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二框
高中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目录-人教版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课件

——
1
2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起源、功能、任务、是 什么、基本问题、变革
二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辩证 唯物
主义
马 克 思
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B
• C.产生与人们的惊奇、困惑
• D.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31
• 2.哲学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说进入哲学的殿堂并 不难。想进入哲学殿堂,需要( )
• ①善于观察生活
• ②保持好奇心 • ③善于否定一切学说
A
• ④冲认识到哲学就是生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古希腊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
• 古希腊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 西西里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 水、火。“爱”与“恨”的力量将其聚合或分解。
• 安纳萨戈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他 研究陨石猜想其他星球与地球成分相同,也许有人类。
• 德谟克利特:世界由聚散不定的原子组成。
14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 上帝?雪神? 水与气的混合? ……
你相信命运吗?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动物有意识吗?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谁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上帝? 英雄?统治者? ……
你是谁? 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死后有生命吗?会以另一种 形式存在吗,如灵魂?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课PPT课件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
现)
17
有一年,家乡闹洪水……
奶奶 孙女
思想 认为命由天定
认为人定胜天
行动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 待,逆来顺受,指 望得到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 奋争,不屈不挠
世界观
方法论
结果…… 18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方法论的含义: 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 出来的看法和观点。
15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祖孙两人都有世界观吗? 她们都有哲学吗?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结论一: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0
11
本节内容:
三个关系 三个概念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12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6
2、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 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 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单元一:人类文明与哲学思维第一课: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目标: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理解其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活动:- 展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学生小组讨论人类文明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课: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目标:了解古代哲学思想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教学活动:- 分组研究古代哲学思想,并展示研究成果。
- 分析古代哲学思想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教学资源:- 分组研究资料:古代哲学思想家及其思想单元二: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第三课:社会生活与道德伦理- 目标:探讨社会生活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 教学活动:- 分组讨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角色扮演。
- 分析道德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教学资源:- 角色扮演任务:道德困境情景第四课: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 目标:思考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的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教学活动:- 学生分享个人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 分析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的关系。
- 教学资源:- 学生分享材料:个人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单元三:自然与人类第五课:自然观与人文精神- 目标:了解自然观与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并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教学活动:- 分组研究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和人文精神的变化,进行展示。
-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
- 教学资源:- 分组研究材料:不同时期的自然观与人文精神第六课: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目标: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并思考其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活动:- 回顾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发展阶段。
- 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并进行探讨。
-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以上是《生活与哲学》全册的教案,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教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世界观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2)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和任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分析: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使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水平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水平(2)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水平(3)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水平(4)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使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从而增强他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⑴哲学的含义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难点:⑴世界观的含义⑵哲学的含义。
⑶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⑷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能够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
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
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所以,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二框

人的思想观念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 么关系?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
决定
世界观
体现
方法论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世 界
人类社会 思维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论理学、经济学等)
推动哲学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 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 强大而日益迅猛的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的领域每一个划时代的发 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的唯物主 义思想的指导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晚年的 牛顿,在寻找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线力时,屈 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 次推动之上,从而走向了唯心主义,在科学的道 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2)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 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哲学是哲学家把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 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 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 观并不等于哲学。我们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又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世界观与哲学
事物是普 遍联系
一切事物都 是运动变化
你知道什么是水果吗?
依据百科全书 : “水果是指可食用的多汁 液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 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
水
果
个性:
共性: 含果酸,糖类, 多汁,味甜
苹果、香蕉、橘子……
你听过“白马非马 论”的故事么?
有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 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 城。于是公孙龙就开始他的论证 –—— 白 马非马,最后它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 著他的 ( 不是马的 ) 白马进城去了。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家里来了位不速 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 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 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 是:“荷克”(hog,意为“猪”)和 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 关系!
自
一切从实际出
身
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综
全面的
合
联系的看问题
学习与社会生活
哲学
思考:从上述事例探讨中,我们不知道哲学是
什么,但看问题(认识世界),办事情(改造世界) 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的与哲学智慧结合在一起。 这些哲学智慧是天上掉下的?还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这说明什么?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 墨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探究“天” 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 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 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
哲学家的智慧
苏格拉底
培根
爱因斯坦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 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 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 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 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思维导图——生活与哲学部分26834电子教案

思维导图——生活与哲学部分2683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结构思维导图※※考点:哲学的产生与形成考点: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注: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哲学的指导具有两重性。
考点:哲学的作用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结构思维导图※※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结构思维导图※※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结构思维导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考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结构思维导图※※考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结构思维导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考点:党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考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结构思维导图※※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结构思维导图※※考点: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内在联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结构思维导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结构思维导图※※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结构思维导图※※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结构思维导图※※考点: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 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哲学是哲学家把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 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 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 观并不等于哲学。我们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又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世界观与哲学
推动哲学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 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 业强大而日益迅猛的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的领域每一个划时代的 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的唯 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晚 年的牛顿,在寻找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线力时 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 一次推动之上,从而走向了唯心主义,在科学的 道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那么,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有没有关系呢?
• (1)具体科学知识: • 形成: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
• 类别: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 研究对象: 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个具 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羊生羊
万有引力 遗传与变异
事物是普 一切事物都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
腿叹气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 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 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不是明天才考试吗, 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 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你 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说明这次你有 备无患吗?”
各种世界观:
•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认为“水” 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 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 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 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 由火构成的。
• 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 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 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注意
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孙女:奶奶,您为什么要烧香拜佛? 奶奶:佛祖能保佑我们。 孙女:佛祖怎么能保佑人呢? 奶奶:因为人是佛祖创造的,万物都是佛祖创造的。
孙女:奶奶您错了,根本没有什么佛祖。世界是 客观存在的,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奶奶:嘘,不许胡说……
凶宅的秘密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 有多人死去 , 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 认为此地风水不好 ,于是便称之为 " 凶宅 " 。 在这期间 , 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 , 乞 求神灵的保佑 , 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的发生。后 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 ,工作组的同志认 为 ," 凶宅 " 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 ,一 定是有原因的。后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 , 终 于真相大白 , 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 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 ,这座农 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
人的思想观念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有 什么关系?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
决定
世界观
体现
方法论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世 界
人类社会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论理学、经济学等)
思维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自是然世界界观。
物质世界
①整个世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观念、思想等
(主观世界)
②世界观的特点:
A世界观人人都有(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B但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 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 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区别
世界观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
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特点 零散、自发形成的
存在
人人都有
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自觉形成、系统化、 理论化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A.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B.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错误 A.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倾向 B.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 凶宅 ” 问题上 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的 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 世界观: 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和处 理问题
哲学
方法论:人 的们根认本识原和则改和造根世本界观点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区别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 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 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 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 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 思的一门学问。
①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有一年,家乡闹洪水……
思想
行动
奶奶 孙女
认为命由天定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 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 的恩赐。
认为人定胜天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 不屈不挠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 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遍联系
是运动变化
具体科 学的个 别规律
整个世 界适用 的普遍 规律
你知道什么是水果吗?
依据百科全书 : “水果是指可食用的多汁 液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 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
水果
共性: 含果酸,糖类,
个性: 多汁,味甜 苹果、香蕉、橘子……
你听过“白马非马 论”的故事么?
有一天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 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 城。于是公孙龙就开始他的论证 –—— 白 马非马,最后它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 著他的 ( 不是马的 ) 白马进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