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原理与应用

异步电动机的“多功能控制器”。
3.风机、泵类的调速节能
风机、泵类的调速节能是调压调速系统应用得最多的领域之一。
3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基础
变频调速时s变化很小,效率最高,性能也最好。
变频调速是异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的主流。
3.1 变频时的电压控制方式及控制特性
xK
1.变频的同时为什么要变压
r1
x1
②交交变频
电 动
鼠笼式转子
调压调速
机 感应电动机
交流调压
电压源型
常规意义 同步电动机
①变频调速,他控式
②变频调速,矢量控 制
①交直交变频 (整流+无源逆变) ②交交变频
①电流源型 ②电压源型
同 步
无换向器 电机
变频调速,自控式
电
动 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变频调速,自控式
开关磁阻电动机 变频调速,自控式
I1
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E 14.44f1N 1kN 1 mU 1 U1
E1
x2
Im
xm
若f1↓,U1不变,则磁通Φm ↑ ,Im ↑ ↑ 。
rm
r2
I2 Er
若f1↑,U1不变,则磁通Φm↓,I不变时T ↓ 。
B m ,E1
结论:频率变化时,若不同时改变电压, 则会使电机的磁通 mN 大幅变化,这将使电机运行不正常甚至损坏电机,所以变频的
Ui
+
-
GT
U ct
+
TG
~ VVC
M 3~
Hale Waihona Puke 2.3 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制动
交调系统制动时,通常采用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能耗制动)的方法。
第四章 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

r12
(X1
c1 X
' 20
)2
]
(4-8)
因 r12
(X1
c1
X
' 20
)
2
,近似得:
Mm
1 2c1
2f1[r1
m1PU12
(X1
c1 X
' 20
)]
(4-9)
2. 生产机械的转矩特性
摩擦类 特性曲线见图(a) 负载: ,位于1、3象限。
生产机械
恒转矩负载:它的负载转矩是一 个恒值,不随转速 而改变。
——定子极对数
(4-3)
4).传给转子的功率(又称电磁功率)与机械功率、转子铜耗之间有如下
关系式 : PMX PM PM 2 (1 S)PM
(4-4)
式中:
PM ——传给转子的功率(又称电磁功率)
PMX ——机械功率
PM 2 ——转子铜耗
5).电机的平均转矩为:
M CP
PMX
M0 Mn 否则电机无法进入正常运转工作区。
交流机的起动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6倍 ,起动时 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图4-7 机械特性曲线
1. 应有足够大的起动力矩和适当的机械特性曲线。 2. 尽可能小的起动电流。 3.起动的操作应尽可能简单、经济。 4.起动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应尽可能小。
普通交流电机在起动过程中为了限制起动电流,常用的起动方法有三种。即:
图6-1的等效电路,经化简后得到能耗制动的等效电路如图4-10所示。
图4-10 能耗制动的等效电路
图中:
•
I1 ——直流励磁电流的等效交流电流
电机调速方法

电机调速方法一、引言电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调速方法也是工艺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机调速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电机调速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步骤。
二、直流电机调速方法1. 电压控制法该方法是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电压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直流电源接入到直流电机上。
(2)通过变压器或稳压器等设备来改变供电电压。
(3)当提高供电电压时,直流电机转速会随之增加;反之,当降低供电电压时,直流电机转速也会随之降低。
2. 串联型可控硅调速法该方法是通过改变可控硅导通角度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可控硅串联到直流电源和直流马达之间。
(2)通过改变可控硅导通角度来改变马达输入功率大小,从而实现马达转速的调整。
3. 直接转矩控制法该方法是通过改变马达输入磁通量大小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直流电源接入到直流马达上。
(2)通过改变马达输入磁通量大小来改变马达输出转矩大小,从而实现马达转速的调整。
三、交流电机调速方法1. 变频调速法该方法是通过改变交流电机输入频率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交流电源接入到变频器上。
(2)通过变频器来改变输入电源频率,从而实现交流电机转速的调整。
2. 软启动调速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交流电机启动时间和加速度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软启动器接入到交流电机上。
(2)通过软启动器来控制电机启动时间和加速度,从而实现交流电机转速的调整。
3. 闭环控制法该方法是通过传感器来监测交流电机输出状态,然后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反馈控制来实现调速的。
具体步骤如下:(1)将传感器接入到交流电机上。
(2)通过传感器监测交流电机输出状态,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
(3)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实现交流电机转速的调整。
四、总结以上介绍了常见的电机调速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步骤,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交流电机调速原理和方法

交流电机简介“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
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
