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聚合用有机铬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及作用机理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及作用机理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及作用机理乙烯齐聚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可以通过乙烯分子的结合形成高分子聚乙烯。

而乙烯齐聚助催化剂则是在乙烯齐聚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的物质。

本文将探讨乙烯齐聚助催化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铬酸盐类、有机锡类、有机铝类以及钛类等。

其中,铬酸盐类催化剂是最早被应用于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剂之一。

铬酸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地促使乙烯分子的齐聚反应发生。

有机锡类和有机铝类催化剂也被广泛应用于乙烯齐聚反应中,它们可以通过与乙烯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从而催化乙烯分子的齐聚反应。

而钛类催化剂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乙烯齐聚反应中。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配位活化和齐聚反应两个方面。

在配位活化过程中,乙烯分子与催化剂发生配位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

这一过程中,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形成配位键,从而使得乙烯分子的反应活性增强。

在齐聚反应中,活性中间体发生齐聚反应,多个乙烯分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碳碳键,从而形成高分子聚乙烯。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加速了乙烯分子的齐聚反应。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步骤:活性中间体的形成和碳碳键的形成。

在活性中间体的形成过程中,催化剂与乙烯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活性中间体。

这一过程中,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形成配位键,并激发了乙烯分子中的反应活性。

在碳碳键的形成过程中,活性中间体中的乙烯分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碳碳键,从而齐聚为聚乙烯。

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性位点,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乙烯分子的齐聚反应。

乙烯齐聚助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反应的效果和产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产生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乙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达到所需的反应效果和产物性质。

铬系催化剂研究的报告(2008年9月)

铬系催化剂研究的报告(2008年9月)

19
2.1.2 UCC的Unipol气相工艺 BRICI
催化剂 α β γ δ ε 别称 M F S-2 S-9 T 组成 Mg-Ti-THF Ti-F-Cr 铬酸酯 二茂铬 V-THF 和电线电缆
我国先后引进了多套UCC公司的Unipol工艺,包括齐鲁石化,大庆 石化,茂名石化、广州石化、扬子石化、兰州石化、福建炼化等。
5
CMR报告-PE产品
BRICI
6
CMR报告-PE产品
BRICI
7
CMR报告-市场
BRICI
8
CMR报告-市场
BRICI
9
CMR报告-市场
BRICI
10
CMR报告-生产
BRICI
11
CMR报告-供应商
BRICI
12
CMR报告-供应商
BRICI
13
CMR报告-供应商

BRICI


W. R. Grace公司在1954年得到了Davison,1957年 Grace购买了Phillips公司发明的负载在硅胶上的铬催化 剂技术,当1968年UCC开发Unipol气相工艺时Grace公 司又提供硅胶生产适合该工艺的铬系催化剂。Grace公 司在催化剂载体领域内的强大实力也成就了它在铬系 催化剂生产领域内的龙头老大地位。 2006年7月随着PQ公司和Ineos公司的合并,使新的PQ 公司成为在铬系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领域内仅次于 Grace公司的第二大公司。 报告也提到了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依托上海研究院生 产的适合气相聚乙烯工艺的铬系催化剂。
Sylopol® 332 5 N 、 Sylopol® 5910 、
3
铬系催化剂的制备
BRICI

