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f9七年级1 (1)

数学f9七年级1 (1)
数学f9七年级1 (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东辛农场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试卷

制卷人:潘守忠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测试吧。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3×14=42分)

1、数学课上,老师给出4组线段长度,你认为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2,4 B 、1,2,3 C 、2,5,9 D 、4,5,6

2、下列4个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有 ( ) (1)

()()-=-÷-24c c 2c (2)336)()(y y y -=-÷-

(3)3

3

z z z =÷ (4)4

4a a a m m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若∠α+∠β=90°, ∠β+∠γ=90°,则∠α与∠γ的关系是 ( ) A 、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没有关系

4、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D 5、如图,若A D ∥BC ,则 ( )

A 、∠DAC=∠BCA

B 、∠BAC=∠DCA

C 、∠DAC=∠BAC

D 、∠B+∠BCD=180°

6、如果(),990-=a ()

1

1.0--=b ,235-??

? ??-=c ,那么c b a ,, A.c b a >> B.b a c >> C.b c a >> D.a b c >>

7、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A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B 、风吹教室门,门的移动; C 、 冷水加热过程中气泡的上升; D 、 传送带上移动的物品

8、三角形3条中线的交点在这个三角形的 ( ) A 、内部 B 、外部 C 、1条边上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

A 、600

B 、720

C 、900

D 、1080 10、若2=m

a ,3=n

a ,则n

m a +等于 ( ) A 、5 B 、6 C 、8 D 、9 11、计算323)4()5.2(a a -?-的结果应等于 ( ) A 、9400a - B 、9400a C 、940a

-

D 、9

40a

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a+2b)(a-2b)=a 2-2b 2

B .(x-2y)2=x 2-2xy+4y 2

C .(-3a-2b)2=-(3a+2b)2=-9a 2-12ab-4b 2

D .(2a-3b)(-2a+3b)=4a 2-12ab+9b 2

13.下列计算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x -y)(-x+y)

B .(x 3-y 3)(x 3+y 3)

C .(-x -y )(x -y)

D .(x 2-y 2)(-y 2-x 2)

14. 如图,在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b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a 2-b 2

=(a+b)(a-b)

B .(a+b)2=a 2+2ab+b 2

C .(a-b)2=a 2-2ab+b 2

D .(a+2b)(a-b)=a 2+ab-2b 2

二、填空题(2×19=38分)

1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0.000123= ;-0.00256= . 16、如右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cm ,10cm ,则它的周长等于 18、化简:2004)1(--= .

=--2)5.0(____ ___.=-332)2(y x _______ ___.

=÷87)1.0()1.0( _. =-?100100)3()3

1

( . (-2)100+(-2)99= .

()()21x x -+= ; ()()22x y x y -+= .

2)2(b a += ;22)1.02

1

(-a = ;2)32(y x += .

4))(2(2-=+a a 225)5)((x x -=-

)42(b a +( )=22416a b - )(n n y x +( )=n n y x 22-

三、解答题

19、(本题16分)计算:

(1)()()1232-+-ab b a ab (2)

(3)

(4))32)((2

--+x x y x

20、利用乘法公式计算(24)

(1)()

2222y x +- (2) 2

2221221??

? ??-+??? ??+y x y x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3))3)(3(b a b a -+ (4))14)(14(---a a

(5)9982 (6)62×58

21、(8)如图所示,已知AB ∥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 与∠A,∠C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结论:

24、(8)如图,MN//EF ,GH//EF ,∠CAB=900,∠1=700,求:∠ABF 的度数。

22. 观察下列等式;1)1)(1(;1)1)(1(322

-=++--=+-x x x x x

x x

1)1)(1(423-=+++-x x x x x ;……

(1)请你猜想一般规律:=++???+++---)1)(1(221x x x x x x n n n

(2分) (2)已知0123

=+++x x x ,求2008x 的值. (4分)

C G

E M A 2

1 H F

B N

2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8)

我们已经知道,完全平方式可以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实际上还有一些代数恒等式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例如:ab a b a b a 32))(2(2

+=++2b +,就可以用图(1)或图(2)等图形的面积表示。

图(1)2

2

2

ab b

a b ab ab a b

a

a

a

图(2)

2

2

a

a

b

b

a a

b a

a a

b ab b 2

⑴请写出图(3)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 ; ⑵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22

34)3)((b ab a b a b a ++=++;

