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系统性能试验及油循环率试验方法
三效强制循环说明书

三效降膜强制循环蒸发器发茂工贸双凤工业区金海路006号TEL:0 FAX:0目录一、产品用途 (3)二、规格和技术参数 (3)三、工作原理 (3)四、结构概述 (4)五、安装与调整 (4)六、试车 (4)七、操作规程 (6)八、维修及保养 (7)九、产品特点 (7)一、产品用途三效降膜强制循环蒸发器是一种高效蒸发设备,其蒸发原理设定了它具有传热效率高、温差损失小、物料加热时间短、不易变质、易于多效操作、能耗低、设备体积小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石化、冶金等行业的蒸发作业。
二、规格和技术参数三、工作原理三效降膜加强制循环蒸发器是依靠外加力——循环泵使液体进行循环。
液体在加热管的循环流速通常在1.2——3.0米/秒围之,加热管是立式单程,传热系数大、抗结垢、适应性强、易于清洗、易检修等特点。
四、结构简述该设备由第一、二效,三效蒸发器,第一、二效,三效分离器,预热器,冷却塔,进料泵、出料泵、冷凝水泵、强制循环泵、中间循环泵、真空泵、系统管阀件、控制仪表箱等部分组成。
进料泵、出料泵、冷凝水泵、真空泵,其叶轮采用敞开式,密封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
五、安装与调整本设备出厂时系分装,在现场进行总装。
(一)安装要求:1.钢平台预埋件、按土建规定执行。
2.设备的支柱与一、二效,三效蒸发器应保证垂直,一、二效,三效蒸发器管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3.离心泵按一般离心泵的安装要求进行,泵轴必须校正水平。
(二)安装:安装之前,首先检查一、二效,三效蒸发器和预热器的列管焊缝质量,是否因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合格后进行设备安装。
(三)设备的密封性试验:当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密封性试验和管道试压。
密封性试验步骤和方法如下:1.设备的密封性试验围:各效蒸发器、分离器、冷却塔、物料管道、二次蒸汽管道、冷凝水管道。
2.用盲板堵塞所有的进出口。
工作蒸汽管道至设备的入口,各仪表座孔、关闭进料阀、出料阀、以及分离器上破真空阀。
蒸发式冷气机性能评价指标及其试验方法

式冷气机性能和试验方法 的基础上 , 出了一套 提 蒸 发 式冷 气 机性 能评 价 指 标 及 其 试 验 方 法 , 于 用 检 验评 价产 品性能 , 以便改 进 和提 高产 品质 量 , 推
动 蒸 发式 冷气 机 的研 究 、 生产 和推 广 应 用 向着 更
加 科 学 的方 向发展 。 2 性 能评 价指 标
2 1 基 本 原 则 .