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见直流电机的换向),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
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
20世纪80年代初,最大的汽轮发电机已达150万千瓦。
交流电机是由美籍塞尔维亚裔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
电机原理用单相电容式电机说明:单相电机有两个绕组,即起动绕组和运行绕组。
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
在起动绕组上串联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起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起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
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
调速原理额定转速n=60f/p(1-s)=同步转速N1(1-S)f电源频率p电机极对数s转差率1.利用变频器改变电源频率调速,调速范围大,稳定性平滑性较好,机械特性较硬。
就是加上额定负载转速下降得少。
属于无级调速。
适用于大部分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2.改变磁极对数调速,属于有级调速,调速平滑度差,一般用于金属切削机床。
3.改变转差率调速。
(1)转子回路串电阻:用于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调速范围小,电阻要消耗功率,电机效率低。
一般用于起重机。
(2)改变电源电压调速,调速范围小,转矩随电压降大幅度下降,三相电机一般不用。
用于单相电机调速,如风扇。
(3)串级调速,实质就是就是转子引入附加电动势,改变它大小来调速。
也只用于绕线电动机,但效率得到提高。
交流电机调速方法一、变极对数调速方法: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红方式来改变笼型电动机定子极对数达到调速。
单相交流电机 调速原理

单相交流电机调速原理
单相交流电机的调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调节供电电压: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
降低供电电压会使电机转速下降,增加供电电压则使转速增加。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感应电动机,对于复杂负载的单相电动机效果不佳。
2. 转子电阻调速:在单相感应电机的转子回路中加入一个可调节的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机转速。
增加电阻会减小转矩,从而减小转速。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负载或轻负载的场景。
3. 相位移调速:通过改变电动机中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控制转速。
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来实现相位差的调节,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相感应电动机。
4. 变频调速:使用变频器将电源频率变换为可调节的频率,并将其输入到电动机中,从而实现对转速的精确调节。
变频调速器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适用范围广,可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
通过以上不同的调速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案,实现单相交流电机的转速控制。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及特点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及特点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械设备,它的转速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等参数来控制。
在调速过程中,交流异步电动机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调速手柄或调速螺丝
这是最常见的调速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旋转调速手柄或调速螺丝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调速手柄或调速螺丝通常由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拧紧程度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调速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方向,避免对电动机和连接部件造成损害。
2. 软启动器
软启动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它可以调节电流和电压,从而实现电动机的软启动。
软启动器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时间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调速过程中,软启动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3. 变频器
变频器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压和频率来调节电流的电子设备。
变频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快速调速,并且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
在调速过程中,变频器可以根据电机的负载情况和工作频率来自动调整电压和频率,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多种,其中调速手柄或调速螺丝是最常见的方法,软启动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变频器则是目前最常用的调速方法之一,它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此外,交流异步电动机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结构和材料来优化电机的调速性能,提高调速效
