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牵引电机制造过程中线圈尺寸的调整方法

合集下载

牵引电机定子线圈涨型过程分析

牵引电机定子线圈涨型过程分析

环节 ,如何利用涨型机制造出满足图纸要求且质 量 稳 定 的 线 圈 ,受 到 越 来 越 多 的 电 机 制 造 企 业 重 视和关注。
1 定子线圈特点及制造过程
牵 引 电 机 成 型 线 圈 主 要 由 直 线 部 分 、斜边和 鼻 端 组 成 [1—2],线圈的斜边和鼻端构成了线圈的 端 部 。线 圈 的 鼻 端 和 直 线 部 分 由 规 则 的 线 条 构 成 ,斜边由空间曲线构成。线圈的三维图和二维 图分别如图1和图2 。
2 涨型机工作原理
在图5的直角坐标系中A 、B 、C和D四个点的
X、少坐标分别为
.ya= 穴s i n h ,ya=/?cos0 i
(1)
x b =- (R +H )sin/92, ys=
cos^2 ( 2 )
x c =^a --相-- 2-+-w--2si. n (… 6\+a )、
yc=yA-—相 2z+-w--2c o s l… ^ i+ ct)、
2 . 1 涨型参数
涨 型 前 根 据 线 圈 图 纸 ,在涨型机控制面板中 输 入梭形模具长i N、成型后线圈直线边长Z<M 、 线圈截面高//、线圈截面宽R 、上层边张角A 、下 层 边 张 角 心 、鼻部倾角7、内跨I 、上下层边间隔 //〇、鼻部抬高从等参数(见图4 ) [11。
而决定线圈能否正常嵌入定子铁心槽内的
(3)
涨 型 的 工 序 主 要 由 涨 型 机 完 成 。涨 型 机 完 成 线圈成型的具体步骤为:首 先 根据线圈图纸,在 涨 型 机 控 制 面 板 屮 输 入 相 应 的 涨 型 参 数 ,然后调 整涨型机6个夹持机构的相对位置并将梭形线固 定在6 个夹持机构上,最后启动涨型程序完成线 圈成型。

电机维修工艺—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

电机维修工艺—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

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200KW以上交流高压电机的定子线圈新制。

2线圈绕制2.1 准备材料、工具,并根据图纸及施工票校核绕线模尺寸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

2.2 检查导线规格、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2.3 明确线圈的匝数、并绕根数、组数、线圈数。

2.4 按绕线方向装好绕线模,放好绑扎线;将导线通过线夹拉紧、校直,调节好拉力,开始缠绕线圈。

2.5 缠绕时,须用打板沿线槽边缠边打平整。

2.6 缠绕时,边缠边包匝间绝缘时包带接头,不允许在直线部分;对边缠边垫匝间绝缘的线圈,其每层垫条的搭接处应在端部斜边上。

2.7 绕线时,遇有导线断头或换线时,必须检测线规是否一致。

2.8 线卷绕制成形后,线匝须平行排列,线圈绑扎结实,形状一致。

3线圈初包3.1 从线圈尾端上线边100mm处开始,按绕线方向包缠白布条。

3.2 在直线和端部半迭包白布带一层,在涨型弯曲部分的四角处,2/3迭包一层。

3.3 对线圈不平的导线,用木锤轻轻敲平。

4线圈涨型4.1 按线圈旧样或施工图纸,将涨形机调节好。

4.2 试涨形线圈一个,并与线圈旧样进行比较或与图纸对照进行校核,将涨形机调整到最佳位置。

4.3 成型线圈形状一致。

5包缠匝间绝缘5.1 按绝缘规范要求准备绝缘材料。

5.2 线圈线头经整理搪锡后,在清理间吹风清除灰尘。

5.3 按规范要求,明确绕包厚度和层数。

5.4 拆除初包的保护带,细致散开和排列线匝。

拆除保护带时,各匝的鼻端和四角部分绑扎紧固。

5.5 按线圈反绕方向从末匝开始绕包匝间绝缘,包缠云母带时,应拉伸捻紧且用力适当。

5.6 匝间绝缘包完后,仔细将线匝归扰还原,线圈用无碱玻璃丝带疏包所紧并仔细整理复形,各部尺寸应符合要求。

5.7 线圈按匝间绝缘浸漆工艺进行浸漆。

5.8 按要求制作压型模调节样板,并调节模压机,然后对线圈进行模压整形。

5.9 整形后的线圈进行匝间试验。

6包缠对地绝缘6.1 按绝缘规范要求,明确线圈绝缘绕包厚度和层数。

电机线圈的绕制和绝缘件的裁剪

电机线圈的绕制和绝缘件的裁剪

电机线圈的绕制和绝缘件的裁剪(一)线圈的绕制绕线时首先用旧线圈样品的尺寸来确定活动绕线模的尺寸,活动绕线模绕制的线圈周长允许略大于旧线圈周长lOmm左右,而小于旧线圈周长lOmm是不允许的,最好维持原线圈周长的尺寸。

