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视唱练耳教案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视唱练耳指的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份视唱练耳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概述在开始进行视唱练耳之前,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的概述。
这包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的表示方法。
可以通过展示音符的图像和演示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对音符和音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音程的练习音程是音乐中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对于视唱练耳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播放不同音程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出它们的差异。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音程。
第三部分:旋律的练习在掌握了音程之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旋律的练习。
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
可以逐渐增加旋律的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旋律。
第四部分:节奏的练习除了音程和旋律,节奏也是视唱练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敲击节拍器或者播放节奏声音的方式,让学生辨别不同的节奏。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节奏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口型或者手拍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节奏。
第五部分:综合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程、旋律和节奏之后,可以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并且同时保持正确的节奏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部分:听力训练除了视唱练耳,听力训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让他们用听的方式来辨别出其中的音符、音程和节奏。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结: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音乐教育教案优选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音乐教育教案优选。
教案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既反映了教学者对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贯彻了教学者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安排。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教案设计:一、明确教学目标要想让学生掌握视唱练耳技巧,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要确立掌握基本唱名、掌握基本乐式、掌握和声对位及效果、掌握节奏、掌握调式下唱歌、掌握高音弱与低音强等多个方面的目标。
二、选取适合的曲目视唱练耳教学需要选取适合的曲目,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觉和唱功。
曲目的难易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宜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三、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唱、口型练习、编写唱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视唱练耳的技巧。
四、注重差异化教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难点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差异化教学。
具体而言,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如设置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的难度逐级递加,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学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掌握不够好,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再次教学,直到学生掌握视唱练耳的技能为止。
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这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曲目的选取、教学模式的建立、差异化教学、及时反馈和评估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真正把优质的视唱练耳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乐训练教案案例

视唱练耳教案范文:声乐训练教案案例。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声乐训练的基础。
声乐训练要求歌唱者具有准确、稳定的音准和节奏感,这需要基于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练习进行。
视唱练耳有助于歌唱者在演唱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曲目的结构和内容,更好地表达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视唱练耳的练习,可以激发歌唱者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使歌唱者的演唱更具有个性和魅力。
二、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视唱练耳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学、自练习。
有一些基础的视唱练耳教材可以供学生自学、自练习,在练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
2、参加培训课程。
参加专业的视唱练耳培训课程,可以更加系统化的学习视唱技巧和方法,掌握更为精深的知识。
3、结合唱歌进行练习。
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视唱练习。
比如,在练习某一段旋律时,可以先听一遍,然后尝试用五线谱标注出来,再结合唱歌练习。
4、多听多模仿。
听力是视唱练耳的重要基础,通过多听多模仿,可以锻炼听力,加强记忆,提高视唱能力。
三、声乐训练教案案例下面以《喜乐之泉》为例,展示一份具体的视唱练耳教案:第一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基督教歌曲,让学生先用拍子敲打出8拍。
第二步:播放歌曲。
在播放歌曲前,先对第一小节的旋律逐字逐句讲解,详细介绍每个音符的高低、时值等。
播放歌曲后,让学生跟唱第一小节,对唱功进行检查,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第三步: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唱第一小节,并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打分,评选出唱得最好的学生,作为本组代表。
第四步:教授第二小节的旋律,让学生练习唱和,并整体练习2遍。