率和稳定性。
2-交流电机变频调速详解

以下情况要选用交流输出电抗器
变频器到电机线路超过100米(一般原则)
以下情况一般要选用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 提升负载 频繁快速加减速 大惯量(自由停车需要1min以上,恒速运行电流小于加速电流的设备)
变频器选型—选型原则
使用通用变频器的行业和设备 使用矢量变频器的行业和设备
纺织绝大多数设备
冶金辅助风机水泵、辊道、高炉卷扬 石化用风机、泵、空压机 电梯门机、起重行走 供水 油田用风机、水泵、抽油机、空压机
多
0.4-315KW
EV1000 EV2000
TD3000 2.2-75KW TD3100 高 TD3300
高动态性能 动态性能好 总线设计 精确控制 网络化应用 行业专用
0.4-5.5KW
功 能
TD900
调速、通讯 操作简便
功能丰富 适用面广
高稳态性能
成 本
完整的功率段 行业专用
少
宽电压范围
元件化设计
R S T P1 (+) PB (-) U V
MOTOR
W
PE
POWER SUPPLY
制动电阻
工频电网输入 380V 3PH/220V 3PH
直流电抗器
三相交流电机
220V 1PH
变频器的构成—控制回路接口
接口类型 主要特点 主要功能
开关量输入
开关量输出 模拟量输入
无源输入,一般由变频 启/停变频器,接收编码器信号、多 器内部24V供电, 段速、外部故障等信号或指令
2.3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
•概 述
异步电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 般简称为变频调速系统。由于在调速 时转差功率不随转速而变化,调速范 围宽,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时效率都 较高,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实 现高动态性能,可与直流调速系统媲 美。因此现在应用面很广,是本篇的 重点。
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
1. 变频调速:通过调节电动机供电频率,改变电动机转速来实现调速。
变频器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和工艺要求,自动调整输出频率,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2. 阻抗调速:通过改变电动机回路的阻抗,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常用的方法有电阻调速、自耦变压器调速和感性电压调速等。
3. 矢量控制:利用矢量控制技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矢量,来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控制。
矢量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动态性能的调速效果。
4. 直接转矩控制:通过测量电动机的转子位置和转子电流,直接计算出电机的转矩,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5. 恒定电压调速:在给电动机供电时保持恒定的电压,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绕组电阻或连接不同的绕组,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选择适合的调速方法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场景、负载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单一的调速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调速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调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交流调压器在异步电机中的应用 绕线式异步电机串级调速系统 绕线式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双馈电机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 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的磁链观察器 电流源逆变器异步电机矢量变换系统 电压源逆变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结构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零电压矢量 比较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与矢量控制系统 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矢量控制系统的变频器产品分析 开关磁阻电动机系统分析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应用 开关磁阻发电机原理及应用 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的抑制 采用重叠导通和双极性导通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系统 分析各类中高压调速系统 多相异步电机的特点与应用 多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 单元串联多电平PWM电压源型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4
2017/9/23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考核情况:
(1)综述报告(25%) (2) 课堂报告(25%)
(2)期末考试(50%)
5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交流电机调速概述
6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高效:变 f、变 p 低效:变 s (1)调压调速 (2)转子串电阻调速 (3)转子斩波调阻调速 (4)串级凋速 (5)滑差离合器
n1 0 n N sN s2 s3
s4
A B C D
0
1
T
CN
T
max
T
em
能量反馈,高效
双馈调速
9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滑差离合器
U 1 E1 4.44 f1 w1 k w1 m
