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创作报告

合集下载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某影视后期制作公司。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内容: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影视后期制作的各项工作。

在公司的指导下,我学习了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等后期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了视
频剪辑、特效制作、字幕添加等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工作。

我负责了整个纪录片的剪
辑工作,包括素材的筛选、剪辑、音频处理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故事情节和节奏进行剪辑,以及如何利用特效和音频来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除了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我还参与了一些商业广告的制作工作。

在这些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视频制作,并且学会了如何将客户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视频作品。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公司内部的培训课程,学习了更多关于影视后期
制作的知识和技巧。

在和公司的老师和同事的交流中,我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影视后期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更多实际操作
的技能。

我深刻体会到了后期制作在整个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感谢公司对我的指导和培训,让我有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希望能有机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

数字影视制作实践报告(2篇)

数字影视制作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影视制作技术逐渐成为影视行业的主流。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我参与了数字影视制作实践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做、所感,并对实践成果进行总结。

二、实践背景数字影视制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活动,涉及摄影、剪辑、特效、音效等多个环节。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影视制作在影视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我选择了数字影视制作作为实践项目。

三、实践过程1. 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阶段,我首先明确了项目主题和目标。

本次实践项目旨在制作一部短片,以展示我国传统文化。

在确定主题后,我进行了剧本创作,并与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剧本。

2. 摄影制作在摄影制作阶段,我负责了拍摄现场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首先,我组织了拍摄团队,包括导演、摄影师、演员等。

其次,根据剧本要求,我制定了拍摄计划,包括拍摄地点、时间、道具、服装等。

在拍摄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拍摄进度,确保各项拍摄任务顺利完成。

3. 剪辑制作剪辑是数字影视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剪辑制作阶段,我负责将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形成完整的影片。

首先,我整理了拍摄素材,对画面、声音进行筛选。

然后,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对画面进行剪辑,调整节奏和情感。

在剪辑过程中,我还加入了特效和转场,使影片更具观赏性。

4. 特效制作特效是数字影视制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特效制作阶段,我利用软件对影片进行特效处理。

首先,我分析了剧本中的特效需求,然后根据特效效果,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我注重细节,力求使特效与画面、声音相得益彰。

5. 音效制作音效是数字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音效制作阶段,我负责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和音效。

首先,我挑选了合适的音乐,并与导演进行沟通,确保音乐与影片情感相符合。

其次,我为影片添加了适当的音效,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英文回答:As an intern in post-production, I have gain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ilmmaking process. My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d:Video editing: Using industry-standard software like Adobe Premiere Pro and Final Cut Pro, I cut and assembled footage, added transitions, and applied visual effects.Audio editing: In Pro Tools, I mixed and mastered audio tracks, removing unwanted noise, balancing levels, and enhancing dialogue clarity.Color correction and grading: Using DaVinci Resolve, I adjusted color temperatures, saturation, and contrast to enhance the visual appeal of the footage.Motion graphics: With After Effects, I created dynamicvisual effects, such as titles, lower thirds, and animated transitions.Throughout my internship, I collaborated with a team of talented editors, sound engineers, and colorists. I learned from their expertise, observed their workflows, and contributed my own ideas to the creative process.中文回答:影视后期制作实习报告。

影视制作实训报告万能

影视制作实训报告万能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影视制作实训,旨在提高我的影视制作技能,培养我的影视创作思维,使我更好地掌握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为今后的影视制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本次实训在XX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公司拥有一流的影视制作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专业灯光、录音设备等。

实训期间,我还有机会接触到公司内部的专业团队,包括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剪辑师等。

三、实训原理影视制作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主要包括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前期筹备包括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场景设计等;拍摄阶段则是对前期筹备的成果进行实践;后期制作则是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调色、配音等处理。

