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身体部位惯用语对比
中日身体部位惯用语的比较

作者: 王宝平
作者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出版物刊名: 日语学习与研究
页码: 24-29页
主题词: 身体部位 惯用语 日语 汉语 比较语言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用身体部位名词组成的惯用语的比较,认为1.日语的身体名词的语义域比汉语宽,还可以用来表示身体内部的器官名,这和古代日本不具备身体解剖学知识的历史有关.2.在表达喜怒哀乐情感时,日语喜欢用身体外部名词组成的惯用语来表达,而汉语更喜欢用"气"、"肠"、"魂"等身体内部的名词来表达.日语惯用语的这一特点,印证了日本传统思想方式缺乏分析性和逻辑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直观性这一思维特点.。
中日身体词汇惯用语的对比研究

者某 一个道理 的。例如 , “ 空头支票 ” ( 比喻 不 准 备 实 现 的诺 言) 、 “ 乱点鸳鸯谱 ” ( 形 容 瞎指 挥 ,胡 乱 凑 合 ) 、 “ 摸 着 石 头 过 河” ( 比喻 在 实 践 中 摸索 着 前 进 ) 等 。第 四 , 口语 色 彩 浓 厚 。惯
二从语言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对应关系上看仅以身体词汇中最具有代表的口为中心通过其语言形式和语义表达对应关系的比较以此来考察中日两国的身体词汇惯用语对本国人民的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3 4卷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通化 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 文社会 科 学)
J OURNAL 0F T ONGHUA NORMAL UNI VERS I TY
度 上 可 以 反 映 出人 们 所 处 的 生 活 环境 或 者 文化 氛 围 的 不 同 。 因此 , 关 于 中 日惯 用 语 的 对 比研 究 不 仅 可 以考 察 各 自的语 言
形式特点 。 而且能够发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 、 文化 、 心 理
( 二) 惯 用 语 的 特 点 ( 1 ) 汉 语 惯 用 语 的 特 点 。第 一 。 构 成 的 多 样 性 。汉 语 惯 用 语 的构 成 是 千 变 万 化 的 。从形 式 来 看 一 般 以 三 个 字 为 主 。例
。
J ( 惯 用 语 是 由 两个 以上 的词 语 组 成 , 并 且 作 为 一 个 整体
来 表 示 某 种 意 思 的一 种 固定 的语 言 形 式 。 ) 。例如 , r 油 老 壳
否J ( 闲聊 ) 、 r 骨 老折 为 j ( 卖力气 ) 、 r 耳6 : 允l 二 腻) 瑚 善为j ( 听
中日身体词汇惯用句用法对比浅析

2013.07学教育81中日身体词汇惯用句用法对比浅析武真真(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摘要]受到文化因素影响,汉语和日语中都有不少用身体部位词汇组成的惯用句,正确使用这些惯用句能让表达地道生动。
本文就形似义同、义同形异、形同义异等中日表达的差异进行对比,旨在为日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身体词汇;形似义同;义同形异;形同义异用身体部位组成的词句,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广泛被使用着。
这些词句的存在赋予了语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平淡的表达显得生动形象。
如汉语中用“火烧眉毛”表示事情的紧迫性,同样的意思日语却用“足下に火がつく”来表达。
这是由于受到文化因素影响,对同一身体部位中国人和日本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的差异。
本文就常用的日语惯用句为参考,对比中日身体部位惯用句的用法异同。
一、中日惯用句概念上的差异汉语的成语、惯用语和日语的惯用句概念上存在着差异,为了和日语对照本文将和身体部位相关的汉语成语及惯用语统称为惯用句。
二、形似义同惯用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有相通之处。
