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页人教版八年级加强版42期答案

数学专页人教版八年级加强版42期答案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考试复习题一(含答案) (78)

人教版_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的性质考试复习题一(含答案) 如图,A 类、B 类卡片为正方形()2,b a b C <<类卡片为长方形,小明拿来9张卡片(每类都有若干张)玩拼图游戏,他发现用这9张卡片刚好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不重叠也不留缝隙) ,那么他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________(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2a +b 或a +2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张A 类正方形卡片、1张B 类正方形卡片和4张C 类长方形卡片的和,或等于1张A 类正方形卡片、4张B 类正方形卡片和4张C 类长方形卡片的和,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这9张卡片刚好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有两种情况:

∵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4a 2+b 2+4ab =(2a +b )2,或a 2+4ab +4b 2=(a +2b )2, ∴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a +b 或a +2b . 故答案为:2a +b 或a +2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72.若0x y +=,且0xy ≠,则 2353x y x y -=+________. 【答案】2.5 【解析】 【分析】 先把0x y +=变形为x y =-,然后把变形后的x y =-代入 2353x y x y -+,化简即可. 【详解】 解:∵0x y +=,且0xy ≠ ∴x y =-,0x ≠,0y ≠ 把x y =-代入2353x y x y -+可得 232355535322 x y y y y x y y y y ----====+-+- 2.5 故填2.5. 【点睛】

(竞赛)第二届“数学专页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 九年级初赛试题

(竞赛)第二届“数学专页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九年级初赛试题

第二届“学用杯” 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九年级初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初三(2)班生物兴趣小组培养了一种微生物,该微生物每天增加一倍,经过10天后,整个实验瓶充满微生物,则经过天微生物所占的体积是实验瓶体积的一半. 2.小明从十字路口开始以4米/秒的速度向北前进,此时小峰在十字路口东方50米A处以3米/秒的速度向西前进,则经过秒后,此二人的距离为85米. 3.小刚在一次投镖游戏中投了多于11支镖,共得100环,且每发都命中8、9或10环,则他打中8环的次数为次. 4.在一次航空模型的设计制作中,需将两个半径为12cm和4cm的圆木棍用铁丝紧紧扎在一 起,则最少需铁丝cm(接头忽略不计). 5.一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表,四位同学到郊外写生,到达目的地后,出租车打出的电子收费单为“里程11公里,应收29.1元,请付29元,谢谢!”则基本价N= 元(N<12).

里程x (公里) 06 收费标准(元) 基本价N 单价22N 单价25N 6.王宏身高1.7米,为了测出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出发沿平直道路以1米/秒的速度向东匀速走开,某时他的影子长1.3米,再过2秒,他的影子长为1.8米,则路灯高度为 米. 7.某书店对同学们购书实行优惠,规定: (1)如一次购书不超过30元,则不予以折扣; (2)如一次购书超过30元,但不超过5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 (3)如一次购书超过50元,其中50元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元的部分给予八折优惠,李华同学两次去购书,分别付款23元与36元,如果他只去一次购买同样的书籍,则应付款 元. 8.如图1,张敏同学的狼狗“赛赛”的狗窝是8×8的正方形,用长为12的皮带将狗拴在A 点,在狗窝外面狗所能活动的面积为 . A 狗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大于或等于0。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 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5.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7.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 ≥0,b ≥0) ;(b ≥0, a>0). (3)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例 1下列各式1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 x x -- +31 5; (2) 2 2)-(x = a (a >0) a -(a <0) 0 (a =0);

例3、 在根式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4、已知: 的值。求代数式22,2 1 1881-+- +++ -+-=x y y x x y y x x x y 例5、 (2009龙岩)已知数a ,b =b -a ,则 ( ) A. a>b B. a>时,①如果a b >>a b < 例1、比较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2a b >,则a b >;②如果22a b <,则a b <。 例2、比较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11() b a b b a a b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数学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3=﹣6 B. C.a2?a3=a5 D.3a+2a=5a2 3.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 B. 3,5,8 C. 5,5,11 D. 4,9,6 4. 在,,,,中,分式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5. 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将 A. 增加180° B. 减少180°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2+2x+3=(x+1)2+2 B.(x+y)(x﹣y)=x2﹣y2 C.x2﹣xy+y2=(x﹣y)2 D.2x﹣2y=2(x﹣y) 7.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A. BD=DC,AB=AC B. ∠ADB=∠ADC,BD=DC C. ∠B=∠C,∠BAD=∠CAD D. ∠B=∠C,BD=DC 8. 将分式中的x,y的值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 扩大6倍 B. 扩大9倍 C. 不变 D. 扩大3倍 9. 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 长是 A. 13 B. 17 C. 22 D. 17或22 10. 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 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是4cm2,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 A. 2cm2 B. 1cm2 C. 0.25cm2 D. 0.5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2015年10月.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疟原虫早期期滋养体的直径约为0.00000122米,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 12. 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13. 已知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45°,则从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可以作_______条对角线. 14、若4 b a= +,ab = 3,则_________ b a2 2= +. 15. 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_____. 16. 已知点A(m+3,2)与点B(1,n﹣1)关于y轴对称, 则代数式(m+n)2017的值为. 17. 9x2﹣mxy+16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18. 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 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则△A5B5A6的边长为___.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0题图 第7题图第18题图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概念: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0,b≥0); b b a a =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 比较数值的方法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则a b >;②如果a b <,则a b <。 (2)、平方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2 2 a b >,则a b >;②如果2 2 a b <,则a b <。 (3)、分母有理化法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例3、比较 231-与1 21 -的大小。 (4)、分子有理化法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例4、比较1514-与1413-的大小。 a (a >0) a -(a <0) 0 (a =0);

