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合集下载

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

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

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5楼韩服是汉服女装中襦裙的缩水版,区别就在于韩服裙子膨大,上衣短小。

和服女装是跟从和服男装的款式,是长袍式,汉服女装多数还是属于襦裙,而要拿到汉服里来对比,也与汉服里的直裾、曲裾袍有差别。

韩服、齐胸襦裙的区别是…… 韩服是根据明朝的袄裙修改的,衣服罩在裙子外面。

而齐胸襦裙是唐朝的款式,上衣束在裙子里。

明朝时流行过一阵子裙撑,但效果和韩服不同,而且只是一时流行。

不说这些深的,光从外面来看,韩服与齐胸襦裙的区别是:韩服(衣服在外,y领,十分短小,下裙膨大)齐胸襦裙(衣服在内,对襟领,裙子自然下垂,即使穿了衬裙,也不会蓬成韩服那样)6楼这是明朝的袄裙,朝鲜把上衣改短,裙子改蓬,加上大蝴蝶结,就变成了朝鲜服7楼其实是有个演变过程的,有一些处于上衣半长不短,前襟后襟长,其他短的韩服……8楼这是齐胸襦裙,对比我在5楼的描述看吧10楼补充一下,明朝的袄裙是中腰裙,朝鲜最初模仿时也是中腰裙,后来衣服变短,也就把裙腰提高到了胸,但是估计不知道该怎么固定,现在的韩服,都是吊带裙……13楼和服,就拿现代和服来说,就二楼那幅图来说,男装女装都是长袍式,形成于战国、江户时代。

而在汉服来说,汉服男女皆穿袍衫式——准确说是深衣制衣服,是在秦汉时期,差了一个千年,没有传承关系。

这是汉服的直裾、曲裾款,在此不论考证问题,就说大家默认了的直裾、曲裾款汉服的直裾,是比较宽松的,而且有衣缘,袖子也与和服的袖子有区别,和服袖子无论哪种款式,都比短14楼汉服的曲裾,光从下摆来说,便与和服不同了15楼汉服的直裰,衣服两边开衩,而且也十分宽松16楼不纠结裁剪、细节问题。

单从外表上来看,汉服袍衫整体是宽松自然的,而和服长袍是笔筒状裹于身上。

汉服的袖子一般都过手,汉服有很多种袖型。

和服的袖子刚到手腕,而和服的大袖是长方形,并且缝合了的。

和服注重于腰带装饰,腰带系结法与汉服差别很大,并且腰带一定要把腰缠得看不出来那是腰。

总之就是和服追求水桶身材,日本有句话就是平胸和水桶身材穿和服才好看。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在中国和韩国这两个亚洲文化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传统服饰文化。

在这篇研究报告中,我们将对中国和韩国的传统服饰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中国的传统服饰主要有汉服、唐装和旗袍等。

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通常由褶裙、褡裳、赞裙、朝袍和长袍等组成,采用对襟式和交领式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和优雅。

唐装则源于唐朝的宫廷服饰,与汉服相比,设计更为简约、大方,袍子的袍边通常点缀有金线和珠饰,体现了唐朝的繁荣和奢华。

而旗袍则是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志性服饰,以修身的剪裁和高领、盘扣为特点,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和秀美。

而韩国的传统服饰则以韩服为主,其代表性服饰是韩妆和光服。

韩妆是韩国传统女性的礼服,通常由上衣、裙子和短裤等组成,袖口和裙摆上通常点缀有华丽的图案和刺绣。

韩妆的特点是流线型的剪裁和打褶设计,给人一种端庄与优雅的感觉。

光服则是韩国传统男性的礼服,由上衣、裤子和宽松的外袍等组成,完备的褶纹和大袖子体现了男性的庄重和威严。

在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中韩传统服饰在设计理念和剪裁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例如,中韩传统服饰都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美,都采用了裙摆和袖口的打褶设计。

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中韩传统服饰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中韩传统服饰都偏爱采用天然纤维素布料,如丝绸、麻和棉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方文化对自然和朴实的追求。

然而,中韩传统服饰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颜色的运用上,中韩传统服饰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服饰颜色丰富多样,可以使用各种鲜艳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等,而韩国传统服饰则更加偏爱素色,如白色、灰色和蓝色等。

其次,在图案和刺绣的运用上,中韩传统服饰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服饰通常使用龙、凤、云纹等吉祥图案,并采用金线和珠饰进行点缀,而韩国传统服饰则更加注重图案的简约和几何感。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的传统服饰在设计理念、剪裁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

