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的诊断临床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价值探究

【 中 图分 类号 1 R 4 4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I 6 7 4 —3 6 1 X( 2 0 l 6 ) l 2 —0 0 3 9 —0 2
脑 梗 死 是 因 为 脑 部 组 织 的 血 液 未 进 行 有 效 的 供 应 或 者 由 于 位 置 的 回声 信 号 和 正 常 范 围 相 比呈 低 流 速 低 搏 动 指 数 及 峰 时 延 缺氧而导致其脑软化灶 出现 损伤 , 从而 引发疾 病 , 此 病 均 存 在 较 迟改 变 , 而 狭 窄 前 的 回声 信 号 呈 低 流 速 高 搏 动 指 数 改 变 ; ④ 病 变 结合 其他 相关参 数 , 可 以 判 断 出 血 管 狭 窄 的 高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此 研 究 对 我 院 收 治 的 4 O例 患 者 选 择 血管 的 收缩 期 流速 , 程度 。 不同方法进行诊断 , 现将其结果作如下汇报 : 1 . 4统 计 学 数 据 计 算 1资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 料 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中相 关 数 据 均 选 择 S P S S 1 9 . 0统 计 学 软 件 包 纳 入 此研 究 中 的 4 O例 研 究 对 象 均 为 我 院 于 2 0 1 4年 1 O月 一 进行整理和计算 , 研 究 结果 则选 择 计 数 资 料 或 者 计 量 资料 进 行 表 数 据 之 间 经 过 对 比后 统 计 学 意 义 产 生 的 标 准 为 P值 在 0 . 0 5 2 0 1 5年 1 1 月 期 间收 治 的脑 梗 死 早 期 患 者 , 按 照 其 入 院 治 疗 的 先 示 , 后顺序 划分 为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 各 组患 者的例 数分 别为 2 O例 。 以下 。 对 照 组 中男 性 患 者 和 女 性 患 者 的 比 例 为 1 2 : 8 , 年 龄区 间为 4 7 — 2结 果 2 . 1分 析 两 组 患 者 平 均 血 流 速 度 6 5岁 , 经计算后平均年龄 为( 5 2 . 3 ±8 . 7 ) 岁, 观 察 组 中 男 性 患 者 和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MC A血 流速度和对 照组患者相 比 , 存 在 下 降 女性 患 者 的 比例 为 1 3 : 7 , 年 龄 区间 为 4 5 —6 4岁 , 经计 算 后 平 均 年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AC A 血 流速 度 和 对 照 组 患 者 相 比 , 存 在 上 升 龄为( 5 0 . 6 ±9 . 2 ) 岁, 组 间 一 般 资料 经 过 对 比分 析 后 可 知 , P值 在 趋 势 , 趋势 , 数 据之 间经 过对 比分 析后 可知 , P值 在 0 . 0 5以 下 , 统 计 学 意 0 . 0 5以 上 , 统 计 学 意义 未 出现 , 数 据 之 间 临床 可 比性 加 强 。 义产生 , 数据 详 见 表 l 。 1 . 2方 法 此研 究 中 纳入 的 4 O例 患 者 均 为 自愿 参 与 调 查 , 并 且 均 在 发 病2 4小 时 内到 院 进 行 诊 断 , 均 为 脑 梗 死 患 者 。 对 照 组 患 者 采 用 C T进行检查 , 观 察 组 患 者 采 用 TC D 进 行 检 查 。患 者 采 用 平 卧 位 置 以 及左 侧 卧 位 , 并告知其确保安静状态 , 1 . 6 MHz 设 置 为 脉 冲 多 2 . 2 分 析 两 组 患 者 异 常 情 况 普勒探头频率 , 并 通 过 枕 窗 及 两 侧 位 置 的 颞 窗对 Ac A( 大 脑 前 动 观察组患者经过 T C D检 查 后 , l 8例 患 者 出 现 异 常 现 象 , 其 异 脉) 、 P C A( 大脑 后动 脉) 、 MC A( 大 脑 中动脉 ) 、 B A( 基底 动脉 ) 和 O , 对照组患者经过 C T 检 查后 , 4例 患 者 出 现 VA( 两侧椎动 脉) 进行检 测 , 同时对其 V s ( 收缩 期血流 速度 ) 、 V d 常率经计算后为 9 其异常率经计 算后 为 2 O , 数 据 之 间 经 过 对 比分 析 后 ( 舒张期血 流速 度) 、 Vm( 均 血流 速度 ) 以及 P I ( 搏动 指 数) 进 行 异 常 现 象 , 可知 , P值 在 O . O 5以下 , 统计学意义产生 , 数据详见表 2 。 测定 。 表2 对两组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对 比 1 . 3异 常 诊 断 标 准 _ 2 ] 组 速 减 速 异 ① 节 段 性 收缩 期 以及 舒 张 期 均 血 流 速 度 显 著 增 快 ; ② 频 谱 形 9 0 % 态改变 , 特别是在重度狭窄时 , 会 出现 非 常 紊 乱 的血 流 信 号 , 表 现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2 O % 为上界显示不清 , 并伴 有 涡 流 及 粗 糙 或 乐 音 样 杂 音 ; ③ 狭 窄 位 置 3 41 两 端 处 的流 速 及 频 谱 形 态 有 所 改 变 , 当狭窄 出现严 重时 , 其 远 端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贲阳【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实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关资料,选取同时间段入院体检的健康者9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92例患者中,42例(45.65%)为脑动脉狭窄,31例(33.70%)为血管闭阻,19例(20.65%)为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表现为两侧血管无对称性,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血管有弹性改变、狭窄等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脑前、中、后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脉动指数(PI)均显著升高,平均速度(Vm)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实施对脑血管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指导作用.【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3页(P348-350)【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作者】贲阳【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超声诊断科,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43.3脑血管疾病为临床高发疾病之一,且目前发病率仍表现出逐年递增趋势。
该病患者具有较高死亡率及致残率,对患者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因此,临床上一直均高度重视对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2]。