家左右 , 年市 场销 量达 数 十万 台 , 每 并且 生产 厂 家 和销量 仍 在 逐 年 递 增 J 由 于 某 些 工 厂 技 术 落 。 后, 管理 不 当 , 场竞 争混 乱 , 品质量 参差 不 齐 , 市 产 甚 至一 些低 劣 产 品 大量 流入 市 场 , 给用 户 造 成 了
Ke r y wo ds: e a o a ie a rc n ii n r p rom a c s e sng;e tn eho v p r tv i— o d to e s; e r n e a s s i t sig m t d f
l 引言
学起草的《 蒸发式 冷气机》 计划 编号 :086 7 ( 20 15
中 图分 类 号 : T 8 17 T 5 . U 3 . 6 2 1 文献标识码 : A di1 .9 9ji n 10 o:0 36 /.s .0 5—0 2 .0 0 0 . 1 s 3 9 2 1 .6 0 6
As e sng I e e d si e h o a r tve Ai - o ii ne s s s i nd x san Te tng M t od f r Ev po a i r c nd to r
一
润滑油对R290空调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润滑油对R290空调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徐言生;郭宏;吴治将;李东洺【摘要】建立了制冷系统含油率对R290空调系统性能影响的测试实验平台,分析了润滑油的混入对R290空调器的制冷量、功耗、EER和换热器产生的影响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润滑油对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是有利的,含油率过大会导致制冷能力降低,整机功耗增高,能效比降低;存着一个最佳的含油率0.6%,对应系统的整体性能最高;相对于冷凝器,蒸发器的性能受润滑油的影响较大,对压降的影响更为明显.【期刊名称】《制冷》【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润滑油;R290;性能;含油率【作者】徐言生;郭宏;吴治将;李东洺【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佛山528333;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000;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佛山52833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佛山5283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57.5在制冷空调系统中,润滑油通常会混入制冷剂并参与制冷循环,润滑油的存在对压缩机性能、换热器中的流动和传热以及对毛细管中的节流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刘蕴青[1]分析了润滑油对压缩机可靠性及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邬志敏[2]研究了在一定的制冷剂量、吸气压力下,不同吸气温度时制冷循环系统内的含油率对制冷量的影响;李涛[3]分析了润滑油对制冷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影响;熊爱凌[4]通过丙烷与所选三种润滑油的互溶性对比实验,分析相应条件下制冷循环的性能,寻求丙烷制冷空调系统可采用的最佳冷冻油及其匹配比例;魏文建[5]对含油制冷剂在相对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发现,小管径换热管具有不同于大管径换热管的流动型态及换热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了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关联式。
在国外,对含油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表明[6-7],少量润滑油会增强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但润滑油浓度超过3%换热将恶化,润滑油的混入使压降增大;文献[8]、[9]对润滑油的混入对冰箱用蒸发器、汽车空调管带式蒸发器以及板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Lottina[10]的实验结果可知,当制冷剂中润滑油含量非常低时(约为0.01%),冷凝器内换热系数达到一个最大值,但与纯制冷剂时相比增幅不大,总体上,换热系数随着润滑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含盐废水三效强制循环蒸发器调试操作规范PDF

含盐废水三效强制循环蒸发器调试操作规范(一)工艺过程描述1.1原液准备系统工厂产生的含盐的废水流入原液池,原液池起到储存、调节原液的作用,满足废水蒸发处理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
原液池配备有原液提升泵,原液提升泵将含盐废水均匀输送至蒸发处理系统,调节原液泵后的控制阀门保持原液提升量与蒸发量的平衡。
