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常州数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3江苏常州数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3江苏常州数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3年常州市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综述

1、总体评价

2013年常州中考数学总体来说延续了中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基本题型没有改变,8个选择题,9个填空题,,2道个计算题,9个解答题,其中延续了1个统计题,1个概率题,2个证明题,1个作图题,1个不等式组的应用题,1个新颖题,一个圆与直线结合,一个三角形结合。今年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往年的题目难度不大,最后3题题考的有点新颖,和平时老师以及学生的压轴题有点出入。

2、新题难题总结

1~7题是基础题,难度要求都很低,只需稍作运算即可顺利完成;第8题有点难度,如果只是拼图可能不怎么很骄傲拼。填空题8~16题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属于基本呢概念的题型,17题有点难。最后3题属于比较新颖的题,孩子在做三角形这一块的大题不怎么多。

3、今年数学高考试卷最大的亮点

我觉得今年常州的数学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后3题,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掌控能力和做题的灵活性,孩子在做题时主要是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不要被它新颖的面积迷惑,就能迎刃而解。

二、整体分析

1、试题结构与分值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总题数题量8 9 2 9 28

总分16 20 18 66 120

三.试卷分析

常州市二〇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

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赶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

息。

3.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D )

A .2

B .3.14

C .2

1-

D .3

考点:无理数 专题:存在性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是无理数,2,0,是有理数. 故选D .

2.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C )

(第2题) A . B . C . D .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专题:作图题。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俯视图为圆的几何体为球,圆锥,圆柱,再根据其他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

故选C .

3. 下列函数中,图像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 )

A.x y 1-=

B.x y 1=

C.x

y 2

=

D.x

y 2-= 考点:反比例函数

专题:函数题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把点带入求反比例的函数

解答:设反比例函数为Y=K/X,因为(1,-1)在反比例函数上,所以带入得-1=K/1得到K=-1,所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x

y 1-=

。 故选A .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

A .(a 3b )2=a 6b 2

B .a*a 4=a 4

C .a 6÷a 2=a 3

D .3a+2b=5ab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A 、(a 3b )2=a 6b 2

B 、a*a 4

=a5

C. a 6÷a 2

=a4

D 、3a 与2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同底数幂的运算: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 数相减;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5.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12

1

2

=

甲S ,乙组数据的方差10

1

2=

乙S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B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越稳定 解析:1212

=

甲S <10

12

=乙S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

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 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6.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C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 考点: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分析:圆心和直线的距离d=r,说明圆与直线相切,如果d>r,说明圆与直线圆与直线相离,如果d

解析:d=6-5=1,1<6,所以相交,故选C

7.二次函数c bx ax y ++=2

(a 、b 、c 为常数且a ≠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5 y

12

5

-3

-4

-3

5

12

给出了结论:

(1)二次函数c bx ax y ++=2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 (2)当22

1

<<-

x 时,y<0; (3)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 轴两侧。 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B ) A .3 B .2 C .1 D .0 考点:二次函数

分析:把二次函数求出,然后一次分析(1),(2),(3) 解析:带入,(1)不正确,(2),(3)正确,故选B

8.有3张边长为a 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分别为a 、b(b>a)的矩形纸片,5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纸片,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按原纸乍进行无空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

( D ) A .a+b B .2a+b C .3a+b D .a+2b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专题:计算题

解析:根据题意得,正方形的面积A 的面积为a 2

+b 2

+2ab ,B 的正方形面积

4a 2+b 2+4ab ,C 的正方形面积为9a 2+b 2+6ab ,D 的正方形面积a 2+4b 2+4a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第9小题4分,其余8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9.计算-(-3)=__3______,|-3|=___3____,(-3)-2=___1

-3

____,(-3)2=____9___. 考点:相反数;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

解析:-(-3)=__3______,|-3|=___3____,(-3)-2=___1

-3

____,(-3)2=____9___ 答案:_3_;3_;1

-

3

;9 10.已知点P (3,2),则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1的坐标是_(-3,2)_,点P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P 2的坐标是___(-3,-2)_____. 考点:对称点

解析:关于Y 轴对称X 符号相反,Y 值不变,故 P 1的坐标是_(-3,2),关于原点对称X 符号改变,Y 值符号改变,原点O 的对称点P 2的坐标是___(-3,-2)_____.

答案:(-3,2);(-3,-2)

11.已知一次函数y=kx+b(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经过点A (0,-2)和点B (1,0),则k=__2____,b=_-2_____。 考点: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因为一次函数y=kx+b(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经过点A (0,-2)和点B (1,0), 所以b=-2,k+b=0,所以K=2.