七年级下册数学报纸答案

1、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性质有哪些? 边:。 角:。 对角线:。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1)。 (2)。 (3)。 二、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p78-79页,完成下面问题: 问题1:动手操作:如图,作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在直线l1上截取OA=OC,在直线l2截取OB=OD,连接AB、BC、CD、DA,得到四边形ABCD。(1)这样的四边形ABCD有什么特征?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问题2:已知直线l1∥l2∥l3,直线AC和直线A1C1分别交直线l1、、l2、l3于点A、B、C和点A1、B1、C1,且AB=BC,问:A1B1与B1C1相等吗?为什么? 你能把上面的结论用语言叙述吗?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如图:△ABC中点D是AB的中点,DE∥BC,那么点E是AC 的中点吗?为什么?

由此得到推论: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 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预习盘点 1、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检测 1.证明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2.已知三角形各边长分别为6cm,9cm,10cm,求连接各边中点所组成三角形的周长。 五、我的困惑 ☆合作探究☆ 一、合作·解惑(我们共同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探究·提升 1、已知:如图点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两点,有AE=CF, 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延长△ABC的中线AD至点E,使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2018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数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3=﹣6 B . C.a2?a3=a5 D.3a+2a=5a2 3.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4 B. 3,5,8 C. 5,5,11 D. 4,9,6 4. 在,,,,中,分式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5. 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将 A. 增加180° B. 减少180°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2+2x+3=(x+1)2+2 B.(x+y)(x﹣y)=x2﹣y2 C.x2﹣xy+y2=(x﹣y)2 D.2x﹣2y=2(x﹣y) 7.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A. BD=DC,AB=AC B. ∠ADB=∠ADC,BD=DC C. ∠B=∠C,∠BAD=∠CAD D. ∠B=∠C,BD=DC 8. 将分式中的x,y的值同时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 扩大6倍 B. 扩大9倍 C. 不变 D. 扩大3倍 9. 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 长是 A. 13 B. 17 C. 22 D. 17或22 10. 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 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是4cm2,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 A. 2cm2 B. 1cm2 C. 0.25cm2 D. 0.5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2015年10月.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疟原虫早期期滋养体的直径约为0.00000122米,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 12. 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13. 已知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45°,则从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可以作_______条对角线. 14、若4 b a= +,ab = 3,则_________ b a2 2= +. 15. 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_____. 16. 已知点A(m+3,2)与点B(1,n﹣1)关于y轴对称, 则代数式(m+n)2017的值为. 17. 9x2﹣mxy+16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18. 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 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则△A5B5A6的边长为___.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0题图 第7题图 第18题图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 10020v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3. 以上的式子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m(2)1m1m 3 m 10020v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 6020v 小时,所以 10020v = 6020v . 10020v , 6020v ,s,v,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 s m2m 1 2 = 6020v ,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 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分析] 分式的值为

2009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数学答案

又由 1 23x x -≤得()321x x -≤. 即322x x -≤.故2x ≤-.② ······················································································· 综①,②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 ········································································ 14.(满分6分) 证明:90ACB AE EB ∠== °,. CE AE EB ∴==. ················································ (1分)

解:(1)甲种电子钟走时误差平均数为: 1 10(1344222112 --++-+--+)=0.···························································· 乙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为: 1 10(4312212221 --+-+-+-+)=0.···························································· ∴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都是0秒. ·······························································

12TT ∴=60 . 当台风中心点Q 位于线段12TT 内时,160QB T B <=,点B 在以Q 为圆心,60为半径的圆的圆形区域内,此时临海市会受到台风侵袭,即台风中心经过线段 12TT 上所用的时间 605 726 =(小时). ·····································································

