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讲解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讲解离心泵的水力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比转速ns;2.确定进出口直径;3.进行汽蚀计算;4.确定效率;5.确定功率;6.选择叶片数和进出口安放角;7.计算叶轮直径D2;8.计算叶片出口宽度b2;9.精算叶轮外径D2以满足要求;10.绘制模具图。
在设计离心泵之前,需要详细了解该泵的性能参数、使用场合、特殊要求等。
下表为本章中叶轮水力设计教程中使用的一组性能要求。
确定泵的进口直径时,应考虑泵吸入口的流速,一般取为3m/s左右。
大型泵的流速可以取大些,以减小泵的体积,提高过流能力;而对于高汽蚀性能要求的泵,应减小吸入流速。
本设计例题追求高效率,取Vs=2.2m/s,Ds=80.对于低扬程泵,出口直径可取与吸入口径相同。
高扬程泵,为减小泵的体积和排出管直径,可小于吸入口径。
本设计例题中,取Dd=0.81Ds=65.泵进出口直径都取了标准值,速度有所变化,需要重新计算。
本设计例题中,进口速度为Vs=2.05,出口速度为3.10.汽蚀是水力机械特有的一种现象,当流道中局部液流压力降低到接近某极限值时,液流中就开始发生空泡。
在确定泵转速时,需要考虑汽蚀条件的限制,选择C值,按给定的装置汽蚀余量和安装高度确定转速。
转速增大,过流不见磨损快,易产生振动和噪声。
汽蚀是液流中空泡发生、扩大、溃灭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现象,会导致噪音、振动、甚至对流道材料产生侵蚀作用。
这些现象统称为汽蚀现象,一直是流体机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为了避免汽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计算汽蚀条件下允许的转速,并采用小于该转速的转速。
在计算汽蚀条件下的转速时,需要先计算汽蚀余量NPSHa,而NPSHa的计算需要知道泵的安装高度和设计要求中的数值。
例如,设计要求中给出的安装高度为3.3m,那么计算得到NPSHa为6.29m。
同时,还需要计算NPSHr,可以通过NPSHa除以1.3得到,例如计算得到NPSHr为2.54m。
比转速是一个综合性参数,它说明着流量、扬程、转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叶轮的水力设计..

第三章 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通用机械,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在一些假设条件下,推出了叶片泵的Euler 方程,该方程建立了泵的理论扬程与叶轮进出口运动速度间的定量关系。
近300年来,以致使叶片泵设计的理论基础。
所以,Euler 方程也被称为叶片泵的基本方程。
在叶片泵内流体在叶轮中的流动都是三维空间的流动,为了简化计算,早期的研究把流体在叶轮内的流动看作是流体微团沿着叶轮流道中心线的运动。
根据这一假设,建立了叶片泵一维流动理论,也称微元流束理论。
根据这一设计理论建立的设计方法称为一元设计方法。
后来人们在轴对称流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叶片式机械的二元流动理论。
二元流动理论认为,叶轮内的流动是轴对称的,叶轮内的轴面速度沿过水断面是不均匀的,即轴面液流速为二元流动。
二元流动较一元更为科学,更接近真实的流动状况,但二元理论在实际上应用并不多,仅适合于高比速混流泵的设计。
第一节 泵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一、设计参数和要求流量、扬程、转速(或由设计者确定)、装置汽蚀余量(或给出装置的使用条件)、效率(要求保证的效率)、介质的性质(温度、重度、含杂质情况、腐蚀性等)、对特性曲线的要求(平坦、陡降、是否允许有驼峰等)。
二、确定泵的总体结构形式和泵的进出口直径 1. 进口直径选取原则:经济流速;汽蚀要求。
泵的进口流速一般取3m/s 左右。
ss v Q4D π=2.泵出口直径s d D )7.0~1(D =三、泵转速的确定确定泵转速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泵转速越高,泵的体积越小;(2)确定转速应考虑原动机的种类和传动装置;(3)提高转速受汽蚀条件的限制,从汽蚀比转数公式:4/3rNPSH Qn 62.5C =四、计算比转数n s ,确定水力方案4/3s H Qn 65.3n =在确定比转数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 n s =120~210的区间,泵的效率最高,n s 〈60的效率显著下降; (2) 可以采用单吸或双吸的结构形式来改变比转数的大小; (3) 可以采用单级或多级的结构形式来改变比转数的大小; (4) 泵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比转数的大小有关。
离心混流泵水力设计

离心混流泵水力设计离心/混流泵是水泵的常见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本文以一个离心式水泵为例,简要介绍相关过流部件的水力设计过程。
叶轮是泵的最核心过流部件,泵的流量、扬程、效率、抗汽蚀性能和特性曲线的形状与叶轮的水力设计密切相关,叶轮设计需要经过三方面的主要步骤。