特别是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且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中文和日文中,比喻用法和喻义的产生总有重合的部分,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比喻形象。
因为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迭、气候变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着种种共性,这种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共识。
所以在日语中有如下惯用句,无论从外部表现,还是内部涵义,都和汉语类似,如表1所示。
表1形似义同惯用句三、义同形异惯用句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文字语言中,某些语言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
这是因为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联想。
这对两国的惯用句和成语中身体比喻方面的联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创造了众多不同的身体比喻,如表2所示。
表2义同形异惯用句四、形同义异惯用句由于对同一感觉器官感知度不同,日语中还有一些看似和汉表达一致,实则意义不同的惯用句。
与身体有关的惯用日语

与身体有关的惯用日语顎が落ちそう/美味好吃;顎で使う/颐指气使;顎を出す/筋疲力尽;頭が上がらない/自卑、抬不起头;頭が痛い/伤脑筋;頭がかたい/顽固;頭にくる/生气;頭を悩ます/伤脑筋;頭がきれる/精明能干;頭が下がる/钦佩;頭をひねる/费心思、绞尽脑汁;眉をしかめる/因担心、不快而皱眉;目が高い/有眼力、有见识;目がない/着迷、没有眼力;目に見えて/眼看着、明显;目を盗む/背着人;鼻にかける/炫耀;鼻が高い/趾高气扬、得意洋洋;鼻につく/腻味、厌烦;口がうまい/能说会道;口が重い/不爱说话,话少;口がかたい/嘴严;口が軽い/嘴快、嘴不严;口が悪い/说话刻薄;口に合う/合口味;口にする/吃、说、提到;口をきく/说话、搭话、介绍;口を出す/插嘴;耳が痛い/刺耳、听着不舒服;耳が遠い/耳背;耳を傾ける/倾听;耳にたこができる/听烦了,耳朵长出老茧来;合わせる顔がない/无颜以对;大きな顔をする/自以为是、满不在乎;顔がきく/吃得开、面子大;顔が広い/交际广;顔を出す/参加、出席、露面;顔から火が出る/羞得面红耳赤;顔に泥をぬく/抹黑、蒙羞;顔を合わす/见面;首にする/解雇;首をつっこむ/尝试;首を長くする/翘首以待;首をひねる/琢磨、思量;神経が太い/胆大、不拘小节;神経を起こす/犯神经;肩がこる/精神紧张;肩を持つ/支持、偏袒;肩の荷がおりる/放松、轻松;肩を並べる/并肩、并驾齐驱;胸がいっぱい/感动不已;胸が痛む/心痛;胸がさわぐ/担心;胸を打つ/感动;手がかかる/照顾;手が足りない/人手不够;手がつけられない/无从下手;手に入れる/弄到手;手につかない/心神不定;手を貸す/帮忙;手が離せない/忙手を抜く/凑和、潦草从事;腕が上がる/水平提高、技术提高;腕がいい/有技术、有本事;腕を磨く/练技术、练本事;腹が ぃ 暮冢?lt;BR>腹が立つ/生气;腰が低い/谦虚;腰を抜かす/大吃一惊、吓瘫了;尻が重い/懒得动;尻が軽い/动作快、迅速;尻をたたく/督促、鞭策;足が出る/超支;足が棒になる/腿都走细了;足を伸ばす/顺便去更远的地方;足を引っ張る/拖后腿、捣乱;足を撙郑 匾馊ィ?lt;BR>二、由“気”组成的惯用语気がある/有意;気がいい/和蔼、亲切;気が多い/见异思迁;気が重い/烦恼、闷闷不乐;気が軽い/轻松愉快;気が気でない/慌神儿;気がきく/机灵;気が狂う/发疯;気がつく/意识到、细心;気が短い/急性子;気に入る/称心如意;気にかける/介意、放在心上;気にする/在意、留心;気になる/担心、放心不下;気を配る/注意、留神;気を使う/留神、照顾;気を取る/取悦、讨好;気を晴らす/心情舒畅;三、其它相槌を打つ/附和;跡を継ぐ/继承家业;穴があったら入りたい/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息を呑む/大吃一惊;息が詰まる/呼吸困难、憋得慌;意地をはる/固执己见;後ろを見せる/示弱;得体が知れない/来历不明、莫名其妙;エンジンがかかる/走上正轨;大目玉を食う/挨批、受训;大目に見る/宽恕、宽容;遅れを取る/落后于人;お目にかかる/拜会;お目に入る/中意、看中;折を得る/时机到来;折を見る/见机、寻找机会;壁にぶつかる/遇到障碍;雷が落ちる/遭到严厉叱责;雲をつかむようだ/云山雾照、不着边际;けちをつける/挑剔、吹毛求疵;ごまをする/溜须拍马;。