四、实训过程1.前期筹备在前期筹备阶段,我参与了剧本的讨论和修改,学习了如何根据剧本进行角色塑造、场景设计等。

此外,我还参与了演员选拔和试镜工作,了解了如何根据剧本要求挑选合适的演员。

2.拍摄阶段拍摄阶段,我担任了现场协调员的角色,负责协调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等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剧本要求进行现场调度,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3.后期制作后期制作阶段,我参与了剪辑、调色、配音等工作。

在剪辑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将拍摄素材进行合理剪辑,使影片更加流畅;在调色方面,我了解了如何根据影片风格和导演意图调整画面色调;在配音方面,我学会了如何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和旁白。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等。

2.提高了自己的影视创作思维,学会了如何根据剧本进行角色塑造、场景设计等。

3.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4.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学会了如何根据影片风格和导演意图调整画面色调。

六、实训总结1.实训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影视制作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导演述职报告——影视作品创作与执行

导演述职报告——影视作品创作与执行

导演述职报告——影视作品创作与执行一、引言身为一名导演,我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执行过程中,我不仅要确保作品的创意实现,还需确保团队的协同合作与拍摄进度。

以下是我的述职报告,以详述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情况、成果以及未来的计划。

二、项目概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参与了《光影之歌》这部音乐剧情片的创作与执行。

这部影片聚焦于一群热爱音乐的年轻人,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展现音乐的力量与美好。

在项目筹备阶段,我与编剧紧密合作,深入探讨角色设定与剧情发展,力求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

三、创作过程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力求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情感。

同时,我与摄影师、美术指导等团队成员紧密协作,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和视觉效果展现故事情境。

我们通过大量的实地勘景,挑选出最适合的拍摄地点,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营造出唯美的画面氛围。

四、执行情况在执行阶段,我与制片人密切沟通,确保拍摄进度与预算控制。

在拍摄现场,我时刻关注演员表现与镜头效果,通过即兴创作与灵活调整,力求捕捉到最真挚的表演瞬间。

同时,我注重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共同为作品质量努力。

五、成果与反思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光影之歌》成功杀青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在成片中,我们成功地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世界,通过音乐的力量,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在项目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拍摄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还有待加强。

为了提高未来的作品质量,我将更加注重团队成员的培训与提升,提高团队的整体执行能力。

六、未来计划展望未来,我计划继续深耕影视行业,寻求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同时,我将不断学习先进的导演理念和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我将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影视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汲取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经验。

此外,我还将关注行业动态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力求创作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作品。

影视部门年度总结报告(3篇)

影视部门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影视行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逐渐复苏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年度,影视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影视项目策划、制作、发行和宣传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现将2023年度影视部门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项目策划与制作本年度,影视部门共策划、制作了10部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

其中,电影《烽火青春》荣获年度最佳影片奖,电视剧《梦想之城》荣获年度最佳电视剧奖。

在项目策划与制作过程中,我们坚持创新,注重品质,努力打造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影视作品。

2. 发行与宣传针对本年度制作的影视作品,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行与宣传策略。

线上方面,通过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扩大作品影响力。

线下方面,积极参加各类电影节、展映活动,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提高作品知名度。

3.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了提高影视部门整体实力,我们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

本年度,共举办内部培训8次,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提升员工业务水平。

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团队结构,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在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我们注重承担社会责任。

本年度,影视部门参与了多场公益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二、工作亮点1. 项目品质提升:本年度制作的影视作品在艺术品质和市场反响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通过内部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影视部门员工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 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工作不足:部分项目策划与制作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够精准,导致作品市场反响不佳。

改进措施: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观众需求,提高项目策划的精准度。

2. 团队协作有待提高:部分项目在制作过程中,团队协作不够紧密,影响了项目进度。

影视综合实践报告(2篇)

影视综合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产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影视产业,提高自身的影视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影视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影视产业现状、探讨影视发展趋势等方式,提升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内容1.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观看了《霸王别姬》、《活着》、《我不是药神》等经典影视作品。

通过观看这些作品,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影视艺术的魅力,了解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

