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生信息素养
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

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策略。
一、医学教育中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包括信息获取、评估、管理、创造和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医学生更好地获取医学知识。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医学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
通过培养信息素养,医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准确、快速地获取相关的医学信息,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文献支持,这就要求医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评估的能力。
通过培养信息素养,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工具,有效地管理和评估相关的医学信息,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医学生与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与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培养信息素养,医学生能够掌握信息交流的技巧,运用信息技术与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提升医患关系和医疗质量。
二、医学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为了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医学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整合信息素养教育入课程体系。
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设计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
例如,开设医学信息检索和文献综述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管理的技巧。
2. 提供信息素养培训和指导。
针对医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和指导,教授学生使用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工具,引导他们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3. 激活信息素养的实践环境。
为医学生提供信息素养实践平台,例如搭建虚拟实验室和医学知识分享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获取、评估和交流的能力。
简述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

简述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
医学信息素养是指医学行业信息素养,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获取、分析、管理和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
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
一、信息资源获取: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医学信息资源,如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等。
二、信息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分析、使用医学信息,如诊断、治疗、病例分析等。
三、信息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和医护人员在信息管理上的能力,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医学信息资料,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
四、信息安全管理: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如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监控等。
五、数据技能:学习和掌握有关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包括数据库、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
六、网络技能:学习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网络服务、网络运营等。
七、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如病理学、影像学、实验室技术、电子病历等。
以上是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它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从事医学信息相关工作的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和
服务水平。
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在各个领域中变得愈发重要。
在医学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对医学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进行研究探讨。
一、信息素养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信息环境中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
首先,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医学生更好地获取医学知识。
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医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搜索和筛选医学文献,从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信息素养还能够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医学领域,知识更新快速,医学生需要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他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医学进展并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此外,信息素养还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在面对各种临床情况时,他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医学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为了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医学院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
通过专门的课程,教授医学生如何获取和利用医学信息,如何进行医学文献检索和阅读,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价医学文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其次,医学院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建立医学资源库,提供各类医学文献和数据库供学生使用,帮助学生熟练使用这些资源。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医学信息检索工具,并教授其使用方法。
此外,医学院校还可以组织信息素养培训班和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培训和交流的平台,加深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信息素养培养对医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首先,信息素养培养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当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时,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所需的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准确地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论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论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于微微曹高芳(滨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在介绍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从信息素养培养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角度,探讨了如何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问题,阐述了对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信息素养医学专业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odern medicine pattern's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medicine technology's unceasing innovation, the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becomes a important targe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raise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is to the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and explores countermeasure how to develop the medico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Key word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Medicine specialty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信息素质成为现代人生存能力的素质。
同时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对医学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代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与医学的发展。
2024医学信息素养课件

医学信息素养课件•医学信息素养概述•医学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医学文献阅读与评价能力•医学数据获取与处理技能•医学学术交流与沟通能力•网络健康信息辨识与利用医学信息素养概述信息素养定义与重要性信息素养定义指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有效获取、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能力。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医学领域,信息素养是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
临床决策支持医疗工作者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和筛选相关医学文献、研究数据和临床指南的能力,以支持临床决策。
患者教育与沟通医疗工作者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沟通,提高患者健康素养和治疗效果。
医学研究与知识更新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需要不断跟踪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进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医疗工作者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和敏感度,形成积极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习惯。
培养信息意识提高医疗工作者获取、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文献检索、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和共享等方面的技能。
培养信息能力加强医疗工作者对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信息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培养信息道德鼓励医疗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医学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医学信息检索定义指利用信息检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信息资源中查找、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医学信息检索原理基于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通过特定的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实现医学信息的有效获取。
1 2 3如PubMed、CNKI等,提供海量医学文献资源检索。
医学文献数据库如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等,支持医学领域专业搜索。
医学搜索引擎如OPAC系统,提供馆藏医学图书、期刊等资源检索。
医学图书馆目录系统医学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选取与检索主题相关的专业术语、同义词、近义词等作为检索词。
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讨

