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声方法在视唱中运用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训练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训练
声乐演唱是一门需要科学发声训练的艺术。
而科学发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
发声技巧,使歌手能够在演唱时保持良好的声音质量和稳定性。
科学发声训练需要注重呼吸训练。
良好的呼吸控制是声乐演唱的基础。
通过呼吸训练,歌手可以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使气息顺畅流动,并能够在演唱时保持稳定的声音输出。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度呼吸等。
科学发声训练需要注重声带调节。
声带是声乐演唱的关键部位,所以良好的声带调节
能够使歌手能够发出纯净、明亮且有力的声音。
声带调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发声时保持
喉咙的松弛状态、正确使用腔体共鸣等。
科学发声训练还需要注重喉部的保护。
喉部是声乐演唱的重要部位,容易受到损伤。
所以,歌手在训练时需要学会正确的喉部保护方法,比如避免使用过度力量、避免使用高
音强力发声等。
科学发声训练还需要注重音准训练。
音准是声乐演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良
好的音准能够使歌曲演唱更加准确、感人。
音准训练的方法包括唱调、准音练习等。
科学发声训练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对于提高歌唱技巧、保护嗓子健康、提升演唱质量
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发声训练,歌手可以学会正确的发声技巧,并能够在演唱时保持
稳定的音色和良好的声音质量。
科学发声训练还可以使歌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
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风格和独特之处。
歌手们应该重视科学发声训练,通过不断的
练习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训练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训练
声乐演唱是一项需要科学发声训练的艺术活动,它既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也需要深
层次的呼吸、发音和喉头肌肉的掌握。
在学习声乐演唱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准确
理解和掌握各种唱法、音调和音乐技巧。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机制、呼吸和发声等方面来
谈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训练。
声音的产生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机制。
声音是由于喉部和气道共同协作而产生的,它
们在喉部振动,产生类似于基本音的声音。
而其他的声音,比如发声、颤音、颤音、音色
和音高则由喉头、口腔和鼻腔的共同作用得以产生。
呼吸
科学的呼吸技巧是声乐演唱中的关键。
正确的呼吸方式是在整个唱歌过程中控制呼吸,确保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动以产生合适的声音。
正确的呼吸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一旦呼
吸不正确,唱歌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发声
在发声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喉头和声带的协作。
喉头和声带的振动影响了声音的高低
和音色。
喉头是人体最重要的发声器官之一,它负责将声音通过声带向外散发出去。
为了
确保喉头的健康,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舌根锻炼和喉部肌肉锻炼。
此外,在声乐演唱中,正确的音高和音色也是必要的。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质量,它们
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
音色是声音的特征,由喉部和口腔的振动共同作用产生。
结语
在声乐演唱中,科学的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声音的产生机制、呼吸、发声
和唱法。
只有进行充分的训练,才能让你的声音更加柔美婉转,深刻感染听众,更好地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声乐训练的“视唱练耳”解析

声乐训练的“视唱练耳”解析“视唱练耳”是声乐训练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也是西方美声唱法科学发声方法与声音训练方法的成功经验,多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声乐训练与声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
所谓“视唱练耳”,指的是在钢琴的伴奏下,演唱者一边看着歌谱,以便进行演唱的训练过程。
钢琴伴奏者可以是专门的钢琴师,也可以是钢琴教师,也可以由声乐教师兼同其职;演唱者则为演员或学生。
“视唱练耳”是声乐能力训练课,属于真正的素质教育范畴。
因此,在我国各类院校声乐专业正在实行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为大转变中,“视唱练耳”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特别关注,应当倍加重视。
为了便于理解“视唱练耳”课的真正内涵与艺术作用,本文将其分解为三个层面予以分析,这三个层面就是:“视”、“唱”、“练耳”。
下面分别进行探讨。
一、“视”所谓“视”,即看、读、识唱谱。
众所周知,歌谱是声乐的“设计图纸”,是歌唱的范本与依据、基础与前提。
如果不会识谱,就无法进行声乐“施工”——演唱。
盲人之所以会演唱,也是凭借听着乐谱在心中形成的“心谱”进行的。
他们也以歌谱为准则和依托,而不是随意乱唱的。
一种是五线谱,简称“线谱”,为世界各国所通用。
它以谱号、调号、音符、休止符等符号作为标记,记在五条平行横线与其上下加线所组成的普表上面,表明音乐的进行。
