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口腔科学配套课件 14 颌面部神经疾病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或视力减退,甚或一时性同侧偏盲。头 痛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此病发 作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难以确诊时可 行口服麦角胺帮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口腔颌面神经疾患优秀课件

诊断 diagnosis
•诊断步骤:定分支和查功能 •定分支:三叉神经各分支由周围向 中央按顺序检查 •查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角 膜反射和腭反射
鉴别诊断 difference diagnosis
•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鉴别 •三叉神经痛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等
鉴别诊断 difference diagnosis
口腔颌面神经疾患优秀课 件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TN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病因 etiology
• 三叉神经痛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
• 中枢性和周围性病变学说 • 目前主要观点是疾病或神经激惹
需鉴别的与口腔颌面部相关的疾病 牙源性疾病,颞下颌关节病,颌 骨病变腮腺病变,上颌窦病变, 颞下窝,翼腭窝病变,舌咽神经 痛,耳颞神经痛,蝶腭神经痛, 茎突过长症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Managements of primary TN
•病因未明,治疗困难 •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考虑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导致感觉冲动传输异常造成 • 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也可导致 • 发作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 多为单侧发作,与三叉神经分布范 围相同
• 突发、针刺样剧烈面部疼痛,性状 为电击样,强烈发作
• 疼痛发作期,一天可达数百次,可 突然消失,间歇期没有任何症状
• 引发疼痛的直接刺激部位被称为“ 扳机点”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第十四章 颌面部神经疾病

谢谢观看
一、病因
口腔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疼痛骤然发生:“闪电式” 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疼痛
疼痛有明显“扳机点”
揉搓面部可致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
口腔科学(第9版)
二、检查
1.定分支检查 拂诊、触诊、压诊、揉诊。 2.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角膜反射、腭反射、功能运动。
口腔科学(第9版)
三、诊断
第十四章
颌面部神经疾病
作者:焦晓辉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口腔科学(第9版)
重点难点
掌握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熟悉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 面神经麻痹的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口腔科学(第9版)
1.中枢病变学说 2.周围病变学说 (1)血管神经压迫学说 (2)解剖结构异常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口腔科学(第9版)
四、鉴别诊断
非典型面痛:疼痛不局限,范围广、深,无“扳机点”。 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病:牙髓炎、髓石、埋伏牙、颌骨肿瘤及骨髓炎等皆可出现,疼痛持续,深在 钝痛,无“扳机点”,去除病灶后疼痛消失。 鼻窦炎:急性上颌窦炎、额窦炎等。疼痛持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抗炎有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与下颌运动有关,一般无自发痛,大张口诱发。 舌咽神经痛:多见于男性,疼痛分布部位不同。
口腔科学(第9版)
五、治疗
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 针刺疗法、封闭疗法、理疗:对神经干及周围穴位单侧刺激或导入药物辅助治疗。 注射疗法:无水乙醇或95%乙醇注射于周围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神经纤维变性。
口腔医学颌面部神经疾患PPT课件

2019/7/2
6
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致神经组织脱髓鞘改变
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受压或遭到损害 解剖结构异常(小骨刺) 骨孔骨膜炎,寒冷刺激,
高血压、供血动脉硬化等
骨腔病灶学说:牙源性感染、鼻窦炎、中耳炎,
病理
脱髓鞘改变——公认
发病率:
国内发病率:50~100人/10万人口 国外发病率:男性2~5人/1万人口
高位神经撕脱术。报道近期有效率达100%。 长期疗效?
开颅手术:该手术属于神经外科范畴
半月神经节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感觉根切断术
(Partial Trigeminal Rhitotomy PTR)
MVD总有效率80%左右; 缺点:存在死亡率及偏瘫; 优点:麻木轻或无,有效率高
根据Taha所言,该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 的发展前景。
2019/7/2
30
外科手术治疗
病变性骨腔清除术
X片显示散在的透光区或骨质疏松 脱钙区,行“颌骨内病变骨腔清除
神经撕脱术:
下牙槽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 眶下神经切断撕脱术
神经撕脱术:
二十世纪20年代初用于临床,解决了一部分 患者的痛苦,但伴随而来的高复发率(80%以上), 因而至80~90年代趋于冷落。
颅内外肿瘤压迫
临床表现
陈发性剧痛,35-50岁,部位在咽后壁、舌根、 软腭、颈深部等处,有 “扳机点”存在,睡 眠时可发作,疼痛常因吞咽、咀嚼、咳嗽诱发, 地卡因喷雾有效, 间歇期无疼痛,可伴有心 率不齐、抽搐、昏厥。睡眠时亦发作.