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讨1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生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以学问、信息为核心的学问经济社会。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进展主要依靠于信息的猎取和学问的积累与创新;另一方面,社会的进展也使新的技术和新的学问层出不穷,信息传播范围加大,学问更新速度加快,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面对这一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着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转变。
高等学校加强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是不行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高校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快速从人类学问殿堂中吸取新学问、新信息,实现自身学问的更新、学问的扩展,进而进行学问的再生产,才能把自己培育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对医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生命科学与医学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进展最快速,也是最有盼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学科。
医学工更加依靠信息和学问的更新来战胜疾病和伤残,来爱护人民的健康。
特殊是循证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对传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剧烈的挑战,要求医务工必需具有良好的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的力量。
作为将来的白衣战士,必需充分熟悉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全面地培育自己的信息素?|,才能适应时代对新型医同学的要求。
2 医同学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医同学来说,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应充分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特点。
参照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1]和我国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中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要求,医同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详细内容和要求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2.1 信息意识教育通过信息意识的教育要让医同学熟悉到信息以及信息素养力量在医学实践和讨论中的作用和价值;对本学科专业的信息,特殊是医学进展前沿的信息具有敏感性;并有剧烈的猎取、利用相关信息的欲望。
2.2 信息学问教育通过教给同学信息方面的学问,让他们了解有关信息的术语;熟识医学信息源,包括正式医学信息源和非正式医学信息源;把握信息猎取的相关学问,包括信息检索类型、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途径、检索方法、循证医学证据检索等。
医学生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浅议

