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1]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作者:刘爽(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
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
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
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
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
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影响研究

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影响研究今天我国与世界文学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随着汉语和英语之间交流的深入不断加大,英语作为世界人们交流的主要语言手段,英语已然成为一种国际化语言,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关于外来语言的界定,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自古以来,人们理解的“外来词”多数是指外来语言的一种,“外来语”在细节上是由“外来词语”所组成的。
在当今社会中,汉语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用到汉语化的词语,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会被用到,其中要数英语外来词语最为常见。
汉语和英语外来词的规模和程度的不断加大,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深入。
尤其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特别到了改革开放,我国与欧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大,许多欧美语言,特别是英语当中有部分翻译词语大量涌入中国,影响着我国现代汉语体系,占据了外来词语的一大部分。
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英语当中的外来词语对现代汉语的重大影响。
现在我们有必要对汉语当中出现的英语外来词做出深入和系统地探索研究,旨为语言教学做出指导和服务。
一、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1、外来词语创新了原有语言的活力在汉语的原有构成中,通常使用的范围很狭小,而且词语的使用能力比较有限,部分汉语已经慢慢被时代所淘汰,逐渐在词语的使用过程中淡化。
但是随着外来词语的进入,其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被不断加以利用和发展,因而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使得汉语的适用范围逐渐变大,甚至有些词语已经成为一些活跃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吧”、“西”和“洋”等。
另外近些年来。
有些词语在一些公开场合频繁出现,例如:共赢;粉丝;咖啡;双赢等等。
在上面词语中我们看到一个字“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赢”在现代汉语当中使用,一般只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指“输”的对立面,是胜利、获得意思;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获利”,但是即使它具有两种意思,但是使用范围、构词能力以及使用的频率都是非常有限。
但是直到近现代,随着我国与其他国际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和贫富以后,我们从英语词语当中引入“win-win”,因而有些人将它翻译为“共赢”,从此就诞生了共赢这个外借词。
浅析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与影响

浅析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与影响作者:王崴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一、英语外来词外来语也称借词,是指本民族语言中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和吸收过来的新词语。
外来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
从英语借来和引进的词汇和表达方法,比起其他语言更为丰富。
因此英语外来词带给中国语言和文化更深远的影响。
英语外来语要在汉语中得到使用,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方面的变化,以符合汉语的使用规则。
因此,从构成形式来看,英语外来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纯音译外来词:是指完全从外来词的发音进行翻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直接表达原词的发音形式。
例如:酷(cool)、秀(show)、沙发(sofa)、伊拉克(Iraq)。
(2)音意兼顾外来词:是指一个词的一部分来自原族词音译,另一部分采用意译。
这类外来词有两类:一类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
如:爵士乐(jazz-music)、摩托车(motor-car)、因特网(internet)等。
另一类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冰淇淋(ice-cream)、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奶昔(milk shake)等。
(3)借译外来词:这类外来词是指采用汉语的构词原则和方法,完全抛弃原来的语音形式,重新构成一个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的汉语词。
例如:代沟(generation gap)、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
二、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一)社会发展层面在汉唐时期,英语外来词就大量地被汉语吸收。
对于外来词,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观点对待他们。
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联系,经常带来大量的外国事物和概念。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广泛,西方文化借助外来词不断地涌入中国。
以英语外来词为载体的外来文化,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与汉民族语言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
(二)科技层面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个领域的新技术、新发现不断涌现。
英语外来语的产生背景及对汉语的影响

ywjsxxk@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英语对汉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金融、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等,更是渗透到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英语外来语的加入,使汉语的表意体系得到了完善,为汉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汉语中英语外来语产生的背景外来语,顾名思义,是从“外部世界”传入的语言,即本民族语言从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吸收了某些表达形式,在经由本民族语言系统的加工修改后,为本民族所用的语言表达。
外来语的存在说明语言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为语言的实质是文化,而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因此外来语现象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同理,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也是随着中国与世界诸多英语国家交流的日益频繁、深入发展而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