答案:k=__2____,b=_-2_____ 12.已知扇形的半径为6cm ,圆心角为15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5π

_____cm ,扇形

的面积是___15π

______cm 2

(结果保留π)。 考点:扇形的弧长,面积 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到关于扇形半径的方程,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扇形的半径是r ,则L=n πr/180 解得:L=5π.

扇形的面积是:S=n πr 2/360 则S=15π 故答案是:5π;15π

13.函数y=3-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x ≥3_______,若分式

1

3

2+-x x 的值为0,则x=_1.5___。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0 专题:计算题。

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x ﹣3≥0,解不等式求x 的取值范围.分

式值为0,2X-3=0 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 ﹣3≥0,解得x≥3.分式值为0,则2X-3=0则X=1.5 故答案_x ≥3;x=_1.5_

14.我市某一周的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

最高气温(℃)

25 26 27 28 天数

1

1

2

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27______,众数是__28_____。

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求出各数的和,再除以数据总个数即可得到周日的最高气温平均值.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即可得到中间位置的数﹣﹣﹣中位数.

解答:解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得到:25,26,27,27,28,28,28; 处在中间位置的数为27,故中位数为27.最多的是28,故众数是28 故答案为27,29.

15.已知x=-1是关于x 的方程2x 2+ax-a 2

=0的一个根,则a=__1,-2_____。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定义,将x=-1代入关于x 的方程2x 2+ax-a 2

=0,然后解关于a 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答:2-a-a 2

=0,解的a=1,或-2 答案:1,-2

16.如图,△ABC 内接于⊙O ,∠BAC=120°,AB=AC ,BD 为⊙O 的直径,AD=6,则

DC=__23______. 考点:圆

解析:答案_23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 在反比例函数x

y 1

=

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连接OA 、OB ,若OA ⊥OB ,OB=2

2OA ,则k=__-0.5_____. 考点:反比例函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8.化简(每小题4分,共8分)

0060cos 2)2013(4+--

2

1

422

+--x x x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立方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①先计算45度的正弦值,再将分式化简,计算出立方根,合并同类项可得答案;

(第16题)O

A B C D

②先通分,将分子合并同类项以后再约分得到最简值. 解析:(1)原式=2-1+2×1/2=2 答案:2 (2)原式=

1

x-2

点评:这两题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也涉及特殊的正弦值和立方根的求法,题目比较容易

19.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每小题5分,共10分)

??

?=+=+6

4302y x y x 25

27=-x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① 通过代入法或者消元法解答 ②公分母为(x+2)(x ﹣2),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结果要检验; 解答:解:①解的x=6 y=-3 ②去分母,得14=5(x ﹣2), 去括号,得14=5x-10, 移项,得5x=24,

解得24x=

5

, 检验:当24

x=5

时,2(x ﹣2)≠0,

∴原方程的解为24

x=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不等式组的解法.(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解不等式组时,先解每一个不等式,再求解集的公共部分.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或写出文字说明及演算步骤)

20.(本小题满分7分)

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 (1)请根据所给信息在图(1)中将表示“乒乓球”项目的图形补充完整; (2)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__.

考点: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数形结合。

解析:(1)参加乒乓球的人数=20÷40%﹣(20+10+15)=5人.

(2)∵参加足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占所有运动项目学生的比例为,

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频率、频数的计算.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21.(本小题满分8分)

一只不透明的箱子里共有3个球,其中2个白球,1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

(1)从箱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从箱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后不将它放回箱子,搅匀后再摸出

一个球,求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并画出树状图。1 3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此题需要三步完成,所以采用树状图法比较简单,然后树状图分析所有等可能的出现结果,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出该事件的概率;

(2)求得取出的3个球全是白球的所有情况,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出该事件的概率.解析:

(1)画树状图得:

∴一共有3种等可能的结果,

取出的1个球是白色的可能性有两种所以概率=2

3

(2)∵取出的2个球全是白球的有6种情况, ∴取出的2个球全是白球的概率是

13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 22.(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BE ,CD=CE 。 求证:∠A=∠B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在△ABC 中,C 为AB 的中点,所以AC=BC 证明∵C 是AB 的中点 ∴AC=BC .

∴在△ACD 和△BCE 中??

?