(1)观看《霸王别姬》:该片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讲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程蝶衣的一生。

通过程蝶衣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影片中的舞蹈、服饰、音乐等元素,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2)观看《活着》:该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动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

影片以真实、朴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坚韧。

通过观看该片,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

(3)观看《我不是药神》:该片以印度仿制药为切入点,揭示了我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程勇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

该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深刻反思了医疗体系、药品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2. 分析影视产业现状在观看经典影视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对我国影视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1)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影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8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9.06%。

(2)产业结构:我国影视产业以电影、电视剧、网络剧为主,其中电影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网络剧逐渐崛起,成为影视产业的新兴力量。

(3)政策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影视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优化影视产业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影视制作实训课总结报告

影视制作实训课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影视制作行业在我国逐渐壮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影视制作的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特开设了影视制作实训课程。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我对影视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旨在培养我们具备影视制作基本技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念和创意能力,为今后从事影视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2. 实训内容(1)影视制作基础知识:了解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拍摄技巧、剪辑手法、特效制作等。

(2)拍摄实践:分组进行实际拍摄,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3)后期制作:学习使用剪辑软件,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调色、特效等后期处理。

(4)作品展示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分组,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职责。

随后,我们共同学习了影视制作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实训做好准备。

2. 实训中期在实训中期,我们进行了实际拍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场景选择、演员调度、灯光控制等。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我们逐渐掌握了拍摄技巧,提高了拍摄质量。

3. 实训后期拍摄完成后,我们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剪辑软件的使用,对素材进行剪辑、调色、特效等后期处理。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最终完成了作品。

4. 作品展示与交流在作品展示环节,我们各小组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通过这次展示,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到了其他小组的优点。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影视制作技能: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拍摄技巧、剪辑手法等,为今后从事影视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任务。

3. 提升了审美观念: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观念,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类别______ 编号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本科毕业创作报告让剪辑为影片做最后的冲刺——《梁亮亮和谢小星的简单故事》剧情短片创作报告系别艺术传播系专业导演剪辑班级07导演剪辑。

姓名沈沁源学号20070509026指导教师于丽金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1年4月23日一、毕业作品基本信息摘要剪辑作为电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如果把电影的制作比喻成长跑,那么剪辑就是最后的冲刺,虽然好成绩需要前期的点滴累积,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冲刺状态也能挽回不少失误,本文就剪辑如何挽回电影前期不足的颓势和如何在后期为影片增光添彩进行论述。

关键词:后期制作;剪辑;影视元素ABSTRACTAs the last procedure of filmmaking, editing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We may say that editing is to a film what spurting is to a distance race. Although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That is to say, editing i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redeem mistakes made in other procedure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how editing saves mistakes in pre-production and how it makes a good movie even better.Keywords:post-production; editing; movie &TV ele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0第一章剪辑就是要让影片呼吸顺畅 0第一节把握电影的节奏 0(一)剪辑师眼中没有孤独的好镜头 (1)(二)瞎子也得有副好墨镜 (2)(1)景别的变化对节奏感的改变 (2)(2)镜头长度的变化对节奏感的改变 (4)(三)舍弃冗余,脖子长你就找条好围巾 (4)(四)其他调整节奏的手段 (5)(1)戏剧动作结合后期剪辑让节奏更紧凑 (6)(2)对白与画外音对节奏的调节 (7)(3)场景变换对节奏的改变 (7)第二节电影需要多种元素 (9)第二章《简单故事》创作总结 (10)第一节导演阐述 (10)第二节创作总结 (12)结论 (13)后记 (14)参考文献 (16)绪论后期制作是电影作品成形的最后一个步骤,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优秀与否,在他的前期制作就应该可以定性,但电影创作是多部门共同合作的成果,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它成片之前谁都无法定论它的真正面貌,后期制作虽然未必可以对一部影片进行颠覆性的改变,但是优秀的后期会让电影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第一章剪辑就是要让影片呼吸顺畅在电影出现的早期,剪辑师确实是技术人员,他们基本不参与创作,唯一的任务就是用剪刀把拍摄的胶片剪开后按顺序再粘贴起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老式的剪辑方法被淘汰,出现了录像机和后来的电脑,剪辑已经不再是当年用剪刀剪开后重新粘贴,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影片制作经验的积累和电影前辈的不断探索,剪辑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不但可以调整影片节奏,而且可以改变影片风格,甚至可以通过后期的再创造更改故事的内容。