⑶请仿照上述方法另写一个含有a ,b 的代数恒等式,并画出与对应的几何图形。

b

a

数学f9七年级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东辛农场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试卷 制卷人:潘守忠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自己,沉着应答,你一定能愉快地完成这次测试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次测试吧。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3×14=42分) 1、数学课上,老师给出4组线段长度,你认为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2,4 B 、1,2,3 C 、2,5,9 D 、4,5,6 2、下列4个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有 ( ) (1)()()-=-÷-2 4 c c 2c (2)3 36)()(y y y -=-÷- (3)303z z z =÷ (4)4 4a a a m m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若∠α+∠β=90°, ∠β+∠γ=90°,则∠α与∠γ的关系是 ( ) A 、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没有关系 4、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D 5、如图,若A D ∥BC ,则 ( ) A 、∠DAC=∠BCA B 、∠BAC=∠DCA C 、∠DAC=∠BAC D 、∠B+∠BCD=180° 6、如果(),990-=a ()1 1.0--=b ,235-?? ? ??-=c ,那么c b a ,, A.c b a >> B.b a c >> C.b c a >> D.a b c >> 7、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A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B 、风吹教室门,门的移动; C 、 冷水加热过程中气泡的上升; D 、 传送带上移动的物品 8、三角形3条中线的交点在这个三角形的 ( ) A 、内部 B 、外部 C 、1条边上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 A 、600 B 、720 C 、900 D 、1080 10、若2=m a ,3=n a ,则n m a +等于 ( ) A 、5 B 、6 C 、8 D 、9 11、计算3 23)4()5.2(a a -?-的结果应等于 ( ) A 、9400a - B 、9400a C 、940a - D 、9 40a 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a+2b)(a-2b)=a 2-2b 2 B .(x-2y)2=x 2-2xy+4y 2 C .(-3a-2b)2=-(3a+2b)2=-9a 2-12ab-4b 2 D .(2a-3b)(-2a+3b)=4a 2-12ab+9b 2 13.下列计算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x -y)(-x+y) B .(x 3-y 3)(x 3+y 3) C .(-x -y )(x -y) D .(x 2-y 2)(-y 2-x 2) 14. 如图,在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b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a 2-b 2 =(a+b)(a-b) B .(a+b)2=a 2+2ab+b 2 C .(a-b)2=a 2-2ab+b 2 D .(a+2b)(a-b)=a 2+ab-2b 2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值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减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 一个数加上零,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减法(把减法转换为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有理数的除法(转换为乘法)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9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零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0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 2整式的加减 (1)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2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 几何图形:平面图和立体图 2 点、线、面、体

数学f9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3)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3) 一、知识点: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 、n 是正整数) 2、 幂的乘方法则 () mn n m a a =(m 、n 是正整数) 3、 积的乘方法则 () n n n b a b a ?=?(n 是正整数) 4、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 、n 是正整数,m >n ) 5、 扩展 p n m p n m a a a a -+=÷? () np mp p n m b a b a = (m 、n 、p 是正整数) 6、 零指数和负指数法则 10 =a ()0≠a n n n a a a ?? ? ??==-11 (0≠a ,n 是正整数) 7、 科学记数法 n a N 10?=(1≤a <10,a 为整数) 二、举例: 例1:计算: (1)3x 3·x 9+x 2·x 10-2x ·x 3·x 8 (2)32×3×27-3×81×3 (3)b ·(-b)2 +(-b)·(-b)2 (4) b n+2 ·b ·b 2-b n ·b 2·b 3 (5)2x 5·x 5+(-x)2·x ·(-x)7 (6)1000×10m ×10m -3 (7)3n ·(-9)÷3n+2 (8) (n -m)3·(m -n)2 -(m -n)5