五线谱是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在11世纪发明的,开始只有四线,称为“四线谱”,后来又有人增为“六线谱”、“七线谱”,经演唱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五线谱才最为科学、最为适用,于是于16世纪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种是简谱,也是欧洲人发明的,最初形成于16世纪。
到17世纪,法国人苏埃蒂与卢梭等人对其加工,逐渐趋于完备。
19世纪初,经日本传到中国,中国人又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国内普遍采用的记谱法。
它以阿拉伯数字1、2、3、4、5、6、7分别表示音乐的七声do、re、mi、fa、sol、la、si(或ti),以“o”表示休止符。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分析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分析
戏曲演唱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特色。
科学发声方法
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掌握角色形象和表演技巧,提升演唱水平。
以下将对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科学发声方法可以帮助演唱者调整声音的音高和音质。
戏曲演唱要求演唱者通过声音
展示角色的情感和个性特点,而科学发声方法可以帮助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音调,避免声音高低不定或者过于尖锐刺耳。
科学发声方法还可以帮助演唱者调整声音的音质,使其更加圆润悦耳。
通过科学发声方法的运用,演唱者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形象和情
感表达。
科学发声方法可以帮助演唱者掌握呼吸技巧和声音的支配力度。
戏曲演唱需要演唱者
具备良好的呼吸控制和声音的支配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音质和音量。
科学发声方法通过训练演唱者正确的呼吸技巧和声音的运用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呼
吸和声音的配合,并且能够在演唱中灵活运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方式,从而提升演唱技巧和
表演效果。
科学发声方法还可以帮助演唱者保护喉部和声带,减少对声音的损害。
戏曲演唱通常
需要演唱者长时间地使用声音进行演唱,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长时间的用力唱歌会
对喉部和声带造成较大的负担,容易导致声音疲劳、喉咙不适等问题。
科学发声方法通过
训练演唱者正确的发声姿势和用力方式,帮助他们合理地利用声音,减少对喉部和声带的
损害,保护他们的声音健康。
浅谈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运用

汉 语普 通话 中有 四个 声调 ,我们将 这 四个 声调放 慢拉
长 读 出后 ,只 有 第一 声 也就 是 阴平 声可 以读 出( 或 唱 出) 固 【 关键词 】视唱 音准 科 学发声 定 音 高 。第 二 声拉长 后 为上滑 音 ,第 三声 则是先 向下 滑后 视n Nl P 视 谱 即唱 ,简 单地 说就 是看着 谱 子用 嘴 巴进行 向上滑 ,第 四声为下 滑音 。因此 ,在 教学 中首 先要坚 持让 演 唱 。具 体地 说 ,视 唱是 学习音 乐 的基 础学 科之 一 ,属于 学 生 唱第一 声 ,避 免学 生 因为语 言 习惯致 使音准 出现 偏差
音 体 姜 教省泗洪县兴 洪 中学音乐组/ 邱 高超
【 摘要 】视 唱对 于学生来说是 一 门很重要 的基 础课程 ,视唱 清 晰 ,视 唱既准 确有 章法 ,也 增 加 了歌唱 意识 。 “ 跑调”是很普遍的现象,将科 学的歌唱方法运 用到视唱 中, 二 、正确 的咬字 吐字对于视 唱训练有很重要 的作用 能够有效地解决视 唱过程 中出现 的音准以及乐句划分 混乱等 问 题 ,有效提 高视唱能力,使视唱练 习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识谱 技 能训练 ,一 般 是在 教师 的指 导下 ,调 动学 生独 立运 的现 象 。 同 时要 求 学生 用歌 唱时 的 咬字 吐字 方法 ( 即圆 、 用 视 觉 、听觉 、感 觉进 行 积极 思维 活动 练 习识谱 。通 过视 空 、竖 的发 声 状态 ) 咬准 唱 名 ,且 用 第 一声 来 唱视 唱 ,坚 唱大 量 的音乐 旋律 片 段或 音乐 主题 旋律 ,可 以使 学 生获取 决 避免 只换 唱名 厕音 高没 有 区别 的读谱 现象 ,这 样便 能使 大量 的音 乐养 料 ,积 累音 乐素材 与 资料 ,逐 步培 养和 提高 得 视 唱音准 而不 跑调 。 学生 独 立 阅读 音乐 资料 及 演 唱( 奏) 水平 ,增加 感 受音 乐和 三 、歌 唱中积极 的发 声状态在视 唱训练 中的应用 理 解 音乐 的 能力 。视 唱就是 要运 用发 声 方法 出声 , 同时控 音 准 出现 偏 差 是视 唱教 学 中普 遍 存 在 的 问题 。在 平 制 音准 、节奏 并完 整表 达乐 曲所 要表 达 的乐 思 。 时 训练 中应 让学 生坚 持使 用科 学 的发声 方法 进行 视唱 ,避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重要性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重要性作者:周莲芝宁丽瑾刘欢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2期【摘要】本文论述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重要性,包括科学的发声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嗓子,有利于音乐情感的表达,有助于音准的准确性,使声音更加优美,悦己也悦人。
【关键词】科学发声;视唱中;重要性视唱,顾名思义,就是“视”和“唱”的有机结合。
视唱中的“视”,即演唱者要有熟练的识谱能力,不仅包括音高、音准、节拍和节奏,还包括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谱面上标记的所有的音乐元素。
对于“唱”,虽然每个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但明亮清脆、悦耳动听、圆润优美的声音是大家对“美声”的共同的审美标准,只有这样的歌唱才会带给别人美好的听觉享受。
“视唱”和“歌唱”都有一个共同点——“唱”。
提到“唱”,就离不开科学的发声方法。
在演唱视唱作品时,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囧态。
