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历年考研试题
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2016年真题解析【可编辑】

2013年真题解析一、试卷点评1、卷面分析本卷试题一共有九道大题,刑法、民法、经济法各分配有三题,全部是主观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亦称概念辨析)、简答、论述,分值与往年真题一样。
本套试题的最大特点是与往年真题重复率较高,比如经济法上的概念辨析题与2012年的全部重复。
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真题的重要性。
刑法学一、名词解释1、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考点分析:本题是重复考点,与本系列真题讲解2012年刑法第一题名词解释相同,所以在回答时,把二者的相关概念写下来即可。
如有时间空余再将二者的不同点写下来。
答案要点: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在不同的场合亦有称谓为法规竞合或法律竞合。
想象竞合犯:意指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
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数个不同的罪名,而在法律上针对此类竞合犯罪的处理是从一重罪。
(区别)2,案犯与再犯考点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犯罪之后是否又犯新罪的问题。
在解答问题时,还是以熟悉概念为主,将案犯和再犯的相关定义写下来即可。
另外,还要注意延伸掌握累犯和惯犯的相关知识。
答案要点:案犯是指经司法机关批准逮捕的人或刑事法庭上被控告而尚未判定有罪的人;在犯罪活动中直接作案的人。
再犯是指犯罪人的再次犯罪,其中累犯是特殊的再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刑法典第66条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等特定之罪。
惯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生活和挥霍主要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实施某种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如“以赌博为业”的常业犯。
考研经济法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经济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 经济关系B. 社会关系C. 政治关系D. 法律关系答案:A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稳定原则D. 民主原则答案:D3.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主要包括()。
A. 法律手段B. 经济手段C. 行政手段D. 所有以上答案:D4.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不包括()。
A. 市场监管B. 企业经营C. 家庭消费D. 环境保护答案:C5.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
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个人权利D. 促进社会公平答案:B6.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A. 国家机关B. 企业C. 个人D. 所有以上答案:D7.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客体不包括()。
A. 物B. 行为C. 知识产权D. 个人情感答案:D8.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内容主要涉及()。
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法律责任答案:C9.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
A. 法律行为B. 法律事实C. 法律规定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保护方式主要包括()。
A. 行政保护B. 司法保护C. 社会保护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答: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包括:(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主要调整经济关系;(2)调整手段的多样性,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手段;(3)调整范围的广泛性,涉及市场监管、企业经营、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4)立法目的的明确性,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有哪些?答:经济法的调整手段包括:(1)法律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规范来调整经济关系;(2)经济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工具;(3)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行政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整。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西北政法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不全)