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中韩服装比较

中韩服装比较

隋唐时代的服饰
两宋时代
宋代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 是简洁质朴。宋代的服装,其服 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 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 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 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 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 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 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 ,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 领, 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 ,捷又显得典雅大方。
近代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服装打破了清朝的枷锁,服装 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民国时期的服装通 过学习西方的服装先进之处,并不断创新, 创造出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服饰:中山服、 旗袍。中山服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 在任何场合穿上都显得庄重而不死板 ,给 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而旗袍的设计 更加凸显了中华女性的的身材之美。这些 服装在当今时代仍然很受欢迎,对中国服 装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阔衣
圆衫
唐衣
高丽时代
在高丽王朝时代,高丽曾成为蒙元的驸 马国达80年。忠烈王其后迎娶忽必烈之 长女齐国大长公主为妻,从此改穿蒙古 服饰。在他以后数位朝鲜王的统治内, 所有官员都要剃去头发,并要穿着蒙古 服饰。 传入了花冠和簇冠具有蒙古特点的服饰, 高丽的服饰在继承了新罗服饰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唐、宋、元的一些要素。 这种服饰流行于上流层之间,然而平民 阶层则一直保持着朝鲜半岛的原有特征, 穿着一般百姓的服饰。
一般的韩服
中国的传统服饰
根据考古,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等古文化遗址中, 都发现了原始的织布工具和织物残片遗存。 夏商周时期服饰的典型特征有交领、右衽、 系带等。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 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 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则缟衣裳,周 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夏商周的衣裳 之制即吉礼中的冠弁[biàn]服、皮弁服、爵弁 服。河南安阳殷墟(魏郡或相州)出土的玉 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 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 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 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 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吴晓玲中国和韩国同处亚洲东部,邻近太平洋,隔海相望,两国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然而,由于两国的具体国情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中韩两国服饰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可以从当代大学生服饰上得到部分体现。

目前,中国大学中韩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穿着打扮比较个性、时尚、炫酷,富有表现力,带有浓浓的 韩流味道。

而中国大学生的服装比较沉稳、内敛,有一种简约的质朴美感。

下面,本文从品牌喜好、时尚态度、着装目的、款式特点、色彩选择、服饰搭配、打扮与学业等七个方面分析两国大学生服饰现状的不同,剖析造成他们服饰差别的原因。

1 推崇名牌与适合自己韩国大学生买衣服时非常讲究服装的牌子是什么,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美国品牌I V Y LOOK,崇尚它天然材质,正统中带点叛逆,精致中带点休闲的风貌。

他们习惯先选牌子,再挑款式。

而大部分中国学生认为服装的牌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服装的款式是否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样式比牌子更重要。

在中国,名牌服装的价格很贵,大部分中国学生没有能力购买,因此很难扩大学生对高品质服装的体验范围。

没有购买和穿着经验,对名牌服装当然有陌生感。

在韩国,市场上名牌服装很多,大学生可以比较潇洒地购买和穿着各种品牌的服装,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品牌爱好和品牌忠诚。

2 闻风而动与波澜不惊在韩国,流行时尚的先驱主体是大学生,时尚是他们生活的兴奋剂,年轻人对每个季节的时尚动态特别敏感,紧跟流行。

比如某种服装款式流行的话,很多人都去购买,闻风而动。

韩国年轻人通常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时尚信息为着装的参考依据,以媒体上歌星、影星、名人的服饰为模仿样本。

韩国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穿着方式对大学生影响很大,比如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女二号把牛仔裤口往上翻的穿法,立刻成为当季的主打穿法。

另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用因特网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全球时尚信息,服装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在交流中,韩国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欧美和日本服装时尚,尤其青睐日本时装,认为 日流适合表现年轻人的个性主张。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国和韩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鉴于两国在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也存在诸多不同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国和韩国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共同点1.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韩国的儒家思想也有很深厚的传统。

这种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在中国和韩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2. 书法、绘画和音乐书法、绘画和音乐是中韩两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两国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意境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如中国和韩国的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等,都有相似的艺术风格。

3. 传统服饰中韩两国在传统服饰方面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如中式旗袍和韩国传统服装“韩服”都强调身材的线条美,强调柔美、性感,而且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还有现代时尚的艺术性和设计上的灵感。

二、不同点1. 历史差异中国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历史上处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韩国相比之下要年轻得多,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也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总体上比中国要单一一些。

2. 社会结构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

而韩国则是一个民族相对单一的国家,民族文化相对纯粹。

3. 饮食文化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有着复杂的烹调方法,饮食分为八大菜系,不同地域在烹调方法、调料、口味等方面存在差异。

而韩国则注重低脂、健康和自然绿色的饮食方式,辣椒、大蒜、生姜等成为了韩国饮食的常见调味品。

4. 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儒家、道家、佛教等,而韩国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两国的传统信仰有很大的不同。