(9)3 3 4 111()()()2 2 2 -÷- ?- (10)(x+y -z)3n ·(z -x -y)2n ·(x -z+y) 5n 例2:计算: (1) 52 ×5-1 -90 (2) 5-16×(-2)-3 (3) (52×5-2+50)×5-3 (4)541301 2()22222 ----++??+ (5)2 1 111( ) ()( ) 100 100 100 --++ (7)5 4 2 312 0.5 3 ()3 ----?+? (7)0.125 2004 ×(-8) 2005 (8)101 99 21132?? ? ???? ?? ??- 例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00034= (2)0.00048= (3)-0.00000730= (4)-0.00001023= 例4:已知a m =3, a n =2, 求①a m+n ②a m-n ③a 3m ④a 2m-3n 的值. 例5:(1)若()()()3 2222x x -=-÷-,则x = ;(2)若x 2n =2,则(2x 3n )2-(3x n )2= ; (3) 若256x =32·211,则x = ;(4)已知3x+1 ·5 x+1 =152x-3,则x= ; (5)已知22x+3-22x+1=192,则x= . 例6:求47103的末位数字。 三、作业: 1、计算: (1)235)4 1 ()4 1 ()4 1 (-??- (2)(a 2)3·a ·(a 4)2(3)3(a 3)4+a 9·a 3-2(a 2)6 (4)(-2a 2)3-(-3a 3)2 (5)(b 2)3·(b 3)4÷(-b 5)3 (6)x 17÷x 14·x 5÷x 2·x (7)(a -b)10÷(b -a)4÷(a -b)3 (8)(-x 2y)5÷(-x 2y)3 (9)(-x 2n -2)·(-x)5÷[x n+1·x n ·(-x)] (10) (x 3)2÷[(x 4)3÷(x 3)3]3 2、计算: (1)22 -2-2 +(-2) -2 (2)4-(-2)-2-32÷(3.14-π)0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2章 有理数 1.像10、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 像-2、-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 特别提醒: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有理数:能够写成分数形式n m 的数叫做有理数。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 6.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7.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表示:

?? ???-==)0()0(0)0(||<>a a a a a a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同样拥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和整数得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样)用字母表示为: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11.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2.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法,乘方的结果叫幂。 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数学f9七年级数学练习(一)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七年级数学练习(一) (§2.1—§2.3)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 1. 向南走-20米,表示向北走20米; ( ) 2.若前进3千米记作+3千米,则-5千米表示后退-5千米; ( ) 3.温度下降-3°C ,是零上3°C ; ( ) 4.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两部分; ( ) 5.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 ) 6.31.25不是分数,所以不是有理数。 ( ) 7.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 8.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 ) 9.+3和-3都是相反数; ( ) 1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不一定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 ) 二、选择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B.零是整数,但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D.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1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最小的有理数是0; B.最大的负数是-1; C.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 D.最小的自然数是1。 13.若有理数m <n,在数轴上点M 表示数m ,点N 表示数n ,则M 与N 的位置关系为( ) A.点M 在点N 的右边; B.点M 在点N 的左边; C.点M 在原点右边,点N 在原点左边 D.点M 和点N 都在原点右边。 14.如图,根据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 >a >0>b ; B. a >b >0>c ; C. b >0>a >c ; D. b >0>c >a 15.若x =-x ,则x 一定是 ( ) A .零 B.负数 C.正数 D.负数或零 三、填空 16.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第七章图形的认识(二) 一、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3线8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二、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 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b ∥c 。 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一)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二)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

数学f9数学:6.4平行同步练习(苏科版七年级上)(无答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6.4平行 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直线a ∥b ,若c 与a 相交,则b 与c 也相交 B.直线a 与b 相交,c 与a 相交,则b ∥c C.直线a ∥b ,b ∥c ,则a ∥c D.直线AB 与CD 平行,则AB 上所有点都在CD 同侧 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0或1或2或3; ④在同一平面内,和第三条直线都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⑤过两条相交直线外一点A ,能作一直线m 与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⑥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必平行。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⒊如图所示:EF//AB ,FC//AB ,则点 E 、C 、 F 在一条直线上。 理由是: . 。 ⒋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 1与l 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 1与l 2 没有公共点,则l 1与l 2 ; (2)l 1与l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 1与l 2 ; (3)l 1与l 2有两个公共点,则l 1与l 2 。 ⒌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将圆柱切开,所得的截面中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若有,请写出来。 ⒍⑴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画DE ∥AB ,EF ∥BC ; ⑵∠ABC 与∠DEF

a b b a b a b a ⒎⑴按要求作图: ①在ABC ?在边AB 上取中点D ,过D 画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 ②在OMN ?的边MN 上顺次取三等分点Q P 、,分别过Q P 、作OM 的平行线,交ON 于点T S 、。 ⑵量出EC AE 、的长,量出TN ST OS 、、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⒏如图,已知线段AB 、BC 、CA ,AB=AC ,按要求画图: ⑴画出∠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 ⑵画出∠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E ; ⑶过点E 画BC 的平行线EF 交AB 于F ,并连接FC ; ⑷通过观察、度量,你发现了哪些结论?请把它们写出来。(至少写3条,不需要写理由) ⒐【探究创新】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n 条(n 为大于1的正整数),它们和两条平行线a 、b 相交,构成若干个“#”字形,设构成的“#”字形个数为x,请填写下表: …………………………