诊断
原发性临床特点,部位性质,无神经阳性体征, 口咽部表面麻醉可确诊,继发性的舌咽神经痛 鉴别诊断——三叉神经痛,茎突过长,鼻咽癌 侵犯颅底,相鉴别 颅内外肿瘤——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
【口腔医学】口腔颌面部神经PPT课件

上牙槽后神经 磨牙牙槽骨 颊侧牙龈
上牙槽中神经 前磨牙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切尖牙唇侧牙龈
面段:睑支、鼻支、上唇支
下颌神经
脑膜支 棘孔 硬脑膜
翼内肌支
前干
颞深神经 咬肌神经 翼外肌神经 颊神经 感觉,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
颊侧牙龈,颊部黏膜,皮肤
耳颞神经 关节支外耳道支 耳前支 腮腺支 颞浅支 后干 舌神经 舌侧牙龈 舌前2/3黏膜 舌下腺 副交感纤维
约有1/3的人无上牙槽中 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2. 上牙槽前神经 (an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眶下管的中点起 自眶下神经
分布于上颌前牙 及其相应的牙周膜、 牙槽骨、唇侧牙龈 及上颌窦黏膜。
上牙槽前神经
(四)上颌神经
面段
1. 睑下支 布于睑下皮肤 2. 鼻外侧支
•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 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参与瞳孔对光反 射和调节反射。
• 展神经为运动神经。起自脑桥下部的展神经核, 轴突组成展神经,经眶上裂入眶,支配眼外直肌。 展神经损伤时出现眼内斜视,不能外展运动。
学习目的
掌握: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分布; 面神经主干在腮腺内的分支;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以感觉神经为主的混合性神经 卵圆孔出颅,入颞下窝时感觉纤维与运动根合 并 发出脑膜支和翼内肌神经之后分成前、后二干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一)脑膜支 即棘孔神经, 经棘孔入颅 与脑膜中动脉伴行 分布于硬脑膜
二、分 支
(一)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 (二)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上牙槽中神经 前磨牙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切尖牙唇侧牙龈
面段:睑支、鼻支、上唇支
下颌神经
脑膜支 棘孔 硬脑膜
翼内肌支
前干
颞深神经 咬肌神经 翼外肌神经 颊神经 感觉,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
颊侧牙龈,颊部黏膜,皮肤
耳颞神经 关节支外耳道支 耳前支 腮腺支 颞浅支 后干 舌神经 舌侧牙龈 舌前2/3黏膜 舌下腺 副交感纤维
约有1/3的人无上牙槽中 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2. 上牙槽前神经 (an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眶下管的中点起 自眶下神经
分布于上颌前牙 及其相应的牙周膜、 牙槽骨、唇侧牙龈 及上颌窦黏膜。
上牙槽前神经
(四)上颌神经
面段
1. 睑下支 布于睑下皮肤 2. 鼻外侧支
•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 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参与瞳孔对光反 射和调节反射。
• 展神经为运动神经。起自脑桥下部的展神经核, 轴突组成展神经,经眶上裂入眶,支配眼外直肌。 展神经损伤时出现眼内斜视,不能外展运动。
学习目的
掌握: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分布; 面神经主干在腮腺内的分支;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以感觉神经为主的混合性神经 卵圆孔出颅,入颞下窝时感觉纤维与运动根合 并 发出脑膜支和翼内肌神经之后分成前、后二干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一)脑膜支 即棘孔神经, 经棘孔入颅 与脑膜中动脉伴行 分布于硬脑膜
二、分 支
(一)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 (二)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三)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 ppt课件

2020/11/13
9
二、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无明显症 状者,临床所指一般为此类三叉神经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由于机体内 的其他病变压迫或侵犯三叉神经所致;
2020/11/13
10
中枢病变学说 周围病变学说 骨腔病变学说
2020/11/13
11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改变
• 在电子显微镜下,在半月节内可见到节 细胞的消失,有炎症细胞浸润,动脉粥 样硬化改变及脱髓鞘改变等。
2020/11/13
22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要点如下:
1.发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某分支的分 布区。
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 时绝大部分患者完全不痛,仅极少数患 者仍有轻度疼痛。
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
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
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
