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并购浪潮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的阶段分析企业之间的并购现象,最初是从国内市场展开的。
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是伴随着跨国直接投资一起形成和发展的。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至今,企业并购已经经历了五次浪潮:从19世纪70年代起发生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到1916年起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企业并购主要在国内市场上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在海外以创建方式从事直接投资外,还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他国企业。
总的来说,在前四次大企业跨国并购浪潮中,基本上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主,英国企业也参与其中的局面。
而其他西方跨国公司都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加重视增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的经济效应。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并购狂潮,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上升。
并购能使企业迅速获得新市场和增强市场力量,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效率。
较短时间内发挥规模效应,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第一次浪潮(1893~1904年)这一阶段,美国的跨国工业企业进行了最初的并购尝试。
这一时期的是以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而发生的。
这一时期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兼并,自1893年开始,1898~1903达到高潮,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弱弱联合”。
直到1903年,美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衰退期,这次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并购浪潮进入了尾声。
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二、第二次浪潮(1915~1929年)1915年纵向并购兴起,1928年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公司并购五次浪潮

了解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并购的各方面情况,显然对中国公司并购各方面的改进与完善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从历史上看,公司并购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些年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并购高峰。
美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五次并购高峰,人们常称之为五次并购浪潮。
前四次并购浪潮的区间为1897—1904年,1916—1929年,1965—1969年和1984—1989年,第五次浪潮的区间大体上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1991—2000年。
各个并购高峰都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我们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公司并购有益的借鉴。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基本情况美国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从1897年开始,到1904年结束,共经历了8年。
这8年间,共发生了2943起并购,平均每年368起。
这一时期的美国并购浪潮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过程,期间在1898—1902年间并购的数量达到了高峰。
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公司合并或收购的数量,通过并购大公司形成的情况,以及在一些主要行业中并购后大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占用率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首先来观察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各个年度发生的公司并购数量,见表1:第一次并购浪潮几乎涉及了美国的所有行业,但是,经历了最多并购的是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碳等八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并购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的三分之二。
制造业部门在此期间的并购数量的情况见表2:第一次并购浪潮的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即横向并购。
在此间的全部并购中有78.3%的并购为横向并购,12%的并购为纵向并购,其余9.7%的并购为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
美国许多垄断巨头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并购获得垄断地位的。
譬如,J.P.摩根创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最后形成钢铁巨人——美国钢铁集团,它的产量曾一度占美国钢铁行业生产总量的75%。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

企业并购的几次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掀起了以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并购浪潮,各行业的许多企业通过资本集中组成了规模巨大的垄断公司。
在美国并购高峰时期的1899年,公司并购达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并购资产额达到22.6亿美元。
1895年到1904年的并购高潮中,美国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在此期间的并购活动也大幅增长,有665家中小型企业在1880-1981年间通过兼并组成了74家大型企业,垄断着主要工业部门。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在各行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形成大规模的垄断企业。
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前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使得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业继续开展并购活动,并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实力,扩展和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一时期的并购浪潮中,纵向并购所占比例达到85%,各行业部门将其各个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企业联合体内,形成纵向托拉斯行业结构,使得各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经济部门的市场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
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经过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的逐步恢复,在60年代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催生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活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一系列高新科技成就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发展,并造就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前两次的并购浪潮。
第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融资并购为主要特征据统计,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其中1985年达到顶峰。
多元化的相关产品间的“战略驱动”并购取代了“混合并购”,金融界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并购企业范围扩展到国外企业,并出现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在美国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频频出现企业收购行为。
在以私人业主企业、家族企业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前期,美国的企业并购活动还不激烈。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企业形式逐渐从私人业主和家族企业形式演变为更先进,更合理,也更具有生命力的股份制。
此后,包括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建新公司及兼并等系统的企业收购愈演愈烈,在美国近代的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
1、第一次公司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迅速扩展的时期。
在1893-1903年间达到高潮。
在1898-1902 年间,被并购的企业总家数达2653家,并购的资本总额达63亿多美元。
其中1899年一年内因收购而消失的企业家数就达1028家。
1901年一些兼并未能实现其预期效果,并购活动就已经开始衰退了,只是在1903年衰退的更厉害。
至190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北方证券案的判决则促进了这次兼并浪潮的终结。
该项判决中,法院决定兼并必须能经受住《谢尔曼法》第一节的检验。
(该法禁止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进行的能够阻止贸易的合并)此次并购运动主要是横向兼并,其结果导致了许多行业的高度集中。
它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发生的。
而且它是紧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广泛扩展而出现的。
铁路系统的修建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发育,因此,兼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的转变。
美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虽然先发端于石油工业中,但其高潮却出现在铁路公司中。
随着铁路网的扩张,铁路经营受到不断压力必须设法与其他铁路抢生意。
最初是相互削价,并积极开展强有力的促销活动,但结果导致成本的大增,利润的下降。
于是铁路经营者们又转而进行各种合作,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铁路系统吞并较小的铁路线。
为争夺主要铁路的控制权,许多金融家们操纵起了股票市场,利用铁路破产和出现危机的有利时机,对铁路建立起牢固的控制权。
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汇总