第五步:让学生顺次练习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并练习整首歌曲。
第六步:教授伴奏部分,并让学生在伴奏下唱和练习。
第七步:让学生独立完成打出歌曲谱子的练习,口训和琴识辅助下,查找错误并学会标准谱子。
第八步:合唱整首歌曲,监督并评比学生的唱功。
视唱练耳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增强音乐记忆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视唱基本技巧:音阶、和弦、节奏、旋律等。
2. 音乐听觉训练:音高、音程、节奏、和声等。
3. 音乐记忆力训练:旋律、和声、节奏等。
4. 音乐表现力训练:音色、力度、速度、情感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视唱基本技巧(1)音阶:讲解音阶的构成,让学生熟悉音阶的唱法。
(2)和弦:讲解和弦的构成,让学生掌握和弦的唱法。
(3)节奏:讲解节奏的构成,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唱法。
(4)旋律:讲解旋律的构成,让学生掌握旋律的唱法。
3. 视唱练习(1)音阶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音阶,纠正学生的音准问题。
(2)和弦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和弦,让学生熟悉和弦的唱法。
(3)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节奏,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唱法。
(4)旋律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唱旋律,让学生熟悉旋律的唱法。
4. 音乐听觉训练(1)音高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音高的音,提高音准感知能力。
(2)音程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音程的音,提高音程感知能力。
(3)节奏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节奏的音,提高节奏感知能力。
(4)和声训练:让学生听辨不同和声的音,提高和声感知能力。
5. 音乐记忆力训练(1)旋律记忆:让学生听一首歌曲,然后尝试唱出旋律。
(2)和声记忆:让学生听一段和声,然后尝试写出和声。
(3)节奏记忆:让学生听一段节奏,然后尝试打出节奏。
6. 音乐表现力训练(1)音色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唱同一首歌曲。
(2)力度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唱同一首歌曲。
(3)速度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唱同一首歌曲。
(4)情感训练: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感唱同一首歌曲。
7.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大学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歌唱能力和音乐理论水平。
本教案针对大学视唱练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视唱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视唱练耳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演唱各种音阶、和弦和旋律。
2. 能够熟练地识别和听唱各种音程、和弦和节奏。
3. 能够理解和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4. 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阶:C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小调、G 小调、D小调、A小调、E小调、B小调。
2. 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和弦、减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
3. 旋律:各种简单和复杂的旋律片段。
4. 节奏:各种简单的节奏型和复杂的节奏变化。
5. 音乐理论知识:音阶、和弦、旋律、节奏、音乐形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解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视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听力训练法:通过听唱、听辨、听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
5.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和心情。
2. 发声练习:进行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 音阶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音阶,注意音准和节奏。
4. 和弦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和弦,注意和弦的音准和节奏。
5. 旋律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个旋律片段,注意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
6. 节奏练习:让学生依次演唱各种节奏型,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讲解音阶、和弦、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8. 听力训练:让学生听唱、听辨、听写各种音程、和弦和节奏。
9.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视唱练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视唱教案教学后记范文模板

一、教学背景1. 课程名称:视唱练耳2. 教学对象:某年级某班学生3. 教学时间:2021年10月15日4. 教学地点:音乐教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唱的基本方法,提高视唱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欣赏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对视唱学习的兴趣。
2. 讲解视唱的基本知识: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3. 练习视唱:分组进行视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演示与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视唱展示,并进行点评。
5.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视唱课程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视唱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视唱技巧。
2. 学生的音乐兴趣得到提高,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增强,集体荣誉感得到提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学生在视唱练习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学生对视唱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练习时间不足。
(3)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胆怯心理,需要进一步鼓励。