受益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世界上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无论是经济力量还是政治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国家。
因此,在世界近代历史上,英语几乎有着“世界通用语”的地位与影响力。
反观近代中国,却因为盲目自大、故步自封而错过了工业革命这个发展的绝佳机遇。
直到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摧毁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国人才开始观察外部的世界,真正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有多大。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量西方军事、工业技术开始传入中国,一起传入的还有西方的政治文化与哲学思想,英语与汉语的碰撞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时至今日,英语外来语在汉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一方面,英语的世界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它不仅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也最高,还作为联合国的第一工作语言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
另一方面,不同于近代中国是伴随着备受屈辱的侵略而被迫打开国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是抱着一颗与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心,向全世界张开了怀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不仅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努力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中的许多表达方式为各个领域的人们所运用并接受。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

参考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视。这些外来词的引入,不 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想和交流工具。本次演示将从历 史背景、外来词类型、影响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进行深 入探讨。
一、历史背景
自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大量英语词汇开始进入汉 语。最初的进入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政治等领域。例如,“”、“电脑”、 “民主”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的普 及,英语外来词的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社会、经济、娱乐等各个领域。
3、对汉字书写和规范产生一定 影响
随着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一些汉字的原有书写方式被改变,甚至出现了 一些不规范的汉字组合和书写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 美观度。
四、英语外来词的规范化问题
为了维护汉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需要对英语外来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具体 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定规范化的原则和方法
应明确规定英语外来词的借用方式和规范化原则,明确规定哪些类型的英语 词汇可以借用、哪些不能借用,以及借用时应遵守的书写和发音规范。
2、建立专门的英语外来词词典
可以编写专门的英语外来词词典,方便人们查询和学习规范的英语外来词。 此外,还可以为词典中的每个单词提供相应的英文原文和注释,帮助人们更好地 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四、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普及,英语外来词在未来还将继续进入汉 语。我们应当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谨慎选择和引入英语外来词,以适应时代的 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英语外来词的研究和教育,使人们能够更 准确、更恰当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
总结: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丰 富了汉语词汇,为我们的表达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应该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加强对英语外来词的研究和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浅谈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浅析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要强摘要:近年来,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大量出现,并产生一些新的现像如字母词异军突起、音译词回潮,这对汉语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英语外来词的来源形式和发展变化,尤其随着近些年来网络涌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国际一体化的进程,英语外来词在内容上也不断更新。
本文在分析了英语外来词带给汉语发展的利与弊之后,提出我们应该对英语外来词进行合理地运用和规范,使它能够起到促进汉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发展;递增;影响;规范中图分类号:H313.5Analysis of Chinese loan words in EnglishYao qia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nglish loan words in Chinese in the appearance of large numbers and produce a number of new words are like the letters such as the emergence, resurgence of the word who, which the Chinese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of loan words in English 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etwork into people's lives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English loan words in content is also constantly upd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loan words in Chine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s and cons, the proposed outsid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use of words and norms, so that it can play a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development.Keywords: English loan words; Development; Incremental; Influence; Norms引言所谓“外来词”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和影响

