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标准与流程

合集下载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表 2 两种疾病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术中表现统计 [n(%)]
检查结果
克罗恩病 (n=37)
肠结核 (n=35)
P
肠全壁炎症
35(94.59)
35(100.0)
>0.05
淋巴结肿大
21(56.76)
4(11.43)
<0.05
溃疡
31(83.78)
32(91.43)
>0.05
肉芽肿性炎
20(54.05)
女 15 例,年龄 7-71 岁,平均 (36±11.37) 岁。研究对象的年龄、 显然肠结核患者肺结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克罗恩病患者,且
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比较价值。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针对两种疾病患者的临床表
1.2 方法
现而言,腹泻、便秘和血便的发生率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比较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内镜检查或手术下表现
克罗恩病患者的淋巴结肿大、裂隙状溃疡、隐窝脓肿等
发生率高于肠结核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干酪性肉芽肿的发生率选择表现为肠结核患者高于克罗
恩病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 2。
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肠结核和克罗恩
在 本 次 研 究 过 程 中 所 得 到 的 所 有 相 关 数 据, 均 采 用
病患者病例的诊断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展开对比分析,现汇 SPSS14.0 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报结果如下。
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 χ2 检验, Nhomakorabea < 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

・38・临床医学研究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胡芹芹丁西平陈晓婉【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054(2021)02-0038-03【摘要】目的:分析肠结核(ITB)与克罗恩病(CD)临床及内镜特点,指导临床鉴别。

方法:收集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ITB 或C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ITB组患者41例,CD组患者90例。

CD组多为男性(男:女为68:22),肛周病变(72.22%)、大便隐血阳性(57.78%)发生率明显高于ITB组(分别为7.32%、39.02%),ITB组盗汗、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肠梗阻、CA125升高、PPD及T-SPOT.TB阳性发生率分别为9.76%、51.22%、21.95%、31.71%、65.85%、90.24%,多于CD组(分别为0%、5.56%、6.67%、13.33%、5.56%、1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在内镜下,ITB组病变多为环形溃疡,位于回盲部,CD组病变多为纵行溃疡、节段性、鹅卵石样改变,累及回肠末端、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P<0.05);两者均可有非干酪样肉芽肿,干酪样肉芽肿仅见于ITB(P=0.046)o结论:ITB与CD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需综合临床、实验室、内镜及病理多方面区分。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诊断鉴别肠结核(ITB)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特异性感染。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和免疫学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ITB与CD临床表现相似,无特异性鉴别指标,有报道证明其误诊率可达70%叫两种疾病的治疗及转归不同,一旦误诊误治,不仅影响预后,且增加经济负担。

故提高ITB与CD的临床诊断水平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对ITB和CD两种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20年6月明确诊断为ITB和CD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

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患者作为入选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肠结核23例,克罗恩病共116例,作为对比分析病例资料。

结果肠结核组发生发热及血便的比率与克罗恩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结核的血沉明显高于克罗恩病(P<0.05)。

两组的Hb、ALB 及ANCA、ASCA及PPD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别进行比较(P>0.05)。

肠结核的内镜表现主要为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改变及肠腔狭窄比较多见。

克罗恩病内镜下表现主要为糜烂、充血水肿、节段性改变、裂隙状溃疡较多见。

两组在充血水肿、糜烂、节段性改变、假性息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炎症和肉芽肿形成无统计学差异,干酪性肉芽肿仅见于肠结核,裂隙样溃疡、淋巴结肿大聚集仅见于克罗恩病。

