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并购浪潮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企业之间的并购现象,最初是从国内市场展开的。

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是伴随着跨国直接投资一起形成和发展的。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至今,企业并购已经经历了五次浪潮:从19世纪70年代起发生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到1916年起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主要在国内市场上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在海外以创建方式从事直接投资外,还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他国企业。

总的来说,在前四次大企业跨国并购浪潮中,基本上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主,英国企业也参与其中的局面。

而其他西方跨国公司都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加重视增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的经济效应。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并购狂潮,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上升。

并购能使企业迅速获得新市场和增强市场力量,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

较短时间内发挥规模效应,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第一次浪潮(1893~1904年)这一阶段,美国的跨国工业企业进行了最初的并购尝试。

这一时期的是以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而发生的。

这一时期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兼并,自1893年开始,1898~1903达到高潮,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弱弱联合”。

直到1903年,美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衰退期,这次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并购浪潮进入了尾声。

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二、第二次浪潮(1915~1929年)1915年纵向并购兴起,1928年达到高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美国若干历史发展因素对并购影响的分析一、历史背景及特征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时间跨度为1897年到1904年,并在1898年到1902年达到顶峰。

此次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钢铁、食品加工、化工、交通设备、石化、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矿八个行业。

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这一时期并购的2/3。

这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占所有并购数量的78.3%,纵向并购占总并购数量的12%,混合并购占9.7%,使美国工业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

这次并购浪潮使大部分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迅速减少,产生了大批企业巨头,如杜邦公司、标准石油、通用电器、柯达公司、全美烟草、国际收割机公司等,加快了美国重工业化进程,彻底改变了美国经济结构,提升了美国国际竞争力,并为日后美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上若干发展因素对并购影响的分析对于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推动因素,存在着很多解释,其中主要的几个影响因素有: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扩张、规模效率、市场掌控意愿的增加、工业增速的放缓。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因素对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在1897—1904年间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时期,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到一个充分完善的阶段,在并购重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美国资本市场最早起源于1792年纽约华尔街的“梧桐树协议”,内战后至1890年中期,上市发行的股票量持续上升,日益增加的公司(尤其是铁路公司)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证券以获取广泛的资金来源。

在1870年以后,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

在1897年到1904年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期间,纽约证券交易所、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巴尔的摩股票交易所等为企业并购提供了配臵资源的高效率平台,其间有60%的并购案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而以JP摩根为代表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则提供了大量融资和并购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并购重组活动。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掀起了以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并购浪潮,各行业的许多企业通过资本集中组成了规模巨大的垄断公司。

在美国并购高峰时期的1899年,公司并购达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并购资产额达到22.6亿美元。

1895年到1904年的并购高潮中,美国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在此期间的并购活动也大幅增长,有665家中小型企业在1880-1981年间通过兼并组成了74家大型企业,垄断着主要工业部门。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在各行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形成大规模的垄断企业。

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前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使得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业继续开展并购活动,并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展和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一时期的并购浪潮中,纵向并购所占比例达到85%,各行业部门将其各个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企业联合体内,形成纵向托拉斯行业结构,使得各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经济部门的市场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

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经过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的逐步恢复,在60年代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催生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活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一系列高新科技成就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发展,并造就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前两次的并购浪潮。

第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融资并购为主要特征据统计,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其中1985年达到顶峰。

多元化的相关产品间的“战略驱动”并购取代了“混合并购”,金融界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并购企业范围扩展到国外企业,并出现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D美国五次并购浪潮一、第一次并购浪潮美国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从1897年开始,到1904年结束,共经历了8年。

这8年间,共发生了2943起并购,平均每年368起。

这一时期的美国并购浪潮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过程,期间在1898—1902年间并购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即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

美国许多垄断巨头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垄断地位的。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出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第一次并购浪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当时的经济衰退,众多企业业绩不佳。

许多大公司认为,行业内有很多小又无效率的公司是行业整体业绩不良的重要原因。

它们发起成立信托公司,接受公司股东的委托,运用手中掌握的投票权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并购的决策。

它们希望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减少同行的竞争,获得规模效应,改善公司业绩。

造成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一些州的公司法逐渐放宽。

公司在获得资本、持有其它公司股票、扩大商业运作范围等方面变得更方便、更简易。

资本的易于获使得公司在进行并购时更容易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公司控股行为规定的放宽,允许企业为并购目的而收购其它公司的股票。