手的惯用语之中日对比-精选文档

手的惯用语之中日对比汉日语中都有大量的人体词汇惯用语 , 这可以说是两种语言的一大特色 , 或是一种有趣的民族现象。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汉字文化圈 , 而且日本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大陆文化特别是中国汉字文化的巨大影响 , 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日本文化中 , 既有与中国文化相似之处 , 也有其独具特色之处。
笔者对中日两语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手的惯用语进行分类比较 , 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异同进行论述, 旨在加深对两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1.手的惯用语的定义在对中日“手”的惯用语进行对比之前 , 先确认两语言中“手”的定义 ,再分析其惯用语的含义。
根据《广辞苑(第五版)》⑸,日语“手”大概有以下意思:①肩力、乙指先広至?g ©?t 称。
手首。
手①指。
②人体①手?p〈哲©。
③持。
二七。
④腕前。
⑤手段。
⑥手数。
⑦代金。
而《现代汉语大辞典》 [6] 则将汉语“手”解释为 : ①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
②特指某些代替手工作的机械。
③表示手的动作;拿着。
④手艺;本领。
⑤手段;方法。
⑥指从事某种行业、活动或作出某种行动的人。
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 , ②―⑤是汉日语中都存在的意思 , 汉语的⑥包含在日语的②之中。
①中的“手”的意思,日语强调具体的身体部位 , 而汉语则强调“手”的基本功能――“拿东西”。
日语中的⑥⑦是日语特有的意思。
关于惯用语有许多定义 ,总体而言,共有三个特征 :①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 ; ②整体表达一个意思 ; ③是一种固定的惯用表现。
所谓“手的惯用语” ,指的是与“手”相关的惯用语 , 包含“手”和“惯用语”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及特征。
2.手的惯用语的分类本文中作为分类对象的手的惯用语 ,日语主要来源于《?诖窃贰?, 共126句; 汉语来源于 (1)《汉语惯用语词典》 29句,(2) 《新惯用语词典》48句,(3) 《汉语惯用语辞典》 106 句。
中日惯用句的比较——以身体词汇惯用句为中心

周刊
中日惯用句的比较
以身体词汇惯用句为中心 牟玲 ㊀ 郭宇佳
摘㊀要: 本文以身体词汇的惯用句为研究对象 , 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中日身体部位惯用语的异同 . 主要从身体部位和情感 表达两方面入手 , 列举与 头 胸 腹 肩 相关的身体部位惯用句和 气愤 惊恐 悲伤 喜悦 情 感 的 表 达 来 比 较 两 者 的 异 同 ,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中国日语学习者通过语言层面的异同窥视两国在文化方面的异同 , 并且能为日语教育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中日对照 ; 惯用句 ; 身体部位 ; 情感表达 一 ㊁前言 在汉语和日语的惯用句中包含了很 多 身 体 部 位 惯 用 句 , 虽然人体结构大致相同 , 但惯用句的表达 和 比 喻 的 意 思 相 差 甚远 . 同时也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 思 维 方 式 , 行为方式和 情感表达 . 因此笔者以含有身体词汇 的 惯 用 语 为 研 究 对 象 , 从身体部位 和 情 感 表 达 两 方 面 入 手 , 通过对其进行比较研 究, 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 二 ㊁与头 ㊁ 胸㊁ 腹㊁ 肩相关的中日惯用句 在中日两 国 语 言 中 , 存在着很多含有身体词汇的惯用 句, 它们的用法 , 意 思 和 表 达 方 式 有 很 大 的 不 同.以 下 主 要 对与其相关的中日惯用句进行了比较论述 . ( 一 )与 头 相关的惯用句比较 在汉日表达 头 这一身体部位的 惯 用 语 中 , 与其相关的 身体词汇有 头 首 脑 三 个 . 下 面 通 过 举 例 来 说 明 这 类 词汇的中日惯用句的语义区别 . 