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烷 基铝催 化 乙烯 齐聚 技术是 最早 工业 化 的技
术 , 是工业 生产 a一烯 烃 的 主要 方 法 之 一 。其 也
催 化理论 主 要 是 以 Zelr 明 的 几 种 反 应 为 基 i e发 g
础 , 化 剂 主要 是 三 乙基 铝 , 因聚合 条 件 苛 刻 、 催 但
产率低 、 品质 量不好 等原 因 , 产 已逐渐 被新 开 发 的
镍 系 、 系 、 系 、 系 等 。 其 中 镍 系 催 化 剂 具 有 活 性 高 、 择 性 好 、 品分 布 可 调 、 应 条 件 温 和 铁 铬 锆 选 产 反 等 优 良性 能 。铬 系催 化 剂 则 可 以 高选 择 性 的 合 成 1 一己烯 和 1 一辛 烯 。
关键 词 催 化 剂 乙烯 齐聚 a 一烯 烃 己烯 辛 烯
C 2 i1 。其 中 , 究 最 多 的为 T( R ) 一A R pTC2 等 研 iO 4 I 3
催化 体 系 , 为 c ~c R l 6的烷 基 , c 、c R 为 l 8的 烷 基 或芳 基 。 对钛 系催 化 剂 的催 化 机 理报 道 较 多 , 中尤 其
以双金 属 中心 和环 化机 理得 到 了普 遍 认 可 。16 94
添加 剂及 钻井 液 、 粘合剂 、 密封 剂和 涂料 等 u 。 ]
目前 , 乙烯 齐 聚 法 是 生 产 a 一烯 烃 的 主要 方 法, 利用该 法 生产 的 a 一烯 烃 占整个 a 一烯 烃 生 产 总量 的 9 . %。所用 催 化 剂 主 要 有烷 基 铝 系 、 41 钛
个钛原 子相 偶合 , 成环 戊 烷 活性 中间体 。 形 钛 系络合 催化 剂 的反应 条 件 大大优 于经典 烷

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篓细要翌化.{进。

早第14卷第6期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E T R O C H E M I C A l5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刘显圣1,吕崇福2,孙颖2,肖函1(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塑料厂,黑龙江大庆163714;2.同煤广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1)[摘要]概述铬基催化剂、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及复合催化剂等聚乙烯催化剂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聚乙烯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聚乙烯催化剂进展聚乙烯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 D 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 L D PE)、高密度聚乙烯(H D PE)以及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好,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管道、单丝、涂层、注塑、电缆电线、容器等,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石化及煤化行业的发展,我国聚乙烯行业迅速发展,现有聚乙烯的生产厂家22家,其中产能超过400kt的有13家u J。

聚乙烯的种类繁多,其性能也有很大差异,这取决于其基本的分子结构。

为满足各类材料性能,调控聚乙烯催化剂和生产工艺是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的有效途径。

催化剂是烯烃聚合的核心,烯烃聚合工艺的每次突破往往是由催化剂的重大改进引起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研究重点是追求催化剂效率,随着聚烯烃催化剂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出现后,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聚乙烯产品忙q J。

目前,聚乙烯催化剂主要有铬基催化剂、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等。

1聚乙烯催化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1.1铬基催化剂铬基催化剂主要是将铬系催化剂负载于无定形材料的一类催化剂,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最初主要用于Phi l i ps公司和U ni vat i on公司的聚乙烯生产工艺,该催化剂又称为Phi l i ps催化剂。

乙烯选择性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乙烯选择性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乙烯选择性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毛国梁;李颖;张敏敏;徐韬;武可新【摘要】线性α-烯烃是一类有重要工业用途的化工原料,利用乙烯选择性齐聚法生产的α-烯烃具有线性化程度高,分离费用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近年来,在过渡金属催化乙烯选择性齐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按配位金属分类,介绍了其配合物在选择性乙烯齐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化工科技》【年(卷),期】2015(023)005【总页数】7页(P63-69)【关键词】乙烯齐聚;催化剂;铬;镍;铁;钛【作者】毛国梁;李颖;张敏敏;徐韬;武可新【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92线性α-烯烃是一类有重要工业用途的化工原料,不同碳数的α-烯烃可以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增塑剂用醇、润滑油及油品添加剂等[1]。

利用乙烯选择性齐聚的方法生产α-烯烃具有线性化程度高,聚合度分布窄,分离费用低,产品质量好等优势[2]。

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作者按照配位过渡金属种类的不同,综述了铬、镍、铁和钛等金属配合物型乙烯齐聚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1 铬系催化剂在乙烯齐聚法生产线性α-烯烃中,铬系催化剂占有重要地位,与其它过渡金属相比,它在乙烯齐聚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更高,齐聚产物1-己烯、1-辛烯等选择性更好,因此成为研究重点。

1.1 铬系催化剂在乙烯三聚中的应用Phillips石油公司于1994年开发了乙烯三聚合成1-己烯的生产工艺,该催化体系由三价铬盐溶液、2,5-二甲基吡咯和助催化剂(如三乙基铝)组成,对乙烯三聚合成1-己烯的选择性超过90%[3]。