线圈绕制过程是在绕线机上进行的,其绕制工序如下:1.核对导线数据对导线的型号、线径和并绕根数检查核实后,将漆包线盘置于放线架上。

2.确定线圈尺寸将绕线模装入绕线机后并固定,调整绕线模大小以确定线圈尺寸,再检查并调整计数器置零,(a)绕制线圈 (b)绕扎好的线圈见图1-4-3(a) 所示。

图1-4-3绕线圈3.确定线圈的匝数及个数从放线架抽出导线,平行排列(并绕时) 穿过浸蜡毛毡夹线板,按规定的规格,根据一次连绕线圈的个数、组数及并绕根数剪制绝缘套管若干段(段数由极相组中的线圈个数定),依次套入导线。

见图1-4-4所示。

4.线圈绕制 1-毛毡 2-拉线 3-层压板 4-铜线线头挂在绕线模左侧的绕线机主轴上,图1-4-4 放线线头预留长度为线圈周长的一半。

嵌入绕线模槽中,导线在槽中自左向右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现象,待绕至规定的匝数为止。

绕完一个线圈后,留出连接线再向右移到另一个模芯上绕第二个线圈;绕线时除微电机的小线圈用绕线机摇把操作外,一般绕制φ0.6mm以上导线的线圈均不用摇把操作,而用一只手盘转线模,另一只手除辅助盘车外,还负责把导线排列整齐,不交叉重叠。

5.线圈的绑扎绕到规定匝数后,用预先备好的扎线(棉线绳,长度均1O~15cm)将线圈扎紧,线圈的头尾分别留出1/2匝的长度再剪断,以备连接线用,见图1-4-3(b)所示。

6.绕制结束将线模从绕线机上卸下,退出线圈再进行下次绕线。

注意:绕制不等节距的线圈组时,应将最小节距的线圈列为第1只,其他顺次排列绕制线圈。

(二)绝缘件的裁剪电机的绝缘件主要是指槽绝缘、层间绝缘、端部绝缘和槽口绝缘。

这些绝缘件的材料都是由绝缘纸制成。

1.槽绝缘对于大功率电机一般采用二层槽绝缘,紧贴槽的外层用0.15mm厚的青壳绝缘纸或聚脂薄膜;里层用0.15mm厚的聚酯纤维纸复合箔DMDM。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定稿版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定稿版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定稿版步骤一:准备工作1.首先,确定线圈重绕的原因和目的。

可能的原因包括线圈损坏、线圈短路或开路等。

目的可能是提高电机性能或更换线圈规格。

2.分析电机的设计要求和线圈规格。

了解线圈的类型、绕组方式、匝数、线径等参数。

步骤二:拆卸电机1.首先,断电并确保电机完全停止运转。

拆卸电机外壳,从电机轴上卸下连接驱动装置的联轴器。

2.拆卸电机的定子和转子。

将电机定子和转子上的部件分别拆卸,并将它们放置在清洁且安全的位置。

步骤三:检查线圈1.仔细检查电机线圈,观察是否有损坏、断路或短路等情况。

通过使用电子测试仪器,检测线圈的电阻、绝缘电阻和绕组连通性。

2.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修复现有线圈还是重新绕制线圈。

步骤四:计算绕线参数1.根据电机的设计要求和线圈规格,计算新线圈的绕组参数。

这包括匝数、线径、线圈层数、匝距和绕组方式等。

2.计算绕线所需的导线长度,确保足够的导线材料可用。

步骤五:绕线1.选择合适大小的绕线架,并在其上安装轴承,以便可以旋转绕线架。

确保绕线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按照设计要求和线圈规格,将导线逐层绕制在绕线架上。