这些都为公司实施并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个原因是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南北战争后,主要铁路系统的建成使公司能为全国市场而不是地区市场服务。

横贯大陆的铁路,例如1869年完工的联合太平洋—中央太平洋铁路,将美国西部和其它地区连接了起来。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方便地以较低的成本向远方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对形成并购浪潮很重要,譬如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化工厂大量替代传统的作坊式的工场,技术的革新和大机器的运用等。

第2章 并购史

第2章 并购史

每股价格 25 10
若A公司以25美元一股股票交换B公司总值20美元的两 股股票,则并购后的公司的每股收益怎样变化?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25
每股收益由1美元上升为1.05美元。 如合并后公司市盈率仍为25,则股票价格上 升为26.25美元。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12
特点: 形成寡头开始发挥核心作用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13
政府的反应: 政府的行动:1914年,克莱顿法案通过,成为阻止 垄断形成的更为重要的工具。 政府认为的威胁:许多行业广泛实施的价格限定策 略被认为是对竞争的更大威胁。 政府的关注:打击不公平的商业竞争行为、如何防 止卡特尔或联营行为。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14
克莱顿法案
《克莱顿法》于1914年5月6日生效,它正是对《谢尔曼 法》的补充。 该法第七条对控制企业并购作了详细的规定。其第一款 规定:“从事商业之公司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取得 另一从事商业公司之股票或其他股份资金的全部或一部 分,致使取得之结果可能实质地减少取得公司与被取得 公司之竞争,或在任何区域或社区内限制商业,或形成 独占之倾向。”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31
案例
高盛的异军突起。
22:23:55
广东金融学院
陈辉 博士
32
第四次并购浪潮:1981-1989
基本概况: 敌意并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5年前后是此次并购浪潮的高峰期。 并购浪潮几乎波及了所有的西方国家。 有一些最大型的公司变成了收购目标。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周掌柜评论从美国并购活动的发展历程看,不同阶段的并购主要使用的融资和支付工具不断变化,监管制度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对并购活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美国市场的进化和中国市场是高度接近的,所以我们看美国并购的历史对于我们去思考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来源:老虎财经1. 美国并购发展史美国历史上共掀起过5 次并购高峰,前四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897~1904 年,1916~1929年,1965~1969 年,以及1984~1989 年。

并购活动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有所减少,但在90 年代早期又重新崛起,从而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

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更促成美国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次并购潮究竟如何演化的。

1.1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1904 年):横向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83 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在1898~1902 年达到顶峰,最后结束于1904 年,这次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其中某些行业特别显著。

据全国经济研究局Ralph Nelson 教授研究,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产品、机械、煤碳这8 个行业并购最活跃,这8 个行业的合计并购数量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量的2/3。

这次并购浪潮的兴起主要有3 方面的原因:1)联邦反托拉斯法执行不力。

由于司法部人手不够,因此在20 世纪早期并购集中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反托拉斯法由工会代理来执行,导致反托拉斯法在这个时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横向并购和行业并购非常活跃。

2)公司法逐渐放宽。

某些州的公司法逐渐放宽要求,公司在获得资本,持有其他公司股票、扩大商业运作范围等方面可操作性更强,这为第一次并购潮的兴起及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大力发展,全国市场初成。

这是促成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南北战争后,主要铁路系统的建成使公司能为全国市场而不是地区市场服务。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

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

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并购浪潮—美国若干历史发展因素对并购影响的分析一、历史背景及特征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时间跨度为1897年到1904年,并在1898年到1902年达到顶峰。

此次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钢铁、食品加工、化工、交通设备、石化、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矿八个行业。

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这一时期并购的2/3。

这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占所有并购数量的78.3%,纵向并购占总并购数量的12%,混合并购占9.7%,使美国工业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