??===BC AC CE CD BE

AD ,∴△ACD ≌△BCE ,∴∠A=∠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第22题) (第23题)

A

B

E

D

F

B

E

D

C

C

A

23.如图,在△ABC 中,AB=AC ,∠B=60°,∠FAC 、∠ECA 是△ABC 的两个外角,AD 平分∠FAC ,CD 平分∠ECA 。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题意易得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即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证明∵AB=AC,AD 平分∠FAC ,CD 平分∠ECA ∴∠B=∠ACB ,∠CAD=

21∠CAF=2

1

(∠B+∠ACB)=∠ACB ∴AD//BC

∴∠D=∠DCE=∠ACD ∴AC=AD ∠B=60° ∴∠B=∠ACB=∠BAC=∠CAD=∠D=∠ACD=60° ∴AB=AC=BC=CD=A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综合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共13分)

24.在R t △ABC 中,∠C=90°,AC=1,BC=3,点O 为Rt △ABC 内一点,连接A0、BO 、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以点B 为旋转中心,将△AOB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 ′O ′B (得到A 、O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O ′),并回答下列问题: ∠ABC =________,∠A ′BC =_______,OA+OB+OC =_________.

A

C

B

O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一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作图题。

解析:因为∠C=90°,AC=1,BC=3,所以AB=2,所以∠ABC =30,∠A ′BC=90

25.(本小题满分7分)

某饮料厂以300千克的A 种果汁和240千克的B 种果汁为原料,配制生产甲、乙两种新型饮料,已知每千克甲种饮料含0.6千克A 种果汁,含0.3千克B 种果汁;每千克乙种饮料含0.2千克A 种果汁,含0.4千克B 种果汁。饮料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新型饮料共650千克,设该厂生产甲咱饮料x (千克)。

(1) 列出满足题意的关于x 的不等式组,并求出x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该饮料厂的甲种饮料销售价是每1千克3元,乙种饮料销售价是每1千克4元,

那么该饮料厂生产甲、乙两种饮料各多少千克,才能使得这批饮料销售总金额最大?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销售问题

(1)由题意可得:

??

?≤-+≤-+240)650(4.03.0300)650(2.06.0x x x x

解得:?

?

?≥≤200425

x x 425200≤≤∴x

(2)设销售金额为y ,则2600)650(43+-=-+=x x x y 1-=k ∴y 随x 的增长而减小,

425200≤≤x ∴当200=x 时, 2400=最小y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和不等

量关系分别列方程和不等式求解

七.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6(本小题满分6分)

用水平线和竖起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 ,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和为a,内部的格点个数为b ,则12

1

-+=

b a S (史称“皮克公式”). 小明认真研究了“皮克公式”,并受此启发对正三角开形网格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正三角形网格中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为1,小正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下图是该正三角形格点中的两个多边形: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表:

格点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的个数 格点边多边形内部的格点个数

格点多边形的面

多边形1 8 1 8 多边形2 7 3 11 … … … … 一般格点多边形

a

b

S

则S 与a 、b 之间的关系为S=___a+2b-2_______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专题:找规律

解析:通过图形可知,多边形1格点的面积为8,多边形2的格点面积为11.一般格点规律为S=___a+2b-2_

点评:这题在2003中考中也出现过,学生在平时做的不多,找规律带入即可 27.(本小题满分9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6,0),点B(0,6),动点C 在以半径为3的⊙O 上,连接OC ,过O 点作OD ⊥OC,OD 与⊙O 相交于点D (其中点C 、O 、D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 。

(1) 当OC ∥AB 时,∠BOC 的度数为__45________;

(2) 连接AC ,BC ,当点C 在⊙O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

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 S=18+92

(3) 连接AD ,当O C ∥AD 时,

① 求出点C 的坐标;②直线BC 是否为⊙O 的切线?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C (-1.53,1.5) 是

考点:圆与一次函数综合题;切线的性质; 专题:几何动点问题;分类讨论。

解析:∵OC ∥AB

∴∠BOC=∠OBA

∵A (6,0),点B(0,6),且∠BOA=90° ∴∠OBA=45° ∴∠BOC=45°

(2) 要求△ABC 的面积最大,S △ABC =

1

2

A B ·h,其中,A B=6是一个定值,那么只要h 最大,S △ABC 也就最大,即转化为要找点C 到线段AB 的最大距离。由图中可知,在第三象限中,与AB 平行的线与圆O 相切的点即为C 点,此时h 最大 过O 作O E ⊥AB , ∵OA=OB=6 ∴AB=62 ∵O E ⊥AB

∴OE=32

∴CE=OC+ OE=3+ 32

x x

y y

备用图

第27题

C

A B O

C

A B

O

D

D

∴S △ABC =

12A B ·h=1

2

×62×(3+ 32) =92+18 (3)、①∵OC ∥AD

∴∠ADO=∠COD=90° ∵OD=3,OA=6

∴∠AOD=60°, ∠BOD=30° ∵∠COD=90° ∴∠BOC=60° 过C 作CF ⊥x 轴

∵OC=3,∠COF=30° ∴CF=1.5,OF=1.53 ∴C (-1.53,1.5) ②直线BC 是⊙O 的切线

∵在△AOD 和△BOC 中,60OB OA AOD BOC OC OD =?

