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在汉语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朝鲜族汉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朝鲜族汉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朝鲜族汉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语言。

在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现状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朝鲜族汉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朝鲜族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语言障碍。

朝鲜族语与汉语存在差别,所以学生在进行汉语作文写作时常常遇到困难。

他们往往会将朝鲜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运用到汉语作文中,导致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等问题。

朝鲜族学生对于汉字敏感度较低。

朝鲜族使用朝鲜文字进行书写,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对他们来说并不熟悉。

他们在进行汉语作文写作时,在使用正确的汉字上存在困难,容易出现错别字、用词不当等问题。

朝鲜族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差。

影响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是许多朝鲜族学生对于汉字和词语的理解有限,缺乏对于写作的积累和经验;另一方面是一些朝鲜族学校和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汉语课程的教学,注重语法训练和正确表达的训练。

可以利用语言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对汉字的教学。

可以增加汉字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常用汉字,并培养他们运用汉字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汉字的接触和使用。

需要加强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可以借助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适合朝鲜族学生的写作教学材料和题目。

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学校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辅导。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机会和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朝鲜族汉语作文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针对性的对策和努力,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学校和社会应加大对朝鲜族学生汉语作文教学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学生本人也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作文水平。

科研课题论文:35226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科研课题论文:35226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学科教育论文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引言林焘先生在《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指出:“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

声调可以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只要把声调读准,即使发zh,ch,sh,r时舌头没有卷起来,或者是读ü时,嘴唇没有圆起来,听起来仍然是流利的汉语。

”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声调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声调偏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语音都离不开声调的起伏变化,只是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起伏变化不会影响词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起伏变化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会系统地利用不同的声调调值区分音节或某个词的意义。

汉语中的每一个音节都具有不同的声调,同样音节的声调不同会使它的意义变化,声调是汉语语音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所以说汉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声调语言①。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可以分四个类型,阴平(调值是55)、阳平(调值是35)、上声(调值是214)和去声(调值是51),由于汉语的这种升降曲折的声调变化,对于以非声调体系语言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想学好声调不是简单的事情。

韩国语属于声调体系语言,有轻重音差别和句调的升降,但没有音节的声调,轻重音和句调的变化也不会使意义不同,因此韩国学生学习声调出现偏误最多,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

(一)字调偏误大多数韩国学生学习声调时表现出对上声的模仿比较困难,其次是阴平和阳平,相对来说,去声掌握得普遍较好,单个字调偏误主要表现为调值上的缺陷。

虽然音高的不同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而音高变化的不同才会引起声调的变化,但是每个声调的调值音高都有缺陷,说出来的汉语就不会很地道,听起来也不舒服,造成所谓的洋腔洋调。

韩国学生表现出的偏误如下。

1.阴平调值偏低阴平的调值是55。

韩国学生的调值往往固定在44,甚至会更低,学习者找不到正确的音高。

2.阳平上不去阳平的调值是35。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

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综述2023-11-28目录•引言•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成因分析•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纠正方法探讨•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实证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教学建议引言01随着中韩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语言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中韩语言交流02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语音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语音偏误问题03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促进中韩语言交流。

研究价值研究背景1 2 3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深入研究,探究其产生原因,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探究偏误原因针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为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

促进教学研究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实证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进行录音和分析,探究其偏误类型和原因。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韩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揭示其差异和相似之处,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030201韩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唇齿音发音不准确如将“f”发音为带有双唇色彩的音,或将“h”发音为带有唇齿色彩的音。

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混淆如将“z、c、s”发音为“zh、ch、sh”,或将“j、q、x”发音为“z、c、s”。