2010年吉林省中考真题答案

吉林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卷说明: 1.评卷采分最小单位为1分,每步标出的是累计分. 2.考生若用本“参考答案”以外的解(证)法,可参照本“参考答案”的相应步骤给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 2.6.524 10? 3.5 4. 5.2x > 6.1 7. 49 2 8.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40的任意一个数皆可 9.25π3 10.42n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C 12.B 13.D 14.B 15.C 16.B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7.解:原式=2212111 .(1)1 x x x x x x x x x x --+-÷==--· (3分) 当2x =时,原式= 1 1.21 =- (5分) 评分说明:x 只要不取0和1,计算正确皆可得分. 18.解:(1)② ①; (2分) (2) (5分) 评分说明:(1)每填对一个得1分,填“V ”、“N ”不扣分. (2)作法1、作法2中不作虚线不扣分. 19.解:设沙包落在A 区域得x 分,落在B 区域得y 分, (1分) 根据题意,得3342232.x y x y +=??+=? , (3分) 解得97. x y =?? =?, (4分) 第18题

393730.x y ∴+=+?= (5分) 答:小敏的四次总分为30分. 20.解:(1) 3 4 ; (3分) (2)1. (5分) 评分说明:(2)中填100%不扣分. 四、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1.解:ADC ADF ADC CEB △≌△、 △≌△、ADF CEB △≌(写出其中两对即可). (2分) 证法1:若选择ADC ADF △≌△,证明如下: AD 平分FAC CAD FAD ∠∴∠=∠,. (3分) 90AD CF ADC ADF ∴∠=∠= ⊥,°. (4分) 又AD AD = ,ADC ADF ∴≌. (6分) 证法2:若选择ADC CEB △≌△,证明如下: AD CE BE CE ⊥⊥ ,,90ADC CEB ∴∠=∠=°. (3分) 9090ACB ACD ECB ∠=∴∠+∠= ,°. 又90ACD DAC DAC ECB ∠+∠=∴∠=∠ °,. (4分) 又AC CB ADC CEB =∴ ,△≌△. (6分) 评分说明:每正确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得1分. 22.解:(1)3 (2,1) 6; (3分) (2)如图,连接AC ,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则2BC DC =. (4分) 由A (5,1)可得1AD =. 又2AC = , ∴ 在Rt ADC △中, DC = BC ∴= (6分) 评分说明:(1)中每填对一个得1分. 五、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解:(1)方案三; (2分) (2) (3分) (5分) 第23题 第22题

(竞赛)第六届“数学专页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 九年级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六届“学用杯” 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九年级决赛试题 一、判断决策(本题20分) 光华中学要选派一名学生去参加区级电脑知识竞赛,王峰和朱倩两位同学平时电脑都学的不错,为了确定谁去参赛,老师对他们的电脑知识进行了10次模拟测验,测验成绩情况如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图1): 利用此图表信息,根据你学过的统计知识,分析王峰和朱倩的成绩.你认为谁去参赛更好些? 二、实践应用(本题20分) 某生活小区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把一部分平房拆除后准备建几栋楼房,由于某种原因,最北边的一排平房暂时没拆.如图2,建筑工人准备在距离平房55米的地方(平房的南边)打地基建甲楼,已知甲楼预计34米高,平房的窗台高1.2米,该地区冬天中午12 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时,光线与水平线的最小夹角为30 . (1)甲楼是否会挡住平房的采光?为什么? (2)假设在甲楼南边再建一栋同样高度的楼房乙楼,那么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最少为多少米才不影响甲楼采光?(已知甲楼1楼的窗台高1.6米,结果精确到0.01米) 三、方案设计(本题20分) 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研究用一条直线等分几何图形的面积.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两点画一条直线,即可把如图3①,对于三角形ABC,取B C边的中点D,过A D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A B C