?

∠=∠=???=?

∴△AOD ≌△BOC ,

∴∠ADO=∠BCO=90° ∴直线BC 是⊙O 的切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与圆结合,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分析注意分类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8.(本小题满分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a,0),(其中a>0),直线l 过动点M(0,m)(0

(1) 写出A 、C 两点的坐标;A(-1,0) C (0,2)

(2) 当0

称△HNK 为以H 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求出m 的值;

3

4

(3) 当1

数式表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a+1

a

x

x

y y

第28题 备用图

B

C

A

O B

C A

O

考点: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结合 专题:分类讨论 解析:(1)点A (-1,0)点C (0,2)

(2)点M (0,m ),直线AC :y=2x+2;所以点D (

2

2

-m ,m ) Rt ?CEM 和Rt ?PEM 中,?

??==EM EM EP

CE ∴Rt ?CEM ?Rt ?PEM

∴CM=PM

∴2-m=m-y ∴22-=m y 即点P (0,22-m ) 设直线DP :b kx y += 点D 和点P 在直线DP 上 ∴22,2-=-=m b k

∴点Q 为(m-1,0)

?APQ 是以P 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由图可知:AP=2PQ

又Rt ?APO 和Rt ?POQ 中,2

2

2

AO PO AP +=,222AO PO PQ +=

∴)(42

222QO PO AO PO +=+ 即2

2

2

43AO QO PO =+ ∴2

2

2

1)1(4)22(3=-+-m m 得)(4

5

43舍或==

m m

43=

∴m (3)点D (m m ,2

2

-)

,点Q (0,1-m ),点P (0,22-m ) 设直线BC 为:11b x k y += 点B (0,a ) 点C (0,2)

2,211=-

=b a k ∴直线BC 为:22

+-=x a

y ∴ 点E 为(m m a ,2

)

2(-)

2

)

2(5)22(

)2(222

2

m m m DM

CM CD -=

-+-=+= m m AQ =---=)1(1 )1(5)1()22(2222-=-+-=+=m m m DO PO PQ

2

)2)(1(222)2(m a m m a DE -+=

---=

∴DE PQ AQ CD ?=?

2

)

2)(1()1(52)2(5m a m m m -+?

-=?- 解得:a

a m 1

+=

1

∴①当10≤a 时,a

a m 1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构成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知识来结合解题

试卷分析心得:

通过分析今年的中考试卷,总体今年的试卷难,尤其是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最后一题也没有出现很怪的题目,主要以常规基础题为主。在计算题中依然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包括证明题也是,最后三题比较新颖,和学生平时做的题目有点出入,学生可能做起来有点吃力,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却不难。

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做题的灵活性,和对于新颖题目的理解性上。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有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4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4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试卷 数 学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3-的相反数是 ( ) A .1 3 B .13 - C .3 D .3- 2.若代数式 1 3 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x =- B .3x = C .1x ≠- D .3x ≠ 3.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 A .圆柱 B .正方体 C .圆锥 D .球 (第3题) (第4题) 4.如图,在线段PA 、PB 、PC 、PD 中,长度最小的是 ( ) A .线段PA B .线段PB C .线段PC D .线段PD 5.若ABC A B C '''△∽△,相似比为1:2,则ABC A B C '''△∽△的周长的比为 ( ) A .2:1 B .1:2 C .4:1 D .1:4 6. 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是有理数的是 ( ) A .2 B .2 C D .2 7.判断命题“如果1n <,那么210n -<”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 可以 为 ( ) A .2- B .12- C .0 D .1 2 8.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 2.5PM (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2.5PM 的值 ()3 1/y u g m 随时间()t h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2y 表示0时到t 时 2.5PM 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 2.5P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2y 与t 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计算:3a a ÷= . 10.4的算术平方根是 . 11.分解因式:24ax a -= . 12.如果35α∠=?,那么α∠的余角等于 ?. 13.如果20a b --=,那么代数式122a b +-的值是 .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P -到原点的距离是 . 15.若1 2x y =??=?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ax y +=的解,则a = . 16.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120AOC ∠?=,则CDB ∠= .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7.如图, O 与边长为 8 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两边AB 、BC 都相切,连接OC ,则tan OCB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018江苏常州,1,2)-3的倒数是( ) A .-3 B .3 C .- 31 D .3 1 【答案】C 【解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与3 1 -乘积为1,C 正确. 2.(2018江苏常州,2,2)已知苹果每千克m 元,则2千克苹果共多少元?( ) A .m -2 B .m +2 C . 2 m D .2m 【答案】D 【解析】每千克m 元,2千克则2m 元,所以D 正确.. 3.(2018江苏常州,3,2)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过(2,-1),代入,解得k =2 1 -, 因而解析式为x y 2 1 - =,故选C . 4. (2018江苏常州,4,2)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1),则它的表达式为( ) A .y =-2x B .y =2x C .y =- 21x D .y =2 1x 【答案】.A 【解析】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 形是平边 四边形,因而A 为假命题.,故选A . 5.(2018江苏常州,5,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答案】B 【解析】∵231<<,352<<,∴介于53与之间的整数只有2,故选 B . 6.(2018江苏常州,6,2)已知a 为整数,且3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分)(2013?常州)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 2 B . 3.14 C . D . 考点: 无理数. 分析: 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 解:A 、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B 、3.14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C 、﹣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D 、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评: 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 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2.(2分)(2013?常州)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考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 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 解:此圆柱的左视图是一个矩形,故选C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 3.(2分)(2013?常州)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 . B . C . D . 考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设将点(1,﹣1)代入所设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y=(k ≠0)即可求得k 的值. 解答: 解:设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y=(k ≠0),则﹣1=,

