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音乐史原始社会、夏、商时期的音乐1、我国音乐历史的开始从何时算起,依据是什么?1986-87年间,考古界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与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14测定,被测的骨笛年代距今有7920年。
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为8000年。
2、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远古、夏、商都出现了哪些古歌与古乐舞?主要音乐形式是歌舞和乐舞古歌有:黄帝时作的《弹歌》,反映狩猎生活;《葛天氏之乐》反映农牧生活;《蚱(蚱)祭》古乐舞有: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3、远古,夏商的乐器都有哪些类型?请列举出八种乐器的名称?这一时期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鼓,磬,钟,铃,骨笛,骨哨,埙,缶,4、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
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周代1、简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这时期音乐文化有哪些成就?1)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有许多受到严格训练的乐师进行传授,表演等音乐活动。
2)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3)器乐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4)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调,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5)西周末期形成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6)春秋至战国时期,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相当发展,有很高理论水平。
2、我国有明确的音乐教育制度始于何时?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机构——大司乐,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有明确体系的音乐教育结构。
3、周代有哪几种主要的乐舞?什么是六舞?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
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打印版)复习资料重点

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一、中国古代乐律学1.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
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
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
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
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
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
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
5.何承天的“新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郑(今山东郊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
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
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 8788寸),得差数为0. 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
即0. 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中国音乐史的复习纲要

中国⾳乐史的复习纲要中国⾳乐史复习纲要第⼀章远古夏商时期名词解释:1、乐舞(体裁的概念):远古及周初,诗歌,舞蹈,⾳乐三者结合在⼀起时,⼀般称乐,亦称乐舞。
先秦乐舞以六代之乐最为著名,分别为黄帝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夏》,商时的《⼤濩》和周初的《⼤武》。
乐舞是上古时期的主体⾳乐形态。
2、《乐记》:我国最早的⼀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乐理论著作,是先秦时期儒家⾳乐思想的光辉总结。
关于作者有争议:a战国时期孔⼦的再传弟⼦公孙尼⼦。
b汉儒。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
汉刘向、刘歆⽗⼦校先秦古籍所得。
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西汉。
⼀、乐舞与乐器1、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化遗址出⼟的陶埙,⽆⾳孔,距今近7000年。
2、舜时,由夔编制的⼀个乐舞,其表现形态是“击⽯拊⽯,百兽率舞”。
其中“⽯”为“磬”。
3、《吕⽒春秋·古乐篇》:“帝尧⽴,乃命质为乐,质乃效⼭林谿⾕之⾳以(作)歌,乃以麋⾰置⽸⽽⿎之。
”其中“麋⾰置⽸”即为“⿎”。
4、《吕⽒春秋》所述的《葛天⽒之乐》包含⼋⾸歌曲。
(是由三⼈⼿执⽜尾,踏着脚步歌舞,内容包括祭祀图腾祖先、天地万物、祝愿天⽓正常、草⽊茂盛、五⾕丰收等)5、舜时的代表性乐舞《⼤韶》,采⽤原始编管乐器排箫作伴奏。
孔⼦曾给予很⾼的评价,说是“尽美”、“尽善”的艺术。
⼜名《萧韶》《九韶》《韶》。
6、夏、商两代的代表性乐舞《⼤夏》和《⼤濩》,都是歌颂当代统治者的,《⼤夏》是歌颂夏禹治⽔有功,《⼤濩》是反映商汤伐桀除暴的。
⼆、乐律1、⽬前出⼟的殷代编钟、编磬等⼤都以三枚为⼀组,有561,361等这类不同三⾳列。
2、五声⾳阶的形成:a.可能形成于8000年前,依据为河南舞阳县贾湖⽂化遗址出⼟的⾻笛,能吹六、七声⾳阶。
(1986年5⽉、1987年6⽉两次出⼟)b.最晚形成于晚商,⼤约3000年前,依据为河南辉县出⼟的可⼤体奏出五声⾳阶曲调的五孔陶埙。
第⼆章周秦时期名词解释:1、六代之乐:雅乐的最⾼典范,简称“六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 新音乐: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
2.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指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3.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4.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
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他编演的《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他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的“花衫”行当相融合。
这种新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同时他对京剧的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和月琴)。
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西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5. 周信芳:浙江人。
曾编演了《宋教仁》和《四进士》等爱国剧目。
他的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 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
其存在的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
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 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河流而成。
1935年定名为评剧。
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 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的嵊县一带,故名。
起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
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
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
近代以来的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的《祥林嫂》。
9. 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的。
是歌唱性较强的说唱曲种。
以乔清秀的“乔派”和董桂芝的“董派”为代表。
10. 江南丝竹:是中国的传统器乐丝竹类的重要乐种。
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的乐种。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音乐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复习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人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产生的,如鸟鸣、风声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音乐主要分为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方面。
宗教音乐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人们通过音乐来祭祀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宗教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咏史、祭文、祷歌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雅乐》,它是古代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
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皇室和贵族阶层的专属音乐。
宫廷音乐主要分为雅乐和俗乐两个部分。
雅乐是宫廷音乐的正统,它以《雅乐大全》为代表,包括乐曲、舞蹈和歌曲等形式。
俗乐则是宫廷音乐的衍生,它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民间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民歌、山歌、曲艺等。
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自然的,也有歌颂爱情的。
民歌的旋律简单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歌是中国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期盼。
山歌的曲调优美动听,歌词真实质朴,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曲艺是中国民间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形式。
它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形式,既有音乐的表演,又有戏剧的表演。
曲艺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现代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音乐也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
现代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个方面。
古典音乐是中国现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古代部分: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中国音乐的起源: 仿照说、感情说、劳动说;乐舞:早期的音乐经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
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
《箫韶》之名,是因为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头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
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XXX人,分为八行八列。
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自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二,周秦时期的音乐: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导: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
“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整理:费萌涛扬郴王华王馨怡)1.民国初期我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
2.由于学堂乐歌的发展,我国产生了第一批音乐教育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是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3.辛亥革命后上海、北京的一些爱好音乐的教师、学生纷纷组织起一些音乐社团来,他们办社团的宗旨大多数是依据蔡元培所提出来的有关“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4.我国最早的一所规模比较大的专业音乐院是上海音乐学院, 建立于1927 年。
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是一部儿童歌舞剧性质的音乐作品。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三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两种学术性刊物《乐艺》、《音乐杂志》5.清代中叶后,我国地方戏曲已逐渐形成了昆山腔、弋阳腔、高腔、梆子腔四大声腔系统,以及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剧种。
6.黄自唯一的一首大型声乐套曲是清唱剧长恨歌。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7.西方音乐文化在我国早期传播的三个途径是教会歌咏形式、新式军乐队、学校音乐教育。
8.《游击队歌》的曲作者是贺绿汀9.麦新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叫做《大刀进行曲》。
10.在抗日战争时期,说唱性的叙事歌曲方面最为突出的是费克的《茶馆小调》。
11.谭小麟的室内乐作品,是我国近代室内乐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的影响,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的标志。
12.桑桐先生的小提琴与钢琴曲《夜景》、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完全运用无调性技法创作的代表作品。
13.1943 年春节在延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
14.我国最早的管弦乐团成立于上海叫做上海工部局管乐队。
15.清末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不少反映少数民族反帝、反压迫的民歌比如蒙古族民歌引狼入室李鸿章。
16.任光曾经写过一部非常有名的器乐曲,其作品的名字叫做《渔光曲》。
17.国乐改进社:由刘天华等人发起,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
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
中国近代音乐史复习提纲