双峰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Ⅱ)

双峰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Ⅱ)
的茂锆化 合物 , 并使 一个 甲基 离子 离去 , 形成 一个 缺 电子性 的活性 阳离子 。这个 缺 电子 阳离子 中心
具有 配位 不饱 和 性 , 于 与具 有 一 定 电 子 给予 能 易
聚合 时 , 只有 一种 链结 构 的 聚乙烯 产生 , 因而产 物 的分子 链结 构 规 整 , 对 分 子质 量 分 布 较 窄[ 相 1 ,
4 2 Z el - at . ige N t r a催 化 剂 与 茂金 属 催 化 剂 配合
的双核 催化 剂
4 2 1 Ze l - at 化 剂 . . i e N t gr a催
Ze lrN ta 化 剂 具 有 多 活性 中心 特 点 , ige- at 催

般公 认 的机 理 是 双金 属 机 理 , 即引 发 剂 2组分
备 成 功 双 峰 聚 乙烯 , 中提 到 采 用 的 茂 金 属 催 文 化 剂 为 AP 1 与 Ze lr Nat 催 化 剂 复 配 , E一 , ige — t a 采
收 稿 日期 : 0 5 8—0 l 改 稿 收 到 日期 : 0 6一 l 7 2 0 —0 8修 2 0 O ~O
摘 要 : 绍 了 目前 主 要 的 双 峰 聚 乙 烯 制 备 方 法 , 括 ; 融 掺 混 法 、 介 包 熔 串连 反 应 釜 法 、 用 双 金 属 催 化 剂 或 混 合催 使 化 剂 的单 反 应 器 法 。重 点 对 串连 反 应 釜 法 进 行 了 阐述 , 时 对 双 金 属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方 法 进 行 了 综 述 , 括 茂 同 包
相 对分 子质量 分 布也 对于 产 品的加 工性 能不 利 。
4 2 2 Z el - t . . i e Nat 化 剂 与 茂 金 属 配 合 的 共 gr a催 聚 合 由于双 茂金 属 产 品 在加 工 性 能方 面 的不 足 ,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合成催化剂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合成聚乙烯的过程中,催化剂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并控制聚合的分子结构。

在聚乙烯合成中,主要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铬催化剂、锌催化剂、钛催化剂等,它们各自具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铬催化剂是聚乙烯合成中最早使用的催化剂之一,其催化剂系统由铬盐和有机硅或醚类化合物组成。

铬催化剂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催化乙烯的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然而,铬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毒性较大、催化活性不高等缺点,因此有限地应用于聚乙烯生产中。

锌催化剂是一类新兴的聚乙烯合成催化剂,其主要组成是锌醇类化合物。

相比于铬催化剂,锌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同时,锌催化剂还可以催化生产高密度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特殊类型的聚乙烯,拓展了聚乙烯的应用领域。

钛催化剂是目前聚乙烯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类型之一,其主要组成是含钛酸酯类化合物。

钛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剂寿命长、制备成本适中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聚乙烯。

该催化剂在聚乙烯合成中表现出色,不仅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还能合成高性能的聚乙烯材料。

因此,钛催化剂在聚乙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聚乙烯合成催化剂在聚乙烯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各具特点,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催化剂类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催化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聚乙烯生产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出现,推动聚乙烯工业迈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1。