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确定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如流量、扬程、转速、汽蚀余量等参数,对泵的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进行确定。
泵进口直径Ds指的是泵吸入法兰处管的直径。
泵出口直径Dd是泵排出法兰处管的内径。
按照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转速的确定需要考虑几个因素:转速越高,体积越小、重量越轻à高转速转速和比转速有关,比转速和效率有关à转速和比转速协同确定转速考虑原动机的类型和传动装置à同步转速3000、1500、1000、750、600、500(rpm),滑差转速提高,过流部件的磨损加块,机组的振动、噪声变大à转速有上限转速提高,更容易发生空化à转速有上限之后根据公式计算比转速:比转速应当兼顾一下几个因素:120~210之间效率高,小于60,效率显著下降单吸式、双吸式相互转换,调整ns特性曲线形状与ns大小有关多级泵的比转速按照单级叶轮计算至此,泵进出口直径、转速、比转速等参数就已经确定了。
结构形式是单级/多级、单吸/双吸也已经确定了。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会受到实际因素,如尺寸标准化、同步异步转速等的制约。
因此,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过程有可能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最终确定后,可参照同类产品或经验公式近似估算效率、轴功率等参数,具体计算此处不再赘述。
叶轮主要尺寸初步计算叶轮的尺寸较多,按照位置,大致上可以分为进口尺寸和出口尺寸两类。
其中叶轮进口尺寸影响汽蚀性能;出口尺寸影响扬程、流量;进出口尺寸共同影响效率。
初始设计时,最小轴径(通常是联轴器处的轴径),按扭矩确定。
离心泵水力设计流程

离心泵水力设计课程设计及指导书(一)离心泵水力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掌握离心式叶轮和进、出水室水力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水泵改造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2 设计参数及有关资料(1)泵的设计参数:(可自选一组参数设计,也可参照给出的参数变更局部参数设计,每个人必须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设计)1. mh rpm n m H h m Q a 3.3,2900,60,/373=∆=== 2. mh rpm n m H h m Q a 44.5,1450,16,/903=∆===3. 900,1430,24,/663====C rpm n m H h mQ4. 900%,80,2900,48,/1453=====C rpm n m H h mQ η 5. m5,2970,5.18,/12====SZ H rpm n m H s l Q 泵的安装高度6. mh rpm n m H s l Q r 13.2,2870,10,/3.2=∆=== 7. mrpm n m H h m Q 6.2h ,1450,5.32,/170r 3=∆=== 8. %60,2h ,2900,20,/20r 3==∆===ηm rpm n m H h m Q(2)工作条件:抽送常温清水。
(3)配用动力:用电动机作为工作动力。
3 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离心泵结构方案的确定。
2)、离心泵水力过流部件(进水室、叶轮、压水室)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3)、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4)、螺旋形压水室水力设计。
(2)要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 )、用速度系数法和解析计算法进行离心泵水力设计。
2)、绘出压水室设计图。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 设计成果要求(1)计算说明书应做到字迹工整、书面整洁、层次分明、文理通顺。
文中所引用的重要公式、论点及结论均应交待依据。
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泵与风机课程设计******单位:动力与机械学院学号:************指导老师:朱劲木副教授设计时间:两周目录一、课程设计简介二、叶轮水力设计内容和步骤1、泵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1.1.泵的设计参数1.2.确定泵的进出口直径1.3.泵转数的确定1.4.计算比转数,确定泵的水力方案1.5.效率的估算1.6.确定泵轴的最小直径2、叶轮进口直径2.1.叶轮出口直径2.3.确定叶片厚度2.4.确定叶片包角2.5.计算和确定进出口安放角3、叶轮设计计算程序见表2-44、叶轮水力设计绘图4.1.绘制叶轮轴面流道投影图4.2.绘制轴面液流的流线4.3.确定叶片入口遍位置4.4.叶片绘型4.5.叶片绘型质量检查三、设计成果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简介设计课题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设计目的掌握离心式叶轮水力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水泵改造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工作条件抽送常温清水配用动力用电动机作为工作动力设计内容离心泵结构方案的确定;离心泵叶轮主要几何参数选择和计算;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及叶片绘型。