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即使学生的音准再好,节奏再好,视唱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限制。
可见,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科学的发声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嗓子健康的嗓音对音乐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则有利于嗓音保护。
尤其是在演唱高音时,用真声“喊”,甚至“挤”出来的声音,不仅音色难听,而且长期使用真声,会使声带疲劳,从而缩短嗓子的寿命。
有的学生一节视唱课过后,嗓子会沙哑得说不出话来,当然不排除学生自身声带的问题,或者教师的课堂内容多、训练强度大。
这样的学生虽然少数,但毕竟存在,如果学生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演唱起来也会特别轻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利于音乐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读古诗词的时候需要断句,因为不同的断句方法,表达的语言含义不尽相同,甚至相反。
最典型的那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案例告诫人们:断句的重要性。
不仅文学中需要断句,音乐作品演奏中的“呼吸”、演唱中的“气口”,其实也是断句。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分析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科学发声方法的定义科学发声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的呼吸、共鸣和发声技术,来实现声音的准确、清晰、有力地表达。
这一方法是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和科学原理的指导,使演唱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演唱效果。
科学发声方法不仅仅是简单地控制嗓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更注重声音的质感、表现力和持久力。
在戏曲演唱中,科学发声方法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感染。
通过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演员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色和音质,增强音的穿透力和传播力,使演唱更加生动、动人。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演员提高演唱水平、深化角色理解和提升演艺表现的重要工具之一。
1.2 戏曲演唱中的重要性科学发声方法可以帮助演员保护声带,避免过度使用声音导致声音疲劳和损伤。
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呼吸控制,演员可以轻松地完成高难度的音乐段落,而不会对声带造成损害。
科学发声方法可以提高演员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通过共鸣发声和呼吸训练,演员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有力,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音准控制可以让演员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和情感,使演唱更加动人。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高演员的演唱水平,还可以保护他们的声带健康,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戏曲艺术注入更多活力和魅力。
2. 正文2.1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应用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声带,提高音质和表现力。
在戏曲演唱中,演员经常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演唱,如果声音产生的不正确,容易导致声带受损,从而影响演唱效果。
科学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声音产生的正确方式、声音的共鸣、呼吸训练、音准控制和表达力的提升等方面。
将科学的声乐发声训练方法植入视唱练耳教学之中

将 科 学 的 声 乐 发 声 训 练 方 法 植 入 视 唱 练 耳 教 学 之 中
陈 婧
(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福建 泉州 摘 要: 一般说 , 《乐理视唱 练耳》 这 门课 的 目的是 通过 系 统的训 练, 培养 学生听准、 唱准能力 , 但如 果教 师 能将 科学 的发 声方法植入视唱练耳教 学 中, 还 能有效地培养 学生的审 美感 知 3 6 2 0 0 0 ) 品与视听音 响, 或者通过根据 经验 弹奏的音阶 和弦 , 以音高 、 节 奏、 和声 、 调式音色、 音强 速度等音 乐元素为依 据 , 要 求学生模 唱, 以不断提高学生 的音乐感受能力。随着训练次数 的增加 , 难 度逐渐提高 , 模 唱的就是 比较复杂的曲谱 , 对学 生的要求也应不 断提高。不仅要对 这些音 乐元素有 正确 的感知 和进行正 确模 仿, 还应包含对其 曲式乃至更深入 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 对教师来 说, 如果能意识到 教学 中 的这种 “ 联 觉’ : , 有 意调 动学 生的 “ 联 觉” , 学生就不会将学习过程 当成单调 的模仿 , 而能 通过对所聆 听的音节 、 小段旋律 的感知 , 领 略其 中的内涵 。由此 , 通 过听觉 训练 , J J n 强对乐理基础理论掌握 的同时 , 培养 学生 的节 奏感 、 音 准感 , 不仅 能使学生具有灵敏 的听觉听辨能力 , 增强对于音乐 的 记忆力 , 准确地对乐曲的调式调性及音程特征进行分析 , 也能增 强他们 的音乐审美感知力 。 为了形成上面所说的那些能力 , 教 师在训练时还要学 生注 意模 唱音节 、 旋律的节奏。按照德 国著名作 曲家兼音乐教 育家 卡尔 ・ 奥尔夫的看法 , 节奏是音乐 的灵 魂。节奏 的训练首要 是 解 决拍子的准确问题 。视 唱过 程中始终要有拍子 , 但是初学 阶 段学生往往不习惯打拍子 , 或者拍 子跟着嘴巴走 , 越 打越 慢或越 打越快 , 或者记住了拍子却忘记 唱旋律 。