铬系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

铬系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

1 乙烯 齐 聚催 化 剂

烯 烃是 工业 化学 产 品的重要 原材 料 , 通过氢 化 、 合 等方 法 合 成 树脂 、 料 、 剂 、 面 活性 聚 塑 溶 表
剂 。 一 烃 可 以 通 过 乙 烯 齐 聚 制 得 , h l 和 E h lC roain的 齐 聚 常 产 生 多 分 支 的 产 物 。 由 于 己 烯 S el ty op rt o
烯 一 和 辛 烯 一 是 合 成 线 性 低 密 度 聚 乙 烯 L D E 的 重 要 共 聚 单 体 , 年 来 L D E发 展 迅 猛 , 场 对 1 1 LP 近 LP 市 己烯 一 1和辛 烯 一 需 求 剧 增 , 得 国 内 外 化 学 家 不 断 研 究 乙 烯 齐 聚 催 化 剂 , 望 开 发 新 型 高 活 性 、 1的 使 期 高 选 择 性 乙烯 齐 聚催 化 剂 , 时 , 过 研 究 反 应 机 理 为 高 聚 反 应 提 供 依 据 , 而 为 改 进 烯 烃 高 聚 催 同 通 从
铬 系 催 化 剂 活 性 高 , 成 简 单 , 剂 原 料 易 得 , 本 相 对 较 低 , 且 树 脂 产 品 中 不 含 腐 蚀 性 元 素 合 助 成 而 氯 , 而 广 受 关 注 。 因 铬 系 催 化 剂 在 齐 聚 和 聚 合方 面 的 性 能 都 非 常 好 。 作 为 乙 烯 齐 聚 催 化 剂 ,hlp 公 司 开 发 独 P iis l
维普资讯
第铬 系 乙 烯 齐 聚 和 聚 合 催 化 剂
刘元霞 , 方义群 , 朱炬伟 , 伟 , 李 胡友 良
( 中 国科 学 院 化 学 研 究 所 , 子 科 学研 究 中 心 , 程 塑 料 国 家 重 点 实验 室 , 京 1 分 工 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催 化 剂 制 备 .
铬催 化剂 。前者是 由 H gn等[1 2 oa 2 于 0世纪 5 - 3 0年 代 发 明的 , 后者 是 由 B k r 在 2 ae 等 0世纪 7 0年代 发 明 的。 在有机铬催 化剂 系列 中 , 有机硅烷铬 酸酯 催化 剂 因其 独特的结构特 点 、聚合 特性 和树 脂产
该 催 化 剂 上 的 铬 酸 酯 是 经 过 还 原 处 理 的 铬 酸 双 酯 , 胶 比表 面 积 在 4 0m / 硅 5 i g以上 。 该 催 化 剂 可 用 催 化 得 到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分 布 均 匀 且 密 度 在 O9 . 4 c 3 右 的 乙烯 与 1 己烯 共 聚 物 m 左 一 P iis 司 专 利 ㈣介 绍 了 一 种 负 载 于 高 比 表 hl 公 lp ‘
及 硅烷铬酸盐 基团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催 化剂[ 以 8 1 。 上两 种观点提 出的催化剂结 构虽有 不 同 ,但 烷基
铝 试 剂 的加 入 会 导 致 铬 氧 化 物 的 还 原 。而 关 于 还 原后 铬 中心 价 态 问 题 .许 多人 也 进 行 了 深入 研 究 。
收 稿 日期 : 2 1 — l 2 。 0 2 0 一 7
催 化 剂 是 由于 双 三 苯 基 硅 烷 铬 酸 盐 与 硅 胶 表 面 的

