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脑脊液耳漏(CSF otorrhea),脑脊液经中耳由外耳道流出;若鼓膜完整,脑脊液则经咽鼓管
流至鼻咽部,可误认为鼻漏;常合并第w ,脑神经损伤。若累及蝶骨和颖骨的内侧部,可能
损伤垂体或第II.III,IV,V,vI脑神经。若骨折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因动静脉瘩的形
致的额颖叶伤灶;5.顶盖部受力所致的颖枕叶内侧伤灶
二、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primary brain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
有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脑挫裂伤(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及原发性
殊处理,但应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所在部位时,要警惕
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需严密观察或CT检查。骨折线通过气窦者可导致颅内积气,要注
意预防颅内感染。
颅底部的线形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
(一)颅前窝骨折(fracture of anterior fossa)累及眶顶和筛骨,可有鼻出血、眶周
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摸涕,给予抗生素。绝大多数漏口会在伤后1-2周内自
行愈合。如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考虑行手术修补硬脑膜,以封闭痰口。对伤后视
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二、凹陷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depressed fracture)见于颅盖骨折,好发于额骨及顶骨,多呈全层凹
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较重者在意识障碍期间可有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的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
睁 眼(E) 计 分 言 语(V) 计 分 肢 体 运 动(M) 计 分
自动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不睁眼
1
正确 不当 错乱 难辨 无语
5
按吩咐动作
6
4
定位反应
5
3
屈曲反应
4
2 过曲反应(去皮层) 3
1
过伸反应(去脑)
颅 骨 骨 折 图 示
内板和外板骨折顺序
颅骨骨折分类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线型骨折 凹陷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一、颅盖骨折
线形骨折(linear fracture) 凹陷骨折(depressed fracture)
临床表现:
线形骨折:除头皮损伤外可无症状;
凹陷骨折:触诊可及,大面积凹陷可致颅高压, 功能区可有定位体征
诊断:CT、MRI 治疗:钻孔引流术
脑表面 新月形 低密度 影或等 密度影
三、脑内血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发生机制 常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 浅部血肿:由挫裂的脑皮质血管破裂所
致,常与硬膜下血肿同时存在;
深部血肿:由脑深部血管破裂所致,脑 表面无明显挫裂伤,很少见。
颅脑损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 马东营
第一节 概 述
颅脑损伤其发生率居创伤中的第二位, 仅次于四肢骨折。
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创伤中首位。
颅脑损伤方式
1 直接损伤: ①加速性损伤(着力伤) ②减速性损伤(对冲伤) ③挤压性损伤
颅脑损伤ppt课件

二、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脑挫裂处,脑表面大血管破裂处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与诊断:此种血肿的患者一般脑挫裂伤 重,因而原发损伤(脑挫裂伤)常重于硬膜外 血肿,常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血肿的部位常与脑挫裂伤的部位一致,症状与 其他类型颅内血难以区别,亦不能合并其他类 型血肿。
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检查可确诊。
颅底骨折X线拍片时只有三分之 一颅底骨折成阳性,三分之二的颅 底骨折拍片显示不清。CT扫描对诊 断有帮助。
9/21/2024
15
颅底骨折的治疗
绝大多数颅底骨折无需特殊 治疗,主要治疗脑损伤,但有脑 脊液漏者,绝不可填塞,不可冲 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对没有 自愈的脑脊液漏可采用手术封闭 漏口,骨折片压迫颅神经时可进 行手术减压。
1.脱水剂的应用
2.脑脊液持续引流
3.冬眠低温疗法
4.激素疗法
9/21/2024
28
(三)手术治疗
对开放性颅脑损伤争取在12小时 内清创使其变为闭合性损伤,修 复硬脑膜。
对颅内血肿应争取在脑疝放生前 清除血肿。
9/21/2024
29
(四)神经营养药
细胞色素C(15-20mg)辅酶 A(50u)
18
(二)间接损伤
1.传递性损伤:如双足或臀部着 地,外力通过脊柱作用于头部,所 致的脑损伤。
2.甩鞭样损伤: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3.胸部挤压伤:胸内压↑→静脉压 ↑→脑损伤。
9/21/2024
19
二、脑损伤的类型、病理与临床表现
(一)脑震荡
病理:脑震荡后脑组织肉眼和镜下观察无病 理改变。
三.头皮撕脱伤