解得,k=﹣1, 所以,所求的函数关系式是y=﹣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都满足该函数解析式. 4.(2分)(2013?常州)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a3b)2=a6b2B.a?a4=a4C.a6÷a2=a3D.3a+2b=5ab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a3b)2=a6b2,故本选项正确; B、a?a4=a5,故本选项错误; C、a6÷a2=a6﹣2=a4,故本选项错误; D、3a与2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的性质,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5.(2分)(2013?常州)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乙组数据的方差,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考点:方差. 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得,方差<, A、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 B、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C、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 D、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方差的意义,方差表示的是数据波动性的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

2019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常州市二○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3的相反数是( ) A .13 B .-13 C .3 D .-3 2. 若代数式x +1 x -3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l B . x =3 C . x ≠- 1 D .x ≠3 3. 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正方体 C .圆锥 D .球 (第3题) (第4题) 4. 如图,在线段PA 、PB 、PC 、PD 中,长度最小的是( ) A .线段PA B .线段PB C .线段PC D .线段PD 5. 若△ABC ∽△A ′B ′C ′,相似比为1:2,则△ABC 与△A ′B ′C ′的周长的比为( ) A . 2 : 1 B . 1 : 2 C . 4 : 1 D . 1 : 4 6. 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是有理数的是( ) A . 2+ 3 B . 2 C . 3 D . 2- 3 7. 判断命题“如果n <1,那么n 2 -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 可以为 ( ) A .-2 B . -12 C . 0 D .1 2 8.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PM 2. 5(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 5微 米的颗 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PM 2.5的值y 1(μg /m 3 )随时间t (h )的 变化如图所示,设y 2表示0时到t 时PM 2. 5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 PM 2. 5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y 2与t 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 计算:a 3 —a = ______. 10. 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11. 分解因式:ax 2 — 4a = ______. 12. 如果∠α=35°,那么∠α的余角等于______ °.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二〇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本试卷共6页,包含思想品德试题(1~3页)和历史试题(4~6页)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或超出规定范围均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历史试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4小题, 每小题1.5分,共21分。 1.历史专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 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3.“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4.“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 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5.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A B C D 6.彭德怀在评价某次战役时指出:“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予打击。……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这次战役是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分)﹣3的相反数是( ) A .31 B .31- C .3 D .﹣3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3)+3=0.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做出判断,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2.(2分)若代数式 3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3 C .x ≠﹣1 D .x ≠3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 【解答】解:∵代数式 3 1-+x x 有意义, ∴x ﹣3≠0, ∴x ≠3. 故选:D . 【点评】本题运用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知识点,关键要知道分母不为0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2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正方体 C .圆锥 D .球 【分析】通过俯视图为圆得到几何体为圆柱或球,然后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判断几何体为圆锥. 【解答】解:该几何体是圆柱.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复杂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助. 4.(2分)如图,在线段PA 、PB 、PC 、PD 中,长度最小的是( )

