也於十九世紀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幾乎已經把整個東南亞都納為殖民

最新东盟十国概况

泰国 自然地理:513115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的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约120万吨,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蕴藏量达187万吨,褐煤蕴藏量约20亿吨,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天然气蕴藏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25%。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 理概况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

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时安排:1--3时 八、教学过程

卡塔尔国家概况

卡塔尔国家概况 2003年2月14日12:57 自然概况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5-58公里。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接壤。全境地势平坦,是半沙漠地带稀有的绿洲,最高点海拔100米。地势西部略高。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4-10月为夏季,是一年中最长的季节。7-9月气温最高,可达45℃,冬季凉爽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125毫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 简史 公元7世纪,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人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82年英国入侵,并宣布该地区为英国"保护地"。1971年9月3日卡塔尔宣布独立。 政治制度 卡塔尔系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由阿勒萨尼家庭世袭。禁止正常活动。1974年4月埃米尔颁布临时宪法。宪法规定,卡塔尔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埃米尔在内阁和咨询委员会的协助下行使权力。宪法承认法官的独立性。议会称咨询委员会,职能是协助埃米尔行使统治权力。委员会有权审议立法和向内阁提出政策建议。卡塔尔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防御政策。 行政区划及人口 卡塔尔国总面积是111437平方公里,分为4大行政区:多哈、瑞延、多妞撒勒和瓦卡拉赫。首都是多哈。该国总人口56万(1994年),土著居民约占人口总数的40%,其他为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诸国。 卡塔尔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学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人国人口的16%。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一一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一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 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2018年东南亚文化概况网课考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国影响东南亚的因素不包括()。
?
A、
中印文化交流
?
B、
移民
?
C、
贸易
?
D、
教育
我的答案:D
2
伊斯兰教在如下哪个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性相对较弱?()
?
A、
印尼
?
B、
文莱
?
C、
缅甸
?
D、
菲律宾
我的答案:C
3
爪哇人的主要食品是()及其各种制品。

?
A、
稻米
?
B、
豆类
?
C、
海鲜
?
D、
面粉
我的答案:A
4
越南人把长()米的漂稻称为魔鬼稻。
?
A、
2-3
?
B、
3.5-4
?
C、
5-6
?
D、
7或8
我的答案:D
5
下列国家中,属于穆斯林信徒最多、穆斯林国家中领土最大的是()。
?
A、
新加坡
?
B、
印度尼西亚

?
C、
阿拉伯
?
D、
柬埔寨
我的答案:B
6
文莱是一个信奉()的国家。
?
A、
伊斯兰教
?
B、
天主教
?
C、
基督教
?
D、
佛教
我的答案:A
7
第一本关于东南亚地区通史的一本著作是()。
?
A、
《东南亚通史》
?
B、
《东南亚史》
?
C、
《诸蕃志》
?
D、
《东南亚历史发展》

新加坡国家概况。

国家概况: 新加坡的主流文化与中国文化同主同根,同声同心。同时,新加坡是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教育枢纽,拥有许多类别丰富和独特的教育课程与服务。 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 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新加坡首都就是新加坡市 新加坡市区(Singapore City)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面积将近100平方公里。该市是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1819年,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河口上岸,就预见新加坡适合发展转口贸易的经济潜能,于是,把新加坡开设为自由港,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进行贸易活动。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2年的排名,新加坡是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4],而毗邻的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从市区穿过,她把新加坡抚育长大,在河口上直立着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它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人口 2012年新加坡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31万,其中328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有约150万人。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汉族)占人口的74.1%,而马来人(13.4%)、印度人(9.2%)和欧亚裔(3.3%),占总人口的1/4。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兴化人(莆仙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全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66。 国旗: 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 国徽 新加坡国徽是以国旗图案为基础设计的,中心是红色盾徽,一轮上弯的新月托着排列成圆环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义与国旗相同。盾徽两侧各有一只猛兽,左侧金色的鱼尾狮代表“狮城”新加坡,右侧带有黑色条纹的金虎表示马来亚,反映了新加坡原来与之的联系。国徽基部是金色的棕榈枝和一条用马来文写着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新加坡”的蓝色饰带。 国花卓锦·万代兰是新加坡的国花 新加坡的国花叫卓锦·万代兰,它有一个姣美的唇片和五个尊片,唇片四绽,象征四大民族和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的平等。花由下面相对的裂片拱扶着,象征着和谐,同甘苦、共荣辱。卓锦万代兰全年盛开,代表着新加坡争取繁荣昌盛的愿望与其国民不折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 总量

