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合集下载

美国_日本_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_续秀梅

美国_日本_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_续秀梅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总第82期) 美国、日本、英国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续秀梅 王丽丽从世界经济历史发展来看,企业并购由来已久,而真正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则是从19世纪末开始。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并购最早出现在英国。

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工业经济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企业并购颇具特色。

而从近代西方国家企业并购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的企业并购最有代表性。

同时,日本的企业并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美国的企业并购浪潮美国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每次企业并购都给美国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向前发展。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7—1904年,被并购的企业总数3010家,并购资产总额达69亿美元。

这次并购浪潮是多次并购潮中最重要的一次,主要特点有:1.大量中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该部门占据统治地位。

2.19世纪下叶,自由经济思想盛兴,工农业竞争蔚然成风。

这一时期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因而大部分企业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

3.在企业并购中,美国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完成了企业结构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变。

从总体上讲,这次并购浪潮是为了形成大企业以取得垄断地位和规模效益。

国民经济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了,从而使社会化大生产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实现。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16年—1929年,其中1929年为最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的规模和范围比第一次浪潮扩大了约一倍左右。

这次并购的动机主要是对寡头垄断及规模经济的追求,加强了第一次浪潮所形成的集中,但由于政府加强了反托拉斯法的实施,从而增强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这次并购浪潮的特点主要有: 1.支柱企业的并购市场相对减少,小型企业之间的并购相当活跃,主要原因是:“克莱顿法”的出台,使各行业的支柱企业追逐垄断的动力有所收敛。

2.这一阶段美国企业以纵向并购为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企业之间的并购现象,最初是从国内市场展开的。

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是伴随着跨国直接投资一起形成和发展的。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至今,企业并购已经经历了五次浪潮:从19世纪70年代起发生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到1916年起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主要在国内市场上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在海外以创建方式从事直接投资外,还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他国企业。

总的来说,在前四次大企业跨国并购浪潮中,基本上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主,英国企业也参与其中的局面。

而其他西方跨国公司都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加重视增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的经济效应。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并购狂潮,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上升。

并购能使企业迅速获得新市场和增强市场力量,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

较短时间内发挥规模效应,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第一次浪潮(1893~1904年)这一阶段,美国的跨国工业企业进行了最初的并购尝试。

这一时期的是以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而发生的。

这一时期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兼并,自1893年开始,1898~1903达到高潮,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弱弱联合”。

直到1903年,美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衰退期,这次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并购浪潮进入了尾声。

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二、第二次浪潮(1915~1929年)1915年纵向并购兴起,1928年达到高潮。

并购历史

并购历史

结束的影响因素
1929年经济危机开始,这次并购浪潮结束。 前两次并购主要是以管理层发起的、友好 的协议方式进行,股东只是被动的旁观 者。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多元并购
时间:20世纪60年代 背景: •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在整个30年代一直 处于低迷状态,购并活动急剧减少。 • 40年代尽管政府指令及税收政策刺激了一些购并的 发生,但由于缺少技术和商业环境的重大变化,因 此购并规模比以前小得多,也没有出现什么新的购 并动机。 • 直到二战结束后美国取得霸权地位,到60年代美国 经济进入相对繁荣的“黄金时代”。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9
特点
2、融资并购大行其道
• 金融工具的创新在这次浪潮中起了巨大作用。为了满 足大规模企业购并对巨额资金的需要,金融界大量发 行一种资信低、风险大、利率高的债券,这种债券被 称为“垃圾债券”。垃圾债券的出现,可以使小公司 用杠杆融资方式筹措巨资,进行收购活动。
时间:1895-1904 背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 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增加,劳动者大量 涌入城市,整个经济基础、能源交通设 施、生产技术、劳动力水平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先进 技术的企业,迫切希望进入全国市场, 由地区性企业发展为全国性企业,以获 取规模经济效益。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9
特征
2、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寡头垄断而进行兼并 • 如:钢铁工业由美国钢铁公司独家垄断变成了 美国钢铁公司、共和钢铁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 司三寡头垄断. • 大约200家公司控制了美国国民经济的50%,形 成了“寡头垄断”经济。 • 在寡头垄断形成的同时,控股公司体制也随之 形成。从简单的股份制变为金字塔式的复合股 份公司。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公司并购五次浪潮

美国公司并购五次浪潮

了解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并购的各方面情况,显然对中国公司并购各方面的改进与完善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从历史上看,公司并购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些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并购高峰。

美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五次并购高峰,人们常称之为五次并购浪潮。

前四次并购浪潮的区间为1897—1904年,1916—1929年,1965—1969年和1984—1989年,第五次浪潮的区间大体上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1991—2000年。

各个并购高峰都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我们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公司并购有益的借鉴。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基本情况美国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从1897年开始,到1904年结束,共经历了8年。

这8年间,共发生了2943起并购,平均每年368起。

这一时期的美国并购浪潮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过程,期间在1898—1902年间并购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公司合并或收购的数量,通过并购大公司形成的情况,以及在一些主要行业中并购后大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占用率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首先来观察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各个年度发生的公司并购数量,见表1:第一次并购浪潮几乎涉及了美国的所有行业,但是,经历了最多并购的是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碳等八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的三分之二。