1.2蒸汽及二次蒸汽系统来自锅炉房的蒸汽通过分汽缸后用阀门调节进入Ⅰ效加热室,控制表压为3.5Kgf/cm2。
生蒸汽管路上设置有安全阀,超压后自动排泄报警,确保蒸发系统的安全。
I效蒸发室蒸发后的二次蒸汽经蒸汽管路进入Ⅱ效加热室,Ⅱ效蒸发室蒸发后的二次蒸汽经蒸汽管路进入Ⅲ效加热室。
Ⅰ效加热室的冷凝水排回锅炉房。
Ⅱ效加热室的冷凝水进入Ⅱ效闪蒸罐,Ⅱ效闪蒸罐中产生的闪发汽体进入Ⅲ效加热室,Ⅲ效加热室的冷凝水进入Ⅲ效闪蒸罐,Ⅲ效闪蒸罐中产生的闪发汽体回到冷凝器进口,冷凝水经阀门调节进入冷凝水平衡缸。
Ⅲ效蒸发室排出的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冷凝产生的冷凝水与Ⅱ效加热室、Ⅲ效加热室产生的冷凝水汇集至冷凝水平衡缸,最终由冷凝水泵抽至外界水池储存或进一步生化处理。
1.3盐浆系统本工艺采用转效排盐,集中排母液的方式进行生产。
Ⅰ效集盐角中的盐排到Ⅱ效下循环管中,Ⅱ效集盐角中的盐排到Ⅲ效下循环管中。
最后Ⅲ效集盐角的盐浆由盐浆泵抽入沉盐器进行浓缩分离,沉盐器收集满后将盐排入离心机离心分离,离心母液回蒸发室再次蒸发结晶,废盐外运处置。
1.4二次蒸汽循环冷凝系统Ⅲ效蒸发室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器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
根据该蒸发设备的处理量,该循环水的循环量一般应控制在240m3/h,最佳温度控制在30℃以下。
1.5事故及洗罐系统工作出现事故及运转过程中洗罐时,首先停止进料,将盐浆排净。
然后,将蒸发罐中的卤水排到母液原液池中,将蒸发设备中的母液排净。
洗罐水用冷凝水储池的水,洗罐完毕后,将洗罐水排掉,初次洗罐水排入原液池,排空蒸发罐后,首先将部分母液通过原液泵进入蒸发罐,然后通过原液泵补充加入原液,使蒸发罐中的液位满足工艺要求。
多通道蒸发器存油验证方案

蒸发器存油验证方案
背景:客户的双通道机组在其中个通道长时间连续运行之后,售后工程师发现在另外一个通道内积存大量的润滑油。
整改要求:
1、在系统端盖回油管路排油管段分别设置。
增加两个活接及锁止球阀。
2、在系统两个蒸发器后、止回阀前加装针阀,用于对比蒸发器前后压力,计算压差。
操作要求:
1、关闭蒸发器回油管路上球阀,防止运行过程中进入的冷冻油排回压缩机。
2、在自动运行模式下运行单个通道至少5小时,且保证备用通道在融霜状态下间断融霜运
行。
3、运行过程中,记录好备用通道热气融霜时的蒸发器进出口压力值,以判断热气时的蒸发
器内气体的大致流动情况。
4、运行结束后停机,关闭蒸发器进口球阀及压缩机回气口角阀、膨胀阀平衡管阀门及回气
管上仪表接口。
从针阀释放制冷剂到安全压力后,准备拆开管路。
5、拆开两换热器后的活接,分别用容器接收排出液体,做好标记,两个小时之后看液面是
否下降。
若液面明显下降则说明排液中可能含有大量制冷剂(主要是冷侧),以此判断排出冷冻油量。
6、做完一次测试之后需要对排空管段进行抽真空,重新充制冷剂、冷冻油等准备再次测试。
换做另外一个通道进行测试。
注意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测试,主要是通道的阻力不要超限及释放制冷剂及油时的压力伤害风险。
目的:验证双通道机组在备用通道融霜期间是否因流量小,流速慢等原因产生油的积累,最终导致系统油循环故障,压缩机缺油。
油循环率对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油循环率对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2-13T03:03:09.09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月26期作者:蔡辉黄刚吕乃伟[导读]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开发工作,现通过所熟悉的带油分离器的压缩机及其空调系统,探讨系统油循环率对汽车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压缩机排油率。
蔡辉黄刚吕乃伟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336摘要:目前在汽车空调行业内较为熟知的几项高效空调技术有:采用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在24℃以上环境温度采用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自动切换内外循环,使用PWM控制的风机,使用回热换热器,使用带内置式油分离器的压缩机等。
系统油循环率和压缩机排油率密切相关,它随着压缩机排油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压缩机排油率的减少而减少。
系统油循环率过高,会对空调系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过低又会影响压缩机吸气带油量。
因此,需要对系统油循环率加以控制。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开发工作,现通过所熟悉的带油分离器的压缩机及其空调系统,探讨系统油循环率对汽车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压缩机排油率。