六、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对视唱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加强巩固。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时间。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更多有趣的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总结本次视唱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视唱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视唱练耳基础知识1.1 音的基本概念音的定义音的分类:乐音与噪音音的高低:音阶、音域音的长短:音符、休止符1.2 节奏与拍子节奏的定义拍子的分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节奏的划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1.3 音符与音高的表示五线谱的基本结构音符的表示:音高、音长音高的标记:音名、音高字母第二章:简谱与视唱2.1 简谱的基本知识简谱的定义与特点简谱的记谱方法:数字、线谱简谱的读谱技巧2.2 简单旋律的视唱练习视唱的基本要求练习方法:听唱、模仿、记忆练习曲目:简单的旋律片段第三章:音程与和弦3.1 音程的定义与分类音程的定义音程的分类:大小音程、纯音程、增减音程音程的度数与名称3.2 和弦的定义与分类和弦的定义和弦的分类: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等3.3 音程与和弦的练习音程的练习方法:音程跳动、和弦转换和弦的练习方法:和弦伴奏、和弦转位练习曲目:包含音程与和弦的简单旋律第四章:节奏与节拍4.1 节奏的分类与变化节奏的分类:平稳节奏、跳动节奏节奏的变化:加速、减速、装饰音等4.2 节拍的分类与变化节拍的分类:单节拍、复节拍、混合节拍节拍的变化:转换节拍、变换节奏4.3 节奏与节拍的练习练习方法:拍子练习、节奏模仿、节拍转换练习曲目:包含多种节奏与节拍的旋律片段第五章:视唱练耳的应用5.1 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5.2 视唱练耳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乐队协作中的应用5.3 视唱练耳的综合练习练习方法:听唱、模仿、即兴创作练习曲目:综合运用视唱练耳技巧的旋律片段第六章:旋律分析与视唱6.1 旋律的基本结构旋律的定义与特点旋律的组成部分:主题、过渡、高潮等旋律的进行:上升、下降、波动等6.2 旋律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的节奏、音高、和声等要素识别旋律的类型:抒情、欢快、激昂等6.3 旋律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听力训练、模仿演唱、音乐想象练习曲目:不同风格和结构的旋律片段第七章:和声分析与视唱7.1 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的定义与作用和声的基本要素: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7.2 和声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中的和声结构识别和声进行的类型:平行和声、逆行和声等7.3 和声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和弦识别、和声演唱、和声配合练习曲目:包含丰富和声变化的旋律片段第八章:视唱练耳的进阶技巧8.1 变化音与视唱变化音的定义与分类:升降音、半音等变化音的视唱技巧8.2 装饰音与视唱装饰音的定义与分类: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的视唱技巧8.3 复杂节奏与视唱复杂节奏的定义与分类:复合节奏、自由节奏等复杂节奏的视唱技巧第九章:视唱练耳的实战应用9.1 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合唱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合唱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2 视唱练耳在乐队中的应用乐队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乐队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3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音乐创作中的视唱作用与技巧视唱练耳在音乐改编中的应用第十章:视唱练耳的评估与提高10.1 视唱练耳的评估方法评估视唱准确度、速度、表现力等方面制定个人视唱进步计划10.2 视唱练耳的提高策略增加视唱练习的难度与多样性10.3 视唱练耳的辅助工具与资源使用音乐软件与应用程序辅助视唱练习参考专业视唱练耳教材与指导书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音的基本概念: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分类,以及音的高低和音长的定义。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教案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提高视唱练耳水平- 掌握乐理知识,包括音高、节奏、音程等-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训练- 通过练辨别音高的高低、音名的唱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音高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 利用乐理教材,教授音高的基本知识,例如音阶、音程等,加深学生对音高的理解。
2. 节奏训练- 运用节拍器或乐器进行节奏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 教授基本的节奏记号和节拍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演唱乐曲的节奏结构。
3. 音程训练- 通过练辨别音程的大小、音程的唱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音程的认识和记忆。
- 讲解典型的音程类型和音程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不同音程。
4. 视唱练- 给学生提供乐谱,要求他们唱出准确的音高和节奏。
- 逐步增加练的难度,从简单的旋律到复杂的乐曲,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三、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增加互动和学生积极参与度。
-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例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乐理知识。
- 组织听辨练耳活动,让学生辨别乐曲中的音高、音程和节奏。
四、教学评估- 分析学生的视唱表现,评估他们对音高、节奏、音程等的掌握情况。
- 定期进行练和测试,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度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五、教学资源- 乐理教材和乐谱- 音乐器和节拍器-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例子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演出和比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 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和乐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组织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唱练耳课教案
?
教学过程一:将上堂课所布置的《带伴奏视唱曲100首》中规定的曲目逐一回课,(依个人程度分配)每个同学视唱出指定的单拍子无调号调式谱例一首。
(依视唱音准节奏打分计入平时成绩)
二:导入新知识点“大调式中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的构成"
【提问:前面我们说到了调式音阶的种类和彼此的音程关系,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在所有调式体系中大调
式的种类有哪几种?