相似点 1. ( ) 1 表示人和动物脖子以上的部分 : ʻ 抬不起头 ./頭 が 上 がらない. ʻ 低头 ./頭 が 下 がる. ( )表示头发 : 2 ʻ 剃光头 ./頭 をかる. ( )表示事情的开头或者结束 3 ʻ 出头 ./頭 に 立 つ. ʻ 从头说起 ./頭 をはねる. ( )表示脑神经 : 4 头晕 ./頭 が 痛 い㊁ 頭 が 重 い. ʻ 头疼 ㊁ ( ) 5 表示最上面的位置和人 : 带头 ./頭 に 立 つ㊁ 頭 を 代 える. ʻ 牵头 ㊁ 不同点 2. 与头相关的惯用句在汉语中作为接 头 词 使 用 , 或者表示 动物或植物的数量 ; 日语中则表示头脑的灵活程度 . 头等舱 ./一头牛 ㊁ 两头蒜 . ʻ 头版头条 ㊁ ʻ 頭 がいい./頭 がおかしい. ( 二 )与 胸 相关的惯用句比较 与 胸 有关的惯 用 句 在 中 日 两 种 语 言 中 的 区 别 是 最 大 的, 以下是二者的异同点 . 相似点 1. ( )表示胸襟 : 1 ʻ 胸襟开阔 ./胸 が 大 きい. ( )表示心 : 2 胸有成竹 ./胸 が 合 う㊁ 胸 にあたる. ʻ 胸中有数 ㊁ 不同点 2. ( )在汉语中包含胸的惯用句有 智慧 的意思 1 胸中无点墨 . ʻ 胸中百万兵 ㊁ ( )在 日 语 中 包 含 胸 的 惯 用 句 通 常 可 表 示 胃 和 2 肺 , 也可用于表达 悲伤 惊喜 等心理活动 . 胸 をやられる, 胸 が 晴 れる, 胸 がすく. ʻ 胸 が 焼 ける, ( 三 )与 腹 相关的惯用句比较 与腹相关的惯用句的数量仅次于 心 和 胸 , 而在汉语 里比 胸 要多 , 数量位于第二位 . 相似点 1. ( )表示腹的本意 : 1 お腹 腹 胀 ./腹 が 後 へ 寄 っ て く る㊁ ʻ 肚皮贴着脊梁骨 ㊁ が 張 る. ( )表示气量 : 2 肚量小 ./腹 が 大 きい㊁ 腹 が 小 さい. ʻ 肚量大 ㊁ ( )表示可笑 : 3 笑疼肚子 ./片腹痛 い㊁ 腹 が 切 れる. ʻ 笑破肚皮 ㊁ ( )表示内心 : 4 口蜜腹剑 ./腹 を 割 る㊁ 腹 に 一物 . ʻ 推心置腹 ㊁ 不同点 2. ( )在汉语中与 腹 有 关 的 惯 用 句 可 以 表 示 思 考 悲 1 伤 等意 . 一肚子苦水 ㊁ 眼泪往肚里流 . ʻ 打肚皮官司 , ( )在日语 中 与 腹 有 关 的 惯 用 句 可 以 表 示 辞 职 钱 2 财 钱包 决心 胆量 和 愤怒 等意 . 腹 を 肥 や す㊁ 後 腹 を 病 む㊁ 腹 が 決 ま る㊁ 腹 ʻ 腹 を 切 る, が 据 る㊁ 腹 が 立 つ. ( 四 )与 肩 相关的惯用句比较 在中日两 种 语 言 中 , 与肩有关的惯用句数量是比较接 近的 . 相似点 1. ( )表示责任 , 负担 : 1 ㊁ ./肩 が 重 い㊁ 肩膀硬 双肩挑 肩 にかかる. ʻ ( ) , : 表示本领 技能 2 ʻ 肩膀硬 ./肩 を 並 べる. 不同点 2. ( )和 肩 有 关 的 惯 用 句 在 汉 语 中 可 以 表 示 尽 力 的 1 意思 . 肩不动膀不摇 . ʻ 甩开膀子 , ( )含有肩的惯用句在 日 语 中 有 支 援 体 面 呼 吸 困 2 难 得意 傲慢 生气 等意 肩 身 が 狭 い㊁ 肩 で 息 を す る㊁ 肩を怒ら ʻ 肩 を 入 れ る㊁ す㊁ 肩 で 風邪 を 切 る㊁ 肩 を 落 とす. 三 ㊁中日身体部位惯用句情感表达的比较 喜 怒 哀 乐 是人们共有 的 情 感 表 现 , 根据文化背 景的不同 , 喜 怒 哀 乐 的表 达 形 式 也 是 不 同 的 , 因此, 笔者想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 , 以中日情感 的 表 达 为 研 究 对 象 进行比较 . ( 一 )愤怒表达的比较 在表达愤怒的时候 , 汉语中通常用含有 气 的 惯 用 语 1. 来表示 , 而在日语中 , 则经常用与 頭 胸 和 腹 有关的惯
日汉_头_类惯用语意义对比

日语中的“慣用句(かんようく)”和汉语的“惯用语”意义差不多,汉语还有“惯用词组”、“固定词组”等说法也与此相当。
在日语惯用语里,身体类惯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们出现在日常言语生活中,使人们的言语活动更加形象、生动、丰富而具有活力。
王宏先生的《日语惯用语例解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收录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语有1400余条,徐德先生的《日语人体词汇惯用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收录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语4000余条。
