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大生态博物馆
浅议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最早的生态博物馆是1996年建立的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此后,中国陆续 建立了数十个生态博物馆,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地区。
02
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几个 问题
选址问题
选址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合适的选址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博物馆 的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
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社区需求等因素,确保生态博物馆能 够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
1 2 3
背景介绍
某地区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完成后,面临着运营 管理的问题。
运营管理过程
该地区通过制定合理的展览计划、加强游客管 理、开展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生态 博物馆的良性运营。
总结评价
通过科学的运营管理,该生态博物馆成为了当 地的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 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质量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应注重质量控制,确保项目的各个阶段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 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责任人,以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应注重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同时,应定期 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考虑交通便利性
在选址时,应考虑到博物馆所 在位置的交通便利性,以便于
游客的到达和参观。
创新设计理念
01
强调绿色环保
在设计中应注重环保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同时,应注重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
赖。
02
突出地域特色
在设计时,应突出所在地域的文化和自然特色,以增强博物馆的吸引
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

阳480多公里。 因为古城汉族居民长期生活在城墙内, 很少与城外的民族交往,直至20世纪50 年代才逐渐结束不与外人结婚的历史。, 经过600多年的强势传承,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文化孤岛”现象。
生态博物馆的争论
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 杰斯特龙用对比的方法,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寨门的建筑形式多为重檐歇山顶,仿如意斗拱
装饰,显现三斗三升。 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瓢井以 及水碾、石雄、纺车等保存完好,禾晾、谷仓、 水碾、石雄;(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堂等 建筑物是侗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有旅游资源开 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我国ຫໍສະໝຸດ 态博物 馆发展生态博物馆概念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
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保存、展示 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 索瓦· 于贝尔和乔治· 亨利· 里维埃提出。其“生态” 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此 后在挪威、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我 国的台湾等都有很好的发展。
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到21世纪我国生态博物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在建和拟建的生态博物馆(云南称作“民族文化生态 村”)约有80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
贵州省西北部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 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 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 为“长角苗”。 长角苗至今仍保持着简单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 态,他们的风俗习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婚嫁、 丧葬、跳花坡等最为独特。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也 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安顺有哪些著名的博物馆或艺术馆?

安顺有哪些著名的博物馆或艺术馆?一、龙宫宏观喀斯特博物馆龙宫宏观喀斯特博物馆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一个独特的博物馆,以展示喀斯特奇观为主题。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设计、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闻名于世。
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喀斯特地貌的壮丽景观,还可以了解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演变历程以及相关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在龙宫宏观喀斯特博物馆中,展品丰富多样,包括石钟乳、石瀑布、石笋、石柱等喀斯特地貌的经典景观,还有多种动植物标本和化石,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洞穴——龙宫洞的壮丽景观。
此外,博物馆还配备有多媒体影像技术,展示喀斯特地貌的美妙之处和自然生态的奇特之处。
二、安顺市博物馆安顺市博物馆位于市区中心,是安顺市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展示了安顺市乃至贵州省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展示了安顺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在安顺市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欣赏到包括陶器、青铜器、珍贵字画、石刻等各类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安顺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贵州地区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各类临时展览和活动,丰富了展览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
三、安顺市艺术馆安顺市艺术馆是一个以展示艺术作品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它致力于推广和传承安顺市的艺术文化。
艺术馆以收藏和展示绘画、雕塑、摄影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主要特色,向人们展示了安顺市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和当地的艺术风貌。
安顺市艺术馆收藏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了传统绘画、现代绘画、民间艺术、雕塑作品和摄影作品等。
这些作品包罗万象,既有表现安顺市自然风光的山水画,也有表达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怀的人物肖像,还有展现民族特色和多元文化的艺术品等。
艺术馆通过展览和交流活动,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艺术水平。
四、安顺市手工艺馆安顺市手工艺馆是一个专门展示和推广当地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场所。
这里收藏了传统工艺的各类手工艺品,如陶瓷、丝绸、织锦、漆器等。
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织金县的交界处的梭戛乡,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平方公里。
所辖12个社区(自然村寨),总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区政府所在地40公里。
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中(国)挪(威)两国元首——江泽民总书记和哈拉尔五世共同签署的文化项目,于1998年10月31日建成开馆。
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地处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境内,是乌蒙山腹地的一个苗族村寨。
社区内生活着一个苗族的分支,共有4,000多人,至今仍过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延续着一种古老的、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的苗族文化。
这种文化非常古朴,有原始的平等、民主风尚,有丰富的婚恋、丧葬和祭祀礼仪,有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十分精美的刺绣艺术。
为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中国和挪威政府在此共建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梭嘎苗寨作为我国生态博物馆的第一块试验田,是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文化合作项目,是贵州省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一个扶贫点,也是专家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题目。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西北的六枝特区以北42公里的梭嘎乡陇戛寨内,平均海拔2000米,自然条件极为贫瘠,地处高山,水源匮乏。
在邻近12个村寨中,居住着一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箐苗”支系,也称作“长角苗”支系。
箐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房,原始古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
妇女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缝制美丽的衣裙。
建立生态博物馆以前,他们生活在极端贫困条件下,堪称人类工业化前生活的活化石。
从1998年10月31日正式落成开馆以来,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有大力支持说好的,也有激烈反对说坏的。
争论的关健在于是否应该让躲藏在大山中的梭嘎苗族(箐苗)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习俗对外打开大门,吸引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吸引普通参观旅游者前来探访翻越高山峡谷,跋涉崎岖山路,你会看到,绵延的群山中,散落着一座座低矮的土墙茅草房。
2011年贵州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