A .线段PA B .线段PB C .线段PC D .线段PD 【分析】由垂线段最短可解. 【解答】解:由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可知答案为B .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这属于基本的性质定理,属于简单题. 5.(2分)若△ABC ~△A ′B 'C ′,相似比为1:2,则△ABC 与△A 'B ′C '的周长的比为( ) A .2:1 B .1:2 C .4:1 D .1:4 【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ABC ~△A ′B 'C ′,相似比为1:2, ∴△ABC 与△A 'B ′C '的周长的比为1:2.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2分)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是有理数的是( ) A .2+3 B .2 C .3 D .2﹣3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可知与2+3的积是有理数的为2-3; 【解答】解:∵(2+3)(2﹣3)=4﹣3=1;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求无理数的无理化因子是解题的关键. 7.(2分)判断命题“如果n <1,那么n 2﹣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 可以为( ) A .﹣2 B .﹣2 1 C .0 D .21 【分析】反例中的n 满足n <1,使n 2﹣1≥0,从而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当n =﹣2时,满足n <1,但n 2 ﹣1=3>0, 所以判断命题“如果n <1,那么n 2﹣1<0”是假命题,举出n =﹣2. 故选:A .

2013年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 B .3.14 C .12 - D .3 2.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 .1y x =- B .1y x = C .2y x = D .2y x =-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 3b )2=a 6b 2 B .a?a 4=a 4 C .a 6÷a 2=a 3 D .3a+2b=5ab 5.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21S 12=甲,乙组数据的方差21 S 10 =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6.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 7.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a≠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5 y 12 5 ﹣3 ﹣4 ﹣3 5 12 给出了结论: (1)二次函数2y ax bx c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 (2)当1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

常州市二〇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数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考生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 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赶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 息。 3.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并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 A .2 B .3.14 C .2 1- D .3 2.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 (第2题) A . B . C . D . 3. 下列函数中,图像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 A.x y 1-= B.x y 1= C.x y 2 = D.x y 2-=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a 3b )2=a 6b 2 B .a*a 4=a 4 C .a 6÷a 2=a 3 D .3a+2b=5ab 5.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12 1 2=甲S ,乙组数据的方差10 1 2= 乙S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6.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无法判断 7.二次函数c bx ax y ++=2 (a 、b 、c 为常数且a ≠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5 y 12 5 -3 -4 -3 5 12 给出了结论: (1)二次函数c bx ax y ++=2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

2020年江苏常州市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 学 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上。 4、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使用CZ1206、HY82型函数计算器,若试题计算结 果没有要求取近似值,则计算结果取精确值(保留根号和π)。 一、填空题(本大题每个空格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的相反数是 ,5-的绝对值是 ,9的平方根是 。 2.在函数1-=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若分式 1 2 --x x 的值为零,则=x 。 3.若α∠的补角是120°,则α∠= °,=αcos 。 4.某校高一新生参加军训,一学生进行五次实弹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8,6,10,7,9,则这五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是 环,中位数 环,方差是 环2。 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cm ,则扇形的弧长是 cm ,扇形的面积是 2cm 。 6.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像经过点 (1,2-),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 。 当0 x 时,y 的值随自变量x 值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7、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平分CE 于点G ,1=CF ,则 =BC ,△ADE 与△ABC 的周长之比为 ,△CFG 与△BFD 的面积之比为 。 8.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 】内,每小题2分,共18分)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123=-x x B .2 x x x =? C .2 222x x x =+ D .() 42 3 a a -=- 第7题B 第8题

(完整版)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00分)﹣3的倒数是() A.﹣3 B.3 C.﹣ D. 2.(2.00分)已知苹果每千克m元,则2千克苹果共多少元?() A.m﹣2 B.m+2 C.D.2m 3.(2.00分)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A. B.C.D. 4.(2.00分)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2,﹣1),则它的表达式为()A.y=﹣2x B.y=2x C.D. 5.(2.00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6.(2.00分)已知a为整数,且,则a等于() A.1 B.2 C.3 D.4 7.(2.0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MN是⊙O的切线,切点为N,如果∠MNB=52°,则∠NOA的度数为() A.76°B.56°C.54°D.52° 8.(2.00分)某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如下的三角函数计算图尺:在半径

为1的半圆形量角器中,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把刻度尺CA的0刻度固定在半圆的圆心O处,刻度尺可以绕点O旋转.从图中所示的图尺可读出sin∠AOB的值是()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2.00分)计算:|﹣3|﹣1=. 10.(2.00分)化简:=. 11.(2.00分)分解因式:3x2﹣6x+3=. 12.(2.00分)已知点P(﹣2,1),则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3.(2.00分)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384000k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为km. 14.(2.00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太极图,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圆心中心对称.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15.(2.00分)如图,在?ABCD中,∠A=70°,DC=DB,则∠CDB=. 16.(2.00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60°,的长是,