【并购】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81-1911年),其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并购方式主要是同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当时经营石油和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资本家们通过他们巨大的垄断信用来购入大量竞争对手的股票,甚至达到控股程度,从而控制竞争对手,进而控制整个行业,该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排除竞争。
在美国,这一时期共有2864次并购,涉及资产总额为63亿美元,100家最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34倍,并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
一些国际著名的巨头公司,如杜邦公司、通用电器、柯达胶卷、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冶炼公司等应运而生,该次并购浪潮至少涉及当时美国15%的工厂和工人,美国历史上首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个案也在该次并购潮中诞生,那就是美国钢铁公司(J.P Morgan财团)与卡内基钢铁公司(卡内基财团)合并,合并后,该公司吞没了700多家公司,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
随着美国政府反垄断、反托拉斯运动的不断高涨,谢尔曼反于1908年通过。
起初,该法案主托拉斯法案(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要用于管理金融市场的托拉斯。
由于其执行单位美国司法部的人手问题,它并没有对日益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强有力的限制,直至到第二次并购浪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才在限制横向并购以及垄断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结束与其说是由于反垄断监管力度的加强,不如说是由于并购资本的消失,在20世纪到来之时,造船托拉斯崩溃,使投资者对该类并购行为变得谨慎起来,并购浪潮从此慢慢趋何平静,而1904年股市的大跌正式宣布该次并购浪潮结束。
(二)第二次并购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19-1930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投资资本非常充足,出现了许多行业里处于某一阶段(如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公司吸收或加入同行业里不同阶段的公司,也就是纵向并购。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

细说美国百年五次并购潮(历史)周掌柜评论从美国并购活动的发展历程看,不同阶段的并购主要使用的融资和支付工具不断变化,监管制度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对并购活动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美国市场的进化和中国市场是高度接近的,所以我们看美国并购的历史对于我们去思考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来源:老虎财经1. 美国并购发展史美国历史上共掀起过5 次并购高峰,前四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1897~1904 年,1916~1929年,1965~1969 年,以及1984~1989 年。
并购活动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有所减少,但在90 年代早期又重新崛起,从而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
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更促成美国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次并购潮究竟如何演化的。
1.1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1904 年):横向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83 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在1898~1902 年达到顶峰,最后结束于1904 年,这次并购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矿业和制造行业,其中某些行业特别显著。
据全国经济研究局Ralph Nelson 教授研究,金属、食品、石化产品、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产品、机械、煤碳这8 个行业并购最活跃,这8 个行业的合计并购数量约占该时期所有并购量的2/3。
这次并购浪潮的兴起主要有3 方面的原因:1)联邦反托拉斯法执行不力。
由于司法部人手不够,因此在20 世纪早期并购集中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反托拉斯法由工会代理来执行,导致反托拉斯法在这个时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横向并购和行业并购非常活跃。
2)公司法逐渐放宽。
某些州的公司法逐渐放宽要求,公司在获得资本,持有其他公司股票、扩大商业运作范围等方面可操作性更强,这为第一次并购潮的兴起及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大力发展,全国市场初成。
这是促成第一次并购浪潮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南北战争后,主要铁路系统的建成使公司能为全国市场而不是地区市场服务。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
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
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这一时期最具影响的金融创新。借助这一金融工
具,中小投资者开始将并购的矛头指向那些以往敢 也不敢想的大型企业。据估算,在20世纪80年代
兼并高潮中,公司兼并资金90%是借入资金。
第三,在此次并购浪潮中,并购企业的并购战 术,尤其是目标企业反并购战术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毒丸计划、焦土政策、双层资本化、绿色邮件等已 成为许多公司的管理者在并购防御中惯用的措施。
第四,联邦政府放松对航空、银行的管制和进 入障碍是推动此次并购浪潮一个重要因素。不过, 与联邦政府的态度相反,80年代后期,一些州政府 和地方法院在大型企业的游说和压力下,采取了反 接管修正案,遏制了这次并购浪潮的发展。
深入人心,那些经营不良的大型联合企业成为第四 次浪潮中主要的并购对象。并购者在完成并购之后, 往往进行资产剥离,或分拆。有些大公司为避免被 并购的厄运,也开始“主动减肥”,出售与主业无 关的分支机构。
第二,在此次并购浪潮中,投资银行的进取意
识是史无前例的,Michael Milken发明的垃圾债券
组员:陈渊 邢莉 张茜 陈崇鑫 张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几乎整个20世纪70年代,并购活动都处于相
对低潮,这与整个美国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是一致 的。到1981年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1985年进
入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1990年。
从并购规模上看,此间并购有些异乎寻常,表
现为:各年并购案的支付总额大幅提高;支付金额
在10万美元以上大型并购的数量大幅增加(见下
表)。
此次并购浪潮还
以敌意收购而著称。 同整个并购浪潮的特 点类似,虽然每年的 敌意并购的次数并不 多,但是并购支付的 金额却很可观,“小 鱼吃大鱼”的案例时 有发生。而且此次并 购浪潮多集中于石油、 航空、医药、金融
等行业。此外,跨国 并购在此次浪潮中初 露端倪。
第一 , 事 实 证明 许 多 在 第三 次 浪 潮 中 产 生 的 大 型联 合 企 业其经营绩效并不理想。 20世纪80年代后,“主业回归”的经营理念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