答案: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让同学上黑板书写C自然大调音阶和主音到导音的音程关系】
三:同学板书c大调音阶的同时讨论一下大调式的音乐色彩特点:
大调式的音阶特征: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
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丈
调式的音乐色彩是明朗辉煌的.??? :
【弹奏肖邦的《军队》片段举例证明大调式的音乐色彩,并弹奏《革命》
片段让大家认识区分小调式的音乐色彩】
四:同学板书完毕,以板书内容推入新课内容——我们知道c自然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是全音一全音一
半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半音这样七个自然音阶
同样,从图示可以看出c~F和G—c1的关系也是由两组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构成的,并且中间有一
个M2:F—G.
从他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然大调的音阶构成中,无论是由什么音开始,只要是主音(开始的I级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第Ⅲ级音到第Ⅳ级音是m2(半音),第Ⅶ级音到第一级音是
m2
(半音),其余几级相邻的音都是M2(全音),只要符合这种结构的
音阶,都是属于自然大调的调式:
C major scale of diatonic:
Tonic Ⅱ mediant Ⅳ dominant Ⅵ leading tone
ⅠSupertonic Ⅲ subdominant Ⅴsubmediant Ⅶ
在调式音阶里,主音(Ⅰ级音)下属音(Ⅳ级音)和属音(Ⅴ级音)是正音级,ⅡⅢⅥⅦ为副音级。
同时,在这些音级里,ⅠⅢⅤ级音是稳定音,其中Ⅰ级音(tonic)最为稳定。
下面我们展开介绍什么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和声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伴音就构成和声大调
C Major scale of harmonic: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主音?? 上主音? 中音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让同学们跟着钢琴弹奏的音阶集体模唱C和声大调音阶三遍】
旋律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 Ⅶ级音同时在下行时降低半音便构成旋律大调。
C major scale of melodic
【让同学们跟着钢琴弹奏的音阶集体模唱C旋律大调音阶三遍】
单
拍
子
【我们前几堂课提到,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节奏成为单拍子。
那么我们同学们现在能例举出哪些节奏属于单拍子吗?
答案:所有二拍子和三拍子都属于单拍子的节奏型,如:2/2 (强-弱),2/4 (强-弱),3/4(强-弱-弱)3/8(强-弱-弱) 】
举出2/4 (强-弱)节奏型的谱例:
在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拍子中,音符要用共同符尾连结起来,并使单位拍之间彼此分开,以便方便地辨认。
等于整小节的音值,可用一个音符来表示,而不用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大于单位拍的附点音符也可以不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来组合;三拍子中的前两拍或后两拍也可以不按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来组合。
3/4(强-弱-弱)节奏型的谱例:
复拍子Compound meter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拍子)叫做复拍子。
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种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个强拍较弱些。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
复拍子是相同的单拍子的组合,因此所构成的每个单拍子之间要彼此分开,每个单拍子要依据单拍子的音值组合的规律进行组合。
但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复拍子,可以用共同符尾相连。
在复拍子中,等于整小节的音值,尽量用一个音符来表示。
如果不能写成一个音符的,要根据复拍子的结构分写成几个音符,然后用边线将其连结起来。
如八九拍。
同样,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
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
弹奏旋律并让同学们一起模唱谱例的旋律,并让大家根据复拍子的节奏重音的排序唱出音乐感情色彩。
练耳部分1听辩音阶:
C旋律大调,C自然大调,C和声大调
2给标准音A,依次听辨小字一组的单音
D. #G. D. B. F .#C. bA .bE .G .bf
3听辨音程(step)
(C—c1)P8,? (cl-di)M2,(el—f1)m2,(cl—g1)P5,(#d1一#d2)P8,(al—b1)M2,(g-bal)m2(#f1-#g1)M2,(bl-c2)m2,(dl-a1)P5
课后作业将G大调式,F大调式音阶的三种形式的六个音阶写出并标明相邻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
单拍子,复拍子,的课堂谱例抄写和背唱。
课程结束收练耳本,根据听写情况评分,计入平时成绩。
教学小结希望这堂课的课堂内容能够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大调式的三种形式并能够自己推导一升一降的G大调和F大调的大调式音阶。
在节奏上,本堂课的重点是复拍子简单节奏型的视唱。
在音准概念上,本堂课的关键目标是临时变化的视唱和谐音程中的p8,p5,M2的听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