·82·堕签迭墼她垫查兰堕堂塑!Q Q!至笙!麴!!!!!!!!!坚!!垒i!!!!生!!!!!!!!!!!!!!!!!!!!!!!gz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运用和影响杨才英(I珏f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529000)攘耍:语言是及姨社会生活盼一面镜子,薅谗舞语玄最敏感、最渗跃因素的穗汇,翻是观察社会生漆登纯辑一令富口。
文章通过对中文中英语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运用方式的详细归纳,探讨了这些外来词对我们民族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的影响。
关键谰:外来词;避用;影响审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07)03—0082—02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襻,歪魏美国著名的语富学家萨丕尔所言:“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
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
”汉语巾从英语借来的大量耘词就是这秘文化交流秘融合的产物。
因此,我蠢l可以从借词中窥见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
新时期源予英语的借词涉及哪些方面,又出现了秘5些瓶的借入形式,这些外来词对我们民族传统观念和文亿心理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源翻英语外采词所涉及的内容汉语所吸收的荚溪外来谲许多楚跤霹常童活密切裰关的词语。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这贱在外来词吸收上可以得到明显反映。
如在饮食方面:绿色食品(gr een f ood)、肯德綦(K ent ucky)、热狗(hot dog)、逮溶嘲啡(i ns t ant cof fee)、扎啤(aj arof beer)、可口可乐(Coca-Col a)、软饮料(sof t dr i nk)。
穿着方面有:牛仔裤0eans)、迷你裙(m i ni ski rt)、t:L基恧(bi ki ni)。
日常用I螽方蘑:隐形§瑟镜(cont ac t l ens es)、香波(s ham poo)、席梦思(s her m ons)。
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作者:宋岷源李艳华来源:《学园》2015年第20期【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世界文化交流持续发酵升温,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势必会丰富、发展和演变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
目前,大量的英语词汇涌入汉语之中,既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语言的互借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当属正常现象;而崇洋媚外,对外来语的过度热衷则属非正常现象。
【关键词】英语外来语汉语语言影响【中图分类号】H1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0-0055-02那些影响本土语言的从他国或地区引用来的语言,我们统称外来语,我们通常理解的外来语的定义为: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
它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
研究一门语言的发展变迁,离不开对该门语言外来语的探索和研究。
纵观汉语发展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高潮:第一次高潮在出现在汉唐时期,主要是在张骞打通西域丝绸之路之后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西域的语言中我们吸收了诸如“葡萄”“骆驼”等西域外来词;从佛教语言中吸收了“尼姑”“和尚”“菩萨”等佛教外来词。
第二次高潮是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的同时,也把列强使用的语言带到了中国,此时汉语从英语吸收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词汇;从日语中吸收了“组织”“纪律”“方针”等词汇。
第三次高潮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可以粗浅的认为这次高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也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尽管我们吸收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词汇,但是第三次吸收外来语的高潮对汉语言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冲击也是最大的。
而第三次的汉语语言的变迁,主要受英语影响。
一英语外来语大量进入汉语的原因1.英语自身强大的影响力目前,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和地区最广的语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语言,是马耳他、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二语言。
英语是全球教育领域的主要语言,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学基本都是位于英国或美国的高等院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作者:刘爽(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
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
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
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
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
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1.2 商业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引入国内,大量外来词以音译等方式出现,进入汉语体系中,如奔驰(Bench)、耐克(Nike)、柯达(Kodak)等。
此外,在很多产品的广告语中,英语外来词也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如“Keep Moving”(ANTA), “I’m lovin’it”(MacDonald’s), “Connecting People”(Nokia)等广告语,给消费者以更加时尚的感觉。
1.3 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的英语外来词涌入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高尔夫(Golf)、曲奇(Cookies)、麦当劳(MacDonald’s)、男朋友(boyfriend)等等。
1.4 经济生活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刻地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大量外来词出现在了经济生活领域。
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等。
2.借用方法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扩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对汉语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而英语对汉语的影响则正是从词汇切入的。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2.1 音译词音译词是指利用汉语中音素的发音去尽可能地接近英文原词的发音,而并非仅仅是去模仿其发音,如白兰地(brandy),嘉年华(carnival),巧克力(chocolate)。