指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 膜一并撕脱所致,往往伤口出血多, 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肢体瘫痪等。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如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等,可能是脑疝的早期表现。
4.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等情况。
此外,如果患者有以下情况之一,也被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
1.头皮缺损面积累计超过75cm。
2.开放性颅骨骨折并伴有硬脑膜破裂。
3.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需要手术治疗。
4.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5.颅底骨折,伴有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6.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7.脑挫(裂)伤,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8.颅内出血,伴有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9.外伤性脑梗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0.外伤性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
头皮血肿的处理
① 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 ② 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后期可穿刺 抽出积血 ; ③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 ④ 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容 量不足时,可输血治疗。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1)深昏迷,昏迷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2)有 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
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1)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 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 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③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 折 (open fracture ) 与 闭 合 性 骨 折 (closed fracture)。
颅骨骨折分类 (图示)
颅盖骨折
大多系外力直接作用颅骨所致,可单发或 多发,发生率高,一般需要依靠X线摄片确诊, 但要警惕合并颅内出血及脑损伤。
注意合并症: 临床上颞骨骨折易并发硬膜外血肿; 枕骨骨折多并发额颞叶对冲性脑挫伤; 气窦处骨折易并发颅内积气。 颅盖线形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挤压性损伤
挤 压 性 损 伤 (crush injury)头部两侧同时挤 压所致脑损伤。如婴儿 的产伤,头颅变形引起 颅内出血。
挥鞭样损伤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头部运动落后 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
传递性损伤
如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传导 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颈交界处损伤(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jury),重者当场毙命。
颅脑损伤ppt课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应注意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
关注生活品质
关注患者的生活品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 衣、洗漱等。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
了解颅骨骨折情况。
头颅CT
显示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病 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MRI
对于脑实质损伤和脑干病变的 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DSA
了解脑血管病变情况,如脑血 管狭窄、动脉瘤等。
03
颅脑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和预防并 发症。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 及心理状态。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颅脑损伤 后的结构变化和恢复情况。
康复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康复后应定期进行颅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坚持康复训练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恢复。
处理常见并发症。
家庭康复技巧
向患者家属传授家庭康复技巧和方法, 如按摩、被动运动等,以帮助患者在 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心,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 复治疗和家庭护理。
05