送气与不送气混淆如将“b”发音为“p”,将“d”发音为“t”等。

单元音韵母发音不准确01如将“a”发音为带有喉音色彩的音,或将“o”发音为带有唇音色彩的音。

复元音韵母发音动程不足02如将“ai、ei、ao、ou”等发音为单元音韵母,或将韵尾丢失,如将“ing”发音为“in”。

鼻韵母发音不准确03如将前鼻韵母“-n”发音为带有元音色彩的音,或将后鼻韵母“-ng”发音为带有前鼻韵母色彩的音。

韩国学生习得常常往往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韩国学生习得常常往往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语言环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供语境化的学习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语境化的学习材料,让韩国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汉语。
创造语言交流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语言交流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为韩国学生 提供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中韩文化差异的方式,培养韩国学生的跨文化 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汉语环境。
02
韩国学生习得“常常”和 “往往”的偏误分析
“常常”和“往往”的语义特点和区别
“常常”表示动作的频繁发生,强调动作的重复性。
“往往”表示动作的规律性或习惯性,强调动作的常规性。
韩国学生习得“常常”和“往往”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偏误类型
混淆使用“常常”和“往往”,过度使用或少用。
原因
对两个词的语义理解不准确,母语负迁移,学习策略不当等。
04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韩国学生在习得“常常”和 “往往”时,主要出现以下 偏误:过度使用、错用、混
淆使用、缺失使用。
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 移、目的语干扰以及学习者
个体差异。
韩国学生的这些偏误具有普 遍性和典型性,对今后的二 语习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本次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 语料库规模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 • 未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差异。 • 未深入探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因素对偏误的影响。 • 对教学建议的实践效果缺乏实证检验。 • 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向展开 • 扩大语料库规模,全面考察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 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差异,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 结合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等,深入探讨偏误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 对教学建议进行实践检验,完善二语习得教学方法。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摘要】本文旨在分析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声调习得的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三项具体的教学对策,包括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声调训练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文化背景融入教学。

这些对策旨在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声调系统,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提升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影响因素,教学对策,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声调习得困难的情况。

汉语的四声调结构对于韩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的母语韩语并不包含声调系统。

研究显示,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出现声调错误、混淆和模糊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口语表达中不够准确和流利。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汉语学习质量,也影响了他们与汉语母语者的交流效果。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旨在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声调,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韩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难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跨文化语言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韩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通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声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效果,促进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也可以为汉语教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韩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习得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韩国学生论文: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

韩国学生论文: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

韩国学生论文: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中文摘要】语音是语音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的发音不标准,就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学习,学生将无法正确地听和说,进而影响到读和写。

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语言环境不同,学生学习发音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存在很多问题,针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现状和难点,进行调查研究很有意义。

我们采取归纳的方法,就汉语语音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即:在汉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对韩国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就能为韩国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前人文献综述与回顾、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内容。

运用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

分析韩国人学汉语时在发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语音教学的现状、学习的难点、学习的方法、使用的媒介以及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方法等方面。

根据调查的结果,对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最后,对语音的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英文摘要】Pronunciation is the basis of phonetic teaching, if the students cannot make exact pronunciation, it will affect teaching, then students can not listen and speak correctly, and at last, students cannot write and read exactly. Since each country’s culture and language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teachers’ pronunciation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treat as the same.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when Korean students learn Chinese pronunciation, therefore, it’s meaningful to mak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ccording to Korean studen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about Chinese learning. We take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thods on phonetic teaching:In Chinese phonetic acquisition process, teachers who teach Korean students with targeted will help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well.This paper’s prefac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previous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objects, etc. we use some related theori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alyze some problems and causes on learning Chinese pronunciation, then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understand the pronunciation teaching current status, learning difficulties, learning methods, some media and find some effective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n we put forward some methods on phonetic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At last, we summar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pose the study conclusion.【关键词】韩国学生汉语语音第二语言习得语音指导方法【英文关键词】Korean students Chinese pronunciati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nunciation methods 【目录】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问题研究摘要4-5Abstract5一、绪论7-11(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7-8(二) 文献综述与回顾8-9(三)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9-11二、汉语语音教育的理论背景11-14(一)一般语言习得的理论11(二) 第一语言(母语)习得的理论11-12(三) 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的理论12-14三、韩国汉语语音教学的调查及分析14-19(一) 调查方法和程序14(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14-19四、改善语音教育方案19-26(一) 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19-21(二)对外汉语教学方法21-22(三) 语音指导方法22-26结语26-27参考文献27-29附录29-31致谢31。

对韩汉语语音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论文

对韩汉语语音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论文

对韩汉语语音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论文对韩汉语语音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全文如下:摘要:韩国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其汉语学习势头愈来愈旺。

我们发现,在世界范围中,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国家是韩国,国家汉办对韩派遣的志愿者人数也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这充分说明韩国人对于汉语的高度重视。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教学,对汉语教学进行国别化的研究,特别是对韩汉语教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教学的特殊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对韩汉语语音教学难点一汉语语音本身的特点从汉语的语音上讲,一般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和汉语语音系统相似的是韩语音节上也用声母、韵母作为拼合单位。

但是,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都有和韩语发音不同的地方。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会采用母语相近的音来发这个音或者采用相近的发音方法来记住汉语的声母发音。

这种方法对学习汉语语音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学生运用的得当,则促进语言的学习,形成正迁移;否则造成负迁移,产生偏误或错误,致使发出的音不正确,说的汉语不标准。