肠结核并发肠腔狭窄并肠梗阻比率较高,而克罗恩病并发瘘管、上消化道出血较多(P<0.05)。

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二者在诊断上常出现误诊,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二者的临床发病特征,结合内镜及病理对其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clinical,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Methods To selecet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as a selected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2 to January 2011 diagnosis of,and to retrospect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including 23 case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116 Crohn’s disease cases in this study 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group,fever and bloody stoo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Crohn’s disease group(P<0.05). ESR was lower inCrohn’s disease group(P<0.05).Two groups of Hb,ALB,and ANCA,ASCA,and PPD’s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P>0.05). Endoscopic findings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mainly congestion and edema,erosion,segmental changes,and lumen stenosis found more common. 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manifestations were erosion,edema,segmental changes,and fissure-like ulcers are more common. The two groups,erosion,edema,segmental changes,pseudo polyps in comparison(P>0.05). Inflammation and granulomas in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tiate(P>0.05). Caseous granuloma were only in ITB,Fissure-like ulcers,swollen lymph nodes were only in CD.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with higher rates of intestinal stenosis and obstruction,and Crohn’s disease complicated by fistula,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ore(P<0.05). Conclusion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 often appear both in the diagnosis of misdiagnosis,the clinician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both clinical features,combined with the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diagnostic accuracy.[Key words] Intestinal tuberculosis;Crohn’s disease;Clinical manifestations;Endoscopy;Pathological features腸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贻误治疗,因此临床多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肿瘤等进行鉴别诊断[1]。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陈银鹏 张秉强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也可原发于肠道而无肺部损害,诊断多依赖于内镜或手术活检。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鉴别诊断困难,临床存在较高误诊率,一旦误诊可造成严重后果。

本综述就两者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供临床诊疗借鉴。

1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诊断标准1.1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无诊断金标准,故诊断时需全面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

目前,克罗恩病诊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① 非连续性或节段性改变;② 卵石样外观或纵行溃疡;③ 全壁性炎性反应改变;④ 非干酪性肉芽肿;⑤ 裂沟、瘘管;⑥ 肛周病变。

当具有①、②、③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⑤、⑥三者之一可确诊;具备第④项者,只要加上①、②、③三者之二亦可确诊。

1.2 肠结核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疑诊肠结核:① 中青年患者患肠外结核,如肺结核;② 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右下腹压痛、腹块体征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且伴有结核毒血症状(如发热、盗汗等);③ X线钡剂检查提示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狭窄等征象;④ 结肠镜检查提示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包括回盲部炎症、溃疡、炎症息肉或肠腔狭窄等;⑤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

肠结核诊断要求符合以下标准之一:① 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② 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③ 病变组织取材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④ 病变组织取材动物接种后出现结核样改变。

实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达到以上标准而获取诊断较困难,故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临床诊断肠结核,有效定义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6周症状明显改善,2~3个月肠镜检查提示病变明显好转。

作者单位:40000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通信作者:张秉强,2 克罗恩与肠结核鉴别诊断要点2.1 临床表现 两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处,且患者疾病表现多不典型,单纯通过临床表现来鉴别二者并不可靠。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张芳宾;高翔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
【年(卷),期】2008(13)9
【摘要】肠结核(IT)和克罗恩病(CD)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难题.临床研究显示内镜检查和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临床特征、放射影像学、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培养、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血清标志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抗酿酒酵母抗体)的价值有限.
【总页数】3页(P568-570)
【作者】张芳宾;高翔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J], 陈虹燕;杨丽
2.多层螺旋CT在克罗恩病与肠结核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刘文;刘博
3.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J], 陈银鹏;张秉强
4.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的研究 [J], 王勤
5.MSCT对克罗恩病、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J], 袁新平;许静;朱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发布时间:2021-11-02T05:44:43.57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李腾仙杨茂[导读]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李腾仙杨茂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该疾病会累及小肠和结肠,通常难以治愈,有较高的复发概率,现阶段临床中没有单独一个指标可以明确诊断出克罗恩病,需结合组织学、内经外观、外科表现、放射学、血清学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且该疾病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疾病具有相似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克罗恩病的病例鉴别诊断,以供参考。

【关键词】克罗恩病;病理;鉴别诊断克罗恩病的病理学基础是肠道粘膜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肠系膜侧纵行溃疡,以及呈跳跃性、节段性分布的病变,在内镜下可以见到局灶或片状慢性炎症、局灶或片状隐窝结构、非干酪样肉芽肿、粘膜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幽门腺化生、淋巴滤泡增生等[1]。