制造业部门在此期间的并购数量的情况见表2: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即横向并购。

在此间的全部并购中有78.3%的并购为横向并购,12%的并购为纵向并购,其余9.7%的并购为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

美国许多垄断巨头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垄断地位的。

譬如,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频频岀现企业收购行为。

在以私人业主企业、家族企业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前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活动还不激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形式逐渐从私人业主和家族企业形式演变为更先进,更合理,也更具有生命力的股份制。

此后,包括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建新公司及兼并等系统的企业收购愈演愈烈,在美国近代的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

1、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扩展的时期。

在1893-1903年间达到高潮。

在1898-1902年间,被并购的企业总家数达2653家,并购的资本总额达63亿多美元。

其中1899年一年内因收购而消失的企业家数就达1028家。

1901年一些兼并未能实现其预期效果,并购活动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只是在1903年衰退的更厉害。

至190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北方证券案的判决则促进了这次兼并浪潮的终结。

该项判决中,法院决定兼并必须能经受住《谢尔曼法》第一节的检验。

(该法禁止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进行的能够阻止贸易的合并)此次并购运动主要是横向兼并,其结果导致了许多行业的高度集中。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岀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岀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美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虽然先发端于石油工业中,但其高潮却岀现在铁路公司中。

随着铁路网的扩张,铁路经营受到不断压力必须设法与其他铁路抢生意。

最初是相互削价,并积极开展强有力的促销活动,但结果导致成本的大增,利润的下降。

于是铁路经营者们又转而进行各种合作,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

为争夺主要铁路的控制权,许多金融家们操纵起了股票市场,利用铁路破产和岀现危机的有利时机,对铁路建立起牢固的控制权。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掀起了以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并购浪潮,各行业的许多企业通过资本集中组成了规模巨大的垄断公司。

在美国并购高峰时期的1899年,公司并购达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并购资产额达到22.6亿美元。

1895年到1904年的并购高潮中,美国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在此期间的并购活动也大幅增长,有665家中小型企业在1880-1981年间通过兼并组成了74家大型企业,垄断着主要工业部门。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在各行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形成大规模的垄断企业。

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前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使得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业继续开展并购活动,并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展和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一时期的并购浪潮中,纵向并购所占比例达到85%,各行业部门将其各个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企业联合体内,形成纵向托拉斯行业结构,使得各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经济部门的市场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

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经过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的逐步恢复,在60年代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催生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活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一系列高新科技成就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发展,并造就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前两次的并购浪潮。

第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融资并购为主要特征据统计,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其中1985年达到顶峰。

多元化的相关产品间的“战略驱动”并购取代了“混合并购”,金融界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并购企业范围扩展到国外企业,并出现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

五次并购浪潮PPT课件

五次并购浪潮PPT课件

• 这次并购在财务上并不成功,但开启了敌
意收购的先河
18
第四次并购浪潮:杠杆收购时代 (1984-1989)
• 起因:
–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日渐低落,寻求变革 –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里根政府的温和的反托拉斯政策 –行业管制的解除,如航空业、银行业和石油化工业
• 特征:
–借债融资并购成风,出现了杠杆收购的新型并购方式 –敌意并购增多 –最活跃的部门是石油、石化、医药和医疗设备、航空
9
第二次并购浪潮的结束
• 1929年10月29日发生的股市危机结束了第 二次并购浪潮
10
第三次并购浪潮:集团化时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起因:
–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兴起了一系列新兴行业,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调整。客 观上要求强大垄断企业的产生,以集中大量原材料、劳动力和资 金等生产要素,进行大规模生产
• 激烈的竞争使投资银行放弃了自己的一些 原则
17
历史上第一起敌意并购 ——国际镍业并购ESB(1974年)
• 收购ESB被证明是一项错误的投资,这主 要是因为反托拉斯法律诉讼使国际镍业不 能自由经营ESB
• 直到39个月后,国际镍业才有权自由控制 ESB
• 最后,国际镍业公司被全球最大的铁矿石 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170亿美元 收购
和银行业 –开始出现跨国收购
19
1968—1988年美国公司并购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邵万钦著《美国企业并购浪潮》,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09页的表4—1编制。
公司狙击者的作用
• 公司狙击者(corporate raider)以公司融资者 身份出现,其主要收入来自并购的尝试 (attemp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

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

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大型并购频繁,跨国并购明显增加。

以“垃圾债券”为代表的新型融资工具推动了这次战略驱动型资产重组,一批活跃在华尔街的金融专家是这次并购的主要推动者,并购的最终目的不是管理公司,而是在企业的买卖中获利。

以买卖企业获利的融资并购成为第四次浪潮的表征。

第五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截止于本世纪初。

并购的规模空前巨大,并购成功率与融资能力高度相关。

与第一次并购浪潮相仿,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强核心业务能
力的横向并购为主要形式,许多规模巨大的并购活动都发生在同行业内部,追求规模效应或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美国的飞机业巨头波音公司并购另一业内巨头麦道公司,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其资产总额高达500亿美元,占据了世界飞机市场份额的65%,一举压倒主要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

又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开创了一个新型的网络公司收购传统企业的先河。

第六次兼并浪潮开始于2003年末,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的高现金余额以及低利率环境。

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合并浪潮,近来75%的交易都以现金支付。

这个时期发生的许多大宗交易都是因为相关企业期望通过合并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原文来自:经股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