如ü[y],与韩国语的[ф]非常相似,却成了韩国学生难读准的音。

还有一些音在韩语里有而汉语里没有,或者有的汉语语音在韩语里根本不存在,如汉语的f和zh、ch、sh、r,这些对于韩国学生来说都很陌生,需要慢慢学习,比较难掌握,如果操练过少,则会产生较多偏误。

另外,韩语没有区分意义的声调,所以对于韩国学生来说,声调学习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四个声调中的阳平和上声,韩国学生往往发音不到位。

二汉语语音变化的复杂性在掌握了基础的声韵调后,留学生往往面临一些语音上的规则难点,比如语流音变。

汉语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上声和“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还有词句间的停顿、重音以及整句的语调等。

这些音变的规则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并且学生在学到一些音变规则后还会犯目的语规则泛化的错误,比如不恰当地给一些音加重或者频繁地在名词后加儿化等。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偏误来源分析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偏误来源分析
声调偏误
汉语中的声调对语义有很大影响,而韩语则无声调。因此 ,韩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声调时往往感到困难,容易出现偏 误。
音节结构偏误
汉语中的音节结构与韩语有所不同,韩国学生在处理汉语 音节时可能会受到母语干扰,导致偏误。
词汇偏误
词义理解偏误
由于汉韩两种语言的词汇体 系存在差异,韩国学生在理 解汉语词汇时可能会出现偏 差,如将“关心”误解为“
思维方式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韩国学生可能受韩语思维影响,在理解和表达汉 语时产生偏误。
社会习俗差异
中韩两国在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如称呼、敬语、禁忌语等,这些差异可能导致韩国 学生在交际中出现失误。
学习策略不当
过度泛化
韩国学生可能将已学过的汉语规则过度泛化到新的语言现象中,导 致偏误产生。
学习态度
大多数韩国学生对学习汉语持积 极态度,认为汉语是一门有趣且 有用的语言。
学习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
韩国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汉语,包括 语法讲解、词汇学习、听说读写练习等。
自主学习
许多韩国学生会通过自学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如使用在线资源、阅读中文书籍等。
实践应用
韩国学生也会通过参加汉语角、与中国人交 流等方式实践应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交际策略使用偏误
汉语中的称呼和敬语体系与韩语有所 不同,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能会 受到母语干扰,导致称呼和敬语的偏 误。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韩国学生在理 解汉语中的一些文化内涵时可能会出 现偏差,如将“龙”误解为邪恶的象 征。
在交际过程中,韩国学生可能会受到 母语交际策略的影响,导致不恰当的 汉语表达或使用不合适的交际方式。
06
纠正偏误的对策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韩国人在汉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一般认为,韩国人学习汉语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他们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现在的韩语词汇中还保留大量的汉字词,韩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地域相邻文化交流上频繁快捷。

但是这些先天的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给韩国人学习汉语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这就是韩国人学习汉语的正负效应。

本文主要分析韩国人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试图找出对策。

【关键词】韩国人汉语常见问题对策
一、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环境条件
韩国人学习汉语有着相对其他国家更加有利的先天条件。

首先,韩国人熟悉汉字,而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除中国外,使用汉字的国家还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汉字作为东亚文化圈内一种共用的重要文字,在各国语文教育、文化交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朝鲜半岛使用汉字历史悠久。

韩国早在中国汉代就开始接受、学习汉学。

其次,韩国人更熟悉中国的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熟悉应该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地域上的邻近,两国人民的日常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对双方的文化彼此并不陌生;另外一个是历史的传承,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早在几千年前的农业社会就已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共同的东亚汉字圈里,双方在历史上有过融合也有过斗争,韩国自古以来就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的国家。

再次,韩国人学习汉语的另外
一个有利条件是韩语的发音与汉语有相似的地方,甚至韩语中使用的一些汉字与中国的汉字不但字形一样,而且发音也相似,这就极大地增强了韩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适应性,对一个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讲,熟悉而伴随的心理适应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难以具体评估的。

综上几个方面,我们能够看出,韩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选择学习,是有着极其有利的先天条件。

二、韩国人学习汉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韩国人学习汉语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给韩国人学习汉语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先天条件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韩国人民学习汉语带来了其他民族的人民学习汉语所没有遇见的困难。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出对策:
1.韩国人学习汉语的发音问题
和其它国家或民族的人一样 , 韩国人在学习汉语发音时也有自己的难点 , 而且常常难以突破这些难点 , 甚至会积重难返 , 形成发音痼癖或者“发音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客观原因则主要是教师的教法不力。

例举以下案例:首先,韩国学生,不论初学者,还是进修者,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发不准汉语的声母j、q、x。