1) 恒气隙电势/频率比(E1/f1=常数)控制
2) 恒电压/频率比(U1 / f1=常数)控制
12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频以下调速: 恒定转矩运行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基频以上调速 : 进入弱磁控制方式,作近似恒定功率运行
16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3)全数字化
单片机→ DSP 提高了时钟频率,指令列排队方式 集成硬件乘法器,增加I/O口 专用集成芯片: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
典型结构: DSP+FPGA(CPLD)+IPM
14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IPM模块
结构: (1)多层环氧树脂粘合的绝缘系统
(2)铜箔直接键合(DBC)技术
特点: (1)集成了驱动与保护电路,使设计、开发变得简单 (2)提高了可靠性,通态、开关损耗都较低
15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 I
A1
A1 X1
X
X . I
X .2 XX I
A
1
S X
2
S
S
S
A2
X2
S
A2
X
S
X2
X
X 2 A 2
N
N
N
a)
a)
τ
N
A1 X 1 A
a)
τ
τ τ
S
a)
N
a)
τ τ
a)
N
A1 X 1
a)
a)
τ
S
A2
A1 X 1
X
2017/9/23
τ
N
b)
τ
S
A X
τ
τ τ
A1 X 1
X2
τ
N
A2
τ
S
X2
τ
N
A
以课堂报告的内容作为综述报告选题
第8次上课时交报告 作业(电子版及打印版)
3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课堂报告题目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E=Blv=BlR(Ω1-Ω2) F=BlI=BlE/Z Z:一个极下的涡流等效阻抗
BLR 2 T =2PN FR =2PN (1 2 ) Z T2 n2 T1n1 输入: P 输出: P2 1 9550 9550
转差功率:PS=P1-P2
10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7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1. 交流凋速的发展 变极凋速
绕线式电机 串电阻 串级凋速: 恒功率串调,直流电机与异步电机在机械上联接 恒转矩串调,直流电机带交流发电机,能量回馈至电网 变频凋速: 受器件、技术上限制 50年代,SCR出现后发展很快 调压、滑差离合器、晶闸管串调
τ
S
N
X 2 A1 X 1
A X
S
A2
S
X2
NN
A 1 A1 X1X1 A A
S
NS
A 2A 2X 2X 2
X X
S S
N
A1 X 1
S
SN
A2
NS
S
A2
N
S S
S
A2
N
X2
S
N
A1 X 1
N
c)
A2
S
S
X2
S
NS
X 2 A1 X 1
A
SN
A1
A X1 2
b)
NS
X
X2
S N S
A2
N S S N N S S N S
X
X
b) A2
X2
A1 X 1
A1 X 1
A2
X2
b)
A2
c) b)
A
X
A
A1 c) X1
X2
X2
A1 X 1
c)
A2 A1 X 1 X
X2
A2
X2
A
X
A
b)
c)
A
X
X
A
c)
b)
A
X
X
A
b)
c)
A
X
c)
2p=2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2p=4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7)变频调速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一、发展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交流电:19世纪90年代出现第一条三相输电线 发电:同步发电机占99%电能总量(风电等应用后,有所变化) 用电:60~70%电能由电动机消耗,异步电机占80%左右 凋速的必要性:
泵、风机为例(占电机用电量的50%) 交流凋速取代直流凋速
直流电机的缺陷: 换向、接触、容量不够大 高速:3000r/min,400kW,低速:几千kW 交流电机的特点: 结构、维护、可靠性
• 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 脉宽调制技术 • 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 • 开关磁阻电动机 • 大功率交流电机调速
2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课堂报告
课堂上作报告
4人1组选一个题目
根据上课内容 ,相应题目承担者作报告
综述报告(以论文形式撰写)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潘再平
Email: panzaiping@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 交流电机调速概论 • 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 • 调压调速
• 绕线式异步电机的串级调速和双馈调速
13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器件: SCR GTO GTR P-MOSFET IGBT IPM 碳化硅器件(SiC)等
(1)模块化和功率集成电路(PIC)的出现
(2)脉宽调制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3)高频化的发展趋势 (4)软开关技术的发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6)变极调速 N N A
. I
. I
A1
X X . . I X A 1 1 I X1 分多绕组调速和单绕组调速
A
A
. I
N
. I1 A
N
X1
A1
X1
S
X
A
S
X2 N
A1 X1
S
A2
S
A2
S
A2
2. I
X2
N
A1
A. X 2
A
1
I
A .2 I
X
N A
N
交—交变频
无换向器电机(交-直-交系统),小功率(无刷直流电机) SPWM逆变器 矢量控制,70年代 解耦 直接转矩控制,80年代 无需转子电流解耦
8 2017/9/23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概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交流电机凋速方法
n
s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与方法—
60 f n (1 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