这些与身体相关的惯用语与其它类惯用语一样,是我们日语学习者和日语研究者们必须关注、并需要加以研究的内容之一。
虽然学术界对日语的惯用语已经有了一些论述问世,但多为总体方面的研究,且数量很少,对于某类惯用语的研究则尤见其少。
本文不打算对这些与身体相关的惯用语进行总体方面的论述,只想以前面两本辞书为基本依据,对尚未发表专门论述的、由“头”类身体词汇构成的惯用语的意义和用法加以初步归纳和分析,并与汉语的“头”类惯用语加以比较。
日语和汉语中的“头”类惯用语涉及到的身体词汇共有三个:“头”、“首”、“脑”,也包括由这三个单音词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多音词,本文合称为“头”类词语;由“头”类词语构成的惯用语称为“头”类惯用语。
在日语的“头”类惯用语中,“头”构成的条目最多,《手册》收有56条,《词典》收有136条;“首”构成的惯用语居中,《手册》收录27条,《词典》收录57条;“脑”构成的惯用语最少,《手册》收录2条,《词典》收录22条。
汉语“头”类惯用语虽然也涉及到“头”、“首”、“脑”三个“头”类词语,但它们构成的条目数量与日语有所不同。
据温端政等编著的《中国惯用语大全》(以下简称《大全》)所收录,“头”构成的惯用语最多,有108条;“脑”构成的惯用语次之,有42条;“首”构成的惯用语比例与日语不同,不是居中,而是最少,只有1条。
本文所涉及的条目和例句也都从以上3本辞书中选出,特此说明。
“头”、“首”、“脑”这三个词虽然义项有多少之分,但有的义项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不论在日语还是在汉语都可以作为近义词来看待。
与身体有关的惯用语

与人体有关的惯用语1、足(あし、そく)词义:腿,脚;脚步,步行;来往;踪迹;交通工具;(船舶的)吃水;钱,利息。
例1:製品の売れ行きが悪くなったし,銀行からの借金も取れないので,社長として足掻きがとれない。
译文:产品销售不畅,又无法得到银行的借款,作为公司经理,真是一筹莫展。
例2:相手と喧嘩してから,残してもよくないし,離してもよくないので,本当に译文:和对方吵架之后,留下来不好,走也不好,真是进退维谷。
例1:うちの課長は人の揚足を取るのが好きだ。
译文:我们科长专爱抓别人的小辫子。
例2:彼は大学の国語先生で,人の話から揚足を取る習慣がある。
译文:他是个大学国语教师,有一个爱从别人的话语中挑字眼儿的习惯。
例1:雪一杯の山野で歩いたら,はっきりに足跡を残した。
译文:在满是积雪的山野中行走,留下了很清晰的脚印。
例2:曹雪芹は我が国の文学史に大きな足跡を残した。
译文:曹雪芹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伟大的业绩。
例:足がある人は週末に郊外の風景を見るに行くことが便利だね。
译文:有车的人周末去看郊外的风景很方便啊。
例:今の社会に、ある時足掛かりを作る必要があることを知っているけど,性格のせいで,なかなか実行できない。
译文:虽然也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有时候是需要拉拉关系走走门路的,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自己怎么也做不到。
例1:相手に愛の告白をしたが,返事がどうなるか分からなくて,非常に足が地につかない。
译文:已经向对方说出了自己的爱意,但不知道对方的答复会是怎么样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例2:明日は運\命決定の試験があって,今日一日中にも足が地につかないでいる。
译文:明天要进行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今天一整天都稳不住神。
例3:木村さんは最近気が多すぎになって、足が地につかないようだ。
译文:木村最近好象变得太浮,做事情不够踏实。
例4:足が地につかない計画は空中楼閣にも等しい。
译文:脱离实际的计划是空中楼阁。
例1:彼はどんなことをしても足が地に付いてい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8,2007第23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23(总152期)Tota lN o 152收稿日期:2007 06 15作者简介:福井启子(1953),女,日本大阪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日语言比较。