2011年贵州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第一章(题库)一、填空题:1、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_______个省(区、市)之一。
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贵州省平均海拔_______米。
2、贵州地势_______,贵州高原由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面倾斜,江河顺势分流,西部海拔_______米,中部只有_______米左右,北、东、南三面边缘河谷地带在_______米以下。
3、贵州岩溶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_______,贵州北部则以_______地貌为主,瀑布较多。
4、贵州高原分布着脉络清晰、绵延展布的四大山脉:北部的_______、东部的_______、西部的_______、和横亘中部的_______山,构成了贵州高原的地形骨架。
5、贵州属______________气候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丰沛的降雨优势。
年平均气温_______左右,6、贵州的河流都是_______河流,由降雨补给河川径流,亦即人们常说的“_______”。
贵州境内的河流分属_______和_______两大水系。
以贵州著名的_______、______为分水岭。
乌蒙山、_______以北属长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
7、贵州省的主要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除清水江发源于中部、_______发源于南部外,其余多发源于_______。
8、各主要河流上游大都_______,耕地集中,人烟稠密,工业发达,河流比较平缓;中游河谷_______9、贵州省现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省辖市,_______、_______2个地区,黔东南_______、黔西南_______、黔南_______3个民族自治州。
10、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截止2001年底,全省总人口_______千万人。
贵州绿博园的景点介绍

贵州绿博园的景点介绍
贵州绿博园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州长顺县,是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以下是绿博园的景点介绍:
1. 恐龙博物馆:该馆是中国最大的恐龙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恐龙化石,包括恐龙骨骼、牙齿、爪子等化石文物。
2. 生态公园:绿博园内有一个大型的生态公园,包括草坪、湖泊、游乐设施等,适合和家人、朋友一起游玩。
3. 花卉展示区:绿博园内的花卉展示区是一个美丽的景点,展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花卉,包括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百合等,是游客们观赏花卉的好去处。
4. 音乐喷泉广场:绿博园的音乐喷泉广场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天晚上都会有音乐喷泉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
5. 美食街:绿博园的美食街是一个聚集了许多贵州特色美食的地方,包括火锅、小吃、凉菜等,是游客们品尝贵州美食的好去处。
6. 绿博园滑雪场:绿博园内的滑雪场是一个适合冬季游玩的景点,提供了各种滑雪设备和滑雪道,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除了以上景点外,绿博园还有许多其他的娱乐场所,包括高尔夫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适合各种兴趣爱好的游客前来游玩。
此外,绿博园还提供了各种周到的服务,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贵州四大生态博物馆

贵州四大生态博物馆藏在深山生态博物馆观念,是基于对传统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搬移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使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把原生性的活的文化变成了“僵死的记录”这一弊端的认识而建立的。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
从1997年到2004年,中国和挪威王国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屏隆里、花溪镇山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群。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长角苗贵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织金、纳雍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为“长角苗”。
目前,长角苗仅有4千多人,分住在林深雾浓、高山之巅的12个寨子里。
长角苗至今仍保持着简单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风俗习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婚嫁、丧葬、跳花坡等最为独特。
虽然生活方式简单,而婚嫁丧葬等习俗活动却特别隆重繁复,礼节繁缛而神秘,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古老传统。
长角苗还有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及服饰艺术。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堂安位于在贵州东南部,距贵阳600多公里。
堂安古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山腰上的堂安,上为葱郁的原始森林,下为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云雾环绕,群鸟清歌,幽静安闲。
寨子里有侗族代表性的建筑鼓楼、戏楼、民居,等建筑都为木构穿斗式建筑,古朴和谐。
这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的侗族大歌曲调优美,世界文明。
中国和挪威两国专家通过对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数十个村寨的考察,认为堂安寨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文化空间载体。
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隆里古镇隆里位于贵州东南部锦屏县内,距离贵阳480多公里。
隆里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是屯兵驻军的兵营。
城内完好地保留着规整的“三街六巷”,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群,笔直幽深四通八达的街巷,向世人传达出迷人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浅谈生态博物馆