2017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合计30分) 1.(2017常州,1,2分)-2的相反数是( ) A.-1 2 B. 1 2 C.±2 D.2 答案:D,解析:数a的相反数是-a,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D. 2.(2017常州,2,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m·m=2m B.(mn)3=mn3 C.(m2)3=m6D.m6÷a3=a3 答案:C,解析:m·m=2m2, (mn)3=m3n3, (m2)3=m6, m6÷a3=a4,故正确的是C,故选C. 3.(2017常州,3,2分)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是( ) A.圆锥B.三棱柱C.圆柱D.三棱锥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从三视图可以确定此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 4.(2017常州,4,2分)计算 1 x x - + 1 x 的结果是( ) A. 2 x x + B. 2 x C. 1 2 D.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式的加法,同分母分式,分子相加减,原式= 11 x x -+ =1,故选D. 5.(2017常州,5,2分)若3x>-3y,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x+y>0 B.x-y>0 C.x+y<0 D.x-y<0 答案:A,解析:不等式的两边都除以3得x>-y,移项得x+y>0,故选A. 6.(2017常州,6,2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AE所截,AB∥CD, ∠1=60°,则∠2的度

数是( ) A.100°B.110°C.120°D.130° 答案:C,解析:∵AB∥CD, ∠1=60°,∴∠3=∠1=60°,所以∠2=180°-60°=120°,故选C . 7.(2017常州,7,2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A、D分别落在x轴、y轴上,OD=2OA=6, AD: AB=3:1, 则点C的坐标是( ) A.(2,7) B.(3,7) C.(3,8) D.(4,8) 答案:A,解析:作BE⊥x轴于E,由题意知△ABE∽△DAO,因为 OD=2OA=6,所以OA=3,由勾股定理得AD因为AD:AB=3:1,所以AB BE=1,AE=2,由矩形的性质知,将点D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C,所以点C的坐标为(2,7),故选A. 8.(2017常州,8,3分)如图,已知□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连接

江苏省常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3的绝对值是() A.3 B.﹣3 C.D.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 解答:解:|﹣3|=﹣(﹣3)=3. 故选:A. 点评:考查绝对值的概念和求法.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2分)(2015?常州)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2 D.x≠2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得到分母不为0,即可求出x的范围. 解答:解:要使分式有意义,须有x﹣2≠0,即x≠2,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为:分母不为0. 3.(2分)(2015?常州)下列“慢行通过,注意危险,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四个交通标志图(黑白阴影图片)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4.(2分)(2015?常州)如图,BC⊥AE于点C,CD∥AB,∠B=40°,则∠ECD的度数是() A.70°B.60°C.50°D.4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线.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BC与AE垂直,得到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的度数,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出∠ECD的度数. 解答:解:∵BC⊥AE, ∴∠ACB=90°, 在Rt△ABC中,∠B=40°, ∴∠A=90°﹣∠B=50°, ∵CD∥AB, ∴∠ECD=∠A=5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线,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5.(2分)(2015?常州)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O=OD B.A O⊥OD C.A O=OC D.AO⊥AB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对角线不一定相等,A错误; 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B错误; 对角线互相平分,C正确; 对角线与边不一定垂直,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度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3的相反数是() A.B.C.3D.﹣3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3)+3=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做出判断,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1B.x=3C.x≠﹣1D.x≠3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 【解答】解:∵代数式有意义, ∴x﹣3≠0, ∴x≠3. 故选:D. 【点评】本题运用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知识点,关键要知道分母不为0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柱B.正方体C.圆锥D.球 【分析】通过俯视图为圆得到几何体为圆柱或球,然后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判断几何体为圆锥. 【解答】解:该几何体是圆柱.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复杂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助. 4.如图,在线段P A、PB、PC、PD中,长度最小的是() A.线段P A B.线段PB C.线段PC D.线段PD 【分析】由垂线段最短可解. 【解答】解:由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可知答案为B.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这属于基本的性质定理,属于简单题. 5.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与△A'B′C'的周长的比为()A.2:1B.1:2C.4:1D.1:4 【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ABC~△A′B'C′,相似比为1:2, ∴△ABC与△A'B′C'的周长的比为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是有理数的是() A.2+B.2C.D.2﹣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可知与2+的积是有理数的为2﹣; 【解答】解:∵(2+)(2﹣)=4﹣3=1;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分)(2020?常州)2的相反数是() A.﹣2B.?1 2C. 1 2 D.2 2.(2分)(2020?常州)计算m6÷m2的结果是() A.m3B.m4C.m8D.m12 3.(2分)(2020?常州)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 4.(2分)(2020?常州)8的立方根为() A.2√2B.±2√2C.2D.±2 5.(2分)(2020?常州)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2x<2y B.﹣2x<﹣2y C.x﹣1>y﹣1D.x+1>y+1 6.(2分)(2020?常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 A.30°B.40°C.50°D.60° 7.(2分)(2020?常州)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