5. 社交礼仪中韩两国的社交礼仪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礼仪是对身份地位、年龄等因素的尊重,在商务场合上也比较讲究规则。

中韩服装文化对比论文

中韩服装文化对比论文

中韩服装文化对比摘要:服饰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联系极其密切,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人类各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始终是服饰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服饰文化具有民族区城性与区域相通性的特点,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韩国,其服饰文化也正是在广泛接受中国服饰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的,和中国的服饰文化存在着异同。

中韩服饰文化的比较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研究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二是从服饰美学和服装设计的层面,研究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来源。

关键词:中国服饰韩国服饰中韩服饰中韩服饰文化对比一、韩国服饰的文化韩国民族服装已有上千年历史。

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到了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韩国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

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

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宽大飘逸,简洁素雅,是韩服鲜明的特色。

男装由宽袖短褂、长袍和肥大的裤子组成。

长袍在前右侧交叉,裤口有带子束在脚踝处。

女装自宽松短衫和高腰长裙组成。

短衫在前面交叉,由长带结成蝴蝶结系住,高腰长裙系在胸部,脚上穿白色袜子和船形鞋。

韩国人很喜爱单色处理,在服饰上,韩民族尚白,喜欢素色,只在领、袖、衣和裙边镶上颜色艳丽,图案精美的花边,起着装饰效果。

如今,韩国民族传统服装和新式流行服装并存。

在农村,不少老年人仍穿民族服装,少数老年人还头戴斗笠、身穿长袍。

中老年妇女喜欢穿韩服.带钩的船形胶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作者:王琛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
摘要:服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的综合产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现实状况。

本文介绍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汉服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韩服的基本状况,通过重点对比汉服韩服的共同点、差异点反映文化发展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服饰起源;中韩服饰;共同;差异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81-02
一、服饰的起源
服饰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而形成的产物体现,还是人类走向文明化进程的标志。

不仅标志着原始人向文明人的过渡,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产物。

想要探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就必定要先关注其时代的服装。

因此,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服饰文化潮流是紧密相联的。

各种各样的传统服饰不仅体现出当代的文化品位,更对当代的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等情况进行一定的对比和说明。

(一)汉服的由来
汉服,并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因此,汉服既可以称作古装也可当作现代服饰。

关于服饰的由来必定要追溯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背景因素。

中国地域甚广,历史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精髓广为流传。

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对服饰的要求亦是多种多样,不同时代其服饰特色也各不相同。

从古人发明了骨针用来缝制出最古老、最简单的的衣服开始,这一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标志着历史迈入文明。

服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古代不同朝代的服饰最能体现出朝代的替换以及每个朝代的文化特色。

汉服的由来可追溯到三黄五帝,相传始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轩辕黄帝至明末这四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汉服有着普遍而又独特的完整体系,凝聚着祖先的精明才智以及华夏民族的文化风貌。

汉服在汉朝的应用达到鼎盛时期。

汉服有着完整的的形成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魂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缩影,汉服亦由此而来。

(二)韩服的由来
中国唐代时期,韩国与中国交往密切,政治、文化、经济等都受到中国唐代的影响。

因为,韩服也受到唐代服饰影响,穿着几乎与唐朝一样。

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
活起居,奚同中国”。

而后,早期韩国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文化、政治、教育等背景深受中国影响。

因此,韩服于明朝服饰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是明制汉服-袄裙演变而来的。

一开始上衣是很长的?,裙子也并不是穿的很高,也没有很庞大,很宽松。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韩服的制作过程中把上衣变短同时领口也变成大“Y”,尺寸上也有宽松的变动,并把长袍裙提到了胸部,增强外形的美感。

韩服的鼎盛时期追溯于李氏朝鲜中期,那时受到了邻国汉服和蒙古服饰的影响,将更多民族色彩以及极具个性发展元素融入到韩服设计中。

从那时起,从韩服中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特色,韩服也由古装演变到传统服装。

二、中韩服饰比较
汉服是中国上千年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上一直绽放着夺目的光芒,影响了现今邻国,近邻的日本、韩国、等多个亚洲国家深受其文化影响。

而汉服和韩服也以独特的纯朴、平淡的本质向世界展示着来自东方悠久文化中的古典美。

(一)共同处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韩服同汉服类似主题风格都以宽博修长、端庄稳重为美,体现各国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

中国汉服与韩国韩服不仅仅是一套简单服装,而是一套完整的、汇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款式于一身的服饰。

