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彷徨离婚读后感

彷徨离婚读后感《彷徨离婚》读后感。
《彷徨离婚》是一部由作家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小说以离婚为主题,展现了离婚对于夫妻双方以及家庭的影响。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离婚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离婚的态度以及离婚对于个人内心的冲击。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离婚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
小说中,主人公离婚后,面临着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离婚对于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仅经济上面临着困难,心理上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她在离婚后,感到孤独和彷徨,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
这种内心的彷徨和挣扎,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离婚对于个人的伤害和影响。
离婚不仅仅是一种法律上的解除婚姻关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创伤,需要时间和勇气去面对和治愈。
另一方面,小说也反映了离婚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离婚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事情,更是对于孩子和家庭的伤害。
在小说中,孩子因为父母离婚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面临着家庭的破裂和父母的分离,心灵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而对于社会来说,离婚也会对社会稳定和道德观念造成影响,离婚家庭的孩子可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离婚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
通过阅读《彷徨离婚》,我深刻地理解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
婚姻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是它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夫妻双方,更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因此,我们在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需要认真对待,不轻易放弃,更需要用心经营。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对于离婚的人给予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新开始生活。
总的来说,《彷徨离婚》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小说,它通过对离婚的描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离婚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它让我们认识到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更让我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用心经营,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张爱玲小说的创作特色

张爱玲小说的创作特色
张爱玲小说的基本主题,是对病态人生人性的描写批判和追根溯源。
她对丑陋的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不幸的婚姻便以极阴暗的心理和极狠毒的手段在子女身上报复,最终把儿女逼成了像她一样的狂人。
张爱玲在描写畸形人生人性并进而追索其根源时,并未仅仅归因于人的本能欲望,而是将探寻的目光投向外部世界——对特定时代文化形态的观照,她揭示出了封建文化的苟且守旧对人心的限制约束和资本主义文化的金钱欲望、享乐原则对人心的腐蚀与扭曲,并由此获得了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价值与意义。
在艺术上,张爱玲成功地融会贯通了传统小说情调、传统小说笔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现代艺术技巧,以一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建构起堪称一流的现代小说表现形式。
张爱玲对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成功地融铸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心理分析、意识流捕捉、潜意识揭秘等,用以对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探幽发微。
她的小说意象丰富生动,隐喻繁富巧妙,语言华美、精巧而畅达。
中国小说——《金锁记》

童世舫
女儿长安
儿子长白
丈夫姜仲泽
其他人物……
儿媳芝寿
2.2 人物性格——曹七巧
THE CHARACTER OF CAO QIQIAO
在小说中,曹七巧的行为变化 为:
受虐——自虐——虐人
在小说中,曹七巧的性格特征变 化为:
清纯、朦胧——追求爱情、 性压抑——人性扭曲
2.2 曹七巧性格变化的过程
2
2.1 创作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LDEN CANGUE
1943年 浮华的洋场社会
上海
战争的阴云又给它增添了一种 及时行乐的颓废气息
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念杂糅在一起 价值虚无,物欲横流
人性丑恶
2.2 人物及性格
THE CHARACTERS OF THE GOLDEN CANGUE
文学作品之中国小说
——以张爱玲《金锁记》为例
1
《金锁记》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 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 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 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 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亲手毁掉自己儿女的幸福。 张爱玲 另辟蹊径,讲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亲生儿女迫害摧残的传奇故事, 从而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环境怎样把一个原本有 着温情性格的正常女人变成一个阴鸷狠毒的“吃人者”。
2.2 曹七巧性格变化的过程
THE CHARACTER OF CAO QIQIAO
③ 心理变态
曹七巧用金钱把自己的情欲狠狠地压制 在心中的时候,金钱,成为她心中唯一 目标。由于这种金钱欲望过于强烈,所 以,她并不会象一般人那样是被动防守, 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 住金钱。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变态。三种 变态性心理:财产危机症、虐待狂、性 变态。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张爱玲代表作》是1999年10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爱玲。
该书主要收录了张爱玲的一些代表作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张爱玲外文名: Eileen Chang别名:张煐(父母取名)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 1920.09.30逝世日期: 1995.09.08毕业院校:香港大学(后因战争辍学)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曾用笔名:梁京流派:海派作家原籍:河北丰润主要作品集: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丈夫:胡兰成、赖雅(美国)代表作:《半生缘》: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怨女》:张爱玲这部作品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麻油西施”银娣在麻木、压抑的生活中,女人的变态心理被张爱玲描绘得入木三分。