数学f9好题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初一数学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精心选一选(6×3) 1.现有纸片:l 张边长为a 的正方形,2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3张宽为a 、长为b 的长方形, 用这6张纸片重新拼出一个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长为( ) A .a+b B .a-+2b C .2a+b D .无法确定 2.为了解决四个村庄用电问题,政府投资在已建电厂与这四个村庄之间架设输电线路,现已知这四个村庄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距离单位:千米),则能把电力输送到四个村庄电线路的最短总长度应该是( ) A .19.5 B .20.5 C .21.5 D .25.5 3.如图,AD ⊥BD ,AE 平分∠BAC ,∠ACD =70°,∠B =30°,则∠DAE 的度数为( ) A.40° B.50° C.60° D.45° 4.若16x =x 8,y 7=-92·33,则x 2-15xy -16y 2等于( ) A .16或-15 B .-15或-50 C .-50或52 D .52或16 5.若a -b=4,ab+m 2-6m+13=0,则b a m m +等于( ) A .8 3 B .10 3 C .82 9 D .80 9 6.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第1个数:11122-??-+ ??? ; 第2个数:231 1(1)(1)1113234????---??-+++ ? ? ???????; 第3个数:23451 1(1)(1)(1)(1)11111423456????????-----??-+++++ ? ? ? ? ???????????; …… 第n 个数:232111(1)(1)(1)111112342n n n -??????----??-++++ ? ? ? ?+???????? . 那么,在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D B C E

数学f9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成刚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宿豫区蔡集初中初一数学第一次质量抽测(2009.9.)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注意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否则要扣分) 1、—3的相反数是 (▲) A 、1 3 B 、-3 C 、—1 3 D 、3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 、1 B 、 2 C 、 3 D 、4 3、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5∣ =5 B 、-∣-5∣ = 5 C 、2 15.0- =- D 、2 12 1= - - 4、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14)—5= —9 B 、0 —(—3)=3 C 、(—3)—(—3)=—6 D 、∣5—3∣= —(5—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B.零是整数,但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和零; D.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6.如图,根据有理数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c >a >0>b ; B. a >b >0>c ; C. b >0>a >c ; D. b >0>c >a 7、在0,-1,∣-2∣,-(-3),5,3.8,215 -,1 6 中,正整数的个数 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一潜水艇所在的海拔高度是-60米,一条海豚在潜水艇上方20米,则海 豚 所 在 的 高 度 是 海 拔 (▲) A. -60米 B. -80米 C.-40米 D.40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的本身大,则这个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0 D.负数和0 11.若a a =-,则有理数a 为( ▲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负数 D 、负数和零 12、比较—2.4,—0.5,—(—2),—3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 、—3>—2.4>—(—2)>—0.5 B 、—(—2)>—3>—2.4>—0.5 C 、—(—2)>—0.5>—2.4>—3 D 、—3>—(—2)>—2.4>—0.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3、3 2 1-的倒数是 ,3 2 1-的相反数是 。 14、如果向西走6米记作-6米,那么向东走10米记作_________;如果产量减少5%记作-5%,那么20%表示_________. 15、淮安市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全集

1.1 生活数学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难点: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初步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和形状的科学。.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长江二桥、上方明珠电视塔等建筑,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2.探索新知识 1). 结合以上画面以及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2).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手机、汽车牌照、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 3).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4).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课堂练习: P7页试一试 4.归纳小结与知识的与拓展 1、归纳小结 2、知识的与拓展 (1).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A、0.8kg B、0.6kg C、0.5kg D、0.4kg (2).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多少分钟? (3).趣味数学 猜谜语:(1)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一) (2)2、4、6、8、10(打一成语)(无独有偶) (3)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加法) 三.自我检测 1、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的评分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