既往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对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探讨将该种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具体价值,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92例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入院诊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者;临床诊治资料保存完整且有效者。
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急性脑梗死

新疆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急性脑梗死 姓名:蔡俊秀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神经病学 指导教师:张小宁 2009-04摘 要 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评价急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生:蔡俊秀 导师:张小宁 教授摘要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监测急性脑梗死伴颈内动脉狭窄或闭 塞(ICASO)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 相关性。
方法:连续收集 2008 年 1 月至 2009 年 2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 院的 41 例伴有 ICASO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24 小时内 入院,于入院即刻、第 4,7,14 天进行 TCD 动态监测,并通过 DSA 明确侧枝循环 情况分析其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同时采用 NIHSS 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进行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对称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分析。
结果:纳入伴有 ICASO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41 例:1.血流速度:入院即刻患侧大脑中动脉(MCA) 、 大脑前动脉(ACA)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健侧(P<0.05) ,动态观察呈逐渐增高趋势, 但第 14 天 MCA 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而 ACA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入院即刻患侧大脑后动脉(PCA)与健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动态观察呈逐渐增 高趋势,并高于对照组( (P<0.05) 。
2.搏动指数:入院即刻患侧 MCA、ACA 显著 低于自身健侧和对照组(P<0.05) ,动态观察呈逐渐增高趋势,但至第 14 天仍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 ;其余各血管入院即刻均高于对照组(P<0.01) ,动态观察未 见明显变化;3.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对称指数(AI)相关性:入院即刻和入院第 4 天 MCA AI 与 NIHSS 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1 =0.61,r2 =0.56,均 P<0.01)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徐翔【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8【摘要】目的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
患者均接受TCD微栓子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2组TCD 监测结果、治疗前后2组微栓子数量变化情况。
结果 4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微栓子阳性10例(21. 74%),其中右侧3例、左侧5例、两侧2例;微栓子阴性36例(78. 26%);治疗前,2组微栓子数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微栓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灶侧微栓子阳性显著低于颈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病灶侧微栓子阳性(P <0. 05)。
结论采用TCD监测微栓子可作为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通过准确、及时、有效的监测,可促进临床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104-106)【作者】徐翔【作者单位】福州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2.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监测微栓子技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3.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价值评价4.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价值评价5.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监测的临床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无伤害的脑血管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围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
一、简介二、TCD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1. 诊断价值TCD检测可以实时观察脑血流速度和脑血管的异常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TCD检测可以及时确定血栓形成的位置和程度,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TCD还可用于评估颅内大血管病变,如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等,对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
2. 治疗价值TCD检测不仅可以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通过TCD检测可以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指导溶栓治疗和介入手术的时间点和方式,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TCD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和再通血管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三、TCD检测的优势1. 非侵入性TCD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不需要穿刺或插管,对患者几乎没有任何创伤,可以减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 安全性TCD检测过程中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和放射线等有害物质,对患者没有辐射损伤,尤其适合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检测。