《倾城之恋》:张爱玲的成名作与代表作。
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留情》:本书收录了张爱玲1945年以后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情场如战场》:本书收录了张爱玲剧作《情场如战场》、《小儿女》、《魂归离恨天》等三种及小说增补。
《红楼梦魇》:本书是张爱玲十余年间对《红楼梦》的考据与研究。
《老照片:对照记》:搬家的次数太多,平时也就“丢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丢的东西越是要丢。
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内,借此保存。
张爱玲语录1、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2、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张爱玲《浮花浪蕊》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张爱玲《浮花浪蕊》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张爱玲《浮花浪蕊》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导语】:浮花浪蕊是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浮花浪蕊》主要内容是什么,来了解一下吧!在文集《惘然记》序言中,张爱玲自述《浮花浪蕊》这部小说改了多次,直到最后一次大改,“才参用社会小说做法,题材比近代小说散漫,是一个实验。
第十六章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 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绩优异,连获 奖学金,并有机会赴伦敦大学深造。日战爆发后, 不得不中断学业,回沪从事文学创作为生,租住 赫德路爱丁顿公寓65室(常德公寓),与姑母为 邻。 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 表了《沉香屑 第一炉香》,一鸣惊人。从此,她 一发而不可收,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 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 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 重要的小说和散文。
她的两性之爱没有所谓的“温柔缠 绵”,也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美好结局,有的只是男女之间的调情, 权衡利弊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例如《金锁记》、《倾城之恋》、 《沉香屑 第一炉香》等。
(三)基本上写的都是软弱的凡人。
她的笔下只有一些少爷、小姐、太太, 他们大多沉溺于或周旋于两性之爱、 婚姻和金钱之间,穷算计之能事,疲 惫孤独而又恐慌,多是一些人性的扭 曲者、变态者。 张爱玲小说中的场景,大多都相对地 封闭在上海弄堂、公寓等窄小的空间 里。她笔下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 人物。
《沉香屑 第一炉香》: 西方现代文明侍养着最腐败最古旧的 封建生活方式与文化。 《倾城之恋》: 小说通过两者发生的恋爱婚姻纠葛委 婉曲折地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养成的人性 歧异,并在一场毁灭性的陷城战火中使歧 异的人性遇合。 白流苏:一个来自破落的诗礼世家的具 有东方情调的女子。 范柳原:一个洋味十足的华侨子弟。
第十六章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一、生平及创作简介:
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 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 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瑛。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 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 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 新女性。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 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 黄素琼出国留学。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张爱玲小说创作

1945-1968年作品年表
1945-2,《留情》,《杂志〉14卷6期 3-6,〈创世记〉〈杂志〉14卷1、3期 〈鸿鸾喜〉,不详 1947-5-6月,〈多少恨〉,〈大家〉2-3期 1950,〈小艾〉,〈亦报〉连载 1951,〈十八春〉,〈亦报〉连载 1954,〈秧歌〉,香港〈今日世界〉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 1966,〈怨女〉,香港〈星岛晚报〉 1968,〈半生缘〉,台湾〈皇冠〉杂志 〈相见欢〉,不详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内容
新旧交替时代的人生悲欢 〈十八春〉:曼桢:自立、自强的妹妹 被姐姐曼璐、姐夫祝鸿才所摧残的人生 故事。
张爱玲小说的风格与成就
夏志清认为,张爱玲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 的情怀,又有观察人生处境方面的悲剧感 A、意象繁复、丰富 B、有强烈的历史意识 C、处理人情风俗十分熟练,对人心理揭示深 刻,主要受弗洛依德和西洋小说影响,心理描 写细腻,另方面又得益旧小说,对白圆熟,摸 透了中国人的脾气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内容
对现代文明的审视 〈倾城之恋〉:一个自私男人与一个自私女人 的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表现洋场人生和文明 的苍凉图景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 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 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 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 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 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生活个十年八 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 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 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张爱玲的文集
1944-9月,小说集〈传奇〉出版,收10篇 《沉香屑第一、二炉香》 《茉莉香片》 《心经》 《倾城之恋》 《琉璃瓦》 《金锁记》 《封锁》 《连环套》 《年青的时候》,《花凋》 1945年初,散文集《流言》出版
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的简介

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的简介1、张爱玲最经典的作品就是《倾城之恋》了,张爱玲以独特的韵味和情致讲述了一对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
2、《倾城之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创作的著名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和经典代表作。
《倾城之恋》讲述了一对现实中的庸俗男女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上演的一幕倾城之恋,叙述了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爱情故事。