设计要求用速度系数法和解析计算法进行离心叶轮水力设计;用保角变换绘制叶轮木模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使用工具AutoCAD2007版成果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做到字迹工整、书面整洁、层次分明、文理通顺。
文中所引用的重要公式、论点及结论均应交待依据;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计算、表格和插图(图表统一编号),配以目录和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统一装订成册;设计图纸用ACAD绘制,图面布置要合理。
二、叶轮水力设计内容和步骤叶轮是泵的核心部分。
泵的流量、扬程、效率、抗汽蚀性能和特性曲线的形状等均与叶轮的水力设计有重要关系。
根据一元理论,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叶轮集合尺寸计算(表4)和叶片绘型。
1、泵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1.1泵的设计参数流量Q=144m3/h ;扬程H=50m ;效率η=80%;汽蚀比转数c=10001.2确定泵进出口直径泵进口至直径也叫泵吸入口径,是指泵吸入法兰处管的内径。
叶轮的水力设计

第三章 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通用机械,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在一些假设条件下,推出了叶片泵的Euler 方程,该方程建立了泵的理论扬程与叶轮进出口运动速度间的定量关系。
近300年来,以致使叶片泵设计的理论基础。
所以,Euler 方程也被称为叶片泵的基本方程。
在叶片泵内流体在叶轮中的流动都是三维空间的流动,为了简化计算,早期的研究把流体在叶轮内的流动看作是流体微团沿着叶轮流道中心线的运动。
根据这一假设,建立了叶片泵一维流动理论,也称微元流束理论。
根据这一设计理论建立的设计方法称为一元设计方法。
后来人们在轴对称流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叶片式机械的二元流动理论。
二元流动理论认为,叶轮内的流动是轴对称的,叶轮内的轴面速度沿过水断面是不均匀的,即轴面液流速为二元流动。
二元流动较一元更为科学,更接近真实的流动状况,但二元理论在实际上应用并不多,仅适合于高比速混流泵的设计。
第一节 泵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一、设计参数和要求流量、扬程、转速(或由设计者确定)、装置汽蚀余量(或给出装置的使用条件)、效率(要求保证的效率)、介质的性质(温度、重度、含杂质情况、腐蚀性等)、对特性曲线的要求(平坦、陡降、是否允许有驼峰等)。
二、确定泵的总体结构形式和泵的进出口直径 1. 进口直径选取原则:经济流速;汽蚀要求。
泵的进口流速一般取3m/s 左右。
ss v Q4D π=2.泵出口直径s d D )7.0~1(D =三、泵转速的确定确定泵转速应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泵转速越高,泵的体积越小;(2)确定转速应考虑原动机的种类和传动装置;(3)提高转速受汽蚀条件的限制,从汽蚀比转数公式:4/3rNPSH Qn 62.5C =四、计算比转数n s ,确定水力方案4/3s H Qn 65.3n =在确定比转数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 n s =120~210的区间,泵的效率最高,n s 〈60的效率显著下降; (2) 可以采用单吸或双吸的结构形式来改变比转数的大小; (3) 可以采用单级或多级的结构形式来改变比转数的大小; (4) 泵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比转数的大小有关。
清华大学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说明书

3
0.278 960
=
0.90151
2) 容积效率
ηv
=
1
+
1 0.68ns−2/3
=
1
+
0.68
×
1 255.162−2/3
=
0.98338
3) 机械效率
4) 总效率
ηm
=1
1
+
15.05 n 7/6
s
=
1
1+
15.05 255.1627/6
= 0.97712
η = ηhηmηv = 0.90151× 0.98338× 0.97712 = 0.86624
