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马达
几种常用的液压马达

几种常用的液压马达1.叶片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结构和双作用叶片泵类似,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如图2所示。
在进油区的每一封闭的工作容腔,其相邻两叶片伸出长度不同,承受油压力后,使转子产生转矩。
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定。
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一般用于转速高、转矩小和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
2.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图3为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图,当压力油经固定的配油轴4的窗口进入缸体3内柱塞1的底部时,柱塞向外伸出,紧紧顶住定子2的内壁。
在柱塞与定子接触处,定子对柱塞产生的反作用力F N 可分解为两个分力:沿柱塞轴向的法向力F F 和沿柱塞径向的径向力F T 。
径向力F T 对缸体产生转矩,使缸体旋转。
缸体再通过端面连接的传动轴向外输出转矩和转速。
以上分析的是一个柱塞产生转矩的情况,由于在压油区作用有好几个柱塞,在这些柱塞上所产生的转矩都使缸体旋转,并输出转矩。
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多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情况下。
3.轴向柱塞马达轴向柱塞泵除阀式配流外,其它形式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液压马达用,即轴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马达是可逆的。
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配油盘4和斜盘1固定不动,马达轴5与缸体2相连接一起旋转。
当压力油经配油盘4的窗口进入缸体2的柱塞孔时,柱塞3在压力油作用下外伸。
F Z与柱塞上液压力相平衡,而F Y则使柱塞对缸体中心产生一个转矩,带动马达轴逆时针方向旋转。
轴向柱塞马达产生的瞬时总转矩是脉动的。
若改变马达压力油输入方向,则马达轴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斜盘倾角α的改变、即排量的变化,不仅影响马达的转矩,而且影响它的转速和转向。
斜盘倾角越大,产生转矩越大,转速越低。
4.齿轮液压马达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一对啮合的齿轮Ⅰ、Ⅱ在在高压区的轮齿有A、B、C、D、E五只。
由于齿轮Ⅰ、Ⅱ在y点处啮合,啮合点y将高低压隔开。
液压考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1.1bar= Mpa= 公斤力/cm2= psi 。
(、、)2.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液体压力在某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
(液压冲击)3. 双作用叶片马达的叶片径向安装是为了满足______ 的要求。
(正反转)4. 三位四通手动P型换向阀的职能符号是____ __。
()5. 背压阀一般安装在液压系统的中,其目的是使上有一定的背压,可增加工作机构运动中的和防止中混入液压系统中。
(回油路 ;回油路 ;平稳性 ;空气从回油路)6进油和回油节流调速系统效率低,主要损失是______ _ 和。
(溢流损失节流损失)7、液压传动由五部分组成即、、、、。
其中,液压泵为。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工作介质动力元件)8. 溢流阀调定的是压力,而减压阀调定的是压力;溢流阀采用泄,而减压阀采用泄。
(系统的(或进口) 某一支路的(或出口) 内外)9、调速阀是将 ______ 阀与 _____ _ 阀 ______ 而成的阀。
(一个定差减压、一个节流、串联)10.电磁换向阀是由电气系统的、、或者等其它电气元件发出的电信号,通过电磁铁操纵滑阀移动,实现液压油路的、及卸荷等。
电磁阀按电源的不同分和两种。
(按钮开关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压力继电器换向顺序动作直流交流)11. 根据用途和工作特点的不同,控制阀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控制阀、控制阀和控制阀。
(方向压力流量)12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斜盘倾角的大小)13.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次,改变的大小,可以改变它的排量,因此称其为变量泵。