此部作品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之一,奠定了张爱玲在中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3、《倾城之恋》的爱情故事发生在香港。
女主角白流苏原是上海的白家小姐,在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身无分文的她备受亲戚们的冷嘲热讽。
在她失望之余,从此变得冷漠,看尽世态炎凉。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男主人公范柳原——一个多金潇洒的单身汉结识,于是孤注一掷,远赴香港,追求范柳原的爱与婚姻。
他们两个情场高手在浅水湾饭店斗智斗勇,最终白流苏服输了。
但在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时,范柳原打消了离开的念头,回来保护白流苏。
在生死攸关时,两人于“一刹那”间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最后终于结婚了。
但是婚姻并不能改变范柳原之前的生活习惯与作风,白流苏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4、《倾城之恋》的作者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张爱玲原名张瑛,于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
张爱玲家世显赫,童年时光却是黑暗的。
她的生母流浪欧洲,她和弟弟是在后娘的监管下长大的,所以导致她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悲观与势利。
张爱玲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等,而她的经典代表作有《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
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于洛杉矶加州逝世,享年75岁。
5、《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为倾心的作品之一,张爱玲以独特的韵味和情致讲述了一对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
著名作家王安忆说:“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前,两手合 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 十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啊!他难道是 哄她吗?他想她的钱。她卖掉一生换来的几个 钱?仅仅这一转念使她暴躁起来,就算她错怪 了他,他为她吃的苦,抵得过她为他吃的苦么 ?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她,她恨他,他 还在看着 她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 那个人啊!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发现不 好么?即使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 跟真的差不多。
《茉莉香片》片段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龙, 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一隅 的紫色的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 也死在屏风上。
《红玫瑰与白玫瑰》片段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 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 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 开来讲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 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 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 一颗朱砂痣。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 有条有理的。”
2、独特的主题和视角,与四十
年代乃至整个新文学主流话语拉 开距离。
在金钱和情欲主宰下的都市男女的爱情和婚 姻,是张爱玲小说的独特角度。 远离主流文学话语,通过日常生活来写文明 与人性的哀歌,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是 张爱玲小说的独特主题。
3、特别善于创造意象,通过
暗示性、象征性的意象丰富小 说内涵。
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对市民文化的批判。
曹七巧的形象揭示了金钱扭曲人性、毁灭人 性的悲剧。 曹七巧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男权文化中女性 的悲剧命运。
她的婚姻是哥嫂安排的;爱上姜季泽是她宿命;
悲剧的永恒性
开头:三十年前的月亮升起来了,„„ 结尾: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巳沉下去了,三十 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 有完— —完不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片段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 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 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 记她的灵魂。
《我的天才梦》片段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別无生存的目标。
生命是一袭华美得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金锁记》片段
“上海传奇”:《金锁记》
这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是张爱玲的代表作, 创作于1943年,被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傅雷称 为是当年“文坛最美的收获”。 张爱玲最擅长写的是都市男女的情欲、金钱 的故事。这部小说是其中最深刻、最惊心动 魄的一部。
“上海传奇”:《金锁记》
小说写上海的市井女子曹七巧由父母兄嫂 做主,嫁给大户人家的身体残疾的大少爷, 一生情欲得不到满足 ,金钱便成为她生 命的惟一中心。 金钱的枷锁压抑、禁锢了情欲,在金钱与 情欲的双重压力之下,曹七巧心理极度扭 曲、变态。
女性悲剧命运的永恒性,通过月亮 意象贯穿全篇,一再被暗示出来。
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魅力
1、丰富多彩的心理描写,体现中西、 新旧融合的特点,标志着中国现代小 说心理描写手法的成熟。
融合中西方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具有象 征意味的意象、视角转换等方式,把人物 动作、言语、服饰与心理感受打成一片, 有新意,又有明显的传统文学的痕迹。 还善于通过环境的渲染来衬托、暗示人物 的心理变化。
《倾城之恋》片段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 类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 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 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 在这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 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红玫瑰与白玫瑰》片段
“地板正中躺着烟鹂的一双绣花鞋,微带 八字式,一只前些,一只后些,象有一个不 敢现形的鬼怯怯向他走过来,央求着。”
“上海传奇”:《金锁记》
作品写出了曹七巧心灵扭曲的整个过程。 性压抑——金钱禁锢情欲——心理变态。 曹七巧变态心理的表现:财产危机症、 虐待狂、性变态。
曹七巧是底层的市民形象,贪占便宜、
粗俗、缺乏教养。 以青春为代价,换来了金钱,有了安全 感,但是,黄金的枷锁已经使她失去了 爱的神经。对一个斤斤计较的、庸俗的 小市民而言,还有比钱更重要的吗?