2 聚 合 机 理 及 产 品 特 性
C rc ar k等同 为 , i 认 当催 化剂 与 乙烯接 触 时 , 若 想 引发反应 ,必须转移某个 基 团到第一个 乙烯分
子 上 , 基 团的精确结构还 无法得 知 , 可 能为烷 该 很 基 铝 试 剂 中 的 烃 基 或 有 机 硅 烷 铬 酸 酯 催 化 剂 还 原
化 剂 分 为 P iis 氧 化 铬 催 化 剂 和 U C型 有 机 hlp 型 l C
高铝铬 比的情况 下 不存 在六 价铬 : a n等㈣利 用 Cn
X 射 线 光 电 子 能 谱 ( P ) 究 发 现 : 乙 氧 基 二 乙 X S研 以 基铝 与 C r的 摩 尔 比 为 5 : 加 入 烷 基 铝 还 原 剂 1 后 , 有 6 % 的 六 价 铬 被 还 原 了 , 且 还 原 产 物 只 3 而 为二价铬化 合物 。
构/ 电子 效 应 .使 制 备 的新 催 化 剂 可 用 于 双 峰 P E 的生 产 , 且 可 提 高 所 产 聚 合 物 的 短 支 链 数 目 。 并 P iis 司 专 利 l介 绍 一 种 改 进 的铬 酸 酯 催 hl 公 lp l 7 l
有机硅 烷铬酸酯催 化剂常用 于低熔体 流动速 率 ( R) 宽 相对 分子 质量 分 布 H P MF 、 D E树 脂 的 生 产, 在管材 、 膜 、 薄 大型 中空容 器等 产 品的应 用 中
发 挥 了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3 有 机 硅 烷 铬 酸 酯 催 化 剂 的 研 究 状 况 31 国 外 研 究 状 况 .
化剂 的制备方法 , 制备了一种 W:r 0 5 4 5%、 C) . %-.5 在 4 3 以多 孔硅 胶为 载体 的负 载 型含铬 催化 剂组 合物 。
修 回 日期 : 2 1 — 4 2 。 0 2 0 — 6
作 者 简 介 : 徐 国 强 ,9 6年 生 , 读 硕 18 在
士研 究 生 , 主要 研 究 聚 烯烃 催 化 剂 及 聚合
工 艺 。 系 电话 : 0 0 5 2 2 3 ; — al 联 ( 1 )9 0 6 3 E m i :
品 特 性 在 生 产 应 用 中 占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主 要
制备 有机 硅烷 铬 酸酯催 化剂 一 般用 大 孔径 、 高 比表 面积的硅胶作 为载体 ,硅胶需 经过热 活化 处理 以脱 除大部 分 一0 H。首先 将有 机硅 烷铬 酸
盐 前 驱 体 与 脱 除 羟 基 的 硅 胶 于 一 定 温 度 下 在 己 烷
附着在载体表 面上 ,而有机铬 催化剂 则可能通 过 单 键与载体相连…。 ] 典型 的有机 硅烷铬酸酯催 化剂催 化制备 的聚 乙烯 ( E 的相 对分 子质量 分布 相 当宽 , 常 在高 P ) 且 聚物 中含 有烯烃 和液 态齐 聚物㈦。其 中的液 态齐 聚物主要是 线型 一 烯烃 。 机硅烷铬酸酯 催化剂 有 催 化制备 的含有这些烯烃 的高聚物 中常含 有一定 数量 的支链 .且降低 的树 脂密度 与发现 的支链量
的 形 式 不 同所 致 :氧 化 铬 催 化 剂 是 通 过 双 键 紧 密
F n u e 等 制 备 了取代基 不 同于 T S的 a gY w i P 甲基一 一 1 萘基一 基硅烷 醇手性 化合 物 , 将 其加 苯 并
入 到 氧 化 铬 催 化 剂 中反 应 ,制 备 了 新 型 有 机 铬 化
位 ) 以消 除诱 导 时 间 。 可
后 的有机 硅烷铬酸酯催 化剂 的聚合一般 没有诱 导 期( 或诱 导期 较短 )烯烃 在其 上 的聚合 反应 速 率 ,
是 急 速 提 高 的 。 在 氧 化 铬 催 化 剂 上 , 烃 的 聚合 而 烯
反应 速率却是逐渐 增加 的。造 成这两 种催化 剂催 化 过程不 同的原 因可能是 由于它们 附着在 载体上
催 化 剂 。催 化 剂 中 W( r最 优 选 为 0 5 0 5 C) . %~ . % 4 5
机硅烷 铬酸酯催化 剂的理解不 断深化 ,使 该催化
剂 的各 方 面 性 能 有 了 显 著 提 高 。
( 以铬 金属计算 ) 载体 比表面积在 3 0m2 , 0 / g以上 , 孔体积 在 2O l m/ .x O S g以上 . 平均 中孔 孔径在 3 ~ 5 10n 0 m。用 此催化剂生产 的 P E树脂 制备管材 , 其 抗 慢速 裂 纹 生长 (E T 值超 过 10 0h 甚 至 超 PN ) 0 , 过 2 0 , 0h而传统 P 0 E管材 的 P N E T值在 5 ~0 . 0 50h
段 时间 . 最后 经 M 流 化干燥得 到流 动性较好 的粉
末状催 化剂 。
多年来 .学术界对 于硅胶负 载的有机 硅烷铬
酸 酯 催 化 剂 前 驱 体 的 结 构 以及 还 原 后 价 态 进 行 了
广泛 的讨 论和研究 , 但至今仍没有 达成一致 意见 。 C rc ar k等 为硅胶 负载 的有 机硅烷铬 酸 酯 i 认
x q mv @ 1 6 t m。 g— p 2 .o
Z k ao 等 认 为形 成 了四价 铬 和 五价 铬 化 合 物 ; ah rv
Jh sn等 [ 为 铬 价 态 低 于 四 价 :ar k认 为 在 o no 9 1 认 Crc i
_
第 4期
徐 国强 等 .乙烯 聚合 用 有 机 铬 系 催 化 剂 研究 进 展