确保导线绕得整齐紧密,没有交叉或重叠。

3.在绕线的过程中,使用导线夹或胶带固定线圈的端子,以保持绕线的紧密性。

步骤六:连接线圈1.制作线圈的连接端子,包括引线和绕组间的连接。

确保连接端子的质量和稳定性。

2.根据电机的设计要求,连接线圈到定子槽或绕线圈架上。

确保连接牢固,不会产生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步骤七:装配电机1.清洁和润滑电机轴承,并将转子重新安装到电机轴上。

确保轴承和轴之间的配合良好。

2.将定子重新安装到电机壳体内,并确保定子的定位和定向正确。

3.重新安装电机壳体,紧固螺栓,确保电机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步骤八:测试和调试1.重新给电机供电,进行初步测试。

检查电机的工作状态,包括转速、振动、噪音和温度等方面。

2.如有必要,通过对电机的重新调整参数,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和性能。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共5步为你讲清楚绕组方法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共5步为你讲清楚绕组方法

交流电机线圈重绕的方法步骤:共5步为你讲清楚绕组方法一、旧电机线圈的数据交流电机重绕时应将下列数据收集齐全,准确,并作好记录。

1. 电机总槽数。

2. 线圈导线直径(规格型号)。

3. 接线方式(三角型或星形)。

4. 并联支路。

5. 并绕根数。

6. 绕线方式(单层或双层)。

7 每只线圈匝数。

8. 节距(跨多少槽)。

9. 绘出绕组展开图。

10. 测量线圈端部和直线部分长度。

11. 线圈主绝缘和层间绝缘厚度(层数)及材料规格型号。

二、线圈重绕前的准备工作1. 根据测量数据制作绕线模。

注意线模不能太大,可不能太小。

2. 根据线圈匝数绕制线圈。

3. 绝缘材料、槽楔及嵌线工具准备。

4. 清理线槽。

三、按绕组展开图嵌入线圈,并注意:1. 线圈嵌入前应先将绝缘垫好,绝缘伸出铁心长度根据电机容量大小来定,一般伸出铁芯15~25mm。

2. 线圈嵌入时注意槽口处导线、主绝缘不能损伤。

3. 应使两端长度均匀,排列整齐。

4. 双层绕组应先嵌入下层边。

层间要垫入绝缘,打入槽楔时利用槽口绝缘将导复盖好。

端部相间要垫入绝缘。

5. 按展开图将线圈接好,用焊锡焊牢,无绝缘部分包扎绝缘,小电机即可用塑玻璃软管套上。

用绑绳将端部绑扎好,并做到整齐不松散。

线圈端部整形成喇叭口。

四、电机浸漆1. 浸漆前将电机预烘105~110℃4—6小时。

预烘一定要彻底,若潮气没排完,浸漆后就无法排出。

2. 有条件可采用浸入法,将电机倒置(线槽直立方向)全浸入漆内,需浸10~15min至没汽泡冒出为止。

3. 可采用多次浇法:将电机倒置(线槽直立方向),下面放一漆盘,用漆自顶端灌入直至下端全部浸透为止,翻置再用上述方法浇入。

浸完漆放在空气中滴干,铁心内腔擦干净。

4.将电机逐渐加温干燥,干燥温度预烘相同。

用同样方法经多次浸漆干燥,中间每次干燥至少6 h。

最后一次干燥应在温度不变(105—110℃)绝缘电阻稳定不变(大于或等于0.5MΩ)稳定3—5h为合格。

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更换线圈后也用上述方法浸漆。

提高牵引电机修理质量的几项措施

提高牵引电机修理质量的几项措施

提高牵引电机修理质量的几项措施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影响到交流电机电枢线圈制造质量的几个因素,同时剔除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交流电机;电枢线圈;非金属模具;线图检测1 前言电枢线圈是交流电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交流电机的运行情况。

为此文章主要是对影响到其质量的因素展开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望能使得线圈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2 线圈优化措施2.1 线圈绕制优化在电枢线圈制造过程中,传统制造工艺中所设计和使用的模具为钢制件,分别在绕线模具、涨型模具及梭绕机导线滚轮工作面上采用。

由于钢的刚度大,若在使用或装夹时出现毛刺或表面锈蚀,则会损伤与其直接接触的电磁线绝缘,于是采用如下优化措施。

(1)复合模具。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聚四氟乙烯是一种非常优越的自润滑材料,其摩擦因数是已知固体材料中最低的,是广泛用于摩擦界面的介质,非常适合作为线圈模具的保护层。