关键词:油循环率;变频压缩机;电动汽车;空调引言空调系统的油循环率(oilcirculationrate,OCR)会影响换热器的流动换热,由于油的黏度远大于液态制冷剂,导致制冷剂侧的流阻增加、传热系数减小;由于蒸发器中制冷剂的温度较冷凝器低,油的黏度较大,导致换流阻增加较多(最大可达25%)、热量衰减较大(最大可达5%),当热泵在低温制热模式下运行时,蒸发温度更低、油的黏度更大,影响更严重。
汽车空调系统的OCR通常高于家用空调或商用空调系统,可达3%~6%,最高可达10%,制冷量衰减最高可达-10%、出风温度上升可达3~4K,因此OCR越低,热泵空调系统性能越好。
1压缩机结构参数1.1涡旋式压缩机笔者选取的涡旋式压缩机为2014年产,型号为E26A320A-0065HG,转速范围在1000~6500r/min,排量为27cm3,冷冻油型号为RL68H,油量为90mL。
50kW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位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

50kW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位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徐立平【摘要】有机郎肯循环系统是一种低品位余热的回收的节能技术,它由蒸发器加热系统、冷凝器冷却系统、发电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文中主要针对该技术进行50 kW实验台位的设计、建设,并以实验结果验证设计方案,从而为日后的工业化推广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应用能源技术》【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实验验证【作者】徐立平【作者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3余热回收技术,是余热再利用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是一项国家鼓励与扶持的节能环保技术。
将350 ℃以下的余热余能回收应用于工业实践中,是石油化工等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
国际研究表明,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在低温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2]。
该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应用于欧美国家,可针对地热、太阳能、生物质及工业低品位余热进行回收。
文中将对ORC系统中的有机透平、冷凝器、蒸发器、预热器、有机工质泵等设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最优设备匹配方案,并建立50 kW ORC系统流程实验台位,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ORC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的发电技术。
ORC的工质(如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 )是低沸点、高蒸汽压的有机工质。
ORC系统由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工质泵组成,如图1所示。
工质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产生有机蒸气,进而推动膨胀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膨胀机做完功的乏气进入冷凝器中重新冷却为液体,由工质泵入蒸发器,完成一个循环。
2.1 系统设计概述50 kW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台位系统由蒸发器加热系统、冷凝器冷却系统、发电系统、设备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如图2所示,图中核心设备有机透平由我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换热器、工质泵、发电机等设备采用工业成型产品。
蒸发排放试验注意事项检查试验车辆的蒸发控制系统故障码

蒸发排放试验注意事项检查试验车辆的蒸发控制系统故障码蒸发排放试验是汽车环保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车辆蒸发控制系统的性能。
在进行这项试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并检查试验车辆的蒸发控制系统故障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和检查方法。
1. 确保试验车辆充分预热在进行蒸发排放试验前,确保试验车辆已经充分预热。
充分预热可以使引擎工作在正常温度下,确保排放系统正常工作。
同时,预热还有助于检查蒸发控制系统故障码。
2. 检查蒸发控制系统零部件在开始试验之前,仔细检查蒸发控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包括燃油箱、炭罐和相关管线。