3. 可重复性TCD检测可以反复进行,不受时间和频率的限制,有利于动态监测脑血流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技术操作依赖性TCD检测需要临床医生对设备的操作技术熟练,并能准确判断超声图像的质量和分析结果,这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2. 检测深度受限由于TCD检测的扫描范围受限,只能检测到颅内血管的状况,对于颅外部分的血管异常无法直接观察到。
3. 对患者合作度要求高TCD检测需要患者保持头部相对稳定,有时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对患者的合作度要求较高。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价值

t ni ue rb a Ic e cP t ns HU NGXioqn N C u —i. A Yn , t 1Deat n erlg, e i u n i Act e rl sh mi ai t o n Ce e A a —i. h nquHU a g e . p r a me tfN uo y B in X a wu o o jg
【 图 分 类 号 J R 4 - 【 标 识 码 l A 【 章 编 号 l 10 -7 1 0 1-120 中 7 33 文献 文 0 69 7 ( 1)216 —3 2 1
[ 本文著录格式】 黄小钦 , 樊春秋, , 经颅 多普 勒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 卵圆孔 未闭的价值[]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 0 1 1 华扬 等. J. 2 1, 7
MHz 。在 大动 脉短 轴 及上 下 腔静 脉长 轴 切 面上 观察 有
作者单位 :1 . 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 ,a . 内科 ;b 管超声科 ;c 神经 . 血 . 心脏超声科 ,北京市 10 5 。作者简介 :黄小{ (9 1) ,广西柳州 003  ̄ 17 ’ ,女
市人 ,博士 ,主治 医师 ,主要研究方 向 :脑血管病和认 知障碍 。
cT D是 在 常规 T D检 查颅 内血 管 基础 上 ,经肘 .C C 静 脉 注射 一 定 量 造 影剂 ,配 合 V l la 作 ,如 果 在 a av 动 s 大脑 中动脉 内测 出造影 剂 微 泡信 号 ,则说 明在 注射 部 位 的静 脉 和脑 部 动 脉 之 间 存 在 分 流 。与 T E相 比 , E cT D是一 种 有效 、安全 、敏感 性 和 特异 性 都 较高 的 .C
作 为 来 自静 脉 循 环 “ 常 性 栓 子 ” 的通 道 导 致 脑 梗 反 死 。在 原 因不 明 的缺 血 性 脑 卒 中 患 者 中 ,P O检 出 F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检查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的效果。
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检查未能确诊35位患者的病因,遂对35位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分析检查效果。
结果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检出8例气泡实验阳性,27例气泡实验阴性。
在8例气泡实验阳患者中,检出6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27例气泡实验阴性患者中,检出1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结论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确诊难度较大。
在临床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查明患者病因,从而作出确诊。
这种检查方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临床检查;应用价值;分析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脑血管出现阻塞,导致脑部缺血,但其具体原因不明确的一种脑卒中类型。
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相比,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更为严重[1],因为它无法通过明确的原因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不明确,很难预测患者是否会再次发生脑卒中。
由于难以查明患者的具体病因,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需要认真研究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检查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5例患者基线资料见表1所示。
表1 80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资料性别例数年龄平均年龄男性2524~80岁岁女性1027~78岁岁1.2 方法35位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头部CT扫描,颈部血管超声、头部血管超声等。
但各种常规检查均未能确诊35位患者的病因,遂对80位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况,主要诊断标准为:大脑中动脉: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发现患者在收缩期时血流速度超过140cm•S-1,则证明患者 属于大脑动脉血管狭窄。颈部血管超声主要对患者颈部动脉 狭窄和斑块进行诊断。诊断标准为:若IMT超过1.5mm,同时 在血管内明显凸出,或者患者周边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局限性 内膜厚度,大约低出50%左右,则可判断为动脉硬化斑块形 成。
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诊断准确率和血流异常情况
检查率都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应用经颅 多谱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令人满意,诊断结果更 为精准。
参考文献 [1]唐明美.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急性脑 梗死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9):2248-2250. [2]李宏杰.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的临床 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3):60-61. [3]徐琳琳.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的临床 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449.