(一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14. 齿轮泵为了减小径向力,采用大小不等的吸排油口。
其中吸油口______排油口。
(大于)15、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来判断。
(雷诺数)16.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柱塞泵

物流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动》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首页 网络课件
物流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动》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首页 网络课件
如图(c)所示,为了防止吸油腔与排油腔相通, 在配流盘上封油区的周向长度L要大于缸体上腰形孔 的周向长度L。由于缸体柱塞孔底部的腰形孔道在配 流盘上、下死点前后一小段行程(L-Lo)内,既不 与排油腔相通,也不与吸油腔相通,而此时柱塞仍 有微小行程,使柱塞底部出现变大或变小的闭死容 积,由此产生困油现象。
物流工程学院
首页 网络课件
3.4.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一、工作原理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缸体每旋 转一周,每个柱塞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吸、排油过 程。
《液压与气动》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首页 网络课件
物流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动》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二、排量和流量的计算
3.5.3 径向柱塞马达
《液压与气动》电子课件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首页 网络课件
径向柱塞马达多为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具有排量大、 径向尺寸大、工作压力高、输出扭矩大和低速稳定性好等 特点,可以直接与工作机构相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 传动机构大大简化。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多作用式两大类, 每一类又有多种结构型式。本节只介绍单作用连杆型径向 柱塞马达和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两种。
1、结构
如图所示为国产S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的结构。该泵是由主体结构和变量机构两部分组成。
变量机构
斜盘
压盘 滑靴
缸体 配油盘 配油盘
传动轴
几种常用的液压马达

几种常用的液压马达1.叶片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结构和双作用叶片泵类似,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如图2所示。
在进油区的每一封闭的工作容腔,其相邻两叶片伸出长度不同,承受油压力后,使转子产生转矩。
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定。
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一般用于转速高、转矩小和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
2.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图3为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图,当压力油经固定的配油轴4的窗口进入缸体3内柱塞1的底部时,柱塞向外伸出,紧紧顶住定子2的内壁。
在柱塞与定子接触处,定子对柱塞产生的反作用力F N 可分解为两个分力:沿柱塞轴向的法向力F F 和沿柱塞径向的径向力F T 。
径向力F T 对缸体产生转矩,使缸体旋转。
缸体再通过端面连接的传动轴向外输出转矩和转速。
以上分析的是一个柱塞产生转矩的情况,由于在压油区作用有好几个柱塞,在这些柱塞上所产生的转矩都使缸体旋转,并输出转矩。
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多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情况下。