这是 由于学生 内心 没 有稳定 的节奏感 , 全身协调不好所致 。针对这个 问题 , 可 以从 熟 悉 的声乐作品着手 , 选择学生唱得 比较熟练的歌 曲训练 , 从 而能 够更便捷地掌握拍子 的节 奏规律。因为学生唱熟悉 的旋律 时 , 能在意念上加以控制拍子 的稳定 , 反复练 习便 可对此拍子形 成 概念 , 从而获得 内心节奏感。这样做其实是调节 、 发挥学 生的听 觉意识的积极性 、 主动性 。可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音乐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视唱中的运用【摘要】视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视唱“跑调”是很普遍的现象,将科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视唱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视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以及乐句划分混乱等问题,有效提高视唱能力,使视唱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视唱音准科学发声
视唱即视谱即唱,简单地说就是看着谱子用嘴巴进行演唱。
具体地说,视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识谱技能训练,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练习识谱。
通过视唱大量的音乐旋律片段或音乐主题旋律,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音乐养料,积累音乐素材与资料,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音乐资料及演唱(奏)水平,增加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视唱就是要运用发声方法出声,同时控制音准、节奏并完整表达乐曲所要表达的乐思。
科学的歌唱方法是指歌唱发声符合人体生理发声器官运动的规律,能使歌唱达到通畅、统一、集中、稳定、优美的发声方法。
没有科学的歌唱方法往往会造成视唱过程中音准出现偏差、跑调,甚至没有调等更严重的情况。
因此,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是视唱的关键。
在视唱教学中应注重发声训练,以提高视唱能力。
一、正确的呼吸习惯
正确的呼吸习惯是科学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一条视唱实际上就
是一篇小的音乐作品,学生在视唱时往往对呼吸换气有很大的随意性,什么时候没有气了才知道换气,乐句的处理比较凌乱,唱起来毫无句法可言,也就破坏了乐句的相对完整性,从而无法表达乐句要表达的基本乐思。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换气习惯是视唱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进行视唱教学中的气息训练呢?初学者练习视唱时可慢速练习,视唱的曲目相对地也要平缓些,对气息的要求始终要饱满,在有呼吸支持的状态下进行。
在练习中要遵循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样,在练习了基本的音阶音程的同时也掌握了乐句的划分和正确的呼吸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每一条视唱练习的效果和学生的视唱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在练唱有点难度的视唱时,要以乐句为单位画出换气的记号,并做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正确换气的习惯,同时也保证了乐句的相对完整,并可使旋律线条更加清晰,视唱既准确有章法,也增加了歌唱意识。
二、正确的咬字吐字对于视唱训练有很重要的作用
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我们将这四个声调放慢拉长读出后,只有第一声也就是阴平声可以读出(或唱出)固定音高。
第二声拉长后为上滑音,第三声则是先向下滑后向上滑,第四声为下滑音。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坚持让学生唱第一声,避免学生因为语言习惯致使音准出现偏差的现象。
同时要求学生用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方法(即圆、空、竖的发声状态)咬准唱名,且用第一声来唱视唱,
坚决避免只换唱名厕音高没有区别的读谱现象,这样便能使得视唱音准而不跑调。
三、歌唱中积极的发声状态在视唱训练中的应用
音准出现偏差是视唱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平时训练中应让学生坚持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视唱,避免大喊大叫,同时强调呼吸和发声的位置要求,以避免因发声方法错误导致视唱出现音准偏差或者跑调现象。
例如视唱中出现声带过紧会导致视唱总体音准偏高、低音下不来,针对这种情况应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视唱,也就是要做到通、实、圆、亮、纯、松、活、柔八字方针中的“松”,而声音发虚、不集中、没有亮点、位置不够,多会导致视唱缺少穿透力:高音上不去,音准偏低;低音下不来,音准偏高。
女生的视唱训练要特别注意用真假混合声来练习视唱,特别是换声区音准的训练尤其要注意,要多带着吸气打哈欠的状态上去,然后保持住同样的状态再下来,反复训练学生控制换声区音准的能力。
因此,在视唱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呼吸习惯和积极的发声状态,同时还应注意每一条视唱的歌唱性,力求完整地表达每个乐句要表达的乐思,准确把握每条视唱的旋律性,以提高视唱教学的效果。
总之,视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视唱“跑调”是很普遍的现象,只要将科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视唱中,对于视唱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对症下药,注重基础,相信学习者的视唱能力一定能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开基.高考音乐强化训练[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08) .
[2]俞子正,郑世连.视唱练耳与声乐[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