颅脑损伤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
加强公众对颅脑损伤的 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避免危险行为。
安全防护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床栏、 使用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 害。
用药管理
颅脑损伤-PPT课件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
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胸部挤压伤
胸部挤压伤:又称创 伤性窒息,胸内压 ↑→静脉压↑→脑损伤
(二)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是GCS分类法
• ⑴轻型:13~15分,昏迷<20分钟
• ⑵中型:9~12分,昏迷20分~6h
• ⑶重型:3~8分,昏迷>6h
• ⑴头位、体位:头部抬高15、翻身。
• ⑵呼吸道通畅:吸痰、气管切开、呼吸机
• ⑶营养支持:IV给予脂肪乳、氨基酸;鼻饲肠 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⑷躁动和癫痫的处理:躁动应查明原因、警惕 脑疝前兆;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 ⑸高热的处理:冬眠低温
• ⑹脑保护、促醒和功能恢复治疗:巴比妥类药物;神 经节苷脂、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能量合剂等; 高压氧治疗。
• 多由锐器或钝器所致,头皮血运丰富,出血多 →休克
• 处理: • 清创缝合、止血。 • 1.清创时 注意检查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
现有CSF或脑组织外溢应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 理,硬脑膜修补。 • 2.清创缝合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 • 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 3、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 4、手术治疗
• 指征:①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无效。
•
②颅内血肿清除后,脑压持续增高。
•
③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加重脑疝者
• 手术方法:挫裂伤灶清除、额极或颞极切除、颞肌下 减压或去出骨瓣减压。
三、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 定义: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 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 特征的损伤。占中型脑损伤的28%~50%。预后 差。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或者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0万人死于颅脑损伤,而且颅脑损伤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公众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次健康教育旨在向大众传达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二、颅脑损伤的定义和分类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或者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颅脑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轻度颅脑损伤通常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头痛、恶心等症状;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则可能导致长期的昏迷、神经功能缺失等严重后果。
三、颅脑损伤的原因颅脑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暴力行为等。
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特殊是摩托车和自行车事故更容易导致严重的损伤。
四、颅脑损伤的预防方法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正确使用安全带,特别是骑车和开车时要注意安全。
2. 家庭安全:家中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摆放易碎物品和尖锐物品,防止跌倒和意外碰撞。
3. 运动安全:参预体育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器材,正确使用保护装备,避免高风险的运动项目。
4. 预防暴力行为:提高个人安全意识,避免参预暴力活动,特别是在危(wei)险地区要注意个人安全。
5.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脑部的反抗力。
五、颅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和处理颅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和处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损伤的程度和后果。
以下是一些早期识别和处理的方法:1. 观察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都可能是颅脑损伤的症状,及时观察和记录这些症状。
2. 寻求医疗匡助:如果浮现上述症状或者头部受伤后浮现不适,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 静止歇息:在怀疑颅脑损伤的情况下,应保持静止歇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晃动头部。