东南亚文化特点

东南亚文化特点 东南亚人宗教观念很强,敬畏神灵,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四处是神灵牌位,几乎每一家都有敬拜,在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路边,树下,土坡边,门口随处可见摆放的牌位及祭品,也是一大风景!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洋教派,随时散发传单,上门传教。马来教、佛教的信徒也非常虔诚,拜天教堂人满为患。 东南亚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风情就是“娘惹”文化。他们的饮食、服饰、建筑都很有特色。实际上,娘惹文化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将中国文化带去东南亚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的有独特色彩的一种文化。因为当时郑和带去的是中国宫廷文化,所以娘惹文化的饮食、服饰、建筑都很讲究,非常精致,色彩艳丽,无论是建筑的雕刻还是服饰的花边、裁剪、绣花,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娘惹”就是马来土著的姑娘同中国男人结合生育的女孩子,男孩子则叫“峇峇”。实际上他们有华人血统。 印尼的巴厘岛也是很有文化风格的地方,寺庙到处是,居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亚洲东南亚文化主要有华族文化,也就是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来文化,当地的文化主要是马来文化、回教文化(与马来文化有想通之处)淡米尔文化。佛教文化,又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东南亚一带,主要还是马来文化。 最大的文化风情,我觉得还是各种宗教并存。一条马路,甚至紧邻一起就有基督教堂、佛教堂、印度庙,马来教堂,泰国寺庙。

东南亚装修风格特色: 接近自然,能抒发身心的一种新潮风格。 适合喜欢安逸生活,平时对民族风情饰品有所收藏的业主。 在户型上,较适合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居室。 取材上以实木为主,主要以柚木(颜色为:褐色以及深褐色)为主,搭配藤制家具以及布衣装饰(点缀作用),常用的饰品及特点有:泰国抱枕、砂岩、黄铜、青铜、木梁以及窗落等。 在线条表达方面,比较接近于现代风格,以直线为主,主要区别是在软装配饰品及材料上,现代风格的家具往往都是金属制品,机器制品等,而东南亚风格的主要材料主要用的就是实木跟藤制。在软装配饰品上,现代风格的窗帘比较直观,而东南亚风格的窗帘都是深色系,而且还要是炫彩的颜色,它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东南亚饰品富有禅意,蕴藏较深的泰国古典文化,所以它给人的特点是:禅意、自然以及清新。 在配色方面,比较接近自然,采用一些原始材料的色彩搭配。

东南亚地理介绍

东南亚地理介绍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 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 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昂,仙摺保馐俏裁矗刻崾狙刹慰础叭毡局饕ひ翟侠丛词疽馔肌被卮稹,ㄈ毡镜墓ひ翟弦览涤诮冢璐友侵蕖?侵薜鹊亟谑汀?笫龋砹缀,渴撬鼐于,毡鞠蜓侵蕖?侵薜鹊卮罅砍隹诠ひ挡罚杈砹缀,浚苯庸叵档饺毡揪玫姆?埂,?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东南亚地区共有10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汶莱,菲律宾.世界各国习惯把越,老,柬,泰,缅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而将马,新,印尼,文,菲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1967年,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国家集团"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 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且都是新兴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东南亚地区又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全区约有华侨,华人2000多万,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 今天的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密切.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中国人