要 : 综 述 了 乙烯 聚合 用 有 机 硅 烷 铬 酸酯 催 化 剂 的结 构 、 备 方 法 、 合 机理 、 制 备树 脂 产 品 特 性 以 及 国 制 聚 所
内 外研 究 现状 , 出 了有 机 硅 烷铬 酸酯 催 化 剂 与 钛 系 催 化 剂 和 P iis型 氧化 铬 催 化 剂 的 区别 及 其 独 有 的 特 性 。 建 指 hlp l 议 深 入研 究有 机 铬 系 催 化 剂 的 聚 合机 理 、 大 研 发 投 入 、 快 有机 铬 系新 产 品的 开 发 。 加 加
用 于气相法 高密度聚 乙烯 ( D E 的生产 。 H P )
1 有 机 硅 烷 铬 酸 酯 催 化 剂 的 结 构 和 制 备
溶液 中混合 、 搅拌 、 匀分散 , 均 反应一定 时 间后 , 以

定 配 比加 入 烷 基 铝 试 剂 继 续 搅 拌 、充 分 反 应 一
1 催 化 剂 结 构 . 1
双峰 P E树 脂 制 备 的高 性 能 管 材一 般 约 为 1 0 。 0h 0 此 外 ,用 此 法 制 成 的 P 管 术 呈 现 很 好 的 拉 伸 性 E 才
Ie a等f合 成 一 种新 型 的负 载有 机 铬催 化 kd I 3 1
剂 { r H(i e)3 I :Me 示 甲 基 }并 将 其 性 C[ SM 3 1SO, 表 C 2/ , 能 与 P iis 化 铬 催 化 剂 进 行 比较 , 现 在 不 加 hlp 氧 l 发 有 机 铝 作 助 催 化 剂 的情 况 下 可 以表 现 出很 高 的活 性 ,每 摩 尔 铬 的 活 性 是 P iis 化 铬 催 化 剂 的 hlp 氧 l
16 9 7年 , no abd 公 司率 先研 究有 机硅 U i C rie n
烷 铬 酸酯 催 化 剂 催 化 乙 烯 聚 合 。 在 随后 的 几 十 年 中 , 业 界 对 此 方 面 开 展 了 大 量 有 益 的探 索 . 有 工 对
面积及 总孔体积 的多孔型氧 化硅载体 上 的铬 酸酯
0 发 生 酯 交 换 反 应 而 形 成 的 ,可 以 是 一 个 或 H
两 个 三 苯 基 硅 烷 基 团 被 硅 胶 取 代 。形 成 的催 化 剂 结 构 嘲 所 不 同 。 ah rv 则 认 为 硅 烷 铬 酸 盐 不 有 Z k ao 等 与 硅 胶 上 一 0 发 生 酯 交 换 反 应 。他 们 利 用 傅 里 H
综 述
合成树脂及塑料,0 ,9 )7 22 2( :0 1 4
CHI NA YNTHETI RES N AND P S C I LAS CS TI
乙烯 聚 合 用 有 机铬 系催 化 剂研 究 进展
徐 国强 , 崔楠 楠 , 东兵 , 洪涛 刘 王
(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北 京化 工研 究 院 , 京 市 10 1 ) 中 北 0 0 3
时产生 的烃基 碎片 。 当没有 烷基铝存在 时 , 可能 的 引发为单体插 入到 C一0。 r 在引发插 入阶段后 , 铬 变成 了“ 烷基 铬” 。假设 活性 中心为键接 到载体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