3.轴向柱塞马达轴向柱塞泵除阀式配流外,其它形式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液压马达用,即轴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马达是可逆的。
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配油盘4和斜盘1固定不动,马达轴5与缸体2相连接一起旋转。
当压力油经配油盘4的窗口进入缸体2的柱塞孔图2叶片液压马达图3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图4轴向柱塞液压马达工作原理时,柱塞3在压力油作用下外伸。
F Z与柱塞上液压力相平衡,而F Y则使柱塞对缸体中心产生一个转矩,带动马达轴逆时针方向旋转。
轴向柱塞马达产生的瞬时总转矩是脉动的。
若改变马达压力油输入方向,则马达轴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斜盘倾角α的改变、即排量的变化,不仅影响马达的转矩,而且影响它的转速和转向。
斜盘倾角越大,产生转矩越大,转速越低。
4.齿轮液压马达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柱塞泵

机构。
12
配油盘
13
恒功率变量机构
14
SCY14-1型轴向柱塞泵
变量机 构
斜盘
压盘 滑靴
缸体 配油盘
传动轴
15
10SCY14-1B型轴向柱塞泵
16
XB1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通轴泵)
17
二、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1、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 原理 密封工作腔由缸体孔、柱塞底 部、配流盘组成,由于缸体轴 线与传动轴有倾斜角度,使得 柱塞随缸体转动时沿轴线作往 复运动,底部密封容积变化, 实现吸油、压油。 吸油过程:柱塞伸出 →ΔV↑→p↓→吸油; 压油过程:柱塞缩回 →ΔV↓→p↑→压油。
2、缺点: (1)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高,价格贵; (2)自吸能力差,维修困难。
3、应用:用于高压、高转速的场合。
24
四、柱塞泵与马达故障与排除
(一)轴向柱塞泵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1、安装 ⑴ 泵的安装支架有足够刚度,管道过长要安装支架固定, 以防振动 ⑵ 泵与驱动机构联接采用弹性联轴节 ⑶ 泵体上的两个漏油口,有两种连接方法 ⑷ 作液压泵使用时,应用辅助泵低压供油 ⑸ 管道、元件必须保持清洁 ⑹ 压力油路设置滤油器 2、使用 ⑴ 检查轴的回转方向与排油管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⑵ 从滤油口往泵体内满工作油
25
⑶ 溢流阀调整压力不应调至最低值
⑷ 调整变量机构,作泵排量最低,作马达则最大
⑸ 先启动辅助泵,再启动主泵
⑹ 初用或长时放置后,应低压跑合
⑺ 调工作压力(溢流阀压力)
⑻ 工作压力与转速必须按铭牌上的规定
⑼ 检查漏油
⑽ 油温范围与推荐用油
3、检查与维护
⑴ 定期检查液压油
液压传动习题与答案

综合练习题1. 我国油液牌号以___40 _°C 时油液的平均__运动__黏度的___cSt ____数表示。
2. 油液黏度因温度升高而__降低______,因压力增大而__增大______。
3. 动力黏度μ的物理意义_表示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______其表达式为__µ= τ·dudy ______。
4. 运动黏度的定义是_液体动力黏度与液体密度之比;__,其表达式为___ν=µ/ρ____。
5. 相对黏度又称__条件黏度__机床常用液压油的相对黏度 50E 约在_4_与_10__之间。
6. 液体的可压缩系数β表示_液体所受的压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压力时,其体积相对变化量,, __,其表达式为_β= -p ∆1· VV ∆_,K =β1,我们称K 为__液体体积弹性模量_。
7. 理想气体的伯努利方程表达式是_=++h g v p22γ常量, _。
其物理意义是_在密闭管道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具有压力能、动能、位能三种能量形式,这三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总和保持不变_。
8. 雷诺数是_流态判别数_,其表达式是Re =__νvd __;液体流动时,由层流变为紊流的条件由_临界雷诺数Re 临_决定,当_ Re < Re 临_时为层流,当_ Re > Re 临_时为紊流。
9. 液体流动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_沿程_压力损失和_局部_压力损失;它们分别用公式__Δp =λ· γ· d L · g u 22_和 _Δp =δ·γ· gu 22__加以计算。
10. 液体流经直径为d 的圆形截面管时,其水力半径为__d/4__,如截面形状为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时,其水力半径为__1/4_。