目前临床诊断克罗恩病还缺乏最低形态学标准,故病理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综合诊断该疾病具有突出价值。

1.肠结核肠结核患者大多既往或当下有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巨噬细胞发生增生反应、聚集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其主要病理表现是干酪样肉芽肿,其位置多在粘膜下层,周围可见大量浸润细胞的炎症反应,部分还会伴有纤维化改变,因此,只要找到抗酸杆菌或是在显微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便可确诊肠结核[2]。

肠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很少会有腹腔脓肿、瘘管以及肛门周围病变,但克罗恩病会有。

克罗恩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则是局灶性的慢性炎症与非干酪样肉芽肿,其肉芽肿一般较小,少且分散,临床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例能够在组织活检中见到肉芽肿,其数量与肠壁炎症、继发纤维组织增生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炎症分布也不以肉芽肿为中心。

肠结核(教学及宣教)

肠结核(教学及宣教)
肠结核 发病机制
90%以上的肠结核主要是由人型结合分枝杆菌引起,多因患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而吞下含菌疾病、或常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共餐而忽视餐具消毒等而被感染。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可顺利进入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病变。这是因为:(1)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黏膜的感染机会;(2)该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部富有淋巴组织。
(2)粪便检查:溃疡性肠结核患者粪便多为糊状,但一般无肉眼黏液和脓血,显微镜下可见到少许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找抗酸杆菌阳性有助于诊断。
(3)结核菌素皮试和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结核菌素皮试有助于诊断,但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其敏感性大大降低,由于与卡介苗接种和其他环境分枝杆菌有交叉,也可造成“假阳性”结果。而T-SPOT技术是检测外周血中受结核特异抗原刺激释放γ干扰素的T淋巴细胞,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肠结核
疾病概述
肠结核(tuberculosis of intestine)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90%以上是人型结核杆菌引起,少数由牛型结核杆菌引起。该病的传染源大部分为未消毒或带菌的牛奶或奶制品。该病常常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灶,特别是排菌的肺结核,可因患者吞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感染肠道,也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或由生殖器官结核和肾结核直接蔓延引起。该病以青、中年发病较多,40岁以下占91.7%,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肠结核好发部位为回盲部,少数可累及结肠。肠道结核在病理形态上可表现为增殖性、溃疡性或混合性。
2.右侧结肠癌:该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一般无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腹块呈结节感,质较硬,压痛不明显。X线检查主要见钡剂充盈缺损,结肠镜及活检病理可排除。
3.阿米巴病和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有相应感染史。粪便多为脓血便。通过肠镜或粪便中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血吸虫虫卵可明确诊断,相应的特效治疗有效。