汉日身体部位惯用语对比福井启子(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惯用语是人们日常交际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部位名词与人们自身息息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汉日使用身体名词惯用语的比较,来分析两国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惯用语;身体名词;汉日对比中图分类号:H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80(2007)08 0088 03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惯用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应用汉语词典 里惯用语的定义是: 由定型词组构成的一种熟语,已超越字面含义,而具有一种入木三分的表现力。
的确,惯用语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比喻引申义。
说话人选择惯用语作为表达的手段,这一行为并不是无意识的,其中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即说话人认为惯用语可以 入木三分 地表达他的意思。
这一价值判断当然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人们经过长时间使用逐渐形成的,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所以,现代人也是在这一价值判断的影响下使用惯用语的。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Ed w ard Sap ir)说: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柏默(L.R.Pa l m er)也说: 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1](P1)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不同文化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文主要以汉语和日语中使用身体名词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以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这部分惯用语数量、内容及表达方式等层面的对比分析,来考察中日两国人民对身体部位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和范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惯用语的定义都是含混不清的,人们似乎很难给惯用语划定一个严格的界限,学界对它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同样的表达方式在某些学者的笔下被定性为惯用语,而在另一些学者口中却失去了这一头衔。
因此,为了保持分析的连贯性和清晰性,本文将采用 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 中所界定的汉语惯用语的定义和用法,而日语部分则以 役立 慣用句用例新辞典 为标准。
二、调查结果(一)数量的分布1.总数的比较首先,我们分别把 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 和 役立 慣用句用例新辞典 中使用身体名词的惯用语找出来,并把它们与惯用语总量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汉语日语总数22732262使用身体名词的数量274(12%)550(24%)从使用身体名词的惯用语在惯用语总量中所占比率来看,日语是汉语的两倍。
同时,日语使用的身体部位种类也比汉语多(汉语37种、日语42种)。
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身体部位的关心程度要比中国人高。
2.各身体部位使用情况比较(1)我们把使用身体名词的惯用语按照身体部位的不同分类,并统计出每一类在使用身体名词的惯用语总量中所占比率。
统计结果显示,在两种语言中所占比率最高的身体部位都是眼睛(汉语9%、日语15%)。
接下来依次是:汉语:头脑(8%)、耳朵(7%)、口 嘴(6%)、手(5.1%);日语:手(10%)、口 嘴(8%)、肚子(5.4%)、脸 脸皮/身子(5%)。
汉语和日语比率排在前五位的身体部位中,有三种是相同的。