这次并购浪潮使大部分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迅速减少,产生了大批企业巨头,如杜邦公司、标准石油、通用电器、柯达公司、全美烟草、国际收割机公司等,加快了美国重工业化进程,彻底改变了美国经济结构,提升了美国国际竞争力,并为日后美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上若干发展因素对并购影响的分析对于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推动因素,存在着很多解释,其中主要的几个影响因素有: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扩张、规模效率、市场掌控意愿的增加、工业增速的放缓。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因素对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在1897—1904年间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时期,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到一个充分完善的阶段,在并购重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美国资本市场最早起源于1792年纽约华尔街的“梧桐树协议”,内战后至1890年中期,上市发行的股票量持续上升,日益增加的公司(尤其是铁路公司)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证券以获取广泛的资金来源。

在1870年以后,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

在1897年到1904年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期间,纽约证券交易所、波士顿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巴尔的摩股票交易所等为企业并购提供了配臵资源的高效率平台,其间有60%的并购案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而以JP摩根为代表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则提供了大量融资和并购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并购重组活动。

2.资本市场在并购中的作用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融资、定价、交易、信息流通、奖惩等功能,使其在并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独特的作用1)融资功能:企业并购中的融资安排十分重要,通过合理的融资安排可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和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为并购而进行的直接融资,主要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完成,不同的融资工具组合体现了企业不同的意图。

并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所具有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融资并购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

2)市场定价的功能:并购中的核心问题是对目标企业的定价问题,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评价应该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企业的市场评价涵盖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综合了市场所有参与者对企业的评价,从而是较为真实的企业价值反映,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高,对企业的评价则越真实,据此而形成的并购价格也越容易被双方认可。

3)并购目标的寻找功能: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能将进入市场的所有企业的有关信息和预期都反映在对企业的市场评价中,准备参与并购的企业,能够很方便的从中获得目标企业的价值信息,并相应地作出并购决策。

4)效应生成的功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有助于并购效应的生成。

资本市场的信息公开性使得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目标公司的信息,从而可以判断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及生成程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增值效应的生成。

另外,资本市场可以直接生成部分的转移效应,如溢价效应和市场重新评估目标企业的升值效应。

3.资本市场发展对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影响的几个方面的检验我们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检验资本市场在美国第一次并购中的作用1)为了分析资本市场在并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我们研究了第一次并购浪潮期间,为并购所发行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占所有并购交易的比例。

具体而言,我们统计了1897—1902年间进行并购的的企业发行的股票,在并购后的三年,出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列表中的数量,占所有并购数量的比例。

图4中的数据显示,:并购后的三年出现在纽交所交易列表中的股票大约占1897—1902年间所有并购数量的1/5,占总消失公司数的1/3,占法定资本总额的3/5;若把除纽交所以外的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等股票交易所的统计数据也加进来,则参与交易的股票占所有并购案的比例,从19.65%上升到23.2% ,占消失公司的比例,从30.5%上升到32.4%,占法定资本总额的比例,从64.3%上升到68.4%。

以上数据表明,在1897—1902年间,有相当大比例的并购案,通过有组织的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直接或间接的受益于资本市场;而且高资本额、大规模的并购案,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要比小规模的并购更为常见。

2)在并购所发行的股票中,有用来交换被并购方资产或股票的,也有用来出售给公众以获取现金的。

我们对1898—1902并购活跃时期,销售工业股给公众以获取现金的重要性进行了检验,这将为研究证券市场在销售新发行股票中的作用,进而在销售并购所发行股票中的作用,提供一个间接的线索。

我们的分析思路是,在并购活跃时期,我们应预期用来交换其他公司股票或资产的股票价值增加幅度,应远大于用来出售给公众以获取现金的股票价值的增加程度,如果观察到相反的现象,则可以认为出售股票以获取现金,以及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在促进并购的繁荣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图表12的数据表明:随着并购的增长,出售给公众以获取现金的股票价值增长比率,相对于用于交换资产或证券的股票价值增长比率大;同样,当并购活动衰退时,前者下降的幅度也相对较大。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证券市场在销售并购所发行股票给公众以获取现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并购活动与股价变化工业活动水平是影响并购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工业活动对并购的影响与股价对并购的影响的差异变现出来,则可能揭示出股价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以工业活动水平为控制变量,通过比较并购活动和股价的变化,来检验资本市场在并购中的作用。

图6的数据表明,并购活动的变化与股价变化,在引入生产水平变化前后,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在衡量并购的两个指标方面,大致相关程度相同;研究相关性的数据为非平滑数据,若应用平滑数据,则相关性会更高。