对于电磁线导体(99.9%~99.95%的纯铜),纯铜的刚度大,而纯聚四氟乙烯的刚度小,结合2种材料特性,采用聚四氟乙烯与金属模具相复合,即在金属模具与线圈接触部位涂覆聚四氟乙烯膜形成复合模具,这样既可保证模具的强度和刚度,又使得模具表面具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弹性,能够做到不损伤电磁线绝缘及导体。

(2)非金属导线滚轮。

滚轮的主要作用为校直和引导。

其工作面采用聚四氟乙烯后,滚轮表面刚度降低,弹性增加,对电磁线的磨损得到了改善;同时滚轮的校直作用会有所降低,但由于线圈绕制时有-定的张力,因此,改善后对滚轮功能的影响不大。

2.2 引线头成型工艺优化传统线圈制造工艺为线圈涨型后,再对线圈引线头用简易工具进行半径R扁弯成型,受线圈斜线边空间位置影响,操作不便。

于是对线圈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将引线头成型由涨型后改为涨型前进行,消除了线圈斜线边空间位置影响的限制,使得成型操作容易实施,辅之通过专用扁弯工具能有效保证引线头的成型质量和一-致性,减少对电磁线绝缘的损伤,引线头成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

交流电机变绕组匝数拓宽调速范围的新方法

交流电机变绕组匝数拓宽调速范围的新方法

交流电机变绕组匝数拓宽调速范围的新方法廖怡斐;赵荣祥;杨欢【摘要】在典型交流电机调速应用领域需要拓宽电机的调速范围.传统的拓宽电机调速范围的方法主要包括弱磁调速、变极调速以及改变绕组结构等.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拓宽交流电机调速范围的新方法,即在维持电机本体结构与变频器功率等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由少量全控和不控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绕组调节功率变换电路,实现电机定子绕组等效匝数的连续可调.仿真结果表明,定子绕组等效匝数是可以通过脉冲控制方法实现连续可调的,应用该方法,可以拓宽电机的调速范围,使其适应不同应用场合对电机转矩曲线的要求.【期刊名称】《轻工机械》【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交流电机;调速范围;绕组匝数;功率变换电路【作者】廖怡斐;赵荣祥;杨欢【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1.2[自控·检测]电能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

而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电能、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基础设备。

据统计,全世界工业用电动机消耗了总发电量的30%~40%[1]。

在我国,电动机的总装机容量已达5.8亿千瓦,年消费电量约达1.2万亿千瓦时,其年用电量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60%以上。

在所有电机负载中,约有50%是负载变动的,其中的30%可以通过电机调速满足其负载变动的要求,各行各业中均普遍存在对电动机进行调速的要求。

仅就目前的市场容量考虑,约有6700万千瓦的调速电机市场[2]。

良好的调速控制方法除了可满足各应用场合的转速、转矩等要求外,同时还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因此在交流电机调速领域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典型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为例,应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理想的运行特性应该是全车速范围内的恒功率输出,因此转矩随车速呈双曲线形的变化。

提升交流电机电枢线圈制造质量的几项措施

提升交流电机电枢线圈制造质量的几项措施
当带来 的环境 污染 风 险 。
( 辑: 编 唐 源 )

于不受 压状 态 , 扎 带 与 线 圈 导体 的不 密 贴 易 导致 包 测 量 结 果 失 真 。 3 线 圈 本 身平 直 度 状 态 这 个 影 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5
了引线 头露 铜部 位 和切 口的 尖 角 、 刺对 线 圈绝 缘 毛
及外 包 绝缘 的损 伤 ; 气量 规 的使 用则 实 现 了对 线 空 圈直 线段 绝缘 包 扎 的 宽 、 尺 寸 的快 速 、 确 检测 , 厚 准 保证 了线 圈绝 缘 包扎质 量 。
稀 则 降低 了线 圈 的介 电性 能 。此 外 , 扎 过 松 会 由 包 于气 隙的存 在而 使介 质损 耗增 大并 在浸漆 和受 潮后
速 检测 。
固定夹紧板 后固 定板 千分表 测量探头 固 定探头
置 影 响 的 限 制 , 得 使
成型操 作 容 易实施 , 辅 之通 过 专 用 扁 弯 工 具能 有效 保 证 引线 头
图 3 引 线 头 成 型 示 意 图
的成 型质 量和一 致性 , 减少 对 电磁线 绝缘 的损 伤 , 引 线 头 成型示 意 图如 图 3所示 。该 方法 对单 根 及多 根 电磁 线并 绕 的线圈 引 线 头成 型 均 适 用 , 于 不 同线 对
圈一 次 合格率 从 实施前 约 7 % 提高 到 9 % 以上 , 0 5 不 但 降低 了 电机制 造 成本 , 打破 了制 约 生 产 周期 的瓶 颈, 也提 高 了电机 整体 的产 品质量 , 保 了机 车运 行 确 的安 全性 和 可靠 性 。 同时 , 圈返 工 数量 的减 少 不 线 但 降低 了能 源消 耗 , 且 也 降低 了产 品 报 废处 置 不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牵引电机制造过程中线圈尺寸的调整方法
在进行交流牵引电机制造的时候,定子线圈的尺寸对后续定子的嵌线的效果影响是十分大的。