11. 油液中混入的空气泡愈多,则油液的体积压缩系数β愈___大__。
12. 假定忽略管道本身的弹性,则管道内液压冲击波的传播速度相当于_液体介质中的声速_。
常用液压马达的检修工艺方法

常用液压马达的检修工艺方法液压泵的作用是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油的压力能,即输出高压力的液压油。
反之,如果将高压力的液压油输入液压泵(如齿轮泵),则液压泵便可输出机械能(扭矩)而成为液压马达。
即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原则上是可逆的,且结构上也有相似之处。
一、齿轮液压马达的检修和齿轮泵一样,齿轮液压马达由于密封性差、容积效率较低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一般多用于高转速低扭矩的场合。
关于齿轮液压马达的检修工艺及调整数据(如间隙、跳动量、窜动量等)与齿轮泵基本相同。
齿轮液压马达检修后,还应符合以下参数要求:(1)齿轮液压马达两齿轮修复后,齿轮两端面与齿轮轴中心孔的垂直度误差为0.01mm,两端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05mm。
(2)齿轮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齿轮齿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μm,壳体修复后,壳体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壳体内壁孔两端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05mm,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
二、轴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检修如下图所示,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不但转速较高,而且其变速范围较宽,且能和变量泵组成开式或闭式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上有广泛的应用。
轴向柱塞液压马达1—单向阀2—变量壳体3—变量活塞4—刻度盘5—销轴6—伺服活塞7—拉杆8—变量头9—回程盘10—外套11—缸体12—配油盘13—传动轴14—进口或出口15—柱塞16—弹簧17—滑靴轴向柱塞液压马达的检修工艺也是包括拆装工艺、零部件修复工艺及设备安装工艺三部分,其中大部分检修工艺与轴向柱塞泵基本相同,故在此重点介绍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1)回程盘表面研磨及抛光处理后,其平面度误差为0.005mm;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2)柱塞磨损后经无心外圆磨床磨削后经电镀,再与柱塞孔相配研磨,二者配合游隙为0.01~0.025mm。
柱塞外圆圆柱度、圆度误差均不得超过0.005mm,表面粗糙度为Ra0.2μm。
(3)缸体①缸体柱塞孔圆柱度及圆度误差不大于0.005mm,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功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 、功率、
泵的理论功率为pQ 输入功率2πM 泵的理论功率为pQT。输入功率2πMTn。不考虑 损失,根据能量守恒, 损失,根据能量守恒,有 pQT=2πMTn。 泵的出口压力; 驱动泵所需理论扭矩。 p—泵的出口压力; MT—驱动泵所需理论扭矩。 泵的出口压力 驱动泵所需理论扭矩 =nq代入上式 消去n 代入上式, 将QT=nq代入上式,消去n得 MT=pq/2π. 总效率ηp为泵的实际输出功率pQ与实际驱动泵 pQ与实际驱动泵 总效率η 为泵的实际输出功率pQ 所需的功率2πM 之比, 所需的功率2πMPn之比,即 ηP=pQ/2πMPn 驱动泵所需实际扭矩。 MP—驱动泵所需实际扭矩。 驱动泵所需实际扭矩 Q=QTη =nq代入上式得 代入上式得: 将Q=QTηPv及QT=nq代入上式得: ηP=pq.ηPv/2πMp 又因为泵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η 又因为泵的机械效率ηPm=pq/2πMP 故总功率可 表示为: 表示为: ηP=ηPm.ηPV
2、结构特点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齿轮泵一般只需一个方向旋转, (1)齿轮泵一般只需一个方向旋转,为了减小 径向不平衡液压力,因此吸油口大,排油口小。 径向不平衡液压力,因此吸油口大,排油口小。 而齿轮马达则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 而齿轮马达则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因此进油 口大小相等。 口大小相等。 (2)齿轮马达的内泄漏不能像齿轮泵那样直接 引到低压腔去, 引到低压腔去,而必须单独的泄漏通道引到壳体 外去。因为马达低压腔有一定背压, 外去。因为马达低压腔有一定背压,如果泄漏油 直接引到低压腔, 直接引到低压腔,所有与泄漏通道相连接的部分 都按回油压力承受油压力, 都按回油压力承受油压力,这可能使轴端密封失 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Y14—1B型轴向柱塞泵