并购与工业生产变化的相关性,要小于与股价变化的相关性;正的单相关系数与负的偏相关系数显示,股价变化是并购与工业生产变化之间正的单相关性的原因;当股价变化的影响被去除之后,并购与工业生产变化之间的“纯”相关性,显示出轻微的负相关性。

以工业生产为控制变量,对并购活动与股价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尽管在长期并购与工业生产正相关,但在这一时期,股价变化对并购的影响超过工业生产变化的影响。

4)并购后普通股股价和分红的表现相对于优先股,普通股的表现能更精确的表明,并购组织者树立良好财务结构、成功获得对市场有利控制的程度。

图表7给出了一个对1899—1902年间13个大的并购发行的普通股股价以及分红9年来表现的记录,数据显示,若一个投资者向13只股票投资以相同的资金,则9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5.9%,若按每只股票占13只股票的比例投资,则9年的平均回报率为7.4%,相对铁路债1899年3.9%和1901年3.7%的回报率要好;其中在13只股票里有7只支付了分红,7只有正的回报率,考虑到这9年经历了两次股市危机和一次主要的经济衰退,表明并购活动至少部分达到了增加股东价值的目标;然而,我们的分析发现,也有几乎相等的反面意见,认为并购主要是出于发起者对快速周转的高利润的渴望,相当大部分的并购没有实现增加股东价值的承诺。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表明,1897—1902年间,相当大一部分并购通过有组织的证券市场发行和交易股票;并且出售给公众以获取现金的工业股发行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以工业生产为控制变量,对并购活动与股价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尽管在长期并购与工业生产正相关,但在这一时期,股价变化对并购的影响超过工业生产变化的影响;并购时期股票市场表现不能断定,并购发行的普通股是一种成功的投资,还仅是剥削易受骗投资者的工具。

有组织的证券市场在19世纪最后15年经历了重要且大幅度的增长,并伴随着全国经济的普遍增长,从而大到足以支持世纪之交巨大的并购浪潮。

(二)交通运输系统的扩张1.并购浪潮前交通运输系统的增长趋势由于美国铁路系统的数据是唯一可获取并且有效的数据,所以我们对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研究选取美国铁路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

图8给出了美国1882—19016年美国铁路系统的发展数据,其中轨道英里数从114 400上升到193 000,即上升69%;货运英里吨数从39 300 000上升到141 600 000,增长260%;运费成本从1882年的1.236美分/英里吨,下降到1900年的0.729美分/英里吨,降低41%;1882—1900与1900—1916年间数据相比较显示,交通运输系统在1882—1900年间具有更高的增长率;然而考虑到有重复轨道连接情况的存在,在轨道使用强度的增长率上,1882—1900年间事实上只比1900—1916年间稍大一点,从而两个时间段的铁路系统增长率大致相当。

以每英里吨数收入表示的货运成本,在1900年之前的18年里,平均每年下降3.7% ,在1900年之后的16年里保持稳定;在绝对值方面1900年前后的变化有差异,但相对于商品批发价格水平,铁路货运成本在1882—1900与1900—1916年间以相同速率下降;1882—1900货运收入显著下降,批发价格温和下降,1900—1916,货运收入稳定,而批发价格大幅上升,两个时期每英里吨数收入变化率低于批发价格变化率2.8%。

2.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对并购的影响南北战争以后,主要铁路系统的建成使地理上各自分隔的本地市场统一成全国性的市场。

横贯大陆的铁路,将美国西部和其它地区连接了起来。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使企业可以方便地以较低的成本向远方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1882年至1900年,铁路运输成本平均每年下降3.7%。

20世纪初叶,尽管运输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运输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许多公司认识到全国是一个完整的大市场,它们希望通过大幅扩张以充分利用现在更为广阔的市场。

而面对来自远方竞争对手的挑战,当地公司选择与同地区的竞争对手合并以维持市场份额。

3.对这一理论的检验1)首先分析并购活动与运输成本的关系在给定并购前交通运输业已经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衡量每英里运输成本相对于产品价格高的行业所发生并购案,占总并购案的比例,若比例小,则运输业发展对并购浪潮只起到贡献左右,而不是主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