样式多样化、多多彩,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根据喜好改变或选择服饰风格。

在儒家思想和传统的保守背景影响下,其造型结构表现出庄重、含蓄之美,高腰、直线和宽松的款式风格来展示东方的传统美。

1.和谐美
西方国家追求崇高的文化理想和艺术的追求,认为美的精髓在于“崇高文化”,中韩两国民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服饰以“以和为贵”为设计观念。

和谐美主要表现在人们着装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人们着装不违反当下社会伦理并要求注意服饰自身搭配的协调性。

最后,和谐美应该在强调和谐、对称、统一、均衡的保守等造型方法的同时还应突出其服饰的结构特点,结合独特的造型方法。

中韩两国对设计传统服饰的要求基本相同,即反对不对称、极端、不协调、等矛盾的造型方法。

秉承和谐美的构造要求,由和谐美的角度出发,中韩传统服饰都来源于以儒家思想为基准构造的主流哲学与美学思想。

2.含蓄美
与西方国家的“明喻文化”相对比,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都赋予着东方神秘色彩属于“隐喻文化”比较重视隐喻的精神美感侧重抒情,重视主观化的精神美感,突出内在意境。

利用外形构造、颜色、花纹图象等代表着抽象意义,给人展现出丰富的内蕴而不张扬的内在美。

3.神秘美
汉服和韩服的含蓄性还表现在隐性美方面。

由于传统的哲学、美学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中韩传统服饰依旧保持着东方式的矜持和含蓄,肌肤严密包裹,既不显露形体更不裸露,使衣服与人体持有一定空间从而增加其神秘感。

(二)差异
韩服的产生虽然离不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和汉服又各有不同的民族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服饰的外在要素方面,如颜色、图案、传统的织造工艺等。

其次是受到来自本土文化形成以及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差异影响;最后是两国传统文化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韩国被影响更多已致于部分文化理念、意识西方化。

1.服饰差异
蕴涵着东方古典审美观的中韩两国对传统服饰的外观上比较侧重于其颜色色调和花纹图案的设计。

由于古代人们贫富贵贱的差异,在设计服饰时,对花纹、色调、版式上有不同的要求。

(1)汉服特点
汉服为了展现洒脱的形象,主要通过交领、右衽、束腰、带系结、也兼用带钩设计等体现。

传统汉服的这个特点明显有别于传统韩服,形式主要有“上衣下裳”、“深衣”、“襦群”等类型。

适合帝王百官最庄严、正式的礼服是上衣下裳的冕服;官僚及学者则以深衣为主,妇女一般穿着襦群,短衣长裤则为普通人的穿着。

中国将传统色彩绿色、兰色、黄色等色彩融入到自然的色彩,通过刺绣、拼接、滚边等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所在。

(2)韩服特点
韩服的轮廓线条自然、柔和,色彩分布和装饰布料的协调变化,给人以放松的感觉。

其特征是颜色分布、纹理、装饰的极其随意,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韩国传统服饰中得以体现。

朝鲜时期,皇帝穿着黄色服饰,其黄色象征着宇宙中心。

而为了区分官吏合百姓,平民基本穿着白色服装,看起来干净淳朴,朝鲜民族之所以被称之为“白衣民族”就来源于此。

朝鲜女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是由短上衣、长裙组合而成,主要讲究服饰直线与曲线结合的线条美,上衣短、右辽,在胸下侧用宽带打侧结。

韩服的种类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周岁服、婚礼服等。

2.传统的传承与发展观
为何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汉服当下的应用领域还赶不上韩服。

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穿着汉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中国人。

而在韩国,虽然传统服饰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

即使这么多复杂的讲究,逢年过节或者有重大的节日,都能看到穿着韩服的影子。

在韩国,尤其是
过年时不穿韩服则被视为无礼。

此外,穿着韩服的女人必然化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修养的表现。

由此可见,在韩国正式场合必须要穿着韩服已经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一种规范,用来衡量他人道德情操的标准。

即使是现在社会,不管韩国人走到哪里,韩服对韩国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
服饰作为一种鲜明的文化形态,贯穿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

从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嬗变。

就中国而言,汉代文化是“百家争鸣”的直接产物,它体现了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汉服深刻体现并传承着4000多年的文化信仰,而韩服最初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在社会发展文化交融中逐渐展现出了新的内涵与风貌。

参考文献:
[1]季勇.韩服与汉服之关系研究.丝绸,2012(11).
[2]秦德清.中韩服饰文化比较.武汉科技学院学报学报,2004(10).
[3]元裕盛.浅析中韩服饰的文化共享.科技风(上旬刊),2008(03).
[4]芦姗.中韩服饰文化比较.科技资讯(学术论坛),2011(02).
[5]黄茜.韩服飘飘在中国的流行元素与文化启示.大众文艺(群文论坛),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