A.3B.4C.5D.6 8.(2分)(2020?常州)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 BD=√2,∠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k x(x>0)的图象经过A、D两 点,则k的值是() A.2√2B.4C.3√2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2分)(2020?常州)计算:|﹣2|+(π﹣1)0=. 10.(2分)(2020?常州)若代数式1 x?1 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2分)(2020?常州)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2分)(2020?常州)分解因式:x3﹣x=. 13.(2分)(2020?常州)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4.(2分)(2020?常州)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5.(2分)(2020?常州)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的相反数是() A.﹣2B.﹣C.D.2 2.计算m6÷m2的结果是() A.m3B.m4C.m8D.m12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 4.8的立方根为() A.B.C.2D.±2 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2x<2y B.﹣2x<﹣2y C.x﹣1>y﹣1D.x+1>y+1 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 A.30°B.40°C.50°D.60° 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

A.3B.4C.5D.6 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 A.2B.4C.3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计算:|﹣2|+(π﹣1)0=. 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分解因式:x3﹣x=. 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 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

最新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常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2 B.0 C.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6B.y3÷y3=y C.3m+3n=6mn D.(x3)2=x6 3.已知某几何体的一个视图(如图),则此几何体是() A.正三棱柱B.三棱锥C.圆锥D.圆柱 4.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 B.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 C.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 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 5.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A.x≥2 B.x≤2 C.x>2 D.x<2 6.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BC=2,则sin∠ACD的值为()A.B.C.D.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1,1)、B(1,﹣1)、C(﹣ 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 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 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 P2011的坐标为() A.(0,2)B.(2,0)C.(0,﹣2)D.(﹣2,0) 8.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m时对应的值大于0,当自变量x分别取m﹣1、m+1时对应的函 数值为y1、y2,则y1、y2必须满足() A.y1>0、y2>0 B.y1<0、y2<0 C.y1<0、y2>0 D.y1>0、y2<0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9.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1)计算:(x+1)2=; (2)分解因式:x2﹣9=_________. 11.)若∠α的补角为120°,则∠α=,sinα=.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6=0的一个根为2,则m=,另一个根是. 1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50°,它所对应的弧长20πcm,则此扇形的半径是_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_ cm2.

2013年历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三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 B .3.14 C .1 2 - D .3 【答案】D 。 2.(2分)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 3.(2分)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 .1y x =- B .1y x = C .2y x = D .2 y x =- 【答案】A 。 4.(2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 3b )2=a 6b 2 B .a?a 4=a 4 C .a 6÷a 2=a 3 D .3a+2b=5ab 【答案】A 。 5.(2分)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21 S 12 =甲,乙组数据的方差21 S 10 = 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 .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 .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答案】B 。 6.(2分)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 【答案】C 。 7.(2分)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a≠0)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1 2 3 4 5 y 12 5 0 ﹣3 ﹣4 ﹣3 0 5 12 给出了结论: (1)二次函数2y ax bx c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 (2)当1

2020年江苏常州市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 学 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淸楚,并将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泄的位置上。 3、 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上。 4、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使用CZ1206. HY82型函数计算器,若试题汁算结 果 没有要求取近似值,则汁算结果取精确值(保留根号和兀)。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每个空格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3的相反数是 ______ , 一5的绝对值是 ______ , 9的平方根是 _______ 。 2. 在函数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屈是 ____________ :若分式丄三的值为零,则 X-1 X = a 3. 若Za 的补角是 120° ,则乙a= ________ , costz = _______ 4. 某校高一新生参加军训,一学生进行五次实弹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8, 6, 10, 7, 9,则这五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是 ________ 环,中位数 ________ 环,方差是 _______ 环- 5.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 ,半径为2cm ,则扇形的弧长是 ____________ cm ,扇形的而 积是 ___________ cm 2 o b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 知反比例函数『=—(&H0)的图像经过点(1, —2),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 x 当XY0时,y 的值随自变呈兀值的增大而 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7、如图,在AABC 中,D 、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平分CE 于点G, CF = 1,则 _________ BC=, A ADE 与ZkABC 的周长之比为 _________ , ACFG 与 ABFD 的面积之比为— 8. 如图,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 ,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 转30° ,……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岀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________ 米。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 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 】内,每小题2分,共18分) 9.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策7 题 第8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