4. 避免用药:在未经医生指导下,避免使用任何药物,以免对颅脑损伤产生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辅助检查
X线平片表现为颅内局部透光区, 但难以判定积气的具体位置。小量积气, X线平片难以发现。 头部CT检查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 对颅内积气的部位、积气量和脑是否受 压等均可清楚显示。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三、继发性脑损伤
(一)外伤性颅内出血与血肿
1.概述
(1)概念:颅内出血与颅内血肿 (2)分类: 颅内出血:分为硬膜外、硬膜下脑内 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 颅内血肿:
1)根据时间: ① 急性血肿 ② 亚急性血肿 ③ 慢性血肿 2)根据机制: ① 原发性血肿 ② 迟发性血肿 ③ 再发性血肿
第三节 脑损伤
一、概述
(一)解剖生理概要
(二)脑损伤的机制 1.颅骨变形: 2.骨折片直接损伤: 3.脑在颅内相对移动: (1)直线运动 (2)旋转运动
(三)脑损伤的分类 1.根据外力作用方式: 2.根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3.根据脑损伤的病理机制: 4.根据脑损伤的程度:
(四)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生命指征和神经系统的非特异症状。 2.定位表现: (1)大脑的损伤: (2)间脑的损伤: (3)脑干的损伤: (4)小脑的损伤: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一、解剖生理概要
二、头皮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三、临床表现
1.头皮擦伤 头皮表皮脱落,伤面不规则, 有少量出血或血清渗出。愈合后不遗留疤 痕。 2.头皮挫伤 头皮全层损伤,可表现为局 部肿胀,皮下出血和压痛。如表皮有擦伤,则 有渗出和出血。
3.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 (2)帽状腱膜下血肿
二、原发性脑损伤
(一)脑震荡 1.概述 2.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近事遗忘: (3)神经系统非特异的症状: (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定位体征。
3.辅助检查 4.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二)脑挫裂伤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三、外伤性脑脊液漏 (一)概述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开放性颅骨骨折 伴硬脑膜和蛛网膜破裂,脑脊液经破裂口 流出颅外。多见于颅底骨折,发生在颅盖 骨折者少见,为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并发症。 常见的脑脊液漏有鼻漏和耳漏两种。
(二)临床表现 多数为急性脑脊液漏,少数为延迟性 脑脊液漏。 1.急性脑脊液漏在伤后立即出现,流 出的脑脊液多混有血液,量较多,随着时 间的推移,流出的脑脊液颜色逐渐变浅, 最后为澄清无色的液体,脑脊液的流出 量也逐渐减少。多数脑脊液漏在数日后 自行停止,少数可持续数周或更长。个 别病例脑脊液漏停止后可复发。
第四章 颅脑损伤
内容提要
颅脑损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 也是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的损伤。 颅脑由颅和脑两部分组成,是人体的重 要器官。颅包括颅骨和头皮。脑包括大 脑、间脑、小脑和脑干。颅脑损伤后可 表现多种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章主要介 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 法医学鉴定和鉴定中注意的事项。
2. 延迟性脑脊液漏发生在伤后数天、 数周或数月。60%发生在伤后数天之内。 95%发生在伤后3个月内。延迟性脑脊液 漏的原因有:脑膜撕裂处由于血肿或水 肿压迫,血肿、水肿吸收后漏出。脑膜 部分丝裂,后因咳嗽、用力等使颅内压 力突然增高,穿破脑膜发生脑脊液漏。
3.长期脑脊液漏的病人可导致低颅压 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和颅脑 损伤综合症的症状。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化验: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30mg/100ml。 在急性期,由于含有血液,糖定量试验 有时不准。可将流出的液体滴于纱布上, 其血液周围出现一圈水印,则证明流出 的液体中含有脑脊液。
3)脑内血肿(急性、亚急性、慢性与迟发性)
①外伤史: ②影像学改变: (浅部与深部血肿) ③手术所见:
④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变性脑出血) a.颅内动脉瘤破裂 b.脑血管畸形 c.高血压性脑出血 ⑤外伤性脑内血肿 的特点:
4)蛛网膜下腔出血 ①外伤史: ②影像学上改变: ③鉴别诊断: 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Leabharlann (四)法医学鉴定1.诊断要点:
2.损伤程度: 现行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对颅内积气的损 伤程度无具体规定,但颅内积气是器质性颅脑损 伤的并发症,可根据原发性颅脑损伤或积气量是 否引起脑受压的症状和体征评定为轻伤或重伤。 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或脑内积气提示硬 脑膜己破裂,若为位于颅盖部分的硬脑膜破裂, 可依照《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三十九条之规 定,评定为重伤。 3.伤残程度: 颅内积气多数可以吸收。伤残程度主要依 颅脑损伤后遗症来确认。