• 4.扳机点 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 区内,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 以三叉神经第2、第3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 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为明显。在上唇外侧、 鼻翼、颊部、舌等处稍加触动即可诱发,故称 “扳机点”。
2020/11/13
16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7.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均无 阳性体征。
• 8.其他:有些病员当牵涉到牙时,常 疑为牙痛而坚持拔牙,故常有拔牙史。 有的病员疼痛时用力揉搓面部皮肤, 可发生皮肤粗糙、色素沉着、脱发、 脱屑等。
2020/11/13
20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小结
•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疼痛历时数秒 至数分钟,疼痛剧烈。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ppt课件

18
三叉神经痛
每片含 每天用量 常见不良反应 量 卡马西平 100mg 600~1600mg 恶心、头晕、嗜睡、 肝脏及骨髓抑制 (carbamazepi ne) 苯妥英钠 100mg 300~500mg 恶心、头晕、嗜睡、 皮炎、共济失调 (pyenytoin) 药物 氯苯氨丁酸 10mg (baclopen) 加巴喷丁 100或 (gabapantin) 300mg 40~80mg 恶心、头晕、嗜睡、 精神错乱 600~3600mg 头晕、嗜睡、
三叉神经痛
3、发病时间: 间歇发病,其间隔时间数月或几年不等, 每次复发总是在同一区域,但疼痛范围 可能扩大;发作可有季节性 ,且预后无 法判定,因此在疼痛发作间期进行一定 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8
三叉神经痛
4、、诱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扳机点:洗脸、刷牙、吃饭、 说话、打哈欠、风吹、笑、声音震动。 5、其他: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泪、出 汗、流涎、痛性抽搐。
腮及吹气;★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眼裂增大,露出角、 结膜,当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 方,称贝尔征;★前额皱纹消失不能 蹩眉。
31
贝尔面瘫
诊断
1.起病急骤,数小时或数日内达高峰, 自觉症状甚少。多数病人主诉临睡前毫 无异常,但起床后,忽觉不能喝水或含 漱。男性多见,常为单侧,双侧少见, 诱因为受寒、感染或情绪波动。
38
面肌痉挛
面部表情肌不由自主的阵
发性、不规则抽搐或痉挛, 多见于口角、眼角表情肌。
39
面肌痉挛
病因:
面肌痉挛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
般认为与炎症、神经血管压迫,神 经损伤有关。 多见于精神紧张、面瘫后遗症、癫 痫发作或过度疲劳
三叉神经痛
每片含 每天用量 常见不良反应 量 卡马西平 100mg 600~1600mg 恶心、头晕、嗜睡、 肝脏及骨髓抑制 (carbamazepi ne) 苯妥英钠 100mg 300~500mg 恶心、头晕、嗜睡、 皮炎、共济失调 (pyenytoin) 药物 氯苯氨丁酸 10mg (baclopen) 加巴喷丁 100或 (gabapantin) 300mg 40~80mg 恶心、头晕、嗜睡、 精神错乱 600~3600mg 头晕、嗜睡、
三叉神经痛
3、发病时间: 间歇发病,其间隔时间数月或几年不等, 每次复发总是在同一区域,但疼痛范围 可能扩大;发作可有季节性 ,且预后无 法判定,因此在疼痛发作间期进行一定 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8
三叉神经痛
4、、诱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扳机点:洗脸、刷牙、吃饭、 说话、打哈欠、风吹、笑、声音震动。 5、其他: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泪、出 汗、流涎、痛性抽搐。
腮及吹气;★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眼裂增大,露出角、 结膜,当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 方,称贝尔征;★前额皱纹消失不能 蹩眉。
31
贝尔面瘫
诊断
1.起病急骤,数小时或数日内达高峰, 自觉症状甚少。多数病人主诉临睡前毫 无异常,但起床后,忽觉不能喝水或含 漱。男性多见,常为单侧,双侧少见, 诱因为受寒、感染或情绪波动。
38
面肌痉挛
面部表情肌不由自主的阵
发性、不规则抽搐或痉挛, 多见于口角、眼角表情肌。
39
面肌痉挛
病因:
面肌痉挛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
般认为与炎症、神经血管压迫,神 经损伤有关。 多见于精神紧张、面瘫后遗症、癫 痫发作或过度疲劳
口腔科学-颌面部神经疾病,错牙合畸形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口腔科学(第9版)
1.中枢病变学说 2.周围病变学说 (1)血管神经压迫学说 (2)解剖结构异常
一、病因
口腔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疼痛骤然发生:“闪电式” 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疼痛
疼痛有明显“扳机点”
揉搓面部可致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
口腔科学(第9版)
二、检查
1.定分支检查 拂诊、触诊、压诊、揉诊。 2.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角膜反射、腭反射、功能运动。
口腔科学(第9版)
一、错 畸形的形成
(二)环境因素
1口腔不良习惯:允指不良习惯,儿童允指不良习惯最多见。允拇指习惯在2至3岁时是正 常的,常在4至5岁时停止,若将继续允拇指习惯,则将出现牙合畸形。常见的是前牙开合, 牙牙间隙,深覆盖,牙弓狭窄等畸形。 2咬下唇不良习惯:可引起上前牙唇倾及下前牙舌倾,长期咬下唇者可出现下唇周围皮肤 角化。 3吐舌不良习惯:儿童在替牙过程中吐舌或添萌出新牙常形成吐舌。常见于前牙开合,因 舌体中间厚两侧薄故常开颌,也常有前牙反颌下颌前突。