《留情》 片段
米先生回到客厅,立在书桌前,„„清一色 的盒子,冰纹笔筒,水盂、纲钥匙,碰上去 都是冷的,阴天,更显得家里窗明几净。
张爱玲的爱情观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 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 “哦,你也在这里吗?”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 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 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金锁记》片段
„„. 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她的爱给了她无 穷的痛苦,单是这一点,就使她值得留恋。 多少回了,为了要按奈她自己,她进得全身 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错。 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 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 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 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4、小说的语言、艺术形式与情
节内容上体现出新旧融合,雅俗 共赏的特点,丰富并发展了现代 小说艺术。
旧、俗:承袭中国古典小说结构手法,借鉴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故事内容通俗,可读性强 的特点。 雅、新:语言精致典雅,艺术技巧精湛。小 说艺术技巧追求创新,大胆应用西方小说的 技法,丰富并发展了现代小说艺术。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 细细的喜悦,„,这些年来,他跟她捉迷藏 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可不是, 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 了。人生就是这样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 她为什么嫁到姜家呢?为了钱么?不是的,为 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 爱。
《金锁记》片段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小说反映了渺小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 无奈和悲哀。
“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 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事 果?„„失去了记忆的文明人在黄昏里跌跌 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什么 都完了。”
这些问题……我来试一试
对这段传奇爱情故事,小说重点描写的是范 柳原与白流苏的调情表演,作者为什么这样 写? 范、白两个人之间真的有爱情吗?范柳原的 爱情与白流苏对爱情的期待和想象一样吗?
一个苍凉的手势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显赫的家世
童 年 张 爱 玲
张爱玲 与父亲、弟弟
大红大紫的张爱玲
胡兰成
一、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1920出生于天津,原名张煐,有着显赫的家世。童
年和青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
1943年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引起文坛
瞩目。同年,代表作《金锁记》发表,震惊文坛。 被称为文坛的奇才。这篇小说被当时的文学平论家 傅雷称为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1944年在上 海出版小说集《传奇》,出版后的第四天即销售一 空,轰动上海文坛。这部小说集多次再版,成为现 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小说集之一。
“香港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
故事背景是40年代末期的香港。小说写年轻 女子葛薇龙“由良而娼”,走向“沉沦”的 故事。 她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她与那些街 头妓女的区别,只在于“她们是不得已,我 是自愿的!” 一句话写尽了葛薇龙的悲哀和 无奈。 以金钱和情欲作为描写都市男女的视角,在 第一篇小说中就基本奠定了。
一、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40年代末,除了写小说意外,还从事电影剧
本创作《不了情》《太太万岁》等。
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1995年死
于洛杉矶公寓。
晚年除了创作以外,还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有《红楼梦梦魇》,翻译晚清时期的通俗小 说《海上花列传》。
二、张爱玲小说的特点
没落贵族家庭的女性生活,是张爱玲最擅长 的题材。 受到金钱和情欲主宰的都市男女的爱情和婚 姻,是张爱玲小说的独特角度。 远离主流文学话语,通过日常生活来写文明 与人性的哀歌,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是 张爱玲小说的独特主题。 尽管题材狭窄,但是对人性的揭示却达到了 相当的深度。
“双城故事”:《倾城之恋》
小说极富传奇色彩,以上海和香港为背景。 白流苏是破落户大家族的闺秀,离婚后回到娘家。 当遇到富有的华侨子弟范柳原之后,她就把自己仅 有的青春、名誉都压在了这桩婚姻上。而范柳原并 未打算娶白流苏,只跟她调情,给她情妇的地位和 身份。 香港沦陷,阻止了范柳原的返程,在战乱中他们之 间有了患难夫妻的感觉和情分。最终,白流苏成了 名正言顺的范太太。
善于推陈出新,赋予旧的意象以新意,还
巧妙应用色彩的参差对比来结构意象 ,获 得鲜明的视觉效果。暗示性、象征性的意象 使原本抽象的东西,成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具有具体可感的形态,而且使小说内涵富有 张力。 例如月亮,镜子,墙,时钟,绣在屏风上的 鸟等意象。
《金锁记》片段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 的夜漏——一滴,两滴„„一更,二更„„ 一年,一百年。” ——触觉 他到窗前,揭开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阳 色窗帘,季泽正从堂里往外走,长杉搭在臂 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 绸裤垮,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排着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