3.辅助检查 (1)CT:局限性脑水肿与弥漫性脑水肿 (2)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4.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影像学上动态观察: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1)诊断要点: 1) 外伤史: 2) 影像学: (骨折、动态观察) 3) 手术所见: 3) 鉴别诊断: (蛛网膜囊肿)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四)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一般根据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可以认定。 必要时,应采用客观的检查方法,以确定 脑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和脑神经损伤的原 因。同时应注意与非外伤性脑神经病变 的鉴别(例如:面神经炎)。
2.损伤程度: 第四十一条:颅底骨折伴面、听神经损 伤的为重伤。 第四十七条:颅脑损伤除嗅神经以外引 起其他脑神经不易恢复的损伤。 3.伤残程度: (1)鉴定时限: (2)功能的客观评定:通过神经电生理 检查确定。
3)根据部位: ①硬脑膜外血肿②硬脑膜下血肿 ③脑内血肿
2.临床表现:
(1)硬膜外血肿 1)意识障碍 2)颅内增高的表现 3)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 (2)硬膜下血肿 1)意识障碍 2)颅内增高表现与脑膜刺激症状 3)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
(3)脑内血肿: 1)意识障碍 2)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3)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 (4)蛛网膜下腔出血: 1)意识障碍: 2)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3)脑膜刺激症状:头痛、呕吐、颈强直、 克氏征(Ker ning)。
2.损伤程度: 对于短时间愈合的脑脊液漏的病人, 主要根据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来评 定。如脑脊液漏长期不愈或引起颅内感 染者,损伤程度为重伤,否则为轻伤。 3.伤残程度: 是否可以修补。是否为长期脑脊液漏, 是否导致低颅压综合症。
4)外伤性脑梗塞特点: ①一般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并发症,蛛网膜 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 ②多在外伤后24-48小时发生。 ③排除其它脑梗塞的原因。 (2)损伤程度: (3)伤残程度: 外伤后脑梗塞与外伤性脑梗塞
四、开放性颅脑损伤
(一)概述 1.定义 2.分类(火器与非火器,外开放与内开放) (二)临床表现 1.早期: (1)意识障碍 (2)开放性创口 (3)原发性、继发性损伤的表现 2. 晚期(并发症和后遗症)
第四节 颅脑损伤并发症与后遗症
一、颅神经损伤
(一)概述 脑神经均由颅底孔出颅,颅底骨折 是脑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火器 的直接损伤。血肿压迫、脑在颅内移动 时的牵拉与撕裂也可以造成脑神经损伤。 由于不同部位颅底骨折发生的机率不同, 不同脑神经的受损机会差异较大,在12对 脑神经中,嗅神经损伤最常见,其次为 动眼神经,再次为面神经和听神经,后组 脑神经损伤少见。脑神经损伤可以是单 个,也可以是多个。
(二)临床表现 因脑神经直接损伤时,在伤后立即 出现受损神经的功能障碍,表现出相应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断裂时, 多为永 久性功能丧失,因血肿压迫等原因造成 脑神经损伤时,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出现较 晚,当血肿等原因解除后,神经功能可 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CT、MRI 2.电生理检查:EMG、NCV、SEP
(二)颅底骨骨折 1.颅前窝骨折: (1)眼睑与眶周瘀血斑。 (2)脑脊液鼻漏。 (3)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 (1)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2)Ⅱ-Ⅷ颅神经损伤的症状。 (3)搏动性突眼。
3.颅后窝骨折: (1)耳后与颈枕部瘀血。 (2)颅后窝神经损伤症状(Ⅸ-Ⅻ颅神 经)。
五、辅助检查
(3)骨膜下血肿 4.头皮裂伤
5.头皮撕脱伤
四、法医学鉴定 (一)诊断要点
(二)损伤程度 (三)伤残程度
第二节 颅骨骨折
一、解剖生理概要
二、颅骨骨折分类
1.根据损伤部位
2.根据损伤性质 3.根据骨折形状
三、颅骨骨折的机制
四、临床表现
(一)颅盖骨骨折 1.闭合性颅盖骨骨折 (1)线状骨折 (2)粉碎性骨折 (3)凹陷性骨折 2.开放性颅盖骨骨折
(2)损伤程度(出血与血肿的鉴别)
(3)伤残程度(并发症与后遗症、暂 时与永久 、完全与部分 )
(二)外伤性脑水肿
1.概述 (1)定义: (2)机制: 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水肿
2.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脑受压的症状与体征 (3)脑疝 (4)伤后36-48小时发生,伤后3-4天发展到高 峰,一般3周后消失。
(三)辅助检查 1. X线: 2. C T:(颅内异物、颅内积气、创道) (四)法医学鉴定 1.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手术所见 (3)影像学改变(CT、MRI,通过颅内 积气位置的鉴别开放性颅脑损伤)
2.损伤程度 外开放性脑损伤为重伤。 3.伤残程度 主要是后遗症(外伤性癫痫、外伤 性脑积水以及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的障碍)。
二、颅内积气(intracranial penumatosis) (一)概述 颅内积气又称外伤性气颅,是颅外或含气 骨内气体 进入颅内而形成,是头部外伤或 开颅手术的一种并发症。气体可由颅盖、 颅底或含气颅骨进入颅内。进入颅内的气 体可位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 腔、脑内或脑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