西北政法大学200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民法:(专业课)名词解释:1公序良俗一u2期待权#—R3附随义务4自助行为—5 (想不起来啦,大家补充吧 ~呵呵简答:-1诉讼时效的完成的法律效力的几种学说或者立法主张2 表见代理和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区别'L1 \, I0 c" G' y 1 ~. n3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限制论述:—1民事法律行为的意义及效力状态2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民法的调整方法之确立的关系* d. a9 Z8 i! z. V' N( U* Y% [刑法(专业课)一、名词解释(20).g—…1、行为犯2、首要分子3、刑事责任 4、假冒注册商标罪$_ 5、暴力取证罪二、简答(25)1、简述自然犯和法定犯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
2、(忘了,哪位能给补充一下,谢谢)…3、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特征。
三、论述(30)…1、简述量刑情节的分类…2、简述行贿罪的概念及罪与非罪的区别……刑诉(专业课)一、名词比较(25) -1、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 2、辩护和代理—3、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4、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一5、上诉和抗诉…二、简答(30) 1、简答辩论原则….2、简述审判障碍及其处理方法 3、(好像还有一题,真的想不起来了,谁给回忆一下,谢了)三、论述(20)0 s L9 V- V6 s" X6 v ~1 、简述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我国刑诉中的体现法理(综合课)一、名词比较•…j1、权利2、法律推理.…3、法律效力与法律渊源…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_ 5、法律体系和法系二、简答…1、法律规范性的特点…2、简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三、论述1、简述民主政治与法治…宪法(综合课)一、名词比较1、宪政2、差额选举3X—…3、爱国统一战线%—(f4、政党制度。
-5、取得赔偿权二、简答—1、简述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 2、简述各国违宪审查体制B…三、论述 1、简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民法(综合课)一、名词比较1、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2、时效中止和时效中断3、相邻关系和地役权%—4、登记对抗和登记成立…5、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二、简答…1、简述善意取得制度…2、简述先诉抗辩权制度三、论述—1、试述民法基本原则在 <<物权法 >>第四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2 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刑法一、名词解释;1、叙明罪状2、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4、黑社会性质组织二、简答;1、教唆犯的构成特征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概念及特征3、假释的使用条件三、论述;1、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区别联系民法一、民词解释1、社团法人2、地役权3、辅助的民事法律行为4、保证5、共同责任二、简答;4、债的抵消5、善意取得的适用条件及其法律后果三、论述;1、阐述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形态经济法一、名词辨析;1、产品侵权责任和产品合同责任2、市场调节价和政府指导价3、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二、简答;1、行业协会和非法律处罚的内容和适用条件2、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权三、论述;1、经济法,民法,行政法的互动机制4.2.1 2010年答案及解析名解;2006年叙明罪状答:叙明罪状,是指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
2007年犯罪故意答: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2008年共同犯罪答: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009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答: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犯罪组织。
简答;1.教唆犯的构成特征答: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
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
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
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
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
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2006年至2020年持续更新中 西北政法法硕复试真题 西法大法硕复试历年真题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复试专业课口试真题(06年-20年)1.“因逃逸致人死亡”(2018)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的条件是:①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本罪基本犯罪的构成要件。
②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逃逸引起的耽误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
③虽然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罪过应该是过失。
2.表见代理的意义及其与狭义无权代理的区别(2017)①构成要件不同狭义的无权代理可称为“纯粹的无权代理”,而表见代理产生代理的法律效果;②法律效果不同无权代理行为的生效取决于本人的追认,而表见代理则无需本人的追认即发生代理法律效果;③本人是否有权否认无权代理的效果无权代理有权否认,而表见代理则无权。
3.不安抗辩权概念: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根据合同约定应先向对方为履行义务,在合同成立之后,发现后履行义务方的财产显著恶化或履行债务的能力明显减弱,以致可能难以履行其对待给付义务时,可以暂时中止自己的履行,并有权要求后履行方提供必要的担保,否则,该当事人可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适用条件:(1)须是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须是双方当事人各自债务的履行有先后顺序之分。
(3)须是先履行义务的该方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4.不安抗辩权(2017)概念: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根据合同约定应先向对方为履行义务,在合同成立之后,发现后履行义务方的财产显著恶化或履行债务的能力明显减弱,以致可能难以履行其对待给付义务时,可以暂时中止自己的履行,并有权要求后履行方提供必要的担保,否则,该当事人可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适用条件:A.须是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1 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西北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专业综合卷二刑法民法经济法一、名词解释1、自首与坦白2、受贿罪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3、绑架罪与抢劫罪4、违约金5、物权法定6、无过失责任原则7、一般准入制度和特殊准入制度8、房产税和契税9、商标和商品名称二、简答1、数罪并罚的适用原则2、渎职罪的主体3、债发生的依据是什么,解释其各个依据的含义4、法人和合伙的区别5、企业的社会责任6、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论述1、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种类3、公用企业的反垄断法律规制4.1.1 2009年答案和解析一名词或辨析1、自首与坦白(答题只要答出概念即可,关系略带即可)答:所谓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所谓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自己如实交待犯罪事实,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理的行为。
坦白的本质在于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交待其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
坦白与自首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同之处:1、均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2、都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3、都是犯罪分子犯罪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主观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4、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等。
但二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区别:1、自首是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坦白是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即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
2、自首的犯罪分子供述自己罪行时的态度是自动的,而坦白的犯罪分子供述自己罪行时的态度是被动的。
3、自首所交待的罪行即可以是已被发现的罪行,也只可以是尚未被发现的罪行;而坦白所交待的罪行只限于已被发觉、被指控的罪行。
4、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的情节,而坦白只是酌定从宽处理的情节,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自首比坦白的从宽处罚幅度要大。
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自首从宽处罚的制度,而没有对坦白从宽处罚进行规定。
5、自首可以向司法机关自首,也可以向其他机关、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自首;而坦白只能是犯罪分子向司法机关坦白,而不能向其他机关或组织坦白。
(NEW)西北政法大学《804刑法、民法、经济法》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答:一般法和特别法,这是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一般法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对一般的人和事有效的法。特别法是指在一 国的特定地区、特定期间或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一般情况 下,在同一领域,法律适用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一般法是一 个相对的概念,其本身具体所指的对象并不固定。以《民法通则》为 例,之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大多数归民法所调整的法律而
言,它是一般法,但之于《宪法》,它就是特别法。
3.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答: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 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 某种基础或者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备或规范,是法律诉讼、 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都是法律的要素 之一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具体明确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 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 由裁量”。法律原则的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 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在使用时给予法官较大的 灵活应用的余地。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 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 性,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 当中;而法律原则的适用不同,不用的法律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而且 这些不同强度的法律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所以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间作出 权衡。
答:法律是由统治阶级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 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 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 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 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西北政法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不全)

西北政法大学200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民法:(专业课)名词解释:1公序良俗一u2期待权#—R3附随义务4自助行为—5 (想不起来啦,大家补充吧 ~呵呵简答:-1诉讼时效的完成的法律效力的几种学说或者立法主张2 表见代理和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区别'L1 \, I0 c" G' y 1 ~. n3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限制论述:—1民事法律行为的意义及效力状态2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民法的调整方法之确立的关系* d. a9 Z8 i! z. V' N( U* Y% [刑法(专业课)一、名词解释(20).g—…1、行为犯2、首要分子3、刑事责任 4、假冒注册商标罪$_ 5、暴力取证罪二、简答(25)1、简述自然犯和法定犯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
2、(忘了,哪位能给补充一下,谢谢)…3、简述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特征。
三、论述(30)…1、简述量刑情节的分类…2、简述行贿罪的概念及罪与非罪的区别……刑诉(专业课)一、名词比较(25) -1、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 2、辩护和代理—3、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4、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一5、上诉和抗诉…二、简答(30) 1、简答辩论原则….2、简述审判障碍及其处理方法 3、(好像还有一题,真的想不起来了,谁给回忆一下,谢了)三、论述(20)0 s L9 V- V6 s" X6 v ~1 、简述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我国刑诉中的体现法理(综合课)一、名词比较•…j1、权利2、法律推理.…3、法律效力与法律渊源…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_ 5、法律体系和法系二、简答…1、法律规范性的特点…2、简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三、论述1、简述民主政治与法治…宪法(综合课)一、名词比较1、宪政2、差额选举3X—…3、爱国统一战线%—(f4、政党制度。
-5、取得赔偿权二、简答—1、简述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 2、简述各国违宪审查体制B…三、论述 1、简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民法(综合课)一、名词比较1、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2、时效中止和时效中断3、相邻关系和地役权%—4、登记对抗和登记成立…5、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二、简答…1、简述善意取得制度…2、简述先诉抗辩权制度三、论述—1、试述民法基本原则在 <<物权法 >>第四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