为了更好的保证线圈的制造和嵌线的效果,在进行电机制造以前,可以使用计算机对线圈成形和嵌线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然后将模拟的数据同线圈的尺寸和嵌线的端部间隙进行对比,指导电机的制造。

通过模拟出的数据可以在电机生产前进行准备的工作,同时对施工的工艺进行准备,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方案的制定。

标签:电机制造;线圈尺寸;调整
现在的工业生产中,电机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设备,在进行电机制造的时候,制造的技术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交流牵引电机的制造时,定子线圈的制造非常重要,定子线圈制造以后不但要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后续施工中嵌线的制造。

线圈在制造成形的时候,成形尺寸是非常重要的,线圈的尺寸一定要考虑到嵌线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和嵌线的排布情况。

线圈的尺寸不当会增加嵌线为了整形的敲打次数,对嵌线进行过多的敲打会破坏其绝缘性,使得嵌线的下方出现擦伤,对嵌线的端部的间隙均匀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保证线圈的尺寸,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三围模拟技术对交流电机的定子线圈进行模拟实验,对线圈的尺寸进行计算,同时也可以对变形调整和嵌线过程进行模拟,使定子的线圈尺寸和后续的嵌线间隙的排布在数据上可以对应。

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工程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模拟的数据对线圈的生产进行更好的制造,制定出更加合适的线圈制造工艺和调整方案。

对制造的工艺进行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验证,这样可以更好的建设材料和人力的投入,使得电机在生产的时候成本可以更低。

1 制造技术方面的准备
在进行电机定子线圈的制造以前,工程的技术人员要对制造技术工艺进行准备。

要使用计算机对制造的过程进行模拟,建立定子线圈制造的三维模型,然后对制造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完成后对尺寸进行记录。

在定子线圈尺寸成型以后,进行嵌线制造过程的模拟,对线圈的端部嵌线间隙进行计算,检验三维模拟出的线圈尺寸在嵌线施工中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要重新进行尺寸的计算,然后也要对间隙进行计算。

通过重复的计算和调整一定可以得到最佳的尺寸,在尺寸确定以后,要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对制造的技术进行确定。

在进行线圈尺寸的计算的时候,技术人员一定要对一下问题进行掌握。

在进行实际生产中,定子线圈的尺寸对下个施工工序的嵌线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进行线圈尺寸计算的时候,如果遇到嵌线间隙过大的时候要如何进行处理;如果间隙过小就会导致嵌线的施工难度加大,这个时候要进行怎样的操作可以对成型的尺寸进行调整。

2 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在使用计算机对定子线圈的制造进行三维模拟实验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
三维模型。

可以利用一个专业的三维模拟软件与办公软件相结合,对定子线圈的制造进行一个初步的三维模型的建立。

将三维模型在参数的设置上与施工图纸的尺寸吻合,然后在模型中对各处的尺寸进行调整,使其出现变形的情况,这样可以更好的模拟出嵌线时线圈的变形情况。

将模型的尺寸和图纸的尺寸进行吻合,是嵌线模拟计算的前提。

将三维模型中的尺寸同设计的图纸尺寸进行吻合,这样是为了更好的对定子线圈的尺寸进行变形和嵌线的间隙进行计算。

定子线圈在成型的过程中,如果端部出现倾斜的情况,就会使得整个定子线圈出现摇摆,进而导致扭曲变形的情况出现。

定子线圈出现变形的情况,变形的程度和线圈的跨距、线圈的横截面积、绕线梭形长度、斜线弯弧半径、鼻部倾斜角以及铜线的硬度有关。

定子线圈在变形的时候,做到越接近实际的情况,就更加能够保证嵌线间隙的计算结果,使计算结果更加的精确。

3 模拟嵌线与端部间隙计算
定子线圈在端部的斜线位置是与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是平行的,而且可以与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形成一个平行面。