三、叶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1. 轴径与轮毂直径的初步计算 1.1. 泵轴传递的扭矩
Mt
= 9.55×103
N' n
= 9550× 50.687 960
= 504.230N
m
其中计算功率 N ' = 1.15N = 1.15× 44.076 = 50.687kW 。
1.2. 泵的最小轴径
对于 45 号调质钢,取[τ ] = 540 ×105 N / m2 ,则最小轴径
d
=
3
Mt
0.2[τ ]
=
3
504.230 0.2× 540×105
= 0.036m = 36mm
2. 叶轮进口直径 Dj 的初步计算 取叶轮进口断面当量直径系数 K0 = 4.0 ,则
D0
=
K0
3
Q n
=
4.0 ×
3
0.278 980
= 0.265m
=
265mm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和数值模拟讲解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和数值模拟讲解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水力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它的水力设计和数值模拟是对离心泵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离心泵的水力设计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离心泵的水力设计1.流量设计:离心泵的流量设计是以工程要求的流量为基础,通过水力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
流量是衡量离心泵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泵的尺寸和形式的基础。
2.扬程设计:扬程是指离心泵能够将液体抬升的高度。
在水力设计中,扬程是根据所需扬程和流量来确定的。
扬程的大小取决于泵的尺寸、转速、叶轮形状等因素。
3.效率设计:离心泵的效率是指泵所传递的水功率与泵所消耗的机械功率的比值。
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泵的能耗和使用成本。
在水力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经济性考虑,确定合适的效率。
4.功率设计:离心泵的功率设计是指根据所需流量、扬程和效率来确定泵的功率。
功率是决定泵的动力系统和选型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性能曲线来确定。
二、离心泵的数值模拟离心泵的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泵的内部流动进行仿真模拟,以获得流场信息、压力分布和效率等参数。
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优化和改善泵的性能、减少试验成本和时间。
1.建立几何模型:离心泵的数值模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包括泵的内外部结构、叶轮的形状和尺寸等。
通过CAD软件等工具进行建模,得到几何模型的三维模型。
2.网格划分: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将计算域划分成小区域,以便对流动进行离散化计算。
合理的网格划分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指通过数值方法对流体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流场信息和参数分布。
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包括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和离散元法等。
通过将流场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组,使用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结果。
4.结果分析与优化:得到数值模拟结果后,可以对流场、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
1
z Su
D1
式中,K2 是因速度分布不均匀引入的系数,k1为排挤系数
将上面得到的u1和vm1代入 w1的表达式,有:
w 1 2 6 0 2K 1 2D 0 2n2k1 2
K 2 242Q 2
2 v
2D 0 2dh 22
d dD 1 0 2 2 w 6 0 2K 1 2n22k1 2v 2K 2 2 24 D 20 Q 2 2dh 230
3、确定泵排出口直径(出口法兰处直径) 过程:先参照进口直径选取,再按标准直径系列调整
原则:低扬程泵:Dd=Ds 高扬程泵:Dd=(1~0.7)Ds Dd一般比Ds低1~2个档次 注意参照同类产品确定
三、确定转速
确定转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n↑,体积↓,重量↓,∴ ↑n
2、ns=f(n), η=f(ns),为了↑η,应↑n 3、n↑,磨损↑,振动、噪声↑, ∴ ↓n
四、计算ns,确定水力方案(单吸、双吸、单级、多级)