医学生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浅议现代医学实践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都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查询、论文撰写、医学影像处理等。
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医学生计算机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培养进行浅议。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及重要性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信息化环境中获取、评估、应用信息并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创新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个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生作为医学领域的从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首先,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医学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其次,信息素养培养有助于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的发展;最后,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增强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减少信息技术使用中的风险和错误。
二、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1. 强化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
医学生应在大学阶段接受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医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 加强信息检索能力训练信息素养的核心之一是信息检索的能力。
医学生需要具备在繁杂的文献资料中准确快速地搜索所需信息的能力。
学校和医学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教授医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3. 提供实践机会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学校和医院可以积极为医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医学影像处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素养培养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在医学生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学生的学科课程较为繁重,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计算机技术。
医学信息素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医学信息素养已成为医学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医学信息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我对医学信息素养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医学信息素养的定义及重要性医学信息素养是指医学人员能够有效获取、评估、利用和应用医学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获取能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医学信息,如数据库、期刊、会议等。
2. 评估能力:能够对医学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利用能力:能够将医学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教育等方面。
4. 应用能力:能够将医学信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医疗服务。
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医学人员的专业素养:掌握医学信息素养,有助于医学人员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学信息素养有助于医学人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 促进医学研究:医学信息素养有助于医学研究人员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研究质量。
4. 推动医学教育:医学信息素养有助于医学教育者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医学信息素养的途径1. 学习医学信息检索技能:掌握医学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如数据库检索、搜索引擎使用等。
2. 学习医学文献评价方法:了解医学文献的类型、特点,掌握评价医学文献质量的方法。
3.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通过阅读医学期刊、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4.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医学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
5. 加强跨学科学习:医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医学信息素养。
6.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同行交流,分享医学信息,共同提高医学信息素养。
三、医学信息素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了解疾病的最新诊断标准,提高诊断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实践研究学生姓名:杨帆学号: 2007310014指导教师:王秀平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31007012010年6月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引言 (3)1. 信息素养 (3)1.1信息素养的概念 (3)1.2信息素养教育的必然性 (3)1.3信息素养的能力要求 (4)2. 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4)2.1国外研究信息素养的现状 (4)2.2国内研究信息素养的现状 (5)3. 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标准 (5)3.1医学人员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5)3.2美国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6)4. 关于信息素养能力实践调查 (7)4.1俄亥俄州立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7)4.2英国信息素养培养的调查 (8)5.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对策 (9)5.1国外的启示 (9)5.2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对策 (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实践研究[摘要]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所研究。
本文以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实践方面为研究,在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这一特定人群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实践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增强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的一些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实践研究Improving medical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practice research[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21st century context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st embody the basic standards of personal qualiti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ing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medical students to study the practice, in reference to foreign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of this specific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the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emerging status of practice Problem analysis, enhanc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of medical students some feasible methods.[Key word]Medical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Information Technology;Practice research引言: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信息素养会议发表了《向信息素养社会宣言》。
宣言提出: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是个人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1]。
具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教育与信息科学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信息素养教育的贯彻与实施必将给信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1.信息素养1.1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2],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
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是指一个人或团体收集相应信息的能力、涉及到信息的准确度、收集信息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和与主题的相关性。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3]。
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4],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在医学与生命科学为主题的21世纪,医学已成为科技领域发展进步最迅速的学科,医学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医学知识老化进程和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日趋广泛应用,临床医疗和医学相关科研工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未来医生及研究人员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工作领域和日益复杂的临床诊疗和科研等工作。
对于医学人员而言, 信息素养不仅指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与技能, 还包括在从事医疗工作中所具备的信息处理技能以及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利用的能力, 以及医学人员进行医药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获取、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能力[5]。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对医学专业人员的要求则更高。
以医学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利用信息等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今后医学人才综合素养的核心,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将成为今后临床医疗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素养。
1.2信息素养教育的必然性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兴起,知识和信息的产出量急剧增长,科学技术综合性越来越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全球化,使得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产业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各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支信息质高、信息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科研实践的需要。
众所周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活动之一就是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在进行某项科研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该项工作是否有人曾经做过,有何经验和教训以及进展情况如何等。
经验表明,任何一项科研工作,必须以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科研成果。
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海量信息面前快速、准确、全面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正确定位自己的科研方向,加速科研进度。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见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因此,信息素养教育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加工、开发能力及接受相关学科信息启发的能力,这样,才能对海量信息进行甄别,奠定自己的思维基础,从而进行创新活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素养教育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建设需要今天的大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激发其信息智慧和信息潜能.是2l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1.3信息素养的能力要求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能够自觉意识到信息需求, 并具有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
信息素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信息能力, 包括信息收集、检索和获取能力; 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利用和创造能力[7]。
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8]:对于网络的数据库的了解,即各种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检索工具、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方法,以及网络医学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方法;信息检索能力,电子与网络文献信息、数据库与Internet上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中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对于外文文献的处理能力,对所查询到的外文文献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信息评价和有效利用,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运用信息同时了解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范畴,合法和合理地获得和利用信息。
2.信息素养培养现状2.1国外研究信息素养的现状在国外,自从1974年信息素养能力提出,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明确,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和技能,而且涉及个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如信息意识)、确定与利用信息的愿望、对信息价值的评价和判断、对信息的合理利用等。
而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素养的概念更进一步完善,逐步与终身学习能力关联起来。
目前,关于信息素养最有代表性也较权威的定义于2000年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中提出[9]。
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AASL)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K- 12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较全面地反映了信息素养的内涵要求。
此外,还有2001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ANZIIL)正式发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 原则、标准及实践》;英国高校与国家图书馆协会(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质能力模式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 制定的ICT素养标准,以及2007 年AASL修订的21世纪学生标准和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 修订的NETS 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其中ICT 标准最具代表意义,为其他国家及组织在数字化环境下制定标准,评定信息素质水平,指导信息素养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率先公布了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之后,英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也都拟定了本国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2.2国内研究信息素养的现状我国医务界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方面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医生与欧美医生的主要差距是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技术水平。
医生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我国医学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完善的针对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方法体系,特别是标准或指标体系,仅利用高等教育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等进行评价,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
但从2007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即开展了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及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初步建立了《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修订稿)》,对信息素养能力的研究正式提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