可见,对于重要的身体部位,两国人民在惯用语的使88用上有相似的地方。
(2)在这里,有一种情况需要指出,日语中 手 、 足 的概念与汉语略有不同,日语的 手 包括汉语中 手 和 手臂 胳膊 两个部分,而 足 也包括 脚 足 及 腿 两部分。
因此,为了分析的精确,我们对 手 、 手臂 胳膊 、 脚 足 以及 腿 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整合计算。
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 手 、 脚 的比率差不多,而日语中 手 所占比率是 脚 的二倍多。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日本人关心 手 要多于 脚 。
(3)有些身体部位在汉语中使用,但在日语中却没有使用,如:眼睑、胡子、嗓子、心窝、筋等。
而有些在日语中使用,但在汉语中却并未出现,如:旋毛、额、脸蛋、腋下、肚脐、指甲、胯、胫、膝、肝脏、肉等。
(二)意义的异同在这部分中,我们将对汉语日语惯用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切入点的不同,我们的分析将分为两个部分:1.身体名词的意义通过对 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 和 役立 慣用句用例新辞典 中使用身体名词惯用语表达意思的粗略分析,我们发现,惯用语中的身体名词所表达的意思及其功用在汉语和日语中各具特色,将两种语言的同类现象进行对比,则同与不同之处更加明显。
(1)在表示 说话 这一意思的时候,除了使用 口 嘴 以外,汉语和日语都还使用了 嘴唇 、 舌头 、 牙齿 等部位。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表示 说话 这一意思的时候,日语中 口 嘴 具有突出的优势,而汉语的形势则没有那么明显,除了 口 嘴 以外, 舌头 的使用率也很高。
(2)在表达思考以及人的内心情感等意思的时候,汉语和日语都使用了 头脑 、 胸 、 肚子 、 肠 等身体部位(同时,汉语还使用了 心窝 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统计显示,在表达思考以及人的内心情感等意思的时候, 胸 、 肚子 、 肠 在两种语言中的比重相似,但 头脑 的比重相差则比较大。
日语惯用语中, 头脑 主要用来表示思考或情感等意思,而汉语惯用语中 头脑 的意义比较丰富,比方说,表示实际意义上的 头 (打破头)、表示某一方面(顾脑袋,不顾屁股)、表示人的性格(头难剃)等。
(3)汉语中用 胆 表达的意思,日语表达时使用的身体部位是 肝脏 和 胆囊 。
例如:与汉语惟一使用 胆 的惯用语 吓破胆 意思相同的日语惯用语是 肝(胆)。
而且,日语中使用 肝脏 和 胆囊 的10个惯用语中有8个表达的意思与汉语的 胆量 相关。
汉语中没使用 肝脏 的惯用语。
2.惯用语所表达的意义在这部分中,我们将以汉语惯用语为基准,根据惯用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日语中找到相对应的惯用语。
例子耳朵磨出趼子 耳 胼胝 !头难剃 手 付 !∀绊住脚 足留 食肩膀硬 腕 利喝凉水也塞牙 八方塞显鼻子显眼 表 立骑脖子拉屎(1)不考虑 (没有合适的惯用语)的部分, + (身体部位相同)的数量在 + + + + + (合适的惯用语总量)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身体部位是:眼睛(48%)、耳朵(50%)、口 嘴(67%)。
看、听和说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作为人们发挥这些能力的主要载体,眼睛、耳朵和口 嘴在两种语言惯用语中具有类似的功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耳朵、口 嘴在惯用语中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听和说,而眼睛则复杂得多。
眼睛在两种语言中所占比率都是最高的,因此人们对眼睛的重视程度也高于其他身体部位,由于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人们自然就赋予眼睛各种各样的意思,使得眼睛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人民的想法不谋而合。
(2)在进行上表的统计时,我们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即汉日惯用语在使用身体部位相同、表达方式也相同的条件下,存在意思相同、相近以及意思不同两种情况。