2.2 意译词意译词是对英文词的直接翻译。
这种意译词是利用汉语中已存在的丰富词素,去指代中国从英语国家借鉴而来的新的事物、概念和思维方式。
意译词是汉语体系中完全中国化了的英语外来词。
具体而言,按英文原词的内部结构,意译词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完全按照汉语词的构成形式、利用汉语中已存在的词素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汉语词汇,如备份(backup)、互联网(internet)等。
另一类则是依据英文的形态和句法结构,将英文词进行字面翻译,从而使两种语言之间能在词素层面上一一相配,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对英文复合词的翻译和引进中,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人才市场(job market),动作片(action film)。
2.3 混合形式混合形式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将汉语词素与音译词相结合,以指代一定的语义范畴在第一分型,汉语语素添加到假借字,以显示语义范畴,从而增强了新词汇的可理解性,如啤酒(beer),吉普车(jeep),古龙香水(cologne)。
而第二类,则是以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方法将英文复合词引入汉语,如克隆羊(cloned sheep),空中巴士(air bus)。
2.4 音意兼译词音意兼译词,一方面含有一定的语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英文原词的词义,而另一方面又像音译词一样,能模仿英文原词的发音。
例如,脱口秀(talk show)、可口可乐(Coca-cola)、黑客(hacker)等等。
音意兼译词与音译词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多地利用汉语中已有词汇去保持与英文原词的一致性。
2.5 英文原词近年来,英文原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BBS、E时代、服装Show、VIP卡、MP3、CBA等等。
虽然在融入中国人日常话语的过程中,英文原词的发音难免会发生些变化,但是毫无疑问,英文字母仍是所有英语外来词中中国化程度最低的。
3. 产生原因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其成因,汉语引用英语外来词这种现象,同样有多方面的原因。
下面主要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社会心理意识、汉语选词法则以及英语在中国普及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3.1 世界经济发展几个世纪以来,英美政治经济相继在世界占主导地位,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也成了国际交流中的一种公共语言。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
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这种国际交流促使中国人大量地使用英语,与此同时增强了英语对自己母语汉语的影响力。
3.2 社会心理意识社会心理、价值取向属文化的深层结构,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词的接受及采纳,作用不可忽视。
如对于现已进入网络时代的人们,有着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体现在语言方面则简单实用,甚至直接将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拿来使用。
3.3 汉语选词法则引进英语外来词符合汉语言选词的法则。
“简明”是汉语言选词的无形法则。
如“WTO”比“世界贸易组织”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前者表达了与后者完全相同的意思,但却简单得多。
3.4 英语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部分小学和全部初中都开设了英语课,由此,中国人才不会对汉语中出现的英语原词过于排斥。
4. 正确看待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近年来,随着英语外来词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汉语中,人们对在汉语中引入英语外来词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反对和支持。
很多对此持反对态度的语言学家对英语的“入侵”非常担心,他们提出要“纯正”汉语,防止汉语异化。
而我则支持许多对汉语中引入英语外来词持积极态度的学者的观点。
4.1 汉语中使用的英语外来词与汉语的总词汇量相比,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尽管汉语中涌入了大量的外来词,但我们不必过虑。
4.2 汉语中使用英语外来词是语言的一种融合现象。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不同语言通过交流已开始出现融合。
英语外来词不仅出现在汉语中,还出现在其他语种中;汉语中不仅引用有英语词语,也引用其他语种的词语。
可以说,汉语中使用英语外来词,这种语言融合现象有利于英汉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4.3 汉语中大量引入英语外来词符合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
汉语中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实际上跟全球化背景密切相关。
一百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的层出不穷,对外对内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科技文化知识和大众传媒的空前普及,英语外来词大量涌入。
作为文化的载体,汉语本身是难以反映这一变化的。
很多外来文化难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物,如果放弃外来词,如何来定义这些外来文化。
因而引入英语外来词来更便捷更准确表达引进的事物,从而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4.4 开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对于外来词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语言现象,外来词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不同文化主体与汉民族间经济、制度、思想等各方面的相互交流。
4.5 英语词汇简洁、凝练,表意效果十分显著,让人易记易理解,也给古老的汉语带来了鲜活气息。
5. 结语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大量英语外来词进入现代汉语,并对之产生了冲击,但汉语并未像某些语言学家担心的那样被异化,相反,英语外来词的进入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员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英文化之间的渗透还会进一步扩展和延伸,英语外来词也会不断增加,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为现代汉语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并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骆卫星. 论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冲击[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2)2.刘淑华.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的影响[J]. 教育与职业,2004(26), pp. 34-353.陈颖君. 汉语引用英语原词现象浅析[J].出版科学, 2002(3)4.刘传清钟静. 试析现代汉语外来词[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5.朱务诚. 商务英语对汉语的影响[J]. 国际商务研究, 2003(1),pp.67-706.杨泽雯. 透视当代汉语新词语的英语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5),pp.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