(1)如图3②,对于平行四边形A B C D,如何画一条直线把平行四边形A B C 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案即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受上面的启发,请你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图3③,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稻田里有一个圆形的蓄水池,现要从蓄水池引一条笔直的水渠,并使蓄水池两侧的稻田面积相等,请你画出你的设计方案,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说明理由. ②某农业研究所有一块梯形形状的实验田如图3④,准备把这块实验田种上面积相同的西红柿和青椒(都是新品种),应该如何分割,请你分别在图3④、图3⑤中设计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综合应用(本题20分) 某旅游开发公司为了方便旅客,购置50套卧具(供旅客上山休息使用),当每套卧具每晚租金为30元时,卧具就会全部租完;如果每套卧具租金每晚增加1元,就会有一套卧具租不出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租出一套卧具需交付管理部门及其它费用4元.设每套卧具每晚租金为x(元),旅游开发公司每晚的收益为y(元). (1)当每套卧具每晚租金为35元、49元时,计算此时的收益. (2)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3)旅游开发公司要获得每晚的最大的收益,每套卧具每晚的租金应定为多少元?每晚的最大收益是多少元? 五、(本题30分)材料作文 据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对学生作过这样一次测试: 他先在黑板上挂了一幅“画”———一张上面仅有一个黑色圆点的白纸,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全体同学一起回答.然后,学生们便沉静下来,等待老师的讲解. 波利亚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很遗憾,你们只说对了极少的一部分,画中更大的部分是空白.只见小,不见大;只见微观,不见宏观,就会束缚自己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同学们,读了这篇耐人寻味的故事,你作何感想?请结合你平时的数学学习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题目自拟). 六、(本题40分)数学作文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联系相关知识及现实生活,写一篇数学短文,字数控制在1 000字以内. 1.至善至美的圆 2.特殊四边形的魅力

2009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真题答案

(2)解:由①-②得:3y =, ······················································································ 2 分∴把3y =代入①得:2x =-, ······························································································ 3分∴方程组的解为23. x y =-?? =?, ······································································································· 4分

20.解:∵方程有实数根,∴40b ac -≥,∴(4)4(1)0k --+≥,即3k ≤. ·········· 2分解法一:又∵24(4)4(1)232 k x k ±--+==±-, · ····················································· 3分∴12(23)(23)4x x k k +=+-+--=, ······································································ 4分 (23)(23)1x x k k k =+---=+ ········································································· 5分

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020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0a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二次根式; (2)a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重要公式:(1))0a (a )a (2≥=,(2)???<-≥==) 0a (a )0a (a a a 2 ;注意使用)0a ()a (a 2≥=. (3)积的算术平方根:)0b ,0a (b a ab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注意:本章中的公式,对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有要求.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0b ,0a (ab b a ≥≥=?.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0b ,0a (b a b a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0b ,0a (b a b a >≥=; (2))0b ,0a (b a b a >≥÷=÷; (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8.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 a a 与,b a b a +-与, b n a m b n a m -+与,它们也叫

互为有理化因式. 9.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10.二次根式化简题的几种类型:(1)明显条件题;(2)隐含条件题;(3)讨论条件题. 1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1AB 可表示如下:∠C=90°?BC= 2

初一上册数学 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仔细选一选(30分) 1. 0是( ) A.正有理数 B.负有理数 C.整数 D.负整数 2.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其中36属于( ) A.计数 B.测量 C.标号或排序 D.以上都不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0的绝对值是0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4. 在数- , 0 , 4.5, |-9|, -6.79中,属于正数的有( )个 A.2 B.3 C.4 D.5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 ) A.3 B.-3 C. D. 6.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2>0>-4>-1 B.-4>-1>2>0 C.-4<-1<0<2 D.0<2>-1<-4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 A.1 B.±1 C.0 D.-1 8. 把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 ) A.5 B.1 C.5或1 D.5或-1 9. 大于-2.2的最小整数是( ) A.-2 B.-3 C.-1 D.0 10.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西边20米,书店在家东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共30分) 11.若上升15米记作+15米,则-8米表示。 12.举出一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 13.计算:__________。 14.计算5.24÷6.55,结果用分数表示是______;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

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答案

一、认真思考,谨慎填空。(21分,第3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 1、28.6%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七写作()。 2、火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燕子的速度是150千米/时。火车的速 度是燕子的()%。 3、0.6= ()() =()∶()= ()25 =()%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5、比80米少20%的是()米,()米的20%是60米。 6、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约占女生人数的()%,男生占全班人数 的()%,女生比男生多()%。 7、某饭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九月 份应纳税()元。 8、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9、一辆自行车原价560元,这辆自行车打八五折后的价钱是()元。 10、小明有5元和2元的纸币共18张,一共60元,5元人民币个有()张, 2元人民币有()张。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5分) 1、用11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110%。()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3、一件衣服打九折,就是指这件衣服比原价便宜90%。() 4、一根绳子长 910 米,可以写成90%米。() 5、0.12化成百分数是0.12% 。() 三、反复比较,对号入座。(5分) 1、一堆煤,用了40%,还剩这堆煤的()。 A、40% B、60% C、60吨 D、无法确定 2、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 12 ,这个月增产 ()。 A、25% B、45% C、30% D、20% 3、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 A、2 B、4 C、6 D、294 4、右图中的涂色部分用百分数表示是()。 A、150% B、15 C、15% D、510

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优质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结构图 边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 中线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 二、知识定义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三、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23) - n(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