1 2 3 4 5 6 7
1-变量机构 2-斜盘 3-回程盘 4-缸体 5-柱塞 6-传动轴 7-配流 盘 8-预紧及集中返回弹簧 9-滑靴 10-缸体外大轴承
γ
10
9
8
如图3-4-3所示。CY14—1B型轴向柱塞泵外观上由 前泵体、后泵体和泵盖(或变量机构)三部分组成。 传动轴将原动机的动力输入,通过花键驱动缸体旋 转,缸体上一般开有7~9个柱塞缸孔,每个缸空中 均装有一个柱塞,柱塞泵就是靠柱塞底端密封工作 腔容积的变化工作的。柱塞的另一端为球头结构, 它与滑靴上的球窝铰接在一起。在工作时滑靴将贴 在斜盘上滑动。为了保证滑靴在工作时不脱离斜盘 表面和柱塞泵吸油时柱塞向外伸出,将滑靴套入回 程盘的的对应的孔中,并通过集中返回弹簧的弹簧 力将滑靴压在斜盘上。
轴向柱塞泵与轴向 柱塞马达
通常把利用柱塞底部密封空间工作的液压泵称 为柱塞泵。柱塞泵根据柱塞与转子的位置关系分为 两大类,一类柱塞的轴线与转子的轴线一致,称为 轴向柱塞泵;一类柱塞沿转子的半径方向布置,称 之为径向柱塞泵。 轴向柱塞泵具有结构紧凑、单位功率体积小、 重量轻、工作压力高、容易实现变量和变量方式多 等优点,轴向柱塞泵的缺点是对油液污染较敏感、 对油液清洁度要求较高、对材质和加工精度要求亦 较高、使用和维护要求比较严、价格昂贵。 轴向柱塞泵广泛应用于在工程机械、船舶甲板 机械、冶金设备、火炮和空间技术等领域。
由于形成油膜,完全平衡型静压支承摩擦力很小, 可以避免磨损,但泄漏量较大。不完全平衡型静压 支承则基本无泄漏,但由于壁面并不完全脱离接触, 液体摩擦和固体摩擦并存,摩擦力稍大,且仍存在 磨损的危险性。不完全平衡型静压支承在液压技术 中被广泛采用。 静压支承可以做成各种形式,但不论他的形式如何 ,至少有一个油腔且油腔内的有压油液须从包围油 腔的壁缝泄漏,通常这个壁缝称为节流边,油腔内 的油液压力和节流边内的压力产生的力即为承载能 力。
二.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计算 1.斜盘泵的流量计算 1)斜盘泵的排量 由3-4-2可知转子转动一周所有的柱塞所形成的密 封工作腔都进行了一次吸油和一次排油。柱塞由上 死点运动至下死点完成一次排油。设柱塞的直径为 d、柱塞的分布圆直径为D、斜盘的倾斜角度为γ, 则由上死点到下死点时柱塞相对于缸孔运动的行程 L为
π
4
2
所以,斜轴泵的排量为
q= =
d LZ
2
π
4
d rZ sin α
斜轴泵的流量Q
Q = qn =
π
4
d 2 rZn sin α
式中 L——柱塞行程; D——柱塞分布圆直径; γ——斜盘倾角; d——柱塞直径; z——柱塞数; n——转速; α——传动轴与缸体夹角。
三.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常见结构 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形式种类较多。我国较早自行研 制的有斜盘泵CY(3—40)和ZB(3—41)两大系 列,它们均属于半轴式轴向柱塞泵。目前在工程机 械等领域广泛应用着的还有Sundstarand(3—42)、 Dynapower(3—43)、A4V(3—44)等,属于通 Dynapower 3—43 A4V 3—44 轴式轴向柱塞泵。下面介绍常见的轴向柱塞泵的结 构。
由于节流边的压力分布规律与油腔内的压力分布规律有关, 对于一定几何形状的支承的承载能力决定于油腔内压力。 如果油腔内的压力不变,承载能力也就不变,但负载却往 往是变动的,这样油腔内压力不变的支承就不能适应可变 负荷。为此需采取措施,使油腔内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能 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其办法就是在油腔之前装置阻尼器, 使支承具有双重阻尼,即进口阻尼和节流边阻尼。前者与 后者协同调节油腔内压力。由于通过阻尼器的流量和通过 节流边的流量是相等的,当负载上升使油膜厚度减小,使 节流边的节流作用加强泄漏量减小,进而使阻尼器压降减 小油腔内压力上升,重新与负载达到平衡。即由于采用了 双重阻尼,引起了油腔内压力的反馈作用,构成一个自动 调节的闭环系统,使支承能适应负载的变化。
传动轴 柱塞 缸体 配流盘
传动轴
斜盘
柱塞 缸体 配流盘
(b ) (a )
a-斜盘式轴向 柱塞泵
b-斜轴式轴 向柱塞泵
பைடு நூலகம்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根据传动轴是否穿过斜盘分 为通轴式和半轴式(又称非通轴式),穿过斜盘的 称为通轴式轴向柱塞泵;没有穿过斜盘的称为半轴 式轴向柱塞泵。
二.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斜盘
柱塞
缸体外大轴承
缸体
T
2.ZB型轴向柱塞泵(图3-4-5)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15 16 17 18 19 2 20 21 22 1 23
3