泰国的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概览

第六讲泰国的民族文化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习俗。泰国一向被人们称为“亚洲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泰国作为当今最富有特色的国家之一,其文化也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和价值,泰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深度和广度上,虽不敢和称为世界级的文明古国——中国相媲美,但也有其独特而深奥的价值。“虔诚”、“宽容”、“和谐”,这毫无疑问是泰文化的真谛所在。泰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学、艺术、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泰国政府很重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泰国文化体现的是国格,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根基,对国家的稳定繁荣有决定性的影响。国王蒲美蓬说过:“维护文化就是维护国家”。泰国概况 “泰国”一名是由泰族语得来的。泰国人称自己国家为“孟泰”,“孟”表示“国家”,“泰”为“自由”之意。因此,泰国是“自由之地”、“自由之国”的意思。泰国还称过“暹罗”。但早期泰族人民并没自称过暹罗人,也没有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暹罗国。因泰族与缅甸的掸族同种,“暹”字就是由“掸”字转音而来的。“暹罗”本是“孟泰”的英译名。1856年4月5日,泰王被迫与英国签约时,才首次采用“暹罗”这个名称。1939年6月24日,废“暹罗”名称,改为“泰王国”。1945年2月再次改为“暹罗”。1949年5月,恢复国名“泰王国”。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王国。 货币为铢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灵,它头顶金色宝塔,裸露的颈部、手臂和手腕都戴着光彩夺目的金色饰品,两臂弯向头部,手指内侧,偏偏起舞,构成泰国民间舞蹈舞姿的典型造型,展现出浓郁的泰国民族特色。大鹏身披深红色双翼和尾巴,戴着金色的盔甲,两只利爪雄健有力,令人顿生虔诚和敬意。 【国歌】《泰王国国歌》,鲁昂·萨拉努普拉潘词,夫拉·陈·杜里洋曲。 【国歌歌词】 泰国人鲜血流在泰国之身,泰国每寸土都属于泰国人。因为人民始终团结,国家主权长久守稳。热爱和平但不怕战争,不许有人废独立施暴政。全民准备把

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第二讲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一、东南亚文化的多样性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东南亚现在有十一个国家,整体而言这十一个国家的文化复杂多元。他们深受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阿拉伯、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但他们对那些外来文化并未照单全收。实际上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目前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是外来文化与各国本土文化交织、融合而形成的。 而在历史上,近一百年来,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东南亚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本身却没有什么文化可言: 观点一: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印度最早对东南亚产生大规模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学界盛行一种看法,即认为东南亚是“印度化”(Indianized)的区域。因为印度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艺术、梵文、风俗习惯、法政等,在过去两千多年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印度教可分为湿婆派、毗湿奴派等。佛教则可分为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Theravada Buddhism)、大乘、密宗等。 观点二: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较早时,主要是影响越南。因为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之后各个朝代也陆续对越南用兵。长期以来,越南受中国的影响颇深,尤其是法政、学术思想、社会制度、宗教及艺术、伦理、风俗习惯等。近代中国也影响东南亚许多国家;影响的方式之一是政治或武力,之二是经济文化交流,之三是移民。 观点三:也有人说伊斯兰(Islam)文化影响最大。东南亚地区(Island Southeast Asia)受伊斯兰影响的范围主要是在马来半岛、印尼群岛(含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Borneo)、苏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岛(Molucca,香料群岛)等)、菲律宾南部等地方。大约13世纪伊斯兰教被商人带到了东南亚,到16世纪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影响了信徒(称为“穆斯林”,Muslim)的生活(包括衣、食、住、用等等),尤其是“五功”、不碰猪肉、不拿香祭拜等。

世界地理知识点概况(完整版)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东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大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脉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 欧洲1000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第二节 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考点搜索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RB,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一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RB海重要海港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铝土矿和铀矿:中央高原 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南欧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以及附近岛屿等。 地形地势 地形比较复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该地区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主要山地有:阿尔卑斯山脉、迪那拉山脉、喀尔巴阡山、亚平宁山脉,平原有: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 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是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阿尔卑斯山区是高山气候。 水文 南欧多半岛,河流较短小,主要河流有波河,大部分地区都是降水补给为主,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铝土矿和铀矿:中央高原 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南欧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以及附近岛屿等。 地形地势 地形比较复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该地区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主要山地有:阿尔卑斯山脉、迪那拉山脉、喀尔巴阡山、亚平宁山脉,平原有: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 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是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阿尔卑斯山区是高山气候。 水文 南欧多半岛,河流较短小,主要河流有波河,大部分地区都是降水补给为主,而且大多都是冬汛。湖泊在南欧较少。 植被 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性树种油橄榄等。 资源 自然资源较少,分布不均,水能资源丰富。 中欧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中部。主要包括波德平原、中部块状山地、阿尔卑斯山地、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中下游平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