电影前期拍摄往往有很多突发状况,所以难免会出现影片素材质量不高的情况,这时候就是剪辑大展身手的时间了。

虽然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但他们的核心理念都不会变的。

第一节把握电影的节奏剪辑的核心概念其实非常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找到好的组合,排除不好的组合,如此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的理解。

一部电影就像一个人,各种元素所有镜头就像人的每一个细胞和器官,这些单个的细胞和器官作为独立的物件时毫无生命力,当他们组合,成为一个人的时候看,他们就不仅有了生命力,甚至有了人格,有了感情。

有的人天生一副好身板,但是也有生来有所残缺的,甚至有的人生来会有个坏脾气,最糟糕的是他们很多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烂人,如果你是一个剪辑师,你就必须有所信仰,你一定要相信不是每个烂人都一无是处。

(一)剪辑师眼中没有孤独的好镜头摄影在拍摄时苛求构图和对焦那是他们本着对画面负责的专业精神,但是如果一个导演也只是对一个镜头的画面负责那就是不负责,至少他应该带上一个有经验的剪辑在身旁,剪辑师的大脑里至少有三个镜头,一个眼前的镜头,然后想象中之前和之后各一个镜头,因为单独只有一个镜头对电影来说毫无意义,这些莫名其妙的画面只有按照一种神奇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才会像被是了魔法一样成为一种叙事的阵列,这个阵列的功能被发挥到最大限度时他们就不仅仅能够叙事,并且会表达出一种单个镜头或者任何画面本身都无法表达出的情绪或者意境。

这一点,是库里肖夫告诉我们的,因为他做过一个实验,当莫兹尤辛无表情的脸、一只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这四个镜头按照不一样的顺序打乱之后排列在一起会分别表达出饥饿、悲痛或者父爱的信息。

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

时隔这么多年,无论电影有了多少进步和成长,但是库里肖夫实验带来的结论都依然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虽然在前期追求每个镜头的完美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是对于剪辑师来说衔接得当的镜头作用远远超过两个难以组合的完美镜头。

(二)瞎子也得有副好墨镜单一好镜头的价值绝对是相当有限的,更现实的一点是完美的镜头并不是有求必应的,由于繁重的拍摄任务和一直被催促的拍摄周期这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完美镜头种常常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才能制造出的极品对于很多制作团队来说实在是太奢侈,辛苦了半天可能只换来一堆质量普通的素材。

这对素材里可能没有气势恢宏的航拍,也没有《杀死比尔》里那段几分钟的经典长镜头,但是实现丰富的景别和机位变化以及不同长度的镜头还是不难的,有了这些最基础的镜头,剪辑师就已经可以调整影片的节奏和风格了,瞎子有副好墨镜,一样能涨回头率,不完美的镜头只要搭配得当,会出完美的效果。

电影的节奏感是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它表现为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也是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主要因素,由于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节奏在电影中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也表现在空间的运动上,电影的节奏感渗透在表演、造型、声音和剪辑中,导演对影片的节奏起决定作用,它通过情节的发展、演员的心里形态及言语动作、影响造型、色彩的组合与对比、镜头的角度与景别以及长度与动作的变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与组接等来表现电影的节奏感,一部经典电影的节奏感一定是恰到好处的。