浅谈生态博物馆作者:王婷来源:《文物世界》 2012年第6期博物馆是近代兴起的社会文化事业,一个世纪前被带到中国,中国在百年风雨中一直磨合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
作为西方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我们要探索生态博物馆的中国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
一、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的定义1.博物馆的定义1905年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博物馆事业经历了百年风雨。
这一百多年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界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热烈讨论。
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博物馆的定义生态博物馆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1971年国际博协第9次大会在法国举行期间,国际博协领导人乔治谈到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向时,第一次试用了“生态博物馆”(Ecomuseum)这个名词。
从语源上说,Ecomuseum源于两个希腊语单词,一个是(英语“eco”,汉语“生态”),另一个是“museion”(英语“museum”,汉语“博物馆”)。
“iokos”的本意是指“居住地”,引申为人们在文化和历史方面适应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全部内容,而“museion”本意是对具有科学或文化意义的物品的收藏。
可见,将英语前缀“eco”用于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既不是指经济(economy),也不是泛指生态学(ecology),其本意是指社会生态环境均衡系统:社区或社会,人是核心部分,人类的活动是其进程。
自生态博物馆这个名词出现以后,各国博物馆学者从自身的理解和需要出发,对其做出了不同而不断变化的界定。
1976年生态博物馆创始人乔治·亨利·里维埃对生态博物馆所下的定义为“进化的定义”。
此后,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被引入到博物馆,从而在法国诞生了“法国地方天然公园”、“克勒索蒙特索矿区生态博物馆”等第一批生态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四大生态博物馆藏在深山
生态博物馆观念,是基于对传统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搬移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使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把原生性的活的文化变成了“僵死的记录”这一弊端的认识而建立的。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
从1997年到2004年,中国和挪威王国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屏隆里、花溪镇山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群。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
长角苗
贵州省西北部的六枝、织金、纳雍三县交界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的一个支系,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装束极为奇特,又被称为“长角苗”。
目前,长角苗仅有4千多人,分住在林深雾浓、高山之巅的12个寨子里。
长角苗至今仍保持着简单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风俗习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婚嫁、丧葬、跳花坡等最为独特。
虽然生活方式简单,而婚嫁丧葬等习俗活动却特别隆重繁复,礼节繁缛而神秘,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古老传统。
长角苗还有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及服饰艺术。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寨
堂安位于在贵州东南部,距贵阳600多公里。
堂安古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山腰上的堂安,上为葱郁的原始森林,下为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云雾环绕,群鸟清歌,幽静安闲。
寨子里有侗族代表性的建筑鼓楼、戏楼、民居,等建筑都为木构穿斗式建筑,古朴和谐。
这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的侗族大歌曲调优美,世界文明。
中国和挪威两国专家通过对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数十个村寨的考察,认为堂安寨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文化空间载体。
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
隆里古镇
隆里位于贵州东南部锦屏县内,距离贵阳480多公里。
隆里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是屯兵驻军的兵营。
城内完好地保留着规整的“三街六巷”,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群,笔直幽深四通八达的街巷,向世人传达出迷人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隆里的文化糅杂苗汉、土著和外来文化融为一体,又因为古城汉族居民长期生活在城墙内,很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结束不与外人结婚的历史。
这种自成体系的封闭性文化,经过600多年的强势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孤岛”现象。
走进隆里,仿佛走进一段古老的历史巷道,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文,在这片古老而偏僻的山乡得到了完整的结合。
花溪镇山村生态博物馆
镇山村
距离贵阳西南21 公里的花溪区石板镇花溪河的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水,风景优美。
400多年前,明王朝指派李仁宇将军屯兵于此,与当地布依族和睦相处,汉族与布依族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
镇
子至今保存着木构架的石板房,鳞次栉比,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体现了汉族和布依族民居不同又融合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