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情感分析

合集下载

《虞美人》教案二:情感分析与文学鉴赏

《虞美人》教案二:情感分析与文学鉴赏

《虞美人》教案二:情感分析与文学鉴赏情感分析与文学鉴赏《虞美人》是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之一,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学价值。

作为教学内容,如何从情感分析与文学鉴赏两个角度去深入解读这篇作品呢?一、情感分析《虞美人》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情感自然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在情感分析的过程中,要考虑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情感体验和情感沟通三个方面。

(一)情感表现在《虞美人》中,情感表现主要通过描绘美丽动人的虞美人、倾城倾国的李白和两人之间的虔诚爱情来展现。

诗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方式来表现虞美人的美貌和魅力,如“红酥手,黄滕饰”,“云鬓花颜金步摇”等。

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虞美人的美丽,也表现了李白对她的深深迷恋。

而在表现情感上,李白也做得极为出色。

他在诗中对虞美人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展现了他的热情、诚实和冲动。

这种情感表现让人感到真挚、热烈而又殷切。

(二)情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同样非常深刻。

《虞美人》中所表现的情感不仅是李白个人的,还是广泛而深刻的人性情感。

人们总是对那些美好的事物充满着向往和渴望,李白对虞美人的痴迷就是这种情感体验的一个例子。

在李白和虞美人的爱情故事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爱情的痛苦和不幸。

当虞美人和李白遭到贵族的阻挠之后,他们不得不分别,在此之后,他们的心灵在长久的等待和相思中度过,这种带着苦涩的情感和体验,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三)情感沟通情感沟通代表着交流和理解,并且还包括反映和认同。

在《虞美人》中,虞美人和李白之间的情感沟通,体现了真挚、感人的性格魅力。

虞美人和李白之间的情感沟通不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而是以他们的目光、行为、神态等等方式来完成的。

二、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网络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们应当注重如何进行文学鉴赏。

(一) 说诗篇《虞美人》是非常优美的诗歌,人们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其中的语言艺术来体味这首诗章的美妙。

在品读这首诗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作者的构思能力。

笔者的婉转、灵敏及有机的结构性,造就了这首独具特色韵律优美的诗文。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课件

直抒胸臆
01
含义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方法。
02 03
表达方式
直抒胸臆即直率地表达胸中的感情。就是心里是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 受,不拐弯抹角,不隐晦含蓄。这种抒情方式,往往以坦荡的胸襟、淋 漓的笔墨,直陈肺腑,倾泻激情。
例子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不屈的反抗精神。
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 特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情诗等 。
熟悉诗歌情感鉴赏的题型特点,如情 感表达、意境描绘、象征手法等。
掌握答题步骤和技巧
审读诗歌,理解大意
认真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背 景、主题和情感基调。
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 、象征等手法,深入把握诗人 的情感世界。
03
现代诗歌情感表达技巧
象征手法运用
1 2
借助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情感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象,如青松、落花等, 赋予其特定的情感意义,从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 受。
营造特定氛围
利用象征手法创造一种独特的氛围,使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
深化诗歌主题
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得更加深刻、含蓄,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关注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有 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培养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06
学生自主练习及课堂互动环节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2.有助于理解具体内容。有些诗词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 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两句中的“故国”“空城”,即题目中的“石头城”。明确这一点,这两句的意思也就 豁然开朗了。
3.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等,往往照应题目。抓住这类诗歌 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内容。如杜甫的《登高》,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照应题目,写登高所见。
一、常见诗歌题材及情感
2.托物言志诗
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如李贺《马诗》中的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笼头,在秋高气 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诗人以马自比来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常见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淌是动态,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的秋山晚景的喜 爱之情,寄寓了自己顺应天性、怡然自适之情。
②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运用比喻,强化了诗人厌倦黑暗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绪。
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 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 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慨叹。后面三联,无论 是夜不能寐而听春雨,天明听到叫卖杏花,还是铺开纸写字,晴日窗前品茶,抑或自我安慰 说“清明可到家”,都反映了诗人厌倦现实黑暗官场却又不得不客居京华的无奈之情。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情感分析教案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情感分析教案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情感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3.通过诗歌鉴赏,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2.分析诗歌背后所蕴涵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诗歌鉴赏的主题,并和学生进行交流。

1.你们平时喜欢读诗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2.你们有没有遇到一首诗让你有过特别的情感体验?3.你们觉得诗歌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新课】1.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诗歌鉴赏是指通过对诗歌的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全面地了解和评价一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通常包括对诗歌的形式结构、语言表达、意象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2.示范一首诗歌的鉴赏过程。

选择一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诗歌,通过对其内容、言辞、意象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学生自主鉴赏一首诗歌。

提供几首经典诗歌的选取,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并进行鉴赏。

鉴赏的内容包括:整体感受、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意象分析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也可以个人完成。

【展示与交流】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鉴赏的诗歌,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2.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共同发现诗歌中的美和情感。

【归纳总结】1.总结诗歌鉴赏的要点和方法。

2.针对鉴赏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和鉴赏不同类型的诗歌,可以结合音乐、绘画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和表达诗歌中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写一篇鉴赏文章,包括对诗歌背后情感的分析和自己的感悟。

文章要求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提高了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但在鉴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存在着浅尝辄止的情况,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高三复习课: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以东坡词为例》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以东坡词为例》教学设计
变 的江 月 。词 人迅 速 从 恫怅 失意 中解 脱 出 来 ,表 达 了 苏轼特 仃 _ 的旷 达 洒脱 情 怀 。 4 方法 小 结 : 足 文 本— — 通 过 分析 景物 、 形象 ,表 现 .