(1)景别的变化对节奏感的改变在景别取舍上,相邻镜头景别需要变化,如果景别没有变化那么机位一定需要变化(为了单纯制造画面节奏的跳接例外),按照我的经验总结就是用大景别叙事,用小景别带节奏。

一般情况下特写和近景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但是特写和近景是非常规视角,人眼一般都是大景别视角,所以影片中的小景别会让人有新鲜感,而且小景别小景深的一般都很容易附带上一定的情绪,当镜头组中出现一个小景别镜头时观众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这里发生了改变,有类似强调此处值得关注的信号,把小景别适当穿插于镜头组中在节奏调节上很实用。

相对大一点的景别比如中景和全景,他们的信息量会比较大,画面中演员施展空间也很大,可以很快的把一些情节在这些景别中表达清楚,一个中景或者全景所表达的信息往往需要好几个特写或者近景才能说明,所以在搭配时可以选择一个大景别带一到两个小景别的组合方式(特殊情况也有特殊处理),这样就会像呼吸一样,有张有弛,既能完成叙事又能不单调。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一场戏只有一个景别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偏长,不符合整个段落的节奏,但是又不得不用,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直接切割镜头的方法达到调节镜头节奏的效果,在一个片长镜头中切割删去几个段落,然后直接拼接在一起,这种方式做出的效果看起来很跳跃,但是现在的人观影经验比较丰富,已经可以接受这种“跳”的感觉,这种效果配上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在切割长镜头是应注意删去的片段应该是那种信息量少或者信息重复的片段,而且被删剩下的片段之间要有区别,能看出来他们是“跳”了。

在我的毕业设计《梁亮亮和谢小星的简单故事》里梁亮亮为女友庆祝生日,就是删减后重新拼接,使得节奏更紧凑。

(如图)(2)镜头长度的变化对节奏感的改变一部影片如果不是特殊风格的需要,一般情况根据人的观影习惯是不能接受时间过长缺少变化的单个镜头,普通情况下短镜头组接在一起节奏感就强,单一的长镜头肯定会让节奏弱下来,他们也各有其作用,短镜头表达信息更电影化,每个镜头都会像瞄准的子弹打在点上,长镜头就更真实,在表演上给了演员更大的空间,如果长镜头设计合理会带来更大的震撼。

显而易见,想让影片节奏更强烈,选着较短的镜头组。

如果选着了长镜头,同时又想有节奏感,那么在长镜头的设计上需要下足功夫,这个长镜头一般不能使固定镜头,长镜头的视角要运动起来,这个运动镜头的构图就会发生改变,不同时间的景别也可以发生改变,这样参照上一段对于小景别和大景别的关系就可以实现一个节奏感较强的长镜头了,这一点在一部叫《JCVD》的电影的开场中得到体现,这个长镜头里的男主角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走位,镜头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穿过各种战地废墟中的路障或者沙袋,景别包含了从特写到全景的所有景别。

(三)舍弃冗余,脖子长你就找条好围巾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必须说一下关于电影人的信仰,每个做电影人的信念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为了名利,有的人为了艺术,有的人为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大众。

我个人对于电影的认识是这是一种给予大众礼物,我坚信一部电影真正的诞生不是在于它拍摄完成,而是诞生于观众的心目中,有时候我不太认同所谓的艺术的定义,如果真的要引用艺术这个词语,我觉得艺术是一种能够让大众获得审美上共鸣的产物,是不拘于形式和不需要解释的,只要有美的存在就可以认为是所谓的艺术,比如一朵美丽的玫瑰,我们完全可以认可她是大自然的艺术。

创作人员在创作一部电影时,尤其是前期制作时往往会对影片有很高的期望和设想,尤其是对电影有所追求的人,更是会讲很多带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加在影片中。

这无可厚非,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电影时空中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在这种大脑极度兴奋的时刻,人未必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小车早已超载。

一部影片,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是让观众观赏,观众的参与应该也是电影诞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除非在电影制作时这部电影就不打算让任何除了创作者的其他任何人观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