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发不准汉语的声母j、q、x的原因是受到其母语的影响。

在韩语中,没有与汉语的舌面塞擦音j、q 以及舌面擦音 x 相同的辅音 (子音) , 只有舌尖塞擦音以及舌尖擦音 [ s ] ,因此韩国人在发汉语
的ji、qi、xi 三个音节的时候,无法标准正常的发音。

对于这种由于受到母语发音影响而无法标准发音的情况,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改进;首先,找出学生发音误区的具体原因,如果是因为受到母语影响,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绕过母语的影响。

摆脱母语给学生发音带来的困扰,并且找出一个学生能够认知并理解的标准来作为学生发音的模板,例如可以结合英语中的某些发音方式来纠正学生在汉语发音时的一些问题,通过引导让学生牢记正确的发音方式,摒弃母语的习惯影响。

其次,强化学生的反复练习。

其实质是让学生机械地限制自己的舌位和舌体运动方式,通过这种简单的重复练习,使学生对这种发音方式记忆更加深刻,能够更好的进行运用。

指导学生学好发音,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某个或某些语音的正确模仿,而一定要在树立正确的发音意识上多下功夫。

模仿得很像,但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发音意识,语音学习的效果就不可能保持长久。

2.韩国学生的汉字书写问题
众所周知 ,韩国人学习汉语有深厚的认知基础。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日韩留学生掌握汉字的情况明显好于其它语种的留学生。

但是,韩国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同样面临着困难,主要表现为笔画顺序和结构混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时间的发展,汉字在韩国几经改革和淘汰,使用率逐渐降低,当代的韩国年轻人在接受教育时所要求掌握的汉字数量也大量减少;另外一个原因是繁简体的转换。


国大陆地区推行的是简体字,而韩语中的汉字词作为一种继承,仍然采用的是繁体字的书写方式。

这就给韩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制造了先天性的障碍。

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作为汉字字体的两种形态,都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

当前应该在以简化汉字为主的汉字教育过程中,以“识繁用简”为主要教学目标,推进汉字的繁简体教育,并将其教育理念和具体教学方式与文化教学紧密接轨,以促进汉字的工具功能尽力发挥,文化性征得以充分展现。

将汉字的书写与中国文化的内涵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掌握汉字由繁到简的规律,从而为汉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韩国学生汉语表达的语序问题
韩国学生的汉语表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语法上,汉语的表达方式是遵循主+谓+宾的表达方式,而在韩语中,语法是主+宾+谓,这是最简单的语法不同。

这种不同,也使得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中在语法方面比别的学生更吃力。

在形容词名词的用法上,汉语一般采取在名词前面加特定形容词加以修饰以达到特定目的,而韩语的习惯是在形容词+名词的词组结构里,形容词用在前表示强调,在有主谓宾的完整表达方式中,则更倾向于在语句之后加后缀来表示特定的意思。

另外,韩国人在复句运用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最常犯的错误,如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残缺、关联词多余、误用关联词、关联词的位置不当等。

这也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上面的这些表达问题,很明显,受韩语自身的表达方式影响过于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学生的思维方式问题。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必须培植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来学习汉语,只有真正的将汉语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汉语的学习才能全面和扎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与韩语、英语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几种语言的不同与特色,这样学习来的汉语,才不容易遗忘,才算真正的掌握。

三、关于中韩文化融合的建议
近年来,关于中韩文化之争的事件层出不穷,与其争论繁简体汉字及其各自文化内涵孰优孰劣,不如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汉字教育的相互借鉴与交流上。

在韩国,“韩文世代”作为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国家的文化危机意识,为了避免传统文化的断层,建立在以传统繁体字及旧字形为主的汉字体系基础上的韩国汉字教育正在积极恢复发展中,“人文性”和“本土化”是该教育体系的两大重要特点。

对于中国来说,在繁体字教育方面,应向韩国的汉字教育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态度学习,以提升国民掌握繁体字的水平。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从小学开始,应适当开设学习繁体字的课程,向学生普及关于繁体汉字的书写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繁体汉字的文化内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构起一套以“识繁用简”为目标,繁简体汉字共存,较为完整的汉字学习体系,为理解和传承汉字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云.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2]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葛振家.汉字与汉字教育在韩国[j].当代韩国(冬季号),2001,(4).
[4]东北亚时代与汉字权字教育[m].韩国汉城. 社团法人韩国语文会,2006:41—71.
[5]全香兰.针对韩国人的汉语教学——文字代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汉语学习,2003(3).
[6]顾维华.汉字缺失让韩国陷入文化危机[n].东方早报,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