这个平行面与线圈的端部斜线相互交叉的时候,可以形成一个横截面的四边形。

在每个截面的角度都会因为线圈的端部变形而发生改变,这个变化的形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从铁心端板向鼻部方向平移的八个截面的轮廓线夹角,上层边端部斜线弯弧半径为480mm时的截面夹角,表征了线圈斜线变化的一种趋势,随着弯弧半径的取值不同以及斜线空间扭曲的情况不同,上述各个截面的角度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同样,可以对线圈下层边端部斜线部分做出各个相交的截面,截面夹角也是随着弯弧半径的取值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各个截面的夹角值将被用来进行嵌线间隙计算。

4 工艺准备预案
4.1 定子线圈成型最佳弯弧半径的确定
通过计算结果数据可知,该产品的线圈下层边斜线弯弧半径为300毫米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嵌线间隙,而对于线圈上层边斜线部分,当弯弧半径为300毫米时,上、下层线圈将发生干涉,半径为400毫米和470毫米时也发生干涉,当半径为480毫米时,上、下层线圈才会避免干涉,此时上层边的嵌线间隙也比较大。

所以,该产品的最佳弯弧半径暂定为:下层边斜线弯弧半径为300毫米mm,上层边斜线弯弧半径为480毫米mm。

4.2 定子线圈绕线梭形尺寸的确定
从微观上讲,定子线圈空间尺寸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绕线梭形长度的改变,换句话说,随着定子线圈空间尺寸不断模拟调整,绕线梭形长度尺寸也应该相应改变。

当线圈成型最佳弯弧半径初步确定后,便可初步计算出这种形状所对应的梭形长度尺寸,等待下一步实际生产验证。

本文所引用产品对应的梭形内长计算值为870毫米,实际生产验证后梭形长度为870毫米,实践证明理论计算比较准确。

5 工艺调整方案
在进行定子线圈制造的视乎,要根据初步确定的梭形内长尺寸和空间尺寸进行绕线和涨形,观察试嵌情况,再在此尺寸基础上进行微调。

调整线圈端部斜线弯弧半径可以明显改善嵌线间隙,间隙的大小变化要通过三维模拟计算数据来观察,同时要注意,三维模拟变形过程中既要考虑嵌线间隙的大小又要考虑上下层线圈的端部是否会发生干涉。

如果采取端部变形措施后嵌线间隙仍然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可在调节线圈端部的同时,再调整鼻部圆周直径值(俗称鼻高),但要注意,调整鼻高和端部不能影响铁心吊装工艺孔位置。

当然,调整鼻部尺寸后,仍然需要进行三维模拟计算,直至找到既不影响电机性能又能达到嵌线效果的线圈空间尺寸。

关于线圈鼻部的倾斜角度对嵌线间隙的影响,笔者也进行过模拟计算,间隙变化仅表现在鼻部小范围内有细小变化,调整效果不明显,一般在考虑有利于嵌线下线时和考虑调整鼻高尺寸时,才对线圈鼻部的倾斜角度做适当调整。

6 结束语
交流牵引电机在制造的时候,定子线圈的尺寸是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定子线圈的尺寸在成型的时候,不但要符合生产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后续生产可以顺利进行。

在定子线圈尺寸成型以后,要进行嵌线的制造。

定子线圈对嵌线的端部排布的间隙影响是很大的,定子线圈的尺寸不合适会导致在进行嵌线制造的时候要不断进行尺寸的调整,这时就需要对嵌线进行不断的敲击,敲击过程中会破坏嵌线的绝缘性,电机的质量是很难进行保证的。

为了更好的进行嵌线的制造,一定要保证定子线圈的尺寸,在尺寸出现不合适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调整,而且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避免影响到电机的质量。

在进行电机定子线圈制造以前,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线圈的制造过程进行三维的模拟,在进行模拟的时候,可以对线圈的尺寸进行更好的计算,同时在不断模拟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制造方案。

在线圈的制造模拟时,线圈成型尺寸对嵌线的制造影响可以根据直观的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