数学f9扬州市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苏科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 七年级数学试卷 2006.1.16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题3分,计30分) 1.-3的相反数是 A .3 B .-3 C . 3 1 D .±3 2.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3.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 21=+y y B .y x 32=+ C .x x 22 = D .2=y 4.下列各组中两个式子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A .y x 2 3和2 3xy B .ab 4和ac 4 C .3 x 和53 D .12和-5 5.下列各组数中,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A .-2和2- B .-14和(-1)4 C .(-3)5和-35 D .2 23?? ??? 和 223 6.右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 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 B . C . D . 7.你对“0”有多少了解?下列关于“0”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0是整数,也是自然数 B .0是最小的有理数 C .数轴上表示0的点是原点 D .0没有倒数 8.如图有三条公路,其中AC 与AB 垂直,小明和小亮分别 沿AC 、BC 同时出发骑车到C 城,若他们同时到达,则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明骑车的速度快 B .小亮骑车的速度快 C .两人一样快 D .因为不知道公路的长度,所以无法判断他们速度的快慢 9.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 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 第一次捏合 第二次捏合 第三次捏合 这样捏合第n 次后可以拉出多少根很细的面条? A .n 2 B .n 2 C .12-n D .)1(2-n 10.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按照国家规定,所得利息要缴纳20%的利息税, 王大爷于2004年6月存入银行一笔钱,一年到期时,共得税后利息540元,则王大爷 2004年6月的存款额为 A .24000元 B .30000元 C .12000元 D .15000元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按照“神舟”号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指标,“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21℃±4℃,则该返回舱的最低温度为 ℃. 12.比较大小:3 2- - ______ 4 3- (填“<”、“=”、“>”) 13.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 000 000人,此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14.按照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若要使输出的值为y x +,则空白处应填入 . 15.如图,如果OA 的方向是北偏东30°,那么OA 的反向延长线OB 的方向是 . 16.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 平移,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正确的 平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f9初一数学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 预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把选出的答案编号填在答卷上。 ) 1.-3的相反数是 A .3 B .-3 C . 1 3 D .13 - 2.已知矩形周长为20cm ,设长为x cm ,则宽为 A. x -20 B. 2 20x - C.x 220- D. x -10 3.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A .-(-3)= -3 B .-[-(-10)]= -10 C .-(+5)=5 D .-[-(+8)]= -8 4.据统计,截止5月31日上海世博会累计入园人数为803万.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0 6 B .8.03×10 7 C .8.03×10 6 D .803×10 4 5.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A .0 B .7 C .14 D .28 6.若3

()1 343452343 ?= ??-?? …… 计算:3×(1×2+2×3+3×4+…+99×100)= A .97×98×99 B .98×99×100 C .99×100×101 D .100×101×102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如果-20%表示减少20%,那么+6%表示 10.单项式2 5 xy -的系数是 11.表示“x 与4的差的3倍”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___ 12.若1542 3-+-n m b a b a 与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n 13.多项式 22 3(2)1m x y m x y ++-是四次三项式,则m 的值为 14.化简: =-++-)7()35(x y y x _______________. 15.若关于a ,b 的多项式()() 2222 222a ab b a mab b ---++不含ab 项,则m= 16.M 、N 是数轴上的二个点,线段MN 的长度为2,若点M 表示的数为﹣1,则点N 表示的数为 。 17.有一列数a 1 ,a 2 ,a 3,…,a n ,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那个数的倒数的差,若a 1 =2, 则a 2007为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则第2010次输出的结果为 (第18题)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知识点整理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⑵按正、负来分 初一数学上知识点总结归纳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X 十 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 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 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X”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 乘号; (3) 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 a x 5应写成5a ; 1 3 (4)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 a x 1丄应写成-a ; 2 2 (5) 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 3十a 写成?的形式; a (6) a 与 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 a 、 b 时,则应分类, 写 做a-b 和b-a . 3.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 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 2 (2) 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 是:100a+10b+c ; (3) 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 续整数是: n-1、n 、n+1 ;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 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 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 +”省略不写。所以省略“ +”的正数的符 号是正号。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C 表示为:+8C ;零下8 C 表示为:-8 C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n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 (4)若b >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a 2 -b ,非负数是: aj_,非正数是: 2 -a -a 是正数;当 a 表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 教学重难点 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与准备 1.通过预习了解身边某些数据(如身份证、学籍号等)所包含信息,收集生活中数学知识(数据、图形等)应用的实例。 2.练习: (1)收集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说说从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二)探究活动 1.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广阔的田野,喧嚣的股市,繁荣的市场,美丽的城市。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内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 2.探索新知识 1).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身份证号码―,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 2).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号码、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 4). 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南京长江二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 5). 结合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 3.课堂练习: P7页试一试 (三) 归纳小结及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1、归纳小结 2、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数学f9数学:5.4从三个方向看同步练习(苏科版七年级上) (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5.4从三个方向看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同的是( ) A. B. C. D. 2 .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3 .如图1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为( ) 4 .如图所示,一个斜插吸管的盒装饮料从正面看的图形是( ) 5 .如图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6 .一个物体由多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它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那么组成这个物体的 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正面 A . B . C . D . 图 1 A . B . C . D . 正面 A B C D 圆柱 正方体 圆锥 球 A B C D