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0&RIVAS M A,VECINO E.Animal models and different therapies for treatment of retintis pigmentosa%].Histol k Histopathol, 2009,24(10)!295-1322.%1&SHANKS N,GREEK R,GREEK J.Are animal models predictive for humans%&•Philosophy,Ethics,and Humant in Med,2009, 4(1)!-20.%2&SRIDHAR A,OHLEMACHER S K,LANGER K B,et al Robust di f erentiationof mRNA-reprogrammedhumaninduced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ward a retinal lineage%].Stem Cells Transl Med,2016,5(4)!17-426.%3]CARNES M U,LIU Y P,ALLINGHAM R R,et al Discovery andfunctionalannotationofsix6variantsinprimaryopen-angle glaucoma%].PLoS Genetics,2014,10(5):el004372.TEOTIA P,HOOK M J V,WICHMAN C S,et al Modeling .综述.glaucoma!retinalganglionce l sgeneratedfrominducedpluripo-tentstemce l sofpatientswithsix6riska l eleshow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Stem Cells,2017,35(11):2239-2252.%5]GHOSH F,ARN?R K.Transplantation of full-thickness retina intheno%malpo%cineeye%J].Retina200222(4)!478-486.%6]VENUGOPALAN P,WANG Y,NGUYEN T,et al Transplan-tedneuronsintegrateintoadultretinasandrespondtolight%J]1 NatureCommunicat2016,7!104721%37]WANG S,CHEN L,ZHANG P,et al1Transplantation of retinal progenitor cells from optic cup-like structure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embryonicstemce l sinvitroandinvivogenerationoDret-inalganglion-likece l s%J].Stem Ce l sDev201928(4)!258-267.(收稿日期:2020-06-07修回日期:2020-11-10)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陈虹燕】,杨丽'综述,凌贤龙1△审校(1.重庆北部宽仁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112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37)[摘要]克罗恩病、肠结核及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是3类可以导致肠道溃疡的疾病,临床上鉴别诊断相当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度高
粪便TB-PCR
24 ITB,44 CD TB-PCR阳性率:21/24 in ITB,5/44 in CD TB-PCR诊断评价
PCR诊断评价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79% 88% 79% 88%
灵敏度增加 特异度降低
关于TSPOT
敏感性:0.74(95%CI:0.68-0.80) 特异性:0.87(95%CI:0.82-0.90)
特异性 = 100%临床指标 – CD 3分,– ITB -3分
特异性 = 90%~99%临床指标,或≥90%内镜指标 – CD 2分, – ITB -2分
特异性 <90%临床内镜指标 – CD 1分, – ITB -1分
诊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约登指数最大和 特异度最大原则
分值 ≥3 ≤-3 +2 -2
治疗有方案:某种程度上相悖
Pubmed 检索 (crohn’s disease &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419篇 综合性研究(临床、内镜、影像、病理等) 重要鉴别诊断指标/技术的研究:TSPOT、PCR、CTE 建模研究 个案报道 其他
我国IBD协作组2012年共识,广州
回顾性(内镜+临床) 前瞻性(综合指标)
回顾性研究(临床+内镜)
参数 临床
内镜
CD 肛周脓肿/肛瘘 (3) 肠外表现 (2) 乙状结肠/直肠受累 (1) 病变(溃疡+结节)≥4个肠段 (1)
纵行溃疡 (2) 卵石样外观 (2)
ITB 活动肺TB (-3) PPD皮度强阳性(-3) 环形溃疡 (-2)
Best cut-point: 0.4979 ITB诊断 Sensitivity: 0. 8857 Specificity: 1 AUC: 0.9798
临床工作量表的求证 ----增加可操作性
指标纳入及权重符予原则
多因素回归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 简化权重便于应用 依据指标诊断特异度高低,结合临床经验符予分值 支持CD:“+1分~+3分”;支持ITB:“-1~-3分”
44.8%
59.5%
<1 确诊ITB 39 60.7% 98.4% 94.9%
83.6%
85.9%
含CTE检查的工作表(107例)
CD
AUC 0.976
IT B
AUC 0.976
CD诊断截点:≥8,灵敏度 68.1%, 特异度100% ITB诊断截点:<1,灵敏度 62.9%, 特异度 100%
分值 评分诊断 例数 ≥8 确诊CD 49 <1 确诊ITB 22
-1 for ITB +1 for CD 结果:
>0—CD <0—ITB =0—未确定
缺陷 仅适用于有大肠病变的患者 未标准化典型特征(溃疡形态)
临床+内镜+组织学评分
Score = – 2.5 × involvement of sigmoid colon – 2.1 × blood in stool + 2.3 × weight loss – 2.1 × focally enhanced colitis + 7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83.0%、79.2%、81.1%
Cut of value = 5.1
卫生部公益项目研究阶段成果汇报
CD vs. ITB
CD vs. ITB 鉴别研究的三大原则
CD治疗的生物制剂时代,需极力避免将ITB误诊为CD (提高鉴别诊断的特异度)
尽可能提高两病鉴别的效能(纳入更多的指标) 临床上可操作性
不含CTE检查的工作表(185例)
CD
AUC 0.932
IT B
AUC 0.932
CD诊断截点:≥8,灵敏度 40.3%, 特异度98.4% ITB诊断截点:<1,灵敏度60.7%, 特异度 98.4%
分值 评分诊断 例数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准确度
≥8 确诊CD 51 40.3% 98.4% 98.1%
病理确诊 4%
评分确诊 33%
评分疑诊 26%
病理确诊:4% 评分系统:33.1% 确诊率:37.1%
前瞻性(综合指标)
纳入78个变量进行分析
1.临床(22) 2.实验室(6) 3.特殊检查(2) 4.内镜(20) 5.CTE(14) 6.病理(14)
判别公式
Logit P=-2.703+ 0.012×PLT- 4.264×TSPOT阳性-4.253 ×环形溃疡-3.569 ×回盲瓣固定开放 +1.507×乙状结肠+1.869×小肠受累+1.885×梳征+1.797×肛周病变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准确度
68.1% 100% 100%
60.3%
78.5%
62.9% 100% 100%
84.7%
87.9%
表1.CD&ITB表格法指标分布
验证
总例数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CD
20 0.5500 1.0000 1.0000
0.6897
ITB
20 0.8500 0.9500 0.94444 0.8636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标准与流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科 何瑶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7 Jun 15;25(12):1373-88
CD vs. ITB 鉴别的必要性
近10余年,发展中国家CD发病率持续攀升,而 结核发病率未见下降(1 out of 10?)--大势所趋
结核组与克罗恩病组PCR结果, N
25 ITB,25 CD
TB-PCR阳性率:8/25 in ITB,0/25 in CD
TB-PCR诊断评价
PCR诊断评价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32% 100% 100% 59.5%
特异度高
组织活检标本TB-PCR
38 ITB,30 CD TB-PCR阳性率:24/38(63.2%) in ITB,0/30 in CD
某些关键检测方法或指标的评价 PCR TSPOT CTE
综合分析:建立评分模型来自 多点活检提高诊断率识别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内镜下特征
1 2 3 4 5 6 7 8
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内镜下特征
病变累及肠段:--共6个肠段(<4段-ITB) 病变累及直肠 纵行溃疡 鹅卵石外观 阿弗他溃疡 环形溃疡 回盲瓣固定开放 瘢痕及假息肉
识别并准确描述内镜下特征
Outline
提高内镜下鉴别诊断的价值 活检要求(多部位、大标本、回末取材)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识别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准确描述
某些关键检测方法或指标的评价 PCR TSPOT CTE
综合分析:建立评分模型
研究结果--PCR法诊断效能评价 石蜡标本TB-PCR
疾病诊断 确诊CD 确诊ITB 疑诊CD 疑诊ITB
各分值诊断情况
灵敏率
特异率
40.5%
100%
23.0%
100%
21.0%
87.8%
14.9%
96.8%
阳性预测值 100% 100% 59.1% 84.6%
阴性预测值 58.5% 52.1% 57.0% 48.8%
不能诊断 37%
确定诊断率 (136例)
鉴别诊断思路
工作量表评分 ≥8:CD <1:ITB
按所诊断疾病治疗
工作量表评分 1-7分:CD/ITB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月
内镜评估疗效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7 Jun 15;25(12):1373-88
总结
综合多项指标的工作评分系统可提高CD与ITB鉴 别的能力
特异性指标可依赖吗? 如何合理进行综合分析?
中国

检 出 率 很 低 (9%)
特异性指标满足不了临床工作的需要
近年结果更低
顾清:中华顾内清科:杂中志华内2科0杂09志;4280:2099;148:291
Outline
提高内镜下鉴别诊断的价值 活检要求(多部位、大标本、回末取材)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识别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准确描述
仍有部分临床无法鉴别的病例需要进行诊断性抗 结核治疗
Thank you !
关于CTE
Outline
提高内镜下鉴别诊断的价值
活检要求(多部位、大标本、回末取材)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识别
内镜下疾病特征的准确描述
某些关键检测方法或指标的评价
PCR
TSPOT CTE 综合分析:建立评分模型
更全面 更客观
内镜评分系统
1 2 3 4 5 6 7 8
判断方法及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