ZB型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基本与CY14—1型轴向柱 塞泵相似,两种结构的不同点是: 1)ZB泵的外观由泵体和后泵盖(或变量机构)两 部分组成,因而结构较紧凑。CY14—1B泵的泵体 分为前泵体和后泵体两部分,泵体与配流盘表面接 触处平面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2)ZB泵的传动轴由轴套和芯轴两部分组成,此结 构非常适合发动机驱动液压泵这种震动较大驱动方 式,因而在工程机械上应用较为广泛。CY14—1B 泵传动轴为整体式结构。 3)ZB泵通过安装在传动轴输入端的弹簧将缸体拉 向配流盘,保证缸底与配流盘的密封,并且缸体与
配流盘之间的预紧力可以调节;在传动轴另一端的 集中返回弹簧保证滑靴贴在斜盘上滑动,另外也对 缸底和配流盘的密封起辅助作用。CY14—1B泵无预 紧弹簧,集中返回弹簧不仅保证滑靴不脱离斜盘表 面,还保证缸体对配流盘的预紧力。 4) ZB泵结构对称能够逆转,可以作为液压马达使 用。CY14—1泵不能逆转,不能作液压马达使用。 3.SUNDSTRAND轴向柱塞泵(图3-4-6) 该泵为通轴式轴向柱塞泵,其缸体由支承在两个滚 子轴承上的传动轴驱动,泵的后端装有辅助泵,用 于操纵变量机构和系统补油(该泵可用于闭式系 统)。缸体采用钢基孔内镶铜套,配流盘端面附加
5
6
7
8
9
10
4
3
2 1 13 12 11
该泵为通轴式轴向柱塞泵,其缸体由支承在两个滚 子轴承上的传动轴驱动,泵的后端装有辅助泵,用 于操纵变量机构和系统补油(该泵可用于闭式系 统)。缸体采用钢基孔内镶铜套,配流盘端面附加 一个青铜衬板与缸制配流盘组成一对摩擦副。 变量泵采用两个直径相等的变量缸推动斜盘,由于 变量斜盘支承在滚动轴承上,而且变量缸直径较大, 故变量机构操纵压力较低。变量缸中的弹簧,当发 动机熄火时,可使斜盘自动回零,使泵在零偏角下 启动,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该泵的额定压力和最高 压力分别为21Mpa和35Mpa。
另外,传动轴的一端支承在短柱滚子轴承和向心球 面球轴承上,另一端支承在缸体上。如图3-4-4所 示,斜盘对柱塞的反作用力可分解为沿柱塞轴线方 向的轴向力,和与柱塞垂直的径向力,径向力通过 柱塞将传递给缸体,如不采取措施此力将传递给传 动轴。分析表明出在高压区的柱塞产生的径向合力, 通过缸球19的中心,并竖直向上。为此缸体外大轴 19 承设置在图示位置,承担全部径向力,使传动轴就 可免受弯曲应力的作用。因此半轴式轴向柱塞泵的 传动轴往往较细,当冲击载荷作用在传动轴上时, 轴的弹性变形可吸收冲击载荷。但是由于缸体外大 轴承承担了全部的径向力,使半轴式轴向柱塞泵的 压力和转速的提高受到了限制。
一个青铜衬板与缸制配流盘组成一对摩擦副。 变量泵采用两个直径相等的变量缸推动斜盘,由于 变量斜盘支承在滚动轴承上,而且变量缸直径较大, 故变量机构操纵压力较低。变量缸中的弹簧,当发 动机熄火时,可使斜盘自动回零,使泵在零偏角下 启动,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该泵的额定压力和最高 压力分别为21Mpa和35Mpa。
一.轴向柱塞泵的分类 按配流方式轴向柱塞泵分为阀式配流轴向柱塞 泵和配流盘配流轴向柱塞泵量(又称为端面配流轴 向柱塞泵)大类。 配流盘配流的轴向柱塞泵根据结构特点又分为 斜盘式和斜轴式两类。 斜盘式指传动轴轴线与缸体轴线一致,与圆盘 轴线倾斜;斜轴式指传动轴轴线与圆盘轴线一致, 与缸体轴线倾斜。
斜盘
集中返回弹簧装在传动轴的部分中空的孔中,它一 方面通过钢球、回程盘将滑靴压向斜盘,其反作用 力通过套筒将缸体压向配流盘,以保证缸底和配流 盘之间的初始密封。配流盘介于缸体和前泵盖之间, 其作用是通过配流盘上的两个腰形窗口将柱塞底部 的密封工作腔与前泵盖上的进出油口沟通。变量机 构的作用是通过控制斜盘的倾角控制柱塞的行程达 到改变泵的排量的目的。斜盘上两个耳轴担在变量 壳体上的两块铜瓦上,斜盘可绕铜瓦的中心旋转。 变量活塞上的销轴嵌入斜盘的尾槽之中,当变量活 塞上下移动时可操纵斜盘绕铜瓦中心旋转,改变泵 的排量。
1
2
3
4 A
5 A 隔墙 A
L D d
γ
a 隔墙
A
b
1-斜盘 2-柱塞 3-缸体 4-传动轴 5-配流盘
图3-4-2为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柱塞 安放在缸体上均布的缸孔之中(缸体上一般均布着 7~9个缸孔),配流盘两腰形槽的对称线与斜盘的 上死点(此时柱塞全部伸出)和下死点(此时柱塞 全部缩回)的连线在一个平面上。在柱塞的底部由 柱塞、缸孔和配流盘形成了多个密封工作腔,由于 配流盘隔墙的分隔作用这些工作腔一部分通过配流 盘左边的腰形槽与吸油口相通;一部分通过配流盘 右边的腰形槽与排由口相通;还一部分处在左右腰 形槽之间的过渡区间。
当传动轴带动缸体按图示方向旋转时,柱塞一方面 随着缸体作圆周运动,一方面在斜盘和柱塞底部弹 簧力的作用之下向对于缸体作直线往复运动。柱塞 由上死点向下死点运动过程中,处在配流盘的左半 部,在斜盘的强制作用下柱塞向缸孔内缩回,柱塞 底部的密封空间收缩,于是一部分液体被强制通过 缸孔底部的小腰形槽、配流盘左边腰形漕和排油口 排出,这就是排由过程。当住塞运动至下死点时, 密封工作腔达到了最小值,排油结束。随着缸体的 旋转,柱塞又由下死点向上死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