Ha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填空1.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制度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_国立音乐学院_,1929年后更名为_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
2.学堂乐歌《黄河》是著名音乐教育家_沈心工_根据诗人_杨渡_的名篇创作的作品。
3.《春江花月夜》上世纪30年代由“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根据琵琶曲《_夕阳箫鼓_》改编而成的著名民乐合奏曲。
4._国乐改进社_是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的一个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5.三十年代青主编写了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是《_音乐通论》和《_ 乐话 _》。
6.在赵元任的作品中,要求恋爱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其中以艺术歌曲《_教我如何不想他__》和合唱曲《_海韵__》在当时影响较大。
7.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是根据民歌的音调创作的。
如喜儿的主题吸取了河北民歌《_小白菜_》的音调;杨白劳的主题吸取了山西民歌《_捡麦根_》的音调。
8.“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于 1919 年,该会宗旨是“研究音乐,发展美育”。
9.1934年著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的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作品比赛,其中_贺绿汀_的钢琴曲《_牧童短笛_》获得了头奖。
10.在评剧发展的初期,农民剧作家_ 成兆才 _曾为评剧编写了近百个剧目,如当时在北方群众中轰动一时的《_杨三姐告状_》。
11.《新编“九一八”小调》是_吕骥_为抗战时期的活报剧《八千里路云和月》而创作的插曲。
12.作曲家赵元任发表于1915年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迄今所见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
13.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作品主要有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两种形式。
14. 1906年中国最早的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是由李叔同在日本独立编印的。
15. 小提琴曲《思乡曲》是_马思聪_创作的《_内蒙组曲_》之中的第二乐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音乐史
原始社会、夏、商时期的音乐
1、我国音乐历史的开始从何时算起,依据是什么?
1986-87年间,考古界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与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14测定,被测的骨笛年代距今有7920年。
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为8000年。
2、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远古、夏、商都出现了哪些古歌与古乐舞?主要音乐形式是歌舞和乐舞
古歌有:黄帝时作的《弹歌》,反映狩猎生活;《葛天氏之乐》反映农牧生活;《蚱(蚱)祭》
古乐舞有: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
3、远古,夏商的乐器都有哪些类型?请列举出八种乐器的名称?
这一时期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鼓,磬,钟,铃,骨笛,骨哨,埙,缶,
4、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
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
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
是很好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