第十七章
错 畸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错 畸形的诊断 第三节 错 畸形的矫治 第四节 保持与复发
重点难点
掌握 错 畸形的分类 基本的矫治技术及各自的特点
熟悉 错 畸形的形成原因 错 畸形的诊断方法
了解 错 畸形的危害 防止错 畸形复发的方法
第一节
概述
口腔科学(第9版)
(一)遗传因素
一、错 畸形的形成
口腔科学(第9版)
四、鉴别诊断
非典型面痛:疼痛不局限,范围广、深,无“扳机点”。 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病:牙髓炎、髓石、埋伏牙、颌骨肿瘤及骨髓炎等皆可出现,疼痛持续,深在 钝痛,无“扳机点”,去除病灶后疼痛消失。 鼻窦炎:急性上颌窦炎、额窦炎等。疼痛持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抗炎有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与下颌运动有关,一般无自发痛,大张口诱发。 舌咽神经痛:多见于男性。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但疼痛部位在咽后壁、舌根、软腭、扁导 体、咽部及外耳道等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因
临床表现
疼痛骤然发生:“闪电式” 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疼痛
疼痛有明显“扳机点”
揉搓面部可致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
二、检查
1.定分支检查 拂诊、触诊、压诊、揉诊。 2.三叉神经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角膜反射、腭反射、功能运动。
三、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四、鉴别诊断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口腔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张志愿
《口腔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五、治疗
手术治疗 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五、治疗
垫片置入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一、贝尔面瘫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1.茎乳孔以外:面瘫。 2.鼓锁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 3.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4.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5.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外,感觉及分泌功能受累较轻。 6.核性损害:面瘫+轻度感觉与分泌障碍,但往往影响展神经核而发生该神经的麻痹,若损害累及 皮质延髓束时可发生对侧偏瘫。
--孙思邈
第14章 颌面部神经疾神经痛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重点难点
掌握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熟悉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 面神经麻痹的概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1.中枢病变学说 2.周围病变学说 (1)血管神经压迫学说 (2)解剖结构异常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二)治疗
急性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一、贝尔面瘫
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
神经吻合术 神经游离移植术:面神经横跨移植(cross transplantation)
三叉神经痛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掌握基于临床表现的三叉神经痛诊断及定位 熟悉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熟悉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 了解贝尔麻痹分期治疗,治疗预后情况及对贝尔麻痹的预防 了解永久性面神经麻痹
五、治疗
• 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 •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 • 针刺疗法、封闭疗法、理疗:对神经干及周围穴位单侧刺激或导入药物辅助治疗。 • 注射疗法:无水乙醇或95%乙醇注射于周围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神经纤维
变性。
手术治疗 1.病变性骨腔清除术 2.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
• 非典型面痛:疼痛不局限,范围广、深,无“扳机点”。 • 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病:牙髓炎、髓石、埋伏牙、颌骨肿瘤及骨髓炎等皆可出现,疼
痛持续,深在钝痛,无“扳机点”,去除病灶后疼痛消失。 • 鼻窦炎:急性上颌窦炎、额窦炎等。疼痛持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抗炎有效。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与下颌运动有关,一般无自发痛,大张口诱发。 • 舌咽神经痛:多见于男性,疼痛分布部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