收稿时间:2020-11-28 收稿编辑:胡明
2021年第05期 . 中 国 农 村 卫 生 2021.03
学 术 研 讨 79
CHINA RURAL HEALTH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诊断 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卢品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的诊断 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4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5例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实验 组,并将同期55例健康人群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结果:实验组 检测后流速增加(0.18%)、流速减缓(3.63%)、信号消失(3.63%)高于参照组流 速增加(12.72%)、流速减缓(16.36%)、信号消失(14.54%)。结论:对脑梗死疾 病采用经颅内多普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进行诊断准确性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T D诊断标准 .2 C 2
血管狭窄诊 断标准 : 平均血 流速度
大于 10e d, 2 rs可伴有涡流或血管杂音 、 r 频谱异 常 , 可有侧枝循 环形成 。流速减慢标准 : 支或 一支 以上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 一
常值下限埘 。
情况 , 在脑血 管病 的诊 断方 面具有肯定价值 , 可床旁检查 , 且 因
卧位 , 1 H 探头分别经颞 窗、 用 .M z 6 枕窗探测颈 内动脉 ( A 终 I ) C
末 段 、 脑 中动脉 ( A) 大 脑 前 动 脉 ( A) 大脑 后 动脉 大 MC 、 AC 、 (C 、 P A)椎动脉( A)基底动脉( A)获得其血流方 向、 V 、 B , 血流速
迂 曲 、血小 板聚集 ,纤维蛋 白原 和血细胞沉积致 管腔狭
窄, 血栓形成导致所供血 区域 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多发
急诊休 克病人 3 4例救治分析
靳 秀花
( 锡林郭勒盟医院 , 内蒙古
生 于相 对近端的大动脉分支或 主干闭塞。本组 患者 中大
面积脑梗死组血管狭窄率 与小 面积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 死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脑 内动脉 病变程度 严重 , 侧枝循 环代偿差 , 患者病情 往往重且预后不 好 。反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 中符合血管 狭窄诊断标准 7 P 0 1,其 0
例, 血管狭窄率 1. %。 27 3
表 1 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 T D的检测结果 C
※ ※与对 照 组 比较 P 00 , < .1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 00 <. 5
表 2 正常对照组 T D检测结 果 C
对于脑梗死患者受累血管情况 的了解 , 直接影响着诊疗 的
决策和预后的判断 。M A D A等影像学检查虽能很好地观察 R 、S
基层 医学论坛 20 年第 1 卷 8 B版 06 O 月
维普资讯
■ 嘧回国圈图
样硬化 的病理改变 , 晚期 出现动脉管壁不规 则增 厚 、 血管
脑血管情况 , 由于高 昂的费用使患者检查受 到限制 。T D是 但 C
一
种无创性 的检测颅 内大 动脉血流动力 学的诊断技术 , 通过检
测颅 内动脉的血流方 向 、 血流速度 、 频谱 形态 、 音频特点等能够