7 .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8 .下面简举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正面 A B C D 9 .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小木块放置于桌面,其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其主视图是( ) 10.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11.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集合体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正)视图是( ) 1 2 A.B.C.D. 2 3 1 (俯视图)A.B.C.D. A B C D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图1

A. B. C. D. 13.如图是由 4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15.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由6个小正方体按如图所 示的方式摆放,则这个图形的左视图是( ) 16.如图表示一个用于防震的L 形的包装用泡沫塑料,他的俯视图是 17.某物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形状可能是( ) A.长方体 B.圆锥 C.正方体 D.圆柱 A . B . C . D .

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略) 第二章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三、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完整word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各章节知识点整理-免费.doc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性质: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6)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二、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将某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2、性质特征:(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多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离决定的。 (6)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三、三角形: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由此得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度(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 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 度)(一个三角形的 3 个内角中最少有 2 个锐角)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即三线合一 (6)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线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7)三角形的外角和是 360° (8)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9)三角形的任意一条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1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 4、三角形的中线 注: 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 5、三角形的高线必为线段 四、多边形 1、多边形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等。 2、 n 边形内角和为(n-2 )× 180° 3、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注:多边形的外角和并不是所有外角的和。 4、正 n 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0° /n , 多边形每一顶点处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是对顶角,n 边形就有2n 个外角。 5、 n 边形具有不稳定性(n>3) 多边形的边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n 边形 从一个顶点作 对角线条数

数学f9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4

A B C D E F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初一期中数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 一转眼,七年级下学期已过去一半,我们又获取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多方面的数 学能力,现在是展示你实力的时候,你可要尽情的发挥哦!祝你成功 一.你一定能选对!(每题2分,共30分) 1. 二元一次方程5=+ay x 有一个解是?? ?==2 1 y x ,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1 (D)–2 2. △ABC 中,∠A: ∠B : ∠C=1:2:3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选项A 、B 中的两种都有可能 3. 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 和30cm 。若要订一个三角架,则下列四根木棒的长度应 选( ) (A) 10cm (B) 30cm (C) 50cm (D)70cm 4. 人们都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相等,你知道每一个角是多少度吗?答:( ) (A) 360 (B) 300 (C) 450 (D) 600 5. 已知方程组? ??=+-=-0345k y x y x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则k 的值是( ) (A)k=-5 (B) k=5 (C)k=-10 (D) k=10 6. 已知x y xy +=-=53,,则x y 2 2 +=( ) A. 25 B. -25 C. 19 D. -19 7. 计算()()-+--23453 2 5 a a a a 等于( ) A. 10152015 105a a a -+ B. ---729876 a a a C. 101520876 a a a +- D. 101520876 a a a -+ 8.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5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A. 9cm B. 12cm C. 9cm 或12c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如图,BE 、CF 都是△ABC 的角平分线,且∠BDC=1100,则∠A=( ) (A) 500 (B) 400 (C) 700 (D) 350 10. 在若中,ABC ?∠C=55゜,∠B -∠A=100゜,则∠B 的度数为 ( ) (A )112.5゜; (B )22.5゜; (C )125゜; (D )122.5゜ 11.如图,在周长为10m 的长方形窗户上钉一块宽为1 m 的长方形遮阳布,使透光部分正好是一正方形,则钉好后透光面积为( ) (A) 9 m 2 (B)25 m 2 (C) 16 m 2 (D) 4 m 2 12.如图,以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π (B) 2π (C) 3π (D) 4π 1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3cm ,第三边也是整数, 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是( ) (A) 2cm 或4cm (B) 4cm 或6cm (C) 4cm (D)2cm 或6cm 14.有100个和尚分吃100个馒头,若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每3人吃一个, 则大和尚有( ) (A) 20人 (B) 25人 (C) 30人 (D) 35人 (9)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