3.65n Q ns H3/ 4
1、当ns=120~210时,η→ηmax 当ns < 60,η↓↓
2、当单吸叶轮ns过大时,可考虑用双吸; 反之,当双吸ns过小时,可考虑用单吸。
3、当单级叶轮ns过小时,可考虑用多级; 反之,当多级ns过大时,可考虑减少级数。 卧式泵一般不多于16级,立式泵可达数百级。
二、最小轴径dmin的确定
轴受多种载荷,轴径的确定方法是: 1、按扭矩确定最小轴径
d 3 Mn
0.2
其中,Mn为扭矩(N·m)
Mn
9.55103 P' n
P’为计算功率,P’=KP
K为工况变化系数:1.1~1.2,杂质泵应加大
τ为轴材料的许用应力,单位:Pa(N/m2)
对于45#钢,调质处理时,τ=(440~540)×105(Pa)
D2的计算原则: 为使出口绝对速度v2最小为原则。
4、n=f(原动机)
异步电机极对数 2 4 6 8 10 12
同步转速 5、n=f(NPSHr)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5.62n Q C NPSHr3/ 4
(对于给定C值,n↑,NPSHr↑)
nCNPSHr3/ 4 5.62 Q
若给定NPSHa,则可取NPSHr=(1.1~1.3)NPSHa
1、初定总体结构型式 依据设计要求初步选择,结合计算,然后校核
2、确定泵吸入口直径(泵进口直径, 进口法兰处直径) 过程:根据流速初定,然后按标准直径系列进行调整
Ds
4Q V s
一般可选Vs=3(m/s)
原则:
1) 大泵,Vs↑,降低制造成本
2) 汽蚀要求高,Vs↓,1.0~2.0m/s
标准直径:10,15,20,25,40, 50,65,80,100,125,150,200
D02dh2
3
46 2 02k1 Kv2K13
Q n
令: De2 D02dh2
K0
3
460
2
2 K2
k1vK1
D0——当量直径(与有效过流面积等效的圆的直径)
则:
De K0 3
Q n
K0系经验系数,取3.5~4.0。考虑效率时取小值,考虑汽蚀时取大值
五、叶轮出口直径D2的初步计算
由前面叙述知,H与D2 , b2相关。 (D2 , β2 , b2 , ...) 所以,H一定, D2 , β2 , b2 ,相关。
2、考虑影响刚度和临界转速等因素,适当放大轴径,并圆整,得dmin
3、转子部件设计好后,对轴的强度、刚度、临界转速进行校核
三、轮毂直径dh的确定
轮毂直径dh与轴的最小直径,均与泵的结构形式有关。过程: 1、画轴的草图。根据轴各段的结构工艺要求确定装叶轮处的轴径dB
注意:各轴段用标准直径 轴上螺纹一般用细牙螺纹,内径大于前段轴径 轴的凸肩一般为1~2mm
2-1 泵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一、提供设计的数据和要求
流量Q 扬程H 转速n
效率
汽蚀余量NPSHa,或NPSHr, 或 Hsz 介质的性质(温度、密度、杂质、腐蚀性等) 对性能曲线的要求(平缓、陡降、无驼峰等) 运行环境对泵型式的要求(如潜水、井泵、立式泵等)
二、确定泵的总体结构型式和泵进出口径2、根据dB确定dh 对于不穿轴, dh =0 对于穿轴, dh =(1.2~1.4) dB 在满足强度条件(键槽等)下, dh越小越好,利于提高流动性
四、叶轮进口直径D0的确定
(由此进入速度系数法水力设计,另一方法是相似设计法)
D0对性能的影响: D0 ↑,抗汽蚀性能↑ D0 ↓,效率↑ ∴ 若NPSHr要求不高,可选较小的D0 ,以提高ηv
泵的轴功率:
P gQ /H kW
原动机功率:
Pg
K
t
P
kW
其中,K为余量系数,1.1~1.2
ηt为传动效率:直联100%,皮带轮95%,液力耦合器97% 依据Pg选择原动机
2-2 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一、叶轮主要参数
叶轮进口直径D0 叶片进口直径D1 轮毂直径dh 叶片进口宽度b1 叶片进口安放角β1 叶片数Z 叶片厚度δ 盖板曲率半径R 叶轮出口直径D2 叶轮出口宽度b2 叶片出口角β2
D0的确定原则: 为减小水力损失,让w1最小
设vu1=0,则:
w12 vm 21u12
w12 vm 21u12
三者关系中:
D0↑, vm1↓, u1 ↑ 因此,存在w1min
∵
u1 60 D1n
将D1 表示成:D1 K1D0
u1 60K1D0n
又∵
v0
v
4
Q D02 dh2
∴
vm1
v0K 2 k1
4、ns与泵性能曲线形状有关
五、估算泵的效率
作用:预测泵的性能指标,看是否可达到设计要求
公式: hvm
各单项效率,可通过查手册(图表)或按下式计算:
h10.083lg35Q/n
v 10.016n8s2/3
m10.07ns
1
/1070/6
结论:若η(估) ≥ η(设),继续;
否则,找原因。
六、轴功率、原动机功率计算
离心泵和混流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本章主要内容
✓ 泵主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 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 相似换算法水力设计 ✓ 叶片厚度、角度及其几何关系 ✓ 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 叶片设计理论和型线微分方程式 ✓ 方格网保角变换方法叶片绘型 ✓ 扭曲三角形法叶片绘型* ✓ 逐点积分法* ✓ 圆柱形叶片的绘型* ✓ 二元理论设计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