3 讨 论
较准确地反映脑 动脉 的狭 窄 、 痉挛 、 缺血等病理状 态1 3 1 。动脉硬 化性脑梗死虽多发 于脑 动脉 的皮层 支 、 深穿支动 脉 , 其近端 但 的大动脉 , 特别是动脉分叉 部和脑底 动脉环 , 往往 出现动脉粥
5. 8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19 9 5年第 四届全国脑血管疾 病学术 会议通过的诊断标 准 , 并经 C T或 MR 证实 。人选病例 为发 病 I
一
例, 异常率为 8. %; 面积梗死组 3 例 , 90 小 8 3 异常 2 例 , 5 异常率
7 . %; 5 6 腔隙性梗死组 1 , 7 8例 异常 1 例 , 3 异常率 7 . %。 22 2 22 本组患者 中一支或一支 以上 血管狭窄的共计 5 例 , . 2 大面积梗死组血管狭 窄发 生率最高。正常对照组 T D结果见 C 表2 。本组 中总异 常数 2 3例 , 异常率 4 . %, 1 2 与脑梗死组 比较 8
此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 治过程 中提供重要信息。 本文总结了
1 I 统计 学方法 I3 2
方检验 。
2 结 果
观察组 与正常对 照组的 比较 采用卡
1 例应用 T D检查 的脑梗死患者 , 其对于脑梗死的诊 断 0 0 C 了解 价值及临床意义 , 以及与 C 等影像学检查相 比较 的优缺点。 T
度、 频谱形态及脉动指数等参数 。全部 患者 于发病后一周 内行
T D及头颅 C C T或 MR 检查。 I
【 关键词】脑梗死 T D C
脑梗 死的确诊 主要依赖 于 C 或 M I T R 等影像学检查 , 经颅
多普勒超 声( C ) T D 检查能 反映颅 内外主要 血管 的血流动力 学
周 的急性期患者 , 均为首 次发病 , 伴高血 压者 5 2例 , 尿病 糖
者2 , 3例 冠心病者 1 。根据头颅 C 7例 T或 MR 所示梗 死灶面 I 积分类【 分 为大 面积梗死( 3e 4 , 1 ] , > m )9例 小面积梗死( m ) ≤3e , 3 例, 3 腔隙性梗死( 梗死灶直径 < .c 1 。正常对照组 5 1 m)8例 5 5 例, 3 , 2 例, 龄 4 男 4例 女 1 年 0岁 ~ 6岁 , 均 5 . , 7 平 78岁 正常对
照组均经 C T或 M I R 除外脑血管病。 1 方法 - 2
1 . 检测方法 .1 2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受检者取
死患者的 T CD异常率为 8 %, 中伴有脑血管狭 窄的 占 5 %, 2 其 2 大面积脑梗死 患者脑血管狭 窄占 6 . %。结论 37 2 及 临床意义 , 但不能作 为确诊 的依据。 T D 具有 费 C 用低廉、 无创 性等优点 , 对动脉硬化 性脑梗 死具有较 大的诊 断
1 资 料 与 方 法
21 各组梗死灶的 T D检查结果 、 C
见表 1 。各组脑梗死
1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 10例 , 0 均经颞 窗 、 窗探及 血 枕
患者 T D总异 常率为 8 %, 中大 面积 梗死组 4 C 2 其 9例 , 常 4 异 4
流信号 。其 中男 6 例 , 4 例 , 2 女 8 年龄 3 9岁 ~0 , 均年龄 8岁 平
维普资讯
一 嘧回目圈凰
经颅 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的诊断临床观察
陈 玉琚 周 勇 张 伟
( 新乡市中心医院 , 河南 新乡 4 30 ) 5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T D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临床意 C
义。方法 选择 1O例经 CT或 MRI 0 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作为观察组早期 仃 T D检 查 , C 正常对照组 5 5例。结果 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