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七年级下册)2.《口技》(林嗣环)(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地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3)曳屋许许声。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5)不能指其一端。

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八年级上册)3.《桃花源记》(陶渊明)(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然后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4.《陋室铭》(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5.《爱莲说》(周敦颐)(1)晋陶渊明独爱菊。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狼》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二、《桃花源记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三、《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2014年中考语文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14年中考语文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分)
A.前人之述备 矣/众妙毕备 . . B.南极 潇湘/初极 狭 . . C.薄 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 . D.而或 长烟一空/一食或 尽粟一石 . .
)(3
D 解析:具体解析详见探究中答题思路的第(1)点。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 沉下的玉璧。 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
因 己 而 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文意思填写);二是“心 旷 神 怡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
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B 解析: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
小人”。
二、(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2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 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
D
解析:A 项前一个“论”是“判定”的意思,后一个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木兰诗》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木兰诗》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木兰诗》
1、愿为市鞍马。

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到东南西北各处街市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们的铁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壮士征战了很多年,经历了很多场战争,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了。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译: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舒生武编辑)一、《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什么学问的人。

二、《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以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与朱元思书》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翻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翻译:蝉则长久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往返。

2014广东省文言文译文

2014广东省文言文译文

2014年广东高考文言文译文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臵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马交)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①潴:蓄积。

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答案】B解析:B项中的“论”的意思是“衡量”“评定”,常见词有“论罪”“论功行赏”。

2014年中考语文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4年中考语文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重点考查学生活用文言文知识,拓展理解的能力。主客观题兼有,
题型主要有六种:词语解释、断句、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 分析和评价感悟。总题量只有 3 道。其中第 1 题解释词语近几年
都有考查,比较稳定;第2题从断句和翻译中选择,2011年到2013
年都是考句子翻译,但 2014 年可能会换为翻译的选择题;第 3 题 内容理解近几年都有考查,比较稳定。预计 2014 年课外文言文语
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探究】
1.热门考点
综合近五年的广东省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考查的热门考 点有:词语解释(2009~2013 年)、断句(2009~2010 年)、句子
翻译(2011 ~2013 年) 、内容理解(2009 ~2013 年) 、人物分析
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 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 分)
示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他动物,
要与其他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 来伤害其他动物。
三、(2013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 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 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
(2009~2010 年)和评价感悟(2011~2013 年)。
2.答题思路 (1)词语解释题。解此类题可先从课内搜索答案。以 2013 年广东省卷附加题的第 1 题为例,“且”在《愚公移山》中就 出现过,“年且九十”中的“且”可解释为“将近、将要”,
二、(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 分)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伤仲永》1、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从前的好名声了。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马上就能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3、泯然众人矣!译: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已和普通人一样了。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有些版本为“丐”)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请仲永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陋室铭》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会感到简陋了)。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有德的君子住在里头),这屋子又有什么简陋呢”?3、《爱莲说》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品德高尚的花。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4、《三峡》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口技》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6、《小石潭记》句子翻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译:(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流水)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译:寂静空寥,没有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气息。

7、《记承天诗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院子里,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中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萎靡死亡。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震撼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格,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9、《曹刿论战》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居高位、享厚禄的大官们会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审理。

”4、“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耗尽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齐国的军队。

10、《邹忌讽齐王纳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政修明,就可以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深啦!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就是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11、《公输》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然如此,但是公输盘替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能攻下宋国。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缺少的是人口,牺牲不足的百姓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是明智;宋国无罪而去攻打它,不能算为仁爱;明知这样不对却不知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知理力争却得不到结果,这不能说是坚强;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侮辱我的)一个人,却甘心(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

12、《孙权劝学》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学官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有志气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13、《桃花源记》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孩子们都安闲快乐.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6、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译:这个人对(村人)一一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情形,(村人)都为外界感叹、惋惜。

7、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却没有实现,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14、《岳阳楼记》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他们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15、《醉翁亭记》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中。

2、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时,水底的石头裸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16、《湖心亭看雪》(张岱)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

17、《愚公移山》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这两座山呢?18、《鱼我所欲也》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令人讨厌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办法,有什么不能采用呢?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失罢了。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本心。

19、《马说》1、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埋没在做马夫手中,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按千里马的饲养方法来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和普通的马有相等的待遇尚且都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