确保这些零部件没有破损或漏气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3. 清除故障码使用OBD诊断工具连接到试验车辆的OBD接口,检查是否存在蒸发控制系统的故障码。
如果存在故障码,需先清除故障码,并确保系统没有潜在的问题。
4. 注重排气管路的密封性试验车辆的排气管路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确保排气管与尾气分析仪连接处没有气体泄漏,并排除任何可能的漏气点。
这样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5. 关闭所有不必要的系统在进行蒸发排放试验过程中,关闭所有不必要的系统,如空调系统和座椅加热系统。
这可以减少额外的负荷,确保测试结果不受这些系统的影响。
6. 遵循标准化测试流程按照标准化的测试流程进行蒸发排放试验。
确保试验车辆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如驱动模式、车速和车载负载。
这样可以有效地比较不同车辆的排放性能。
7. 记录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试验结果。
包括蒸发控制系统的监测数据、各项参数、故障码等信息。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以上的注意事项和检查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蒸发排放试验,并评估试验车辆的蒸发控制系统性能。
这样可以帮助保证车辆的环保性能,并提供参考依据,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蒸发排放试验是汽车环保检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检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器系统性能试验及油循环率试验方法
一、目的
客观公正的评价蒸发器系统的性能,并测试系统中润滑油的循环效率。
二、所需仪器耗材
R141b清洗剂
精密电子秤(最小分度1mg)
电子秤(最小分度1g)
油循环率试验冷媒收集装置
压缩机油
注射器(5ml)
烘箱
冷媒回收油分离装置
三、试验方法
(一)蒸发器性能试验
1、试验准备
电子秤测量压缩机的重量(精确至1g)。
连接管路前,测量管路的长度及内径,计算系统的理论充注量。
确定管路后,用R141b 清洗软管、台架管路及流量计。
清洗方法为:a、软管,在管内注入R141b,将两头封堵,两人执管路两端振动管路,然后从一端充入高压氮气,将R141b吹出。
b、固定硬管,从比较高的管路开口灌入R141b,然后从试验管路中的高压端充入高压氮气,将R141b吹出。
洗净标准为,吹出的清洗剂中没有明显的油污。
按照常规方式连接管路,在冷凝器出口至流量计之间加装油循环率试验收集装置(如下图,阀1关闭),制作锥形风道,将试验台架安装到位。
抽真空并保压15分钟,确认系统无泄漏。
用电子秤(1g分度)向系统内加注冷媒,加注量为(理论加注量-150g)。
2、充注量的确定
设定蒸发器室干球温度40℃,湿度50%,(蒸发风机电压12.5V或25V)冷凝器室干球温度40℃,冷凝器迎面风速2.5m/s,压缩机箱温度50℃,压缩机转速2000rpm。
运行试验至稳定状态,稳定20min后采集10min的数据,之后每次加注30g冷媒,待系统稳定20min后采集10min的数据,每次加注工况记录压缩机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数据以及总加注量,并绘制成曲线图,该曲线图中压力会呈现“上升~~平台区~~上升”的形状,加注工况点的范围应该能完整的描绘出曲线平台区。
计算曲线平台区中心点对应的加注量,以此数值作为性能试验标准充注量。
3、性能试验
试验条件:
蒸发器室干球温度27±1℃,湿球温度19.5±0.5℃,蒸发器风机电压13.5V/27V;
冷凝器室干球温度35℃,冷凝器迎面风速2m/s、4.5m/s、9m/s;
压缩机转速1000rpm、1800rpm、3600rpm。
冷媒按照充注量试验中确定的重量充注。
试验过程按照:1800rpm、1000rpm、3600rpm顺序进行。
4、油循环率(OCR)试验
本试验在压缩机转速1000rpm、及3600rpm下进行。
当试验运行稳定后,采集数据,并保持现有工况。
将下图所示采集罐用精密电子秤称量重量T1并记录(精确至1mg)。
将A口与管路中的C口相连接,B口接真空泵,打开阀3,抽真空5分钟,保压确认不泄露之后关闭阀3,打开阀1、阀2。
待试验曲线重新稳定后关闭阀1、阀2。
将收集罐从管路上拆下,称量重量T2。
然后小心地打开阀3,将罐内的冷媒缓缓放掉,注意不要使罐内的冷冻油被带出,冷媒放空后,打开阀2、阀3,将整个收集罐放入85摄氏度的烘箱内烘烤10分钟(如无烘箱可用电吹风加热罐体),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冷冻油漏出,然后称量收集罐重量T3。
罐中的冷媒重量为:T2-T3
罐中冷冻油重量为:T3-T1
所以系统中冷媒含油率OCR为:(T3-T1)/(T2-T3)
4、压缩机残油量(ORC)试验
试验结束后,拆卸压缩机,按照试验开始前称重时的状态将压缩机上相关部件安装好,用电子秤称重,ORC值即为试验前后压缩机重量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