从 高考 题 入 }
于法 来 把樨 作 品 中 的思 想感 情 。 《 风 波 》篇 : 定
明确 : 陡崖 耸入 云宵 ,骇 浪撞 击 江/ , 激起 无数 堆 雪 白 ≯
的浪 花 , 比喻 、夸 张等 于 法筑 就 了惊 心 动魄 的 图画 , 渲染 H {
2 011 O1 .
芎试与素质教育研究
情 _ 和 结 构 H _
一 一
高考外 国小说 阅读 解题 突破 口
重 点探 究 诗 歌 鉴赏 情 感分 析 类题 型 的 答题 方法 。 【 习 目标 】 复
2 从 “ 扇 纶 巾 ,谈笑 问 ,樯 橹 灰 I 火 ”到 “ . 羽 { - 烟 多情 应
笑 我 , 早生 华 发 ”流 露 出作 者 怎样 的 情感 变 化 ?
明确 :从 建功 点 业 的风 流到 功 业末 成 身 已老 的沮 丧 ,采
芎放与素质教穿研霓
《 高三复 习课 :诗歌 鉴赏之 “ 情感分析 ,每 ’
东坡 词 为 例 》教 学设 计
◎高 杭

【设计 理 念 】
气 象 恢 弘的 意境 ,流 露着 词 人 旷达 、 豪放 的情 怀 。
就 近些 年 高考 语 文江 苏 卷诗 歌鉴 赏 题 的考 点而 蠢 ,情 感
接抒 情 的写 景 句答 题 规 范 :何景~ 何境一 何情 。 ( 读 定 拿足 分, 须重 视 答 题规 范 )
分 析 类题 型 的 “ 出镜 率 ”极 高 , 儿乎 年年 遇 之 。而 此类 题 实 懂 了不 际的得 分 的状 况 并不 容 乐观 。在 高中 阶段 ,所涉 及 的 东坡 词 已较 为系 统 ,H 独具 人 文魅 力 。 因此 ,本 课 以 东坡 词 为例 ,

《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公开课
①感伤时局之忧:“三城戍”“ 海内风尘”描写国内战火不断,战事急迫,对国家前途、人民生活的担忧 ; ②对亲人的思念之意:“诸弟隔”指因战乱兄弟天各一方; ③漂泊孤寂之苦:“一身遥”写自己漂泊天涯的孤独样子; ④年老多病之叹:“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 ⑤未能报国之憾:"未答圣朝"即年老多病,不能报效朝廷。
苦雨初霁 李觏gòu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霁:雨过天晴 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该诗表现了作者的几种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考题讲练
苦雨初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霁:雨过天晴 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该诗表现了作者的几种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
(5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思想感情”2分,“依据”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野 望 杜甫
01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02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一、如何分析诗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教师)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如何分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一、分析思想感情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表达情感的手法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修辞手法: 手法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总论情与景关系:3、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景、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借典故抒情),借事抒情。

第二步、仔细审视诗歌中的景物行为或典故的特点。

典故所表达的情感一般是固定的。

如:闻鸡起舞表达的事报效国家的愿望;燕然勒功表达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黍离之悲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思念,持节云中,表达的是对朝廷重用的盼望……景物常常与感情间有相似性。

另外,景物的描写角度及色彩的变化常常体现情感的变化。

第三步、读懂诗歌。

(一)读懂诗歌内容:1、懂得诗词的结构特点。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词。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为主2、读懂诗家语(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句子的反常组合。

(2)、抓住关键词句品情态(3)、抓住景事情。

(4)、看标题、作者及注释内容。

3、读懂诗词的表现手法。

二、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及作者的情感1、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情感;2、具体情感体现: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严谨的解题习惯,学会审题、看赋分。
能分点、分步、完整、重阳节时登高,已是秋天,看大雁南归,触 动诗人这一困倦的游子思归之情。一个“倦”字,写尽 此时诗人心中的感慨:我已厌倦官场的倾轧,厌倦了在 外的漂泊。一个“思”字,道出诗人仕途生倦,天涯思 归之情。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诗人发出了深 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 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 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常的感伤就在这 深深的感慨之中。
结尾以景结情,“一抺咸阳,数点寒鸦”苍凉微茫的景 色反映出诗人漂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 笔端。
诗歌鉴赏二轮专题——做好情感分析
诗的一般方法。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
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
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 “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 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参考示例】
“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 和追思;
“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之后无人欣赏 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坚守 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
理解古诗词情感的5把“钥匙” 1、知人论世——洞察作者情感的窗口。 2、情语——观照作者情感的镜子。 3、景语——抒发作者情感的氛围。 4、叙事典故语——激发作者情感的事由。 5、肢体动作语——折射作者情感的细节。
【参考示例】
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 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 好客之情。“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 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 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