下面将具有这一特点的惯用语单列成表(为了保证资料的全面,在这一部分中,除了 役立 慣用句用例新辞典 之外,笔者还参考了 日語慣用句詞典 ,同时,把上述两本词典没有收入,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惯用语性质和功能的表达方法也列入考虑范围之内):意思相同、相近汉语惯用语日语惯用语换脑筋(换脑瓜子)頭 切 替脸上抹黑顔 泥 塗火烧眉毛眉 火没眼珠目耳朵磨出趼子(耳朵里起趼子)耳 胼胝 !封住嘴口 封嘴巴紧口 堅舌头短舌足卡脖子首根 押擦屁股尻 拭掌上明珠掌中 玉扯后腿足 引 張拉后腿(拖后腿)足 引 張烂肠子腸 腐皮包骨骨 皮89汉语惯用语日语惯用语千里眼千里眼拨舌头閻魔 舌 抜拍胸脯胸 叩大动脉大動脈身体部位相同,表达方式相同,意思相同、相近的惯用语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种自然是这样的现象显示了两国人们对这些身体部位在使用上有着共同的看法,另外一种,也是涉及到汉语日语渊源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日语在发展过程中受汉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日语惯用语的意思和用法有很多是直接从汉语借过来的,这也是我们所谈论的这一现象的主要组成部分。
意思不同汉语惯用语日语惯用语日语惯用语释义头皮硬頭 固 死心眼儿大眼瞪小眼目 合 互相盯视没眼珠目 热衷于有鼻子有眼目鼻 (事情)有眉目嘴皮子薄唇 薄 话太多肩并肩肩 並 不相上下打屁股尻 叩 催促、鼓励屁股沉尻 重 不爱动手把手手 手 手拉着手、携手搬粗腿足 運 特意前往访问插一腿(插一杠子)足 踏 入 敢于进入摸脉搏(摸脉络)脈 取 看病身体部位相同,表达方式相同,意思却不同的现象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身体部位时的微妙差别,存在这一差别的原因应该是比较复杂的,有可能是日语受汉语的影响形成了这些惯用语,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意思慢慢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同样的身体部位使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却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思。
由于篇幅、资料和笔者能力的限制,在这里我们将不展开详细论述,不过我们可以用一个汉字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同释义来做一下类比。
在小学馆出版的 中日辞典 中,对 残 这个字进行解释的时候做了这样的说明:日语的 残 侧重于 剩下 的部分,而汉语的 残 则强调 欠缺 的部分。
对于同样一个汉字,意思也相似,但两种语言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理解时也采用了不同的视角,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两国文化的差异。
而在惯用语的身上,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差异。
比方说: 肩并肩 在汉语中的意思是 团结互助,共同从事某项工作 ,而日语的 肩 並 意思是 不相上下 。
所以在这个惯用语中,汉语强调的是距离的接近,而日语则看到的是高度的接近; 打屁股 在汉语中解释为 比喻给予严切的批评或处分 ,而日语的 尻 叩 意思是 催促、鼓励 。
对于同样一个动作,两种语言做出了不同的理解,汉语用重重地 打 来表示严厉责罚,而日语用轻轻地 打 来表示鼓励, 打 这个动作程度的不同决定了惯用语意思的不同。
当然这样的分析缺乏理论性,但笔者扔然希望这些简单的调查统计能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以便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结语从对惯用语的使用可以看出人们对身体部位重视程度的差别是这篇文章假设的前提,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我们调查统计的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些现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而我们的假设和结论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